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之全能提分卷07考试版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11253453
- 上传时间:2023-02-26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55.72KB
高考历史之全能提分卷07考试版含答案.docx
《高考历史之全能提分卷07考试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之全能提分卷07考试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之全能提分卷07考试版含答案
【领跑高考】
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之全能提分卷07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礼记》记载,西周时期“王以禽作六挚(人们见面所执的礼物),以等诸臣:
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庶人执骛,工商执鸡”。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西周时期
A.分封制扩大了周疆域面积B.政治隶属关系的强化
C.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集中D.官僚政治的作用凸显
25.汉文帝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实行“三十税一”,下令开放原来归属国家的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矿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
还下诏命列侯到自己的封国去生活,以减轻吏卒供给输送的劳苦。
这些做法
A.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B.促进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发展
C.造成了各诸侯国势力的膨胀D.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26.南宋末年的许衡认为:
发行纸币是“谢法无义”,因为“以数钱墨之资,得以易天下百处之货,印造概易,生生无穷,源源不竭”,有如“神仙指瓦砾为黄金之术”。
该言论的依据是纸币
A.容易破损不宜保存B.难以防止假币的盛行
C.易成为政府效财工具D.造成纸张大量浪费
27.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
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B.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D.土地兼并现象被有效抑制
28.中国近代某一时期,民间有提出“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归朝廷治罪”等主张。
这些主张最可能出现在
A.鸦片战争时期B.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D.义和团运动时期
29.1901年4月,清政府成立督办政务处,作为规划“新政”的机构,命奕劻、李鸿章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逐步推出各项“新政”。
这说明清政府
A.迫于形势作出改变B.积极响应列强要求
C.加强对内控制力度D.开始发展资本主义
30.一位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为题材,绘制了一幅示意图(如图),图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包括:
“开天辟地”、“北伐风云”、“星火燎原”、“理论成熟”、“战略决战”。
请你把事件和序号相对应,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⑤②③C.①④②③⑤D.①②④③⑤
31.截止到2003年10月,我国95%以上的社会商品价格都由市场来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其中农产品生产的指令性计划已全部取消。
这说明我国
A.深受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影响B.国家已经失去对商品市场的控制力
C.商品市场秩序趋向制度化和规范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
32.美国学者约翰·赞恩在《法律的故事》一书中讲道:
“罗马的法律机器得以完善地运行,得益于程序完备的罗马法庭和专业律师阶层的出现……所有这些贡献为现代世界的法律制度构造了近于完善的框架。
”该学者意在
A.探究古罗马法律制度运行的机制B.分析古罗马法于帝国巩固之作用
C.强调罗马法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D.指出罗马法律制度的哲学基础
33.美国制宪会议后,联邦党人说道:
“制定一种选举和纳税的共同标准会产生极其有益的效果。
如果他们的代表份额是受这条规章管理的,他们就会有兴趣多报人口。
如果这条规章只决定他们分摊的税额,相反的诱惑就会占优势。
”该主张体现
A.州权主义已占据主流B.邦联政府软弱无权
C.协调南北矛盾的意图D.共和理念得以落实
34.1943年美国提出“怀特计划”:
按照存款原则建立国际货币稳定基金,基金总额为50亿美元。
会员国投票权取决于在基金会组织中的份额大小。
“怀特计划”的提出
A.彰显各国经济联系的紧密B.体现了互惠互利的原则
C.符合美国经济扩张的需要D.为马歇尔计划奠定基础
35.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经济滞胀而减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更加强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
这有利于
A.世界经济向多样化方向发展B.从根本上扭转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局面
C.全球范围内贸易自由化发展D.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本利益趋同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5—47题为选考题,考生任选一题作答。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卢浮宫的历史始于13世纪初,起初是一座存放王室档案和珍宝的城堡。
