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普通高校编导制作类专业招生统考真题.docx
- 文档编号:11255909
- 上传时间:2023-02-26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1.62KB
河南省普通高校编导制作类专业招生统考真题.docx
《河南省普通高校编导制作类专业招生统考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普通高校编导制作类专业招生统考真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普通高校编导制作类专业招生统考真题
2014年河南省普通高校编导制作类专业招生统考真题
河南省2014年1月5日上午第一场编导统考试卷
一、影视作品分析:
请认真观看《中国故事——樊建川》,然后回答下列问题(80分)
1.本片讲述了樊建川哪些人生经历?
在这些经历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为什么?
(25分)
2.本片采用了怎样的叙事手法?
这样叙述有哪些好处?
(20分)
3.本片的配乐中有两段吟唱,请简要描述其所对应的画面内容,分析吟唱在片中的作用。
(20分)
4.结合本片谈谈你对“给自己一个机会”的理解。
(200字,15分)
二、文学常识(6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作为春秋时期杰出的教育家,孔子主张“敏而好学,”的学习态度,强调“,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育。
2.我国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的《》,关于汉字的构造,古人有“六法”之说,即、指事、、形声、转注、假借。
3.陶渊明自号先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桃李罗堂前”描写了淳朴、幽美的田园风光。
4.古往今来,编写亲情的作品很多,“,除劫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表达了夫妻之情,“,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是抒发之情的,“遥知兄弟登高处,”(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抒发兄弟之情的。
5.“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出自的《》。
6.塞万提斯是(国名)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他的小说《》被评论家称之为“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小说”。
7.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尖锐地揭露了资产阶级家庭的虚伪,提出了妇女解放的问题。
8.唐代着名的歌舞大曲有唐初歌颂唐太宗武功的《秦王破阵乐》,以及盛唐时期唐玄宗参与编创的《》。
9.《最后的晚宴》是的代表作,他和、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坛三杰”。
10.以“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作为节目定位的电视栏目是《》。
11.导演的电影《红高梁》是根据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该电影荣获第38届柏林电影节
奖。
12.齐白石的、徐悲鸿的、李可染的牛和黄胄的驴,并称为20世纪“中国水墨四绝”。
(二)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诗经·氓》中,“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所要表达的寓意是什么?
(8分)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的琴声和身世为什么能与诗人产生共鸣?
谈谈你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理解。
(8分)
3.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七组叠词分别表达了几个不同层次的什么感情?
(8分)
4.“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好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表达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8分)
三、编写故事(不少于800字,40分)
夕阳西下,暮色四合。
到了车站,冯龙下车前,扫了一眼偷偷瞄他一路的齐刘海女孩,心想为了妹妹的重生,这次一定要成功……
四、论述题(20分)
重庆大学学生杨帆用自己的信用卡分期付款了一部苹果手机,首付667元,然后每月付款419元,每月当钱不够时,他就到当地搬砖。
他感觉这样太累了,手都要磨出泡了,早知道这样,当初何必呢?
请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河南省2014年1月5日下午第二场编导统考试卷
一、影视作品分析:
请认真看片,然后回答下列问题(80分)
1.请简要描述陈哲创作《黄土高坡》这首歌曲时的经过,并分析这首歌在本片中的作用。
(25分)
2.本片的开头和结尾都用了陈哲一行人走在山路上的镜头,请分析作者的用意。
(20分)
3.在本片的配乐中有一段反复出现的音乐旋律,请分别说明作者是在叙述什么样的内容时使用的,并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如此使用该旋律。
(20分)
4.结合本片内容谈一谈你对“陈哲坚守着梦想……他就像孤独的标杆一样立在山谷中”这段解说词的理解。
(200字15分)
二、文学常识(6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出自,文章作者属于诸子百家中的,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的主张。
2.“,形影相吊”出自李密的,后来形容作者的孤单无依。
3.杜甫的“三吏”“三别”分别指他的《石壕吏》、、和、、《垂老别》。
4.李白诗歌中有很多写月的诗句,如“举杯邀明月,”“,影入平羌江水流”。
5.《窦娥冤》第三折中窦娥被押赴刑场,她怒斥天地鬼神,与婆婆诀别诉说冤情,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是、、。
6.的《边城》以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的风情美和人性美!
