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docx
- 文档编号:11207478
- 上传时间:2023-02-25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46.09KB
论《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docx
《论《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
本文要说明的是,《狂人日记》是融合了象征主义手法的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正是这种“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奠定了中国新文学开放、发展的现实主义的基础。
全文分为六个部分:
一、引言(2——6);
二、狂人形象的真实性(6——16);
三、狂人形象的典型性(16——23);
四、《狂人日记》与象征主义的关系(23——31);
五、《狂人日记》:
现实主义在这儿上升到了象征境界(31——49);
六、结语(49——52)。
一、引言
《狂人日记》自1918年问世以来,由于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贡献给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块奠基石的崇高历史地位和作品本身的“表现的深切的格式的特别”,
(1)在鲁迅以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上,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历来是人们探讨、争辩的热点之一;近七十年,研究者写了不知超出作品本身多少倍的文章,从各自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但真正酿成正面交锋的有两次:
第一次,关于狂人形象的真假问题(1954——1979年)大体有三种观点——
①“战士说”:
狂人并不真狂,他是清醒的反封建战士;狂人是统治阶级加给他的诬蔑;鲁迅故意把他化妆为“疯子”,乃是为了更有力地揭露敌人,警醒人民;
②“狂人加战士说”:
狂人的确是真狂人,他的发狂不是假的,是一个战士被折磨得发了狂,是发了狂仍然不屈地进行战斗的战士;
③“狂人说”:
狂人是真狂人,普普通通的狂人;作品的思想性不是通过狂人的形象表达出来的,而是作者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将其寓于作品中,通过联想、比喻、双关的手法,暗示给读者的。
第二次,关于《狂人日记》本身的创作方法问题(1979——1982年)。
概括起来,大致有这么几种看法——
①“象征主义说”:
狂人不过是一个象征,一个鲁迅所假定的抗击旧世界的力量的象征,鲁迅并不是把他作为一个现实主义正面人物或英雄人物来创造的;
②“浪漫主义说”:
狂人是鲁迅用浪漫主义方法创造出来的一个象征性的正面人物、反封建战士的形象,也是具有强烈的革命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鲁迅自己的化身;
③“意识流说”;
④“现实主义说”:
从《狂人日记》描写的全部生活环境和人物形象分析,小说是真实的,现实主义的;从一个“迫害狂”患者对生活和环境的反应分析,小说也是真实的,现实主义的。
显然,在第二次“交锋”中,人们的视野显得比第一次更广阔,提出的问题更带普遍意义,这也反映了我们研究的大概轮廓和发展;目前,争论的焦点,已不是狂人形象的真假,而是作品本身的创作方法问题了;在后一个问题中,“意识流说”已不多见,重点在于如何估价象征主义在作品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方面,有这么些代表性意见:
①“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说”:
“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虚写寓意,用的是象征主义。
……如果只采用象征主义方法而不通过现实主义方法来刻划真实的疯子并提出肉体吃人的问题,那么,所谓‘礼教吃人’的思想就会变得很抽象,很虚空,作品就容易走上概念化的道路;但如果小说只采用现实主义方法,只限于提出吃人肉的问题,那么,作品也就失去了强烈而深刻的思想性,变成比较平庸无奇的了”
(2);
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说”:
“第一,它既重视现实生活的如实描写,也重视主观感情、信念和理想的直接抒写,这种主观情怀忧愤深广,但却是明朗、积极、反映历史进程的,远不是象征主义的象征及其所表现的模糊、奥妙、颓废的格调。
