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最新精选强化训练卷地质构造图.docx
- 文档编号:11171634
- 上传时间:2023-02-25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41.70KB
高三地理最新精选强化训练卷地质构造图.docx
《高三地理最新精选强化训练卷地质构造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最新精选强化训练卷地质构造图.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最新精选强化训练卷地质构造图
地质构造图
一、单项选择题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1—5题
1.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
A.1B.2
C.3D.4
2.图中形成年代最晚的是:
A.岩层B.向斜C.背斜D.断层
读图7,回答23—25题。
3.甲、乙两地都是河流的同一作用形成,乙地最适合发展
A.种植业B.林业C.牧业D.渔业
4.正常情况下,丙处地质构造应为
A.断层B.背斜C.向斜D.地垒
5.下列结论不可能的是
A.乙地地貌一般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区B.沿河道可找到丰富的地下水
C.河流的走向受到了地质构造的影响D.乙地地势高于甲地
右图为某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
A、12B、23C、15D、4⑥
7、如果4是石灰岩,则5为
A、花岗岩B、砂岩C、大理岩D、板岩
8、岩石1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
A、含有生物化石B、有较多的气孔
C、有方解石组成D、有明显的层理
读图9,完成9~10题。
9.图中代号所对应的地质构造正确的是
A.1是背斜,4是地垒B.1是地堑,3是地垒
C.2是断层,4是地堑D.1是向斜,3是背斜
10.若甲、乙两处都有地下水,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按埋藏条件,甲处为承压水
B.甲处地下水运动可能由低处向高处渗流
C.乙处的直接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D.水量较稳定、水质较好的是乙处
图—2是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1—4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
回答11—13题。
11、下列关于该地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是A
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丙乙甲
12、侵入丙的岩脉应为何种岩石B
图2
A.沉积岩B.岩浆岩
C.变质岩D.资料不足,无法判读。
13、图中5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是B
A.石灰岩B.大理岩C.花岗岩D.玄武岩
在地质年代较老的褶皱构造地区常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
下图为地形倒置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14.按地形倒置形成的时间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1234B.1423C.3241D.1432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地形是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B.岩层弯曲变形越强烈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
C.岩层的抗风化能力越低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
D.背斜顶部受挤压作用,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
读“地质构造图”,分析回答16—17题。
16.下列有关甲处的说法,正确的有
A.甲村可能面临的地质灾害是滑坡和火山
B.在甲村地层中能找到大理石矿床
C.甲村可能有温泉
D.甲村的地层中不能找到化石
17.下列地点中可能依次钻探到石油和承压水的是
A.A和B处B.B和A处C.甲和B处D.A和甲处
18.我国庐山的地质构造属于下图中的
.1
B.2
C.3
D.4
读图,回答19~21题。
19.图中山岭是
A.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B.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C.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20.图中E处的井属于
A.潜水井B.自流井C.承压井D.枯井
21.若图中的隔水层由页岩组成。
按成因分类,下列岩石中与页岩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花岗岩B.大理岩C.石灰岩D.玄武,岩
读下图,回答22—23题。
22.图中甲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A.背斜构造
B.向斜构造
C.断层构造
D.板块构造
23.图中乙处河谷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风化作用
二、双项选择题
读地质构造剖面图,分析回答24题。
24、下列叙述可能成立的是
A.假设C处是休眠火山,这里可能找到的有用矿物是硫磺
B.喜马拉雅山的成因与图中C山的成因相同
C.假设D处发生5.4级地震,A、B、C、D相比,感觉最明显的地点可能是A
D.假设C地处我国的华北平原东部,那么C处可能是泰山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25—27题。
25.关于图示各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1一沉积岩 B.2一喷出岩 C.4一变质岩 D.5一岩浆
26.图中各种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换过程能正确反映地壳物质循环的是
A.3→2→4→3
B.3→5→1→4→3
C.3→1→4→3
D.2→4→1→5
27.从地质构造和埋藏条件看,下列各处可能形成
的相应矿床是
A.1一天然气 B.2一煤炭
C.4一大理石 D.2一石油
读等温线及地质剖面图(图2—6),回答28~30题。
28.Q处的地下水
A.属于潜水
B.属于承压水
C.一旦遭受污染很难恢复
D.循环周期短
29.该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
A.山地B.盆地
C.背斜D.向斜
30.该岩层的沉积先后顺序是
A.中心先沉积,两边后沉积B.两边先沉积,中心后沉积
C.上部先沉积,下部后沉积D.下部先沉积,上部后沉积
三、综合题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所示的地质构造顶部地层缺失的原因是 。
(2)据探测,该区域埋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适宜开采的地点可能有 、 等。
(3)图中A、B、C三地中,可能分布有锰结核的是 地,渔业资源丰富的是 。
(4)图中所示的水循环是 。
箭头D表示的环节是 。
(5)沿海国家除 海里的领海外,其管辖海域面积可外延至 海里作为专属经济区。
(6)若全球变暖,海平面将 ,其变暖原因有二:
一是 ,
二是 。
(1)背斜顶部易受外力的侵蚀作用而形成谷地(2)E A(3)C A(4)海陆间大循环 海水蒸发(5)12 200(6)上升 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使森林吸收、固定的二氧化碳迅速减少
