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复习.docx
- 文档编号:11166222
- 上传时间:2023-02-25
- 格式:DOCX
- 页数:56
- 大小:61.24KB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复习.docx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复习.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复习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内容D.教育措施
2.《学记》中揭示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的是()
A.化民成俗,其必由学B.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C.建国君民,教学为先D.君子之教,喻也
3.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是培养()
A.商人B.政治家和商人C.军人D.官吏
4.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
A.武士教育B.僧侣教育C.文士教育D.骑士教育
5.教育要为所有的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教育权利,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等等。
这体现的是教育的()
A.终身化B.全民化C.民主化D.多元化
6.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杜威和赫尔巴特C.赫尔巴特和杜威D.夸美纽斯和杜威
7.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
A.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B.不受生产发展制约
C.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D.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8.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9.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材施教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10.教育的领导权直接决定于()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水平C.科学技术D.文化
11.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制度文化D.学生文化
12.在教学过程中。
“一刀切”的做法违反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顺序性C.个别差异性D.互补性
13.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A.培养人的智力B.为其上一级学校输送拔尖人才
C.培养各种专门人才D.为人的发展奠定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基础
14.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重点是()
A.发展学生的智力B.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D.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15.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16.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是()
A.改革创新B.促进公平C.提高质量D.普及中等教育
1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多样化B.专业化C.单一化D.崇高化
18.“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示范性B.长期性C.连续性D.创造性
1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学B.班级管理C.发展学生智力D.教书育人
20.教师的劳动成果是学生的品德、知识和能力,而非显性的物质财富。
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特点。
A.创造性B.长期性C.间接性D.示范性
21.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极易“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这说明他们具有()的特点。
A.可塑性B.依赖性C.向师性D.定向性
22.关于学生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学生是教育的对象B.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C.学生是发展中的人D.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不能进行自我教育
23.关于师生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师生在教学内容上结成授受关系
B.教师指导、引导学生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C.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D.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输出——吸收关系
24.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A.师师关系B.生生关系C.师生关系D.师长关系
25.没有具体明确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活动的选材由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而定。
这种课程观属于()
A.活动课程论B.要素课程论C.结构课程论D.发展课程论
26.结构课程论的倡导者是()
A.杜威B.赞科夫C.布鲁纳D.泰勒
27.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不具有()
A.强制性B.普遍性C.基础性D.选拔性
28.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以及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课程标准
29.课程评价的目标模式的提出者是()
A.斯滕豪斯B.泰勒C.杜威D.布鲁纳
30.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A.德育B.教学C.考试D.学生管理
31.关于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学生学习是以掌握简洁经验为主B.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主导作用
C.学生是教学活动中具有能动性的主体D.行为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32.关于知识与智力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的B.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C.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D.掌握知识越多,智力越高
3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4.能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A.谈话法B.讨论法C.讲授法D.练习法
35.最优化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
A.瓦·根舍因B.巴班斯基C.布鲁纳D.泰勒
36.有效教学的核心是()
A.教师的教学积极性B.学生的参与积极性C.教师的教学水平D.学生的基础知识
3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所学的知识向学生进行提问属于()
A.诊断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绝对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
38.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B.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C.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D.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9.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
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A.传授学生知识B.发展学生能力C.培养学生个性D.养成学生品德
40.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注: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
A.激发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
41.人们为实现一定道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叫做()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42.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基础和关键分别是()
A.知、意B.知、行C.意、行D.知、情
43.提出友爱、平等、互助、礼貌,主张尊重人、信赖人的教育是()
A.理想教育B.集体主义教育C.自觉纪律教育D.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