第二,它既按照生活的实际样式来塑造形象,也按照浪漫主义的理想或幻觉的样式来塑造形象,这在第三节、第六节,特别是第八节以及最后的呼喊‘救救孩子’里,都表现得十分明显。
第三,在表现手法上,小说既有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也有浪漫主义的抒情手法,这主要表现在抒忧愤和发议论上,也可以包括为了表现某种主观意念的象征手法”;(3)
③“象征主义说”:
“鲁迅在这里主要地并不是通过真实反映生活的本来面貌揭示生活的本质,而是通过由真实细节塑造成的形象来吸引读者接受作品中的暗示,了解作品中双关和暗示所包含的深刻寓意”;“实际上,《狂人日记》的主题并不是单一的揭露,它还包含着热烈的歌颂,歌颂不屈不挠勇敢斗争的精神,……有着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这种理想主义因素主要是由狂人形象的象征性一面传达给我们的”(4)。
当然,更多的论者,还是主张多年来流行的“现实主义说”的。
如果再加上1924年成仿吾的“自然主义说”和不久前的“充满革命战斗理想主义精神的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三调和’(5)说”,的确,八千余字,十三则的小说,已被指派为几乎占全了各种各样的创作方法,简直让人有眼花缭乱的感觉;但不管怎样纵说纷纭,如果我们把目前的这种种“说”和二次正面交锋联系起来考察,便不难看出,狂人形象问题,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这不仅因为作品本身即“狂人”之日记,更由于“人物的怎样塑造,是创作方法的一个中心问题”(茅盾)(6),所以,对狂人形象的分析,仍是我们研究《狂人日记》时的第一道必答题。
本文要说明的是,《狂人日记》是融合了象征主义手法的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又由于上面所说的缘故,拟先谈狂人形象的真实性(——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接着看其典型性(——现实主义的根本特点),然后,回过头来说说为什么《狂人日记》不是象征主义作品,但却吸收、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从而使它有了“淡淡的象征主义的色彩”。
(7)
二、狂人形象的真实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论到“疯癫”时指出;
一个人,如果对于他感性世界变成了赤裸裸的观念,那末他就会反过来把赤裸裸的观念变为感性的实物。
他想像中的幻影成了有形的实体。
在他的心灵中形成了一种可以触摸到、可以感觉到的幻影的世界。
这就是一切虔诚的梦幻的秘密,也就是疯癫的共同的表现形式。
(8)
狂人,是否也具有这种“疯癫的共同的表现形式”呢?
一出场,狂人就已经显示出精神错乱的迹象:
月亮的升沉起落竟使他陷入莫名其妙的惊恐之中,以至被一只狗看了两眼也构成了对自身安全的严重威胁;出门后,赵贵翁的眼色,路人的谈笑,孩子们的嬉戏,莫不引起他的惊奇,相识者和不相识者,大人和小孩,都被他看作具有同一心理状态的行为目的:
“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
主人公既然相信人们对他普遍怀有恶意,必然要求对此作出明白的解释,追究别人如此憎恨他的理由。
他回忆起自己二十年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揣了一脚,于是认定这件遥远的琐事便是自己今日被众人视作仇敌的唯一原因。
敌对关系一旦被他确认,敌对行为的存在也就无可怀疑了;可怀疑的只是所采用的具体方式和手段。
主人公的不安和恐惧转向了对迫害方式的侦破。
于是,街上女人打骂儿子的“咬你几口”的气话,狼子村佃户告荒时讲的吃人事件,成了将吃他的暗号,也就成为他构筑“吃人”观念的最初材料。
继而,他又想到世人论人的反复无常,大哥传授的做论的诡辩术,古来时常吃人的诸多记载,这种集中在一条思路上的持续不断的思考,使他头脑中有关“吃人”的观念越来越强烈,终于成为占据他全部思想的核心观念,固执地排斥和压抑着其他不同的事实和观念。
当他查阅史书以期证实自己的判断无误时,既看不见年代,也看不见史实,只见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而从“仁义道德”的字缝里又看出“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此即“对于他感性世界变成了赤裸裸的观念。
”
从此,主人公的疯狂更甚,恐惧与痛苦有增无减,他的怀疑和联想也更加层出不穷。
