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寒假作业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4.docx
- 文档编号:11170019
- 上传时间:2023-02-25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3.53KB
学年高一寒假作业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4.docx
《学年高一寒假作业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寒假作业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4.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寒假作业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24
七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物品评在我国发韧甚早。
《尚书》中“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把人分为正直、过于刚强和过于柔弱三类。
《诗经》有对“君子”品德之良善、神态之庄重、胸怀之宽广、威仪之显赫的赞叹。
春秋时叔孙豹提出著名的“三立”说,认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这既为士人提出了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也隐含着对不同人物的品评。
先秦诸子从各自学说出发,对人物个性修养或境界进行品评。
孔子重视“知人”,根据德行修养将人物分为“中行”“狂者”“狷者”“乡愿”四等,强调“听其言观其行”。
孟子提出通过眼神观察人品邪正的品鉴方法,主张了解人物所处时代背景,“知人论世”。
先秦时代还诞生了与人物品评密切相关的谥法和相人术。
谥法是指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评价褒贬、给予称号的一种制度。
谥法产生于西周初年,废止于秦,复行于汉,历代沿用,直到清帝逊位才废除。
帝王谥号由礼官议上。
贵族、大臣死后定谥,一般先由亲友向朝廷呈“行状”,提请求,然后由礼官依死者生平功过,按谥法议谥,最后呈报皇帝定夺,下诏赐谥。
士大夫死后由亲族、门生、故吏自行命谥,称私谥。
谥法可以看作一种制度化、特殊场合使用的盖棺论定式人物品评,是我国封建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区别尊卑、惩恶扬善,历来被视为“国之大典”,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
相人术是通过探察人物骨骼形态、音声大小、毛发颜色以及某些特定部位凹凸等体貌特征,预测人的吉凶祸福贵贱贫富寿夭等的一种方术。
相人术虽长期处于民间地位,受到质疑批判不少,但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严密的理论体系。
就理论基础和思维模式而言,相人术与人物品评都是从人物仪容、举止等外在表征出发,探究人物内在品质或未来命运。
而相人术是预知人物的富贵寿夭,人物品评是体察人物的德性才能。
汉魏人物品评的兴盛,与当时流行的相人术不无关系。
汉代以来,官方主要以“察举”“征辟”方式发现、选拔和任用人才。
这就使人物品评与厚风俗及现实政治有密切联系,受到社会关注和重视。
汉代不少歌谣谚语涉及人物品评,足见风气之盛。
曹魏政权继承曹操以才用人思想,制定“九品中正制”,在各州或郡县设置大、小中正官品评人才。
这样,如何分析考察人物的才能并划分等级、予以任用就成为现实政治问题。
随着门阀士族势力扩张,九品中正制逐渐沦为形式,人物品评的政治意味慢慢淡化,而对人物才情风貌的审美品评发展起来了。
《世说新语》较为集中地反映了魏晋时期审美性人物品评的状况,堪称审美性人物品评的渊薮;审美性人物品评大体包括“才情、思理、放达、容貌”四个方面。
魏晋人的审美品评与原先政治性的品评相比,不是诉之理智分析,而是诉之直观、想象和情感体验的。
这种转变对中国古代文艺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催生了《诗品》《画品》《书品》《棋品》《曲品》等一系列著作。
(摘编自陈斐《人物品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人物品评上,孔孟都注重人品修养;在鉴评人物途径上,孔子强调“听其言观其行”,重视“知人”,而孟子提出观察眼神的品鉴方法,主张“知人论世”。
B.帝王谥号由礼官议上;贵族、大臣的谥号一般先由亲友向朝廷呈“行状”,提请求,再由礼官按谥法议谥,报皇帝定夺赐谥;士大夫则由亲族、门生、故吏自行私谥。
C.相人术与人物品评有相同点,从人物仪容、举止等外在表征来探究人物内在品质或未来命运。
