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备考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11198668
- 上传时间:2023-02-25
- 格式:DOCX
- 页数:39
- 大小:49.50KB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备考复习资料.docx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备考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备考复习资料.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备考复习资料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备考复习资料(2011.11.3)
考试时间:
2011.11.15(第十二周星期二)7:
50-9:
50北山四阶
导论
一篇新闻稿究竟包含些什么?
:
①新闻的基本原理,功能②记者的人品和政治素养,社会责任感,工作作风③记者的知识修养,写作技巧,包括文学,艺术,思维,语言,各科知识
★写好报道的秘诀:
①尽可能展示人们的动作,展示并讲述②用简单句,最好用主谓宾结构,长句子后面跟短句子③用有力量的行为动词④将专业术语翻译成读者能够理解的通俗语言⑤用具体的细节代替形容词,不要怕冒险,尝试新风格
训练四步法:
掌握方法——阅读作品——感悟精髓——练习练习再练习(课堂、课后)
在新闻写作中,你做的最重要的决定不是考虑什么内容可以写,而是该把什么内容舍弃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一种意识——把读者带到现场,让读者产生阅读的愿望(找出冲突所在,描述现场气氛);一种追求——公信与公正(准确平衡全面客观伦理)(终极追求)
第一章理解新闻
★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报道必须反应客观事物的面貌
一:
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
①确有其事②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准确无误③构成新闻的基本要案必须准确无误④新闻反应的事实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⑤新闻中涉及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二:
避免非故意性失实
①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的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②要注明新闻来源③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④描写要有分寸感⑤写情节时严禁想当然⑥在谋篇布局时要避免片面性⑦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资料,包括采访中获取的各种素材,背景材料,史料,要通过不同的途经查询与核对,对采访者的自述,要有质疑意识,也要核对。
要注意核对字数。
新闻价值要素
★新闻价值:
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关注的素质
价值要素(不变要素:
时新性;可变要素:
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时新性:
一是指客观事实发生的时间性;二是指在时间性的基础上事实内容的新鲜性
(时间性:
指一件事实能够成为新闻事实的时间依据)
重要性:
①事实影响人的多少②事实对人和社会影响时间的长短③事实影响空间范围的大小④事实影响人们实际利益程度
显著性:
描述新闻事实的知名度或新闻事实显要度的一个概念,包括人物显著性和事实显著度。
接近性:
就是发生的新闻事实越接近受众就越引起受众的兴趣和关注,新闻价值就越大,包括地理、利益、心理等方面的距离远近
趣味性:
指新闻事实和新闻报道使受众感兴趣的程度,实质是新闻事实和新闻报道对受众精神和情感的善意满足
