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问题导学一课双备三研教育随笔.docx
- 文档编号:11222889
- 上传时间:2023-02-25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6.05KB
最新问题导学一课双备三研教育随笔.docx
《最新问题导学一课双备三研教育随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问题导学一课双备三研教育随笔.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问题导学一课双备三研教育随笔
问题导学一课双备三研教育随笔
导语:
“三学三研”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师生的努力实践研究,业已成为特点鲜明,颇为成熟的一种教学模式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问题导学一课双备三研教育随笔》,欢迎阅读。
问题导学一课双备三研教育随笔【第一篇】:
兴趣、意趣、乐趣
——浅谈“三学三研”背景下语文导学案设计中的一点心得
三年,对于一名高中学生来说,意味着由青涩迈向成熟,从梦想到实现理想,由奋进走向成功。
而三年,对于使学生受益的一种教学方式而言,则意味着由摸索变为深入探索,由尝试变为积极改进,由学步变为创造发展。
就我校而言,“三学三研”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全校师生三年的努力实践研究,业已成为特点鲜明,颇为成熟的一种教学模式了。
作为其中的一名参与者,我感受到了语文教学效度的提升。
与此同时,为了使得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更趋流畅精彩,我也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尝试着自觉优化。
此中,自己体验最为深刻的一个方面,即是作为一堂课起点的导学案设计。
记得五年前读王荣生教授的《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理解了“教什么”是教学的根本,只有在教学内容确定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思考“怎么教”的问题。
对比同一篇课文的导学案设计,我觉得三年前与当下有着不小的改变,虽不好说有多少进步,只觉得注入其中的兴趣、意趣和乐趣,还是有那么一点的。
兴趣始于“自学自研”
如果把学习看作学生与课文、知识之间的一场会约的话,那么,作为两者“初见”的导学案的“自学自研”部分,则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一旦感兴趣的话,于之后的学习中定当充满热情,表现得积极投入。
在导学案设计中,“自学自研”即是要让学生能自觉进入本课所涉及的情境氛围之中,带着自己的思考,迈出学习新课的第一步。
要做到如此,我个人以为有两点值得重视。
第一,要提升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可能有老师会觉得,“自学自研”顾名思义,便是让学生自己做好相应的预习准备——这不就是有参与性了么?
我以为,如此或许还略显不够,因为我们设计的相关题目,未必真正使学生有参与的兴趣,而仅仅是停留在完成任务上罢了。
言下之意便是,把看似围绕教学目标的问题,变成真正能体现学生本原想法,带有一点思考力的设计会更好。
比如,三年前我在设计《获得教养的途径》一课的导学案时,于预习部分给出了一些有关“教养”与“读书”的名人名言,并要求学生也找一些以此为主题的名言——现在反思下来,看似学生自己去“找”了,也会思考是否与主题相关,不过,这个过程更似于机械的“搬运”,而不是真正地参与进来。
所以,在本轮导学案设计中,我先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请你谈谈自己对于教养和读书的理解”。
对于这个问题,虽然学生不太能一下子说得准确到位,且每个人的回答不尽相同,但毕竟是要他们通过汲取自己已有认知经验才能给出答案的;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很想知道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赫尔曼•黑塞在《获》一文中,对此又是如何诠释的呢——实践下来,的确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同样也激发了他们求知的兴趣。
第二,要适度精简,突出重点。
我曾想过,在“自学自研”部分设计一系列问题作为后面各环节顺利展开的“铺垫”,觉得这样于师于生都可以轻松一些。
事实恰好相反,不但并无轻松可言,反受牵累不少——比如三年前《别了,哥哥》的导学案,我根据学过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和《白莽作》孩儿塔》序》两篇课文里的语段,设计了三个“温故”的小题目,以回顾革命诗人殷夫的形象;此外,此外,还请学生将本文与徐志摩《再别康桥》就写作对象、表达情感、内容风格,以及表现手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以明确两者不同之处。
当时对于这个“比较型”的题目还有些自得,因为调动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不正是教学上的重要策略么?
