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上.docx
- 文档编号:11161620
- 上传时间:2023-02-25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54.55KB
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上.docx
《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上
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上)
一、问题的由来
历史研究表明,中国古代法并不具有人们惯常所认为的那种连续性和单一性,相反,它实际上是由多种渊源构成的复合体,其间充满了离散、断裂和冲突。
具体而言,在相对统一的朝廷律令之外,还有所谓民间法,后者的源流尤其杂多,不但有民族的、家族的和宗教的,而且有各种会社的和地方习惯的。
民间法上的这些源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它们各自与“官府之法”的关系也不尽相同,不过,正如这个名称所暗示的那样,民间法生长于民间社会,其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秩序的关系更加有机和密切,以至当政体变更,国家的法律被彻底改写之后,它仍然可能长久地支配人心,维系着民间社会的秩序。
至少,直到本世纪上半叶终了之前,情形就是如此。
(梁治平,1997b;1996)
问题是,正是在最近的50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极具戏剧性的变化,在此过程之中,社会结构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局面。
曾有一度,国家权力不仅深入到社会的基层,并且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以至在国家权力之外,不再有任何民间社会的组织形式。
这些,不能不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法律与秩序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问,在现代国家和法律的建构过程中,民间法的命运怎样?
它是否还具有生命力?
如果是,其社会基础是什么?
当然,我们也要了解,今天我们能在什么意义上谈论所谓民间法,以及,这是否意味着传统的包括民间法上多种源流在内的法律多元格局以某种方式得以延续?
我们还想知道,面对民间的知识、信仰和秩序,新的国家采取了怎样的立场和态度?
现代法律制度取代民间规则与秩序的努力是否成功?
等等。
本文将分五个部分来检讨上述问题。
首先,我将从“乡土社会”的概念入手,简单地回顾本世纪尤其是最近50年以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并且检视这种变迁的意义。
然后,我将从秩序的角度去审视乡村社会的组织、规范以及乡民的知识与习俗。
接下来将讨论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主要考察一些国家正式制度与民间非正式制度遭遇的案例。
最后,在本文结束以前,我将从传统资源再生与再造的角度重新考察民间秩序及其与国家正式制度的关系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无意对中国当代民间秩序作系统详尽的描述,毋宁说,我的兴趣在于了解上面所提出的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问题。
而我之所以将讨论的范围限定在乡村社会,固然是因为对乡村社会的考察足以帮助我们回答上面的问题,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中国至今仍是一个农业大国,8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乡村,城乡之间的差别依然十分巨大,而正是这一部分社会以及生活于其中的人的活动,最不容易得到居住在都市的受过现代知识训练的立法者、行政官和理论家们应有的理解。
二、变迁中的乡土社会
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取自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出版于1947年的《乡土中国》一书。
据费氏的观察和概括,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
乡土社会的特点之一是,“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
当然,这并不是说乡村里的人口是固定的,事实上,人口的增加超过一定规模,就会出现人口的流动和分殖现象,不过,“老根是不常动的”。
大多的农民聚村而居,使得村落成为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单位。
从外部看,由于人口的流动率低,社区之间的往来不多,因此,“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而从内部来看,人们在这种地方性的限制之下生于斯、死于斯,彼此之间甚为熟悉,因此,这又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里,法律是用不上的,社会秩序主要靠老人的权威、教化以及乡民对于社区中规矩的熟悉和他们服膺于传统的习惯来保证。
(费孝通,1985)自然,这是一幅相当“纯粹”的图景,现实中的村社比这要“杂乱”得多。
