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五单元4《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精品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x
- 文档编号:11243571
- 上传时间:2023-02-26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6.58KB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五单元4《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精品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五单元4《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精品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五单元4《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精品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五单元4《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精品教学设计共1课时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收复失地;“石油武器”的运用;1978年的“戴维营协议”;“以土地换和平”;拉宾被刺;1998年的临时和平协议。
2、理解:
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曲折性以及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也要认识到能源结构变化使中东成为争夺焦点以及带来的“石油武器”影响。
3、运用:
了解中东战争发展的过程,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
以耶路撒冷为例,引导学生探究影响中东和平进程的主要因素。
2、综合分析:
综合各种因素分析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形成,同时对阿拉伯各国取得一定胜利的内因外因进行综合分析。
3、历史比较:
将第三、第四次中东战争与前两次中东战争作一比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从中认识到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民族之间的矛盾不能单单靠战争一种方式解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
2、巴以之间从战争走向和平符合时代潮流,但也要充分认识巴以之间战争与和平关系中的复杂因素,了解解决中东和平问题的艰巨性。
3、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第三次和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结果与交战各方寻求和平解决阿以矛盾之间的内在联系。
难点:
和平道路的曲折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导入:
1993年11月13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美国白宫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一一“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拉宾与巴勒斯坦领袖阿拉法特终于得以握手言和。
1995年9月24日,以、巴又共同签署了关于扩大巴勒斯坦自治范围的“塔巴协议”。
根据协议,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范围将扩大到约旦河西岸27%的地域,从而出现了一个巴勒斯坦以、巴和以、约和平条约的签订,给中东地区带来了和平曙光,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称赞,拉宾因此和阿拉法特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1995年11月4日,在特拉维夫国王广场举行的10万人的和平集会上,拉宾被一名犹太极端分子刺杀身亡,时年75岁。
他是一位英勇善战的骁将,率领埃及人民赢得了十月战争;他是一位和平的使者,是他首倡与以色列和谈,用和平的手段收复了失地;他是一位外交的能手,是他打破了美苏在中东制造的“不战不和”的僵局。