第二章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新闻文体的特征
(一)文本结构:
简单性
文本结构要素:
稳定的、明确的
叙事结构:
比较简单(如因果关系)
文本结构形式类型相对单一(如倒金字塔型)
(二)文本语境:
低度性将大量信息置于清晰的编码中,易懂
(三)文本语义:
封闭性读者被动单纯地接受文体,提供完整真实的信息(没有歧义)
(四)文本语言:
明确性传真性、写真性、再现性
★写作的基本要求——时效性:
新鲜、快速、简短;可读性:
具体、生动、通俗;针对性:
信息、知识、思想
一、时效性:
新鲜、快速、简短
新鲜:
要加强今日新闻的采写;学会在报道中把最新鲜最精彩的信息或内容“拎”出来;寻找新闻的最近点,尽可能找出某件新闻事实在今天的依据
快速:
(快是新闻的生命)①学会集中精力,不受外界干扰,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都能迅速的投入写作;②学会和养成打腹稿的习惯,在采访与记录的过程中,心中即开始酝酿,起草稿件;③熟练掌握新闻各种文体的写作要领,特别是要得心应手地运用消息写作的技巧和方法;④善于准备好各种写作素材,灵活地组成“预制构件”,随时的根据报道的需要进行拼接与组装;⑤注意培养自己口述新闻的能力
简短:
①坚持一事一报;②要注意把主题破小,把角度选小,把架子搭小,突出最有价值的事实;③化整为零,可以多一些滚动式报道、组合报道或连续报道;④挤掉水分,只讲事实
二、可读性:
具体、生动、通俗
具体:
选题角度、报道内容要具体;新闻报道的叙述以及情节、细节要具体
生动:
①在某些方面“生动”与上文中讲到的“具体”是联系在一起的;②新闻报道中一定要“见人”,这是让稿件“活起来”的一个关键;③与结构有很大关系
通俗:
①解决“新闻腔”的问题(官方话);②要学会“第二种翻译”(用浅显文字、生动文字来表达大众不易明白的文字);③巧妙处理新闻报道中的数字(每一个生命都不能用数字替代)
三、针对性:
信息,知识,思想
①加大信息量;②加大知识含量;③挖掘思想深度
☆我们记录的不是死亡,而是生命。
(寻找生命的迹象)视频《汶川大地震纪实》
第三章用事实说话
★“用事实说话”可有两种表述:
其一,通过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
其二,新闻一般不直接论述对事实的观点,而是叙述和再现事实,运用事实本身的逻辑反映现实,采取“寓论断于叙事之中的办法”,西方新闻学形容用事实说话为记者的舌头缩在事实后头,新闻写作是“藏舌头的艺术”。
切忌陷入两种误区:
说话“目的”不清楚;事实不足,议论凑(抓细节抓字数)
★新闻如何用事实说话:
①用典型的事实说话;②通过再现场景说话;③运用背景材料说话;④借助“直接引语”说话
★一、用典型的事实说话
1、典型事实有什么特点?
①它必须是鲜活的、读者所未知的事实;②它必须具有重要性的而且是具体的;③它必须是针对受众,也就是根据读者群的需要精心选择的事实
2、典型事实是客观真实的事实
3、用感人的事实说话
(1)报纸稿件:
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2)图片:
南方都市报舍弃图片
(3)视频:
《周恩来逝世的新闻报道》
4、用个性的事实说话
二、通过再现场景说话
定义:
再现场景就是把新闻事实的某些场景具体的描述出来,又称“以氛围逼真”,即受众犹如身临其境的感受新闻的存在和发展。
①用事实的细节说话(迎接“奥运圣火”的场景)
②第一人称再现法(《难忘,放弃近在咫尺的采访》)
三、运用背景材料说话
定义:
新闻报道中的背景材料,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
对它所下的最简单的定义是用来说明新事实的旧事实。
①善于联想:
(希特勒进攻莫斯科路线想到拿破仑)
②善于对比
③用能表达意义的事实说话(《周恩来印尼会议总结语录像资料》)(理性中立。
用隐形的有意义的话来表达事实,新闻事实有技巧的表述)
④综合立体地使用背景材料加大说话的力度和深度
★四、借助“直接引语”说话
直接引语作用:
①使报道具有现场感,富有变化和人情味,有助于克服新闻写作中容易出现的单调乏味和概念化;②把通过记者嘴说的话改为被报道者嘴说的话,使报道更客观,加强了说服力;③一般有出处、有消息来源的新闻,有利于提高新闻的真实性,如果重要的引语来自重要的人物和机构的话,有利于提高新闻的权威性,增强说服力。
使用直接引语的指导原则:
