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数学求大数小数教案.docx
- 文档编号:11141457
- 上传时间:2023-02-25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5.32KB
一年级的数学求大数小数教案.docx
《一年级的数学求大数小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的数学求大数小数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的数学求大数小数教案
一年级的数学求大数小数教案
一年级的数学求大数小数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根底上,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看、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3~104页8、7、6加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录像出示8个小朋友去公园买门票,然后,又来了5个小朋友的情景。
)
1.教师创设情境:
星期天上午,天气非常好,小文、小丽、小明等8个小朋友到公园去玩。
他们来到公园门口,正要买门票,又来了他们的5个同学。
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应该买多少张门票?
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助算一下。
同学们想帮这个忙吗?
先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2.小组合作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
生1:
我们是数的,数了数这些小朋友一共有13个人。
生2:
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第一次来了8个人,然后接着往下数,9、10、11、12、13,一共有13人。
生3:
我们是把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中的2个人先和8个人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生4:
我们是把8个小朋友分成5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两组,然后把这5个小朋友和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教师小结:
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方法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爱哪一种方法?
二、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学生答复后教师指出:
假如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答复,教师板书8+5。
师:
8+5应该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小组汇报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根底,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
我们小组先摆了8根小棒,又摆了5根小棒,然后从5根小棒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凑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
教师再请几个小组说一下他们是怎么做的。
教师依据几个小组汇报操作的情况,边板书边小结:
同学们真聪慧,都想到了从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真不错。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由于有了9加几的根底,所以其他方法,如数数法、接数法便不再出现或很少出现。
2.师:
刚刚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4、7+6、6+5的结果吗?
学生汇报,因为计算8加5时,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研究过了,所以用凑十法计算这三个算式应该没什么问题,教师这时应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根底上,小结凑十的方法:
同学们刚刚都是把8、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师板书课题)
稳固内化,发散思维
师:
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想出了做8、7、6加几的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跟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方法有什么关系?
(一样)那老师这里有一道题目8+9,看哪个同学想到的方法最多?
学生汇报:
生1:
从9中拿出2,与8凑成10,10加7等于17。
生2:
从8中拿出1,与9凑成10,10加7等于17。
生3:
我想因为9+8=17,所以8加9也等于17。
教师对这3种方法都予以肯定,并特别表扬第3种方法。
教师渗透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
教师用课件演示9+8=17想的过程和8+9=17想的过程,以关心学生实现学习的迁移。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圈一圈,算一算。
2.(课件出示)1路公交车上原来有6个人,又上来了7个人,这时车上有多少人?
3.(课件出示)小兔找家:
每个小兔身上有一个算式,每个小屋上有一个得数,学生做对后,小兔子就能回到自己家。
4.(课件出示)写算式。
依据图中情景,写出算式,看哪个同学写得又多又好。
一年级的数学求大数小数教案2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会用两两配对(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知道“多”、“少”、“一样多”的含义。
能力目标:
能用标准的语言口述比较的结果,如“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一样多”等比较性短语。
情感目标:
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欢乐,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互动一(背儿歌)
叮铃铃,上课了。
书放桌角,人坐正,认真上课我最棒。
快欢乐乐学数学,快欢乐乐学——数——学。
第一阶段:
创设问题情境,初步感知
师:
国庆节要到了,小伙伴们预备用鲜花来布置校园。
出示:
花与花盆图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师:
花与花盆到底谁多谁少呢?
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关心小巧和小亚进行比较呢?
板书:
比较
学生可能的方法:
数数、将一朵花种进一个花盆再比较(即两两配对)
媒体演示:
一一对应
师:
这种一个对应一个进行比较的方法就叫做“一一对应”
板书:
对应
师:
比较的结果是怎么样的,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鼓舞学生用自己的话,从不同方面来说比较的结果,如:
花少,花盆多,花比花盆少,花盆比花多,)
第二阶段:
创设情景,参与操作,学会表达
师:
张老师还预备了水笔作为国庆节活动的奖品,不过被粗心的小胖给弄乱了。
张老师想请你们一起来看看,在你手中,笔与笔套比,谁多谁少呢?
