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掌握古诗词写作要点.docx
- 文档编号:11183570
- 上传时间:2023-02-25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78.64KB
快速掌握古诗词写作要点.docx
《快速掌握古诗词写作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速掌握古诗词写作要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快速掌握古诗词写作要点
古诗词写作要点
(本文整理前半部分针对初学者,看了前两页基本就可以掌握诗词基本规则,后边为更复杂的技巧。
)
第一课:
对仗
诗的前提是联语,就是俗称的对子,所以我们先从对子开始说
1。
平仄的分别:
一声二声为平。
三声四声为仄。
2。
对仗
A,词法对仗:
名词对名词,颜色对颜色,方位对方位,数量词对数量词~~等等
B,句法结构对仗:
词组结构相同,句子成分和其搭配方式相同,句子节奏相同。
C,平仄对仗:
平对仄,仄对平,严格此要求的是工对,最后一个字平仄对仗的是宽对
例:
上联: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
下联: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
第二课:
诗体
四言诗(诗经体)
骚体诗(楚辞体)
乐府诗(杂言,五言,七言)
五言古诗(五言古绝,五言古风)
七言古诗(柏梁体,七言古绝,七言古风)
近体诗(律诗和绝句)
曲子词(小令,中调,长调)
散曲(小令,散曲)
现代白话自由体诗
律诗,绝句,散曲,词为近体诗,以外的全为古体诗!
切忌切忌,近体诗有严格的格式,古体诗没有,为自由体。
具体格式后边细说。
第三课:
押韵
韵表里有严格分类。
需要的可网上搜索“平水韵”打印备用。
其实韵,就是拼音里的韵母,但是现在的汉语发音已经和古时候有很多不同,所以业余做诗的大可不必记这么多,可以自己按现在的语言习惯押韵
律诗和绝句,只能压平声韵。
3,5,7句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第一句随便。
律诗第三句要和第四句对仗,第五和第六也要对仗!
!
后边细说。
1,押运的基本样式:
A,偶压法:
逢双句押韵
B,连压法:
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C,换压法:
多见古体诗和现代诗
2,押韵的忌讳:
A,避免为了押韵句子意思勉强
B,避免出韵,就是韵部压错。
C,避免重韵。
一字不可在韵字上出现两次
D,避免撞韵,就是在不该押韵的地方押韵
E,避免挤韵,指一句中韵母韵脚字太多,最忌韵前字和韵字同韵
F,避免轻声字押韵
G,避免同意字押韵
第四课:
近体诗格律
一,近体诗的形式特征
1,句数和字数固定,(8句和4句,7言和5言)
2,只压平声韵
3,讲究平仄的相间(平仄有规律的出现),相对(就是对子的要求),相粘,(这个后边解释)
4,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两句为一联
例:
1234567,1234567(首联)
1234567,1234567(颔联)
1234567,1234567(颈联)
1234567,1234567(尾联)
二,近体诗的平仄基本句型
1,平起入韵式2种: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2,平起不入韵式2种: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3,仄起入韵式2种: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4,仄起不入韵式2种: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确立了第一句的平仄格式后,下边一句尽量与上边刚好相对就好了。
严格的也可以对照“平仄格式”往里边填字。
但一定注意!
律诗和绝句,只能压平声韵。
(平仄格式后边附录中将给出)
例:
平平仄仄仄平平,天心随意弄迷离,
仄仄平平仄仄平。
常使伊人费苦思。
仄仄平平平仄仄,未必风涛初识我,
平平仄仄仄平平。
松花江水洗胭脂。
第五课:
词
唐诗宋词,所谓词,是一种诗的别体,始于南梁代,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
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严格规定。
填词入门相对简单,可在网上直接收索词牌格律,严格按平仄及韵填入字就可以了。
