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下的智慧景区服务教学案运营项目策划书.docx
- 文档编号:11134609
- 上传时间:2023-02-25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636.33KB
智慧旅游下的智慧景区服务教学案运营项目策划书.docx
《智慧旅游下的智慧景区服务教学案运营项目策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旅游下的智慧景区服务教学案运营项目策划书.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慧旅游下的智慧景区服务教学案运营项目策划书
智慧旅游下的智慧景区服务与运营项目策划书
中电科长江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
第1章市场分析
1.1市场需求
专家预测,未来十年间,我国旅游业仍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
随着教育、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将向多层次方向发展。
旅游业的核心构成是景区配套,在全球旅游业电子化、网络化的发展大趋势下,我国传统旅游业经营管理效率较低、信息传递不畅、信息共享水平低等问题日益凸显。
同时,旅游景区暴露的软硬件配套设施老旧、管理模式落后、宣传推广渠道单一、运营模式不合理等问题也亟需解决。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方面是日益增加的旅游需求,一方面是落后的旅游景区配套资源和管理模式,面对这些问题,“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以推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积极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加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积极发展“智慧旅游”。
因此,发展“智慧旅游”,建设智慧化、智能化的旅游景区是旅游市场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1.2市场前景
智慧旅游是一种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并服务于大众的全新的旅游形态。
“智慧景区”是“智慧旅游”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管理理论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低碳智能运营景区。
这样的景区能够更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随着游客对旅游质量需求的提升,发展“智慧旅游”,建设“智慧景区”,有着广阔的前景:
(1)有效解决解决热点景区游客超载的问题。
游客超载不仅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容易造成景区交通拥堵,诱发安全事故,降低游客游览质量。
通过建设“智慧景区”能有效管理游客,加强生态环境监测,通过旅游高峰期游客时空分流导航管理均衡游客分布,以减轻环境压力,提高游客满意度。
(2)加速低碳旅游发展。
为缓减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应对能源危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正日益受到重视,低碳旅游将成为景区可持续发展新的战略制高点。
通过建设“智慧景区”,应用各种节能、减排、碳中和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能降低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提高景区危机管理水平。
“智慧景区”在物联网基础上建设智能监测系统、风险评估系统、应急响应系统和危机决策系统,有效应对火灾、洪水、极端天气、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瘟疫、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对“智慧景区”建设的冲击,避免或减少对游客、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的人生和财产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实现旅游景区健康有序发展。
第2章项目背景
2.1项目提出的原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或去旅游信息服务的途径更加广泛,旅游信息的传递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
国家根据旅游业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现状,出台相关文件提出若干指导意见,指导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对旅游信息化有指导意义的几点意见为:
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旅游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效率;积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旅游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全面提升旅游企业、景区和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健全旅游监管体系,完善旅游质量监管机构,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和旅游投诉处理;实施全国旅游培训计划,五年内完成对旅游企业全部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的分级分类培训等。