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预知富贵寿夭,而后者是体察德性才能。
D.汉代以来,人物品评受到社会关注和重视,主要是因为官方以“察举”“征辟”方式发现、选拔和任用人才,不少歌谣谚语涉及人物品评的兴盛风气也是原因之一。
2.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尚书》中的三类人和《诗经》中对“君子”的赞叹以及叔孙豹的“三立”说,这些内容既是士人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也隐含着对不同人物的品评。
B.谥法是我国封建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这种被认为在特殊场合使用的盖棺论定式的人物品评,目的在于区别尊卑、惩恶扬善。
C.《世说新语》较为集中地反映了魏晋时期大致从“才情、思理、放达、容貌”四个方面进行审美性人物品评的状况,堪称审美性人物品评的渊薮。
D.体现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诗品》《画品》《书品》等一系列著作的产生重要原因是魏晋人的审美品评由理智分析转变成了直观、想象和情感体验的审美品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谥法是指根据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生前事迹评价褒贬、给予称号的一种制度。
谥法产生于西周初年,废止于秦,复行于汉,一直到清帝逊位才废除。
B.相人术是通过探察人物骨骼、音声、毛发以及某些特定部位等体貌特征,预测人的吉凶祸福等的一种方术。
虽受诟病,可也有一套比较严密的理论体系。
C.为了解决分析考察人物的才能并划分等级和任用这一现实政治问题,曹魏政权制定了“九品中正制”,并在各州或郡县设置了大、小中正官来品评人才。
D.人物品评对人们见贤思齐有引导作用,对敦厚风俗有积极作用,影响到官员选拔制度,上升为国家典章制度,中国文艺和美学也与人物品评有密切关系。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
举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者皆坐谴。
襄作《四贤一不肖诗》,都人士争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
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
庆历三年,仁宗更用辅相,亲擢靖、修及王素为谏官,襄又以诗贺,三人列荐之,帝亦命襄知谏院。
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
乃上疏曰:
“朝廷增用谏臣,修、靖、素一日并命,朝野相庆。
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
三人忠诚刚正,必能尽言。
君有过失,不救之于未然,传之天下后世,其事愈不可掩,此之谓彰君过,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
”夏竦罢枢密使,韩琦、范仲淹在位,襄言:
“陛下罢竦而用琦、仲淹,士大夫贺于朝,庶民歌于路,至饮酒叫号以为欢。
且退一邪,进一贤,岂遂能关天下轻重哉?
盖一邪退则其类退,一贤进则其类进。
众邪并退,众贤并进,海内有不泰乎!
虽然,臣切忧之。
天下之势,譬犹病者,陛下既得良医矣,信任不疑,非徒愈病,而又寿民。
医虽良术,不得尽用,则病且日深,虽有和【注】、扁,难责效矣。
”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开古五塘溉民田,奏减五代时丁口税之半。
进知制诰,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
徙知泉州,距州二十里万安渡,绝海而济,往来畏其险。
襄立石为梁,其长三百六十丈,种蛎于础以为固,至今赖焉。
又植松七百里以庇道路,闽人刻碑纪德。
治平三年,丁母忧。
明年卒,年五十六。
乾道中,赐襄谥曰忠惠。
(节选自《宋史•蔡襄传》)
【注】和:
秦和,古代名医。
4.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鬻书者市之,得厚利鬻:
卖。
B.非徒愈病,而又寿民愈:
使(病)好了。
C.绝海而济,往来畏其险济:
救济。
D.闽人刻碑纪德纪:
记载。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古人在本名以外所取的表示德行或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名字,如苏轼字子瞻;古代女子不取字。
B.谏官,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谏”为“规劝、劝谏”之意。
C.丁口,即男女人口,古代户政名,既是统计人口的基本计量单位,也是派征丁银、徭役的依据单位。
