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善为民生落地幸福用智慧落实.docx
- 文档编号:11218844
- 上传时间:2023-02-25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79.54KB
首善为民生落地幸福用智慧落实.docx
《首善为民生落地幸福用智慧落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善为民生落地幸福用智慧落实.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首善为民生落地幸福用智慧落实
首善为民生落地幸福用智慧落实
――2011年福田区“首善之区、幸福福田”发展监测报告
祝建军
2011年福田区坚持以人为本,把牢民生导向,以服务经济引领转型升级,以顶层设计引领社会建设,在发展中始终以服务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础,以绩效为基本要求,以廉洁为根本保障,提供高质、便捷和低成本的公共服务,使辖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一、总体情况
根据《福田区“首善之区、幸福福田”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福田区“首善之区、幸福福田”综合指数为104.0,比上年同期增长4.0,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社会进步与民生福利”和“居民幸福感”三个方面建设均取得可喜进展。
从数据分析看,“首善之区、幸福福田”进程稳步推进,经济步入持续发展、质量发展的良性轨道,宜居、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日臻完善,社会民生持续改善,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中心城区建设呈现出天时地利、百业兴旺、政通人和的高品质新貌。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2011年福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跃上新台阶,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方向,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形态,楼宇经济为重要载体”的、具有中心城区特色的经济格局,为民生幸福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借力深圳举办大运会契机积极开展办赛事办城市,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和市容提升,城区综合环境得到改善,初步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宜居城区。
监测数据显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指数为105.8,呈现高效益与生态和谐发展态势。
1、“地均集约度”居首,“人均GDP”稳步提高。
我区立足服务经济,依托商务楼宇载体,以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为驱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经济实现总量新突破,呈现增长稳定、质量较高、结构改善、收入提高的良好局面。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跨越两千亿元大关,达2098.63亿元,比上年增长8.5%(按可比价格计算),占全市比重18.2%。
在发展地域空间有限的客观条件下,追求效益、实现科学发展是我区经济增长的生命线。
2011年生产总值地均集约度26.68亿元/平方公里,同比增长8.5%,稳居全市八区之首,是深圳平均水平的4.6倍,成为单位用地产出最高的城区,体现高集约、高集聚的空间发展质量;人均GDP达15.87万元,仅次于南山区,增长7.4%,逐年稳步提高。
图12011年深圳市八区地均生产总值
2、“GDP产出税收率”创新高。
GDP产出税收率是衡量在相同税负下经济总量的税收产出效率,同时可以从税收产出角度来揭示地区经济形态的先进性。
我区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新型经济形态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其对辖区税收推动作用尤为明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路径,也为辖区GDP产出税收率奠定了坚实基础。
受税率调整的政策性因素影响(所得税税率提高2个百分点,城建税税率提高6倍),2011年我区财税收入大幅增长,辖区税收总额652.20亿元,增长26.6%,税收总量
和增速均位列各区之首,同时增速也较GDP高18.1个百分点。
以此计算的GDP产出税收率达31.1%,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高居深圳八区之首,较排名第二的罗湖区高8.6个百分点,成为向立体空间要效益、集约化种好“高产田”的典范。
图2福田区地区生产总值与税收总额发展情况
3、“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继续提升,“服务经济指数”良性运行。
我区坚持“区域空间有限、科学发展无限”的理念,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通过规划引导、政策聚合、服务配套,使土地高度集约化、产业高度特色化、资源高度市场化,现代服务业保持较快的增长,发展服务经济成为福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动力。
2011年我区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11.45亿元,增长9.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7.3%,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
与现代服务业发展较为成熟的罗湖区相比,2011年我区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较罗湖区高1.1个百分点,总量更是领先近600亿元。
与国内发达中心城区相比,我区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仅落后与北京东城区,高于广州越秀区、天河区和北京朝阳区。
