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A卷.docx
- 文档编号:11204256
- 上传时间:2023-02-25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5.13KB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A卷.docx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A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A卷
第1页共9页
三峡大学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科目代码:
445科目名称: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考试时间为3小时,卷面总分为150分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8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司马迁的____________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
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书同文”,把秦朝的____________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
3.中国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__________、《西游记》、《水浒传》。
4.相传清光绪年间王懿荣等首先发现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________。
5.我国古籍分类“四分法”始于隋代,包括__________、史、子、集。
6.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中医四诊八纲中的“四诊”指的是:
望、闻、问、____________。
8.中国古代产生了以老子为始祖的宗教派别__________,是华夏民族本土产生的最具有影响力的宗教。
9.五行是指金_____________水火土。
10.“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赞扬的是中国特有花卉之一,花中之王___________。
11.汉字六书分别指的是:
象形、指事、____________、会意、转注、假借。
12.《西游记》中______________的原型是唐代著名高僧玄奘。
13.在中国,举行登高、赏菊、佩茱萸等习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___________。
14.花甲之年指____________岁。
15.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______。
第2页
16.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儒家遭受重创。
汉武帝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听从________“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思想实施钳制,使儒家重新兴起。
17.殿试中录取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____________,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18.辛亥革命前我国采用的历法是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仙”。
20._____________、伊斯兰教、佛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21._________发源于青海省西部的唐古拉山脉,流经青海、西藏、四川、湖北等十省区,在上海吴淞口附近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仅次于亚马逊河和尼罗河,位居世界第三。
22.世界最长的城墙是中国万里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TheBeltand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24.《农夫与蛇》、《龟兔赛跑》、《乌鸦喝水》等寓言故事被收录于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_____________中。
25.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的成名作。
26.跨文化交际新鲜感过去后,由于衣食住行不惯、人地生疏、语言隔阂、人际交流障碍,有些人产生迷惑、沮丧、孤独、失落、焦虑、悲伤、思乡等情绪,进而对当地文化采取消极回避、敌意应对甚至承受不了压力而选择回国,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____。
27._____________用来比喻高深不俗的文学艺术或高雅事物;“下里巴人”则用来喻指通俗大众化的事物。
28.__________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起源于四川、重庆,以麻、辣、鲜、香为特色。
29.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提出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奠定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30.“礼乐射御书数"为春秋战国时期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分别为学习礼法、乐舞、射箭、_________、书法和算术。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文化思维定势和对异文化的成见、偏见,是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
第3页
2.面对目的语文化,完全拒绝和完全同化的态度都不可取,外为我用,立足母语文化优秀传统和本质特征的同时,汲取目的语文化的长处,不断发展创造本民族的新文化,是正确对待母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态度的最高境界。
3.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之一,强调人与自然客体的和谐、融合。
4.汉语中独特的词语排列整齐、语义对称、节奏和谐对偶句等特征,体现了中国人抽象辩证思维特质。
5.汉语中缺乏像韩语一样的敬语,说明中国人不讲究长幼、尊卑、亲疏的人际关系。
6.外国人不喜欢聊年龄、收入、婚姻家庭和健康状况等个人隐私;中国人则不介意被问及这些问题。
7.在泰国,摸小孩子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8.人们在交际中注意正确使用一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就能保证交际的顺畅进行。
9.移情是指设身处地领会别人的思想和感情,语言是达到移情的主要手段。
10.跨文化交际实际上是不同文化的交际与碰撞,文化和语言的相互接触不可避免的会相互影响。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有55个法定少数民族。