中央“十二五”规划的颁布出台,明确将旅游信息化作为旅游行业发展的关注点,也为旅游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二五”规划中的信息化举措包括:
推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积极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加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总而言之,不论从国家策略层面还是旅游行业自身发展转型需要,旅游信息化是旅游行业快速、良性发展的必然趋势。
旅游行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必然经历从“旅游信息化”到“数字旅游”再到“智慧旅游”的发展过程。
景区的建设也必将更加数字化、智能化。
“智慧旅游”作为旅游行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智慧景区”作为“智慧旅游”的核心建设内容,需要经过系统的规划,合理的设计,严谨的实施才能够达成。
同时,各地政府应从政策、资金、人力等多方面大力支持和持续投入,实现旅游行业的稳步转型和科学发展。
2.2可行性分析
信息科技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中坚力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旅游业一直走在信息技术运用的前端。
早在20世纪60年代,航空电脑预订系统的推广运用,2005年美国科罗拉多州Steamboat滑雪场推出的基于RFID技术的定位装置反馈系统MountainWatch,韩国首尔的“ITourSeoul”智慧旅游网络系统,到近期九寨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等,信息技术前进的每一步都影响到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旅游创新是科技与服务创新的复合产物,科技创新是旅游创新的核心动力,离开了科技创新的支撑,单纯的服务创新很难让旅游业发展有本质性的突破;离开科技创新的支撑,旅游业难以实现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升级转型;离开了科技创新的支撑,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也引领乏力。
智慧旅游是旅游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典范,是旅游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也是旅游业成长为现代服务业的关键。
智慧旅游以在线服务为基本特征,通过旅游信息的收集、传输与处理,满足使用者便捷地掌控旅游综合信息的需求。
我国发展智慧旅游,依托旅游云计算平台、高速互联通信技术、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等支撑技术,使旅游业的信息化水平超前于服务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基本把旅游业发展成为高信息含量、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旅游基础信息数据库和旅游基础信息资源交换和共享平台,形成一大批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企业,助推我国旅游业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助推我国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
2.3创新性分析
智慧景区应用前景巨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会。
1.引领世界旅游的发展潮流
“智慧景区”以人本、绿色、科技创新为特征,利用云计算、物联网、高速通讯技术等信息高科技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与服务方式,改变人们的旅游消费习惯与旅游体验,成为旅游发展与科技进步结合的世界时尚潮流。
尽管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旅游智能化方面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就,但云计算、物联网、高速互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在旅游领域尝试性运用却刚刚开始,各国在智慧旅游发展上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谁在智慧景区发展方面占据先机,谁就能引领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
2.打造现代服务业科技典范
目前,我国旅游业以其科技含量不足、知识密集程度不够、经营管理方式传统尚不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
“智慧景区”建设是我国旅游业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的突破口,借助智慧旅游示范城市、产业园区、示范企业的建设,强化我国智慧景区装备制造、智慧景区应用软件、智慧景区经营发展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和建设,以提升我国旅游业的科技含量,增强我国旅游创新能力,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以云计算、物联网、高速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使旅游业的信息化水平与工业信息化水平同步发展;使旅游业的信息化水平超前于服务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使旅游业发展成为高信息含量、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的典范。
