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docx
- 文档编号:11127045
- 上传时间:2023-02-25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7.72KB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docx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考核说明
一、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1.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本科阶段汉语言文学科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
2.本考核考核说明是根据中央电大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课程教学大纲及主教材(温儒敏、赵祖谟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等多种媒体教材编制的,是该课考试命题的依据。
学生可同时使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制作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的网络课件和其他媒体进行复习。
3.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与本课程有关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了解与掌握。
考核要求分为了解、掌握、分析三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具体的考核要求:
A)“了解”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有一般的、全面的认识;
B)“掌握”要求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对所给定的问题作进一步的认识,并具有归纳总结的能力;
C)“分析”要求学生在掌握的基础上,对所给定的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并具有结合自己的独到见解和课外阅读感受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4.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平时作业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作业每学期4次,由中央电大统一安排,占考核总成绩的20%(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可由教学班或工作站选择成绩最好的两次计入考核总成绩中)。
5.本课程的期末考核采取“开卷”考试方式。
考试时可带本课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和本专业选修课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以及专科阶段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黄修己著)、《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共两册,黄修己、方谦、李平编选)、《中国现代文学自学指导》(李平编著)、《中国当代文学》(陈思和、李平主编),或其他参考书籍,但不能带中央电大统一颁发的四次“作业”。
试题难度分为较易、适中、较难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30%、30%、40%。
试题类型包括“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五种,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10%、10%、20%、40%。
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史知识和教材的熟悉程度;简答题和论述题,主要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创造性发挥的程度,如果仅仅是简单地照抄教材,不能给高分,甚至完全不给分。
期末考核试卷卷面分数为100分,占总考核成绩的80%。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两个半小时)。
6.试题类型与三个层次的考核要求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每一种试题类型,都可能涉及“了解”、“掌握”和“分析”所要求的全部内容。
二、考核内容和考检目标
第一讲鲁迅研究四题
(一)了解:
1.鲁迅生平和创作简况。
2.鲁迅、胡适、周作人等文化先驱对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以及《狂人日记》的具体表现。
3.《阿Q正传》在批判国民性方面的代表性。
4.鲁迅的《呐喊》、《彷徨》的主要内容(三个方面的主题)及其思想价值。
5.鲁迅批判国民性的历史理由和现实根据。
(二)分析:
1.指责鲁迅“全盘否定传统”的原因与误解。
2.鲁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拓展所作的工作。
3.鲁迅批判国民性的苦心和特色。
4.鲁迅批判国民性思想的形成。
5.鲁迅为中国文化转型和中国现代化所作的思考和一些重要观点,包括“拿来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科学主义等。
6.鲁迅《呐喊》、《彷徨》的创作基调和文学史地位。
7.鲁迅反传统的语境、目标、态度和策略。
8.鲁迅小说对传统小说的革命性突破,在形式上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以及在艺术格局和语言上的创新。
第二讲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
(一)了解:
1.《女神》的文学史地位与人们现在对郭沫若诗歌的评价。
2.对经典文学作品的不同读法。
3.郭沫若的创作道路。
4.郭沫若的文学成就和文化建设上的地位。
5.郭沫若研究在20-40年代、50-60年代和新时期以后三个时期的概况。
