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学校发展规划.docx
- 文档编号:11201303
- 上传时间:2023-02-25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3.34KB
如何制定学校发展规划.docx
《如何制定学校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制定学校发展规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如何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
2012-3-5
一、问题的提出
学校发展规划,在国外又称为SDP,英文SchoolDevelopmentPlanning。
它首先是从英国开始的。
SDP项目在二十世纪80年代初在英国由一些学校和地方教育当局提出。
提出的背景有二:
一是这一项目采用“草根理论”探索学校管理问题,迎合了当时教育管理“权力下放”的趋势,有力地推动了校本管理局面的形成;二是由SDP项目本身的功能决定的,它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变化,促进学校效能的提高。
二十世纪90年代,英国科学和教育部颁发了《学校发展规划实践指南》,呼吁全国中小学推广这一方法,从而使SDP项目在英国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学校管理改革项目。
随后,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美国等国家也开始推广这一项目,使其产生了持续的国际性影响。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也积极推荐“学校发展规划”这个项目,旨在通过校本管理、社区参与以及提高学校的自治能力,来提高各国中小学的综合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学校发展规划现已成为国际教育界的研究热点,成为中小学学校管理领域普遍为人们所采用的一种管理工具。
学校发展规划在国际学校管理改革的背景下,适应学校管理的现状和改革需要,开始走进我国中小学管理的新实践。
学校发展规划的推广和应用,将对提高我国中小学的办学水平和学校管理效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如何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将越来越成为人们日益关注并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何谓学校发展规划
(一)何谓学校发展
学校发展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主要指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
从发展的主体来看,学校发展包括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领导者发展等;从发展的具体内容来看,学校发展包括学校硬件发展与软件发展,硬件发展主要有教学设施的更新与提高、校园建筑的建设等,软件发展主要有学生与教职员工素质的提高、学校形象的提升、学校品牌的树立与扩张、校园文化的建设等;从发展的方式来看,学校发展包括规模发展与内涵发展;从发展的性质来看,学校发展有渐进式发展与跨越式发展。
(二)何谓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SchoolDevelopmentPlanning),又可称为学校蓝图、学校远景计划、学校战略规划、学校设计等,简称SDP。
西方国家SDP项目对学校发展规划的解释为:
通过学校共同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系统地分析学校的原有基础及学校所处的环境,发现学校的优先发展项目,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教育目标,促使学校挖掘自身的潜在资源,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最终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我国理论界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基本为:
学校发展规划是指学校根据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战略计划的要求,结合自身条件,对学校未来三至五年内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发展途径,如学校发展目标、发展规模与速度、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办学条件和实施策略等方面所做的安排。
学校发展规划包括确定社区未来三至五年对学校的需求,寻找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学校发展的前景和目标,提出实现这些目标优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办法、行动计划和措施。
(三)学校发展规划的基本内涵
理解发展规划,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发展规划绝不是几位校长冥思苦想的结果,也不是请人捉刀代笔的文案,它应是校长、教师、投资方、学校管理者、学生家长、学校管理委员会、地方教育官员等共同参与,立足于学校实际制定的学校发展的行动计划。
第二、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应立足过去,指向未来,既有对过去的诊断和分析,又有对未来的预测和憧憬。
规划强调把握现在,任何一种规划都不是“为规划而规划”,它强调的不仅仅是静态的结果,更关注动态的规划及其实施过程。
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
第三、从时限上看:
学校发展规划往往是学校三到五年的远景规划。
其意义在于通过学校发展设计,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手段,而不是一种目的。
它主要是通过成功地应对教育改革和变化,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水平。
因此,学校发展规划的中心应放在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上。
与此同时,也应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专业技能获得。
三、学校发展规划的功能
(一)指向性。
规划是全面而长远的发展计划,在一定时期内,规划是学校各种活动、行为所要达到的境界和标准,是学校各项行动的航标。
科学而符合实际的规划,具有极大号召力,使全校师生员工,朝着规划所指向的目标而奋斗,并鼓舞士气,增强凝聚力,提高学校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二)可控性。
规划的指向性特征决定了规划具有控制的意义。