事实上,就在费氏所处的时代,中国的乡土社会正经历着缓慢但是深刻的变化。
新国家的权力,连同新式的法律,已经开始伸展到中国社会的基层。
在费氏的笔下,我们也能够看到新旧两种事物之间的龃龉,看到国家的正式制度与民间非正式制度相遇时所造成的尴尬局面。
(费孝通,1985:
58-9)尽管如此,作为一个“理想型”(IdealType)的概念,“乡土社会”仍不失为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乡村社会及其变迁的分析工具。
研究中国问题的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无不对1949年以后国家权力对于社会的全面渗透和绝对控制印象深刻,然而,发生在本世纪后半叶的这一事件实际只是早先历史进程的一个后续的环节,而不是一段崭新的历史。
事实上,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始于清末新政,而展开于民国时期,其核心内容是要建立合理化的官僚制度,使国家的行政权力深入基层社会,加强国家对乡村社会的监控和动员能力。
民国时期,政府在乡村推行保甲制度,打破了传统以乡族为村政单位的格局。
在经济方面,则加强税收和商业管理,并且通过向乡民提供低息贷款和建立合作社组织对乡村福利事业进行直接的干预。
与此同时,政府还积极提倡新式教育,普及科学,开展新生活运动,反对“迷信”,禁止“陋俗”。
(王铭铭,1997:
88-9,95-100)不过,总的来说,由于种种原因,民国时期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渗入和控制是相当有限的。
研究这一段历史的学者发现,当时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竟与地方上的无政府状态同时发生,换句话说,政权的正式机构与非正式机构同步增长。
正式的国家政权虽然可以依靠非正式机构来推行自己的政策,但它无法控制这些机构。
这种情形被称作“国家政权的内卷化”。
(杜赞奇,1994:
66-8)。
1949年的革命大大加速了国家政权建设的进程,然而,它所用的手段异常激烈,采取的方式也相当彻底。
大体说来,这一过程经历了这样一些阶段。
先是在50年代初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然后是实行旨在控制粮棉生产和贸易的统购统销政策。
其结果,多种经营的经济形态被改造成单一的农业经济,小生产者逐渐失去经营上的选择权。
随同旧的土地制度一起瓦解的,还有各种族内的“公田”,以及建立在旧的社会组织基础上的耕作制度与合作制度。
为了填补这种互助与合作上的欠缺,政府于1954年开始全面推行“互助组”制度。
此后,官方的集体化运动迅速升温,在短短的几年之内,便从初级的互助形态过渡的高度集体化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
公社化造就了一套自上而下的经济控制与行政控制络,使得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渗入和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深度。
(黄宗智,1992:
167-95;王铭铭,1997:
104-7)与上述经济改造和政治控制同时进行并且与之互为表里的,是自上而下地建立新的意识形态的努力。
在50和60年代的一系列思想教育运动当中,民间固有的许多知识、信仰、观念、仪式和行为方式,被目为愚昧落后陈旧过时的东西遭到批判和禁止,族谱、村庙、家祠等被认为是旧时代的遗迹而遭毁弃。
旧的社会关系不断松懈和瓦解,新思想新观念如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科学、民主等则得到反复的宣传和灌输。
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中达到极至,其结果是民间文化传统的大量灭失。
(王铭铭,1997:
108-15)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农村经济改革,戏剧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进程。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把农民从原有的种种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他们重新获得了经营自主权和一定程度的择业自由。
与之相应的是国家权力的向上收缩。
具体说就是,政、社分开,人民公社制度让位于新的乡(镇)、村体制,原来具有行政职能的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被实行乡民自治的“村”所取代。
值得注意的是,80年代以来,一方面,在过去数十年间一直是作为国家政权压制、打击、禁止和消灭对象的旧的思想、行为、组织和信仰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因而使人们不能不怀疑以往思想教育和文化革命运动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新的商品经济和乡村工业化对农村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如此巨大,以至人们不得不重新去认识中国的乡土社会。
如果说,在费孝通先生写作的4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尚保有乡土社会的一般特性的话,那么,在经历了1949年以后史无前例的“规划的社会变迁”(费孝通语),以及最近十数年的乡村工业化之后,乡土社会的特质还剩下多少?
作为一个分析性概念,“乡土社会”这种说法还有多大的价值?