一般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到90字为中调;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例:
韦庄的《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於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诗词的基本规则讲到这,基本就入门了,后边有更多繁复的技巧及更复杂的规则,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看。
第六课:
诗词的更多规则及技巧
一、平仄声调
平仄,是声调的讲究。
平声即阴平声、阳平声字,仄声即上声、去声和入声字。
(用普通话新声作诗,可以不考虑入声字。
)
诗歌本是一种吟唱文学,也就是歌唱吟咏以传情寄意。
诗,要适合于吟哦、朗诵。
每句之中,声调有起伏,节奏有波澜,具有音乐美,加之诗的意境,方能增强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上节五言和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句句有起伏,就产生抑扬顿挫的音律。
但是,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每句中还可灵活掌握,即七言的一、三、五字可平可仄,二、四、六字必须按格律不变;五言的一、三字可平可仄,二、四字不可变动,所谓“七言一三五字不论,二四六字分明;五言一三字不论,二四字分明”的口诀。
必须提醒一点:
虽然,七言一三五字不论、五言一三字不论声调,但不可产生孤平现象,即每句中除第一和第七字外,中间五个字必须要有两个平声字,否则就是犯孤平。
孤平是不允许的,因为诗就缺乏节奏感,也就是缺乏音乐美。
孤平可以拗救。
如第三字应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可以将第五字应用仄声字而改用平声字,即可拗救。
例如:
“何惧暴风呼啸吹”,其格律应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而实际格律为:
平仄仄平平仄平,首尾两字不参加论平仄,中间五字格律应为:
仄平平仄仄,可是“惧暴风呼啸”,是仄仄平平仄,就自动拗救过来了,也就不算病句。
三平调和三仄脚问题。
就是每句末三字,不可“平平平”或“仄仄仄”,这是诗家大忌。
在平仄拗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可疏忽。
二、绝句对仗
一般地讲,绝句可用对仗,也可不用对仗,是否用对仗完全是自由的,不强求。
1、如果视为截取律诗的中间两联,就可以全诗用对仗,
例如:
曾金美•赠友人(碧波诗词读后感)
碧水粼粼含雅韵,波光闪闪奏清音。
诗心美美如佳酿,词意甜甜欲醉人。
2、如果视为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就可以全诗不用对仗,
例如:
碧波•桃花
春风吹醒故林丛,蕊满枝头绽嫩红。
神韵犹如仙子美,惹来蜂蝶吻娇容。
3、如果视为截取律诗的前两联,则前联不对仗而后联对仗,
例如:
司马光•客中初夏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
4、如果视为截取律诗的后两联,则前联对仗而后联不对仗,
例如:
赵师秀•有约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三、起承转合
绝诗只有四句,讲究“起、承、转、合”的章法,是古今诗人遵守的基本规律。
首句为“起”,即起始;第二句为“承”,即承接;第三句为“转”,即转折;末句为“合”,即收合。
起承转合的章法,它并不是由谁来规定的,而是诗人们在作诗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不约而同遵循的,是自然形成的,这说明诗歌是不需要以形式来套诗人的;直到元朝时代,才有人对律绝诗歌的章法结构进行了总结。
具体的技法:
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
掌握这四句话的要求,绝句就能写好。
“起、承、转、合”有四种形式,举例归纳如下:
(一)并列式。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此诗四句,每句单独表意,各写一景,如四幅图画并挂,又合为一体,分而不散,合而不杂,远、近、高、低,任人所视,各得其妙。
(二)承接式。
如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此诗首二句各写一景,上说山花,下说江水;第三句承首句,系由“山桃红花”生发出来;第四句承第二句,系由“蜀江春水”生发出来。
