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常用教育心理学效应.docx
- 文档编号:11208461
- 上传时间:2023-02-2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6.04KB
20个常用教育心理学效应.docx
《20个常用教育心理学效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个常用教育心理学效应.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个常用教育心理学效应
20个常用教育心理学效应[1-10]
1、破窗理论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破窗理论”不仅仅在社会管理中有所应用,而且也被用在了现代企业管理中。
在教育中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如果一名学生因为成绩不好或有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就给他贴上一个“差生”或“坏学生”的标签,那么人们就会带上有色眼镜看他,只要他犯了一点小错,就抓住不放,乱扣帽子,因为既然是破的东西,让他再破一些也无妨,所谓“墙倒众人推”,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2、蝴蝶效应
什么是蝴蝶效应?
1979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
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蝴蝶效应”反映了混沌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
经典动力学的传统观点认为:
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是不敏感的,即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对未来状态所造成的差别也是很微小的。
可混沌理论向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
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
这首民谣说: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
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恶果。
一些看似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一定要防微杜渐,否则,悔之晚矣。
“蝴蝶效应”启示录,古往今来知多少?
3、近因效应
最近、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以冲淡在此之前产生的各种因素,这就是近因效应。
有这样一个例子:
面试过程中,主考官告诉考生可以走了,可当考生要离开考场时,主考官又叫住他,对他说,你已回答了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评委觉得不怎么样,你对此怎么看?
其实,考官做出这么一种设置,是对毕业生的最后一考,想借此考察一下应聘者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
如果这一道题回答得精彩,大可弥补此前面试中的缺憾;如果回答得不好,可能会由于这最后的关键性试题而使应聘者前功尽弃。
4、青蛙效应
从前有一则水煮青蛙的寓言:
如果把一只青蛙放在沸水中,它便会纵身而出;如果把一只青蛙放进温水中,它会感到舒舒服服的。
然后你再慢慢升温,即使升至摄氏80°,青蛙也仍然会若无其事地待在那水里。
随着温度的继续上升至90°~100°时,青蛙就会变得越来越虚弱,在此情况下,青蛙已经失去自我脱险的能力了,直至把它煮熟为止。
在第二种状况下,青蛙为什么不能自我摆脱险境呢?
这是因为青蛙内部感应自下而上威胁的器官,只能感应出激烈的环境变化,而对缓慢、渐进的环境变化却不能及时做出感应。
这就是一种“青蛙效应”。
“青蛙效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5、美人效应
罗马一家自助餐厅的老板想出一个赚小费的妙计。
他请来一位非常漂亮的姑娘,坐在柜台边收钱,以便使男客们神魂颠倒,慷慨解囊。
谁知那位姑娘上班后没过几天,就对老板说:
“我想,我不如以前漂亮了!
”老板忙问:
“这是怎么回事呢?
”“现在,所有的男客都在柜台边反复地数我找给他们的零钱!
”
6、鲶鱼效应
西班牙人爱吃沙丁鱼,但沙丁鱼很娇贵,极不适应离开大海后的环境。
用不了多久就会死掉。
为延长它的活命期,当地渔民想出了一个办法,将几条沙丁鱼的天敌鲶鱼放在运输容器里。
为了躲避天敌的吞食,沙丁鱼在有限的空间里快速游动,反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这就是经济学上讲的鲶鱼效应。
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下去,惧者必然会比其他人更用功,而越用功,跑的就越快。
7、晕轮效应
晕轮原指月亮被光环笼罩时产生的模糊不清的现象。
晕轮效应是一种普通存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个人进行评价时,往往会因对他的某一品质特征的强烈、清晰的感知,而掩盖了其他方面的品质。
毕业生在求职应聘中,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这种晕轮效应,把自身的优势充分地展现出来,一定会给招聘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赢得对方的赏识,取得面试的成功。
比如,当招聘者问及你的英语水平时,你便用英语熟练地与其交谈,必然会引起招聘者的极大兴趣,很可能当场便与你拍板“成交”。
但在运用这一效应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刻意制造“光环”效果,那种虚妄做出的行为,往往适得其反。
8、木桶效应
在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一个木桶来装水,如果组成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的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这个木桶中最短的木板决定的,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
由此可见,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短板”的长度决定其整体发展程度。
正如,一件产品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那个品质最次的零部件,而不是取决于那个品质最好的零部件;一个组织的整体素质高低,不是取决于这个组织的最优秀分子的素质,而是取决于这个组织中最一般分子的素质一样。
……此种现象在管理学中通常被称为“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对你有何启示?