7.《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着名的民间故事集,也译作,其中代表作品有、。
8.唐代的被后世誉为“画圣”,《送子天王图》是其作品之一,他笔下的人物神情生动逼真,衣带飘飘若飞,人们称之为“”。
9.19世纪中后期俄罗斯民族音乐兴起,的芭蕾舞剧《天鹅湖》是名誉世界的杰作。
10.年,在巴黎一家咖啡馆里放《水浇园丁》《火车进站》等影片,这标志着电影时代的诞生!
11.在中国四大石窟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山西大同的和河南洛阳的是两大杰出的石窟艺术,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二)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短歌行》里“忧”字反复出现,写出两句带“忧”字的诗句,作者“忧”的是什么?
2.《赤壁赋》中作者借“江上明月、海上清风”表达了什么感情?
体现了什么哲理?
3.鲁迅的《祝福》中老女人们听祥林嫂遭遇的一段话,表达了老女人们的什么心理?
小说为什么要以《祝福》为题?
2014年河南省普通高校编导制作类专业招生统考真题参考答案
河南省2014年1月5日上午第一场编导统考试卷
一、影视作品分析
1.本片讲述了樊建川哪些人生经历?
在这些经历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为什么?
(1)2008年5月17日樊建川被美国布莱恩特大学授予荣誉博士,以表彰他对促进中美文化交流所做出的贡献。
(2)2008年汶川地震,他从美国领奖回来,立刻决定筹建地震纪念馆。
(3)1976年12月十年浩劫结束,樊开始谋划自己的未来。
内蒙古来征兵,樊热血沸腾。
(4)1977年恢复高考,樊参加高考。
1979年收到了西安政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来自士兵的军校大学生。
(5)1964年,也就是40年前,幼儿园的老师鼓励樊,且父母的言传身教培养了樊的浓厚兴趣。
(6)1993年6月,樊辞去了常务副市长的职务,开始投奔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
(7)樊开始从事房地产。
(8)2008年7月7日,介绍建川博物馆的新书《国人到此,低头致敬》问世。
投资2亿的博物馆开始建设。
(9)获岛静夫的日记。
(10)胡锦涛肯定中国国民党的抗日战争。
(11)飞虎队飞机残骸被找到。
(12)搜集了很多日本人拍摄的战俘照片。
以樊对博物馆的兴趣为线索,借助博物馆将抗战、民俗、自然灾害等融合,刻画了樊的民族情怀。
在讲述樊的故事的过程中,以中国1964年至2008年期间的历史大背景为线索,通过讲述樊也展示了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正所谓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2.本片采用了怎样的叙事手法?
这样叙述有哪些好处?
以樊本人为主线,展开故事。
以樊对于博物馆的情怀为线索,在讲述中以时间为脉络,分别交代了1964年、1977年、1978年、1979年、1992年、1997年、2008年等时间段发生的事情。
同时,也讲述了樊亲身体验到的国家的大发展、大变革。
好处:
(1)时间清晰。
(2)事件清晰。
(3)线索清晰。
(4)主题清晰。
3.本片的配乐中有两段吟唱,请简要描述其所对应的画面内容,分析吟唱在片中的作用。
(1)在讲述到汶川地震发生一个月后片中出现了吟唱。
画面内容是樊举办的主题为《震撼》的展览,人们纷纷向遇难同胞默哀。
上千件展品都是樊和工作人员废寝忘食的成果。
(2)日本人拍摄的战俘照片,被樊创作成了战俘纪念馆,馆内都是照片,此时片中吟唱响起。
作用:
(1)汶川地震樊举办《震撼》展览时片中出现吟唱,目的是为了辅助这个特殊的场合,缅怀遇难同胞。
(2)展示战俘纪念馆时出现吟唱,目的是渲染战俘纪念馆沉重的气氛,同时也是为了刻画樊复杂的心情。
4.结合本片谈谈你对“给自己一个机会”的理解。
(略)
二、文学常识
(一)填空题
1.不耻下问不愤不启
2.说文解字象形会意
3.五柳田园榆柳荫后檐
4.曾经沧海难为水谁言寸草心母子遍插茱萸少一人
5.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
6.西班牙堂吉诃德
7.玩偶之家
8.霓裳羽衣
9.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10.焦点访谈
11.张艺谋莫言金熊奖
12.虾马
(二)问答题
1.《诗经·氓》中,“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所要表达的寓意是什么?
