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五.docx
- 文档编号:11237943
- 上传时间:2023-02-26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44.30KB
古代诗歌阅读五.docx
《古代诗歌阅读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阅读五.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诗歌阅读五
古代诗歌阅读(五)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秋日赴阙[注]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 “阙”指唐代都城长安,此诗写于作者赴长安应试途中。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此诗开篇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对萧萧红叶的描写透露出作者一缕悲凉的意绪。
B.颔联写山间风雨,“残云”与“疏雨”相应,绵绵秋雨让深秋的凄寒萧瑟更深一层。
C.颈联亦写景,诗人站在高处,望树色茫茫,听黄河远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D.尾联中的“帝乡”与题目中“驿楼”照应,长安不远,作者心中又生出别样的情愫。
E.第二句“长亭酒一瓢”蕴含着惜别的离情,与诗句“东风未晓放船行,卧唱阳关出渭城”传达的感情相仿。
(2)这首诗勾勒了一幅秋日行旅图,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D
(2)①远近结合(由近到远)。
先从近处着笔,写枫叶在秋风中的沙沙响声和长亭夜宿独自饮酒的情景,再描绘四周的远景,写华山的“残云”,中条的“疏雨”,随山远伸的“树色”,在远处奔腾激荡的“河声”。
②化静为动(以动衬静)。
赋予华山、中条山等以动感,显现出生机和活力,同时反衬环境的空旷、悠远、宁静。
解析
(1)B项,残云归岫,意谓天将放晴,疏雨乍过,给人一种清新之感,不是凄寒萧瑟;D项,应与“赴阙”相照应。
(2)理解诗歌所写内容后,从远近、动静角度分析诗句即可。
2.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人之军
贺知章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注]忧。
[注] 汉国:
指唐王朝。
唐人多以汉喻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写边塞险要。
“绝脉塞”指长城险塞,“断肠流”指陇头流水,分别以“绝脉”和“断肠”称之,使人感受到边塞的险要、荒凉、凄苦。
B.首联颔联写送别。
“常经”应“昔愁”,“复见”应“今别”,两相对照呼应,不仅加深了眼前的送别之愁,也可以看出当时战争的频繁。
C.颈联写景物节候。
“晴半雨”“夏先秋”,写出了边塞环境气候的恶劣,同时“晴半雨”让人联想到“道是无情却有情”,表达挽留之意。
D.全诗以时空传情。
今昔相映,“复见”了“常经”,使“今别”再添“昔愁”;塞内塞外对比,塞内尚夏而塞外就已经有了秋意。
无不言愁。
E.这是首送别诗,也是一首边塞诗。
与“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从题材类别上看是一致的。
(2)尾联常为人称道,请你赏析尾联的妙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E
(2)(示例)尾联是勉励之辞,诗人寄望戍边的男儿应像万里长城一样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让大唐不再有后顾之忧。
“万里长城”既是写景,又是用典,妙在虚实之间。
“万里长城”除写眼前景外,又暗用了檀道济的典故,在这里以长城比喻军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安全的关切和对至军戍边之人的期望。
解析
(1)C项,“‘晴半雨’让人联想到‘道是无情却有情’,表达挽留之意”错误。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是描写边塞的自然风貌,只是表示边关晴雨无常,气候寒冷,并没有包含作者挽留之意;E项,王维的《送杨长史赴果州》是送别诗,但不是边塞诗,表达的是希望朋友早日归来的感情。
(2)赏析诗句就是要抓住诗句在内容情感上、表达技巧上、表达效果上的突出之处加以分析。
尾联“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在手法上使用了典故,表达了作者对戍边之人寄予深切希望的情感。
解答此题先要解释诗句的意思,再点明手法,然后指出表达效果。
3.[2017·河南新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题目。
钱塘观潮
施闰章
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
鸱夷[注]有遗恨,终古使人哀。
[注] 鸱夷:
皮袋,这里借指潮神伍子胥。
据《吴越春秋》等记载,春秋吴国大夫伍子胥因劝谏吴王夫差而被疏远、赐死。