规划制定并为群众所理解和认同后,校长就可以根据规划中所制定的目标,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如人力、财力、物力等),努力实现预定目标;同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还要尽力排除各种干扰,纠正偏离目标的各种行为,抑制不符合目标的其它需要;规划要求师生员工围绕目标和要求,按一定的活动方式及日程去行动,所以,它对有效调控师生员工的行动方式具有积极作用。
(三)激励性。
规划能激励人们的行动,鼓励人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当师生员工行动遇到障碍时,规划中的目标给人以克服困难的力量;而当行动较为顺利时,规划中的目标又给人以鼓舞,增添人们行动的热情和信心。
当全校师生员工看到鲜明、具体的目标,并感受着目标的一步一步实现,就会形成了强烈的动向感,朝着既定的目标奋进。
(四)可衡性。
正确而切合实际的规划中的目标,既是各项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也是终结点,因而它是人们检验和衡量各项工作成效的尺度。
校长通常根据既定的目标要求检查工作的达成度,使精心设计的学校发展蓝图变成客观现实。
工作好坏、质量高低的评价,不是来自主观和感觉,而是以是否完成规划中目标的客观实际为依据。
规划的可衡性,还体现在能使学校、学校里的各个部门能根据规划要求具体衡量各自工作的成效。
(五)发展性。
校本发展是一种重视学校自身力量和学校自身发展的教育观念。
它主张在政府宏观指导和积极参与下,学校自主办学和自主发展。
即:
校本发展则需要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推进发展策略,发挥自主办学的功能作用。
在校本发展的理念下,学校规划的制定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需要学校从自己的优势和弱势中寻求变革,在大量的比较参照中重新定位,制定科学可行、符合实际的行动纲领,并实事求是地去操作实践。
这一切,包括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都将有效地调动学校各种人员的积极性,并有力促进学校的自主发展。
四、学校发展规划的内容
(一)学校的现状分析
一般包括学校历史和办学传统,学校发展中的特色和优势,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学校目前面临的挑战,社区及教职工对学校的期望等方面的分析。
现状分析是学校规划制定的现实依据。
(二)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
在不同学校的办学规划中,这一部分的表述存在差异,但以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指导思想三种表述居多。
主要内涵为:
“三个面向”、“四有目标”、“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是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理论和政策依据
(三)学校发展目标定位
学校发展目标主要由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两方面构成。
办学目标是指学校准备在将来多久的时间内发展成为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其中的重要内容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培养目标则是学校希望将本校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其中很多内容是由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法律规定的。
如: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的学校发展目标:
办学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成为“上海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牌学校;深入推进教育改革,锐意进取,注重开发学生潜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实验性学校;模范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探求新时期办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成为辐射改革成果,输出办学经验的示范学校。
培养目标——南洋模范中学的教育是指向“人”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人格主体性和社会化的发展教育;是努力践行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是学校通过有组织的认知过程与环境影响,养成学生健康的心理和文明行为规范的现代教育。
学校通过这样的教育,促进学生的智能和人格和谐发展,使南模学子具有:
出色的才智+健全的人格。
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需要分阶段实现,所以学校发展目标包括:
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近期目标与中期目标的时限一般是2~3年。
学校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是办学特色,所以,本部分需要探明学校特色的概念及内涵。
(四)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系统
本部分主要是针对学校选择的优先发展项目,分别确定具体目标、具体任务、实施步骤等。
优先发展项目是从德育、课程、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学校中心工作中选择的。
它是落实学校发展目标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五)学校发展规划的保障系统
主要以下内容:
组织保障(学校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保障);队伍保障(师资队伍、科研队伍和管理队伍的保障);学校条件的保障(学校的硬件建设的保障);制度保障(管理制度、评价制度等方面的保障)。
五、学校发展规划的设计步骤
(一)学校现状的调查分析
这一步主要是在对学校的原有基础、办学传统及教育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学校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寻找学校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为确定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学校发展目标提供依据。
这项工作应由校长与学校共同体的所有人员一起商讨、共同分析,取得共识。
必要时,还可借助于问卷调查的方法,广泛了解教职员工对学校现状的认识。
如可向教职员工调查以下内容:
我们的优势;我们亟待提高的地方;我们的短处;我们的担忧;我们情愿做的事情;我们需要什么;我们要抵制什么;我们的自豪之处;学校目前的总体状况如何?