3.增强科技集成的竞争优势
目前,“智慧景区”作为一个发展概念,尚无技术标准和建设发展模式,现在进行的智慧旅游建设均属于探索性的建设。
在未来智慧旅游主导的旅游产业竞争格局中,谁参与了智慧景区标准制定、谁参与了智慧景区技术整合、谁参与了智慧景区经营模式探索,谁就可能占据世界旅游产业中利润最丰厚的部分,占据旅游产业的市场优势和竞争主动权。
因此,在智慧景区“云-端”的模式总体框架下,将云计算中心、高速互联网、高速移动通讯网、物联网等进行集成性融合尝试:
采用“私有云计算”的服务方式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维护成本和升级成本,提升信息处理能力;采取虚拟定位技术,将游客锁定到三维地图之中,进行可监控救援服务;采取游客信息采集处理技术,对消费者进行类别区分,提供贴身营销服务等,实现智慧景区信息科技集成条件下的精细管理的价值诉求。
4.探索旅游管理的创新平台
智慧景区需要有智慧景区系统应用平台的支撑。
智慧景区系统应用平台作为一个信息集成系统,收集景区物联网的监控信息,如智慧园区客流动态监控状况;游客消费实时信息;餐饮、饭店、商铺经营动态系统;景区生态、遗产文物等实时监控状况;安保信息系统等,物联网采集信息通过虚拟数据中心的云计算驳接系统,传输到云计算中心,在云计算中心完成信息计算与处理,再返回虚拟数据中心,虚拟数据中心的系统平台提供分析结果,供决策管理者进行旅游信息决策,使智慧景区管理更加高效合理。
5.满足旅游体验的个性需求
智慧景区发展的直接受益者是旅游者。
旅游者通过智慧景区系统的终端驳接工具,完成网上旅游咨询服务,如查询观光信息(景点、周边餐饮、住宿、文化活动)、网上预约(网上支付最新演出、电影的门票,预订你最想坐的座位)和网上购买服务(各种优惠券、电子导游书),还可以订制私人旅游线路,合理安排个人日程,最大化地利用旅游时间。
智慧景区也将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旅游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消费。
旅游者与智慧景区系统进行不断地信息互动,进而不断创新景区服务形式和消费内容,旅游者每次到来都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旅游者乐于重复消费。
总之,智慧景区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也是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需求,加大对智慧景区技术、应用和模式的研发,加强智慧景区相关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我国在世界旅游产业格局中占据竞争优势,有利于提升我国旅游业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2.4项目功能简介
智慧景区的建设,需要以改善景区的基础设施为基础,从融合服务方面建设“一中心、二门户、三体系、多应用、多终端”的体系。
一中心:
旅游信息云数据中心。
二门户:
旅游公共服务门户、旅游政务服务门户。
三体系:
“智慧景区”公共服务体系、“智慧景区”信息感知体系、旅游政务服务体系。
多应用:
信息站建设、安防监控、智能导游、二维码验票、电子商务等。
多终端:
智能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移动导览仪等多种终端。
第3章竞争对手分析
政府对“智慧景区”建设有极高的热情,但在实际操作方面却需要第三方的协助,因此很多地方政府跟各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高校、跨国公司、旅游巨头等。
但这其中部分企业知识为了得到政府项目而打着“智慧景区”噱头,并没有做出真正意义上的最核心的“智慧景区”项目。
3.1以电子商务为目标的企业
在国内,不管是从传统旅游行业向互联网转型的企业,还是新生的旅游App创业公司,由于企业基因的问题,更多的是在借助“智慧旅游”和“智慧景区”的概念做电子商务。
虽然一部分企业做出了一些表面看起来比较人性化的功能,但这更多的是属于营销手段,其基本模式是以推销实体商品为主导。
在这些企业眼中“智慧旅游”和“智慧景区”就是根据细分用户需求更精准地推销产品的工具。
如何更智能地卖产品,是这些企业所探索的目标,但这仅仅是“智慧景区”中较小的一部分。
3.2以提供服务为目标的企业
业内认为旅游网站是中国未来“智慧旅游”和“智慧景区”的主要发展方向。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随着人类活动不断的在网上积累,人的行为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隔阂逐渐模糊,人们的网上行为更多的反映了最真实的想法,比如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微博知道他的兴趣点,通过电子邮件知道工作性质,通过淘宝就可以知道消费需求等。
从大数据中精确的根据用户需求点进行精确的分析和挖掘,并以此为依据为用户在整个旅游阶段性周期内提供各种个性化特色服务,这才应该是“智慧旅游”的本质所在。
各种数据分析的模型和技术的日趋成熟,给旅游企业发展“智慧旅游”提供了合适的基础,配合旅游企业丰富的数据量和与用户的密切关联性,这些为旅游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当多的旅游企业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如某个旅游企业的产品:
它从微博搜索内容,然后进行一定的筛选和分析,为用户提供某个旅游地区在过去三小时内的状况。
从大体上来说,“智慧旅游”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营销的更新或者管理的优化,而是整个产业结构和理念的更新换代。
“智慧旅游”和“智慧景区”不应单纯的是以实体交易为目的,而应以提供各种个性化特色服务为核心。
第4章自身条件分析
暂无具体项目,内容暂不添加
4.1人员能力分析
4.2技术实力分析
4.3费用分析
第5章总体计划
5.1建设目标
开展“智慧景区”项目,发展和完善景区的智能化、信息化服务建设,是促进地区发展和产业革新的一大契机。
