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新苏教版四4年级 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全集.docx
- 文档编号:11196834
- 上传时间:2023-02-25
- 格式:DOCX
- 页数:129
- 大小:209.43KB
优选新苏教版四4年级 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全集.docx
《优选新苏教版四4年级 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选新苏教版四4年级 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全集.docx(1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选新苏教版四4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全集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
特别说明:
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一升和毫升
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三观察物体
四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一)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可能性
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八垂线与平行线
九整理与复习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数学四(上)教学进度
周次
日 期
内容及课时
备注
一
9.1-9.4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
9.7-9.11
升和毫升3课时
三
9.14-9.18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5课时
四
9.21-9.25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5课时
五
9.28-10.2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5课时
六
10.5-10.9
简单的周期1课时观察物体4课时
七
10.12-10.16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4课时
八
10.19-10.23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2课时运动与身体变化1课时
九
10.26-10.30
解决问题的策略4课时
十
11.2-11.6
可能性2课时半期测试3课时
十一
11.9-11.13
整数四则运算5课时
十二
11.16-11.20
垂线与平行线4课时
十三
11.23-11.27
垂线与平行线4课时
十四
11.30-12.4
垂线与平行线2课时怎样滚得远1课时
十五
12.7-12.11
整理与复习5课时
十六
12.14-12.18
期末复习
十七
12.21-12.25
期末复习
十八
12.28-1.1
组织测试
十九
1.4-1.8
二十
1.11-1.15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是按照教育部2011年12月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
于2013年4月经教育部审定通过,供四年级上学期教学使用。
为了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现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学三维目标、编排特点等作如下说明:
一、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
几十或几百几十除以几十的口算(表内除法的扩展),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商不变的规律,用简便方法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中括号,三步混合运算,解决连乘、两积(商)之和(差)、归一(总)等实际问题,用列表的策略整理条件和问题,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
图形与几何:
升和毫升,1升官1000毫升;从前面、上面和侧面观察物体(包括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正方体和组合体);射线、直线的认识,两点间的距离,角的认识和角的度量,画角,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和周角,垂线和平行线,画垂线和平行线,点到直线的距离。
统计与概率: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包括分段整理数据,简单的调查表),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简单的数据分析,平均数的意义,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综合与实践:
运动与身体变化,怎样滚得远。
二、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让学生在自制量器的过程中感
受并进一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中感受毫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2、充分利用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已积累的除法计算经验,引导他们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试商过程,初步感受试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进一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不需调商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四舍”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使学生初步掌握“五人”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3、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辨认相应的视图,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4、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
联系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使学生通过读图、画图等活动,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这样的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能读懂这样的统计图,会求平均数,根据图里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和说明,并进行交流。
5、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画图和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会用画示意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画示意图或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通过学习,进一步感受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更为清晰,确实掌握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6、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7、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
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对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把握,引导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包括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8、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使学生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使学生会用量角器画所指定的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60度和90度的角。
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能从现实情境和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找出相互垂直的线段,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通过测量,使学生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进一步认识垂直的有关知识 。
让学生通过对具体生活场景的观察,让学生认只到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让学生练习用自制的量器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情境中提取的数学问题加以解释和说明。
掌握升和毫升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能通过一些常见容器的测量和估计,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能力。
2、使学生通过练习,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思维,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学会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调商的方法。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
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O的除法的简便算法,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并加深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
3、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想像与推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形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教学生尝试着画视图进一步巩固空间观念。
4、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经历观察统计图、用条形表示统计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体验描述数据的不同方式,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统计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5、会用画示意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画示意图或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掌握类似于求两积和(差)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7、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通过对比、估计等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混合运算的顺序。
在学生产生疑问时使学生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一些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进行分析、列式。
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
8、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明确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
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画、折、量等操作活动,形成角和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初步学会估计角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联系生活实际,懂得数学知识(垂直)在生活中的应用 。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地认识平行线,学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学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培养一定的操作技能,发展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精神。
4、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5、使学生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6、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除法的试商、调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观察物体,垂线和平行线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四、课时安排:
全册教材共安排了52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还安排了5课时的期末复习,全学期大约有25%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一、升和毫升…………………………………………………………………………………………3课时
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15课时
☆简单的周期…………………………………………………………………………………………1课时
三、观察物体…………………………………………………………………………………………4课时
四、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一)……………………………………………………………………6课时
运动与身体变化…………………………………………………………………………………1课时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4课时
六、可能性…………………………………………………………………………………………2课时
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5课时
八、垂线和平行线………………………………………………………………………………10课时
★怎样滚得远………………………………………………………………………………………1课时
九、整理与复习……………………………………………………………………………………5课时
五、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56名学生,在经过了三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大多数学生上课大胆发言,学习效率较高;一小部分学生贪玩,上课经常不能注意听讲。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首先要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二要对少数差生注意个别指导。
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1.从家庭教育方面来看。
本班学生都来自于农村,如今年轻的家长们为了养家糊口,外出打工的人数急剧上升,将子女交给父母、岳父母看管的比比皆是。
家庭教育几乎成了一片空白。
这样,给学校教育增加了不少难度。
除了要上好课,更应做好学生理想前途教育,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中,及时走访,加强老师与家长们的联系,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2、从学生的学习品质来看。
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强,80%的同学课堂作业能按时完成,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
但学生缺少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够,小组合作学习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因此,本学期教学,应进一步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推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团结协作的能力。
六、教学措施
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表扬先进,鼓励差生,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全班平衡发展。
2、加强常规训练,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
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3、重视形象直观教学。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意识的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创设丰富的便于操作的实践活动情境,使学生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
5、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第一课时:
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三维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2、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
容量单位1升的观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准备:
电子课件,量杯,每组一把同样大小的水壶,每组不一样大小的杯子,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小组自带大小不一的容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
同学们,动物园里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争夺冠军比赛,那就是老虎和狮子正在进行的“喝酒决赛”。
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了2杯就摇摇晃晃了,老虎得意地说:
“我是森林中的酒仙,森林中的冠军!
