高考语文全程训练天天练37 Word版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11257446
- 上传时间:2023-02-2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1.32KB
高考语文全程训练天天练37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全程训练天天练37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全程训练天天练37 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全程训练天天练37Word版含答案
天天练37 诗歌鉴赏(形象篇)
[基础过关]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 ①本诗写于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
②书空:
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画字。
(1)诗中的“老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简要回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在整首诗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咏琴
刘允济【注】
昔在龙门侧,谁想凤鸣时。
雕琢今为器,宫商不自持。
巴人缓疏节,楚客弄繁丝。
欲作高张引,翻成下调悲。
【注】 刘允济,初唐诗人。
武后在位时嘉其文才,中宗即位后贬其为地方官员。
(1)诗人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琴”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咏琴时,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作简要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②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 ①临洮:
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
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东北)。
②轮台:
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5·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月圆①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 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
②绮逾依:
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
③未缺:
指月圆。
④列宿:
众星。
(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面?
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5.(2016·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一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醉落魄
辛未九月望和答庆符①
胡铨
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
幽怀已被黄花乱。
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
招呼诗酒颠狂伴。
羽觞到手判无算。
浩歌箕踞巾聊岸②。
酒欲醒时,兴在卢仝碗③。
【注】 ①庆符:
名张伯麟。
当时秦桧主和,庆符因讥讽秦桧被流放到吉阳军。
时作者亦因上书力抵和议,请斩秦桧,而被贬到吉阳军。
②巾聊岸:
掀起头巾露出前额,不拘形迹。
③卢仝碗:
唐代诗人卢仝饮茶的碗。
卢仝写有“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句。
(1)有人说这首词的“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两句“无理而妙”,请结合词的上片加以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这首词中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金陵驿二首(其一)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域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 本诗是1278年诗人战败被俘后,次年被押赴元都燕京,途经金陵时所作。
(1)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尾联突出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醉中感怀
陆游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鹓行①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②出塞声。
【注】 ①鹓行:
喻指朝官的行列。
②檀槽:
指乐器。
(1)“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6·德州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穿 山①
吴伟业②
势削悬崖断,根移怒雨来。
洞深山转伏,石尽海方开。
废寺三盘磴,孤云五尺台。
苍然飞动意,未肯卧蒿莱。
【注】 ①穿山:
诗人故乡江苏太仓海边的一座山,山中有石洞可穿行。
②吴伟业:
晚明诗人。
这首诗写于诗人青年时期。
(1)诗歌的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尾联中“未肯”一词在诗中的妙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题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天练37 诗歌鉴赏(形象篇)
1.示例:
(1)贫寒交困;孤苦伶仃;牵挂亲人,关心国事;愁苦无奈,百无聊赖。
(2)颔联描写了傍晚浓云往低处移动,急雪在旋风中飞舞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压抑、紧张的氛围,烘托了诗人的孤独和忧愁。
2.示例:
(1)诗人塑造了一把最初意外受到器重、终被束缚与抛弃的古琴形象。
人们用良材做成一把高贵的古琴,而琴欲为高张之曲,却被人反弹成了“下调”。
(2)①借物喻人。
诗人以琴自喻,抒写了他自己平生虽然勤修励学、努力向上却遭遇坎坷波折而不能自持自主的悲愤之情。
②对比描摹。
颈联中“缓疏节”与“弄繁丝”的对比,以及尾联中“高张引”与“下调悲”的对比等,传神地描摹了琴的遭遇。
3.示例:
(1)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诗人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
