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毛概考试重点总结.docx
- 文档编号:11110258
- 上传时间:2023-02-25
- 格式:DOCX
- 页数:43
- 大小:41.12KB
高校毛概考试重点总结.docx
《高校毛概考试重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毛概考试重点总结.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校毛概考试重点总结
毛概期末复习(2016年12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选择、简答)(P3)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选择、简答、辨析)(P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
1】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2】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选择、简答、辨析)(P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选择: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灵魂和主要内容。
P6、P10-13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灵魂,贯穿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5.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P14)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三大基本问题(选择)(P18)
体系是: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基本问题:
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P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大条目—选择)(P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理论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选择、简答)(P27)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选择: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10.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及科学内涵(选择、简答)(P33)
思想路线的内容:
党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重点!
一个字不能错)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善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研究中,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是真理,而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选择: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或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
11.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选择、简答)(P3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1】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时间)
2】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逻辑空间)
3】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P52)、主力军和最基本的动力。
(P47-48)
性质: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2)中国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的民主主义革命
主力军:
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雇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最基本动力: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革命的对象和领导(P45-49)
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革命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充当领导者。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的相比的新内容和特点(P51)
(1)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3)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4)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旧版: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
4、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P41)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
5、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P52)
(1)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6、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的国体和政体(P52)
国体:
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政体:
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总之,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及依据(P55)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依据:
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法宝(P57)及三者之间的联系(P62)
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武装斗争是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统一战线是党实现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是党正确领导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关键。
联系: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阶级构成(P66)
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
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阶级构成: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P70)
“一化三改”: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过渡时期的必要性和长期性原因(P72)
(1)我国经济和文化的落后,要求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创造为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所必要的经济上和文化上的前提。
(2)我国拥有极其广大的个体的农业和手工业及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一部分比重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要求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改造它们。
(3)只有完成了由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过渡,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展。
4、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P73)
方针/原则:
(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4)坚持积极引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发展阶段:
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
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发展高级社。
即,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
方法步骤:
第一步:
办手工业供销小组,第二步:
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第三步: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P75)
方针/原则:
(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步骤:
第一步:
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第二步:
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步:
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6、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P78)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的方法进行改造;
(4)对企业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思想教育、政策引导、政治关心、生活照顾)。
7、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P82)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8.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P85)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的发展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
3.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哪些理论成果?
(P89-95)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性质、特点和解决路径(P92)
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性质: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其中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方面,相矛盾的一面是非基本方面。
解决路径:
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因此“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
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原因:
一方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另一方面,它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
3、国内的主要矛盾(P93)
党的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4、两类社会矛盾是什么以及解决方法(P93)
两类矛盾: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解决方法:
专政和民主
5、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P97)
(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2)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战略目标:
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
步骤:
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
(3)关于经济建设方针
(4)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5)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6)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7)关于教育科学文化工作
(8)关于知识分子工作
6、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P100)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7、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P102)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1.我国基本国情、主要矛盾(选择、判断)(P113)
基本国情:
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简答、容易出辨析)(P113)
两层含义: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
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相似和区别有哪些?
(概率小)(P114)
相似之处:
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
区别:
1】从经济基础方面看,他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
2】从上层建筑方面看,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否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整个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否得到基本确立。
新民主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因而这个时期社会的阶级关系、主要矛盾以及由此决定的革命和建设的任务也不同于社会主义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发展程度还比较低,但它毕竟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确立起来了的新社会的范畴,而新民主主义社会则属于社会制度没有建立正在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过渡的历史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选、判断)(P115)
党的十五大强调指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3)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4)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5)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6)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7)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8)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9)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上述九个方面的概括,第一和第九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七个方面则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简答、辨析?
)(P116)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3】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只讲性质和方向,不讲程度和水平,或者只讲程度和水平,不讲性质和方向,都会使人们陷入盲目不清醒的状态,发生“左”的或右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和损失。
6.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简答、辨析?
)(P11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其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必然还要经历若干具体的阶段,不同的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心得发展阶段。
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显示出了一系列的阶段性特征。
(遇到类似问题答这段)
(1)长期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的
(2)阶段性
1】首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2】其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3】最后,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P123)
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实现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中心:
经济建设基本点: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8.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P125)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1)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
(2)既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要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
(3)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9.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P124)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
(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内容(P12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
最低纲领:
根据革命或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有所不同。
最高纲领:
实现共产主义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社会主义的本质(选择、简答)(P133)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选择、简答、辨析)(P133)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第一,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相较于改革开放前,片面强调生产关系)
2】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民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随着实践的推进逐步深入。
我们必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在根本任务与发展目标的辩证统一中,全面准确的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选择、简答)(P134)
1】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
(P135-13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校 考试 重点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