D.丁忧,据儒家传统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遭逢父母去世,须辞官回家守丧,叫丁忧,又叫丁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蔡襄是非分明。
对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和高若讷的恩怨,以及后来余靖、欧阳修和王素的升官,他均作诗表明了自己鲜明的褒贬态度。
B.蔡襄忠心劝谏。
他认为君王选用谏官并非难事,难的是听谏和用谏;君王的过失应在出现之前就要得到补救,这样,天下才能安定太平。
C.蔡襄体恤民情。
在福州和泉州为官期间,蔡襄开塘灌田、奏减赋税、立石为桥、植松庇路,切切实实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和好事。
D.蔡襄深受赏识。
他做过留守推官、馆阁校勘,掌管过谏院,担任过福州和泉州的知府以及福建路转运使等官职,死后被赐谥号为忠惠。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此之谓彰君过,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
(5分)
⑵医虽良术,不得尽用,则病且日深,虽有和、扁,难责效矣。
(5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筹笔驿①
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②,风云常为护储胥③。
徒令上将挥神笔④,终见降王走传车⑤。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⑥,梁父吟成恨有余。
【注】①筹笔驿:
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北。
相传诸葛亮出兵攻魏,在这里筹划军事。
大中十年(856年)冬,李商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筹笔驿,创作此诗。
②简书:
指军令。
③储胥:
指军用的篱栅。
④上将:
指诸葛亮。
⑤降王:
指后主刘禅。
传车:
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
⑥锦里:
在成都城南,有武侯祠。
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首联把猿鸟、风云比作诸葛亮的敌人,说它们至今还畏惧诸葛亮治军的神明,以此衬托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为下面内容作铺垫。
B.颔联采用对比手法,说明诸葛亮尽管有运筹帷幄之才,还是无法挽救蜀国的败亡,不争气的后主刘禅最终还是投降做了俘虏。
C.颈联分析蜀国败亡原因——尽管诸葛亮才比管仲和乐毅,但无奈大将关羽和张飞命短,只凭诸葛亮一人之力,也无法力挽狂澜。
D.尾联交代写作缘由,作者往年经过锦里诸葛武侯庙时,触景生情,吟诵起诸葛亮的《梁父吟》,顿时觉得遗恨无穷。
E.该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特点,运用典故和象征等手法,意韵深微;语言风格上具有雄浑豪迈的特点。
9.诗歌末句“恨有余”中的“恨”包含了作者哪些感情?
除了“恨”,该诗还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5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⑴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拉开强弓万箭齐发的壮烈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
⑵苏轼《赤壁赋》中的名句“________,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_______,不绝如缕”,使用叠词来渲染箫声的悲凉幽怨、婉转悠长。
洪炎诗第二句“近是人烟远是村”一句,又让人联想到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描写“村与烟”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6分,每小题3分)
11.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在下喜获麟儿,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B.值此佳节,学生垂念师恩。
谨祝恩师节日快乐。
C.家严大人今年高寿?
多年不见,甚为牵挂。
D.兹介绍我校张敏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1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啜泣层峦叠嶂嗑碰义愤填膺
