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重要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doc
- 文档编号:111735
- 上传时间:2022-10-03
- 格式:DOC
- 页数:34
- 大小:63.50KB
西部大开发重要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doc
《西部大开发重要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大开发重要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doc(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0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今后10年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
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主要成就和重大意义
1.主要成就。
10年来,在中央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部地区干部群众奋力拼搏,国家不断加大投入,西部大开发取得巨大成就。
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全面实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两基”攻坚计划如期完成,社会事业和人才开发得到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东中西部地区协调互动,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初步形成;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广大干部开拓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各族群众精神风貌昂扬向上,西部地区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西部大开发不仅有力促进了西部地区发展,也为全国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2.机遇与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部地区面临难得发展机遇:
在世界经济格局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西部地区战略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进一步凸显;我国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为西部地区加快对外开放、提升沿边开放水平提供了新契机;国内经济结构深刻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和发展条件不断改善,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我溷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条件、有能力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瓶颈制约仍然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贫困面广量大、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仍然突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然繁重,西部地区仍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
3.重大意义。
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具有优先地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有效扩大国内需求,拓展我国发展空间的客观需要;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是不断改善民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是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西部地区的繁荣、发展和稳定,事关各族群众福祉,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4.指导思想。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支持,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着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民生改善;更加注重优化区域布局,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5.基本原则
——坚持夯实基础,加快发展。
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和发展环境,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番号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稳定,使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按照主体功能区要求,统筹规划重点经济区、重点生态区和城镇布局。
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在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同时,切实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走出一条符合各地区实际的发展路子。
——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开放。
加快转变思想观念,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建设国际陆路大通道,构筑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新格局
——坚持自力更生,国家支持。
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立足自身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国家支持力度。
6.主要目标。
到2015年,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经济总量比2008年翻一番;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取得积极进展,森林覆盖率达到19%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明显降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差距逐步缩小。
到2020年,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缩小;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发展保障能力
基础设施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保障。
要继续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地位,加强前期工作,每年新开工一批重点工程,加快构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7.加快综合交通网络建设。
全面加强铁路、公路、民航、水运建设≯扩大路网规模,提高通达能力,强化与东中部地区和周边国家的交通联系。
建设和完善西北至华北出海、拉萨至青岛、亚欧大陆桥、成都至上海、瑞丽至上海“五横’’通道,包头至广州、临河至防城港、兰州至昆明、库尔勒至成都“四纵”通道,东北亚、中亚、南亚、东南亚“四出境’’国际通道,形成连通内外、覆盖城乡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铁路。
重点建设西部地区连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出海通道,西南地区连接西北地区的南北通道,以及我国连接周边国家的国际通道。
开工建设一批区际干线、客运专线、煤运通道和开发性新线。
强化既有线路扩能改造,加快推进复线建设,提高电气化水平。
积极推进重点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建设。
改造和建设一批铁路运输枢纽。
抓紧开展重大铁路项目前期研究。
——公路。
把西部地区作为国家公路建设的重点区域,加快打通省际“断头路’’,强化路网衔接,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西部路段。
加强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所有县城通二级及二级以上等级公路。
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有条件的乡镇、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
加快重点口岸通道建设,提高公路技术等级。
继续加强边境公潞和国防公路建设。
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建设。
——民航。
加强大中型干线机场建设和改造,新建一批对改善边远地区交通条件、促进旅游等资源开发以及应急保障具有重要作用的支线机场。
培育昆明、乌鲁木齐门户机场。
增加航空网络密度,促进支线航空发展,开辟一批国内国际航线。
鼓励发展通用航空。
加强空管和安全设施建设。
——水运。
重点推进长江中上游、西江、澜沧江等干流及重要支流航道治理,提高航道标准,加强重点内河港口建设,提高出海通道能力。
加快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推进广西北部湾沿海港口资源整合,加强集装箱和大型散货公用码头建设。
8.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节约优先、优化配置、有效保护、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水利建设规划,加大工程措施力度,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
针对西南地区工程性缺水、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合理建设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和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加快大中型水库及城市水源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抗旱、拦水蓄水及供水保障能力;加强田头水柜、集雨水窖等小型微型水利设施建设。
稳步推进一批调水工程建设,适时开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工作。
做好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及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
推进新建水库配套灌区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启动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加强大中城市、重点城镇、中小河流防洪体系建设。
加强界河整治。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9.推进油气管道和电网建设。
加快建设成品油、原油管道,扩大西气东输管道输气能力,积极推进中哈、中俄、中缅等国际油气管道建设。
增加资源产地油气供给规模,满足当地生产生活需要。
开展青海涩北气田至拉萨输气管道等能源供应方式前期论证。
继续加大西电东送力度,结合能源基地建设,实施重要输电通道和联网工程,加快远距离输电工程建设。
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升农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
10.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发展,率先缩小信息服务领域区域差距。
提升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地理信息、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服务能力,建立基本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
逐步将普遍服务从电话业务扩展到互联网业务,提高农村和边远地4区的信息网络覆盖率,力争行政村基本通宽带,自然村和交通沿线通信信号基本覆盖。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和应急保障设施建设。
11.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
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重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支持发展热电联产,加大管网改造力度,提高集中供热率。
加强中小城市、工业集中区、重点城镇供排水、供暖供气、道路等公用设施建设,加大城镇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实现市政公共设施基本配套。
加强城市园林绿化。
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前提。
要以重点生态区为依托,以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强部门协作和监测评估,促进生态环境整体趋好。
12.推进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
加强统筹规划,整合各类资源,从分散治理向集中治理、从单一措施向综合措施、从偏重数量向提升质量转变,着力推进五大重点生态区建设,基本形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
——西北草原荒漠化防治区。
重点在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自治区开展以草原恢复、防风固沙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理,加强沙区林草植被保护及牧区水利设施、人工草场和防护林建设。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
重点在陕西、甘肃、宁夏及青海东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开展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理,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育草、淤地坝建设,加强小流域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
——青藏高原江河水源涵养区。
重点在青海、西藏以及四川、云南、甘肃部分地区开展以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扎实推进三江源、祁连山生态区和西藏等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
——西南石漠化防治区。
重点在贵州、广西、云南、四川、重庆部分地区开展以恢复林草植被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理,加大封山育林育草和人工造林力度,加强基本口粮田和农村能源建设。
——重要森林生态功能区。
重点在西藏东南部、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广西北部及秦岭等林区开展以森林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理,加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资源、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
13.加快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在重点生夺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区位,结合扶贫开发和库区移民,适当增加退耕还林任务。
完善退牧还草政策措施,在加快一期工程建设的同时,及时启动二期工程建设。
总结石漠化治理试点经验,逐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部大开发 重要文件 国务院 关于 深入 实施 战略 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