①直接引用具体、生动的话语;②直接引用描述性的话语;③使用直接引语刻画人物性格;④使用直接引语描写内心情感;⑤使用直接引语来补充所陈述的事实;⑥使用直接引语来引用对话;⑦使用直接引语减少交代消息来源
第四章报道的视角
★新闻角度:
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
★角度选择是否得当与新闻价值的大小直接相关
★不同的角度讲不同的话,有不同的报道效果
★角度选得好可以出独家新闻
★寻找最佳新闻角度
一、什么是最佳角度:
①能突出新闻的个体特征;②能体现事物的本质;③有生动活泼的内容;④有新颖巧妙的形式
●西方记者的选择标准:
①切中要害,最能说明问题的角度;②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角度;③读者最易接受的角度;④时空距离读者最近的角度;⑤最有人情味的角度;⑥读者最关心的角度(★总结:
读者的需要是最佳角度)
二、从读者角度,选择新闻角度:
①根据不同读者群的定位寻找最佳报道角度;②根据“接近性”原理选择最佳报道
★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
居高临下法;以小见大法;反向思考法;多维视角法
一、居高临下法:
进行居高临下的报道,就不能拘泥于某个具体的新闻事实,而要将它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去考察,要看到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在时代的脉搏中把握它的意义。
(从名家名人角度出发,具有高度性——想总理的事)
二、以小见大法:
就是从小处入手,大处着眼。
这是由新闻特点决定的,新闻是一种快速、短小、精悍的文体,因此对任何新闻事实,都不可能全面铺开、面面俱到地描写,只能截取最紧要的部分,最突出的方面,最有意义的内容进行表述。
★以小见大有两种写法:
①只述“小”,不言“大”,将“大”蕴含在“小”中;②先述“小”,再言“大”,直接表达作者对这一新闻事实的评价
三、反向思考法:
人们希望好消息,我们却要报道坏消息,这种反向报道,其实是一种反向思维方法,从反面去考察,往往会从新闻事实中发掘出新意,成为众家报道中的另类而尤为引人瞩目。
(美国给年轻人看的励志短片,用反面素材来进行阐述)
四、多维视角法:
对一个比较复杂的重大新闻事件,如果只从某一角度讲述,很可能给人残缺不全的印象,甚至容易造成某种误解。
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得不断变换立足点,从不同侧面对这一新闻事件报道;也可以采用连续报道的办法,进行滚动式的追踪式的报道,直至这一事件完整地真实地得到揭示。
当然,这需要多次报道才能完成,每次只能传播某一方面的信息。
第五章新闻表述:
非虚构记叙
★新闻是记叙
第一,记者的写作,是不带有任何行政法规上的意义的,虽然它和应用文共同点都是向公众告知,向读者传递某个信息,让读者“知”,但不同的是,应用文不仅让读者“知”,还要让读者去“做”,有规范、督促、指导、执行等作用。
新闻文体则不然,它只是“调查问题”、提供信息,“向公众作出解释”,并不要求读者去“做”。
第二,记者的写作,只是“报告”,而不是“批判”和“道德审判”,它只揭示出问题(包括观念上的),而不对问题展开深入的理论的论证,即便是像分析性消息、新闻述评、调查报告、新闻观察等一类文体,虽然也运用了分析、议论,也不可避免地融入了记者自己的价值观,但它主要是在对新闻事实分析的基础上,将对某种新闻现象的看法、意见,倾向传递给广大受众实现与他们的直接交流,并非提出自己的论点,找出充分的论据进行证明,这是它与评论写作的区别。
第三,记者的写作,有“促进民主建设”、“滋补公共生活”、“为公共问题寻找答案”的作用,这和文字写作是相同的,但它只是为了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而不是一定要给人以某种审美的享受,这一点将它与文学写作区别开来。
狭小的话语权
非虚构叙述是最显著的特点是:
记叙的内容应是真实的、刚发生的,是确有其人其事。
(确定的词和句,真实性,质朴性,不需要更多的词去点缀)
叙述人不是自我
叙述人是谁:
记者是公众的一个寄托人;“我建议,我想起”这样的语句不要出现;新闻文本中常常出现“记者看到、记者来到”等等;记者运用公众的视角来观察、来发问;新闻记者写公众的言论
叙述自由的约束:
不能随心所欲。
情思判断交给受众
一、记者的情思
二、新闻中的议论(通过对各个层次人物的采访表现出来的)例:
这样的涨价合理吗?
