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制文献.docx
- 文档编号:11137005
- 上传时间:2023-02-2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5.84KB
学区制文献.docx
《学区制文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区制文献.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区制文献
学区制文献综述
编者按:
“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这一表述,被广泛认为是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学区制基本情况
“大学区”的提法中外早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国。
大学区制是法国教育行政体系中的划区管理体制。
1806年,拿破仑设立帝国大学为政府管理全国教育的机构(实即国民教育部),法国省一级的国民教育行政管理单位。
1808年划全国为29个教育行政区,称为“大学区”,大学区最高长官是总长,由皇帝任命,代表帝国大学的总监管理区内各级教育。
区内设督学一人,代表总长管理区内的中等和初等教育。
这种制度一直沿袭到今天。
大学区制在中国最早始于民国时期。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蔡元培等鉴于北洋时代教育行政经常横遭干涉,教育部成为腐败的官僚机构,决定仿形法国教育制度,改教育部、教育厅制度为大学院制与大学区制。
1927年6月,国民党教育行政委员会,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中央设中华民国大学院主管全国教育,地方试行大学区,取代民国以来中央政府设教育部、各省设教育厅的教育行政制度。
任命蔡元培为大学院院长,公布了《中华民国大学组织法》。
规定,大学院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机关,隶属国民政府,管理全国学术和教育行政事宜。
次年,通过了《大学区组织条例》,规定全国各地按教育、经济、交通等状况划分为若干个大学区,每区设大学1所,大学设校长1人负责大学区内一切学术和教育行政事务。
大学区下设高等教育处、普通教育处、扩充教育处等。
大学区的最高审议机构是评议会。
作为对旧的教育行政制度改革的一种尝试和探索,贯彻了教育机构学术化和学者管理教育行政的精神。
二、国内学区制实践
(一)上海情况
1.认识层面
学区化办学是指在区县范围内因地制宜地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原则,将区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结合成片进行统筹,提倡多校协同、资源整合;推动学区内学校之间骨干教师柔性流动,促进设施设备和运动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有序分享;全面提升学区内教学管理、教师研训、学生活动、课堂改革、质量考核等工作水平,从而缩小差距,让同一学区里的“不一样的学校一样的精彩”。
学区化办学在运行过程中强调了大教育体系内部纵横的逻辑联系和结构优化。
横向上,学区化办学打破了校际壁垒,树立起公共治理观念,支持学区内各校间硬件设施、课程教材和师资队伍等三种资源的协作与分享,促进了校际间先进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深层次交流。
纵向上,学区化办学促进了学区资源和社区资源的融合,强调了在学区内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基础单元,逐步构建了学校、社区、家庭一体化区域教育体系。
这种新型办学模式将在进行一系列人财物资源的配置调整后,走出一条由表及里的纵深式发展路径。
集团化办学是指在一个核心机构或品牌名校的牵头组织下,依据共同的办学理念和章程组建学校共同体,在学校规划、日常管理、课程建设、教师发展与设施使用等方面实现共享、互通、合作、共生,进而实现共同体内优质教育资源品牌的辐射推广与合成再造。
目前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同一区域内学校之间的校际联合,另一种是跨地区的学校之间的联合。
集团化办学的特点是通过集团形式,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发挥辐射作用,有利于各成员学校的教育水平的提升;同时,加强集团内的校际沟通,拓宽学校的教育视野,促进学校的优势互补。
2.实践层面
(1)上海如何推行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答:
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更加注重自上而下的政策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实践智慧相结合,依循“优质导向,专业引领,主体激发,创新驱动”的策略,在政策设计上注重目标引领,在实践创新上注重下移重心激活区域与学校的活力,在评价方式上注重发展性督导和绿色指标评价相结合,实现多把尺子衡量学校办学的优质增值。
推行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有时间表和路线图——
从2014学年开始为“先行先试”阶段,徐汇、杨浦、闸北、金山4个区先行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核心经验,为制定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三年规划做准备。
从2015学年起进入“全面推行”阶段,全市各区县将根据自身实际与需要制定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三年规划,选择实践点,找准突破点,切实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校际间均衡。
到2017年年底全市基本形成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新格局,“家门口的好学校”已形成一定的覆盖面,17个区县创造了一批鲜活经验和较为稳定的机制,基本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提升满意度。
(2)怎样评价学区化、集团化的推进质量?