B.辑拿额手称庆坍塌班师回朝
C.秸秆大有稗益赘述披肝沥胆
D.摩娑厝火积薪巨擘见风驶舵
答案:
七
1.D。
强加因果。
“不少歌谣谚语涉及人物品评的兴盛风气”应是“人物品评受到社会关注和重视”之后的表现形式,而非原因。
2.A。
曲解文意。
根据文段语句构成,“成为士人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也隐含着对不同人物的品评”的陈述对象应是“三立说”;“是……目标”与“为士人提出了……目标”也有语意的不同。
3.C。
根据原文“曹魏政权……予以任用就成为现实政治问题”可知,选项因果倒置。
4.C。
济:
渡)
5.A。
“古代女子不取字”表述有误,古代女子一般及笄时取字,如唐代女诗人薛涛字洪度、鱼玄机字幼微等。
6.B。
根据原文信息可知,“海内有不泰乎”的原因并非“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君有过失,不救之于未然”,而是“盖一邪退则其类退,一贤进则其类进。
众邪并退,众贤并进”。
选项因果关系不成立。
7.⑴这就叫彰扬君主的过失,希望陛下明察,不要造成只有好谏的名声而无实际的效果。
(“此之谓”“彰”“其实”各1分,句意2分)
⑵医生虽然有高明的医术,如果不能尽用,那么病将会日渐加重,即使有秦和与扁鹊这样的名医,也难以取得效果了。
(“日”、第二个“虽”、“责”各1分,句意2分)
8.AE。
A项“把猿鸟、风云比作诸葛亮的敌人”有误,应为“把猿鸟、风云人格化(比拟)”;E项“雄浑豪迈”有误,应为“慷慨悲凉”。
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9.⑴①表达了对诸葛亮未能实现统一中国愿望的遗憾之情。
②寄托了自己怀才不遇(或抱负无法得到实现)的苦闷之情。
(每点2分)⑵①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的崇敬(或赞赏)。
②告诫当朝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
(答对其中一点得2分)
10.⑴弓如霹雳弦惊⑵其声呜呜然余音袅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11.D。
12.D。
【参考译文】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
科举考中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
范仲淹因言事被贬离开京城,余靖争论要救助他,尹洙请求与范仲淹一起贬谪,欧阳修上书责斥司谏高若讷,因此三个人都受牵连被斥责。
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京城人士争相传送抄写,卖书的人买了这首诗,也获得了厚利。
契丹使者刚好到宋朝,买了此诗返归,在幽州旅馆张贴。
庆历三年(1043),仁宗更换宰相,亲自提拔余靖、欧阳修及王素任谏官,蔡襄又写诗祝贺,三个人一同推荐蔡襄,仁宗即任命蔡襄掌管谏院事务。
蔡襄为进谏之路开放而欢喜,同时也担心正人君子难以长久立于朝廷,于是上书说:
“朝廷增加任用谏官,欧阳修、余靖、王素一天之间一同任命,朝廷内外互相庆贺。
然而担任谏官不难,听取进谏却是难事;听取进谏不难,采纳谏言、按谏言办事却是难事。
他们三人都忠诚刚正,一定能畅所欲言。
君主有过失,不在未出现之前去纠正,流传于天下后代,事情愈加不能遮掩,这就叫彰扬君主的过失,希望陛下明察,不要造成只有好谏的名声而无实际的效果。
”夏竦被罢免枢密使职务,韩琦、范仲淹在位,蔡襄说:
“陛下罢免夏竦而任用韩琦、范仲淹,士大夫在朝廷祝贺,百姓也在道路上唱歌庆贺,乃至用饮酒叫喊的方式来表达欢喜之情。
况且贬退一邪人,进用一贤士,难道就能关系到天下的轻重吗?
这是因为一邪被贬退那么其同类也被贬退,一贤被进用那么其同类也被进用。
众邪一同被贬退,众贤一同被进用,国家能有不安定太平的吗?
虽然这样,但我很忧虑。
天下的大势,譬如病人,陛下已经得到良医了,对之信任不疑,不只使病好了,而且还使百姓长寿。
医生虽然有高明的医术,如果不能尽用,那么病将会日渐加重,即使有秦和与扁鹊这样的名医,也难以取得效果了。
”因母亲年老,蔡襄请求任福州知州,改任福建路转运使,开拓古五塘灌溉民田,上奏请求减少省五代时丁口税的一半。
进升知制诰,升任龙图阁直学士、任知开封知府。
以枢密直学士的身份第二次任福州知州。
移任泉州知州。
距离泉州城二十里的万安渡,人们隔海而渡,往来畏其险恶。
蔡襄立石为桥梁,梁长三百六十丈,在基底种植牡蛎来稳固桥梁,至今人们过海仍依赖于这种方式。
又种植松树七百里来荫庇道路,闽人刻碑记载他的功德。
治平三年(1066),其母亲去世。
第二年蔡襄去世,终年五十六岁。
乾道年中,赐蔡襄谥号叫“忠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高一寒假作业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4 学年 寒假 作业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