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生物期末综合测试.docx
- 文档编号:11228026
- 上传时间:2023-02-25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8.62KB
人教版八上生物期末综合测试.docx
《人教版八上生物期末综合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上生物期末综合测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上生物期末综合测试
初中生物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制作整理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生物期末综合测试
一、想一想,辨一辨,我能选。
(每题2分,共38分)
1.青蛙在冬眠时,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
A.皮肤B.肺C.皮肤和肺D.皮肤或肺
2.李东将鲫鱼的胸鳍剪掉,再把鲫鱼放入水中观察,发现鲫鱼仍可游泳,但行进路线异常,鱼体失去了平衡而侧翻,这说明胸鳍的作用主要是()
A.保持身体平衡B.产生前进动力
C.保持前进方向D.控制鱼体沉浮
3.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一首词中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季青蛙高声鸣叫的行为是()
A.贮食行为B.繁殖行为C.攻击行为D.防御行为
4.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物的行为都是后天性行为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
C.亲鸟育雏属于先天性行为D.大象能“吹口琴”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5.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项作用()
A.维持生态平衡B.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6.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的遗体或其他有机物中吸收营养,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的营养方式叫()
A.自养B.捕食C.寄生D.腐生
7.酸牛奶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高。
这是因为在牛奶中加入了()
A.乳酸菌B.醋酸菌C.酵母菌D.黄曲霉
8.倘若自然界的细菌、真菌等突然消失,则将会出现()
A.动植物大量繁殖B.人类没有传染病
C.植物没有病虫害D.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堆积如山
9.下列属于我国特产的珍稀哺乳动物的一组是()
A.大熊猫、白鳍豚、大鲵B.大熊猫、白鳍豚、蒙古野驴
C.金丝猴、丹顶鹤、白鳍豚D.藏羚羊、扬子鳄、白鳍豚
10.下列关于蚯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针刺蚯蚓身体后部,其身体前部很快发生较强的反应
B.蚯蚓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可长时间生活在干燥环境里
C.用手电筒光直射蚯蚓,蚯蚓会作出逃避反应
D.蚯蚓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
11.取草履虫培养液5mL放入试管中,不久发现草履虫都集中在试管液体的上层。
这是因为草履虫需要()
A.养料B.氧气C.阳光D.上层温度高
12.下列动物属于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A.海龟、河蟹B.河蚌、田螺C.海蜇、蚯蚓D.水蛭、沙蚕
13.大多数鸟类体内具有气囊,气囊在鸟飞行时所起的作用不包括()
A.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B.减轻体重,增加浮力
C.散失热量,降低体温D.保温保暖,使体温恒定
14.在做观察蚯蚓实验时,下列哪种操作可以使蚯蚓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
A.环境中空气流通好,使蚯蚓体表干燥
B.将蚯蚓的体表涂上凡士林,使体表保持湿润
C.将蚯蚓放入水中,避免体表干燥D.经常用浸过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
15.鸟类在飞行时,需要大量氧气,鸟类在呼吸时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A.肺B.气囊C.肺和气囊D.气管
16.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A.蝗虫的体色与周围的环境颜色十分相似,有利于隐藏自己
B.乌贼遇到天敌难以脱身时会释放墨汁,趁机逃脱
C.两只蟋蟀争斗中,一只退却逃走
D.野兔发现天空中的鹰在盘旋时,立即飞跑逃回洞穴
17.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A.海葵和寄居蟹在一起生活
B.在一片草地上生活的许多昆虫
C.一只蚜虫被天敌咬伤后,能释放信息激素,使同种其他个体尽快逃避
D.生活在草原上的草、昆虫、青蛙、蛇和鹰等
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砍伐森林造成的危害()
A.水土流失B.沙尘暴
C.水土富营养化D.生物多样性破坏
19.鲸生活在海洋中,但它是用肺呼吸,而且是胎生、哺乳的,所以它应该属于()
A.鱼类B.两栖类C.鸟类D.哺乳类
二、想一想,忆一忆,我能填。
(每题2分,21题4分,共22分)20.请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有关问题:
小蝗虫到池塘边玩耍,遇见鲫鱼正在无聊地吐泡泡。
鲫鱼开腔道:
“旱鸭子,你敢把头没在水中一个钟头吗?