12.明成祖朱棣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康乾盛世。
13.“柳”与“亭”都是送别诗常选意象。
14.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文化教学内容应包含隐含在语言要素中的文化要素;基本国情、文化背景知识和专门性文化知识。
15.留学生来中国是学习汉语和专业知识的,无需给他们开设《中国概况》和其他文化类课程。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1.下列不属于中国四大发明的选项是_________。
A指南针B瓷器C火药D印刷术
2.下列不属于儒家经典著作“三礼”的选项是__________。
A《周礼》B《仪礼》C《论语》D《礼记》
3.中国第一部汉字字典是________。
A《说文解字》B《尔雅》C《康熙字典》D《新华字典》
4.宋词豪放派代表人物是________。
A秦观B辛弃疾C柳永D李清照
第4页
5.魏晋南北朝时期,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被誉为___________。
A竹林七贤B北宋四大家C唐宋古文八大家D建安七子
6.____________被誉为酒圣,是中国粮食酿酒的鼻祖。
A陆羽B鲁班C杜康D墨子
7.不属于“岁寒三友”的是_____________。
A梅B松C柳D竹
8.下面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是___________。
A春节B中秋节C圣诞节D端午节
9.古希腊三贤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都是古希腊最伟大的___________。
A文学家B科学家C哲学家D帝王
10.广西简称___________。
A粤B琼C桂D渝
11.以下不是旧时家庭教育通用的儿童启蒙教材的是__________。
A《三字经》B《百家姓》C《千字文》D《十三经注疏》
12.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的是_____________乐器的弹奏声。
A古筝B古琴C琵琶D二胡
13.“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著名理学家___________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
A商鞅B孟子C王安石D朱熹
14.中国的最高立法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
15.______________“汉莫拉比法典”,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
A古埃及B古印度C古巴比伦D古希腊
16.____________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共同奉为圣地的城市。
A耶路撒冷B瓦拉纳C清迈D京都
17.不属于世界七大洲的选项是_________。
A亚洲B大洋洲C北极洲D南美洲
18.红娘是______________里的角色。
A关汉卿《窦娥冤》B王实甫《西厢记》
C汤显祖《牡丹亭》D洪升《长生殿》
1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语出《淮南子》,体现中国传统思维模式中的_______。
A辩证思维B整体思维C抽象思维D类比思维
第5页
20.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不当的是__________。
A尊重目的语文化B理解与适应目的语文化
C面对文化冲突求同存异D全面同化目的语文化
21.下列关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不可分割
B语言是记录文化的符号系统,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C语言高于文化,文化的传承受制于语言
D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22.1861年~1865年,美国爆发了__________。
亚伯拉罕·林肯领导北方的自由州战胜了南方的蓄奴州,美国从此开始全面实行自由资本主义,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A独立战争B南北战争C第二次独立战争D冷战
23.1840年至1842年爆发的___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自此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同时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A八国联军侵华B第一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D中法战争
24.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_____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A清B明C宋D元
25.“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出自_________。
A李煜《虞美人》B柳永《雨霖铃》
C辛弃疾《青玉案》D欧阳修《蝶恋花》
26.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传统国画的核心特征?
__________
A气韵生动,主张形似不如神似B注重意境
C讲究留白D注重焦点透视
27.被誉为“六朝古都”的城市是__________。
A西安B洛阳C南京D北京
28.18世纪至20世纪初期_______统治的领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
A德国B美国C罗马帝国D英国
29.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该遵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坚持语言教学为主,文化教学为辅,两者有机结合的原则
B坚持分阶段循序渐进和针对性原则
C坚持通过交际技能训练,使文化因素转化为技能
D以上都对
第6页
30.下面哪项行为没有违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禁忌?
_________________
A在德国国会大厦行纳粹军礼自拍
B进入泰国寺庙或梵蒂冈教廷等宗教场所时衣着得体端庄,不着短裙、吊带等
C在欧洲旅游时,如果在中餐厅就餐,服务员是中国人,可以不给小费
D初赴海外,遇到上司给予热心的帮助,可以随意拒绝,因为国外讲求“平等”
31.新年组织包饺子活动,应考虑以下因素:
__________
A合理设计活动环节
B提前了解学生的饮食禁忌和饮食过敏情况
C管理和安全措施
D以上都对
32.太极八卦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系辞》有云: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两仪指_________。
A阴阳B乾坤D八卦D太极
33.以下选项不属于儒家思想的是____________。
A“仁政”、“王道”以及“礼制”
B重义轻利,重农轻商
C格物致知
D取法天地、无为不争
34.《红楼梦》林黛玉感怀身世,葬花轻吟:
”__________________”。
A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B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C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D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35.“三国鼎立”不包括_____________。