四句诗两两并列,对应承接,结构严整,格调清新,颇具民歌特色。
(三)转折式。
如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诗首二句写辞白帝、下江陵,第三句忽然转写猿声,垫一步作转折,然后收合。
第三句转折很妙,使通首精神飞越。
(四)因果式。
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此诗第一与第二句,第三与第四句,互为因果;首两句与三四句,又为因果:
即少妇因“不知愁”,故“上翠楼”;因“见柳色”,故“生后悔”(教夫婿觅封侯)。
又因“上翠楼”而“见柳色”,因果关连,结构严谨。
四、律句对粘
凡句式符合平仄两两相间的,其中只有一个单,或在句尾,或的句中。
合乎这一组合原则的就是律句,不符合这一组合原则的就是拗句。
五言律句有四种:
平起式:
A平平仄仄平a平平平仄仄
仄起或:
B仄仄平平仄b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句也有四种:
仄起式:
A仄仄平平仄仄平a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起式:
B平平仄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仄平平
上面已介绍了什么是“律句”和律句的几种类型。
两个律句构成一联,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所谓对,是指同一联中出句和对句的关系,两句的平仄要求相对,即平仄相反:
上平则下仄,上仄则下平。
如出句a型,与b型相对;出句B型,与A型相对。
在五、七言中各有一个单字:
五言a、b的第一字和七言a、b的的第三字,可以不对。
在律诗中,出句总是仄声收尾,对句则是平声收尾。
关于“粘”,这里是指相邻两联之间的关系,即后联出句与前联对句的平仄要相粘,就是律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完全相同,也就是二三句、四五句、六七句的平仄相同。
对照前面“平仄格式”中的格律诗谱,一看便知。
五、律诗对仗
对仗是律诗中的规定,是一种修辞讲究,是艺术手法的问题,是中华文学中的瑰宝。
既然,对仗是律诗的格律要素之一,就必须对仗工整和自然。
一首律诗共有四联,一般要求是颔联(三四两句)和颈联(五六两句)对仗,首联(一二两句)和尾联(七八两句)可不对仗;当然,诗人创作水平高的,也有四联皆对仗的,但不是格律硬性规定。
上面讲律诗对仗是正格,已经定型,初学写诗者应严格遵循。
另有别格诗体:
(一)偷春体。
在五言律诗基本形成但又尚未完全定型的齐梁时期,有一种首联用对仗而颔联不对、颈联又对的形式,好比梅花偷春色而先开的现象。
(二)对仗多于两联。
除中间两联对仗外,如首联以仄声收尾不入韵,也往往用对仗;也有中间两联对仗,尾联也用对仗;甚至于四联皆用对仗的。
(三)对仗少于两联。
在别格之中,也有只用一联对仗的;甚至个别也有全首不用对仗的,只是平仄、押韵符合律诗的要求,极为罕见,就不作为律诗了。
律诗对仗以正格为标准。
别格中
(一)是独特的体式而不为失律;第
(二)条写作水平较高者可仿效;第(三)条不可为之。
五、关于韵
我国诗词曲的押韵标准,在各历史时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三个时期:
(一)唐代以前的诗,是以当时口语为标准押韵的。
如先秦的诗经、楚辞,汉代的古诗、乐府、古赋等,只是据当时口语,大体押韵,那时还无所谓韵书。
(二)唐代以后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押韵是以韵书为标准的。
以唐韵为标准,成了通用的标准韵书。
诗依“平水韵”,词依“词林正韵”,曲依“中原音韵”。
(三)“五四”运动后至今,有押旧韵,也有用普通话音韵为押韵标准,即以《诗韵新编》为准。
五、关于词
(一)词体形式:
按照不同划分标准,词分为多种形式,具体有下列:
(1)段数划分。
词有一段、二段、三段、四段之分。
一段叫单调,二段叫双调,三段叫三叠,四段叫四叠。
(2)字数区分。
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现提供参考字数:
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的为长调。
(3)术语区别。
词有令、引、近、慢等名目。
“令”是词牌的通称;“引”是词、曲之义;“近”与“引”相类,大多是中长调;“慢”是慢曲的简称,大多是长调。
词原本是配乐歌唱的。
一曲终止或奏完一段叫一阕,所以一首词也叫一阕词。
双调词的前段叫前阕、上阕或上半阕,后段叫后阕、下阕或下半阕。