”狮子不服气地嚷道:
“你的杯子小,我的杯子大。
所以我是冠军!
”老虎和狮子谁也不肯让步,争得面红耳赤。
师:
同学们,你们认为他们谁说的有道理呢?
生1:
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了2杯就撑不住了,所以老虎的肚量大,老虎是冠军。
生2:
狮子用的杯子比老虎用的杯子大,所以冠军应该是狮子。
二、探索领悟,认识容量
1、初步认识容量
谈话:
同学们的两种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全面,(教师这时取出两个不一样大的杯子。
)这是大小不一的两个杯子,这个是老虎用的杯子,而这是狮子用的。
如果有学生说了两种想法,就说:
你想得很周到,我们不仅要看喝的杯数,还要看杯子的大小。
提问:
同样是一杯酒,你们认为哪一杯多?
生:
大的杯子里盛的酒多。
谈话:
对,一看就知道大杯子比小杯子盛的酒要多,在数学上,我们就说,盛液体多一些的杯子的容量比较大。
盛液体少一些的杯子的容量比较小。
板书:
容量
2、加深对容量的认识
出示两个大小不一的杯子1号和杯子2号。
谈话:
比较完了狮子和老虎的杯子容量,看看这两个杯子,你觉得哪一个杯子的容量大呢?
生1:
杯子1号大。
生2:
杯子2号大一些。
谈话:
光凭眼睛估计得到的结果可能有误差,我们可以想一个办法来验证说明两个杯子容量的大小。
提问:
想个什么办法呢?
生1:
我们可以先把杯子1号装满水,倒入杯子2号中,如果杯子2号中水满时,杯子1号中还有水的话,说明杯子1号的容量大,杯子2号的容量小;如果杯子2号里的水没装满,说明杯子2号的容量大。
生2:
用同一个杯子往里面倒水,倒得杯数多的那个杯子容器量大。
生3:
在这两个杯子里都装满水,把水倒到有刻度的杯子里,数字大的那个杯子的容量大。
谈话:
同学们的想法真多啊!
根据某某同学说的,我们就用这种倒水来验证一下吧!
(根据同学刚才的说法操作验证。
)通过这种倒水的方法可以得出水壶一号的容量比较大。
3、做“想想做做”第1题,做“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
比较完了那两个杯子的容量大小,我们现在来比一比这三个杯子的容量大小吧!
先猜一猜,这三个杯子的容量关系怎样呢?
结果是不是和我们猜测的一样呢?
用你喜欢的方法小组一起合作验证一下。
学生操作、交流。
4、进一步感受容量的含义
谈话: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中这个杯子中盛了多少水。
你能说出这个杯子的容量是多少吗?
可能一下子回答老师的问题有一点困难,在回答之前我们小组可以讨论一下,或者借助你手边的一些容器,把这一大杯水倒入我们的一次性杯子中,看看可以盛多少杯。
小组活动,将一大杯水分别倒入各自准备的一次性水杯中。
提问:
谁来说一说,这一大杯水可以倒几杯?
生1:
我们组倒了2杯不到点。
生2:
我们小组只倒了3杯半。
生3:
我们的小组倒了3杯还多一点。
谈话:
如果别人这样告诉你,说这个容器能盛2杯不到,或者说能盛3杯半水,或者说能盛3杯多一点。
你能知道这容器的准确容量吗?