伍子胥临死时,嘱咐家人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或者把头割下来悬挂在南城门上,以便看到吴国的灭亡。
吴王大怒,下令用鸱夷把他的尸体包裹起来,投入钱塘江。
后来伍子胥化为钱塘江潮潮神。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表明作者是在雨中观潮,潮水来时,在迷蒙的雨点和潮水冲击下,海色随潮水展开。
潮来时浪涛飞向钱塘江上的观潮台,极写潮水声势之大。
B.颔联“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同时运用了比拟、夸张、视听结合等修辞手法,写出了钱塘江潮仿佛驱赶着千军万马,又仿佛将千万座山席卷而来的气势,惊心动魄。
C.“绝岸愁倾覆”中运用一个“愁”字,通过写岸边峭壁被潮水拍打时生怕被冲垮,写出了诗人对潮水冲垮堤岸的担忧之情。
D.“轻舟故溯洄”一个“故”字,写江中弄潮儿故意在潮水上涨时随着潮头起伏腾跃,在水中回旋,写出了弄潮儿的高超本领。
“故”与“愁”两字的对举富有生趣。
E.前三联写观潮所见之景象,诗人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极力描写潮声之大,水势之猛,写实中渗透想象,描摹形象生动,体现了作者非凡的语言驾驭能力。
(2)诗歌的尾联对表现诗歌的主题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C
(2)①最后一联,把钱塘江的滔天巨浪及其排山倒海的不凡气势,想象成是伍子胥充满遗恨的冤魂兴起的。
②借江潮的怒态象征伍子胥的“遗恨”之大之强。
③表达了作者对伍子胥充满深深的同情、惋惜与慨叹。
④深化了诗歌的思想主题。
解析
(1)B项“视听结合”不是修辞手法。
C项这里的“愁”字是拟人的手法,通过写岸边峭壁被潮水拍打时生怕被冲垮,写出了潮水的气势。
(2)应首先抓住意象概述尾联景物特点,然后从情感抒发角度入手答题。
最后一联,借江潮的怒态象征伍子胥的“遗恨”的强烈,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伍子胥深切的同情、惋惜与慨叹,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4.[2017·重庆一中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长安秋望
赵嘏①
云物②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③学楚囚。
[注] ①此诗歌是赵嘏举进士不第后客居长安时所作。
②云物:
云雾。
③南冠:
《左传》记载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
“南冠而絷者,谁也?
”有司对曰:
“郑人所献楚囚也。
”后以南冠、楚囚为囚徒的代称。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凄清”二字,既与秋意的清冷,亦指心境的凄凉;既属客观,亦属主观。
正是这二字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颔联描绘的是秋暮时分的场景,“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耳闻与目见相结合,饶有情致。
C.颈联运用了拟物手法,以“静”赋菊,以“愁”状莲,使得这深秋花事不仅形象传神,而且主观色彩浓厚。
D.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
全诗意境深远和谐,风格峻峭清新。
E.这首七律通过诗人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怎样表达的?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C
(2)感情:
故园之情,归隐之思,欲归而不得的无奈。
手法:
①用典。
上句用西晋张翰的典故表明自己的故园之情和归隐之思。
下句用春秋钟仪的典故表明居长安之无用。
②直抒胸臆,“不归去”“空”表明留而无用,欲归不得的无奈。
解析
(1)B项,当为拂晓时分;C项,应为拟人手法。
(2)考生应该从意象、意境、手法角度去分析。
情感关键词“不归去”“空”,表明留而无用,欲归不得的无奈;“鲈鱼”是思念故乡的代名词。
“南冠楚囚”为囚徒的代称。
5.[2016·山东调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
(2)题。
咏笼莺[注]
[清]纳兰性德
[注] 莺:
黄莺,别名金衣公子。
(1)本诗是如何完成对“笼莺”这一事物形象的刻画的?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最后一联的“空”字历来为人们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三联运用反衬的手法,或“衬托”“对比”,用燕子和鸾鸟自由自在生活反衬笼子中的黄莺鸟被束缚的痛苦;第二联、第四联是对黄莺的内心世界的描写,黄莺想用叫声将睡梦中的主人叫醒,以此传达被囚禁的痛苦,第四联传达出黄莺无法在春风中自由欢唱的失落和无奈;全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黄莺人的心理,使描写生动形象。
(2)“空”字意为“白白地”,生动地写出了黄莺虽然长着一双可以直冲云霄的翅膀,却被囚禁笼中,不能展翅高飞,表达了作者渴望自由而不得的无奈和痛苦。