14世纪,被查理五世改为王宫并进行扩建。
然而,在路易十四看来,即便扩建,卢浮宫仍不足以体现王权的尊严与荣光。
于是,他斥巨资新建凡尔赛宫,卢浮宫不再是法国政治中心,但依旧是王室收藏艺术珍品的地方。
1791年,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既是王室居所,也是汇集科学、艺术的纪念物以及公共教育的场所。
次年,国民议会进一步宣布,卢浮宫将属于大众,成为公共博物馆。
1793年,卢浮宫正式向公众开放。
19世纪初,卢浮宫的扩建规模空前,在拿破仑的东征西伐中,被征服国家的大量艺术珍品变为卢浮宫的藏品。
滑铁卢战役失败后,约有5000件艺术品物归原主,但仍然有很多掠夺而来的艺术珍品留在了卢浮宫。
第三共和国时期,共和派特别重视利用各种平台与途径开展公民教育。
为此,他们通过收藏并展示《自由引导人民》之类的作品,将卢浮宫打造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
——据吕一民《卢浮宫:
“法国的象征与骄傲”》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大量珍贵文物以各种方式流出宫外。
后来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在组织点查清宫物品时,发现清室复辟的企图。
为杜绝这一妄想,委员会认为必须迅速成立故宫博物院。
1925年,故宫博物院宣告建立,皇宫成了故宫,终于向平民百姓开放。
此后,国民政府组织人员整理、刊布清宫档案,共出版各类档案书刊达50余种,300多册,1200万字,同时也产生了我国近代第一批从事历史档案工作的专业队伍。
抗战爆发后,故宫博物院数十万件文物,历时十余年,行程数万里,南移西迁,文物基本无损,创造了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奇迹。
新中国成立前夕,故宫部分文物被转运台湾。
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成立,至此,中国有了两个同根同源的故宫博物院。
1995年,两岸故宫博物院首次合作,出版《国宝荟萃》,故宫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据郑欣淼《故宫博物院8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19世纪卢浮宫博物馆的主要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故宫博物院成立的意义,并简述抗战迄今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沿革及其体现的时代价值。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故宫博物院与卢浮宫博物馆在人类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上所做出的共同贡献。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制度创新虽然打破了旧制度,但是新制度本身并不完善,市场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市场竞争基本上是无约束的,一些新的商业和金融组织的出现,使这种无约束状态更加混乱。
这种混乱表现为市场行为的掠夺性和投机欺诈性。
当完成财富的原始积累以后,对竞争的有序化提出了要求。
竞争有序化主要是限制过度竞争,避免无序竞争造成的混乱,建立竞争规则,保护合法竞争、平等竞争。
竞争有序化是市场向成熟阶段推进的关键问题。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编著《世界经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围绕“市场竞争秩序”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
45.(15分)[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明中期成化年间,土地兼并严重,宦官专权加深了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明孝宗即位后开始革新政治,改弦更张。
孝宗“勤求治理”,改变每日“臣下进见说事,不过片时”的早朝,增加“午朝”,每天于左顺门接见大臣。
弘治元年,左侍郎上奏:
“当今日民贫,财日匮,宜节俭以为天下先”。
孝宗全部“嘉纳之,悉施行”。
适时,皇亲国威等家势近律为非作歹,孝宗根据大臣建议两次下达关于“禁势家侵夺民利”的命令,以安民心。
孝宗弘治二年“免河南被灾秋粮”,并批准免南微、湖广灾区税粮。
弘治六年,以灾者,躅山西诸县夏税,河南开封诸府夏税减半。
孝宗时期的“中兴”改良使明朝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摘编自南炳文、李小林《弘治“中兴”迟略》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孝宗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孝宗改革的影响。
46.(15分)[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普遍出现高涨的形势。
在亚洲,继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出现五四运动新革命形势发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极大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
二战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
以民主民族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非拉美地区。
二战前殖民地、附属国人口为14.5亿,总面积为7800万平方公里。
到1959年,殖民地人口减少为1.6亿,面积仅剩2550万平方公里。
——摘编自王春良等《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意义。
47.(15分)[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五四运动期间,吴文藻广泛接触了罗素、杜威、梁启超、孙中山和胡适等人的思想。
他于1923年赴美留学,1933年回国担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并在抗战期间南下抗日,兼任蒙藏委员会顾问。
其时他对中国民族学和社会学全盘西化的状况感到不满,极力主张“民族学中国化”,“把包括汉族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作为中国民族学的研究对象,让民族学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中”,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学教学和科研体系”。