44.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过程中形成的。
A.知识学习B.劳动教育C.活动与交往D.课外活动
45.关于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一个阶段性的、直线提高的过程
46.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
A.导向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
47.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教育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4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之间的矛盾
49.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A.年级B.班级C.共青团D.班委会
5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教育个别学生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教学
51.班级内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氛围,说明这个班集体已经进入()
A.形成期B.巩固期C.成熟期D.进步期
52.关于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B.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C.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辅导者D.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53.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B.民主管理C.平行管理D.目标管理
54.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织班集体
55.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
A.教师完成教学任务B.学生完成学习任务C.维持课堂纪律D.促进学生发展
56.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是()
A.小组活动B.集会活动C.个人活动D.文体活动
57.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
A.计划性、自愿性、实践性B.组织性、灵活性、自愿性
C.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D.目的性、灵活性、实践性
58.课外教育是()
A.非正规的教育活动B.既有正规的教育活动,也有非正规的教育活动
C.正规的教育活动D.不能按正规与非正规划分
59.下列不是选择研究课题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A.有价值B.有新意C.具有可行性D.宽泛
60.现代查阅文献资料的最快捷的方法是()
A.图书B.网络检索C.索引目录D.报纸
61.在下列研究中,对条件控制最为严格的是()
A.观察法B.现场实验C.问卷调查D.实验室实验
62.在西方历史上,最早论述心理现象的专著是()
A.柏拉图的《理想国》B.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
C.冯特的《生理心理学纲要》D.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
6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反映了()现象。
A.感觉刺激B.感觉适应C.感觉对比D.感觉补偿
64.“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6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是()
A.言语记忆B.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D.动作记忆
66.“一题多解”属于()
A.聚合思维B.分析思维C.直觉思维D.发散思维
67.教师在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是为了吸引学生的()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
68.短时记忆主要的编码形式是()
A.图像记忆B.声像记忆C.听觉编码D.视觉编码
69.归结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称之为()
A.综合B.分析C.概括D.抽象
70.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
A.反例B.变式C.正例D.比较
72.看书时用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了知觉的()
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
73.许多人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学习,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是()
A.双重抑制B.前摄抑制C.单一抑制D.倒摄抑制
74.小张阅读《西游记》时,根据文字描述在头脑中呈现出孙悟空形象,这是()
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无意想象D.幻想
7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属于()
A.心境B.应激C.激情D.心态
76.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得不到的东西就是不好的,这种防御机制是()
A.文饰B.投射C.代偿D.否认
77.大学毕业生择业时,既贪图大城市的繁华,又留恋小地方的安稳,这时他们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A.双避冲突B.双趋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7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意志()的表现。
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韧性
79.下列对于压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适度压力有利于个体高效地完成某一行为
B.压力有暂时性和持久性的区别
C.压力存在太久,应付压力的精力耗竭,这是压力的衰竭阶段
D.过度的压力对智能没有影响
80.飞机飞行出现故障,飞行员紧急准备着陆时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B.应激C.激情D.焦虑
81.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情判断他们掌握知识的情况,如轻轻点头微笑表示听懂了,一脸迷茫表示不理解所学内容,这体现了情绪情感的()
A.调节功能B.动机功能C.信号功能D.情感功能
82.一个五岁的儿童,她的智力年龄是六岁,那么这个儿童的智商为()
A.85B.100C.120D.135
83.衡量一个测验的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84.与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强、不平衡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B.黏液质C.抑郁质D.胆汁质
85.最早科学编制的智力量表是()
A.瑞文智力量表B.韦克斯勒智力量表C.比纳量表D.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86.“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作了最好的诠释。
A.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
87.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的能力是()
A.晶体智力B.模仿能力C.流体智力D.认知能力
88.对于抑郁质的学生,教师在教育时应着重注意()
A.有意安排各种困难,培养其克服困难的精神
B.培养其压制情绪冲动的能力C.培养其当机立断的性格
D.保护其自尊心,不公开批评他们,经常鼓励他们,积极引导
89.人们倾向于认为教师是儒雅的、知识渊博的,这一现象被称为()
A.晕轮效应B.社会刻板效应C.首因效应D.投射效应
90.有些平时很勤劳的学生在大扫除时懒懒散散,不爱干活,这种现象是()
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C.侵犯行为D.社会干扰
91.心理学家舒尔茨认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有三类,不包括()
A.包容需要B.控制需要C.尊重需要D.感情需要
92.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是()
A.从众B.服从C.依从D.忠诚
93.道德水平越高的人,越倾向于按照自己的独立价值观行事,拒绝服从权威而去伤害他人,这是影响服从因素中的()
A.他人的支持B.命令者的权威C.行为后果的反馈D.个性因素
94.小明因为学习不好就被父母认为一无是处,这反映了印象形成中的()
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近因效应D.投射效应
95.与别人骑单车竞赛,时速会更快,这是()
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C.利他行为D.责任集中
96.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A.幼儿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
97.小学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关键年龄大约在()
A.5-6岁B.7-8岁C.10-11岁D.13岁
98.去过几次小朋友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这是儿童认知发展到()阶段的表现表现
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