1978年他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81年10月6日,在开罗举行庆祝十月战争胜利8周年的阅兵式上,他遇刺身亡。
他就是被称之为“中东雄鹰”的埃及总统萨达特。
教师:
这两位人物都曾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受到世人的敬仰,但都被极端分子暗杀。
他俩因何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为何又被极端分子刺杀呢?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而导入新课学习。
一、“六日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
1967年6月5日早晨7时45分,以色列出动了几乎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一切机场进行了闪电式的袭击。
空袭半小时后,以色列地面部队也发动了进攻,阿拉伯国家进行抵抗。
至十日战争结束,阿拉伯国家失败。
这就是第三次中东战争,也称“六.五战争”或“六天战争”。
1、战争的起因:
(1)阿以矛盾的新发展:
①以色列受到埃、叙联合威胁:
埃、叙合并,签署共同防御协定
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的盟主,它在巴以冲突中一贯支持巴勒斯坦兄弟。
1948年5月15日,在以色列宣布建国的次日,埃及政府就派兵一万参加阿拉伯部队共同进攻新生的蕞尔小国以色列。
这场战争被称为巴勒斯坦战争或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9年2月24日埃及与以色列签订停战协定时,它占领着原本属于巴勒斯坦阿拉伯国的加沙地带。
1956年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以色列伙同英法两国入侵埃及,占领了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
后来在联合国的干预下,以色列才极不情愿地于1957年3月撤出。
埃及与以色列之间的敌意和仇恨与日俱增。
苏伊士运河战争后,埃及在阿拉伯国家中领导者的地位得到巩固。
纳赛尔对在战争中没有完全实现埃及的作战目标心有不甘。
联合以色列周边的阿拉伯各国共同行动一直是埃及的愿望。
其中,叙利亚又是最主要的联合对象。
1958年2月,埃及和叙利亚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但叙利亚原领导人对埃及存有戒心,1961年9月又取消联合,同时对埃及联合抗以的要求响应不很积极。
1966年2月,叙利亚内部发生政变,军人出任总理和国防部长,执掌了政府要害部门,叙利亚在反对以色列上态度趋于强硬。
同年11月,埃叙缔结了《共同防御协定》。
以色列与叙利亚关系紧张起来,边境摩擦和冲突逐渐升级。
1967年4月,以色列击落了6架叙利亚飞机,埃及立即根据《共同防御协定》,采取了威慑以色列的三项措施:
紧急增派埃及军队前往西奈半岛;要求驻扎在西奈半岛的大约3400名联合国紧急部队撤走;宣布封锁亚喀巴湾,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蒂朗海峡。
宣称“基本目标将是摧毁以色列”、“完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
这都让以色列感到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这时期,以色列国内政治、经济都面临严重困难,需要寻找机会转移民众视线,缓解国内矛盾。
所以,以色列总理宣称,埃及的行动等于是“一场武装进攻”,立即下令全国动员。
同年6月1日,以色列内阁改组,强硬派代表摩西o达扬出任国防部长。
战争一触即发。
②巴解组织的成立和反以斗争: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成立和活动,也被以色列视为心腹之患。
巴勒斯坦人在战争中失去土地家园,流离失所,极大地唤起了他们的斗争意识。
各种反以民族主义组织纷纷成立。
1957年8月,在曾任开罗巴勒斯坦学生会联合会主席亚西尔o阿拉法特领导下,在科威特成立一个秘密小组。
两年后,在此基础上组成了“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按阿拉伯语该组织名称的字首逆序拼读,简称“法塔赫”。
1964年5月,来自世界各地的422名代表在耶路撒冷召开第一届巴勒斯坦国民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国民宪章》,决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组建巴勒斯坦解放军。
在巴勒斯坦解放军中,80%的军事干部来自“法塔赫”。
1965年至1967年间,“法塔赫”以“暴风”突击队的名义开展了武装斗争,对以色列构成了一定威胁。