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不仅有效避免工业外迁后的产业空心化,而且推动经济总量和税收的进一步提升,也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加快中心城区的国际化进程。
福田积极探索科学发展新路,突出创新和内生动力,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从“规模”引领到科学发展“模式”引领的转变,服务经济成为“首善之区、幸福福田”的关键推动力,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我区服务经济集聚化、高端化发展趋势明显,是深圳八区中服务业规模最大、集约度最高的中心城区,在服务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上实现领先,成为服务经济发展排头兵。
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福田区服务业完成增加值1920.34亿元,增长9.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突破九成,达91.5%,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服务经济发展综合指数为104.2,较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不断向服务经济高端化迈进。
4、“全员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
我区经济总量的持续扩大、劳动力人口的“高进低出”,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2011年我区全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达到201303元(预计),提高20310元,增长6.7%。
5、“万元GDP能耗”创高效。
福田“1+3”经济发展架构和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支撑的“双轮驱动”,助推经济集约化和低碳化。
2011年我区万元GDP建设用地下降到3平方米以内,仅为2.70平方米,下降7.8%,成为单位建设用地产出最高的城区,体现高集约、高集聚的空间发展质量。
万元GDP能耗和水耗、电耗分别为0.421吨标准煤和7.88立方米、301千瓦时,分别下降3.4%和8.9%、6.4%,发展成本为全市最低,在经济发展质量居全国先进中心城区前列的同时,实现低消耗、低代价的科学发展。
表12011年福田区经济效益指标一览表
指标名称
单位
累计
增长速度(±%)
地区生产总值地均集约度
亿元/平方公里
26.68
8.5
税收地均集约度
亿元/平方公里
8.29
26.6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
平方米
2.70
-7.8
万元GDP能耗
吨标准煤
0.421
-3.4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
立方米
7.88
-8.9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电耗
千瓦小时
301
-6.4
6、环境质量状况保持良好。
面对建设国际化中心城区的新要求,福田以打造“首善之区”为目标,深化、保持“国家生态区”环境,精细化深度提升市容环保,强化空气、噪音污染治理,环境质量综合状况继续保持良好水平。
以空气质量优良率、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为基础测算的2011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101.2,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6.7分贝,率先在打造精品中心区上作出典范。
表22011年福田区环境质量主要指标一览表单位:
%
指标名称
第四季度
同比(%)
指标名称
单位
累计
空气质量优良率
100
6.5个百分点
绿化覆盖面积
公顷
3546
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89
-4.8个百分点
绿化覆盖率
%
45
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
持平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平方米
16
(二)社会进步与民生福利
福田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提高民计民生的公共财政投入,大力推进社会建设,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快从经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服务型财政转变,为民生幸福提供切实惠利和营造了和谐有致的社会环境。
监测数据显示,社会进步与民生福利发展指数107.6,较上半年提升0.5,各项社会事业持续繁荣,城区文明大幅提升,辖区群众的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1、“社会公共事业及民生福利支出占财政预算支出比重”投入加大。
立体空间要效益、集约化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1年既是大运之年,也是居民幸福指数大提高的一年,出行条件的改善、市容环境的美化和社会治安的好转都使人们实实在在感受到身边的变化。
福田把提升民生幸福和加强社会建设作为保障重点,财政资金继续向社会建设、民生事业倾斜,建设民生共享的“幸福福田”。
一般预算财政支出累计102.29亿元,增长17.9%。
其中,社会公共事业和民生福利支出比重由上年70%同口径提高到72%(剔除大运会投入一次性因素),加上办赛事办城市的一次性因素,2011年社会公共事业和民生投入比重达80%,
环境综合整治和市容环境提升、公共教育、公共安全为投入最多的三个领域。
在民生投入保障不断加强下,切实落实每年为民办好十件实事承诺,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为民生幸福提供了切实惠利。
图3一般预算支出构成图
2、民生收支稳步提高,两极分差逐步缩小。
单位:
元
据140户居民(含户籍和暂住)常规抽样调查显示,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达到4.44万元,增长12.9%(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绝对数位列全市第一,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1.6%,在全国发达中心城区中也处于领先水平,高素质、高收入群体聚集,奠定高质量稳定增长基础。
恩格尔系数31.4%,在全市各区中水平最低,反映我区居民消费处于较高层次。