可实践下来,学生完成的情况并不理想。
经过反思,我发现这个问题设计虽有意义,可与本文的关联不是非常密切——其实想要学生感受的重点,是殷夫于诗中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而那道“比较型”的题目颇有点“全面撒网”的意思,要占去学生思考与完成导学案的许多精力,而课上我的反馈也占去了一些教学时间。
故而,在这一轮导课时,除了简化前三个小题之外,我也选择“忍痛割爱”,删去了那道比较型的题目,而换以“请你自己朗诵本诗,体味其抒情方式”。
学生只需认真朗读,情感上自然就有了体悟。
这样看来,才是真正做到了事半功倍。
通过实践,我认为导学案设计中的“自学自研”部分如能兼顾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并做到适度精简,突出重点的话,相信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会较好地激发出来,而为后面的学习内容的顺利落实打下良好基础。
意趣自在“互学互研”
如果说兴趣是求知的“敲门砖”,那么走进知识的大门之后,学生想要的则是探究与掌握那些知识,品味个中意趣的快乐。
我们常说“集思广益”,说的就是运用各自的智慧,在交流讨论中拨迷开雾,相互协助,以求真知。
在导学案设计的“互学互研”部分,就是要提供给学生那些值得思索与深入探讨分析的问题,使之能逐步理解文本所展现的作家的思想情感,领会教师的设计意图,同时仍持有自己的一点思想的灵光。
同样地,要做到如此,我个人以为有两点不可或缺。
第一,抓住文本中耐人寻味的微光。
我们认为“上课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其中的一点指的是有很多精彩的内容无法在课堂上一一呈现。
不过,那些文本中的不起眼的字句细节,细细思量,却往往能收到“一叶知秋”之效,因此不能轻易错过而留下“遗憾”。
当然,要抓住文本中耐人寻味的微光,作为导学案设计者的教师务须先行一步,才能带领学生学有所获。
比如“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中写到楚汉相争时的经典桥段《鸿门宴》,自己于初读时只觉情节紧张刺激,再读时觉得人物形象鲜活,三读才喟叹这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传神的细节,往往以小见大,意味无穷。
因此,我在第二轮导学案的“互学互研”部分,较之于上一轮则更侧重于设计探讨人物形象塑造笔法的细节上的难题,以指引学生讨论发现其中的妙处。
如“谋士范增在其主项羽不忍于宴前杀刘邦的情况下,出帐找来项庄让他完成杀刘任务,还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意为不杀刘邦,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而当杀刘任务彻底失败后,则叹道‘吾属今为之虏矣’(意为我们这些人即将被刘邦俘虏了)——为何范增前者说‘若属’而后来却说‘吾属’呢?
”对此,在学生们课上认真思考与讨论之后,答案最终呈现出来:
前者对莽夫项庄说“若属”是为了刺激他不愿当俘虏的思想,继而能全力完成杀刘任务,而最后自叹“吾属”是因为从项羽放刘中看出其本心并不在意这个强大的竞争者,所以自己便陷入预见未来悲剧命运的绝望中。
仅从这个语言细节的变化中可以窥见范增虽老谋深算却又急功近利的形象——我们在赞叹司马迁写人的深厚功力可见一斑的同时,而能品出这点意趣,也算是对他的一点告慰了吧。
第二,于“分歧”中探寻深意。
在“互学互研”部分,若只是设计一些从思考之初就不存在多样性可能的题目,未免有些“平铺直叙”了。
换言之,导学案于此部分设计中,可以“故意”提出一些与文本走向相反的问题,让一些学生“绕绕弯路”再找到“终点”,也不失为一种获取经验的好方法。
譬如,《延陵季子将西聘晋》一文中,“季札是否可以不把宝剑献给已故的徐国国君?
”除了大部分学生坚持认为应该献剑之外,这的确引出了一些学生的“可以不献”回答:
因为徐国国君生前并未问他要过,而他也未曾当面许诺,在这样的前提下,不献宝剑亦是人之常情。
虽然在此问题上存有分歧,但并不成僵局,因为讨论至此,问题已然变成了“既然如此,为何季札仍旧把剑挂在国君的墓上而离开呢?