(意思对即可)
解析
(1)题干要求回答本诗是如何完成对“笼莺”这一事物形象的刻画的,“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提示答案必须是先总括来写,后具体分析。
诗题为《咏笼莺》,因此整首诗都是歌咏“黄莺”的,全诗显然是以物喻人,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注意分析过程中对诗句意思的理解要抓住意象。
(2)首先根据诗句解释“空”的含义是“白白地”;其次说说“空”字的表达效果,黄莺长翅膀却不能展翅高飞;最后说说诗人的情感,结合对作者的了解不难得出“渴望自由而不得的无奈和痛苦”。
6.[2017·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
唐崇徽公主手痕[注]
欧阳修
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
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
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为国谋。
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野草自春秋。
[注] 崇徽公主,唐朝和亲公主之一,姓仆固氏,唐朝著名将领仆固怀恩的女儿。
生卒年不详。
手痕:
在今山西灵台。
传说公主出嫁回鹘时,路经此地,以手掌托石壁,遂有手痕。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此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借古生情,结合民间传说,为崇徽公主远嫁这一历史悲剧唱出了一曲悲伤凄凉的挽歌。
B.诗从对比开始,不离故乡的鸟儿尚啁啾鸣叫不止,而豆蔻年华的少女随着悲笳、离别父母、远嫁万里之外,就更加依恋不舍了。
C.颔联中“青冢”代指崇徽公主的埋身之地。
诗人在这里沿用了杜甫咏王昭君的“环佩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诗意,一个“魂”字,使诗情变得更为深婉。
D.颈联诗人寓于两对矛盾现象中的诘问尖锐犀利,自古罕见。
议论深切痛快,而又对仗工整,朱熹推崇此联道:
“以诗言之,第一等诗;以议论言之,第一等议论也。
”
E.在时间上,这首诗两度由古及今作大幅度的跳跃,使诗情波澜起伏,把读者的感情之流导入诗人以激情冲击而成的曲折回荡的河道中。
(2)这首诗的尾联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是如何表现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C
(2)①表现对远嫁女子深切的同情和对统治者对内统治严酷,对外苟且偷安,忍辱求和的不满。
②作者在尾联上句直抒胸臆,长叹一声,无可奈何之情袭人心怀,行路人到此只能报之以叹息。
下句用以景结情的手法来写孤魂栖止的崖花野草春秋更替,年复一年,这里以无情衬有情,颇有韵致。
(手法答对两种即可)
解析
(1)A项,这首诗在格调上不同于一般洒同情之泪的凄凉挽歌,而启发人们在深沉的哀怨中进而对这些女子的个人悲剧加以政治上的思考,激起人们对许多不能远谋的肉食者的愤慨。
C项,诗人反用了杜甫咏王昭君的“环佩空归月夜魂”的诗意。
(2)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
就诗而论,此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中写崇徽公主远嫁回鹘的哀怨、悲愁之恨,只一尊手痕碑,便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沉思和叹息。
然而,作者在诗中并非一味怀古,而是意在借古讽今,隐晦地痛斥苟且偷安、忍辱求和的宋家王朝,只不过作者借以崇徽公主和亲之事,抒以内心的愤懑之情,这便是此诗的宗旨所在。
作者在尾联上句直抒胸臆,以无可奈何的感叹之情袭人心怀,行路人到此也会报以叹息。
下句以景结情来写孤魂栖止的崖花野草春秋更替,岁月变迁,这里以无情衬有情,颇有韵致。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题目。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②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 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
②行朝:
指朝廷迁移不定。
(1)对本诗的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
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B.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
“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
C.后人评周莘此诗“最近杜味”。
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D.诗歌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