(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比较,得出不同结果,进行汇报)
【情景的创设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的兴趣,积极自觉地想方法进行比较活动。
初步感受比的过程,因为笔和笔套在日常生活中总是配对出现的,所以在比较散落的笔与笔套的多少时,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使用这种两两配对的方式,从而初步感知了“一一对应”比较法在生活中的呈现】
师:
比较的结果怎么样?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描述比较的结果,对于同一种结果,鼓舞学生用不同的话说一说】
形式
1、个别汇报——标准表达
2、补充表达——从不同角度描述比较结果
3、同桌互说——强化表达,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时机
第三阶段:
在情境中练习,应用方法,熟练表达。
师: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0页
学生边翻边说:
翻翻翻,20页
【用口令的形式让学生重复要求,关心学生学会倾听,完成要求】
师:
小巧和小丁丁也在为国庆节做着预备。
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
(依据每幅图的内容比一比,说一说,练习用不同的话标准表达比较的结果)
形式:
同桌互说,再个别汇报。
师:
说的真棒!
【教师总结性的表扬,给与学生肯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
互动二:
轻松一下(放)
【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对于课堂的35分钟会有疲劳,在的学习阶段后安排一次放松,既能调整学生学习的情绪,消除疲劳,又能让学生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下继续学习】
互动三:
一问一答(收)
123(坐端正),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安静听),(快欢乐乐学数学)
第四阶段:
游戏活动
1.抢椅子
出示三幅图(椅子数与人数比较,三种情况)
师:
小朋友们想玩抢椅子的游戏,哪幅图适合来玩呢?
为什么?
2.考考你的记忆力
出示四幅图,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进行观看记忆。
打乱次序提问,在某幅图中,谁多谁少。
【此游戏的设置既将记忆力,观看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融为一体,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游戏的情境下结束教学,学生沉醉在游戏的喜悦中,而对应比较的方法沉淀在学生的思维中】
一年级的数学求大数小数教案3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的各种分拆,并能依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2、掷双色片,会统计和记录红蓝片的数目,且用红蓝竖杠“∣”表示。
3、能正确书写数字“8”和“9”。
能力目标
会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推测,感受投掷结果的可能性(随机性)。
情感目标
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掷双色片,统计和记录红蓝片的数目,且用红蓝竖杠“∣”表示。
2、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推测。
教学难点:
对随机结果的认识和有序地推测。
教学预备:
教师方面
1、每小组5个一次性水杯,其中一个写上“5”,其余的写上“7”。
2、双色片(教具)(若没有,可用红、蓝磁性贴代替)。
3、每小组一张工作表。
学生方面
1、双色片10片。
2、红、蓝彩色铅笔各一支。
教学过程:
复习
师:
小朋友们,上个星期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
1234567的分与合,几个与第几个的区别
师:
几个表示了什么?
第几个表示了什么?
生:
几个表示了物体的数量;第几个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
一、游戏引入
1、揭示课题
师:
今天,老师请来了我们的数学好帮手“双色片”一起学习。
(板书:
双色片)
2、猜猜教师手中双色片的个数。
师:
在我的手中有一些双色片,不满10片,谁知道我的手中到底有几片双色片?
3、将手中的双色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请学生数一数共有几片。
(向猜对的小朋友表示祝贺。
)
二、探究新知
1、10以内数的分拆
师:
请小朋友数一数红的有几片?
蓝的有几片?
(在黑板上记录)
再随机扔掷双色片,依次请小朋友上台数一数并记录红蓝色个数,在黑板上做好板书记录。
(哦,小朋友们,我们再来猜猜还有可能出现哪几种情况呢)
师:
小朋友们,我们看,我们掷8片双色片出现了几种情况?
生:
9种
师:
每一次掷双色片,我们是不是都很难猜到红的有几片,蓝的有几片?
每一次的结果都是很随机的,这就叫做随机性
师:
我们再来看看这9种情况,我们怎样来排列能更容易记住呢?
左边一列由小到大排列,右边一列有大到小排列(左边的树越来越大,右边的数越来越小)
或者左边一列由大到小排列,右边一列由小到大排列
小结
师:
掷双色片时,可以用数字来记录红蓝双色片数目,投掷的结果有多种可能性。
练习
1.书本P142.练习册P10
(1)
计数
①在前面的双色片下面出示“ ”
问:
这是什么意思?
你看懂了吗?
②依据实际结果,与学生一起将数字填入空格。
③师:
我们的小伙伴手中也有一些双色片,你会用刚刚的方法记录他们手中的红、
蓝片各有几片吗?