他曾邀请拉德克利夫——布朗等学者来华讲学,提出了“社区研究”的路径和框架,主张“用同一区位的或文化的观点和方法,来分头进行各种地域不同的社会研究”,组织多批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对费孝通、林耀华、李安宅、瞿同祖等后辈影响极大。
——摘編自林耀华《吴文藻传略》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吴文藻学术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吴文藻的历史贡献。
【领跑高考】
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之全能提分卷07
全解全析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B
B
C
B
D
A
B
D
C
C
C
C
24.B
【解析】从材料中的“王以禽作六挚,以等诸臣”等信息来看,政治地位和等级有了严格的高低之分,从本质上反映了西周时期政治隶属关系的强化,故答案为B项;材料不是反映分封制的作用,排除A项;西周时期执政集团还没有实现权力集中,排除C项;西周时期还没有确立官僚政治,排除D项。
25.B
【解析】根据材料中“汉文帝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实行‘三十税一’,下令开放原来归属国家的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可知,体现的是汉初“无为而治”的指导思想,有利于西汉初年的经济恢复和发展。
故答案为B项。
A项,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造成诸侯势力膨胀属于郡国并行制的弊端,排除;D项,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王朝的传统政策,没有改变,排除。
26.C
【解析】根据“以数钱墨之资,得以易天下百处之货,印造概易,生生无穷,源源不竭”可知许衡是认为纸币本身价值较低,印刷制造方便,没有提到容易破损不易保存和难以防止制假的内容,故排除A、B项;许衡认为纸币本身价值较低,印刷方便,却能充当货币,从而容易成为政府敛财的工具,故选C项;许衡并没有提到纸张浪费的问题,故排除D项。
【点睛】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时期益州出现的“交子”。
“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
27.B
【解析】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使得土地买卖频繁,导致土地分散,故B项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与“明清出现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不符,故A项不符合题意;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的松驰”说法错误,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到“土地兼并被有效抑制”,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8.D
【解析】据材料“民间提出”、“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等信息可知,这是民间提出的,且彻底反帝,这是义和团运动的特点,D正确;据材料“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并结合所学可知,各国兵船在中国通商口岸巡查贸易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天津条约》,故A错误;据材料“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并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后的《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而太平天国运动是1851—1864年,故B错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对西方列强抱有幻想,没有彻底的反帝,与材料“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归朝廷治罪”不符,C错误。
29.A
【解析】本题考查清末新政。
20世纪初,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当时革命形势高涨,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被迫推行“新政”,故A项符合题意;清末新政不是响应列强要求,故B项不符合题意;新政不是为了加强对内控制力度,也不发展资本主义,故CD两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0.B
【解析】①是“开天辟地”,指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②是“理论成熟”,指抗战期间毛泽东思想的成熟,③是“战略决战”,指1948年的辽沈战役,④是“北伐风云”,指1926年代北伐战争,⑤是“星火燎原”,指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④⑤②③,故选B;ACD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不正确,排除。
31.D
【解析】我国95%以上的社会商品价格由市场商定,这体现了市场在社会经济中占居了主导作用,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建立,故答案为D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国家的宏观调控,与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不同,排除A项;商品价格由市场决定,并不等于国家不能控制商品市场,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市场秩序问题,排除C项。
32.C
【解析】依据题干中“罗马的法律机器得以完善地运行,得益于程序完备的罗马法庭和专业律师阶层的出现……所以这些贡献为现代世界的法律制度构造了基于完善的框架”可知,旨在强调罗马法对现代世界的影响,故C项正确;罗马法律制度完善的根源是罗马法有利于维护罗马统治,与题旨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这些贡献为现代世界的法律制度构造了近于完善的框架”是强调罗马法的世界意义,故B项错误;题干中未提及罗马法律制度的哲学基础,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罗马法。