最低收入人群与最高收入人群收入之比4.23,同比缩小1.36,不同人群收入差异在逐步缩小。
单位:
元
图4 2006-2011年福田区居民家庭月人均收入对比
3、“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较低水平。
就业是民生之本,区委、区政府全力打造幸福就业城区,促进就业创业保民生工作。
目前已形成以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为龙头、10个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为基点、114个社区劳动保障窗口为依托的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全方位为居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就业服务,效果明显。
全年投入1.2亿元开展促进就业创业保民生工作,重点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就业9865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229人,就业率9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0%。
4、“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保障有力。
福田过去五年共建设5081套保障性住房,向4464户低收入家庭提供实物分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提供600多套人才住房和人才公共租赁住房,率先建立涵盖低收入家庭、各类人才的住房保障体系,打造保障性住房示范城区,为辖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强有力保障,2011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28.51平方米。
5、着力打造健康城区。
随着福田人民医院外科大楼和福田中医院新大楼投入使用,区属医院设施条件、技术水平、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同时,发挥各层次医疗卫生资源的服务效能,以专科、专病、专症为重点,鼓励社会力量办医,大力推进社区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为60岁以上户籍老人每年进行免费体检。
2011年全区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累计完成4.52亿元,卫生投入占一般预算支出4.4%,区委、区政府把推行社区家庭医生服务计划列入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步,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科医学学科作为新的临床学科得到高度关注,有效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2011年我区万人全科医生数达2.66人,较上年提高10.4%,初步建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
同时,创新举措、科学规划和合理引导,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有效解决市民看病难、看病贵。
获评“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婴儿死亡率控制在3.57‰,同比下降9.8%。
6、“人均受教育年限”突破高中阶段。
我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均衡教育,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近五年累计投入教育经费62.5亿元,新增优质学位12627个,其中2011年公共教育投入达18.66亿元,同比增长7.9%,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为18.2%。
全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100%达到规范化学校要求,高质量通过深圳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督导。
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之后,形成多样化、分类型、分层次、各具特色的教育体系,人均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测算,2011年人均受教育年限12.80年,一举突破高中教育年限。
7、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
2011年我区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共征收各项社会保险费用49.44亿元,同比增长50.9%,增速较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实现“十二五”开门红。
社保部门借《社会保险法》实施的契机,加强普法培训和社会宣传,积极挖掘参保资源,加强征收管理,落实重点目标,社会保险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8、民众安全感良好。
区委、区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通过开展一系列专项活动,深化“智慧警务”建设,全面构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强化安全监测预警与防灾减灾机制,健全区、街道、社区和企业综治信访维稳平台,社会治安形势和安全生产持续向好,为辖区居民营造秩序井然、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
全年治安、安全生产工作成效显著,其中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两抢两盗”警情,由平均每天9.7宗,降至平均每天0.5宗,在全市治安民意调查综合测评位列全市第一;在消防、交通、食品卫生等综合治理工作中获“国家级安全社区”称号。
监测数据显示,由安全生产、群体性事件、治安和刑事警情、刑事案件立案等指标构成的社会安全指数为100.4,民众社会安全感良好。
9、“居民人均收入发展速度”略慢于“人均GDP发展速度”。
根据140户居民抽样调查显示,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不断提升,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但仍稍慢于人均GDP增长速度0.3个百分点。