根据“智慧景区”建设的整体目标和要求,“智慧景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公共服务平台为纽带,建立覆盖游客旅游方方面面的服务融合体系,保障游客的权益,维持景区的稳定,提升游客的旅游品质和全方位体验度,提升管理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建设与自然环境、资源和谐共处的“智慧景区”。
针对以上目标,发展“智慧景区”可以从四个创新点出发:
一是服务模式的创新,从以前的游客找服务转变为主动送服务;二是服务手段的创新,依托定位技术、物联网技术实现为游客主动提供旅游服务;三是服务方式的创新,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和智能手机的平台,为游客提供贴身的导游和智能化的旅游服务;四是服务评价的创新,包括公众点评、智慧分享,使游客可以随时、随地、随人的与其家人和朋友分享旅游经验,景区和企业也可以即时得到游客出行的反馈信息。
5.2建设任务
发展“智慧景区”,针对不同维度,存在着多种建设任务。
旅游机构的管理:
旅游局以宏观的政府立场,对下属的各区相关旅游机构进行管理,从传统办公方式转向数字化管理。
旅游产品的整合:
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对城市旅游产品及旅游景区等旅游目的地的整合,提高整体竞争水平,达到资源的充分调配,多方共赢。
旅游产业链的规范和整合:
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对城市内的旅游产业链上的各个单体、旅游媒体单位及旅游文化产业的各级单位整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景区”。
品牌形象建设:
调配旅游相关专业及课题的学、研机构对城市旅游进行品牌深度分析。
打造逐步完善的城市旅游品牌模式的构架。
“智慧景区”的建设,需要以改善景区的基础设施为基础,从融合服务方面建设“一中心、二门户、三体系、多应用、多终端”的体系。
一中心:
旅游信息云数据中心。
二门户:
旅游公共服务门户、旅游政务服务门户。
三体系:
“智慧景区”公共服务体系、“智慧景区”信息感知体系、旅游政务服务体系。
多应用:
信息站建设、安防监控、智能导游、二维码验票、电子商务等。
多终端:
智能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移动导览仪等多种终端。
5.3总体框架
“智慧景区”的总体业务架构立足于对旅游服务体系的全面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之上,以成熟的技术模式实现新型的管理和服务模式。
一方面建立景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在建成的网络基础设施上,建立统一的云数据中心、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和服务内容高度融合的业务应用系统。
同时,建立起“智慧景区”建设的标准与规范体系,使不同应用系统在同一标准与规范的指导下,能实现相互兼容或资源共享,避免投资的重复与浪费。
图3.1“智慧景区”总体架构图
“智慧景区”总体框架由五大业务板块组成:
从下到上有三层,分别是感知层、数据交互层、业务支撑层,在两侧分别由信息安全体系和运营保障体系提供保障。
5.4感知层
图3.2感知网络示意图
感知层是项目建设的基础,由整个景区的信息基础设施构成,主要是指运用传感技术、RFID技术、GPS技术、视频识别、红外、激光、扫描等数据感知技术的各种传感设备。
将这些设备嵌入景区的物体和各种设施,通过物联网对景区全面、透彻、及时地感知,从而建立整“智慧景区”信息感知网络。
通过景区部署的感知终端能查看景区现场的视频、温湿度、光照紫外线、空气质量、水温水质等。
5.5数据交互层
数据交互层是连接感知层和业务支撑层的纽带,负责传输和储存感知层和业务支撑层的信息数据和记录。
数据交互层包括网络传输和数据存储和处理两项功能。
网络传输功能采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互联优化传输技术,分为远距离通信技术(GSM\GPRS\UMTS等)、近距离通信技术(Wifi、蓝牙、RFID和、UWB等)以及基于GPS、无线终端和网络的位置服务技术等。
数据存储和处理功能主要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
云计算通过服务器虚拟化等手段实现硬件的低成本、高效利用;大数据则是海量数据处理最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
依托这两项技术建立的旅游信息云数据中心将作为“智慧景区”提供的各种服务和业务的基础。
5.6业务支撑层
“智慧景区”的业务由公共服务平台和政务服务平台两大平台支撑。
公共服务平台具体包括智能导游、智能导览、智能门票和信息发布等服务;政务服务平台具体包括安全监控中心、旅游服务中心、车辆管理中心和资讯推广等功能。
业务支撑层的公共服务平台将已有的服务业务进行融合并在此基础上新增业务类型;政务服务平台将对景区的管理服务和业务进行融合并实现整个景区的数字化办公。
两大平台均由数据交互层的旅游信息云数据中心作为技术支撑,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逐步梳理各服务业务信息和管理业务信息,进行业务的融合,对游客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完善景区的组织机构,优化业务流程,推进景区的数字化办公,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第6章功能设计
6.1信息站综合服务
图6.1信息站综合服务示意图
信息站综合服务为游客提供无线宽带接入环境,以建立更加便捷的渠道向游客发布通知公告,并新增挥客、电子涂鸦墙等新鲜电子信息服务产品,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度。
信息站综合服务主要包括:
信息站Wifi覆盖、智能触屏查询系统、挥客、电子涂鸦墙等。
信息站Wifi覆盖依靠运营商提供的宽带网络和无线通信设备,在信息站周围覆盖Wifi网络,游客在信息站网络覆盖范围内即可用自己的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设备进行网络连接。
智能触屏查询系统覆盖在景区的服务中心和各个信息站点。
它为游客提供天气预报查询、景区风光、新闻资讯、景区导览等多样化的功能。
游客还可以以实时视频形式查看将要去的景点的人流状况,并调整旅行线路。