(二)掌握:
1.《女神》在“五四”时期成为经典的原因。
2.以《天狗》、《晨安》或《女神》中的其他作品为例,将直观感受、设身处地与名理分析三步阅读方法结合起来,说明克服“两极阅读”的办法。
3.《女神》的主导风格和多方面的艺术探求。
4.从时代的隔膜和诗歌审美潮流的变迁等方面,探讨郭沫若诗歌出现“两极阅读”现象的原因。
5.郭沫若文艺型的人格心理特征,对其天才与凡庸的两面都给以客观的评价。
第三讲茅盾研究中的“矛盾”
(一)了解:
1.茅盾的生平和创作简况。
2.关于当前学术界茅盾研究的概况,特别是当前一些有争议的观点。
3.茅盾的文学主张和形成这些主张的主要原因。
(二)掌握:
1.“矛盾”在茅盾的文学主张、文学创作,以及茅盾研究中的意义和表现。
2.茅盾在30年代社会分析派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影响,以及这一流派的文学史地位。
3.《子夜》对现实社会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把握,对生活描写的现实主义笔法等,对于现代长篇小说新潮流与新局面的开创,以及它存在的概念化弊病。
4.《子夜》在题材选择、人物塑造、艺术结构等方面的特色。
5.茅盾创作心理特征及其在作品中的影响和得失。
第四讲老舍创作的视点与“京味”
(一)了解:
1.老舍生平和创作道路。
2.老舍与京味小说的关系。
3.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和人文景观。
4.樊骏、赵园等老舍研究的有代表性的观点。
(二)掌握:
1.老舍的艺术视点:
人性与人伦的关系。
2.老舍在批判传统文明时所表现出来的失落感与对“新潮”愤激之情交织的复杂感情。
3.从风俗描写、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幽默的手法以及语言的运用等几个方面,把握“京味”的风格,掌握“京味”小说的源头,并掌握风格评析的一般方法。
4.老舍笔下老派、新派、正派和“贫民”等市民人物形象及内涵。
5.《骆驼祥子》通过祥子这样一个纯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对于病态城市文明与人性关系的探讨。
第五讲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
(一)了解:
1.曹禺的生平和创作简况。
2.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精神分析派的观点运用、比较文学的视角、传统文化的影响、接受美学的层面等方面,有关曹禺研究的现状。
(二)掌握:
1.《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等曹禺话剧中的诗意特征。
2.曹禺话剧在创作中所受到的外来文化的影响。
3.《雷雨》等经典剧作的内涵,包括浓郁的情感色彩和主观因素、象征性意象、超越客观真实的表现性和多义性。
4.周朴园与蘩漪的形象与性格。
5.曹禺创作的成功及后来创造力衰退与他的人格心理的关系。
第六讲沈从文与“京派”文学
(一)了解:
1.沈从文的生平和创作简况。
2.京派形成的文化背景。
3.沈从文研究在历史上的不同情况。
(二)分析:
1.京派的共性特征及废名、萧乾、芦焚等主要作家及其创作。
2.京派与现实保持距离及偏于古典审美的牧歌田园诗风格。
3.构成“湘西世界”的题材、人性描写、人生形式想象等基本的元素,“湘西世界”与现代都市病态文明的对照。
4.《边城》与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第七讲张爱玲的《传奇》与“张爱玲热”
(一)了解:
1.张爱玲的生平和创作简况。
2.中西两种文化对张爱玲的影响和她作品中的文化背景。
(二)分析:
1.张爱玲《传奇》中的“香港的传奇”和“上海系列”等作品的主要内容、独特风格和具有现代主义意味的“荒原”意识。
2.张爱玲作品既大雅又大俗,既传统又现代的特点,以及极为鲜明的艺术独创性和本身具有的缺陷。
3.两次“张爱玲热”出现的不同情况。
包括傅雷对张爱玲的批评、80年代张爱玲被重新发现,并逐渐形成热点的过程和原因。
90年代成为研究热点的过程、社会消费心理,及其身世被传媒热炒和商业包装,并在社会上流行的现象。
4.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的特点。
5.从意象营造和语言风格两个方面,分析张爱玲小说艺术的创新和袭旧,以及在现代文学史上特异的地位。
第八讲穆旦与九叶诗派
(一)了解:
1.新诗发展的历史轮廓。
2.九叶诗人的创作简况和九叶诗派的形成情况,包括他们在40年代的两次聚集、他们同30年代现代派诗人的关系等。
(二)掌握:
1.40年代现代主义诗潮出现的“历史意识的浮现”、“诗歌散文美的追求”和“新诗现代性的拓展”等创作趋向。
2.九叶诗派的诗学主张及其共同追求。
3.穆旦在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
4.以具体诗作为例,说明穆旦诗歌中三个常见的主题和艺术创新的基本要素。
第九讲现代散文五家
(一)了解:
1.“五四”时期散文创作格外发达的主要情况和原因,以及几位代表性散文家的创作特色。
2.文学史研究的主要方法与近年来现代散文进行分类研究的简况。
3.“言志派”的其他散文作家。
4.散文发展的概况、特点和主要成就。
(二)掌握:
1.现代散文的“闲话体(风)”和“独语体”两个主要语体的不同特征。
2.周作人“言志”散文的两种不同风格和基本体式,以及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趣味”和节奏。
3.周作人散文的“涩味”与“简单味”。
4.从散文语言运用和文体创造两个方面,比较冰心与朱自清散文创作的不同风格。
5.郁达夫行旅散文的特点。
6.何其芳独语散文的特点和“独语体”的特征。
7.通过现代散文的几种主要风格类型,掌握散文鉴赏和批评的基本方法和角度。
摹拟试题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要求:
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在--------------的小说中,用漫画式的方式描写了许多“新派市民”形象,既有兰小山、丁约翰之类的西崽,也有张天真、祁瑞丰、冠招娣等一类胡同纨绔子弟。
2.文学批评家--------------在《回忆录》中说,他在读小说《虹》时,读了几天,硬读了几十页,还是无法读下去。
3.契诃夫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震撼了----------------的心灵,于是,他用“片断的方法”,“人生的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创作了他的第二部作品《日出》。