答:
对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推进质量进行评估,首先,在评价要素上,要以上海的“绿色指标”为依据看集团(学区)内全体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和每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也要看变化因素,主要是集团(学区)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增长情况和学校差距缩小情况。
第二,在评估方式上,在以往教育评价的基础上,着力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委托专业机构实施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对集团化和学区化办学决策的重要参考,并逐步将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推进工作纳入对区县考核的指标之一。
第三,在评价主体上,引入第三方机构,围绕集团化、学区化办学开展老百姓满意度测评。
(3)如何对集团、学区的办学与运作进行评价?
答:
加强对集团和学区内部办学情况和实际运行的评价,是深化集团化、学区化办学的重要手段。
对集团和学区办学运行情况的评价,将坚持三个结合:
一是静态和动态结合。
在评价要素上,首先是规划的评价,透过规划评价集团、学区的定位、目标、举措、机制和保障等整体设计情况;其次是实施过程的评价,着重看规划执行情况、问题解决的举措和经验等;然后是效果的评价,主要看学生、教师和学校成长与发展情况,尤其是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绿色指标等评价学生的成长进步。
二是整体与个体结合,既看集团、学区整体发展,也看集团、学区内每一所学校的纵向进步。
三是自评与他评结合。
市教委等市级有关部门将通过多种方式对全市的集团、学区进行评价,建立激励引领机制;区县也对本区内的集团、学区办学运行情况进行评价,促进提升;同时面向家长、社区开放,建立社区和家长参与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评价的机制。
(4)徐汇区案例
徐汇区教育局试点开展学区化办学 一是优化教育资源机制,推进“三个共享”。
促进学区内运动场地、图书馆、创新实验室等硬件资源共享;实施教师“蓄水池”计划,探索建立“集中招聘、集中培养、适度储备、统筹使用”的新型人事管理制度,有序推进教师柔性流动,实现学区优秀师资共享;通过优质校本课程输出共建、跨校选课、远程教学、学生集体活动等形式,实现学区内各校课程资源共享。
二是创新内部管理机制,推进“两个统筹”。
通过校际联动,在教师教研、学生活动、考试和评价等方面实行统筹管理;以学区为单位完善后勤管理模式,实现统一使用和按需使用的有效结合。
三是完善改革保障机制,加快“两个转变”。
转变教育管理方式,建立学区管理委员会,引入社区、高校、家长等资源参与学校管理,探索构建新型教育治理方式;转变教育评价方式,设计学区化办学综合评价指标,重点评价学区在教师和教育资源的共享、学区内各学校的均衡发展等方面的达成度。
上海“试水”学区制扩大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
2014年11月10日18:
06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11月10日电(房树芬许婧)由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华东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三校联动共建的华理学区10日在上海举行了揭牌仪式,这意味着上海开始试水通过学区制等途径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启动教育体系改革。
“华理学区启动后,大中小学贯通,有大学优质资源辐射到中小学里,建设特色高中和优质小学的前景更好,我们家长再也不用担心孩子读不上好学校了。
”这是一位“隶属”该学区的家长在获悉华理学区启动后高兴地说。
事实上,为贯彻执行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的要求和《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通过学区制、学校联盟等途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破解择校难题,华理学区是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经过近一年的筹备才得以成立。
“共建华理学区,就是要发挥教育优势,加强衔接和互动,强调人员组织架构建设,实现实质融合,为徐汇区和上海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于建国说。
上海徐汇区教育局局长庄小凤指出,此次成立的华理学区,以华东理工大学为龙头,依托徐汇区教育局,整合了大中小学资源,目的就是要让华理特色辐射到附中、附小的办学之中,全面提升附中、附小的教育办学水平。
“华理学区建设,将围绕提升学区内中、小学办学水平、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营造学区文化特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展开,建立适合于学区发展的管理机制,探索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培养模式。
”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乐清华说,此后,还将通过定期评估学区建设实效,推动学区建设工作的持续改进。
据了解,自今年年初以来,华理学区已探索实行多项改革措施,包括:
成立专家顾问组和华理学区建设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进行工作研究和落实;实质推动人员及组织架构建设,创造合适的学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继续做大做强现有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大、中、小学衔接的新课程;以高校教师为主体,招募志愿者队伍,深入附中附小,开展科普讲座、指导科技创新活动,帮助中小学建立、完善各种实验室,建设特色鲜明的创新项目;利用学区制的优势,加大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大中小学教师的互动,探讨形成学区特色的教学新方法;成立文化团队和传媒团队,以大学品牌为基础,培育同根文化,形成并推介学区的文化品牌。
(二)北京情况
1、认识层面
(1)建立学区制的初衷是什么?