3、新闻中的抒情(并不是直接抒情、用事实表达情感)
例:
建军节的致敬:
68张照片记录他生命最后的334秒
4、新闻中的说明(说明也是通过事实表现)
例:
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都以事实为依据,通过事实来表达
记叙事实:
精粹→简洁的叙述——洗练的描写(使用白描少用细描)——落笔点的选择
第六章新闻语言:
白描
杜绝“新闻腔”:
行话的泛滥;“新闻腔”和“新闻语言”(不具体、不生动、不朴实、不通俗;太官方话,不利于受众理解接受,缺乏事实支撑,报告类报告)
新闻语言的特征
新闻语言:
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语言。
新闻语言是用普通话说出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普通人的语言。
★新闻语言的特征:
准确、简洁、鲜明、生动;“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指文字描写的具体方法,既不尚修饰,不用或少用形容渲染,以质朴的文笔,力避浮华、做作,简练而直接地勾勒出事物的特征)白描是直接叙述和描写的高度统一。
★如何使用白描:
①多用动词,用准动词(牢记一个句子至少一个实体动词,应是句子最重要的词;尽可能选及物动词,并用主动语态;少用形容词);②多用子概念(具体的语言,如苹果是子概念,区别于水果);③多用大白话(情感零距离、喜闻乐见的文字)
★新闻语言运用探秘:
①说永远是大家说的话;②不该用的词语“取得很大成绩、长足的进步”“达到一流水平”“通过学习…认真贯彻…坚决执行…始终做到…”等;③用唯一词语;④用最凝练的词语;⑤用语要注意话语环境(例:
视频《世界杯章鱼帝保罗去世》);⑥用最鲜活的词语
第七章消息的基本构成元素
★消息的定义:
以记叙为主要表现手段,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传播价值的事实进行迅速及时的报道文体。
消息也称新闻。
(广义的新闻指消息、通讯、特写、评论;狭义的新闻就指消息)
★消息的分类:
按写作角度来划分,可分为动态消息、经验消息、综合消息
动态消息:
又称动态新闻,报道内容是社会上最近发生或出现的事实
经验消息:
又称典型消息(报道),对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经验或新闻人物的报道作用:
提供样版,带动全局
综合消息:
把发生在不同地区或部门的具有类似性质的事件综合为一件的报道述评消息:
它是一种边述边评、评述合一的报道(知其事晓其理)(叙述新闻为主,评论为辅),通过对事实的分析和评论揭示其本质意义,指明其发展趋势,用以指导现实工作。
深度报道:
揭示新闻事实内部联系的一种连续性报道形式。
它除了报道新闻事实,还揭示和说明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及结果,揭示“新闻背后的新闻”,向读者解释事件的来龙去脉,事件的含义及社会影响,也包括对事件发展做出展望、预测。
综合报道:
发生在不同地区、部门具有类似性质的报道,综合起来的全局性。
消息的类别:
按发生的地域和范围,可分为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和地方新闻
按报道内容来分,可分为政治新闻、经济、科技、文教、军事、体育新闻等
按传播工具,可分为报纸新闻、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
按写作角度,可分为动态新闻、经验新闻、述评新闻、深度新闻、综合报道
★消息体裁的特点:
①简括:
尽可能以小的文字概括大的内容;②用事实说话;③特殊的结构方式;④外在的标志消息头(电头、本报讯)(表明新闻稿的发生单位,显示消息的身份;承担新闻作品责任,接受社会监督;标明地点、时间,注明消息来源;时效,借以传达某种信息)
★消息的组成:
标题(书227);消息头(作用,构成,书225);导语;主体;背景;结尾
第八章报道与写作程度
★写作训练的四个阶段
构思:
报道的基本构想,包括写作焦点,要考虑重点是什么
搜集:
多采访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尽可能收集细节、与主题相关的信息
建构:
写作阶段,仔细浏览采访笔记,标出焦点相关的信息
修改:
报道完后,反复的阅读,做出你认为必要的修改
成为自己的写作教练