”小蝗虫满不在乎地说:
“敢!
但你敢到岸上呆一个钟头吗?
”鲫鱼想了想说:
“敢!
”心里却想:
“等轮到我时,你早已憋死啦。
”
青蛙跑来作证,于是小蝗虫将头深深浸入水中,一个小时后,小蝗虫安然无恙地抬起头,鲫鱼顿时傻了眼。
青蛙催促道:
“鲫鱼先生请便吧。
”鲫鱼不得已,跳到岸上,不一会儿便死去了。
(1)鲫鱼失败的原因是:
它不知道蝗虫呼吸时,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着生在____________部位;蝗虫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_。
(2)岸上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水中的溶氧量要高得多,鲫鱼为啥还会憋死?
_____________。
21.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手会沾染上许多细菌。
假设:
常洗手可以减少手指沾染的细菌数目,不洗手时手指会沾染有较多的细菌,影响身体健康。
甲、乙两同学利用盛有灭菌肉汁蛋白胨固体平面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进行了细菌培养实验。
如图1所示:
图1
你认为_____________同学设计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后天性行为也越____________,而且后天性行为在动物的全部行为活动中所占的比例____________。
23.鱼缸中的金鱼总是不停地大口吞水,这是鱼在____________。
24.鱼在水中游动时,即使视线不好,也能顺利躲开礁石,是因为____________在起作用。
25.公鸡争斗属于____________行为,乌贼遇到天敌难以脱身时会释放墨汁,趁机脱逃是____________行为。
26.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和水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7.细菌一般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结构,但没有成形的____________。
28.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____________特征,龟的心室内有____________(完全或不完全)的隔膜。
29.自养和异养的主要区别在于能否将____________合成____________。
蘑菇的主要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
三、动动脑,动动手,我能做。
(每题5分,共40分)
30.以鲫鱼为例,说明鱼类为什么能生活在水中,而且必须生活在水中?
31.下面是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
先将米煮熟,待冷却至30℃时,加少许水和一定量的酒药(实际上是酵母菌菌种),与米饭混匀后置于瓷坛内(其他容器也可)。
在中间挖一个洞,加盖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12h即成。
现请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发酵过程作一简单的分析:
(1)先将米煮一煮的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要冷却到30℃后,才可以加入酒药?
(3)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什么?
32.2004年入夏以来,我省东营、聊城等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蝗灾”,造成当地农作物(禾本科植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因此适时科学地灭蝗虫是保证丰产丰收的重要课题。
试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有关灭蝗的问题。
(1)根据蝗虫的取食特点应如何消灭蝗虫?
(2)根据蝗虫的呼吸特点,可采取怎样的灭蝗措施?
(3)为取得较好的灭蝗效果,人们一般都选在三龄前的跳蝻期采取灭蝗措施,原因是什么?
33.“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
(1)提出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的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探究方案:
设计实验时,给鼠妇提供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____________的选择,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于光照不同而引起的,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中除____________以外,温度、湿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也就是说,____________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
像这样,在研究____________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____________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___________实验。
(4)材料用具:
每个小组10只鼠妇、土、铁盘、纸板、玻璃板。
(5)实验装置:
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____________,一侧盖上____________,这样盘内就形成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环境。
(6)方法步骤:
①全班分成6—8个小组进行实验。
②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里,两侧的中央放____________的鼠妇,静置2分钟。
③每隔1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多次。
④计算全班各组数据的平均值,并对全班平均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结论。
⑤得出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什么是生物反应器?
研究和开发生物反应器有何益处?
35.请根据图2所示生态系统完成下列问题。
图2
(1)图中太阳能、水、二氧化碳、氮气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蝗虫取食____________,口器为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对翅,后足____________,善于____________。
(3)如果该生态系统中的螳螂、黄雀全部消失,蝗虫的数量将会____________,蛇的数量将会____________。
(4)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中最高等的是____________。
因为它的心脏分为____________个腔。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完全分开,输送氧气的能力强,体温____________。
36.家庭制作甜酒时,常需将煮好的糯米冷却后,加入酒曲(内含酵母菌),并且需将酿酒的器皿密封。
若天气寒冷,还需采取保温措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加入酒曲的目的是:
首先将糯米中的淀粉分解成____________,然后,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将其分解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加入酒曲前,需将煮熟的糯米冷却到常温,这是为什么?