毫无疑问,1949年以后国家政权实现了对乡村社会政治、经济乃至文化生活的全面监控,然而这种监控乃是建立在一套僵化的统治体制之上:
农民被固着于土地上面,从事单一的农业生产;严格的户籍制度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划下一道鸿沟,也使农民很少有改变身份的机会;这种体制同时还有效地限制了人口的流动。
这些,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瓦解了而是保留甚至强化了乡土社会的一些特性。
自然,家族组织已经不复存在,各种“迷信”活动也已被禁止,但是,一些研究者发现,在无论哪一种集体形式当中,家族制度的许多基本内容都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父系的财产继承,从夫居,男性为主的家庭生活方式,等等。
(波特夫妇,1990.转见王晓毅,1996:
6)许多研究者还认为,即使是在人民公社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家族的影响力仍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在诸如干部选举、利益分配、派系斗争以及纷争的解决等许多方面发挥作用。
(王晓毅,1996:
6;王铭铭,1997:
109,114;何清涟,1993:
142;钱杭,1993:
152;聂莉莉,1996:
911)事实上,即使不考虑家族因素,即使是在那些家族力量十分微弱甚至全无影响的地方,我们也不难想象,在物质生活水平低下、文化生活贫乏、资讯不发达和单调闭塞的环境中,本地的知识将是怎样顽强,难以祛除。
从这个角度看,80年代以来的社会变革对于乡村社会生活的改变可能意义更加重大。
伴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单调闭塞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大众传媒的进入农村,不但改善了乡民的文化生活,而且让他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刺激了他们的欲望和想象力;城镇之间以及城乡之间正常的人口流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乡镇的迅速崛起极大地改变了乡村的面貌。
然而,所有这些仍不足以让我们放弃乡土社会的概念。
研究当代中国农民生育行为的社会学家发现,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南方,也无论贫穷还是富裕,面对国家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控制措施,同时也面对养育子女、为子女操办婚事和盖房等的沉重经济负担,中国农民总是顽强地力争多生育。
对于这种行为的合理解释来自所谓“村落文化”。
根据定义,村落文化以村落内部的信息共享为主要特征。
它的其他特征包括:
村落的规模以一般人相互熟知的极限为其极限;村落成员的流动性不大;村落中的人有相互竞争的倾向;村落中的成员有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趋同的压力。
所有这些都与都市生活环境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村落文化的环境中,在生儿育女、婚丧嫁娶、盖房修墓这些大事上,每个人都受到压力,要按照既定的规矩办事,并力争超过别人,否则就可能没有“面子”。
无视这些规矩,将招来村民的议论,在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环境中,这种议论足以置人于死地。
因此,没有人敢用自己一生的名誉来冒险。
(李银河,1994:
57-84;郭正林,1996)这正是我们熟悉的乡土社会中的情形。
此外,上面提到的最近十几年里各种民间记忆的再现,也使一些人类学家敏感地意识到现代政治过程中“乡土传统”的持续性及其重要意义。
(王铭铭,1997:
10-13)当然,这并不是说本世纪以来的种种变化对于乡土社会完全没有影响,更不是说乡土社会具有某种不可改变的神秘特质。
我要说的是,乡土社会存在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中。
毫无疑问,今天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不但比之于100年前已经全然不同,就是与费氏写作《乡土中国》的1940年代相比也有了极大的改变。
乡土社会一直是在蜕变当中,而且今天仍在变化之中,只是,所有这些变化尚不足以使它消逝。
近年出现的意义重大的乡村工业化并没有带来城市化,而是造就了一批“半工半农的村庄”。
(黄宗智,1992:
291-304)换言之,在变化了的历史条件之下,“乡土社会”的轮廓依然清晰可辨,它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们下面将要考察的问题的背景。
三、乡土社会中的组织、规范与行为