从标题可以看出,诗人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2)第一问:
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
第二问:
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边塞诗。
诗人以豪放的胸怀,描绘了边塞地区特有的景物,表达了内心深处丰富的情感。
前六句,诗人以开阔的视野,描绘出边塞地区的荒凉。
大雪连年飘飞,“春风不曾到”,表明这里气候的寒冷,这也是“汉使亦应稀”的原因。
然而,这里又是连接着疏勒和武威的要道,诗人将去这里,为王事辛劳,报效国家。
虽然自己身怀报国之志,并能够克服种种困难,但内心深处,还是有着思乡之情的。
这样,诗人便将思乡之情与报国之志有机融合,使整首诗的思想情感变得更加复杂,更加丰富。
4.示例:
(1)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2)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
故园桂花正该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
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盼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诗歌鉴赏:
诗歌首联描写了一轮明月独悬高空,正对屋舍,月光照射在秋夜滚滚的江面之上,又反射到屋门之上的景象。
从天上月、江上波到门上月光的闪动,视角不断转换。
颔联,诗人从江楼上俯视江上的月色,绵延起伏的水波在不停地跳动着金光,又从写江上的月光转到写屋内的月光,华丽的绮席被月光照射,显得更加柔美。
颈联,诗人的视线从室内转到了室外,秋天的深夜里空中高悬着的一轮明月,照耀着幽深人少的山林。
接着诗人又仰望夜空,看到月光皎洁,群星稀寥。
尾联,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到万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想到遥远的家乡的松树当茂,桂花正香,在这寂静的夜晚,唯愿同远隔万里的亲人们共同沐浴这美好的月光。
这是诗人的美好愿望,也是对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
全诗一直在写月,角度不断变化,诗人从天上写到地上,从江上写到屋里,从眼前写到山林,从身边写到万里之外。
本诗意境清冷寂静,诗人无论怎么写月亮,写月光,都始终摆脱不了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感觉。
诗人远在他乡,根本无法与亲人团聚,只能借月亮遥遥地寄托一种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5.示例:
(1)明月本无情,作者却说它故意对着自己变满,看似无理,实则非常巧妙。
作者满怀无法锄奸复国的激愤烦乱心情,偏又逢皓月圆满,便把一腔的怨情向“银蟾”倾泻而去,更深层次地表现了作者的愁绪。
(2)这首词塑造了一位虽遭贬谪但心忧国事,壮志难酬又希图解脱的爱国词人形象。
作者触犯秦桧被贬天南,年近半百,因报国无门而抑郁愤懑。
因此他召集友人赋诗狂饮,放声高歌,放浪形骸,这表现了作者内心极深的忧愁。
又借卢仝饮茶的典故,力求排解胸中的不平之感。
诗歌鉴赏:
一个“犹”字,凝聚了作者许许多多的感慨与忧愤。
接下来三句是说作者自己无法锄奸复国的激愤烦乱心情使他无心观赏菊花,但字面上却说是因观花而致幽怀乱,这实是一种婉转曲达的表现手法,偏又逢皓月圆满,便把一腔的怨情向“银蟾”倾泻而去。
这都是一种看似无理,实则含有更深道理的埋怨。
下片作者转而抒写自己借酒、茶解愁的情形。
前三句作者用白描手法极写饮酒之狂态。
他们喝了无数杯的酒,不仅放声高歌,还一扫文雅之态,箕踞而坐,并把头巾掀起露出前额。
末二句“酒欲醒时,兴在卢仝碗”,酒醒思茶,亦如饮酒一般,以浇胸中的块垒。
全词抒情由隐而显,层层递进;或曲折传达,或正面抒写,刻画了一个身虽遭贬,却能不屈不挠、豪气不除的爱国词人形象。
6.示例:
(1)本诗描绘了一幅战乱后金陵城破败荒凉的景象:
行宫破败,荒草四合;城池尚在,百姓离散;沿路荒凉,归雁失巢。
(2)用典。
“化作啼鹃带血归”,借望帝死后化为啼血的杜鹃的神话,暗喻自己将以死报国,只有魂魄归来。
表达出诗人视死如归、以死报国的坚强决心和英雄气概。
7.
(1)画面:
描绘了一幅旌旗飘荡、秋风惨淡、刁斗声声的边塞军营画面。
作用:
①衬托了作者壮志难酬的凄凉形象。
②承上启下,诗歌前四句慨叹自己功名未立,使作者自然想起边塞军营之景;五、六两句是对边塞军营画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戎马生涯的怀念和向往;这又引出七、八句中作者壮志满怀、渴望被任用的迫切心情。
(2)作者过去的形象特点:
深受君王赏识、器重,壮志满怀。
作者现在的形象特点:
漂泊边城,形容憔悴,壮志未酬。
作者早年,姓名被君王记住,足见其受君王赏识、器重。
作者说自己如今“壮心未许”,可见其早年壮志满怀。
如今,作者作客边城,漂泊憔悴,白发新生,壮志未酬。
诗歌鉴赏:
本诗主要抒发了作者志向难达的悲哀和至死不坠凌云之志的决心。
首二句于今昔变化之中流露出自己浓重的“感怀”之意。
三、四句承上,进一步慨叹自己功名未立。
第三句回应了第一句,第四句补充了第二句,怀旧伤今,抚今追昔,回肠千转,唱叹有情。
五、六句从写景入手,写对往日战斗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尾联两句再经转折,深刻反映了自己难就功名的无奈心境和愤激不平之情,显示出作者坚贞倔强的性格。
诗歌抒情达意淋漓尽致而又余意不尽。
8.
(1)诗歌的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高迈空阔的画面。
首联写山势陡峭,山根似乎在移动,激荡起漫天怒雨;颔联写山洞幽深,山势盘旋,诗人穿行至山顶,见茫茫海天,豁然空阔。
(2)①“未肯”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那苍然斜耸的石台,虽与“废寺”为邻却不甘心被荒草掩埋的姿态,突出了石台的孤傲不驯。
②“未肯”二字托物言志,借耸拔于穿山之巅的“石台”表达了诗人不甘被埋没、渴望在政坛上展翅翱翔的凌云之志。
诗歌鉴赏:
吴伟业的这首《穿山》,以咏山为题,向当世宣告了这位年方二十的青年布衣的峥嵘壮志。
位于诗人家乡的“穿山”,名不见经传,但在志雄气傲的诗人眼中,它却似乎正拔地而起、不断升腾,挟带着一派吞吐风云的豪迈生机。
首联写山势陡峭,贴地的山根似乎在隆隆移动,激荡起漫天怒雨。
颔联描绘诗人穿行于幽深山洞的景象。
前句写洞间俯临之景,后句写山巅远眺之景。
这山洞大抵随山势盘旋而上,直至山巅。
当诗人登临山巅时,眼前又豁然一片空阔。
颈联描绘山巅上的景物。
这里至今还留有一座寺院,可惜门庭荒寂,一片蓬蒿丛中,一座石台拔出其间。
尾联的跳出,使颈联的孤清氛围一扫而光。
那苍然斜耸的石台,虽与“废寺”为邻,却不甘心被荒草掩埋,似乎要凌空直上。
诗人给石台灌注了一股孤傲之气。
其实这正是诗人自身形象的写照,年轻的诗人虽然现在还是一介布衣,但早就立志在政坛上有所作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语文全程训练天天练37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语文 全程 训练 天天 37 Word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