蒸鱼,究竟是鱼(肉)是人(肉),无法说清;医生来诊病,被他当作乔妆的刽子手,来揣揣肥瘦;大哥点头听从医嘱,被他当作兄长参与吃人阴谋的证据;横梁和椽子也在头上发抖、变大,沉重地压在身上要置他于死地;回忆起幻妹夭折时大哥劝母亲节哀的场景,他也认定是大哥吃了妹子,才劝母亲不要哭;妹子既然是被吃掉了,自己作为家庭成员之一,就有可能于无意之中分了肥;……
——此即“他就会反过来把赤裸裸的观念变为感性的实物”。
就这样,“他想像中的幻影成了有形的实体。
在他的心灵中形成了一种可以触摸到、可以感觉到的幻影的世界”。
但也正因为以上粗线条的描述,仅证明了狂人的确具有“疯癫的共同的表现形式”,我们还得再看他是怎样一种“疯癫”,他是如何通过其特殊的途径而达到了如此“感性世界→赤裸裸的观念→感性的实物”的。
鲁迅说他创作《狂人日记》仰仗了“医学上的知识”;(9)在作品前面的“识”中又说狂人“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这就为我们提供了线索。
查《辞海·医药卫生手册》,原来“迫害狂”即“偏执狂(亦称妄想狂)”,其界定是:
“一种极少见的精神病。
病因未明。
主要表现为系统的、固定的妄想,内容多为猜疑别人对他有恶意。
除妄想外,其他表现均为正常”。
(10)其他资料更详尽的说明是:
对别人态度的怀疑占据他们的脑子(思想),终于他们怀疑到自己近亲的行为。
患者常假想朋友们的谈话中混杂着一些词句,细按起来都有隐藏的意思,而报纸上看来也充满了遮遮掩掩的指涉他们的片断。
(《大英百科全书》)(11)
这种病型和病程很明确。
……通常发生在30岁以后,……病从多疑开始……逐渐发展成为相当复杂的妄想,其中牵涉的人愈来愈多;/特别是当妄想达到充分发展的形式时,妄想所涉及的是病人所熟知的一些人——他的近亲、熟人,以及由于某些情况与病人接触过的一些人;妄想涉及负责治疗的医师……(《精神病学》)(12)
这儿,“通常发生在30岁以后”,——日记一则就有“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这样的句子;
“病从多疑开始,牵涉的人愈来愈多”——日记一、二、则的多疑也是:
先为月亮和狗,而后是赵贵翁、七八个人、一路上的人,最终是一伙小孩子;
“终于怀疑到自己近亲的行为”——日记三则有“拖我回家,家里的人都装作不认识我;他们的眼色,也全同别人一样……”;
至于“假想朋友们的谈话中混杂着一些词句,细按起来都有隐藏的意思,而报纸上看来也充满了遮遮掩掩的指涉他们的片断”,则简直可以和日记三则中的一些段落相比照,例如,关于街上女人打骂儿子“咬你几口”且充满了对兄长的血肉之情,更有对未来的渴望和确信;虽然觉得横梁和椽子也要置他于死地,却能真诚地反省并呼吁“救救孩子”!
——这和他的疯狂能统一吗?
这时的狂人,还是真实的么?
对此,主张“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说”的同志以为:
“在这里,狂人的形象就不完全是一个现实主义的‘被迫害狂’患者的形象,而是被作者赋予了理想主义的浓烈色彩,实际上,是作者战斗精神的直接表现”。
(13)——这是从形象塑造上说的:
主张“象征主义说”的同志则认为:
“这种理想因素主要地是由狂人形象的象征性一面传达给我们的”;“实际上这时的狂人在我们心目中是一个立场坚定斗志昂扬的革命者形象,……(14)——这是从解读角度说的;
角度虽不同,结论却一致,狂人,这时已不是那个“妄想狂患者了”了,他或被“理想化”,或被借用来作为“象征”,直接寄托作者自己的思想情感,总之,已不是个活生生的现实主义形象了。
我们以为,以上两种观点,都是欠妥当的,理由是:
有些精神病人,是有意识障碍的,例如急性的器质性精神病或症状性精神病。
病人在发病的时候,不认识父母子女,分不清上午和下午,不知道东南西北,会错把裤子当成衬衫,将袜子作为手套,随地便溺,答非所问,日常生活也需要他人照顾。
但是,绝大多数的精神病,例如精神分裂症、躁狂忧郁症、更年期精神病等,病人的意识是清楚的,他们在发病时,多数也认识自己的亲友和同事,能烧饭煮菜,会写信算账,言语功能也并无障碍,记忆也良好,甚至还可能有条不紊地工作,看上去脑子并不糊涂。
因为,他们只有一部分的精神活动有了改变,而其它的精神活动是正常的。
神志清楚,恰恰是这些类型精神病的临床特点之一。
(《精神病知识》)(15)
对照一下《辞海·医药卫生分册》中“偏执狂(亦称妄想狂)——……除妄想外,其他表现均为正常”,等等,我们便不难看出,尽管狂人着如急性的器质性精神病或症状性精神病人的“分不清上午和下午”(日记六则: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等等病状,但他所患毕竟属精神分裂症类型,所以,“论辩”、“劝转”、“呼号”,应当肯定是真实的、可信的,此其一;
其二,正象有的同志早已指出的那样,“一个狂人,常常要比清醒的人更无节制地宣泄他平日内心最隐秘又最揪心的思想,而且,似乎狂了之后,更是一口咬住那个思想不放,……(16)所以,“从来如此,便对么?