9、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
“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
“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
”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告:
“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
”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
第三仆人报告说:
“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
“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马太效应,反应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
科学家罗卜特·默特把故事中的现象称为“马太效应”——即任何个人、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10、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有其神话色彩。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中塞浦路斯的一位王子,他用象牙雕刻了一位美女,雕刻时倾注了全部感情和心血,雕成后每天爱不释手,深情凝望着它,终于有一天这个雕刻的美女活了,成了王子的妻子。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受到这个神话故事的启发,与助手进行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他们到一所学校,随意抽取一组一年级的学生,然后告诉这些学生的老师们说,班上的这些学生属于大器晚成者,并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念给老师们听。
结果也是出人意料的。
在学期之末,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时,他们的成绩明显优于第一次测验的结果。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出人意料的效应呢?
罗森塔尔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老师们认为这些大器晚成的学生有潜力,因此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以致使他们的成绩得以改善。
这个实验充分证明: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的预言,会决定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
同时也总结出了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即“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也叫“暗含期待效应”,它是指教师对学生未来造就的可能性,怀着暗含期待的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
在这种体验当中包含着热爱、理解、尊重、关心、信赖、爱护以及较高的人际期望。
在学校教育当中,老师不仅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而且还应该是学生心理上的依赖者与指导者。
教育实践也充分表明:
如果老师喜欢某些学生,对他们抱有较高的期望,给他们设定较高的标准与学习目标,并经常对他们进行鼓励、关注与更多的个别辅导,这些学生将会以较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将会更加自信、自强,将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一般都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显著的提高与进步。
这实际上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潜力,使学生受到鼓舞与激励并对自己产生了自信心,从而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这一点,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体会。
假使有一天某人称赞你穿的衣服很漂亮,你就会自我感觉良好,信心十足,心情舒畅,对人也热情起来,工作也会觉得得心应手。
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的刺激作用。
相反,在教学中,如果老师不喜欢或忽视甚至歧视某些学生,对这些学生降低标准或不抱任何期望甚至放弃他们,任其放任自流的话,对他们的关注少了,对他们的辅导少了,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会从老师的言谈举止与表情中感受到老师的“偏心”与冷漠,从而产生与老师之间的误会与隔阂,对学习更加消极,更加灰心丧气,对老师更加反感,逐渐放弃这一学科的学习。
正如《圣经》上的这句话,富有的还要给予,没有的还要剥夺。
越有的就越有,越没有的就越没有。
这句话应该给我们为人师者以警示:
我们在教学中,绝对不要放弃某些学生,在授课与个别辅导中,要尽量兼顾好生与差生,要对学生多鼓励,要重视“罗森塔尔效应”的作用。
【罗森塔尔效应另一种解释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
“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智商很高。
”事过半年,罗氏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表现超常。
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
运用到人事管理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
“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我想早点听到你成功的消息。
”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待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产生。
】
11.瓦拉赫效应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
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
“瓦拉赫很用功。
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
”
此后,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
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
瓦拉赫的成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强点和弱点,他们一旦找到了发挥自己智慧的最佳点,使智能得到充分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
后人称这种现象为“瓦拉赫效应”。
12.刻板效应
社会心理学认为,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
它是对人的一种固定而笼统的看法,从而产生一种刻板印象。
在学校经常可见到这种现象,教师对那些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脸上往往流露出喜爱的神色,并受到器重和青睐。
而天资愚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受到歧视,教师表现出急躁、厌烦的情绪,令人沮丧的话常挂在嘴边。
实践证明,经常受到这种“待遇”的学生,会顿觉凉水浇身,丧失了学习信心,失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以至产生颓废情绪。
13.“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所以开始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
结果很明显,南风获得了胜利。
这就是“南风效应”这一社会心理学概念的出处。
“南风效应”给人们的启示是:
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
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
比如:
有些同学与大家在一起时很凶很要强,一次、两次可能因为你很凶,要了别人强,占了上风,但不久你就会发现你已经失去了朋友。
我们可以还看到,在与别人发生矛盾,各不相让,到最后往往是两败俱伤,想想如果学学“南风”两人平心静气地好好谈谈,结果是否会好许多呢?
