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docx
- 文档编号:1121306
- 上传时间:2022-10-17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605KB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那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B.《影》剧组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制片人、导演和主演等几位影帝影后级巨星都悉数到场,为电影上映造势。
C.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法院认为,被告人以暴力手段围攻、阻止执行公务,并编造谎言蛊惑群众、诋毁执法人员,严重妨碍了执法工作的正常进行。
2.下列名著知识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发表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诗中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B.擅长绘画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
C.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代表诗集有《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等。
D.宗教和哲学是泰戈尔诗歌的核心主题,这集中体现在《新月集》中,这是一部以形象化的手法表现诗人宗教哲学思想的抒情诗集。
3.(题文)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福凯与欧文曾是并肩打击偷猎者的盟友,但后来因在策略上意见不合而分道扬镳。
B.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
C.满江画着的片片墨色山影,使人恍惚沉进恬静的梦境。
D.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它们并没因为现在高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二、基础知识综合
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2018年11月,“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这一展览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甲)(A.天翻地覆 B.时过境迁)的变化。
40年众志成chéng(①)(A.城 B.诚),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乙)(A.壮阔 B.壮丽)史诗。
展览共安排了6个展区,着(②)(A.zháo B.zhuó)力强化前后对比、突出横向对照,突出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的伟大变迁,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从 的伟大成就。
(1)请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2)请为文中甲处、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只填序号。
(3)填入文中横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富起来、强起来到站起来 B.强起来、站起来到富起来
A.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三、字词书写
5.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①(qiè)意 ②糟(tà) ③分道扬(biāo) ④言简意(gāi)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
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然而16岁的我,心中总有挥之不去的忧愁。
由于长期疏于学业,我的成绩一直在低处徘徊。
尽管在众人面前我总是故作坦然,但心里却有难言的苦涩。
我想,我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聪明!
然而,那一堂极其普通的美术课,却无意中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
那堂美术欣赏课,讲的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
周五,又是下午第一节。
很多同学都埋着头,用美术课本遮掩因犯困而迷糊的眼神。
A夏日的午热混杂着少年的汗味弥漫在教室里;窗外的老柳树似乎懒得再摇曳,蝉儿却很高调地重复着昨天的老歌;远处传来繁忙的市音,隐隐约约,嘈嘈杂杂……
也许只是为了打破昏昏欲睡的沉闷,年轻的美术老师说:
“我请一位同学谈谈对这幅画的感受。
这样吧,姚远同学,你来说说。
”我没想到,被喊中的人是自己,迟迟疑疑地站起来。
周围有窃窃的笑声与私语。
B我的心,因为那些轻蔑的话语而猛烈地跳动,手不自觉地攥紧了。
我真想冲那些自以为是的同学说一句:
住嘴!
可是,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下意识地低头,再低头,想把自己滚烫的脸,埋进深深的臂弯。
我当时的样子,一定很窘迫、很无助。
美术老师轻轻地走到我旁边:
“姚远同学,是不是不舒服?
”老师侧着脸,关切地看着我。
我摇摇头,双手很奇怪地卷着书角,然后展开,再卷起,好像一点点铺排着内心的局促、不安……
老师帮我把书角展平,指着那幅画说:
“你好好看看,感觉到了什么?
”是那幅莫奈的《睡莲》:
水波粼粼,睡莲的叶子或聚或散,花朵像暗红的、摇曳的火焰,热烈而又含蓄。
看似随意的柔美线条,捕捉住了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
看着那画,我心里竟有一种隐隐的感动。
沉默良久,我听见自己用极不确定的语气说:
“画家好像是想表现……温和、平静、美丽的大自然。
”
只是几个字而已,美术老师却很欣赏地说:
“说得好!
莫奈的画,总是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美丽。
”她轻轻地按了按我的肩膀:
“你挺有悟性的。
这幅画,藏于法国奥赛博物馆,希望有一天,你能去亲眼看一看。
”我愣住了,确定这句话是专门说给我听的!
我定定地看着老师走向讲台的背影,满心的喜悦里夹杂一丝疑虑,“老师说我挺有悟性的!
老师真的是这么说的!
可老师这是在鼓励后进生吗?
也许……”
接下来欣赏的是莫奈的《干草垛》。
我凝视着这幅画,用心感受着画意。
我敢说,我从未这么专心地上过课!
老师先请后排一位同学谈观感,那同学只说画面太单调了。
老师微笑地点评:
“莫奈画的虽只是干草垛,却巧妙地描绘了光与色带给人的视觉印象。
斜射的阳光下,淡橙的天空,橙紫的远山,橙绿的树林,橙黄的干草垛……阳光在跃动,色彩在变幻。
画面虽简单,却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生命力。
”我聚精会神地听着,默默地将老师的讲析与自己的观画印象一一对照。
我发现,自己的观画印象竟然与老师的讲析大致吻合,只是我的感受稍显稚嫩。
这一发现,让我惊喜万分!
那个周末,烈日流火。
我兴冲冲地跑到艺术品商店,买了一幅带画框的《睡莲》。
虽只是临摹画,我的喜悦却是那样真实而强烈。
我告诉父亲,这是美术学科的参考资料。
C父亲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点点头,什么也没说,只是爬到椅子上,郑重其事地帮着把画挂在我的房间里。
我开始了一个人的战争,和自卑作战,和惰怠作战。
我还一遍遍地为自己勾画未来的蓝图。
越来越多的人真诚地用“阳光”、“自信”、“上进”这些词来形容我。
终于,我鼓起梦想的翅膀,飞向远方……
大学时,我主修国际金融,但我对莫奈的画却始终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亲切感,就连我的父母对莫奈的画都有特殊的感情。
那幅《睡莲》,从我16岁那时起就一直挂在我的房间里。
再回故乡时,我想找到那位美术老师,告诉她,法国的奥赛博物馆我已经去过了。
不过,毕竟是男子汉了,有些细节我会不好意思说的,比如,那天在奥赛博物馆里,面对莫奈《睡莲》真迹,我竟热泪盈眶!