是否学校的某些部门比另外一些部门更加有效?
为什么?
学校现在的成绩比以往如何?
学校现在的成绩与同类型的学校比较如何?
在学校现状的分析中,尤其要重视学校的优势分析。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发展优势,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发展优势,不同的校长和教师也有不同的发展优势。
制定规划时,学校管理者应对自己学校的发展优势要有充分的认识,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对学校的特色目标进行定位。
学校发展优势的分析,包括学校物质层面、精神层面以及外部环境的分析,如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社区环境、学生家长状况、学校条件结构、学校文化等,其中学校文化的分析是重要的方面。
许多名牌学校在其悠久历史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学校十分重要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优势。
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就能形成学校鲜明的特色。
如南京一中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校。
新中国成立前,该校就曾推进首席导师制,造就了一大批杰出人才。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任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学校传统文化和经验的继承,并注入新的内涵,以导师制为突破口,构建导师制的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导师制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长,在省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
导师制作为南京一中历史上的教育模式,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重新成为该校的办学特色。
(二)对学校发展的目标进行定位
学校发展的目标一般包括三个维度:
方向(办学特色),程度,时间。
如上海的曹杨中学的目标定位:
“文理兼通,以文见长”,在人文修养方面有高度素质,3年成为上海市一流、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示范性和实验性中学。
学校发展目标的三个维度中,最重要的是方向,而方向往往又是和学校特色的定位相联系的。
1、学校发展特色的选择
学校特色是指管理者和教育者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本校独到的办学理念,从学校实际出发,在教育实践中努力挖掘、继承发扬并积极创造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优势,所形成的有鲜明个性、独树一帜、成效显著的运行机制、办学风格和教育教学模式。
学校特色是立足于本校,从本校实际出发,密切结合学校实际的产物。
学校特色必须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是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学校特色化就是学校个性化,就是学校优质化。
2、学校发展程度的定位
学校发展程度的定位,指学校在同类学校中所处地位的发展定位。
如品牌学校,可追求成为全国的领先校,乃至世界一流名校;也可追求成为全省、全市同类学校中的首席;还可追求成为本学片同类学校中的首席。
3、学校发展目标体系的形成
规划中的众多目标纵横排列,形成了层次结构。
反映目标系统的众多目标可按层级结构进行分解,从而使各级目标之间产生从属关系、递进关系,显现目标的不同层次。
一般地说,高层级的目标往往从宏观角度出发,体现其战略性和概括性的特点;而低层级的目标,往往从微观或中观角度出发,反映出战术性和具体性的特点。
就目标层次而言,有隶属层次(总体、部门、个体等目标)、时间层次(远期、中期、近期等目标)、要求层次(高级的和中级的、低级的目标)。
总之,各种不同目标紧密相连,组成了有层次的目标系统,使目标具有某种秩序、策略并能发挥其整合一致的作用。
在确定和表述各层级的目标时应注意:
目标是明确的,经过努力是可以达成的;目标是可考核、可衡量的,可以估量成效的。
即应当明确做什么,达到什么要求,应该在什么范围什么时间内进行,应该如何估量目标成效。
具体的目标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有达成的标识(或成功的标志);有测评点;有测评标准;有达成度的测评办法;有明确的时间规定;有明确的责任人。
(三)制定各部门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一般包括两个系统:
一是支持保障系统,包括达成目标所需的思想保障系统、组织保障系统、队伍保障系统、制度保障系统、经费和条件等保障系统;二是反馈调控系统,建立反馈网络、反馈渠道,并建立有效的调控系统。
学校是一个社会系统,系统内的事情千头万绪,学校不可能一下子完成所有的事情,所以,学校在制定行动计划时,应首先确定优先发展项目。
学校优先发展项目不宜过多,要选择对学校目标实现能产生关键影响的项目,以三到五种为宜。
行动计划要把重心放在优先发展项目上。
围绕优先发展项目,制定各部门的行动计划,落实各部门的具体目标和具体行动。
部门规划应具有以下特点:
具体;可测量;可完成;真实、联系学校实际;确定时限;可以评价;可以检查。
计划中的每一项目标和行动都应包括清晰的成功标准。
标准可以是学期的标准和年度的标准,也可以是整个三至五年规划时期的标准;标准尽可能使量化的;标准应当具有挑战性并且可以实现。