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后,“法塔赫”掀起新一轮武装斗争高潮,声望日盛。
1969年2月,在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五次大会上,阿拉法特领导的“法塔赫”有33人当选为全国委员会委员,他本人则当选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从此巴勒斯坦解放运动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2)为争夺中东石油,美苏插足中东事务:
20世纪中期,随着石油和天然气在世界能源结构中超过煤炭成为主要能源,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东日益成为大国争夺的热点。
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美国采取“填补真空”这个政策,逐步取代英法在中东的位置。
但自60年代美国陷入越南战争以来,苏联利用这个机会,加紧在中东地区扩展自己的势力,先后同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等国缔结经济和军事援助协定,基本控制了向这些国家供应武器的优先权。
美国为了防止苏联在中东地区的渗透,加紧推行孤立苏联“盟友”埃及等国,同时大力扶植以色列,其中办法之一就是向以色列全面供应新式武器。
到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前,美国向以提供了3亿美元的援助,仅战争爆发前的三个月,就向以色列提供了400多辆坦克、250架新式飞机,向以色列空军派遣了1000多名空军人员。
以色列在美国帮助下,积极扩军,到1965年,正规军已达7万人,预备役士兵20万人,各种飞机近500架,坦克2000余辆,舰艇55艘。
为了发动战争,以色列制造假情报,诱使埃及等国首先进攻。
它故意泄漏这样的“绝密情报”,说以色列准备大举进攻叙利亚。
苏联截获这一“情报”后,立即转告了纳赛尔,纳赛尔马上宣布全国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要求维和部队撤离西奈半岛等地区,封锁亚喀巴湾。
叙利亚也做出了相应的军事部署。
这样,以色列获得了发动战争的借口。
苏联担心埃及等国的行动会引起大规模战争,更担心卷入同美国的直接冲突,一方面要求埃及“克制”,一方面和美国接触,建议两国分别约束自己的支持的国家。
美国阳奉阴违,苏联则要求埃及等国“不要首先开火”,联合国安理会也通过决议,主张通过国际外交活动处理危机。
埃及等国因此放松了警惕,甚至解除了前线部队的最高戒备状态。
所以,削弱阿拉伯联盟的力量,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为以色列发动第三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原因。
加之,美苏插足中东事务,激化了阿以矛盾,最终爆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
2、战争爆发与经过:
(1)以军的“闪电”空袭:
1967年6月5日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出动了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发动了大规模的突然袭击。
这是一个星期一早晨,当开罗时钟的指针指向8点45分的时候(以色列时间7点45分),尼罗河三角洲和苏伊士运河上空云雾刚刚消失。
埃及空军基地里,一切象往常一样,军官们正在上班途中,许多雷达值班室正在进行交接班。
突然,空中响声四起,以军飞机闪电般袭来,打得埃及空军措手不及,大批飞机还未起飞,就被摧毁在地面。
在这次空袭中,以军选择在星期一早上7点45分(开罗时间8点45分),也是煞费苦心。
以往战争中几次成功的偷袭,多选择在周末或星期日,而以色列却打破常规,选择在星期一。
埃及军队总以为以色列在拂晓发动进攻,因此,在进行战争动员以来,每天拂晓,埃及空军都派出两架飞机进行巡逻。
每天5点,有5分钟警报时间,这时雷达全部打开,到7点半左右解除警报。
按埃军惯例,开罗时间9点正式上班,8点45分,正是交接班的时间,也是巡逻机着陆的时间,大多数军官正在上班途中,大约有15分钟的间隙可以利用。
从气象情况看,开罗时间8点45分正是尼罗河三角洲和苏伊士运河雾气消散的时刻,能见度好,便于对地面实施攻击。
这一天,以色列空军几乎倾巢而出,甚至连教练机也投入了战斗,对阿拉伯国家25个空军基地进行了袭击。
以色列飞机从特拉维夫和以色列中部机场起飞以后,保持四机编队,向西面地中海出航。
以色列飞行员巧妙地利用朱第安山阻挡,躲过了约旦雷达网的搜索。
随后,飞机在离海面不到10米的高度飞行,进入陆地后,升至20米,又夺过了埃及雷达的探测。
他们没有直飞所要攻击的目标,而是尼罗河三角洲北面,突然折转向南,从埃及后方发起进攻,攻击高度只有100—150米。