东城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刘藻:
东城属于北京老城区,位于中轴线以东,城区内区域空间相对狭小。
面对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东城教育的再发展受到了地域的限制,难以扩大规模。
十年前,区内学校校际资源差距较大,一些高标准配置的设备设施主要集中在少数优质资源校。
在这种背景下,2004年,东城区开始探索学区化管理新模式。
朝阳区教委负责人:
由于历史原因,朝阳区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村学校,为了带动农村校的发展,朝阳区为每个学区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农村校,让优质的城市校带动薄弱校的发展。
而在实际推动过程中,学区由于涉及的学校数量相对整个区的数量较少,因此实验更容易开展。
经过多次整合及完善,目前,朝阳区已经形成了9个学区。
海淀区教委负责人:
这是依据区域内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
海淀区学校数量较多而分散,如果教委一对一直接管理,受时间、精力所限,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从客观上来说,有建立学区制的需求。
(2)学区的职责是什么?
东城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刘藻:
学区就像一个大家庭,学校就是家庭成员。
学区里的每一所学校既是优质资源的输出单位,又是更多优质资源的共享单位。
特色教研、特色课程让学区各校成为发展共同体,引领师生走出“小学校”融入“大学区”,进而使每所学校走出自己的特色,走出自己的模式,践行精品特色的教育发展战略。
朝阳区教委负责人:
学区是区教委的派出机构,它的职责主要是“两个协助”:
协助上级落实方针政策和重大项目,协助学校实现自主发展。
学区不是所谓的“总校”或中心学校。
教育工作的基础在学校,每所学校有自己的特点和校情,它们发展的基础在于启动内部活力。
每个学区在配备学校数量的时候,都实施了优质学校加普通学校加薄弱学校的格局,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优质学校能将优质资源辐射到普通校及薄弱学校,从而带动普通校及薄弱校的发展。
海淀区教委负责人:
作为海淀教委的派出机构,不同学区管理着一定地域的小学,形成“教委——学区——学校”三级管理体系。
每个学区的书记、校长同时还兼任其中一所小学的校长。
通过学区制的建立,同一学区之间可以开展教研活动、文艺活动,对同质问题可以进行交流和切磋,实现队伍建设、教育教学以及统计工作等方面的资源共享。
(3)在缓解择校热等方面起到了怎样的效果?
东城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刘藻:
史家胡同小学与东四七条小学实行“一长执两校”的深度联盟后发生的变化,就是东城区促进校际均衡发展,缓解择校热难题的典型事例。
在其他学区,类似的情况也都在发生着,随着校际差距的缩小,择校热问题得到了“釜底抽薪”式的缓解。
朝阳区教委负责人:
几年来,朝阳区推广学区制已经体现出四方面的优势:
一是学校管理权的下放,使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政策措施经过学区“消化”后落实到位了;二是真正打破了小学闭门办学的壁垒和一枝独秀的局面;三是建立了校际协同合作的团队,密切了学校之间相互联系;四是学区内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优秀教师跨校联聘、学科教学联片教研、优质培训资源区域共享等优质资源共享的制度,为学区内教师的发展搭建了研究平台。
海淀区教委负责人:
由于有学区制,关于招生、入学方面的行政通知,统统通过学区往学校布置,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学区制的存在对解决幼升小、小升初入学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非京籍学龄人口入学为例,学生对应的不是学校,而是学区。
这些学生家长具备“五证”,经过所在街道登记,由学区根据各个学校的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学生入学。
2.实践情况
北京市教委委员、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这一要求,北京市将进一步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
对于目前已经在东城区、朝阳区试行的学区制,李奕表示,北京市也将进行进一步推广,但由于各区县的教育发展情况不同,因此并不会进行全市层面的统一推广。
这也就意味着,今后还是以各区县自身为主体,判断是否适合推广学区制。
目前北京市明确提出实行学区制的主要是东城、朝阳、海淀等几个区,其他区县尽管有类似做法,但并未明确提出“学区制”这一概念,比如西城、石景山等区实行的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怀柔、顺义等远郊区县开展的城乡学校捆绑式发展模式等。
由于教育发展实际不同,即便同样叫做学区制,东城、朝阳、海淀等区也不尽相同,学区在有的区县是介于区县教委和学校之间的一级管理机构,有的则只是一种相对松散的校际联盟。
学区制有“虚”“实”管理模式不一。
即便目前北京市主要只有东城、朝阳、海淀等少数几个区实行了学区制,但这几个区的学区制也有差别。
与东城区在中学、小学、幼儿园甚至职业教育全面推行学区制不同,朝阳、海淀的学区制目前主要在小学阶段推行。
海淀区教委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海淀地域广阔,学校众多。