A曹魏B东汉C蜀汉D东吴
贰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共30分)
四、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失误是偶然产生的笔误或口误,_________是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规律性错误。
2.对外汉语教学最根本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_________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第7页
3._________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4.HSK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语言教学要注意结构、_________、文化相结合。
6.克拉申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______________,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
7.在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影响,叫做___________。
8.语言测试的评价标准包括效度、信度、__________、可行性和反馈作用。
9.教材编写原则包括:
针对性、__________、科学性、趣味性和系统性。
10.不同于语言的学习,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地获得一种语言被称为语言________。
五、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儿童对第一语言的掌握都是从潜意识地习得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意识学习的成分越来越大,到入学后就变成有意识地学习为主。
2.偏误纠错要既要避免逢错必纠,也不能完全放任自流。
3.认识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韩礼德。
4.焦虑对学习和工作都只有害处,所以要尽量保持良好心态,杜绝焦虑。
5.学习材料越相似,迁移越容易发生
6.全身反应法特别适用于儿童的语言教学。
7.第二语言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目的语,老师要占用绝大部分课堂时间讲语言知识充分讲透,练习尽可能作为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
8.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特定的情景为内容的记忆是语义记忆。
9.语音教学要注意短期集中教学和长期严格要求相结合。
10.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主要是动机和态度。
六、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_________的核心观点认为学习就是“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
A建构主义教学理论B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C行为主义教学理论D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2.________指学习者故意不使用某个语言形式。
A简化B语码转换C回避D化石化
第8页
3.认知方式是人们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对学习者来说,也是其学习方式,认知方式存在个体差异,以下属于认知方式的选项是_________。
A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B审慎型与冲动型
C容忍倾向和排他倾向D以上都是
4.会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情感因素是_________。
A对目的语文化、社会、历史的态度
B对目的语本身的态度
C对课程、教材、教师的态度
D以上都是
5.下列关于遗忘的观点错误的是________。
A如何减少遗忘量,是外语学习的重要任务。
B遗忘量随着时间递增,增加的速度是先慢后快
C科学地重复和回忆,有助于形成长时记忆,减少遗忘量。
D在识记后短时间内遗忘特别迅速,然后逐渐缓慢。
6.对外汉语教学
A知识与能力同等重要,在知识学习中训练能力,用能力加速知识学习
B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C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师生共同参与、双边互动的活动
D对外汉语教学主旨是传授语言知识
7.____________认为:
语言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儿童语言发展受右脑支配,在发展中又转向受左脑支配,这叫做大脑的“侧化”,而侧化过程就发生在2—12岁的关键期。
A关键期假说B可懂性输入假说
C自然成熟假说D习得顺序假说
8.下列不符合听说法主张的选项是________。
A听说读写齐头并进
B强调模仿重复,重视句型操练
C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
D运用对比分析法预测学习重点
9.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
A语言要素B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
C相关文化知识D以上都是
10.下列属于专项技能课的课程是_________。
A听说课B听力课C综合课D精读课
第9页
叁案例分析与写作(共40分)
七、请根据以下材料,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一篇15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
材料:
小谢作为赴美志愿者在美国一家孔子课堂教小学生,中秋节时小谢用英语为学生们讲了嫦娥奔月的故事,通过上网查询他把嫦娥翻译成了goddess。
没想到授课后的第二天就有家长找到校方称小谢教授的内容是强行给自己的孩子灌输宗教的内容。
小谢教孩子们学汉语,有几个很切实的感受:
首先下午一个小时的学习,很多孩子只是带着身子来,脑子早回家了,这个时候想让他们集中精力很难。
其次学习有意义或者跟他们有关系的词汇时,明显感觉他们更聪明,比如看到国旗图片他们就猜得出来意义,而且记得非常准确、熟练;然而“什么”“那”等词,他们似乎一直都不注意是什么意思;还有,他们似乎没有太多表达的欲望,“你叫什么”“你家在哪里”“你是哪国人”这些在我们看来似乎是最基本的交流会话,对孩子来说能有多大意思呢?
今天下午的课真是糟透了,课堂一团糟,那些孩子兴奋得差点就把屋顶掀起来了。
小谢发现似乎每周四下午的课学生会更闹。
如果有一个孩子闹,其他学生也很快受到影响。
小谢反省,这次课的混乱,要怪自己的失误。
他设计了一个数字歌谣的活动,学生可以边唱歌边拍手。
音乐背景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两只老虎”,他们听着听着就跟着唱上来,自己都停不下来。
小谢也没有办法让他们安静下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峡 大学 文学 传媒 学院 445 汉语 国际教育 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