攻击中,以军飞行员都遵循“先打跑道,后打飞机”的原则。
从早晨到下午18时,以色列空军对阿拉伯各国进行了四波突袭,第一波袭击了埃及10个机场。
第二波主要袭击埃及的轰炸机基地和混合机种的8个机场。
第三波攻击了约旦、叙利以色列亚和伊拉克的空军基地。
最后,在完成了对阿拉伯空军25个基地的攻击之后,17时15分到18时,开罗国际机场和另一个空军基地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就这样,在开战后60个小时,以色列共击毁阿拉伯国家飞机451架,其中埃及就损失飞机336架,叙利亚损失60架,约旦损失29架,伊拉克损失25架,黎巴嫩损失1架。
埃及作战飞机损失了95%,整个埃及空军陷于瘫痪,而以色列只损失了26架飞机。
(2)以军六天横扫三国:
在六天的战争中,埃及、约旦、叙利亚三个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三国共有2万官兵阵亡,近4万人受伤,6500人被俘,50万阿拉伯人成为新的难民。
三国共损失了400多架飞机、500多辆坦克以及70%的重型装备,仅埃及一国就损失了价值10亿美元的军事装备。
而以色列只阵亡了900名官兵、伤4500人,损失了20架飞机、60辆坦克。
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样,以色列占有的土地面积,从2.08万平方公里突增到10.24万平方公里,并且控制了苏伊士运河东岸。
战争中有100万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拒不执行联合国242号决议,不归还新占领土。
阿拉伯国家也没有承认以色列。
阿拉伯各国和以色列在交界地区冲突时有发生,为再次爆发战争埋下了伏笔。
(3)联合国叫停:
在六天战斗中,美苏首脑使用“热线”达20多次,互相摸底,共同镇压阿拉伯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在战争爆发前,苏联一再保证,要和埃及“站在一起,并将不允许任何国家进行干预”。
战争爆发后,苏联由于害怕同美国发生直接冲突,背弃了自己的诺言,袖手旁观。
当埃及空军遭到毁灭性打击后,要求苏联给予补充时,苏联则以种种借口加以拒绝。
在联合国,1967年6月7日,当以军占领了耶路撒冷东区和约旦河西岸约旦管辖的全部地区后,美苏操纵联合国安理会炮制了“立即实现停火”和“限期停火”的决议。
这个决议不分侵略者和被侵略者,公然袒护已经占领阿拉伯国家大片领土的以色列侵略者。
后来,由于苏联软硬兼施,施加压力,阿拉伯国家被迫接受停火协议。
11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开会讨论解决阿、以冲突的办法,会上,通过了英国提出的一项决议。
决议主要内容是:
①以色列军撤出在最近战争中占领的领土;②终止一切交战要求或交战状态,尊重和承认该地区每个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极其在牢固和被认可的疆界内和平地生活而免遭武力的威胁或行为的权利。
决议还确认了以下的必要性:
保证该地区国际水道的通航自由;使难民问题得到公正的解决;通过包括建立非军事区在内的各项措施,保障该地区每个国家的领土的不可侵犯性和政治独立。
二、“十月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10月,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和摆脱美、苏造成的“不战不和”被动局面,向以色列开战。
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苏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均派部队或飞机参战。
这次战争又称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称“斋月战争”,以色列称“赎罪日战争”或“十八天战争”。
1、战争的原因:
埃、叙收复在“六日战争”中失去的土地和洗刷耻辱;
1967年六日战争中,以色列攻占了整个西奈半岛乃至苏伊士运河的停火线,并且从叙利亚那里攻占了大约一半的戈兰高地。
阿拉伯国家一直想收复失地,为此进行了积极准备。
1970年,萨达特继任埃及总统,宣布未来一年是埃及的加强备战,用武力收复失地的决定性一年。
萨达特于1972年公开宣称埃及将会和以色列开战,并说埃及已经准备好“牺牲1百万名士兵”。
1972年底以来,萨达特专注于建军备战,从苏联那里取得了MiG-23战机、SA-6防空飞弹、RPG-7反坦克榴弹、T-62坦克,尤其是AT-3反坦克飞弹,并且改良了军事战术。
在六日战争中造成军事失败的无能将领被有才能者取代。
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埃及颇为有利。
1973年5月非洲首脑会议和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都作出了谴责以色列的决议,许多国家同以色列断绝了外交关系。