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
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E.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
(2)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D
(2)①漂泊思归之情。
“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归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
②忧国伤时之情。
“欲问行朝旧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眼中盗贼尚纵横”一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
(意思对即可)
解析
(1)A项,律诗是近体诗;D项,上句写静景,下句写动景。
(2)“客泪、归心”两词可以看出作者漂泊思归之情。
从注解可知,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欲问行朝旧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盗贼尚纵横”描写出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
所以诗歌中表达作者的忧国伤时之情。
8.[2016·广东仿真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春中田园作
[唐]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1)这首诗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春景图?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欣欣向荣的春日田园图。
春天到了,斑鸠在屋上不时鸣叫,村中的杏花争先开放,开得雪白一片;农民有的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有的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
这一切都透出一种明媚、生机、充满希望的春天的气息。
(2)尾联抒发了诗人惋惜、惆怅之情。
诗人面对这样的美景,很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又停住了,想到那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无缘领略与享受这种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
解析
(1)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要抓住意象的含义和感情色彩,要从意象入手整体把握意境的特点,要从情与景物的关系分析诗人描绘景物所流露的感情和思想。
前两句“春鸠鸣”“杏花白”从视听两方面写出了春光明媚的美好景致,后两句写农人忙于春事。
答题时注意分析意象特点和归纳意境特点。
(2)把握诗歌的基本情感,先分析诗歌中景物的基本色调:
明朗的景色还是灰暗的色调。
然后抓住抒发情感的诗句,结合作者的用词和表达,加上前面意象的特点,基本可以理解作者的感情,但要注意,有时作者的情感是较为单一的,但有时会比较复杂,所以,回答这类题时,要答全,要结合每一句诗句具体分析。
1.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①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渌溅溅②。
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③,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④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注] ①此词乃作者被外放任溧水县令期间在无想山消夏时所作。
②溅溅:
流水声。
③社燕:
即燕子,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走。
④尊,通“樽”,酒杯。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风老莺雏”三句,写春末风物,取景典型,饶有特点,给人成熟饱满之感。
B.乌鸢乐、溪水喧,作者笔下的景物蕴含活力,呈现出清新、自然、美好之态。
C.“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句有暂时抛开个人荣辱,向酒杯中找寻寄托的意味。
D.“歌筵畔”三句,写在弦歌与美酒中意欲醉眠,表现出渴望归隐的决绝态度。
E.这首词较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个宦途并不得意的知识分子愁苦寂寞的心情。
(2)下片引入“社燕”,用了什么手法?