前四句是起兴,以桑叶鲜嫩,告诫斑鸠不要贪吃桑葚,与后六句的劝说形成对照。
她追悔过去自己的幼稚和轻信“士”言,以致陷入情网,并以沉痛的语调劝诫姑娘们不要轻信男子的花言巧语,轻易沉湎于爱情。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的琴声和身世为什么能与诗人产生共鸣?
谈谈你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理解。
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
都是由“盛”(风光无限、春风得意)而“衰”(沦落天涯、境况凄凉)。
琵琶女用一支琵琶曲向人们倾诉了她坎坷曲折的人生,白居易用文学艺术形象再现了琵琶女精湛的演技,又尽情地倾诉了自己的悲愤之情,是“音乐”将他们联系在了一起。
诗中说的是作者被贬后心中苦闷,听到了琵琶女弹琵琶诉说自己的凄苦身世后有感而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都是遭遇不幸的人,如今在此相逢,何必在乎我们似曾相识呢?
3.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七组叠词分别表达了几个不同层次的什么感情?
七组叠词,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
“寻寻觅觅”,叙写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是第一个层次。
这个遗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与赵明诚间的幸福与爱情,更有可能是钟爱一生的书画金石,总之,是她十分喜爱的东西,如今不复存在,所以她要“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叙写外在环境的寂寞;“凄凄惨惨戚戚”,转写内在的心理状态,分别为第二、第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历经丧乱、家破、夫亡之身世,飘零、孤寂、不幸的遭遇,细致地表出。
4.“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好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表达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本句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由嗅觉向听觉转移。
“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
但“渺茫的歌声”不是单纯地陈述说明,“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扩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
而且将“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
河南省2014年1月5日下午第二场编导统考试卷
一、影视作品分析(略)
二、文学常识
(一)填空题
1.《孟子·梁惠王上》儒家君为轻
2.茕茕孑立《陈情表》
3.《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
4.对影成三人峨眉山月半轮秋
5.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
6.沈从文翠翠湘西地区
7.《天方夜谭》《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
8.吴道子吴带当风
9.柴可夫斯基
10.1895卢米埃尔兄弟
11.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
(二)问答题
1.《短歌行》里“忧”字反复出现,写出两句带“忧”字的诗句,作者“忧”的是什么?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
第一节中的忧:
抒写诗人人生苦短的忧叹,即使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诗人内心的忧愁还是难以消除。
用什么来消除胸中的忧愁呢?
只有借酒浇愁。
我们如何理解诗人这种人生苦短的忧叹呢?
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肝肠寸断,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因而发出人生苦短的忧叹。
第三节中的忧:
由于求才不得,内心不禁产生忧愁,这种忧愁无法排解,诗人把寻求贤才生动地比作“欲上青天揽明月”,借以表明求贤不得的苦闷和忧思。
2.《赤壁赋》中作者借“江上明月、海上清风”表达了什么感情?
体现了什么哲理?
在《赤壁赋》中,作者充分表现了自然界的广博、造物者的万能、消极无为的心态、积极旷达的心境。
作者在这里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
凭吊古迹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江山风物的热爱和旷达的心胸。
3.鲁迅的《祝福》中老女人们听祥林嫂遭遇的一段话,表达了老女人们的什么心理?
小说为什么要以《祝福》为题?
第二问:
(1)全文的情节开展大都在祝福或祝福前后的时节,紧紧环绕着题目。
(2)在这样的构思和安排下,作者又着意处处点染新年的气象和景物,为小说情节的开展勾画背景和渲染气氛。
(3)祥林嫂悲惨的命运和东家奢侈的祭祀祝福形成鲜明的对比。
2020-2-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普通高校 编导 制作 类专业 招生 统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