”当双方探寻季札这个行为的本源时,则共同发现原来他是一个信守内心承诺,看重良心的高尚君子——古人心行一致的操守即是这篇古文想告诉大家的。
相信一开始的那些分歧,此刻都化为了默契的感动与共鸣。
我以为,这种题目的价值就在于学生由自己当下有限的认知判断,到思索而逐渐突破固有认识,再到深入体味文本中融入的精神情感——这一过程会给学生自己带来震撼,也会尝到原本相去较远的那份意趣。
总之,我以为“互学互研”部分的题目设计,是整篇导学案的重头戏。
因为需要学生以自己仔细分析及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是对于学习能力的一种锻炼。
因此,供讨论的题目务须如希望学生从中收获到的意趣一样,要含而有味,这样学生求得的真知,相信是满足而难忘的。
乐趣品于“深学深研”
无论在什么领域,“高位爬坡”的难度是人所共知的。
当学生从产生兴趣、品味意趣,而来到作为整个导学案中最难的“深学深研”部分时,教师如能在保证他们达成学习目标的前提下,而适当增加题目设计的趣味性,或许会有助于学生思维的“高位爬坡”,实现“寓教于乐”,给每节课的学习以一个完美的收尾。
例如,我在设计初高中写作衔接课《生动的人物描写》导学案的“深学深研”部分时,印象颇深的喜剧大师卓别林当理发师的短片忽然跃入脑海,于是我便布置了“根据你所看到的视频,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写理发师一角”这个题目。
我想,把锻炼学生描写能力的任务溶于一向是他们喜闻乐见的观看视频节目这一形式中,较之于单纯布置一道写作题,要有意思得多。
这样形式生动了,同时也并未使得学生的学习目标打折扣——设计此题的目的,便在于训练学生描写人物的能力,把视觉观察变为文字表达。
因为是默片的关系,没有人物对话,且是在不能重观看的前提下“读取”一时的记忆,所以要写好人物形象的难度又加了一层。
事实上,从之后的课堂反馈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根据视频而写下的文字可用“精彩”来形容,远高出我的期望值。
看来,虽然是“深学深研”,学生却已乐在其中了。
当然,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伴以感官获得的快乐是简单的,而思维的乐趣则更是他们愿意追求的。
比如,在设计《获得教养的途径》的“深学深研”部分时,我提了一个值得思辨的问题——“有人认为,读书能获取知识但不一定能铸炼智慧,有文凭不等同于知识分子,有文化未必有教养;常言说‘开卷有益’,有人却认为‘开卷未必有益’;人们通过读书求知,贤人却又告诫‘尽信书不如无书’。
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问题中看似矛盾的几组观点,却是站在不同角度上得出的结论。
所以,这道题的有趣之处,便在于告诉学生们,当丰富的生活带给每个人以不同的思想与立场时,做到多角度较为全面地去分析一个事物或者一种现象,是一点重要并且应该常有的意识。
类似这样不同于寻常语文课的导学案内容,我一直在尝试设计着,无论听说读写,都旨在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导学案的“深学深研”部分就是这样在思维“高位爬坡”时出现的一座通往成功的阶梯,也是一节课中获得乐趣的点睛之笔,实在是重要的。
永有那未来的一“趣”
综上所述,在“三学三研”背景下的语文导学案设计,可以融兴趣、意趣与乐趣于一体,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度,而使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受益。
当然,产生这“三趣”的方法有很多,并不拘泥于以上我的几点粗浅认识与做法。
重要的是,我想不仅是我自己,也是许多用心投入到“三学三研”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中的同仁们共同怀有期待——期待着如同我们那些渴求知识的学生一样,带着探索与创新的思想精神,去深入发掘导学案中的更合适、有益的问题设计。
在“三学三研”的引领之下,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衷心之上,永有那未来的一“趣”等着我们,等着教育的明天。
问题导学一课双备三研教育随笔【第二篇】:
一课三研共成长
这学期我们小博士幼儿园进行了两次一课三研的活动,第一次是陈超老师执教的小班绘本《最好吃的蛋糕》,第二次是谢晓燕老师执教的小班绘本《大西瓜》活动。
这两个教学活动在一次次激烈的研讨活动中,一次比一次精彩。
使我们的老师大开了眼界。
印象深刻的是最近的一次《大西瓜》活动。
故事内容虽然简单,却不失幼儿学习的趣味性,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语言基础和知识经验。
本活动重在让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小老鼠发生的事。
同时,让幼儿体验到小老鼠的善良、聪明、勇敢的品质。
在这个活动的一课三研中,每次讨论时老师们都很主动得提出自己的想法,如在让幼儿回答各个问题时,幼儿的回答也要主次分明,哪些问题可以让幼儿大胆去说,大胆去想,哪些则要适当,讲到要点就直接进入下一个问题。
还有在最后出示一张空白页问:
“小老鼠到了奶奶家会发生什么事?