挥客是一种极具新鲜感的旅游体验产品,借助于挥客产品,游客在旅行过层中可以将拍摄的照片、视频等附上多种个性化评语,如“到此一游”,并通过挥动手机的方式随时发到自己的微博等。
游客如对着配套的屏幕设备(挥屏)挥动,则可在挥屏上展示照片、查看景点信息、播放音乐和视频等。
电子涂鸦墙是一种设置在景区的可触摸电子显示屏,专门供游客留名、题字、画画用。
游客点击进入电子屏下半部“题字”区后,可以在上面任意涂鸦,并可保存、查看。
电子涂鸦墙对景区的整洁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对游客来说也是种新鲜的旅游体验。
6.2智能导览
图6.2智能导览示意图
智能导览立足于公共服务平台,其主要功能是向游客提供景区信息查询和介绍,对游客旅游线路的选择提供预判支持。
智能导览移动客户端包含了景区的路线、景点、服务等信息,游客可以在公共服务平台门户进行客户端下载,并安装在自己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
用户通过移动设备上的客户端登陆应用,即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与景区相关的信息进行查询和了解。
游客按照语音提示和电子地图引导接近某景物时,终端自动播放相关的景点语音讲解,用户还可以选择播放视频了解更多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信息。
游客还可以以实时视频形式查看将要去的景点的人流状况,并调整旅行线路。
6.3智能门票
智能门票服务包括两部分:
智能购票系统和智能验票系统。
图6.3智能购票示意图
智能购票系统允许游客通过网络访问搜索门票信息,在了解和确认购票信息之后通过系统与支付平台进行交互和业务处理,支付完成之后点票以二维码的形式被发送至游客的手机上。
图6.4智能验票示意图
智能验票系统在景区入口处对游客出示的手机上的二维码门票进行扫描,读取二维码门票信息。
系统对读取的门票信息完成验证后返回授权信息,扫描终端收到系统返回的确认信息后对游客自动放行。
同时,智能验票系统对门票的使用进行记录、汇总和统计,并反馈给景区和商家供管理使用。
6.4安全监控中心
图6.5安全监控中心示意图
安全监控中心负责监控整个景区的安全状况。
通过遍布景区的各种前端监控设备,安全监控中心工作人员能远程监控到景区的实时图像并进行远程监听,及时了解景区任意地区的安全情况。
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安防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前端设备与监控现场实时对讲,并及时联系巡逻人员赶赴现场处理。
同样,巡逻人员通过3G手机也可以监控整个景区的安全情况。
6.5旅游服务中心
旅游服务中心以数字化办公和电子信息服务技术为基础,通过放置在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的触屏交互设备,为游客提供办事导航引导、办事指南查询、办事结果查询等功能。
并提供游客投诉服务、查询投诉结果等功能。
6.6车辆管理中心
图6.6车辆管理中心示意图
车辆管理中心对主要道路实时监控并对车流数量进行自动统计。
监控系统能自动识别车牌号码,实现收费自动化管理。
同时,车辆在出入时系统会对车牌进行对比,确保车辆安全,一旦发现保安车辆系统会自动报警。
停车方面,车辆管理中心支持车位预约功能,并在景区的主入口处指示每个停车场的位置和剩余空车位,有预约的车辆系统会引导游客前往具体编号的车位。
依靠停车位感应器,系统能自动感应车位是空余还是被占用。
整个停车缴费系统支持手机支付。
6.7信息发布服务
图6.7信息发布示意图
信息发布服务依托于政务服务平台,利用手机、平板电脑和触摸大屏等设备通过推送和实时播报等方式对游客进行信息播报。
第7章安全体系设计
7.1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主要考虑环境安全、设备安全、介质安全和灾难恢复。
此外,将采用定期数据备份,并将存放数据的物理介质放置到异地的方式以实现当发生灾难时数据可以保全。
7.2网络安全
(1)网络隔离。
当前比较通用的逻辑隔离手段有两种,一种是在网络上部署防火墙实现网络逻辑隔离,一种是在网络上部署专用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实现高强度安全隔离(可等同于物理隔离)。
(2)漏洞扫描。
漏洞扫描系统的安全检测涉及到网络中各类设备(如防火墙、路由器、主机等)的漏洞、开启的服务、文件的内容和配置以及系统安全补丁等问题。
应用漏洞扫描系统可以提前警告网络系统中的弱点所在,防止黑客入侵和内部人员的误用,是维护网络系统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
(3)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技术是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并配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的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的技术。
入侵检测系统(IDS)可以实时监控和检测网络或系统中的活动状态,一旦发现网络中的可疑行为或恶意攻击,IDS便可做出及时的报警和响应。
(4)安全审计。
安全审计是一个安全的网络必须支持的功能。
审计用于记录用户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的所有活动,它是提高安全性的重要工具。
(5)负载均衡。
数据库服务器采用集群设计,实现负载均衡机制,以便扩展服务器吞吐量和数据处理能力,避免单点故障,提高系统可用性。
(6)系统软件安全。
系统软件安全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安全和数据库安全。
利用漏洞扫描系统和安全审计,探测系统是否有漏洞,是否发生非正常访问,做到及时发现。
本项目将严格安全管理措施,及时发现系统漏洞和非正常访问,解决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的安全问题。
将在各主机上部署主机保护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慧 旅游 景区 服务 教学 运营 项目 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