(3)天气寒冷时,需要保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酿酒过程中,为什么需将器皿密封?
(5)酿好的甜酒表面为什么会有一层泡沫?
(6)酵母菌的营养类型是____________。
37.(2006山东淄博张店三模)牙齿对动物的生存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生活在南极的海豹在冰下游泳时,隔一段时间就要用牙齿咬破坚冰,浮出水面呼吸空气,海豹牙齿的损坏即意味着死亡的来临。
人的牙齿损坏以后,不仅影响食物的消化,而且会引起疾病,给人带来极大的痛苦。
图3是某动物上、下颌骨及牙齿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与牙齿有关的问题。
图3
(1)与该动物牙齿相比较,人的牙齿多了哪一种?
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患龋齿时,若病菌侵入____________会引起剧烈的疼痛。
举出一种你自己保护牙齿所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该动物牙齿的分化情况可以推断:
该动物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食性动物,推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此图可以推断该动物消化管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生物期末综合测试参考答案
一、想一想,辨一辨,我能选。
(每题2分,共38分)
1.思路解析:
青蛙用肺呼吸,但它的肺不发达,湿润的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冬眠期间,青蛙几乎全靠皮肤来进行呼吸。
答案:
A
2.思路解析:
胸鳍的作用是保持身体平衡,失去胸鳍后在其他鳍作用下,鱼虽仍可游泳,但行进路线异常,鱼体失去平衡而侧翻。
答案:
A
3.思路解析:
夏季高声鸣叫的青蛙是雄蛙,这是它在吸引异性前来交配。
所以,这种行为属于繁殖行为。
答案:
B
4.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含义及对实例的判断。
动物的行为根据获得途径来划分,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学习行为是动物在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形成的行为。
亲鸟育雏属于先天性行为,大象能“吹口琴”则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答案:
A
5.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是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答案:
B
6.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营养方式。
生物如果自身可以制造有机物来维持生命活动,这种营养方式叫自养;如自身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来维持生命活动,这种营养方式叫异养。
异养又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种方式;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的遗体或其他有机物中吸收营养,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的营养方式叫腐生;从另一种活的生物体上获得营养,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的营养方式叫寄生。
答案:
D
7.思路解析:
酵母菌可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可用于发面和酿酒;乳酸菌能使牛奶变成酸奶;醋酸菌可用于制醋;黄曲霉用来制酱和酱油。
答案:
A
8.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腐生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它们能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制造有机物。
可见,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倘若自然界的细菌、真菌突然消失,那么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将会堆积如山。
答案:
D
9.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的问题,同时考查生物分类的知识。
大鲵属于两栖动物,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丹顶鹤属于鸟类,而大熊猫、白鳍豚、蒙古野驴、金丝猴、藏羚羊是我国特产的珍稀哺乳动物。
答案:
B
10.思路解析:
此题综合性较强,可以用排除法来解决。
由于蚯蚓的神经系统为链状,对刺激的传导不仅灵敏而且准确;蚯蚓靠体表呼吸,不能长时间生活在干燥环境里;蚯蚓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光照蚯蚓时感光细胞受刺激,蚯蚓会作出逃避反应。
答案:
C
11.思路解析:
做实验时只要留心观察,就能发现草履虫大多数游到培养液表层,在靠近容器壁的液面边缘聚集最多。
因为草履虫通过表膜呼吸,培养液表层含氧量相对多些。
答案:
B
12.思路解析:
软体动物的种类很多,形态各异,有生活在海水中的,如乌贼;也有生活在淡水中的,如河蚌;还有生活在陆地上的,如蜗牛。