(一)确定焦点
(二)组织材料:
抓焦点,导语,核心段
(三)添加视觉元素:
①切入点:
读者“切入”报道的地方或能够吸引读者阅读的地方,包括大标题、图片、插图、副标题、文章中的小标题或图片说明;②内容提要:
概括全篇报道的一句话;③加框事实;④信息连接框;⑤语录选摘:
好的语录独立于报道之外,用大字号增加强势;⑥信息性图表
第九章导语
★概括式导语定义:
又称“直接导语”或“硬新闻导语”,在第一句话里概括报道的主要内容,通常只有一句话或至多两句,它直击要点,开门见山,一般交代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为何、怎么样。
★二、影响因素:
①5W和1Hwhenwherewhowhatwhyhow(政治新闻);②导语背后的思考过程;③几个会影响记者对新闻报道的思考因素(过去已报道的事实;记者对新闻主题的感觉;读者、观众、听众对新闻主题的感觉;来自编辑的指令意见)④信息的顺序(把五要素放在导语开头,读起来的感觉有不同)
★撰写概括式导语:
通常只有一个句子,不超过35个字;避免杂乱导语;避免埋设式导语;确定新闻的中心要点。
★修改概括式导语:
(概括式导语应做两方面工作:
概括新闻报道;吸引读者)不满意于第一稿导语,重写并改进;使用富有色彩的词;使用生动的词;写得清晰、简洁;避免使用浮夸、冗长而费解的语言;避免使用多余的词。
★次日导语——虽是过去消息,但强调现在将要发生的事
概括式导语强调关于刚刚发生的新闻的基本事实,概括式导语通常用于过去式,没有新的消息,它依然强调今天要发生的事,这种类型突发性新闻导语经常被叫做“当日导语”。
在报道早于广播时间所发生的事件时给事件一个新的由头。
★软导语:
又称“特写导语”、“延迟性导语”,软导语可能有几个段落,逐渐进入正题,暂不告诉读者报道的主要内容,而采用描写或讲故事的方法引起读者的兴趣。
(如果使用软导语,必须在核心段告诉读者报道要点,当今时代充满缺乏耐心的读者,核心段应早些出现在报道中——通常在第三段或第五段之前)
★核心段:
也叫“中心段”,核心段解释报道要点——报道的主要内容,概括式导语通常代核心段讲述的信息
★软导语训练秘诀:
①试着写不同的导语,不要等待创造感的出现;②确认导语要紧扣重点并能在正方中得到一点补充支持;③不要绞尽脑汁“创造”导语,从报道中提炼
★组织软导语的方法
1.描写式导语:
这类的描写一个人、地方或事件,类似于聚焦人物的描写式导语,但又不聚焦于一个人,适于特写或新闻
2.轶事式导语:
这类导语从一个人的故事或一个事件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软导语都是带有轶事性的,采用讲述故事的方法,许多软导语都结合了描写和轶事两种技巧
3.叙述式导语:
用足够的生动情节讲述故事使读者能有如同亲身目击事件一样的感觉使用小说中的所有技巧包括对话、情景描写和悬念设置等等,给读者线索提示发生了什么。
4.其他软导语
(1)聚焦人物式导语
聚焦人物方法:
用轶事手法讲述这个人的小故事或用描写的手法描写这个人或展示这个人行为,适于人物特写,问题性报道
(2)对比式导语
将新闻事实跟别的事实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能使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充分显露出来,并给受众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用于建构冲突或非常环境中。
(3)提问式导语(科技)
如果读者有兴趣寻找你所设置问题的答案,这种导语可能就是有效的;如果读者没有兴趣寻找答案,你可能失去读者。
如果你的问题只需用“是”或者“不是”来回答,这种问题很危险,好的设问能引出更有思想、更有趣味的答案。
★怎样决定采用硬导语还是软导语?
选择导语取决于几个因素:
①新闻的重要性;②适时性:
发生在昨天或今天的突发性新闻适用于硬新闻导语;③接近性;④所报道主题:
严肃的主题可以考虑采用硬新闻导语,比如报道主题为死亡、灾难和重大法律变化。
应该避免的导语
(一)好消息/坏消息导语:
使用此类导语就是坏消息,它们是陈词滥调,它们被如此频繁地使用,以至于毫无新意,它们也带有主观判断。
(二)椅中人导语:
这种导语最令简·哈里根生气,哈里根是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新闻学教授,是她造的“椅中人”这个词,她说,可以设定场景,但是如果坐在椅子里也是报道对象所做的不寻常事的话,你能责备读者翻页吗?