”,首先空白页好像不是很好,因小班的思维还处于直观形象的,这样空白的想象还不具备,在经过大家的一番研讨后,后来就把这个环节放在最后的延伸部分,在整个活动结束在让孩子带着想象去续编故事。
请幼儿猜猜奶奶会和小老鼠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发生怎么样的事,这样同时也给了幼儿一个想象的空间。
从中,我也深受启发,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有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清晰的流程,更要有一个透彻的教案,只有把教案研究透了,才有可能上好一堂课。
当然,教师在教学中,碰到幼儿出乎意料的问题时,应有敏锐的应变能力,回应幼儿的回答,不偏离话题。
通过“学中教,教中学”的方式,反馈教学时遇到的问题。
相信这样定会提高教学。
一课三研的活动很有意义。
在教学活动中每次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有时感觉很过瘾,但有时又觉得很复杂。
要靠大家去讨论、去发现、去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把一个教学活动研究得更透彻。
这样,对新教师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挑战。
问题导学一课双备三研教育随笔【第三篇】:
“一课三研”活动反思
“一课三研”课例研讨活动的开展为我们教师学习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这个平台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在这样环境中,我们才会有真实的处境认知,也就是对自身发展水平的定位,这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通过与他人比较和自身反思才能变得明晰。
在“一课三研”过程中,我们有充分的机会进行比照和反思,对自己的发展水平会产生逐渐明晰的定位。
本次严燕萍老师开展了的中班美工教学活动《可爱的毛毛虫》,从“一课三研”观摩课整体而言,我觉得以下几方面处理的相当到位:
首先,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让幼儿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是新《纲要》的重要特点,也是幼儿教育的要求。
严燕萍老师执教的美工教学活动《可爱的毛毛虫》既注重幼儿主体参与又重视了幼儿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最大限度激发了不同层次幼儿的学习热情,增强了他们对手工制作活动的喜爱和参与意识。
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严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采用了不同的调动幼儿积极性的方式,而且,互动模式多样,采用图谱、创造一个语境,让幼儿展开联想,激起了幼儿对手工制作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
其次,严老师善于利用幼儿的“旧知”实现向“新知”的迁移,注重幼儿学习策略的培养,从而使幼儿从“学会”迅速过渡到“会学”上来。
老师通过儿歌的铺垫,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的知识储备,让幼儿的思维活跃起来,并且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幼儿的要求清楚明确,难易适中。
最后,严老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听课中我发现严老师基本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1、口语流利,发音准确。
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幼儿对活动内容的理解从而学到正确的知识。
2、善于利用教材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幼儿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3、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充满激情。
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
通过这次的“一课三研”观摩课活动,我对自己也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去思考,要充分了解幼儿,理解幼儿,实事求是地分析幼儿的学习现状。
在教学中要激发幼儿兴趣、求知欲、好奇心、上进心,善于找出幼儿的进步点,提供好的学习方法,创设成功的机会,激发幼儿向上的动机与行为。
严老师的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相信通过我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
问题导学一课双备三研教育随笔【第四篇】:
一课三研,在磨课中成长
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近阶段,我们硕放中心幼儿园中班组首先开展了“一课三研”园本教研活动。
通过相互交流、沟通,首先由我年级组顾维娟老师开展了第一研活动,活动过后,年级组的老师们针对这个活动进行了激烈的研讨。
本次活动我们还邀请了园区保教主任和业务园长一起观摩研讨,最终,决定结合幼儿园现代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课题现状,将本次研讨的重点定位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并结合课件开展活动。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课件进行改良,调整活动的重难点,并开展了第二研的活动,活动过后,执教老师提出了本次活动中的不足与困惑,参与研讨的老师们共同分析诊断,对本次活动继续研讨,完善活动方案与过程,在实践、调整、提炼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
最终,于本月21日,将完善后的“三研”向全园老师汇报展示。
活动结束后,中班组袁老师就本次一课三研教研活动进行简要回顾总结。
“一课三研”教学研讨活动是教师成长的桥梁,通过反复的磨课,研讨,逐步完善教学设计与组织,老师们也在不断的观摩、反思与实践中提高自己,同时也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教学研讨氛围。
问题导学一课双备三研教育随笔【第五篇】:
以“一课三研”为契机打造幼儿园教师团队合作精神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与实施,对幼儿老师的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老师之间的合作不仅变成可能与现实,学会合作,更成为了一种工作的必须。
一支会合作的团队,一支具有凝聚力的团队是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它能集每个人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智慧特长为一体加以整和,发挥更大的作用。
团队智慧、团队的创意让我们众志成诚,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下面我就以“一课三研”中艺术综合活动《窗花》为例与大家共同分享我们中班年级组这个团队是如何合作的。
一、同研教材、价值判断、确立课题。
一个成功的活动,课题的选择至关重要,我们中班年级组在课题的选择上遵循幼儿的生活经验、生活情趣、必要的传统文化和最近发展区。
基于以上原则大家根据要求分头收集、寻找合适的教材。
一下子《狮王进行曲》、《梁祝》、《玩具兵进行曲》、《拨弦》、《喜洋洋》成为了我们研讨的话题。
这些音乐能与美术整和在一起吗?