从法律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组织和团体对于社会秩序的产生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着眼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说,本世纪以来发生在乡村社会的最重大的变化之一正是由国家权力深入社会基层所促成。
具体说就是,国家的正式制度在进入社会基层的过程中,不但结束了乡族自治的传统,而且逐渐地影响、改变和控制民间的非正式制度,直到将它们取而代之。
不过,正如上面所指出的那样,1980年代以来,乡村社会中出现了“旧事物”引人注目的回潮。
家族组织的复苏,宗教仪式的再现,使我们注意到民间非正式制度的复兴,注意到当代中国农村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并存的局面。
80年代初,人民公社制度结束之后,乡(镇)成为基层的政权组织,村(行政村、自然村和村民小组)则由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实施管理。
据估计,从1982年各地开始建立村民委员会试点,到1985年,全国一共产生了大约94万多个村民委员会。
(杜西川等,1987:
26-7)这一实践由198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加以确认。
根据该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第二条)该法还规定,村民委员会向村民会议负责,召集和主持村民会议,(第十一条)监督和执行村规民约。
(第十六条)此外,村民委员会还可以根据需要下设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治安委员会等。
(第十四条)事实上,调解民间纠纷一直是村民委员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根据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至1988年年底,全国城乡已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100多万个,拥有调解人员630多万人。
在从1981年到1988年的7年时间里,他(她)们共调解各类民间纠纷5600余万件,防止可能引起的凶杀、械斗和自杀案件70余万起。
(鲁坚,1989)从社会调查和法院案例中看,在调解民间纠纷之外,村民委员会成员还参与乡村日常生活中其他许多与法律有关的事务,它们包括乡民日常订立的各类契约和协议,如买卖、赠与、析产、赡养、改嫁,等等。
显然,作为正式制度在基层社会的延伸,村民委员会组织在构建和维护乡村社会的法律与秩序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非正式的社会组织可以家族作为代表,尽管家族并不是这方面唯一的事例。
从历史上看,家族(广义上不单是家族的组织和制度,而且包括生成于其中的意识形态)在很长的时间里面一直是汉民族社会生活的核心部分。
然而,1949年以后,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旧的家族制度遭到了相当彻底的破坏,以至人们有理由认为,制度化的家族现象已经永远地成为历史遗迹了。
1980年代以来的社会进程表明,这种看法未免过于简单。
至少,在现有历史条件之下,制度化的家族仍然具有生命力。
据研究者估计,目前,农村宗族的分布已经非常广泛,除大都市郊区以及少数几个边疆省区外,全国尤其是南方各地都有宗族的复兴,且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和数量。
(钱杭,1994:
45)一些调查者对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广西、四川、安徽、甘肃、陕西、湖北、辽宁和江西15个村庄所作的实地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
(王沪宁,1991:
“附录”)当然,中国农村当前的家族复兴,无论在组织、规模还是在功能、影响方面,都远没有达到1949年以前(更不必说本世纪以前)的水平,其发展也相当地不平衡。
在国家权力业已深入乡村,政府对民间自生力量又总是疑虑重重的的情况下,家族的合法活动范围必定甚为有限。
大体说来,家族的恢复主要表现在修族谱、建祠堂、祭祖宗、操办红白喜事、举行节日庆典,以及组织家族内部的互助合作等方面;没有族长,也没有严格的组织形式;家族机构通常因事而设,事毕即散,即使有常设机构如“老人会”,也只限于管理家族坟山一类有限事务。
尽管如此,家族组织在全国各地的不同程度的恢复,到底是一件值得注意的现象。
与之相伴随的,是乡村社区中老人地位的提高,以及(更重要的)与家族制度密切相关但是较之更加宽泛也更加强固的那套意识形态的强化。
这些,无不对本文将要讨论的问题产生重要影响。