本题由于每个选项中有两种动物,即使答题时不能直接选出软体动物,但将每个选项中的其中一个排除,也能做对该题。
答案:
B
13.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了鸟类气囊的作用。
鸟类体温恒定的原因是保温与散热之间的平衡,其原因并不是保温保暖。
气囊的作用是辅助呼吸,气囊内不进行气体交换,只有肺泡才具有气体交换作用。
答案:
D
14.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是考查蚯蚓的生活习性,从深层次看,也是考查蚯蚓的生理功能。
蚯蚓生活在阴湿的土壤中,体表有丰富的黏液,外界气体先溶进体表黏液,然后透过体壁细胞,进入皮肤毛细血管的血液中,如果环境干燥体表干燥,便无法进行气体交换。
因此蚯蚓的体表既要湿润,又要能透过相对较多的气体分子。
如果将蚯蚓的体表涂抹上凡士林,倒是体表保持了湿润,但与外界空气隔绝,无法进行气体交换,将蚯蚓放入水中,也是保证了湿润的条件,但水中溶解气体较少,不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空气流通好的环境,容易使蚯蚓体表干燥,只有经常用浸过水的棉球擦拭蚯蚓体表,才能使蚯蚓处于正常生活的状态。
答案:
D
15.思路解析:
鸟类在飞行时,需要大量氧气,因此鸟类的呼吸系统十分特殊,表现在非常发达的气囊与肺气管相连通,气囊的存在,使鸟类产生独特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也就是吸气与呼气时肺内均进行气体交换,双重呼吸与气囊有关。
但只有肺的周围有大量的毛细血管,能进行气体交换,而气囊不是具备气体交换的结构基础,因此气囊不是鸟类的呼吸器官,鸟类气管是气体进出的通道,也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
A
16.思路解析:
防御行为是指动物为了保护自己而防御敌害的行为,这一行为往往发生在捕食活动中,发生在不同种动物之间,C项中两只蟋蟀的争斗发生在同种动物之间,属于攻击行为,其他三个选项都属于防御行为。
答案:
C
17.思路解析:
动物的社会行为是指同种个体之间的联系。
A、B和D选项中的生物都会有多种,如昆虫就有很多种,像蚂蚁、白蚁、蝗虫和蜜蜂等,并不是单独的一种,所以三个选项都不对。
答案:
C
18.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森林能阻挡雨水直接冲刷土地,减低地表径流的速度,使水分下渗,林地疏松、林内枯枝落叶又能保水,防止水分流失,因此森林有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
森林能降低风速,发达的树根密布于土壤中,具有保水固沙的作用。
森林还是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场所。
因此破坏森林就可能导致水土流失、沙尘暴和生物多样性破坏。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植物需要的元素。
水体富营养化是人为向水体排放生活污水、工业污水、过量使用化肥所致,与植被破坏无关。
答案:
C
19.思路解析:
鲸虽生活在水中,但它符合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因而应为哺乳类。
答案:
D
二、想一想,忆一忆,我能填。
(每题2分,21题4分,共22分)
20.请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有关问题:
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鱼和蝗虫的呼吸。
蝗虫中胸到腹部第8节都有气门分布,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
蝗虫体内有很多气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所以,蝗虫将头浸入水中,不会影响它的呼吸。
而鱼是用鳃呼吸,鳃在水中时,鳃丝展开,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
当鱼离开水时,鳃丝相互黏结在一起,几片鳃相互覆盖,减少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并且容易干燥,这样鱼就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会因窒息而死亡。
答案:
(1)中胸到腹部第8节气管
(2)鲫鱼用鳃呼吸,鳃是适于在水中呼吸的器官
21.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检测在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
为了证明“常洗手可以减少手指沾染的细菌数目,不洗手时手指会沾染有较多细菌,影响身体健康”,进行实验时应设置对照实验,即对洗手前后的细菌分布情况进行对照。
所以,应在洗手前后分别在培养基上的不同位置先按指印,再进行培养。
答案:
乙设计了对照实验
22.思路解析:
动物越高等,脑越复杂、高等,对外界信息的处理越多、越复杂,越能适应复杂的环境,有利于生存。
先天性行为可以保证动物的基本生存能力;后天性行为会使动物产生新的行为,适应新的环境,而且这种新的行为能力是高等动物适应环境必不可少的能力。
也就是说,后来性行为越复杂的动物,“学习”能力越强,能快速适应环境变化。
答案:
复杂越大
23.思路解析:
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观察活金鱼,可以看到金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
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所以鱼类不停地吞水实际是在呼吸。
答案:
进行呼吸
24.思路解析:
侧线能感知水流,测定游泳的方向,在有暗礁处的水流会有变化,鱼类通过侧线能感知到水流的变化,从而轻松地躲过礁石。
答案:
侧线
25.思路解析:
攻击行为是指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或巢区等生活资源发生相残争斗的现象,通常指发生在同种动物之间;防御行为是指动物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这一行为往往发生在捕食活动中、不同种动物之间。
答案:
攻击防御
26.思路解析:
动物、植物的呼吸都是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动物的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而动植物的呼吸和动植物遗体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都释放到大气中。
答案:
植物的呼吸作用动物的呼吸作用分解者分解产生空气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和水
27.思路解析: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物质散在子细胞中央,没有核膜包裹,只有一个核区。
答案: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8.思路解析:
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龟是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是二心房一心室,并且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
答案:
形态结构不完全
29.思路解析:
自养是指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营养方式。
除了光合作用,某些细菌也能利用化学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异养则是指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而所有的生物在生命活动中都需要消耗能量,因此,自养和异养的主要区别在于能否制造有机物。
成熟的蘑菇,在菌褶的表面生有许多孢子囊,孢子囊内有许多孢子,孢子成熟后落到条件适宜的地方,就会萌发长出菌丝,再从菌丝上生出子实体,这种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答案:
无机物有机物孢子生殖
三、动动脑,动动手,我能做。
(每题5分,共40分)
30.思路解析:
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都必须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又是适应环境的基础。
因此回答此题时应该从鲫鱼的体色、体形、体表和呼吸器官等方面加以考虑。
答案:
(1)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是:
①鲫鱼的体色是背深腹浅的保护色,不容易被水域上下的敌害发现;②身体呈梭形,可以减少鱼在水中运动的阻力;③体表覆盖鳞片,既有保护作用,又减少水的阻力;④鱼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它对水的温度、流向、水的化学成分都有感知作用;⑤用鳍辅助游泳,鳍是一种特化了的适于水中运动的器官,离开水,鱼儿就无法运动;⑥用鳃呼吸,鳃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溶解于水中的氧能直接进入鳃;⑦有的鱼类如鲫鱼有鳔,它能调节鱼体的比重,帮助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
(2)鱼儿离不开水的原因是:
因为它们的构造和功能都特化了,与水生生活有着特殊适应的关系,如鳍是特化了的运动器官,离开了水鱼就无法运动。
又如鳃是呼吸器官,离开了水,鱼就得不到氧而死亡,因此鱼必须生活在水中。
31.思路解析:
酿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酵母菌的过程,所以,应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等条件。
先将米煮一煮的目的是杀死其他的杂菌。
酒药实际上是酵母菌菌种,冷却到30℃后才可以加入酒药是防止温度太高将酵母菌杀死。
在米饭中间挖一个洞有利于透气,可以保证酵母菌在开始生长时有足够的氧,从而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
答案:
(1)杀死其他的杂菌。
(2)防止温度太高将酵母菌杀死。
(3)有利于透气,保证酵母菌在开始生长时有足够的氧,短时间内迅速繁殖。
32.思路解析:
此题是一道综合性问题,考查对蝗虫知识的应用,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类型题是今后命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这类题目所占分值一般比较大。
答案:
(1)因为蝗虫是咀嚼式口器,以农作物的叶、茎为食,所以可将胃毒剂农药喷洒在农作物上,使它们吞食后中毒死亡。
(2)因蝗虫是通过气门从外界吸入空气,因此可将有毒气体或能散发毒气的药物喷洒在已发生蝗灾的环境中,使有毒气体由气门进入其体内,将其毒杀。
(3)因为三龄以前的跳蝻还没有翅只有翅芽,活动范围小,多密集分布,便于施药。
33.思路解析:
探究是学习生物科学的一种基本方法。
其基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八上 生物 期末 综合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