据此计算的居民人均收入发展速度与人均GDP发展速度之比为0.997,同比提高0.008。
(三)居民幸福感满意度
2011年我区居民对幸福感主观感受评价积极正面,大部分处于良好水平,幸福感满意度分数为72.0,其中宜居生活、政府服务、公共安全、人际关系和生活信心等五模块的满意度平均得分在70分以上,得分70分以上的22项,最高前五项依次为社区服务(84.3)、家庭和谐度(83.3)、未来生活预期(82.4)、当前幸福感(81.8)和市容市貌(80.3),显示辖区居民具有较强的生活幸福感和安全感,对“幸福福田”的未来充满信心。
图52011年福田区居民幸福感满意度
1、宜居生活满意度。
“宜居”已成为21世纪城市和区域发展的重要宗旨和主要目标,决定区域发展方向、内容和持久力,并与区域前景深刻紧密联系在一起。
宜居的本质上是指城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
面对辖区人民的新期待和建设国际化中心城区的新要求,区委、区政府以加快社会建设为核心,以打造首善之区为目标,加大关系民计民生的公共财政投入,大力推进城区功能和环境提升,和谐社区建设不断推进,教育、卫生、文体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辖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得到大提升。
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宜居生活满意度得分为75.0。
被访者满意度得分80以上的方面包括市容市貌(80.3)和生态环境(80.3),超过8成被访者选择满意或者非常满意;70分以上的依次为公共交通出行(78.9)、居民文明礼仪(76.6)、体育健身设施和场所配置(72.5)、文化娱乐设施配置(72.3)、消费环境(70.7)。
但对目前住房状况的满意度较低,得分仅为67.7分,选择“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占11.3%。
2、政府服务满意度。
建设“首善之区、幸福福田”,打造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让居民享受高效、便利公共服务,政府服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项。
在打造服务型政府方面,我区推行一系列举措,包括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实现100%网上政府采购、在全市率先实现省、市、区、街道、社区五级联网、实现全区行政审批与服务事项实时网上监察、全面推行以“管理全覆盖、服务全天候”为目标的弹性工作制,办事窗口更加便民、惠民。
同时,突出办好民生十件实事,实实在在让辖区群众感受实惠。
调查数据显示,被访者对政府服务满意度相对较高,得分为77.2分,其中对所在社区工作中提供各种社区服务得分最高,达84.3分,近9成被访者对社区工作表示满意;其他均达到满意程度,依次为政府服务态度(78.5)、政府工作效率(77.9)、教育提供状况(73.4)和医疗卫生服务(72.3)。
3、公共安全满意度。
提升公共安全感是区委、区政府对全区人民群众的郑重许诺,也是打造“首善之区、幸福福田”的根本。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安全感工作,确保了全区的社会政治稳固和人民安居乐业。
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信访网络平台,区信访大厅、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全面投入使用,高标准完成大运会、文博会、高交会等重要活动安保工作;投入3650万元,开展“智慧警务”建设。
两抢两盗案件由日均9.7宗降至日均0.5宗,获评“广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建立“减灾、防灾、抢险、处置”四位一体的应急处突指挥、抢险救援机制;辖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优化,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数下降71.3%,在华南地区首获“国家级安全社区”称号。
调查数据显示,被访者对公共安全满意度得分为73.3分,分数在70分以上的依次为社会治安状况(77.1)、道路交通安全状况(75.7)和安全生产状况(75.3)。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对于食品药品安全的满意度偏低,分数为66.5,被访者表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占13.3%,其源于近年来食品卫生、药品安全事件频发带来的心理影响。
4、家庭收入满意度。
家庭收入是影响居民幸福感最基础也是最直观的一个因素,包括家庭收入状况、物价水平、工资增长水平和家庭整体生活水平等方面。
调查数据显示,家庭收入满意度得分在全部中最低,仅为54.7分。
虽然物价指数在下半年呈逐步回落态势,但对于仍然高企的物价被访者仍然表示难以“淡定”,对涉及居民生活的物价水平得分最低,仅为38.0分,较上半年回升1.7分,选择“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占82.3%,直接导致该子项得分偏低;家庭收入状况、整体生活水平和工资增长水平得分为63.9、62.0和55.1,总体处于偏低范围,但较上半年均有小幅提升。
家庭收入满意度评价过低仍然成为居民幸福感的短板,值得引起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尤其在近期油价创出新高所带来一系列价格传递,政府在稳定物价和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方面应有更多有效举措。
5、人际关系满意度。
人际关系对成功起决定性作用,是幸福感主要来源,人际关系满意度高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
调查数据显示,被访者对人际关系满意度评价较高,得分为77.4分,仅次于生活信心。
在构成人际关系满意度三个子项中,被访者对家庭和谐度总体评价“非常满意”,得分达83.3分;人际社交关系、社会地位认可得分分别为78.2和70.5,总体评价均达到“满意”程度。
6、生活信心满意度。
个人生活信心的大小、发展机会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以后的发展问题,也对日常工作、生活情绪有间接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被访者对生活信心满意度评价得分最高,达79.0,普遍对未来充满信心。