1973年,正直西方发生能源危机,对阿拉伯产油国的依赖加深。
埃及、叙利亚国内人民要求收复失地的情绪高涨。
这些有利的情况,使埃及、叙利亚最高领导集团下定决议,乘联合国召开23届年会之际,以突然袭击的手段向以色列发动进攻。
8月,埃、叙最后审定了在北、西南两线同时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的联合作战计划。
为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埃、叙制定了多种迷惑以色列的措施。
1972年底,埃及耗费400万美圆在运河西岸修建一道巨大河堤,表面上是抵挡以色列的袭击,实际上是用来隐蔽炮兵和坦克的集结。
从1973年初开始,埃及多次征召后备役人员服役,然后又分批复员,给以色列造成错觉。
埃叙两国还以开展频繁外交和“例行演习”的方式迷惑以色列。
在备战过程中,埃叙都制定了严格的保密规定。
对于作战意图、作战计划,埃及规定只让总统、国防部长几人知道,叙利亚规定只让总统等十几个高级军政人员知道。
作战命令在开战前6小时才传到师级指挥员,开战前3小时传到营级指挥员。
临战前2小时,前线指挥官还让一些士兵下河游泳,在沙滩上晾衣服,使前线保持一派“和平”景象。
以色列在六.五战争中占领了大片阿拉伯国家的领土。
战略纵深全面扩大——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战略纵深增大200公里以上;约旦河西岸,战略纵深增大90公里以上,为保住这一“安全边界”,以色列战略思想由进攻转为防守。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以军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在苏伊士运河东岸,兴建了一条长123公里,以当时的以军总参谋长巴列夫命名的防线。
沙堤高8.5米,朝运河一面被削成55度的陡坡,在坡上设置了铁丝网和地雷区,还设置有通向运河的凝固汽油管,点燃后可在运河上形成一道火网。
以军沿运河全线还修筑了31个核心堡,形成交叉火力网。
在西奈半岛腹地,还有机场和“霍克”防空导弹阵地。
在戈兰高地,以军也修筑了坚固的工事。
因此,以军自恃防守坚固,在前沿地区陈兵不多。
超级大国的介入也是影响两场战争结果的主要因素。
苏联的外交政策造成了埃及军事上的弱点,美国与盟国支持以色列的都是当时最先进的攻击性武器,而苏联则只在相当不情愿的情况下提供埃及防卫性的武器。
苏联认为萨达特不会有机会赢得战争,他们警告萨达特,任何跨越苏伊士运河的行动都会由于以色列严密的防御而死伤惨重。
苏联当时正致力于缓和政策,因此极不乐见中东出现不稳定的情势。
在1973年6月与尼克松的会面中,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建议以色列应该撤回1967年的边界,勃列日涅夫称如果以色列不这样做,“苏联将很难维持目前的和平状态”,暗示了当时苏联对萨达特发动战争的意图已经无能为力。
2、战争经过:
1973年10月6日14时,苏伊士运河东岸以军防御工事的沙垒中,突然发生两声巨响,埃及蛙人在前一天晚间埋入水下的两个炸药包爆炸了,它揭开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序幕。
紧接着,埃、叙两国军队从西、北两线同时向以军发起突然袭击。
战争进程大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0月6日至9日),埃叙军队获得初期胜利。
10月6日是穆斯林的斋月节,又是犹太教的赎罪日。
斋月节里,阿拉伯人白天不吃饭,缩短工作时间,减少活动。
所以,以色列认为,阿拉伯国家决不会在着一天发起进攻。
赎罪日是犹太人的绝对休息日,从日出至日落,不吃、不喝、不吸烟、不广播。
大多数官兵都留在营中,前沿士兵很少。
埃、叙就选择了这一天突袭。
在西线,埃军出动了200多架飞机,从东路轰炸和袭击以军在西奈半岛的前线指挥部、炮兵阵地、部队集结地、防空导弹系统、通信雷达设施和机构等重要军事目标。
同时,埃军隐蔽在运河西岸沙垒后的2000门榴弹炮和重型迫击炮,也向巴列夫防线的前沿工事和后方目标发起攻击,有效地压制了以军火力。
埃军的计划是首先强渡苏伊士运河,突破“巴列夫”防线,控制运河东岸15—20公里的地区;第二步攻占米特拉山口、克迪山口和哈特米亚山口一线,保障运河东岸前沿阵地的安全,然后,视情况向纵深发展。
为此,埃及工兵用高压水龙头冲刷以军沿河岸修建的沙堤,仅用9小时,就在沙堤上打开了60多个缺口,架设10座浮桥和50个门桥渡场。
在战斗打响后的24小时,埃军10万人和1020辆坦克以及1.35万部车辆通过运河。
紧接着,埃军向两翼展开,着手消灭各据点的以军,攻占以军前沿据点15个,粉碎了以军前沿坦克的反冲击。
两翼用稳步平推的办法向以军防御纵使攻击。
不到三天,埃军控制了运河东岸10至15公里地区。
为配合正面作战,埃军伞兵和突击分队乘直升机在西奈半岛纵深地区大规模降落,破坏敌军交通、通讯和补给。
海军为牵制以军,封锁蒂朗海峡和曼德海峡,封锁亚喀巴湾和红海出口,并在沙伊沙姆赫地区进行海上登陆作战,袭击以军。