32.读下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各横线处加绘箭头,完成
水循环,其中D、E分别表示
,。
(2)甲处的地质构造是,其
形成原因是。
(3)甲处
海洋
的地表形态(地貌)是,
其形成原因是。
(4)
a
如果开采地下水,应选择在
(甲、乙)处。
(5)如想找化石,在a、b两处
处可能找到。
(6)甲、乙之间植树造林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7)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
。
(填字母)
(8)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
(9)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有。
(10)若此图表示台湾岛的东岸,则海洋处的洋流名称是,洋流性质是。
(11)若此图表示中低纬度的北美大陆东岸,则海洋处的洋流名称是,洋流流向是。
(12)若此图表示中低纬度的南太平洋西岸,则海洋处的洋流名称是,洋流流向是。
⑴逆时针画(全对2分,部分对不给分)D—水汽输送(1分)E—地表径流(1分)⑵背斜(1分)岩层受到强大的挤压作用中间向上隆起而成(1分)(3)谷地(1分)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1分)(4)乙(1分)(5)b(1分)(6)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分)(7)E(1分)(8)D(1分)(9)1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2联系四大圈层,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的交换和物质的迁移;3不断塑造着地表的形态;4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共3分,答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10)日本暖流(1分)暖流(1分)(11)墨西哥湾暖流(1分)南→北(1分)(12)东澳大利亚暖流(1分)北→南(1分)
33.读下图回答: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A处地质构造为,它是良好的储构造。
从地形上看,A处为,其成因是:
a;b。
(2)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为,在其参与下,1处的岩石可转化为3处的岩石。
(3)从图中看,B处地质构造为,此处容易形成的地质灾害是,这种地质灾害又有可能促使、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4)2处地层中常含有丰富的等矿产资源,其上覆水域往往是资源集中分布区。
(5)图中所示的M、N两个专属经济区的范围是正确的。
在专属经济区,该国享有的主权。
.(1)向斜水山岭向斜底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断块相对上升(2)海陆间水循环岩浆岩沉积岩地震滑坡泥石流(4)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海洋生物(5)M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
34.读下图分析回答
(1)图中A处在地质构造上为,判断的依据是。
(2)图中B处在地质构造上为。
如果在此处钻探,能否打出石油?
。
为什么?
。
(3)C处在地质构造上为,如陕西的平原。
(4)D处在地质构造上是,如我国五岳中的。
35.读图,回答:
(1)该图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一幅地质图,图中所示地质的构造为,理由是。
(2)该地区的地形为,形成原因是。
(3)图中甲乙丙三村中,村有可能是旅游胜地,因为这里有地貌,风景优美。
若在此村修建公路,要注意等问题。
(4)如果要寻找化石,只能到村或村去寻找,原因是。
(5)三个村庄若都发现了矿产,矿产种类是否相同?
,原因是。
(1)向斜中心部分岩层新,两翼岩层老(2分)
(2)山地向斜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2分)
(3)丙喀斯特(岩溶)塌方渗漏(3分)
(4)乙丙乙丙村岩石为沉积岩,可能有化石;而甲村为岩浆岩,不会有化石(3分)
(5)不相同沉积岩和岩浆形成不同的矿床,前者为外生矿床,后者为内生矿床,所以,矿产也不会相同(2分)
36.右下为岩层地质界线和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1)该图,从地貌形态来看,属于;从地质构造角度来看属于。
(2)这种地貌类型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有什么关系?
(1)山脊向斜(4分)
(2)向斜部位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所以成为山脊(或山)。
(4分)
37.甲、乙两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分析下列问题:
→北
(1)根据甲图信息,可以判断该区域的岩石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岩,原因是。
(2)地点3缺失地层B,其原因可能是
(3)若乙图中C、D、E三处均出现煤层的露头,那么,在A、B两处分别打钻井,何处地下能打到煤层?
,原因是
。
(并在乙图上绘图说明)
(4)乙地区要开凿一条东西方向的地下隧道,是在B地还是在A地下较为合适?
为什么?
(1)沉积岩(2分)地层中含有化石(2分)
(2)该地区形成B岩层时,地点3隆起,未曾接受B地层积物;(2分)地点3原先接受了B地层沉积物,后因地壳上升被侵蚀了。
(2分)
(3)A,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A处为向斜,岩层不缺失.(3分)
(4)B从工程安全性,稳定性,地下水运动考虑,B处(背斜)地下修建较适宜.背斜处岩层向上拱起,重力作用点在两侧,上部岩层重力不会对隧道安全,稳定产生威胁;同时背斜有利地下水沿岩层两翼向下渗流,不会在隧道内积存.(3分)
3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质构造是,其中A为,
B为。
(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是在(流水、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下形成的。
(3)1、2、3、4四处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
和,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1处还是2处?
处;若开采优质花岗石作装饰材料,宜选择3处还是4处?
处。
(4)A、B两处有一处为自流井,它是处;A、B两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
(5)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的河流泥沙含量,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等地质灾害。
(1)褶皱;背;向(3分)(2)流水;侵蚀(2分)(3)12;2;3(4)B;A(5)增加;滑坡和泥石流
39.岩层受力会发生褶皱,从而形成不同的地貌形态。
右图1是一个水平岩层的剖面图,读图后完成:
(12分)
(1)在2—4空白格上绘出“背斜成山”至“背斜成谷”的
演变图示。
(2)用文字对图示加以简单的说明:
1最初形成的沉积岩层一般是水平的;
2;
3;
4。
(绘图(见右)
岩层受到挤压上拱形成褶皱,背斜成山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易形成裂隙被侵蚀
顶部被不断侵蚀,形成谷地,背斜成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最新 精选 强化 训练 地质 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