出示书本第16页第1题,前两个小题集体讨论完成;中间两小题以同桌两人互讲悄悄话的形式完成;最后两小题独立完成,全班用拍手的次数来表示答案。
(2)操作(摆双色片)
师告诉学生要拿出的双色片的个数,由每位学生自己决定红、蓝片的个数。
练习说话:
我将()片双色片分拆成()片红色的和()片蓝色的。
(此练习在教师示范后可请同桌两人合作进行。
)
2、掷双色片(5片)
师:
我们已经学会了确定与记录红、蓝片个数的方法,下面我们来做个“掷双色片”的游戏。
(板书:
在“双色片”前添上“掷”)
(1)教师示范
①操作:
拿出5片双色片,放入标有“5”的杯子里。
摇动杯子后,倒扣在实物投影仪上(如:
23)。
②记录:
出示“工作表”
依据掷得的结果先将圆片涂色,再用红、蓝“︱”表示。
(2)学生操作(小组合作)
①宣布合作要求:
每组4人分工合作,一人负责掷双色片,一人负责依据结果涂色,一人负责用红、蓝“︱”表示,还有一人负责监督。
大家轮流。
②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各组汇报操作结果,师板演结果。
(若有个别结果在学生操作时没有出现,可请学生想象:
再操作几次,还可能有什么结果,该怎样记录?
)
(4)讨论;什么情况经常出现?
什么情况很少出现?
(5)小结:
掷5片双色片,会出现6种情况,1红
4蓝、4蓝1红、2红3蓝、3蓝2红这些情况经常出现,而5片全蓝或5片全红的情况就很少出现。
有的小组掷了好屡次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每一次掷出的结果都是不可预测的,这就叫“随机”。
我们平常掷骰子,出现的数字也是随机的。
(6)讨论:
这些结果怎样排列更整齐,利于统计?
结论:
可将一种颜色的双色片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而另一种颜色双色片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
(7)师按照学生讨论的结果重新展示工作表。
3、再掷双色片(7片)
(1)请学生推测掷7片双色片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2)师用双色片或磁性贴展示学生推测的情况(有规律地排列)(见练习册)。
(3)每个学生独立验证大家推测的情况,并用“︱”记录在练习册表内相应的位置上(师可先示范)。
(4)小结:
掷7片双色片会出现8中可能,而每一种可能都是随机的。
7片全红或全蓝很少出现。
三、学写数字
师:
刚刚我们用双色片学到了不少的本领,下面我们还要来学写数字。
猜一猜,今天我们将学写哪两个数字?
(8和9)
(1)学写数字“8”
①师先请学生数一数书本17页下面的那朵花共有几片花瓣?
(8片)
师:
8片花瓣我们就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
②师示范写“8”,并讲述书写要点。
③学生书空描写。
④在“田”字格上学写。
(2)学写数字“9”
(方法同上)
四、全课总结
师:
今天,双色片伴随我们一起学会了许多新本领,大家的表现都很好。
回家后把你今天的收获告诉你们的爸爸、妈妈,让他们也来分享你的欢乐。
一年级的数学求大数小数教案4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组织竞赛》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教材的地位、作用
在一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过分类、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等相关内容,在此根底上,继续学习本课内容。
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用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的形式呈现数据;进而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这与象形统计图相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另外在对统计图的分析中,学生通过阅读条形统计图作出合理的推断,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同时,也为后续学习相关的知识作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依据统计图提出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自主探究中经历统计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依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依据信息作出推断和决策。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教学应尽可能有趣味性,可以活动和游戏为主。
因此,我主要采纳情境教学法、激趣法、鼓舞探究、引导发觉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内容,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我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
动手操作、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我把学生分成5个学习小组进行交流活动,并以奖奖品的形式鼓励学生,同时也为课堂的练习作铺垫。
三、说教学过程
依据以上的分析,我安排了以下这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为了让学生乐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一开始,我先播放一段动物奔驰的视频:
“这些动物跑得真快,它们想去哪呢?
哦,原来在大森林里狮子大王组织动物们进行运动竞赛,动物们都赶去参加!
你们也想去看看吗?
”我顺势引出课题:
组织竞赛(板书)。
【设计意图:
在这里,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中“我们班同学最喜爱什么活动”改为“组织动物竞赛”,这样,学习的知识更贴近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更具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统计知识的欲望。
】
(二)参与操作,体验过程。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通过三个活动来完成。
活动一:
数一数,填一填——收集整理数据。
沿着新课导入所创设的动物组织竞赛的情境:
“动物们有的说喜爱跳绳,有的说喜爱跑步,也有的喜爱拍球!
哎,狮子大王可头疼了!
到底组织什么竞赛呢?