哈里根说到了点子上。
(三)放倒人物导语:
这种导语是聚焦人物导语的误用,作者在报道的开头描述了某个人但在正文里却没有任何有关这个人的支持性信息。
那么报道开头提及的人物就扑通一声倒下了,这也是一种误导。
(四)天气预报式导语:
这种导语用描述天气的方式设置场景,当天气与报道不相关联时避免使用天气作为导语。
(五)刻板成见式导语:
常见于有关老人、妇女、特殊兴趣群体的特写中,努力想表达赞美之意,结果却强化了刻板成见。
★如何找寻导语:
要找到一条能在报道中对你有帮助的导语,首先找到焦点,问问你自己报道的要点是什么,然后提出几个这样的问题来得出导语。
读者兴趣;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以人为中心;描写手法(与焦点相关联;对场景描写能建立与报道重点的关联吗?
);神秘手法(用一件导出核心段的惊人之事);围绕引语;对比;问题/解决;叙述故事
第10章组织新闻报道
★消息的常见报道形式有“倒金字塔式结构”、“沙漏式结构”、“华尔街日报式结构”、“列举式结构”、“金字塔式结构”、“自由式结构”、“互联网非线性结构”
1、倒金字塔式的新闻报道(书153)
新闻五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至于导语中,紧随导语之后的内容也很重要。
导语应激起读者兴趣,正文或中间部分应将读者兴趣保持到最后。
局限性:
程序固定、单一,掌握不好容易写得呆板、生硬,与标题、导语、主体重复,因而只适宜写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新闻。
★骨架形式:
导语(包括最重要、最吸引人的消息,5W1H,高潮)
更多事实材料说明
辅助性消息或背景材料
细节材料
引语或次要的事实材料
不重要信息
★遵循原则:
①撰写简洁的导语(不超35);②提供背景(在第三段或另一个或几个较前段路前提供背景,为读者进行解释说明);③按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撰写新闻;④及早使用引语,并将引语分布在全文。
(向读者、观众介绍完后引用);⑤使用过渡语。
过度方法:
序数词、时间词、地理方位词或包含地理方位词的短语、其他词;⑥不要社论化;⑦避免生硬的“结束”。
2、沙漏式新闻报道(首先在前几段提供主要新闻内容,一个转折,按时间写)(书155)
★
(一)沙漏式结构的特点:
(法制报道)
重要的新闻内容在文首提供(重要程度递减)
撰稿者可以利用记叙体的长处
最重要的信息在记叙部分重复,使读者有机会充分了解吸收
与倒金字塔式结构的头重脚轻不同,沙漏式结构更平衡
将读者吸引到报道中并将他们带到事件的真实结尾
使编辑不能从结尾删减报道
★
(二)适合采用沙漏式新闻报道:
治安、消防、政法
三、华尔街日报新闻式报道(经济消息、软导语)(书163)
★“华体”故事笔法结构:
“华尔街日报体”又称“DEE结构”(description描写explanation解释evaluation评价)
软导语——核心段——导语和核心段支持材料——支持性材料、引语、事实、轶事——展开性材料、因果、解释、观点——照应开头,软导语相关的轶事、描述、展望
★“华体”故事笔法技巧:
①善于现场观察采访;②寻找最佳切入口;③多用人物直接引语
★消息与通讯
消息(只说发生的事实)与通讯(对事件、人物、各种见闻的一种详尽的报道)
通讯常分为人物、事件、工作、风貌通讯等,用的较多的是人物通讯和工作通讯
特征:
①容量大、范围广,取材比较全面、完整;②展开情节,情景交融,还讲求结构的变化;③对事实的表达多样化,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伦理色彩
★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非虚构性叙述),通讯创造性强
3、时效上,通讯不及消息迅速及时
4、写作技巧上,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
5、风格上,消息朴实,通讯富有文采
第十一章广播新闻写作
★广播新闻:
狭义上指的是广播消息,与报纸的消息相类似。
广义上讲,广播新闻是指以广播为传播手段对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泛指所有的新闻性广播内容和报道形式。
如:
消息、专稿(通讯、特写、专访)、评论、现场报道、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等。
广播的语言:
与纯文字报道不同的是,广播新闻报道,是声音的报道,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广播声音构成的三大要素:
声音自己的各种特性,为广播声音传达信息提供了基础。
具体来说,广播声音构成三要素包括言语、音乐、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播 电视新闻 写作 备考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