99.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这一概念由()首先提出。
A.皮亚杰B.劳伦茨C.桑代克D.维果斯基
100.在教学中经常看到一些学生虽然最迟完成作业,但准确率却很高,这是()的认识风格。
A.冲动型B.沉思型C.场依存型D.场独立型
101.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培养自主性B.培养勤奋感C.培养主动性D.培养自我同一性
102.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B.儿童现有水平与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C.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D.需要在一定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103.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A.正强化B.惩罚C.负强化D.消退
104.奥苏泊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发现学习B.有意义接受学习C.有意义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
105.小丁原来很怕见陌生人,上幼儿园后这种行为消失了。
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在小丁身上发生了()学习。
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态度D.言语信息
106.“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这一观点源自于以下学习理论()
A.联结学习B.行为主义C.有意义接受学习D.建构主义
107.当学生取得好成绩后,老师予以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A.准备律B.练习律C.动机律D.效果律
108.根据学习对学习者的个人意义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与有意义学习,这是()的学习观。
A.人本主义B.建构主义C.认知派D.行为主义
109.“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
A.消退B.强化C.刺激泛化D.刺激分化
110.一般而言,个体把学习成败归因于()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
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任务难度D.运气好坏
111.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新的内容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C.事例或案例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112.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属于()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13.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14.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好孩子”定向阶段属于()
A.习俗水平B.前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前运算阶段
115.对“圆的直径是其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上位学习
116.各种动机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最为突出。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内部动机
117.某学生认为自己考试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其归因是()
A.内部、不稳定、可控B.外部、稳定、可控
C.外部、稳定、不可控D.内部、稳定、可控
118.学习英语单词“house”时,用中文“耗子”来帮助记忆,这是一种()
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元认知策略D.精加工策略
119.动作缓慢,动作之间不协调,视觉控制占绝对主导,常感到紧张,这种活动方式处于()阶段。
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
120.人们经常借助于外在的具体形式,如图表、路线图等表征问题,这是()的过程。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验证假设
121.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A.25%B.50%C.75%D.100%
123.学习中,学习者采用在主要内容下划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精加工策略D.元认知策略
124.()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两极分化的时期。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青年阶段
125.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行为的有关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
A.教学计划B.教学设计C.教学评价D.教学过程
126.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C.非正式群体D.集体
127.评价教学结果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是()
A.教学目标B.教学目的C.教学计划D.教学策略
128.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
A.课堂凝聚力B.课堂控制C.课堂管理D.课堂气氛
129.由特定团体的相对标准决定最终成绩的评价是()
A.标准参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C.描述性评价D.团体测验
130.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群体是()
A.非正式群体B.松散群体C.联合群体D.正式群体
131.“当个体行为符合群体规范时,群体就会给予赞许或鼓励,从而进一步强化其行为”,这属于()
A.群体归属感B.群体认同感C.群体压力D.群体动力倾向
132.持久性的心境低落,可诊断为()
A.焦虑症B.抑郁症C.强迫症D.恐怖症
133.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
一是(),二是寻求发展。
A.行为矫正B.学会适应C.克服障碍D.学会调适
134.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对学生的影响。
A.知识B.能力C.期望D.方法
135.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
A.学生B.教材C.情景D.生存
136.小强考试前紧张,忧心忡忡,考试时无法集中注意力,发挥失常,他的症状属于()
A.考试焦虑症B.考试强迫症C.考试抑郁症D.考试阵发性紧张症
137.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的影响:
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
A.敬业精神B.渊博的知识C.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D.高超的能力
138.经常思考“如何教好这节课?
”这样一些问题的教师处于发展的()阶段。
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注自我
139.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40.武汉市某区教育局认为八年级语文教师陈某违反了学校的教学规章制度,对陈某进行了停课一个月的处罚。
陈某不服区教育局的处罚,那么他应该向()提出行政复议。
A.湖北省教育厅B.该区教育局C.武汉市教育局D.该区人民政府
141.某初级中学七(3)班的学生上体育课时,一男生模仿高难度体操动作,不慎从在高低杆上摔下,致使左腿骨折。
期间,该班体育教师没有加以阻止。
该教师行为属于()
A.侵犯学生的人身权B.侵犯学生的健康权C.侵犯学生的生命权D.不作为侵权
142.某校校长明知学校的体育设施有缺陷,可能导致事故,但仍以种种理由不予以修缮。
在一次体育课时,几名学生不慎致伤,其中一名重伤。
则该校长应负()
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行政责任D.行政处分
143.“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属于以下哪种效应()
A.首因效应B.社会刻板效应C.投射效应D.晕轮效应
144.向一个或一组研究对象,施加某一个或数个实验因子,然后测验其所发生的一种或数种变化,借以确定实验因子的效果如何,这种研究方法是()
A.等组实验法B.单组实验法C.循环实验法D.实验法
145.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称之为()
A.正式群体B.非正式群体C.参照群体D.学生社团
146.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是指()
A.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C.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
147.信息能力结构的核心是()
A.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B.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C.管理信息的能力D.信息传播与交流的能力
148.我国现行学制主要属于()
A.双轨型学制B.单轨型学制C.混合型学制D.分支型学制
149.教育行政赔偿构成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理论 综合 知识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