”我引导学生说出喜爱哪一项竞赛的动物最多就组织哪一项。
我出示统计表,指导学生依据课件填写,喜爱哪一项竞赛的小动物有几只,就在下面的()里填几。
观看统计表,比较后得出喜爱拍球的小动物最多。
【设计意图:
这一活动主要让学生感受整理数据的必要性,并经历数据整理的过程。
】
活动二:
数一数,涂一涂——认识条形统计图。
这时,我说:
“老师有一个更好的方法能让狮子大王一眼就看出喜爱什么竞赛的动物最多”,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注意力又一下子集中起来。
我接着出示条形统计图,指出----“这是条形统计图”(板书),并让学生观看,并明确在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1。
我一边讲解一边依据统计表来示范完成条形统计图中的一项,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动手完成统计图。
从统计图中,一眼就看出喜爱拍球竞赛的动物最多,“狮子大王”就决定组织拍球竞赛。
【设计意图: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边动手一边思考,实现在做中学,在活动中学的设计意图。
】
活动三:
想一想,说一说——分析条形统计图。
现代教育论认为,让学生在亲身感受数学中提出问题,在经历数学中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形成技能的方式。
我引导学生观看统计图,想一想并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再请学生说说“依据这个条形统计图,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
在想一想、说一说的实践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也培养学生善于观看、勤于思考的科学探究习惯,同时也突破了教学难点。
】
(三)开展竞赛,反应深化。
首要教学原理指出,当要求学习者运用知识或技能解决问题时,才能推动学习。
对低年级儿童来说,适宜的方法是把问题情趣化,生活化。
因此,我请孩子们进行拍球竞赛,先提出这样的竞赛规则,依据竞赛规则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
学生通过拍球——数数——记录——完成统计表等学习活动,收集整理数据,并完成手中的条形统计图。
我依据条形统计图,宣布竞赛的冠军。
再引导学生依据条形统计图提出并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
这一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深化了知识。
】
(四)联系生活,稳固新知。
练习是学生稳固新知,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下面这一环节中我紧抓本节课的重点,加以稳固,加以拓展。
1、体会生活中统计的广泛应用。
我让学生说说身边哪些问题要用统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然后,我就地取材,进入下一个练习。
2、统计课堂评价情况,应用提高。
“这节课哪个小组表现得呢?
你能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我请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整理奖品,完成条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
在这里,我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
3、调查最爱看的动画片。
我让学生观看“最爱看的动画片条形统计图”,提出并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同时也使学生对统计的认识上升一个新的高度。
(五)互动评价,课堂总结。
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说一说:
你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
让学生参与总结,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惯,也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又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使学生在总结中有所发觉,有所感悟,有所开展。
】
(六)课后练习,拓展延伸。
一位数学教学家所言:
“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
”所以,我继续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了拓展延伸,让学生把数学应用于生活:
请调查我们班的同学最喜爱什么活动,把调查结果记录下来,并完成课本第85页的条形统计图。
四、说板书设计
这是我这节课的板书设计,力求呈现知识性,简洁性,既突出了重点,又击破难点。
纵观整节课的设计,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自己的具体活动中主动参与学习,经历一个“体验--感知--理解--概括--运用--提高”的认知过程。
在教学中,我立足开展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交流、澄清,享受学习的乐趣与成就。
一年级的数学求大数小数教案5
我执教的课题是《组织竞赛》下面我将从备课思路,研究主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来阐述我们学校的这次校本教研活动。
一、说集体备课的思路
统计知识在一年级主要是让学生感受统计的重要性,初步培养统计的观念,并在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根底上,认识统计图表,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一年级上册通过“最喜爱的水果”这一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依据图表中的数据提出简单问题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织竞赛》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的第一课时,在教材中先后安排了学生所熟悉的“组织竞赛”“买气球”“调查你们组同学最喜爱的电视节目”三个活动,使学生体会统计的必要性,鼓舞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增长统计活动的经验。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象形统计图的根底上,继续学习有关的统计知识。
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用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的形式呈现数据;在此根底上,学生学会绘制条形统计图,这与一年级上学期绘制的象形统计图相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另外在对统计图的分析中,学生通过阅读条形统计图作出合理的推断,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借助真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开展统计观念。
2、使学生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3、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依据信息做出推断和决策。
4、学会与人合作,积存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说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方法
依据"新一轮课程变更实验"的思想理念,为了有效的推动师生互动、共同开展,实施课堂教学效果,展现真实的课堂教学,我本着以生为本,开展能力的原则,从教学内容、学生思维特点和年龄特征考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一)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教学活动能否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所在。
为此,我充分利用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
由奥运和福娃引入"组织什么竞赛好呢",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去查找、发觉、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从而明确,统计的必要性。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强调自主,注重合作交流。
小组活动中收集数据时,方法多种多样,学生边调查、边收集、边整理数据,在愉悦的动手中了解了同学们都喜爱什么活动好,又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增强了合作意识。
再依据统计图上的的信息做出决策:
组织参与人数最多的那项活动才好,又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从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数学 大数 小数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