4.“川嫦的卧房,姚先生的家,封锁时间的电车车厢,扩大起来便是整个的社会。
一切之上还有一只瞧不及的巨手张开着,不知从哪儿重重压下来,要压瘪每个人的心房。
”此话出自傅雷的《----------------------》一文。
5.在20-40年代出现的许多有关郭沫若的评论和研究中,最值得我们参考的是诗人闻一多发表于1923年6月的两篇文章,其中,偏重于对郭沫若的批评的是《------------------》。
6.在曹禺的《雷雨》中,出场的八个人物是周朴园、蘩漪、侍萍、鲁大海、鲁四凤、周萍、周冲和-------------。
7.-------------在介绍美国传教士史密斯的《支那人气质》一书时,曾指出其“错误亦多”。
8.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描写的是湘西边上一个叫----------------的小山城。
9.如果说,曹禺的“三大杰作”是《雷雨》、《日出》和《北京人》,那么,要说曹禺的“四大杰作”则应该是这三部作品再加上《-------------》。
10.施蛰存在《--------------------》一文中说:
“《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的诗”。
11.1931年,--------------所作的《中国苏维埃革命与普罗文学之建设》一文,可以看出“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对他的影响。
12.在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中,虎妞的变态情欲,--------------逼女卖淫的病态行为,以及小福子自杀的悲剧等等,对于祥子来说,都是锁住他的“心狱”。
13.废名,原名-----------,1929年在北大英文系任教时出版第一部小说集《竹林的故事》。
14.鲁迅多次在他的小说写到群众蜂拥观看杀人场面的情景,除了小说《示众》以外,还有他的第三部小说《--------------》。
15.《四世同堂》描写了“北京文化”的深刻影响,就连大字不识一二的车夫小崔也不例外:
他敢于打一个不给车钱的日本兵,可是当女流氓--------------打他一记耳光时,却不敢还手,因为他不能违反“好男不与女斗”的“礼”。
16.“九叶诗派”虽然形成于40年代,但这个诗派的名称却得名于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出版的《--------------》。
17.在现代文学史上有两篇著名的以《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的散文,一篇是朱自清的,另一篇是--------------的。
18.茅盾的《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和《--------------》三篇小说。
19.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50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的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和《武则天》。
20.--------------曾在《〈莫须有先生传〉序》中说废名的散文好像一道水,其实这也是他本人的夫子自道。
得分
评卷人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巴尔扎克”和“二十世纪的别林斯基”的小说大师和理论批评家是()。
A.鲁迅B.茅盾
C.老舍D.胡风
2.唐弢曾在《晦庵书话》中说,佩弦先生后期的语言比前期更接近口语……,这里的“佩弦先生”是指()。
A.周作人B.废名
C.朱自清D.冰心
3.在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文学”论争中,将郭沫若称为“流氓+才子”的批评家是()。
A.茅盾B.田汉
C.鲁迅D.夏衍
4.在现代文学史上,主要以田园牧歌风格著称的小说家是()。
A.废名B.张爱玲
C.芦焚D.沈从文
5.在老舍早期作品中的理想市民形象中,赵景纯出自作品()。
A.《二马》B.《赵子曰》
C.《离婚》D.《老张的哲学》
6.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形象出自小说是()。
A.《伤逝》B.《孤独者》
C.《肥皂》D.《在酒楼上》
7.20年代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是()。
A.李金发B.戴望舒
C.卞之琳D.何其芳
8.散文集《燕知集》的作者是()。
A.林语堂B.周作人
C.俞平伯D.梁实秋
9.小说《纺纸记》的作者是()。
A.林庚B.芦焚
C.萧乾D.废名
10.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是()。
A.《野草》B.《坟》
C.《热风》D.《随感录》
得分
评卷人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要求: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京派”作家群的主要作家主要有()。
A.凌叔华B.何其芳
C.张爱玲D.林徽因
2.以周作人为领袖,“言志派”的主要作家有()。
A.俞平伯B.朱自清
C.何其芳D.钟敬文
3.《传奇》中的女性基本上处于两种生存状态,一种是想当“太太”,一种是成为“太太”之后,其中,处于后一种生存状态的人物主要有()()。
A.《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B.《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王娇蕊
C.《鸿鸾禧》中的玉清D.《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烟鹂
4.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的代表诗人主要有()。
A.戴望舒B.卞之琳
C.何其芳D.李金发
5.茅盾《子夜》中的主要人物有()。
A.方罗兰B.杜竹斋
C.曾沧海D.杜新箨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要求:
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以郭沫若的《女神》为例,简要说明在阅读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经典作品时,怎样才能防止陷入“两极阅读”的偏颇?