怎样让音乐与美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我们对每个课题中的音乐元素或唱或跳或欣赏与美术元素中的色彩、线条、材料等进行假设、匹配、论证、辩驳、质疑。
集体的灵感、智慧、经验在相互撞击、相互震荡的过程中撞出了火花,使我们最终达成共识,确立了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艺术综合活动《窗花》课题。
都说想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我想说的是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发挥群体的力量它可以使一件不可能的事成为可能,这就是团队的力量,合作的力量。
课题的确立使我们找准了方向。
二、互找资源、准备材料、研讨方案。
经过第一轮活动的展示,我们及时反思活动效果,重新调整目标,在集体的研讨过程中使我们又有了“豁然开朗”之感。
美术元素定位于欣赏各种具有特别含义的窗花。
目标的准确定位使我们信心百倍,可是材料的准备又使我们陷入了困境。
我和杜魏老师跑遍整个江阴城都没有收集到所需要的材料。
怎么办?
“自己雕刻”,一个坚定的信念围绕着我们。
因为,我们想:
只要众志成诚,肯定会有收获。
于是,大家决定分工合作,收集素材。
王金萍老师负责上网收寻各种窗花造型、强献双老师、李艳老师负责雕刻、谢惠萍老师、杜魏老师、我负责联系各种有可能收集到材料的各个渠道,只要有一丝希望,只要有一点线索,我们都不容放过。
华联包装柜、各个的美术学校走遍了我们的身影,功夫不付有心人,我妈终于到乡下联系到了,真可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这时,大家旋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下了。
第二天,我老公特意到乡下拿回了这珍贵的材料。
同时,强献双老师的唐装更为我们的活动增色不少。
在活动的研讨中,大家共读幼儿、共读教材、共读自我,你一言、我一语,一语道破、创意思维的碰撞,好构想不断涌现、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集体力量的巨大。
三、一课多研、一课多上、一课多谈。
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好活动是研出来的。
目标的定位指引着活动设计的方向。
周六下午,全组老师集体备课,共同研讨、从展版设置、动作编排、语言提炼、座位安排各抒己见,出台方案。
每个方案的产生,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大家共同提高认识、共同发展的过程。
第一个上课的老师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他就象是一个试验者,成败与否是个谜。
王金萍老师二话不说,勇挑重任,大胆实践。
第二个上课的李艳老师扬长避短、吸取全组智慧精华、一遍遍提炼语言、动作。
第三个上课的我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各种优势、较好的展现了活动风范。
终于,我们又一次的证明了自己。
大家在评课时有感而发:
目标的定位直接关系到一个活动的成功与否;应尊重孩子欣赏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要注意老师的导与孩子的自主有机结合;要不断研究幼儿的思维特点、多层次发现幼儿的学习特点;应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细微环节入手,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等等,一语道破。
一课多研,使活动中没有了旁观者,人人都是参与者,使老师对新教材逐渐从模糊走向明了,从浅表走向深入。
并对课题的选择、定位、使用的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课多上使老师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采取了不同方式,看到了自己的创造潜能,帮助老师创造性的使用了新教材。
一课多谈使老师吸取同伴经验和建议,充分挖掘自己与他人教育行为背后的理念,分享了同伴有价值的教育经验策略,加速了老师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进程,大大提高了老师的专业化素养。
不断切磋与交流、不断研究与展示,团队的智慧使我们从不会、不灵活的使用新教材到能较好、较灵活的使用新教材。
四、总结反思、体验成功、共同分享。
通过“一课三研”使教研活动赋予了新的意义:
教研活动应追随老师,立足于老师发展之本,创设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为老师的成长和发展搭设平台、提供空间、体验成长的喜悦、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
老师们在反思中这样写道:
如何结合教育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我觉得这次一课三研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一方面使活动有更好的教学策略,另一方面能消除老师的紧张情绪和压力,使老师更放松的进行到研究活动中去。
不论谁上课代表的是本年级,同伴之间相互打气,共同成功;以前上课往往是一人闭门造车,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现在每位老师的优势给了我深深的启示,在集体智慧的带动下,我对活动充满信心,充满自信;虽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并不表示可以将对方的资源、水平原封不动的搬过来,教育观念是教育的灵魂,只有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才能创造出优质的幼儿教育。
“一课三研”有效的调动了每位老师参与研讨的积极性、突出了研讨过程中教师的主体性、合作性、互动性和实效型,它使我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更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正如日本著名学者佐藤学所说:
“要改变一所学校,需要不断开展教研活动,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我觉得这种基于行动的幼儿园园本的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的摇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问题 导学一课双备三研 教育 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