谈话:
因此,我们需要给容量定出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我们的容量单位。
三、联系生活,认识容量单位升
1、认识升
谈话:
请同学们拿出从家中带来的各种容器,分别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带来的容器上标明的容量是多少,用的是什么单位。
小组交流。
谈话:
生活中有很多的容器上都标有容量单位升或者毫升,亳升这个容量单位,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提问:
你知道图中的这些容器盛的水、油、饮料的容量各是多少吗?
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学生回答。
明确:
计量这些容器盛了多少水、油、饮料等液体,通常用升作单位。
升可以用符号“L”来表示。
板书:
升、L
谈话:
今天我们这节数学课主要来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升。
板书课题:
认识容量和升
谈话:
老师手中有一个容器,上面标着,“净含量2L”。
这里的净含量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用净含量而不用容量呢?
净含量和容器的容量有什么关系呢?
有谁知道吗?
讲述:
“净含量”是指某种容器中实际容纳物体的多少。
如,一瓶饮料的净含量是1升,是指瓶子里装的饮料本身有1升,但瓶子的容量可能会比1升略大,因为通常不会装的满满的。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
除了我们课堂上这些容器标有容量大小,生活中我们还会看到另外一些,你见过题目中的3个容器吗?
你能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容量吗?
3、认识1升
谈话:
我们已经知道计量容量的单位是升,那么1升究竟有多少呢?
谈话:
要想科学地认识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认识这个量杯(出示量杯),请组长从袋子中拿出我们的量杯。
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谈话:
1升水到底有多少呢,我们来做个实验。
(出示正方体)这是一个空心的正方体,它的长、宽、高都是1分米。
现在我们在正方体容器内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中,看一看有什么发现呢?
生:
正方体内的水倒入量杯中正好是1升。
谈话:
如果一个容器是正方体,容器内部的长、宽、高都是1分米,这个容器盛的液体正好是1升。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
4、深化对1升的认识的实践活动。
学生活动一
谈话:
看一看我们小组里面有没有容器的容量正好是1升的呢?
谁来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
谈话:
虽然这些容器的形状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容量都是1升。
学生活动二(想想做做第一题)
谈话:
下面这些容器你见过吗?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出示课件。
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
(设计意图:
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学习估算容量的方法)
学生活动三
谈话:
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一些容器,你能根据刚才我们对1升的认识,估计一下它的容量吗?
学生估计。
谈话:
刚才我们学生估计地对不对呢?
我们来验证一下吧!
学生实验验证。
交流反馈。
四、总结评价,课外延伸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得愉快吗?
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你还想了解什么?
2、如果老虎和狮子要举行第二次比赛,你认为应该有一些什么规定?
板书设计:
认识容量和升
容量升L
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认识毫升
教学三维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中感受毫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2.掌握升和毫升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4.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毫升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感知毫升以及升和毫升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滴管、水、量杯、饮料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容量单位:
升。
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关于升的知识吗?
2.今天给大家介绍位新朋友,揭示课题:
毫升(板书)
二.感知、操作、体验
(一)请看图片,细心观察:
500毫升橙汁 750ML洗发水
250毫升豆奶 100ML酸奶……
从这些图片里,你了解到什么?
还有什么发现吗?
让学生在观察中初步感受:
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
它还可以用符号“ml”表示。
(二)看一看,玩一玩,体验1毫升
1.1毫升究竟有多少呢?
(生答)
你们看,这是一个10毫升的量筒,里面盛的水就是1毫升。
看了这1毫升水,有什么想法?
(很少,体会1毫升是很小的计量单位)
2.小组活动:
用滴管向空量筒滴入1毫升水。
看看,多少滴水大约是1毫升?
把这1毫升水倒在桌上,或你的手心里,重吗?
多吗?
(很少,很轻)
(三)说一说,倒一倒,感受几到几十毫升
1.这些小容器你们一定也见过。
里面各有多少毫升药水?
(多媒体出示图片:
针筒、盐水袋、口服液、眼药水)
(介绍一下勺子的容量)
2.每个小组都带来家里的小容器了吧。
请你们拿出来吧。
它们是:
碗、杯子、保鲜盒
请每个小组根据这样的要求来试一试。
把50毫升水分别倒入这几个容器里,观察:
水面各在哪里?
3.估一估
你能估计一下,这只碗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吗?
杯子呢?
你知道吗?
人体每天需要的水份大约是1600毫升。
一杯200毫升左右的话,一个人,每天要喝8杯水。
保鲜盒的容量呢?
猜一猜。
我们来看一看,它的容量到底是多少?
4.谈话:
通过刚才的活动,相信你们对家里,身边常见的容器的容量,都能进行正确的估计了吧。
相信今后你在生活中,会常常用到这个本领的。
(四)体验更大的毫升数及升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选新苏教版四4年级 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全集 优选 新苏教版四 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教案 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