14.培哥效应
在有些电视节目中,曾有人做过所谓奇特的记忆表演。
一般都是在舞台上立一块黑板,然后随意让观众说出一些词语、数字、节目名称、公式、外语单词等等,并按序写在黑板上。
表演者在这一过程中不看黑板,但他却能根据观众的要求准确地讲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内容,甚至还能把全部内容倒背出来。
这种表演看起来十分神奇,其实只不过是运用了培哥记忆术,产生了“培哥效应”罢了。
这种方法实际上并不难,它是自创一套记忆编码,比如,⑴——帽子,⑵——眼镜,⑶——围巾,⑷——衣服,⑸——腰带,⑹——裤子……并熟练地记下来,然后通过联想与要记的材料相连接。
比如要求你记住这样几个词:
⑴大象,⑵打气,⑶洗澡,⑷电风扇,⑸自行车,⑹水……这样你就可以把大象与固定编码的第一号帽子联系起来,联想到大象的鼻子上戴了一顶帽子。
要记住第六个词“水”时,把它与裤子产生联想——水把裤子弄湿了。
通过这样的编码联想,记起来就不困难了。
因为在联想时,我们有意识地把联想的事物放大,表象清晰而奇特。
例如要记住第四个词——电风扇与衣服发生联想时,如果表象是电风扇吹开了衣服就很一般,但如果想象成电风扇穿了一件羽绒服,就非常奇特,这就更便于记住这一对象。
培哥记忆术的固定编码有很多种,如按照自己身体各部分的上下编号,按进门后能看到的东西编码,按自己的亲朋好友的姓名编号等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避免记忆的枯燥单调,使其妙趣横生了。
当然,这种方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去经常锻炼,并尽可能地使自己的联想奇特醒目非同一般。
15.迁移效应
在学习心理学中,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效应”。
它有三种效应方式:
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正效应;先行学习A干扰和阻碍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负效应;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无任何影响,称为零效应。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注意有关迁移条件产生的条件,就会发生不必要的迁移现象,如,日本司机在美国开车,常发生困难,甚至出现车祸。
这主要是因为在日本是“车左、人右”,而在美国却恰好相反。
当然,如果运用好迁移效应就可能产生下面的效果。
如,在棒球队员中选拨出高尔夫球的集训队员;让会英语的人去突击学习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一般都有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这一理论给学习的启示是:
一是要注意发现概念、原理的相同、相通之处。
二是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即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掌握那些具有规律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三是要广泛地积累各方面的学习经验。
四是要注意防止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定势。
16.反馈效应
反馈原来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
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这一心理现象称做“反馈效应”。
下面是一个著名的反馈效应的心理实验:
心理学家罗西与亨利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测验。
主试对第一组学习的结果每天都告诉学生,对第二组学生只是每周告诉他们一次,而对第三组,则一次也不告诉。
如此进行了8周教学。
然后改变做法,第一组与第三组对调,第二组不变,也同样进行了8周教学。
结果除第二组稳步地前进,继续有常态的进度外,第一组与第三组的情况大为转变:
即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而第三组的成绩则突然上升。
这说明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并且是即时反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大。
心理学家布朗的实验表明,反馈方式不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也不相同。
一般来说,学生自己进行的主动反馈要优于教师的反馈。
这给我们的启示在于:
一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及时地进行自我反馈,避免毫无目的的学习和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的学习方式。
二是重视老师在作业或试卷上所作的评语,认真总结自己学习上存在的优缺点,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三是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取得高分时不骄傲,仍坚持继续努力;成绩不理想时不要丧失信心,决心迎头赶上。
17.糖果效应
我很欣赏萨勒通过实验得出的“糖果效应”这个概念。
萨勒对一群都是4岁的孩子说:
“桌上放2块糖,如果你能坚持20分钟,等我买完东西回来,这两块糖就给你。
但你若不能等这么长时间,就只能得一块,现在就能得一块!