”的步步紧逼,慷慨激昂的劝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希望和警告,以及“救救孩子”的呼号,实在是自身狂的思想情感的“无节制地宣泄”,并没有什么理想或象征的色彩。
或许,人们会说,以上的引证,仅为“纸上谈兵”;我们还是结合具体实例来谈——
①“……让我用俗话来表一表我的看法,您要笑就尽管笑好了——新生活的黎明会放光,真理会胜利,那时候节日会来到我们街上!
我是等不到那一天了,我会死掉,不过总有别人的曾孙会等到的。
我用我整个灵魂向他们欢呼,我高兴,为他们高兴!
前进啊!
求主保佑你们,朋友们!
”
②“您一心要摹仿的那些禁欲主义者,是些优秀的人,可是他们的学说即使在两千年前也已经停滞不前,将来也不会前进一步,因为那种学说不切实际,不合生活。
……从开天辟地起一直到今天,您看得明白,不断进展着的是奋斗、对痛苦的敏感、对刺激的反应能力啊……”/“……我们关在铁格子里边,长期幽禁。
受尽折磨;可是这很好,很合理,因为病室跟温暖舒适的书房根本没有甚么分别。
好方便的哲学:
不用做事,良心却清清白白,而且觉着自己是大圣大贤……不行,先生,这不是哲学,不是思想,也不是眼界开阔,而是懒惰,托钵僧精神,浑浑噩噩的麻木……对了!
”伊凡·德米特里奇又生气了。
“你蔑视痛苦,可是如果房门把您的手指头夹了一下,您恐怕就要扯开喉咙大叫起来了!
”
如果仅仅看上面两段,我们大概会以为,①段简直象是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在那里直抒胸臆;②段极像是一个渊博、善辩且机智的哲学家在滔滔不绝地发表高见,但这却是契词夫《第六病室》中狂人,伊凡·德米特里奇·格罗莫夫发疯以后对医生拉京说的话,而且,②段中,前后分别300和近1000字。
有趣的是,这个狂人,和鲁迅笔下的狂人,不仅年龄相当,病型相似,就是某些行为方式也有惊人的一致,在说出上引①②两段话之前,有作者自己的说明:
“……格罗莫夫是个大约三十三岁的男子,出身贵族家庭,……害着被虐狂”。
说出那些话时,他已是如此之疯以后了:
“在墓园附近的山沟里发现了两个快要烂完的死尸”,他便“脸色就白一阵红一阵,开始表白说”与自己无关,以后躲入地窖——
实在冷得厉害,挨到天黑就象贼那样悄悄溜回自己的房间里去了。
他在房间中央呆站着,一动也不动地听着,直到天亮。
大清早,太阳还没出来,就有几个修理炉灶的工人来找女房东。
伊凡·德米特里奇明明知道这些人是来把厨房里的炉灶重新修砌一下的,可是恐惧却告诉他说:
他们是假扮成修理炉灶的工人的巡警。
他悄悄的溜出住所,没穿外衣,没戴帽子,满腔害怕,沿着大街飞跑。
狗汪汪叫着在他身后追来,一个农民在他身后甚么地方呼喊,风在他耳朵里呼啸,伊凡·德米特里奇觉得在他背后,全世界的暴力合成一团,正在追他。
这样的疯狂和那样激昂、深刻、机智的话语,集于一身,这是否可能,还是现实主义的么?