2.什么叫“京派”?
“京派”的重要作家主要有哪些?
试举出三位,并简要说明其创作特点。
3.简要说明“五四”时期散文格外发达的原因。
4.你认为谁是《雷雨》的真正主角?
说说你的理由。
得分
评卷人
五、分析题(40分)
要求:
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
但如果仅仅照抄教材中的观点和内容,没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不能给高分。
该题不得少于1000字。
1.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往往表现得非常决绝,甚至偏激,应该如何看待鲁迅的这种态度?
请结合《狂人日记》或鲁迅的其他作品加以分析。
2.张爱玲小说中的意象常常充满了象征的意味,有时一个意象就象征着一个人物的一生,或一篇小说的全部主题意义。
请就《茉莉香片》中“绣在屏风上的鸟”这一意象为例,说明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命运。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说明:
答案中凡出现错别字均不给分。
(1)老舍
(2)胡风
(3)曹禺(4)论张爱玲的小说
(5)《女神》之地方色彩(6)鲁贵
(7)鲁迅(8)茶峒
(9)原野(10)又关于本刊的诗
(11)茅盾(12)二强子
(13)冯文炳(14)药
(15)大赤包(16)九叶集
(17)俞平伯(18)追求
(19)蔡文姬(20)周作人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说明: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B2.C3.C4.A5.C
6.D7.A8.C9.D10.C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说明: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选对一个得1分,全对得2分,多选不得分。
1.ABD2.AD3.CD4.ABC5.BCD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说明:
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以郭沫若的《女神》为例,简要说明在阅读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经典作品时,怎样才
能防止陷入“两极阅读”的偏颇?
[评分标准]
A.消除隔膜。
最好是将直观感受、对历史现场的设身处地和名理分析结合起来,真正进入经典的艺术世界。
(2分)
B.拉开距离。
立足文学的评论,既知人论世,又不陷于非文谠的争议,对作家的心理性格及创作特征作全面的了解,对其贡献和成就作客观的评价。
(2分)
C.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分)。
2.什么叫“京派”?
“京派”的重要作家主要有哪些?
试举出三位,并简要说明其创作特点。
[评分标准]
A.“京派”解释。
30年代活跃在京津地区的自由主义作家群。
(1分)
B.例举作家并说明特点。
a.沈从文,城市边缘人的身份,充满诗意的抒情文体,以美丽而悠远的“湘西世界”对照病态的现代都市;b.废名,田园牧歌的情调加古典式的意境;c.萧乾,自传色彩,儿童或城里乡下人的视角,苍凉而清新;d.芦焚,乡村的文化背景,充满诗意。
也可以例举凌叔华、林徽因、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等其他作家。
(3分)
C.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分)。
3.简要说明“五四”时期散文格外发达的原因。
[评分标准]
A.文体简短自由,作者众多。
(1分)
B.个人化极强,而“五四”时期正强调个性、张扬自我。
(1分)
C.传统影响,比话剧、诗歌、小说等文体更加传统化。
(1分)
D.传媒发达。
(1分)
E.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分)。
4.你认为谁是《雷雨》的真正主角?
说说你的理由。
[评分标准]
A.客观陈述。
有人认为是蘩漪,因为她是全剧戏剧冲突的制造者和推进者,也是作者最欣赏的人物。
也有人认为是“雷雨”,它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某种观念的象征,笼罩着全剧的一切事件和人物心态。
还有人认为是周朴园,他与蘩漪都是作品的中心人物,通过他的性格特征,写出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封建性。
说出两个主角得1分,三个以上得2分。
陈述的理由可以与本答案不同。
(2分)
B.说明理由。
可以在上述三个“主角”之外另辟蹊径,但都须自圆其说。
最好能在说明自己赞同某一个的同时,说明,不赞同其他主角的理由。
完全照抄教材,不能得分。
(2分)
C.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分)。
五、分析题(40分)
说明:
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
但如果仅仅照抄教材中的观点和内容,没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不能给高分。
该题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
1.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往往表现得非常决绝,甚至偏激,应该如何看待鲁迅的这种态度?
请结合《狂人日记》或鲁迅的其他作品加以分析。
2.张爱玲小说中的意象常常充满了象征的意味,有时一个意象就象征着一个人物的一生,或一篇小说的全部主题意义。
请就《茉莉香片》中“绣在屏风上的鸟”这一意象为例,说明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命运。
[评分标准]
A.没有新颖独特的立意。
(扣15-20分)
B.论述不正确或不深入。
(扣5-10分)
C.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
(扣5分)
D.文字欠优美或不流畅。
(扣5分)
E.有错别字或病句。
(扣1分,最多扣分不超过2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 教育 试点 本科 汉语言 文学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