也可以称片,一片就是一遍。
所以双调词的前段又叫上片,后段又叫下片;下片开头,叫作过片。
单调词不分段,只有一片;双调词分二段,即分上下两片。
(二)词的平仄格式,并不像律绝那样句式整齐、只归纳为几种式样,而是比较复杂、千变万化的。
这是从词的总体上来说的,但从每种词、每一种体系来说,它又是严格固定的,不能违反它的格律要求。
词因其句子长短不一,又可用拗句,故其平仄是由调子决定的:
不同词调,有不同的字数、句式、平仄安排也不相同,是固定不变的。
因此,词的平仄,相对比近体诗的平仄还要严。
(三)词的韵:
词的押韵方式,并不象诗那样只归纳为几种样式,而是比较灵活多变,也比律诗宽得多。
律诗都是一韵到底,词则不然,有几种情况,分别叙述如下:
1.平韵格。
全词在韵脚通押平声韵,要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其它韵,与近体诗相同。
如<<十六字令>>、<<南歌子>>、<<浪淘沙>>、<<鹧鸪天>>、<<水调歌头>>、<<一剪梅>>、<<沁园春>>、<<六州歌头>>等,都是一平韵押到底。
2.仄韵格。
押仄韵也是一韵到底,同一韵部的上声和去声,可以通押,而入声一般是单独使用的。
如<<如梦令>>、<<卜算子>>、<<忆秦娥>>、<<蝶恋花>>、<<青玉案>>、<<天香>>、<<满江红>>、<<念奴娇>>、<<莺啼序>>等,都是一仄韵押到底。
3.平仄韵转换格。
不同韵部的平仄声,转换词调也常见,其韵脚灵活而富于变化,类似古体诗的转押韵。
同韵部平仄声互押,虽然平仄声调不同,必须是属于同一韵部。
换韵的位置是词调规定的,不同于古体诗换韵的任意性。
如<<南乡子>>、<<菩萨蛮>>、<<清平乐>>、<<虞美人>>、<<减字木兰花>>等,都是不同韵部平仄声转换着相押韵。
4.平仄韵通叶格。
是在同一韵部中平仄声字互相押韵,即同韵不同声。
如<<西江月>>、<<醉翁操>>、<<渡江云>>、<<曲玉管>>、<<戚氏>>等,为同韵部中的平仄声互押。
5.平仄韵错叶格。
该词调用多种韵,但以一韵为主,而中间杂以其它韵。
如<<荷叶杯>>、<<诉衷情>>、<<相见欢>>、<<酒泉子>>、<<定风波>>、<<最高楼>>等,都是多韵错叶格。
(四)词的对仗
有些词用对仗,也有些词不用对仗,原则上无固定要求。
如逢偶句,或对或不对全凭作者安排;为了增强艺术特色,作词人习惯用对仗的也常有之,但在平仄、用字和位置上比律诗对仗宽得多,不算违律。
有如下几种情况:
(1)平仄不限。
近体诗对仗,必须平仄相对(即对立、相反),词则不拘泥,也可以平对平、以仄对仄。
如贺铸<<青玉案>>: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就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为对,以平对平,以仄对仄。
(2)同字不避。
近体诗是不允许同字相对的,词则不拘泥,同字也可以相对。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上、下两联中的两个“有”字,就是同字相对。
(3)位置不定。
在律诗中,中间两联全用对仗为正格;而词多为长短句,必须是相邻两句字数相同,才有可能配成对仗。
词人们往往习惯于在上、下片开头两句用对仗。
如碧波<<西江月•抗洪>>,上片开头两句:
“天上蛟龙酣舞,人间沧海横流。
”、下片开头两句:
“江海涝洪肆虐,干群风雨同舟。
”
在其它位置上用对仗的,如碧波<<沁园春•登阅江楼>>:
“看狮山仰卧,葱葱郁郁;长江蟠绕,莽莽苍苍。
”“看”是领字,也称为“一字逗”,下面四个四字句是“隔句对”;又:
“紫燕翱翔,洋轮疾驶”等,都是在不同位置上对仗的。
(五)词的格调
词有不同的格调,是指“本色词”以外的其他几种语体风格,但不是词律上的要求,作为词的一种形式特点,也略作介绍。
(1)楚辞格调。
句中或句末多用“兮”和“些”字。
(2)民歌格调。
此格语言自然、流畅、谐婉、通俗,内容多写情思。
(3)古文格调。
此格平仄灵活,全用散句,模仿古文,语言简朴,多用虚字“之”、“乎”、“者”、“也”、“矣”、“耳”等。
(4)白话格调。
与古文格调相反,多用白话即口语,读来明白易懂。
这启发我们,当代人作词,也应该使用白话、口语。
(5)书信格调。
如家常说话,痛快淋漓,宛转反复,一一如见,虽非正声,别具一格。
附录:
绝句的格律,有四种格式,分为五言、七言的平起式和仄起式,举例如下:
1、平起首句不入韵为正格碧波·咏树碧波·小溪即景
平平仄仄平平仄,深居沃野枝繁茂,平平平仄仄,岸边风拂柳,
仄仄平平仄仄平。
碧叶千张似玉雕。
仄仄仄平平。
雀跃树枝头。
仄仄平平平仄仄,本是同根同血脉,仄仄平平仄,放鸭河中漾,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为何飒飒起风涛。
平平仄仄平。
清波荡小舟。