需要掌握罗马法的影响。
解题的关键是对“罗马的法律机器得以完善地运行,得益于程序完备的罗马法庭和专业律师阶层的出……所以该些贡献为代世界的法律制度构造了基于完善的框架“的分析理解。
33.C
【解析】材料所述为将议会议席和人数的多少相联系,而不是单纯的将人数多少作为收税的标准,这种做法会使隐瞒人口的现象减少,并能增加国家税收,同时有利于协调南北双方矛盾,由此可知所述主要针对南方种植园主,故C正确;联邦制下中央权力得到增强,故AB均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共和问题,故D不正确。
34.C
【解析】材料“会员国投票权取决于在基金会组织中的份额大小”反映了美国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取得世界金融霸权的企图,符合美国经济扩张的需要,故选C;材料信息与各国经济联系无关,材料也无法体现互惠互利的原则,排除AB;“怀特计划”与马歇尔计划无关,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会员国投票权取决于在基金会组织中的份额大小”,联系所学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史实分析解答。
35.C
【解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都加强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从而对全球范围内贸易的自由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故选C项;各国都加强了市场的调节作用,无法体现世界经济项多样化方向发展,排除A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存在分歧,“趋同”的说法有误,排除D。
故选C项。
41.
(1)主要变化:
从凸显王权的政治中心到成为公共文化教育的场所;馆藏规模扩大(藏品日益丰富)。
原因:
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的推动;殖民扩张与掠夺;民族主义观念的促进;公民教育与大众文化的发展。
(2)成立意义:
消除帝制残余,弘扬民主共和精神;培育自由平等的公民意识;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沿革:
抗战期间,故宫博物院文物南移西迁;1949年前后,故宫博物院一分为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两岸故宫博物院实现了合作交流。
时代价值:
抗战期间,故宫博物院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通过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捍卫了民族尊严;改革开放以来,两岸故宫博物院的合作促进了双方文化交流,推动了民族文化认同,反映了中国必将统一也必然统一的历史大势;总体而言,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沿革,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折射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反映了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3)实现了文物的收集与整理,积极开发文物价值(文物建设);向公众开放,普及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文物保护);向全球开放,推进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交流与发展(文物交流)。
【解析】
(1)变化:
从材料“卢浮宫仍不足以体现王权的尊严与荣光。
于是,他斤巨资新建凡尔赛宫,卢浮宫不再是法国政治中心”可以看出卢浮宫一开始是凸显王权的政治中心,但在路易十四时期被凡尔赛宫取代,之后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以及随后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逐渐将“卢浮宫打造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成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教育场所;根据材料可知1792年卢浮宫成为公共博物馆,之后在拿破仑时期被征服地区的大量艺术珍品被卢浮宫收藏,卢浮宫的藏品日益丰富。
原因:
根据材料可知,卢浮宫的博物馆的变化与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关系密切。
卢浮宫的藏品日渐丰富离不开法国的殖民扩张和掠夺;结合所学,工业革命促进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为卢浮宫博物馆提供物质基础;近现代民族观念和公民教育与大众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卢浮宫博物馆的发展。
(2)成立意义:
根据材料“来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在组织点查清宫物品时,发现清室复辟的企图。
为杜绝这一妄想,委员会认为必须迅速成立故宫博物院”可知成立故宫博物院有利于消除封建帝制残余,弘扬民主共和精神;皇宫向平民开放具有象征意义,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公民意识;故宫博物院清点文物、整理典籍、保护文物有利于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沿革:
根据材料梳理可知抗战期间,故宫博物院文物南移西迁;1949年前后,故宫博物院一分为二,分居大陆和台湾;改革开放新时期,两岸故宫博物院实现了合作交流。
时代价值:
根据不同时期故宫博物院的努力展现不同时代的价值。
抗战期间,民族危机严重,故宫博物院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通过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捍卫了民族尊严;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逐渐缓和,两岸故宫博物院的合作促进了双方文化交流,推动了民族文化认同,反映了中国必将统一也必然统一的历史大势;总体而言,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沿革,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折射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伟大历程;反映了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3)共同贡献:
可以从文物建设、文物保护、文物交流角度解答。
法国卢浮宫和中国的故宫博物院都实现了文物的收集与整理,积极开发文物价值(文物建设);两者由原本的皇室居所逐渐向公众开放,普及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文物保护);两者虽然是各自民族物质精神财富,但向全球开放,推进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交流与发展(文物交流)。
42.示例1论题:
无序竞争会导致世界经济的混乱。
阐述:
近代西方国家通过对外殖民护张和掠夺,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是,也造成了各国之间的商业战争频繁,给亚、非、拉美广大地区带去了灾难,使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或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盛行自由贸易政策,但无条件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会对一国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埋下隐患,如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正是无序竞争下的产物)
示例2:
论题:
世界市场竞争由无序向有序化发展。
阐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导致世界经济处于无政府状态,引发了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缓解了经济危机。
鉴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教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了关贸总协定,由此建立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这有利于世界市场竞争的规范化、有序化。
示例3:
论题:
有序竞争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和全球化。
阐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货币体系和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发展,使世界经济朝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解析】材料:
制度创新虽然打破了旧制度,但是新制度本身并不完善,市场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市场竞争基本上是无约束的,一些新的商业和金融组织的出现,使这种无约束状态更加混乱。
这种混乱表现为市场行为的掠夺性和投机欺诈性。
当完成财富的原始积累以后,对竞争的有序化提出了要求。
竞争有序化主要是限制过度竞争,避免无序竞争造成的混乱,建立竞争规则,保护合法竞争、平等竞争。
竞争有序化是市场向成熟阶段推进的关键问题。
示例1:
论题:
无序竞争会导致世界经济的混乱。
阐述:
据材料“制度创新虽然打破了旧制度,但是新制度本身并不完善,市场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市场竞争基本上是无约束的,一些新的商业和金融组织的出现,使这种无约束状态更加混乱。
这种混乱表现为市场行为的掠夺性和投机欺诈性。
”可归纳出“无序竞争会导致世界经济的混乱”。
关于阐释可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贸易政策的影响会对一国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埋下隐患,如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正是无序竞争下的产物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示例2:
论题:
世界市场竞争由无序向有序化发展。
阐述:
据材料“……当完成财富的原始积累以后,对竞争的有序化提出了要求。
竞争有序化主要是限制过度竞争,避免无序竞争造成的混乱,建立竞争规则,保护合法竞争、平等竞争。
”可归纳出“世界市场竞争由无序向有序化发展”。
关于此观点阐释可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引发了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而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缓解了经济危机。
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了关贸总协定,由此建立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这有利于世界市场竞争的规范化、有序化等方面回答。
示例3:
论题:
有序竞争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和全球化。
阐述:
据材料“竞争有序化主要是限制过度竞争,避免无序竞争造成的混乱,建立竞争规则,保护合法竞争、平等竞争。
竞争有序化是市场向成熟阶段推进的关键问题。
”可归纳出“有序竞争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和全球化”。
阐释此观点可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货币体系和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发展,使世界经济朝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等方面回答。
45.
(1)内容:
皇帝以身作则,勤于政事;提倡节俭;抑制皇亲国戚等势力;救济灾民,抚恤百姓。
(2)影响: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只是小修小补,不能改变明朝走向衰落的局面
【解析】
(1)内容:
据材料孝宗‘勤求治理’,改变每日‘臣下进见说事,不过片时’的早朝,增加‘午朝’……”等信息可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全能 分卷 07 考试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