(四)建立监控和评价机制
学校规划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过程,实施监控和评价有助于学校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和修订计划。
规划过程是一个循环和持续的活动过程。
在学年结束时,应当安排时间,让那些参与学校规划及其实施的共同体有关人士正式检查和评价这一学年规划实施的效果。
这样,一个评价活动会对下一个学年规划活动的实施和规划目标的实施产生积极的影响。
所以,学校要重视建立学校发展规划的监控和评价机制。
监控,主要是进行日常检查以促进规划准时实施和完成,促进学校实现自己所定的目标。
应当有一个规划指定的管理人员检查日常进展情况,通过口头或书面报告向校长和学校管理委员会汇报情况。
监控中需做好的工作:
审查行动计划和有关文件,如教学材料和备课本;详细检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课堂观察。
各部门应向校长提供计划实施的评价报告,评价针对下列事项:
目标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
为什么说目标已经达到?
超过了还是没有达到?
行动在规定的日子内实施吗?
时限真实吗?
规划对学习/学习成果有什么影响?
影响的证据是什么?
量的还是质的?
什么方面尤其成功,为什么?
我们在这一过程中学到什么?
对将来的规划有何启示?
起初的工作有价值吗?
学校建立监控和评价机制,把监控和评价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中。
学校还应当建立管理台历,包含规划活动的关键日期,以便校长和学校有关教师能够记录与学校发展规划有关的活动。
六、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要求
(一)要重视调查研究。
学校规划是帮助学生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制定规划的过程应该是各级干部和师生在校长的领导下各司其职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是调查研究、数据处理、现状分析、综合归纳出思路的过程。
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自身条件,看到自己的成绩,找出自身不足,明确学校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重点发展项目,落实切实可行的措施。
(二)要独立思考。
如何创办特色学校是校长制定规划面临的重要课题。
所谓特色学校,应该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独特的办学风格、独到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
特色学校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全面科学规划和有计划地建设。
既然特色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等各方面要有别于其他学校,那么校长应改变从属思维的定势,改变被动思维的模式,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特色轨迹。
(三)要立足于实际。
例如,上海的建平中学,在总体思考的基础上,构建了“跨世纪工程”,提出“合格+特长=建平人”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合格加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
学校提出并建立成阶梯状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体系,各种目标逐步递进、螺旋形上升。
在改革初期,学校领导向全体教师提出“致力团结奋斗,三年振兴建平”,“魂系建平、心思改革”的要求。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根据“外围向核心带近”的总策略思想,分别在创造第三课程--建设校园文化、改革第二课程--选修课和课外兴趣小组的系列化和正常化、改革第一课程按程度分层次教学等方面适时地提出阶段性的奋斗目标。
当建平的办学模式得到社会认可时,提出“认清形势,抓住时机,把建平建成高层次、高素质、高品位、高水平的一流学校”的口号。
这些,对建平来说,也许行得通,但对于其他学校,尤其是非重点学校来说,就不一定行得通,这就需要实事求是。
(四)规划要具有可能性、重点性和伸缩性。
我们精心设计的规划,必须是经过努力奋斗有可能达到、有可能实现的规划,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是“跳一跳能摘到的果子”。
忘记了这一条,规划的各种作用都将变为零。
因此,设计规划,首先要考虑可能性,也可称之为达成性。
同时,我们设计的规划中所制定的目标,必须是带有较大重要性的指标,是办好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十分必要又必不可少的目标。
如果把非常重要的目标忽略了,而定出一些无关紧要或次要的目标,这就不是科学、合理的规划了。
而且,制定规划中的目标要有一个弹性,要留有余地,有一个松紧、伸缩的区间,一般在上限、下限之间,要留有较大的余地。
(侯怀银,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史学科规划组成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山西省人民政府督学,山西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制定 学校 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