这里还需要顺便指出,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广大地区,也存在各种基于血缘、地缘和宗教而结成的民间组织。
像汉民族社会中的家族和其他民间组织一样,少数民族社会中的这类组织在历史上也曾拥有或多或少的自治传统;在过去的数十年时间里,它们也同样遭到来自国家政权的严厉打击和严格限制;今天,它们也得到某种程度的恢复。
虽然总的来说,这些现象发生在同样的政治背景之下,但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也由于国家政权实行的多少具有特殊性的政策,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互动采取了较为特别的方式。
(详下)在家族组织之外,当代农村社会还存在另一些民间社会的组织形式。
作为民间记忆再现的一部分,它们也像重现的家族制度一样,采取了固有的历史形式。
研究者在浙江温州平阳县作田野研究时注意到,当地腾蛟镇围绕名为“大夫殿”所开展的维修、管理和祭祀活动,业已形成一种以信仰为核心,以地缘为基础,同时又以族姓为依托的地方秩序。
两个主要的管理机构,“大夫殿修建委员会”和“大夫殿醮事委员会”(当地人称“首事会”),其成员皆产生于大夫殿活动圈内的居民,分配名额的办法主要取决于不同族姓在大夫殿祭祀活动中的历史地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族姓之间的关系。
虽然,“大夫殿修建委员会”和“首事会”只负责与该庙有关的内外事务,而且不能干涉各族姓内部事务。
但是,作为一种为满足共同宗教信仰和文化娱乐需要而形成的地方协调组织,它在祭祀圈内造成了一定强度的凝聚力与动员力,从而使祭祀圈可能具备社区共同体的某些特征。
据说,该祭祀圈拥有居民万余人,分属数十个宗族,但是宗族之间和村庄之间很少发生纠纷。
委员会和首事会成功地调解了不少矛盾,避免出现严重的冲突。
(钱杭,1995)华北地区的联庄组织也是一种跨村庄的地域共同体,历史上,这种组织具有相当广泛的职能,而在今天,它们借助于节日庆典一类文化活动而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刘铁梁,未刊稿)
地域的和宗教的共同体也可以采取远为松散的方式。
在一篇将要发表的人类学田野笔记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另一个有意味的同时也是非常中国式的个案。
在地处中国西北高原的陕西榆林地区,有一座建于明代的庙宇-黑龙潭。
黑龙潭并非社区或者村落一类行政空间,而是当地仪礼活动中一种具有向心力的文化空间。
每年农历六月初十至十四,这里都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人数最多时达到数十万之众。
不过,最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日常朝拜活动,每天有大约二百信众到此参拜,这些信众虔诚地带了各种生活中的问题来向公正的神-黑龙王-诉说,并且通过抽签的方式寻求解答。
问题是各式各样的,但它们都出自普通人的生活经验,都是现实中困扰人们的难题。
一个农妇曾经借钱给自己的一个亲戚,想要讨回来,又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她问黑龙王能不能把钱要回来。
(例1)另一个农妇因自家建房挖排水沟而与邻居发生地界纠纷,眼看两家关系就要恶化,感到十分为难,问黑龙王应当如何处理。
(例2)一个农人想要为新近去世的叔父决定配偶,适合的对象已经找到(一个寡居多年后死去的女人),问黑龙王是否可以。
(例8)一个农妇因丈夫长期患病在床,问是否可以离婚再嫁。
(例14)一个城市居民,因家中不睦也来问签,问是否可以用诉讼的办法解决问题,以及如果诉讼能否胜出。
(例24信众们求的签共有100枚,每支签上都有一个关于某一历史典故的四字标题,一首叙述其内容的七言诗,和一句从中引申出来的指导人们行为的解辞。
这些诗句和解辞的含义,由庙里的解签人再加解说。
通过反复进行的解释活动,历史(历史典故)与现实(当事人的问题)被巧妙地连缀在一起,过去的智慧转换成当下的经验。
这种历史性“对话”帮助人们获得处理现实问题的启示。
借助于文化的力量,生活中的结构性失常得到了调整。
(罗红光,即出)由这一个案,我们看到了民间秩序生成与维系过程中极其精微细致的一面。
尽管从法律的角度看,人类学家描述的细节并不能使我们完全满足,但是透过这些细节呈现出来的生活世界图象,却足以使我们领略到中国当代乡土社会中法律与秩序的本土意味和复杂性。
在某种意义上说,团体构成了秩序的单元。
团体的重要性在于它拥有组织和权威,在于它具有创制、实施和维护规范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首先关注乡村社会的组织和团体。
事实上,探究乡村社会的法律与秩序,我们最先看到的也往往是那些与乡村社会组织和团体有着密切关联的社会规范。
这里,我们暂时不讨论由国家政权组织直接创制并主要依靠司法机构加以维护的那些规范,而把注意力放在自治性和民间性组织的规范上面。
从规范性的角度看,在国家法律之外,村一级最具正式意味的规范无疑是所谓村规民约。