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有以下事实为证:
①1884年,契词夫“于莫斯科大学医学系毕业之后,开始行医,广泛接触社会生活……”;此篇作于1892年。
②契词夫说:
“必须把生活写得跟原来面目一样,把人写得跟原来面目一样,而不是捏造出来。
”又说:
“简洁是才力的姊妹。
”此篇就典型地实践了他的这些主张,这是人所公认的。
③而且,正是那些疯后的话语,击溃了小说的主人公,拉京这个清白、正直的知识分子真心敬仰的“内心平静”和“勿抗恶”的托尔斯泰主义,这是读过小说的人,谁都知道的。
④甚至,小说竟使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有了如此的感叹和举动:
“昨天晚上,我读完这篇小说后,觉得可怕极了。
我在房间里呆不住,站起来走了出去。
我觉得自己也好像被关在第六病室里了。
”
因此,我们应补充说,狂人,无论从其狂乱还是清醒看,都是一个真实、生动、具体的现实主义的妄想狂,——像契词夫对他自己的格罗莫夫的评说一样:
“他一讲话,您就会在他身上既认出了疯子,又认出了人。
”
三、狂人形象的典型性
在创作《狂人日记》之前,鲁迅也真遇到这么一位能让人在他身上“既认出了疯子,又认出了人”的姨表兄弟,阮久荪——
向在西北游幕,忽然说同事要谋害他,逃到北京来躲避……。
住在西河客栈里,听见楼上的客深夜行走,知道是他们的埋伏,赶紧要求换房间……。
鲁迅留他住在会馆,清早就来敲窗门,向他为什么这么早,签说今天要去杀了,怎么不早起来,声音十分凄惨。
午前带他去看医生,车上看见背枪站岗的巡警,突然出惊,面无人色。
(18)
为什么呢?
在给母亲的信中,阮久荪说:
“繁峙县张知事性柔弱,寻常事大抵哥哥代定主意,是以受恨者甚多。
此次系繁邑绅商各界密议决定,设计陷害,各捐资金,沿途贿嘱,竟将哥哥与弟致之死地……。
”(19)
把这个“原型”与作品中的狂人作一比较,我们极易看出,除了“午前带他去看医生,车上看见背枪站岗的巡警,突然出惊……”及“绅商各界密议决定,设计陷害……”和日记二则中路人、小孩等全“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而惊恐及“只有二十年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揣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赵贵翁……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
……”等有相似之处外,已很难找出他们之间还有什么更多的相同了:
前者以为自己弟兄双双被人陷害,在后者身上成为兄长参与其中,共同对付自己,而且一“杀”一“吃”,——这就揭开了封建家庭脉脉含情的外表,而露出了血淋淋的互相残害的真实。
前者以为自己兄长为人所嫉恨而连累自身,将被法办而死,在后者身上,成了一切人甚至兄长因处在“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将合伙吃掉自己,而且吃前还要“揣揣肥瘠,甚至自己也难免“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的下场——他像一个伟大的审判者,不仅指斥着仇敌、亲人的凶残,而且拷问着自己的罪责。
如果说,身处“黑屋子”中,挑战、抗争需要勇气,同时能时时解剖、反省自身,这更需要三倍多的自觉和勇气,狂人,实实在在比阮久荪高大得多;其实,作为“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20)的狂人,他的身上,还有如下一些人的面影:
嵇康。
在“回到古代去”(21)时,鲁迅就曾校定过他的集子(1913年前后)。
在魏晋易代,风云莫测的那个时代,嵇康就敢于“非汤武而薄周礼”,起文,也如鲁迅所说,“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22)
钱玄同。
1917年9月30日的鲁迅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述:
“……旧中秋也,烹骛沽酒作夕餐,玄同饭后去。
月色极佳。
”(23)其后,仅1917年9月到1918年4月,在每天日记的末端记有“夜钱玄同来”者竟达11次之多;当时的钱玄同,确实是个不可一世的反叛者;
尼采。
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鲁迅引出了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的嘴说的“你们已经走了从虫豸到人的路……人还尤其猴子,无论比那一个猴子”这些话,此与日记十则中狂人劝大哥时说的“大约当初野蛮的人,都吃过一些人……怕比虫子的惭愧猴子,还差得很远很远”那些话,简直可以对照阅读。
还有,《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有这样的句子:
你们给自己戴上神圣的面具,你们“纯洁者”。
你们的令人憎恶的毒蛇爬到面具后面。
真的,你们欺骗,你们“静观者!