中学暂时没有实行学区制,一是因为中学与小学相比数量少、规模大,且分布较为分散,没有实行学区制的必要;二是中学情况比小学复杂得多,中学分初中校、高中校、完全中学几类,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实行学区制显然缺乏可操作性。
记者发现,各区的学区制在管理模式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别。
朝阳、海淀的学区作为一级教育管理机构,具有独立的行政编制,在区县教委和学校之间起到沟通连接的作用。
以朝阳区为例,目前该区拥有140多所小学,校址达到180余个。
面对庞大的小学数量,朝阳区实施了学区化管理,即相邻的十余所小学组成学区,形成了“区—学区—学校”的三级管理模式,这与海淀类似。
而东城区的学区却不一样,它不是一级教育管理机构,而只是一种校际联盟。
东城现有的8大学区实行“轮值主席制”,学区内各个学校轮流坐庄,主持学区的事物。
有业内人士指出,相比于朝阳、海淀的“实”学区,东城的学区是一种“虚”学区,这是由各个区县的教育发展实际决定的,“与朝阳、海淀地域广阔、学校分散不同,东城地域狭小、学校集中,再建立学区这样一级教学管理机构实无必要”。
(1)北京东城区情况
东城区是北京市开展学区制管理时间较早、模式较为成熟的区县,如果从2004年该区第一个学区——和平里学区算起,该区的学区制发展如今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
东城区学区制管理模式提出后,2005年和2006年,又相继启动了安定门—交道口学区、北新桥—东直门学区、景山—东华门学区、东四—朝阳门—建国门学区,由此形成老东城区的全面覆盖。
2010年,北京行政区划调整,原崇文区与原东城区合并后,东城教委又先后启动了东花市—崇文门—前门学区、龙潭—体育馆路学区以及天坛—永定门外学区,8大学区至此在新东城全面铺开。
据了解,东城各个学区涵盖了小学、中学、幼儿园、职业教育等各类学校。
以该区首个学区——和平里学区为例,中学包括54中、宏志中学、171中等;小学包括和平里第一小学、和平里第九小学、安外三条小学特教学校等;幼儿园包括华丰幼儿园、一幼附属实验园等;职业教育包括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和平里校区)、古城职高等。
在学区管理的基础上,东城区推进了学区制管理新模式。
从2008年起,东城区鼓励同一学区的资源充沛校与资源薄弱校结对子,实施学区内校际深度联盟。
至今,东城区已拥超过30对联盟校。
而在深度联盟的基础上,部分学校之间实行了更深入的合作,采取“一长执两校”制,即由一位校长管理两所学校。
东城区先后在北京二中——二中分校、史家胡同小学——东四七条小学、西中街小学——北新桥小学、新中街幼儿园——东棉花幼儿园等校进行了探索。
(2)北京海淀区情况
与东城区一样,海淀学区制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海淀城区实行学区制由来已久,但当年在农村地区,与学区制相对应的叫“中心校”,一所中心校要辐射四五所小学。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原有的200多所小学经过合并或一校多址办学的形式,如今在海淀区,108所小学被划分为海淀、双榆树、羊坊店、西苑、五棵松、四季青、上庄、温泉、苏家坨、西北旺、东升、二里沟等12个学区。
海淀区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不仅保留了学区,而且近几年还两次加强了学区职能。
2007年海淀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心学区管理的意见》。
2012年,在学区调整大会上,海淀再次出台《海淀区关于充分发挥学区职能,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晰学区功能、定位、责任与作用,成为三级管理网络中重要的一级管理机构和海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载体。
(三)西安学区制情况
1.认识层面
大学区”是指以区域内同类型、同层次的优质学校为学区长学校,吸纳若干(3-5所为宜)相对薄弱的学校,相对就近,合理组建的合作发展共同体管理组织。
组织结构形态表现为“紧凑型、松散型、混合型”等多种形式,其管理属性主要表现在基础教育管理机制体制的创新、办学机构形式的改组和管理运行模式的改进的范畴方面。
2.推进实践
2012年春季开始在四个城区试点,2013年春季,全市13个区县1788所中小学组建成416个大学区。
2013年秋季,将改革延伸至高中和学前教育阶段。
西安的大学区管理制改革有借鉴,更有创新,在教育教学、管理内涵方面提出了富有特色的“九统一”要求。
统一管理策略:
学校谋划向学区谋划转变;
统一设施共享:
学校独用向学区通用转变;
统一课程规划:
学校课程向学区课程转变;
统一教师安排:
学校调配向学区调配转变;
统一组织备课:
学校智能向学区智能转变;
统一教研活动:
学校研发向学区研发转变;
统一师资培训:
校本研训向学区研训转变;
统一质量监测:
学校管控向学区管控转变;
统一评价激励:
学校引领向学区引领转变。
(四)海南省学区制情况
1.认识层面
学区制是对义务教育学校管理的一种制度,其实质是由一定数量的义务教育学校组成学区,在学区内通过创新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及考核评估措施,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基本原则:
遵循学区内统筹为主、尊重个性、合作发展、循序渐进的工作原则,在尊重法人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区内成员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运行、共同发展。
基本目标:
通过顶层设计,统筹配置县域内义务教育资源,在县域内创新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学校联盟、实施集团化办学、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实行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等多种模式,逐步实现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统筹协调发展,进而形成校际合作、城乡合作、区域合作的共生机制,为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化、多样化教育的需求。
2.实验内容
一是关于学区制学校管理模式的设立。
学区制学校管理模式按照名校引领、相对就近、优势互补、分步推进的原则组建。
以优质学校为学区长学校,吸纳2~5所成员学校形成一个学区,实施“捆绑式发展”,可以是中学与中学、小学与小学组建学区,也可以是一所中学与几所小学组建学区,具体由各地根据办学情况确定。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学校组建学区的顶层设计工作。
二是关于学区制的运行。
建立学区校长联席会议制度。
校长联席会议为学区管理的领导机构,校长联席会议由学区内学校校长组成。
设立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即学区主任一名。
学区主任由学区内校长民主推荐产生或学区长学校校长担任,每届任期二年,并报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备案,首届学区主任由学区长学校校长担任。
学区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校长联席会议。
校长联席会议主要任务:
制定学区的发展规划、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制定并完善学区的各项工作制度,协调、探讨学区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学区内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统筹调配学区内教育资源等。
建立学区教学研究与管理中心。
中心由学区内业务领导、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组成,设学区教学研究与管理中心主任一名,由校长联席会议确定。
同时,可按学科特点建立学科研究小组。
学区教学研究与管理中心负责制订教学教研活动计划和方案,定期开展学区集体备课、教学研究、教师培训等活动,做到备课、教学、教研、培训成果共享,整体提高学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学区内学校教师资源共享,学校间实行教师交流、跨校兼课。
各学校根据实际,共同参与开发校本课程,努力实现特色课程多校共建、学区共享。
建立学区德育研究与管理中心。
中心由学区内业务领导和政教部门、团组织、少先队负责同志组成,设中心主任一名,由校长联席会议确定。
中心要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研究学区的各项德育工作,协调开展学区内学校学生共同参加的德育及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活动等,共享学区的德育资源。
建立学区后勤管理与服务中心。
中心由学区内各学校的总务、校办负责人组成,设中心主任一名,由校长联席会议确定。
中心负责协调学校的设施设备资源、人力资源,实现学区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确保学区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各成员学校每学期要列出可供学区使用的设施、场地、师资、活动资源等,由中心统筹安排和使用。
(五)郑州市学区制情况
2010年9月,从郑州市教育局学区长聘任大会上获悉,市区84所普通中学划为13个学区,学区内实行教育资源共同享用、教育教学统一管理、考核评价统一进行,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快速扩充,实现优质带动、优势互补,不断推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此举是我市实施优质教育倍增工程的具体举措之一。
据了解,学区划分按照“相对就近、优势互补、分步推进、整体提高”原则,旨在通过学区制的实行,建立更为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探索教师流动、教学管理、教师研训、考核评价等新机制,努力在教育资源共享、学校文化共建、教育教学互助等方面有所突破。
学区学校实行动态管理,新批准设立的学校和民办学校随时申报加入。
各学区施行学区长负责制,学区长负责制定学区发展规划、年度工作目标和学期工作计划、本学区的管理制度,组织学区内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统筹分配学区内教育资源,并负责对各成员单位的考核。
学区长经过季度、年度、换届选举考核,不胜任工作的更换后由学区成员单位推选新的学区长。
运行方面,学区内实行教学设施、教师资源、教学资源共享,学区内各校图书馆、操场、实验室多功能教室及其他功能教室、专用教室共享;教师可跨校兼课、师徒结对,学区内学校要将本校教师的学科课程资源、教研成果等上传到教学资源库中实现共享。
学区教育教学实行统一管理,课程计划、教学进度、教研活动、考试和评价、校本培训均“统一”进行。
此外,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考核时,学区内学校将作为一个整体接收考核。
10月中旬以前,各学区内管理、教研、教师交流任教等制度都将制定出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区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