这样写有何妙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D
(2)手法:
比喻。
妙处:
将自己比作来往无定、寄人檐下的社燕,传达出长期宦海漂泊、无从把握自身命运的疲倦感,生动形象,又颇为含蓄。
或:
借社燕来往无定、寄人檐下等特点,寄托了自己对长期宦海漂泊,无从把握自身命运的疲倦生涯的感慨,形象切合,又颇为含蓄。
解析
(1)A项,“风老莺雏”三句,写的应该是夏初的风物;D项,“渴望归隐的决绝态度”于文无据。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的意思是就在歌舞酒宴的地方,先安放好竹席等卧具,酒醉了可以让我随意安眠。
这是一个历经沧桑的人写的词。
夏天在他眼里,既美丽又沉静。
坎坷的心,眼里有夏天美景,心却依然要寻找清悠之处。
心灵的疲惫,需要静谧的空间。
人生所有的悲苦,一醉方休。
(2)此题考查表达技巧。
解答时先明确技巧,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诗人把自己比作社燕,春来秋去,飘飞流浪在大漠荒原,来寄居在长长的屋檐。
以社燕自比,感叹身世飘零、行踪无定的生活。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
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吴潜[注]
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
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
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
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
秋渐紧,添离索。
天正远,伤飘泊。
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
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着。
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
[注] 吴潜,南宋词人,为人正直不阿,曾任朝廷要职,后遭权臣攻击被罢免,改任福建安抚使,此词应为吴潜前往福建道经南昌时所作。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万里西风”三句颇有气势,写出了词人登临滕王高阁时的兴致。
B.“秋渐紧”,“紧”字呼应上片的“西风”“暮雨”,突出了凄怆之感。
C.“何处征帆木末去”,既写出词人伫立之久,又暗含前途未卜之意。
D.“愁难着”一句以固态状愁,直接表达了词人的愁之深之广。
E.“着”的意思是安放、放置的,只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悲慨。
(2)请任选一个角度(内容、结构、语言……)赏析词尾画线句的妙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E
(2)①内容上:
这三句写出了黄昏时分,城头又响起了号角,传入了作者的耳中,引起了作者的羁旅之愁。
作者的愁绪像号角声一样,萦绕于天空与心头,以景结情,回味无穷。
②结构上:
“黄昏”二字与上阕的“暮雨”相呼应,点出作词的时间,傍晚时分,伴着萧瑟的西风和潇潇暮雨,听到远处传来的号角,渲染了悲凉萧瑟的气氛,将词人的愁绪融入萧瑟的秋景之中,言有尽而情不可终。
解析
(1)C项,原句中并没有体现“伫立之久”;E项,还有壮志难酬的愁绪、痛苦之情。
(2)分析本句主要结合上下文,从情和景的角度,分析诗人的情感。
“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
”情感上,抒发的是诗人客居他乡的羁旅愁思,这样的愁情是由黄昏这样的环境和城头号角的声音触发的。
学生也可以从结构或语言上进行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醉翁操①
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
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②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③,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④外三两弦。
[注] ①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
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
②蒉:
草筐。
《论语·宪问》: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
‘有心哉,击磬乎!
’”③童巅:
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
④徽:
琴徽,系弦之绳。
此处代指琴。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山有时而童巅”是说醉翁所见之山虽有时光秃,但“琅琊诸峰,林壑尤美”之状不会改变。
D.“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E.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2)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
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D
(2)苏轼的《醉翁操》上阕主要是通过描写流泉的自然声响带来的美妙效果来赞美醉翁在醉中感悟自然的妙趣及对欧阳修追求绝妙意境做法得以流传的欣慰。
如首句“琅然,清圆,谁弹?
响空山。
”写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声若环佩,词人创造了一个美好意境。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从声响所产生的巨大感人效果来写流泉声响之美妙:
此明月之夜,人们因为受此美妙乐曲所陶醉,迟迟未能入眠。
下片写鸣泉虽不复存,醉翁也已化为飞仙,但鸣泉之美妙乐曲,醉翁所追求之绝妙意境,却仍然留人间。
《醉翁亭记》则是通过描写琅琊山的四时景色抒发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自得之情。
解析
(1)C项,“山川变化,有时光秃”难以保持“琅琊诸峰,林壑尤美”;D项,本词主要借对流泉声音的描写来赞美欧阳修在琅琊山寄情山水,感受天籁的悠然自得之情,不是说“醉翁的思念之情”。
(2)注意分析苏词中创设的美好的意境,以及对欧阳修的赞赏,《醉翁亭记》则写的是一种怡然自乐之情。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
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
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1)下列各项对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饮散离亭西去”交代了时间、地点,点明词人饮罢饯行酒,与亲故辞别西去,奠定全词的情感基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诗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