2、平起首句入韵为别格包德珍·夜思包德珍·新春絮语
平平仄仄仄平平,天心随意弄迷离,平平仄仄平,吟虹出远天,
仄仄平平仄仄平。
常使伊人费苦思。
仄仄仄平平。
兰水一诗泉。
仄仄平平平仄仄,未必风涛初识我,仄仄平平仄,月带群星至,
平平仄仄仄平平。
松花江水洗胭脂。
平平仄仄平。
笑声来枕边。
3、仄起首句不入韵为正格碧波·暴风李频·渡双江
仄仄平平平仄仄,一阵狂飙如猛兽,仄仄平平仄,岭外音书断,
平平仄仄仄平平。
飞沙走石信天游。
平平仄仄平。
经冬复历春。
平平仄仄平平仄,屋摧树倒禾苗折,平平平仄仄,近乡情更怯,
仄仄平平仄仄平。
暴戾人间万象蹂。
仄仄仄平平。
不敢问来人。
4、仄起首句入韵为别格包德珍·咏李白碧波·咏日
仄仄平平仄仄平,行路方知蜀道难,仄仄仄平平,宇宙现穹隆,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千篇斗酒海天宽。
平平仄仄平。
金轮挂太空。
平平仄仄平平仄,胸中日月吟风处,平平平仄仄,环球光耀彩,
仄仄平平仄仄平。
何止吴歌楚舞寒。
仄仄仄平平。
万物显春荣。
律诗格律十分讲究平仄声韵的,基本有四种:
1、平起入韵式格律碧波·雄鹰包德珍·笔
平平仄仄仄平平,昂头直上彩云霄,平平仄仄平,为知天不闻,
仄仄平平仄仄平。
搏击长空意气豪。
仄仄仄平平。
默默总耕耘。
仄仄平平平仄仄,雨暴风狂无所惧,仄仄平平仄,奋敛千峰雨,
平平仄仄仄平平。
雷鸣电闪更腾高。
平平仄仄平。
惊腾五岳云。
平平仄仄平平仄,尖钩利爪如锋镝,平平平仄仄,临花情缱绻,
仄仄平平仄仄平,火眼金睛似刺刀。
仄仄仄平平。
对月意芳芬。
仄仄平平平仄仄,一展雄姿威懔懔,仄仄平平仄,墨海掀狂浪,
平平仄仄仄平平。
人间腐鼠岂潜逃。
平平仄仄平。
同君共撰文。
2、平起不入韵式格律包德珍·雷碧波·喜赋大江截流
平平仄仄平平仄,云锣雨鼓隆声起,平平平仄仄,狂波三峡涌,
仄仄平平仄仄平。
冲破天门动怒心。
仄仄仄平平。
声浪震长空。
仄仄平平平仄仄,直下秦淮惊万岭,仄仄平平仄,领袖宏图展,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吞吴楚掠千林。
平平仄仄平。
中枢号令攻。
平平仄仄平平仄,脱逃硕鼠应知误,平平平仄仄,万民摇铁臂,
仄仄平平仄仄平。
侥幸贪夫莫自钦。
仄仄仄平平。
一坝锁蛟龙。
仄仄平平平仄仄,再驾清风弹正调,仄仄平平仄,发电光芒远,
平平仄仄仄平平。
功成尚待煞邪音。
平平仄仄平。
洪流缓向东。
3、仄起入韵式格律碧波·仙人掌包德珍·马上吟
仄仄平平仄仄平,大漠荒凉吐翠华,仄仄仄平平,烟渺碧虚高,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仙人掌上绽黄花。
平平仄仄平。
风嘶古木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任它泽竭灾情重,平平平仄仄,倾聆千水近,
仄仄平平仄仄平。
唯我容娇景色佳。
仄仄仄平平。
极目万山遥。
仄仄平平平仄仄,纵有狂蜂来败俗,仄仄平平仄,暗逐青云瑟,
平平仄仄仄平平。
敢为淑女刺凶衙。
平平仄仄平。
休怜红叶飘。
平平仄仄平平仄,欣然移到盆中驻,平平平仄仄,一声孤雁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四季葱茏饰万家。
仄仄仄平平。
马上顿魂消。
4、仄起不入韵式格律碧波·长虹颂包德珍·感怀
仄仄平平平仄仄,天堑横流掀浊浪,仄仄平平仄,心海流天地,
平平仄仄仄平平。
苏南苏北隔他乡。
平平仄仄平。
尘途数日星。
平平仄仄平平仄,千年无法畅通道,平平平仄仄,翻忧忧有迹,
仄仄平平仄仄平,万代有才难赋章。
仄仄仄平平。
敛梦梦无形。
仄仄平平平仄仄,昔日一江拦路径,仄仄平平仄,柳带寒烟翠,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今朝两岸架桥梁。
平平仄仄平。
花含宿雨馨。
平平仄仄平平仄,问君诗颂从何起,平平平仄仄,人间唯冷暖,
仄仄平平仄仄平。
滚滚车轮过大江。
仄仄仄平平。
悟透得真经。
平声:
即阴平、阳平字;仄声:
是上声、去声字;入声字一律算仄声字。
但中华诗词学会,提倡双轨制,用平水声韵作诗,就要考虑入声字;用新声创作可不考虑入声字。
律诗的平仄交错,七言一、三、五字,五言一、三字原则上可平可仄;二、四、六字必须分明,不可出格。
虽然,七言可以一三五不论、五言可以一三不论,但不可产生孤平现象,即每句中除一、七字外,中间五个字必须要有两个平声字,否则就是犯孤平。
孤平是诗家大忌,缺乏诗的节奏感。
孤平可以拗救,如“长虹颂”的第四句笫三字“有”是仄声字,作者将该句第五字应仄而用平声字“难”,就拗救过来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快速 掌握 古诗词 写作 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