当埃军在西线发起攻击的同时,北线的叙利亚军队也于6日14时向戈兰高地发起猛攻。
叙军出动100架飞机袭击以军指挥所等重要军事目标。
叙军的1500门大炮也开始炮击戈兰高地上的以军阵地。
叙军第一梯队三个师,1000多辆坦克,在空军和地空导弹部队的掩护下分三路向以军阵地发起进攻。
北路叙军进攻谢赫山、马萨达等地。
带路由于遭到以军的阻击,推进较慢。
中路和南路是叙军攻击的重点。
中路叙军第9步兵师很快就突破了以军188装甲旅的防线,攻占了艾哈迈里亚。
以军退守库奈特拉待援。
叙军虽出动了二线坦克,利用夜间频频发动进攻,但以军也调集了大批坦克向叙军发动反冲击,双方1500辆坦克在狭长的平原上激战了近48小时,以军188装甲旅几乎被全歼,仅剩10余辆坦克。
7日晨,叙军突破1967年停火线约75公里,进到叙以边境太巴列湖附近。
以军在仓促应战之时,逐渐看到叙军的许多弱点。
于是,以军决定集中兵力对付北线叙利亚军队,以扭转战局。
至11日,北线以军主力剧增至22个旅,约10万人。
第二阶段(10月10日至15日),埃军进攻受挫,以军实施反攻,双方展开坦克大战。
埃军初战得胜,占领了运河东岸的部分地区,达到了预期目的。
所以,从10日起,埃军在西奈半岛停止了进攻,着手调整部署巩固阵地。
这给以军提供了喘息之机,以军利用这一短暂的间隙集中兵力,实先北线后西线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
10月10日,以军在北线集中了15个旅和1000辆坦克,在飞机的掩护下,突破叙军防御阵地后,又采取正面突击同迂回包围相结合的战术,分三路向叙军反击。
以军进攻的重点是戈兰高地中北部地区,而南部地区仅派少数兵力牵制。
很快突破了叙军防线,解除了库奈特拉之围。
11日,以军继续向戈兰高地增兵,总计达22个旅,近10万人。
以军集中坦克500辆,沿不同的路线,向大马士革方向快速前进。
12日,以军越过1967年的停火线,深入叙利亚境内30公里左右,叙利亚的步兵和防空军则撤至首都大马士革等重要城市地区。
沿公路两侧建立防御阵地,阻止以军向大马士革的进攻
以军在北线掌握主动后,随即将作战重点移至西奈半岛,使西奈战线从原来的4个旅增至3个师12个旅,并向西奈调去了大批飞机和坦克。
当以军在北线反击时,埃军为增援叙利亚决定向以军发起进攻。
10月14日6时,埃军出动80架飞机、200门火炮对以军第二线阵地进行了90多分钟的火力准备,随后,以装甲师、机械化师1000多辆坦克向以军发起进攻,双方在运河东岸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坦克会战。
埃军兵分三路,向哈特米亚、吉迪和米特拉山口的以军发起进攻,这是埃军第一次脱离防空网和反坦克防御系统进行的运动战。
以军对埃军的进攻有了准备,集中三个师利用山垭口两侧的有利地形进行步、坦、炮协同作战,并出动了飞机支援。
以军共投入了坦克约800辆,经过数小时的激战,以军损失坦克50辆,埃军则损失了200辆,被迫退回进攻出发阵地。
第三阶段(10月15日至24日):
西线以军向埃军发动进攻,北线以叙两进对恃。
双方停火。
10月16日,以军三个旅群向埃发动进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坦克战和炮战。
同时,以军根据美国侦察卫星提供的在大苦湖地区的埃军第2、3军团结合部有30公里的间隙的情报,抓住埃军运河西岸兵力空虚之有利时机,从结合部突入运河西岸,建立了桥头阵地,摧毁了埃军几个防空导弹阵地,并迅速组织了5个旅的兵力,在空军的支援下,源源不断地度过运河。
对于以军突入运河西岸的作战行动,埃军误认为是小股以军的骚扰活动,未引起重视,以致以军摧毁了埃军的大量防空导弹阵地,以空军得以在运河西岸进行轮番轰炸。
18日,突入西岸的以军大举进攻埃军阵地,到19日晚,以军在西岸的部队达到了4个坦克旅、1个机械化旅和1个伞兵旅。
突入运河西岸的以军在取得主动权后,又不断袭击公路、铁路和运河沿岸地区,以切断埃军2、3军团的退路。
此时,东岸以军也配合发动攻势,使第3军团腹背受敌。
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338号决议案》,呼吁埃、以双方“就地停火”,埃及、以色列都表示接受停火,但以军的进攻却没有停止。
同时,以军向北推进,企图攻占伊斯梅利亚,包围埃及第2军团,但未能成功,以军又集中兵力,回师南下,迂回包围第3军团。
23日凌晨,以军沙龙旅,依靠夜间偷运过河的人员和物补给,向阿塔卡地区发动猛攻,当日晚,以军占领苏伊士城郊外的炼油厂,切断了苏伊士城西南和南面第3军团部队的联系,基本完成了对埃军第3军团大部分部队的包围。
24日,双方实现停火。
在北线,叙、以双方在第二阶段末期形成对峙后,以军于10月22日出动1个伞兵旅,夺取了叙军在戈兰高地的最后一个阵地老山头。
叙军随后发动多次反击,收复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人教版 高中历史 选修 第五 单元 曲折 中东 和平 进程 精品 教学 设计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