”查拉图斯特拉一度也上了你们神圣外表的当;他没有看出盘在其后的毒蛇。
(24)
日记五则中,也有相似的话语:
我从前单听他讲道理,也糊涂过去;现在晓得他讲道理的时候,不但唇边还抹着人油,而且心里满装着吃人的意思。
而尼采,面对西方日渐衰落的文明,确曾有着断言“上帝死了”而“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确固不拔的自信”;
章太炎。
他是鲁迅的恩师。
当别人说他是“章疯子”时,他却振振有词:
“……大凡非常可怪的议论,不是神经病人,断不能想,就是想也不敢说,说了以后,遇着艰难困苦的时候,不是神经病人,断不能百折不回,孤行已意……。
”(25)
至于鲁迅自己,他对中国社会“吃人”本性的精辟概括(“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26)等等),对人、对己严于“解剖”的精神等等,也在狂人身上,得到了明确的显现。
正如有的同志指出的,狂人,的确是“中西合璧的艺术宁馨儿”又“鲜活地投射进”鲁迅自己的精神个性,“是创作主体与形象客体曲折而有机统一的典型创造。
”(27)
同时,狂人又是“这一个”,生活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运动之间,出身于地主阶级家庭,小时受到正统的封建教育,后来上了“中学校”,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和民主主义思想,养成了“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的习惯,还有着脚揣“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的反封建举动……;正因为这样,发疯后的他,无论多么严厉的指控着历史和现状,多么激烈地论争,如何充满热情的劝转,如何真诚地呼号,甚至无情地“审判”着自己,我们都觉得毫不勉强——以往的经历、性格、思想如此,再有妄想狂患者特有的固执、无节制的宣泄、飘忽不定的联想和幻觉等等——的解让我们感到是合乎情理,势所必至的。
就拿众说纷纭的“劝转”来说,其实也是很能见出狂人“这一个”的个性特征的——
的确,鲁迅在留学时期接受西欧文艺思想的原本性达到了惊人程度。
在最初的文学活动中,他获得了这种不同质的外来精神原理,“敢于屹立在”三千年沉重的传统上。
但是,如同从许多青年身上看到的那样,获得某些思想和精神,从已往自己身在其中不曾疑惑的精神世界中独立出来,可以说是容易的。
比较困难的是,从“独自觉醒”的骄傲、优越感(常常伴随着自卑感)中被拯救出来,回到这个世界的日常生活中(即成为对世界负有真正自由责任的主体),以不倦的继续战斗的“物力论”精神,坚持下去,直到生命终了之日为止。
——这是比较困难的。
(28)
这虽然说的是鲁迅等现实生活中的民主主义者,但用来考察狂人,这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也不无启示之处:
狂人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30多年来的经历、思想等等,都把他推向这样的境地,一方面,由于获得了民主主义这种根本对立于封建主义的“不同质”的思想,返观历史,研究现状,认识到原本不过为赤裸裸的“吃人”而已,这在他是毫不动摇的,一口咬定,绝不困惑的,任凭别人变换什么形式,玩弄什么手段,他都能敏锐地看出不过是“吃人”前的烟幕而已,然而“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29)所以,另一方面,在当时,从真正的现实历史进程来看,新的、更强有力的推翻这个“吃人”罪恶社会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尚未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他身边的民众虽“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但即使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面对这么严酷的“吃人”的阶级压迫和剥削,却认定是“从来如此”,永世这般的,所以,“物质力量”的欠缺,势必导致对精神方面(思想等这些“批判的武器”)的推崇,因此,作为民主主义者,狂人着重从“心思”即思想方面动手(劝转也好,诅咒也好),当是情理中的事了。
再具体到家里,母亲,毕竟和他是两代人了,不说有什么沟通,大哥讲起“割股疗亲”,她也是不以为非的;小妹,虽然可爱可怜,然已早去;正像《家》中觉慧对大哥觉新的复杂情感一样,一块读书,一起长大的兄长,毕竟与乔妆成医生的刽子手、赵贵翁和他的狗不能相提并论,——血缘的纽带,已往岁月回恋中的难言的情绪羁绊,使他的劝转、诅咒,“先从大哥起头”,作为对策,作为第一步,这没有什么不自然的了。
不管人们怎样论说这劝转中的“和平进化观”,但从人物自身的性格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是有着“非此不可”的必然性的;
但他毕竟是一个民主主义者,他对策、第一步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
大哥虽能满口古圣贤传,却即使是荒年,也断不给佃户减租;虽然平日客客气气,和和睦睦,但不说能够“劝转”过来,这是揭其画皮,也即刻满眼凶光:
他的阶级本性,实在是“劝”不动的,即便弟弟道理如何充分,感情如何炽热,态度如何真诚。
——这从狂人本身而言,促使他更进一步看清了“家庭制度和礼教的弊害,”(30)从而反躬自身,寄望未来;从作者来说,“清醒的现实主义”,(31)使他写出了这种生活本身固有的规律,鲁迅后来,坦率地指出“救救孩子”等的“空空洞洞,”(32)这也从反面说明,当时狂人的劝转→呼号,不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狂人日记 狂人 日记 创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