”这对4岁的孩子来说,很难选择——孩子都想得2块糖,但又不想为此熬20分钟;而要想马上吃到嘴,又只能吃一块。
实验结果:
2/3的孩子选择宁愿等20分钟得2块糖。
当然,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少孩子只好;把眼睛闭起来傻等,以防受糖的诱惑,或者用双臂抱头,不看糖或唱歌、跳舞。
还有的孩子干脆躺下睡觉——为了熬过20分钟!
1/3的孩子选择现在就吃一块糖。
实验者一走,1秒钟内他们就把那块糖塞到嘴里了。
经12年的追踪,凡熬过20分钟的孩子(已是16岁了),都有较强的自制能力,自我肯定,充满信心,处理问题的能力强,坚强,乐于接受挑战;而选择吃1块糖的孩子(也已16岁了),则表现为犹豫不定、多疑、妒忌、神经质、好惹是非、任性,顶不住挫折,自尊心易受伤害。
这种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能预测出他长大后个性的效应,就叫糖果效应。
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说,萨勒也未指出实马的样本大小,有多少被试孩子,他们的家教状况如何。
我认为4岁的测试不会绝对性地决定他以后的人格,4——16岁期间,12年的环境与教育会起更大的作用。
但萨勒提出的这个效应还是颇有新意的。
18..权威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
试验中这位“化学家”煞有其事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
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为什么多数学生都认为有气味而举手呢?
这是因为有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权威效应”。
所谓“权威效应”,就是指说话的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则所说的话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19.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就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
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射的就是这种投射效应的一个侧面。
所谓超限效应是指剌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转变后进生不是一劳永逸的,后进生的转化一般要经过醒悟、转变、反复、巩固、稳定的过程,而反复又是转变中的中心环节,甚至会出现几次较大的反复。
这是因为这些学生意志品质不够完善,自我约束能力还比较弱,面对后进生的反复,教师要特别谨慎,绝不能气馁和放弃教育,应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心理特点,不断调整教育方案,使后进生渡过反复关,更快地进步起来。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防止“超限效应”的消极影响。
因为有的教师面对后进生的反复,会失去教育的信心,过分责备后进生,在批评学生之后,会觉得意犹未尽,重复批评后进生,接着还是批评……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样的批评,使学生极不耐烦,讨厌至极。
教师不能动辄采取“翻老账”、“揭老底”的做法,切忌再用陈谷子烂芝麻翻个没完没了的方法,那样会加重差生的精神负担,使他们丧失进步的信心,并容易造成师生感情上疏远。
产生逆反心理,教师讲最多的道理,或要他们做这做那,往往会置之不理。
从心理角度上讲,第一次挨批评时,学生的厌烦心理并不太大,但是在第二次,往往使厌烦度倍增,如果再来第三次、第四次……那么批评的累加效应就会更大,厌烦心理就会以几何级数增加,说不定因而演变成反抗心理,甚至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20.詹森效应
有一名运动员叫詹森,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
人们借此把那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竞技场上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名列前茅,“实力雄厚”与“赛场失误”之间的惟一解释只能是心理素质问题,主要原因是得失心过重和自信心不足造成。
有些人平时“战绩累累”,卓然出众,众星捧月,造成一种心理定势:
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再加上赛场的特殊性,社会、国家、家庭等方面的厚望,使得其患得患失的心理加剧,心理包袱过重,如此强烈的心理得失困扰自己,怎么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呢!
另一方面是缺乏自信心,产生怯场心理,束缚了自己潜能的发挥。
如何走出“詹森效应”的怪圈呢?
首先,要认清“赛场”的目的,克服恐惧感,赛场并不可怕,只是比平常正规一些而已。
其次,要平心静气地走出狭隘的患得患失的阴影,不贪求成功,只求正常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赛场是高层次水平的较量,同时也往往是心理素质的较量,“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树立自信心,一份耕耘必定有一份收获。
最终定会交付满意的答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 常用 教育 心理学 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