6.通读全文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故事。
7.第二自然段写道“那一堂极其普通的美术课,却无意中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
“我对自己的认识”前后有何不同?
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8.文末写道“那天在奥赛博物馆里,面对莫奈《睡莲》真迹,我竟热泪盈眶”。
请展开想像,用第一人称描写“我”那时的心理活动。
9.批注,是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即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等方面给文章加上评语。
请你从划线的A、B、C三处中任选一处,自选角度作批注。
10.许多人认为“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作者说“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
对此,你有何看法?
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成长感悟谈一谈。
“杀不死”的水熊虫
①水熊虫是地球上最顽强的生物之一。
这种微小的动物对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有抵抗力:
煮,冻,辐射,丢真空——它都很难死掉。
②水熊虫的绝招是所谓的“隐生”,把生命代谢放慢到几乎停止的程度。
进入休眠状态时,它的身体含水量可以降到仅仅3%,是名符其实的“脱水”。
但是只要把水加回去,水熊虫就能复生,用它名为“口针”的特殊口器刺穿藻类等生物,吸取里面的营养。
“它们可能是我们所知的动物中最极端的生存专家。
”生物学家鲍勃·戈德斯坦说。
这种脱水“冬眠”并不是只睡一个冬天,这和真的熊可不一样,水熊虫脱水至少十年后还能照常复苏。
③水熊虫在隐生状态下所能承受的低温简直匪夷所思。
它可以在零下272摄氏度的实验室环境里存活,这种温度下连物质的存在形态都变得奇怪了。
④正常情况下,生物体内的原子都在疯狂地振荡,到了这种低温下这些原子几乎都静止了——可是水熊虫还能活着。
更加难以置信的是,要知道水熊虫是有大脑的。
的确,这是个相对简单的脑,但毕竟也是神经元组成的,而且能熬过脱水到3%和-272C的低温而近乎毫发无伤……
⑤水熊虫还能忍受六倍于最深海底的压力。
甚至有一次实验把一批水熊虫暴露在真空中长达10天,最后竟然还有几只没有死掉。
顺便一说,人类在真空中最多也就能活上两三分钟吧。
1965年有个宇航员在真空室里不小心让他的宇航服失压了,15秒之后他就失去了意识。
⑥回到水熊虫。
它们可以承受的辐射剂量数百倍于人类。
它们对热水也没什么意见——哪怕是150摄氏度的热水。
⑦水熊虫甚至没有生活在那些极端环境里,比如某些细菌喜欢的沸腾热泉。
所以过去这些年来人们爱说它是“嗜极端生物”,这并不合适。
它能忍受这些极端环境并不意味着它就会主动去寻找。
事实上,它们最喜欢的是世界各地最经典最常规的土壤、沙地和苔藓。
⑧但这不意味着水熊虫的天堂里没有麻烦。
“如果你生活在土壤里,”戈德斯坦说,“脱水的威胁是无处不在的。
”比方说,如果太阳晒干了土壤表面的话,一种策略是往土壤
深处钻,但“如果你钻得太深,食物就不怎么多了。
所以它们的生活很可能像是走钢丝,既要获得食物,又要面对晒干的危险。
”
⑨所以,水熊虫难以置信的求生技能可能仅仅是土壤里艰难生活的自然产物,而抵抗闻所未闻的低温和高压只不过是这一脱水策略的额外福利。
但另一个更让人困惑的问题是.它怎么办到的?
戈德斯坦的实验室正在研究这一点,他认为水熊虫可能不仅仅是靠一个简单的绝招,而是一系列策略来忍受干燥,最终复活。
⑩“有一种机制我们是知道的:
有些耐干燥的动物会制造一种名为‘海藻糖’的糖类,”戈德斯坦说,“脱水逐渐进行时,海藻糖会逐渐地‘取代’水,在本来有水的地方形成透明层,这很可能避免了很多脱水或复水时的常见伤害。
”但是,水熊虫有1000种左右,并非所有种类都会合成这种糖,所以一定有某些别的诀窍。
(11)托马斯·布斯比,戈德斯坦手下的一位博士后,正在研究水熊虫如何在室温下熬过脱水,并在考虑将之应用在疫苗中。
毕竟,疫苗的成本里面,有一大部分来自于全程冷链运输。
如果水熊虫能告诉我们如何在室温下让疫苗保持活性呢?
1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本文的语言科学严谨,如第①段“之一”准确地说明水熊虫是众多最顽强的生物中的一种。
B.文章第⑤⑥段两次将水熊虫与人类相比较,目的在于突出它远远胜过人类的生存能力。
C.文章第⑧段以走钢丝比喻水熊虫在土壤中生活的状态,形象地说明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D.本文条理清楚,先总写水熊虫的“顽强”,接着具体介绍其“顽强”的求生技能,最后分析其求生的诀窍和应用价值。
12.下列对水熊虫“杀不死”的特点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水熊虫在隐生状态下能在零下272摄氏度的实验室环境里存活。
B.进入休眠状态时,水熊虫的身体含水量能降到仅3%,且脱水至少十年后还能复苏。
C.水熊虫能忍受六倍于最深海底的压力,且都能合成“海藻糖”来避免常见伤害。
D.水熊虫能承受数百倍于人类的辐射剂量,还能承受150摄氏度的热水。
13.结合选文,谈谈科学家们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研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八 年级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 II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