根据1987年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六条的规定,村规民约由村民会议讨论制定,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由村民委员会监督和执行。
自然,村规民约不得与宪法、法律和法规相抵触。
目前,差不多所有的村庄都有自己的村规民约。
作为多少是村民共识的反映和村民利益的表达,村规民约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地方性。
可以说,每一个村庄的“约”都是不同的。
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其内容涉及乡村生活的诸多方面,往往超出正式法律所规划的范围。
这意味着,村规民约可能创造一个不尽同于正式法律的秩序空间。
实际上,如果作更进一步的观察,我们还会发现,具有实效的村规民约并不总是同正式的法律保持一致。
如有不少地方的村规民约订有“牲畜下田,打死不赔”、“祖业宅基,买卖由己”、“出嫁之女,祖业无份”、“偷鸡摸狗,吊打屁股”一类条文。
有的地方规定对违反村规民约者采取羞辱的手段,如向犯规者身上泼粪水,脱去犯规者衣服,用漆在其背上写字,游街示众。
(杜西川等,1987:
147)此外,以罚款形式处罚违反村规民约者的作法非常普遍,而在一些富裕的村庄,罚款的数额更是相当惊人。
如有的村庄规定,一般性治安违规,罚款200-1000元;抛荒或者半抛荒的农户,须交纳抛荒费每亩1000-20XX元;无计划生育两胎罚款4万元以上,若是夫妇双方外出躲生或是逃生的,则另加50%的罚款。
又有的村庄规定,逃避服兵役者,处2万元以上罚款,本人如有直系亲属在村办的应予除名。
对于比较严重地违反法律和村规民约者,通常会取消其在村内享受的各项福利。
如苏南一些村庄以评比所谓“新风户”的办法来督促村民遵守村规民约,评不上“新风户”的农户将被部分地取消原有福利。
自然,最严厉的处罚无过于被剥夺“村籍”,即被永久性地取消村民资格。
(折晓叶,陈婴婴,未刊稿:
章六)显然,村规民约既不是国家正式法律的对立物,也不是其简单延伸。
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表明,国家正式制度在向社会基层渗透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经历了某种知识上的转换。
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村民委员会(及其下属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的活动方面。
尽管《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1989)都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应当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调解须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政策以及(在无明确规定时)社会公德,但实际上,经由这类组织所达成的调解和协议等往往依循民间惯习,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事例也所在多有。
不管怎样,行动的场景已经变换,行动主体也已经不同。
具体地说,乡土社会的背景在这里浮现出来,它不但改变了知识的运用方式,而且改变了知识的性质。
在深入考察乡土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之前,还应简单地讨论一下族规。
从规范上说,村规民约与家族规约判然可分,然而,着眼于知识类型,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晰的界线。
毋宁说,前者介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后者则更接近于民间非正式制度一端。
实践中,村规民约中的许多规定如禁偷、禁赌、禁吵架斗殴、禁乱放牲畜、滥伐林木等,传统上(在有的地方现在)也一直是家族规约的内容。
村规民约中对违反者的处罚办法,从部分地剥夺其作为村民享有的福利到最终取消其“村籍”,更是家族组织历来采取的作法(当然是以“族”而非“村”为单位)。
更不必说在有的地方,族姓组织直接被村庄组织所吸收,增修的家族祖训也被写进村规民约。
(折晓叶,陈婴婴,未刊稿:
章六)当然,村规民约之外仍然有家族规约在,只是,与历史上的家族法相比,现时的家族规约不但内容远为简单,影响力也甚为有限。
问题是,仅仅根据家族组织的恢复程度和家族规约的制订情况来判断家族制度在中国当代乡村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是不够的。
毕竟,重新订立族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土 社会 中的 法律 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