对未来生活幸福程度的评价得分达82.4,选择“很幸福”或“幸福”的占86.5%;82.5%被访者对自己(或家庭)目前幸福程度表示满意或很满意;75%被访者最近半年的心情“很愉快”或“愉快”;64%被访者对个人发展前景预期达到“很乐观”或“乐观”程度。
二、问题与挑战
2011年我区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建设与发展取得较好成绩,但离“首善之区、幸福福田”的内涵要求还有差距,民生福利还不能满足辖区居民的预期,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还需进一步提升,政府部门服务意识以及执行力、落实力还需加强。
(一)居民群众分享经济建设成果还不够充分
可以肯定的是,我区近年来经济建设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而且是硕果累累。
在民生方面,区委、区政府工作力度逐年加强,从社会公共事业及民生福利支出占财政预算支出比重的变化这一侧面就有力说明政府重心转移的战略改变。
但居民群众分享经济建设成果还不够充分,2011年在岗职工月人均工资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2%和7.1%,分别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6.3个和1.4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落后经济发展不仅没有因经济增长而得到解决,甚至进一步固化,近年来始终未能实现同步发展。
(二)环境质量还有提升空间
近年我区坚持内涵发展,在追求更高品质、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上取得新突破,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国家生态区”称号,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心城区。
根据近期深圳人居环境网PM2.5检测系列结果显示,我区荔园监测点连续多日空气质量指数(AQI)接近100,临近轻度污染,虽然在市内十四个监测点中属于中上水平,但与国际化先导城区的生态风貌还存在差距,在生态环境方面还有继续提升空间。
(三)社会民生建设离标杆还有距离
目前,福田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经济效益水平明显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财政资金向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大。
虽然我区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社会事业仍滞后于经济发展,民生福利改善与经济发展步伐不一致,无论社会公平、社会保障等方面我区都仍存在明显差距,如万人医护人员数仅为东京的80%。
与国内中心城区相比个别方面仍存在短板,如罗湖区对辖区60岁以上户籍老人每月发放敬老慰问金,而我区仅对70岁以上户籍老人发放,社会保障面有待扩大。
另外,商业购物、休闲娱乐等生活配套设施的发展还不能满足辖区群众更高期望,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还需进一步提升,政府部门服务意识以及执行力、落实力还需加强。
三、发展思路与建议
建设首善之区、幸福城区,就是要求在提升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同时,更加关注群众的生存状态和幸福指数,把群众的幸福感作为城市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因此,建设首善之区、幸福福田,不仅是顺应群众过上更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顺应城区发展转型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
(一)以民生需求促进经济转型,以经济发展保障民生改善
坚持经济和民生同步发展,一手做大经济“蛋糕”,一手分配好利益“蛋糕”,形成民生和经济相互推进的良好局面。
一方面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努力做强经济,加快财富积累,夯实为民办事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以民生至上为指针,坚持“民生改善是最有效的发展”,扎实办好惠民利民的实事。
在推进教育卫生事业、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增强民众安全感和优化社区治理等方面,力求实现更新、更大的突破。
(二)以民主促民生,以民生巩固民主,以民主来解决民生难题
民主和民生都是群众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民主是公民的政治权利,民生是群众的经济权利,将保证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促进公民的经济权利有效地结合起来,将会产生幸福社会建设的倍增效应。
我们要坚持把民生与民主相辅相成作为推进幸福福田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把民主与民生作为群众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要建立民主促进民生的工作机制,真正做到以民主促民生,以民生巩固民主,最终以民主的方式、民主的程序、民主的力量来解决民生的难题,持续不断地为群众谋幸福、办好事。
一是求计于民。
健全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公众参与等制度,注重重大行政决策公示、听证、社情民意反映等制度建设;其次问需于民。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推动公民有序广泛参与社会事务,通过官方微博等现代沟通平台,创新交流方式,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三是听政于民。
推行区级新闻发布会制度,采取入户调查等新形式,对重大民生工程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三)以国际先导为标杆,着力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首善之区、幸福福田”除要实现国内一流中心城区面貌,更要放眼国际创造首善,从法治化、智慧型、高品质等方面以国际先导城区为标杆,着力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坚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首善 民生 落地 幸福 智慧 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