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练习题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11098813
- 上传时间:2023-02-25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695.44KB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练习题及答案.docx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练习题及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练习题及答案
自然灾害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图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天津)
1.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A.a→c→b→dB.b→c→d→aC.c→b→d→aD.d→a→c→b
2.据上图的四幅天气图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
A.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B.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
C.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D.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
3.读图,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季呈现多变的天气现象。
下列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正确的是(11浙江)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①②④③D.③②①④
锋面性质不同,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相同。
读图,完成4-5题(11上海)
4.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
A.甲图中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降雨天气
B.甲图中锋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
C.乙图中暖空气主动地爬升,形成阵性降水
D.乙图中锋过境后狂风大作,出现短时雷暴天气
5.我国东部受甲图中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长江下游伏旱B.华北平原春旱C.北方寒潮D.江淮梅雨
右图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
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11江苏)
6.日本以及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
点是()
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
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
7.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
生了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
其泄露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
A.西南B.东北C.西北D.东南
8.在右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
①②③④依次是()(11北京)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下图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第9题。
9.该日最可能出现在(11北京)()A.1月B.4月C.7月D.10月
10.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用地震烈度表示。
如果只考虑震级大小、震源深浅和震中距远近对地震烈度的影响,下面3幅示意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地震烈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左图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右图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1题。
(11天津)
11.发生在左图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
A.突发地震B.坡度较大的山地C.连降暴雨D.地表堆积物较多
下图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2、13题。
(11北京)
12.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A.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
B.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
C.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
D.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
13.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城区
A.甲地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在地B.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
C.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D.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右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
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
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
土地利用类型,完成14--15题。
(11安徽)
14.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1-耕地2-居民地3-湖泊
15.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A.推广蔗基鱼塘B.推广水稻种植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完成1题。
16.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11山东)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二、综合题
17.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入图11所示)。
近年来,由于地域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蹭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10分)(11全国)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18.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直线图。
读图回答问题(10分)(山东)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19.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11北京)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
大自然为您效劳”
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
大气
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降低风速,吸附飘尘
水文
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
土壤
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量的降水
生物
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
根据上表,概括森林的生态效益。
(8分)
20.(30分)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安徽)
材料:
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
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
下图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
(10分)
(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
(10分)
(3)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
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
(10分)
21.(11浙江)2010年10月下旬,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到超强台风“鲇鱼”的袭击。
左图为10月22日12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右图是该日沿海某测站测得的风向和风速分布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3)题。
(1)、10月22日正值我国农历九月十五,“鲇鱼”促进了沿海省份风暴潮的形成,受影响最明显的省份是(3分)
A.广东B.福建C.海南D.山东
(2)、22日16时,“鲇鱼”中心位于这一测站的方位是(3分)
A.东面B.南门C.西面D.北面
(3)、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区易引发泥石流灾害,可通过预警措施对其进行有效防范。
你认为泥石流发生前会出现哪些征兆?
(4分)
22.(11福建)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
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数,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
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9分)
(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
并提出防御措施。
(6分)
23.读某飓风位置示意图,回答问题。
(10分)(11上海)
飓风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往往给沿海人民带来生命与财产的巨大损失。
了解飓风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特点,有利于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1).飓风一般发生在什么季节?
属于哪一类天气系统?
(4分)
(2).简述飓风的气流运动状况。
(2分)
(3).飓风往往导致沿岸遭受海浪、海潮
的袭击。
若图示的飓风向西移动,中心到
达C地时,A、B两地哪里更容易遭受风
暴潮的袭击?
分别说明两地遭受风暴潮
袭击程度差异的原因。
(4分
24.(10分)读图7,指出图示地区板块界线的位置,分析该地区多火山的原因。
((11海南)
25.(11海南)右图示意日本东北部
(约38.8°~39.1°N,141.5°~142°E)
沿海区域。
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
大地震(震级9.0级,震中38.1°N、142.6°E,
震源深约20千米)引发巨大海啸,使甲地
遭受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甲地此次海啸灾害严重
的自然原因。
(10分)
1.C【解析】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是来自北方强冷空气迅速南下的过程,根据图中冷锋从北到南的先后顺序可知,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c→b→d→a。
2.B【解析】a图,武汉地区位于冷锋的锋后,大风、降温天气,b图,天津地区位于冷锋锋后,会大风降温,c图,北京地区位于远离冷锋的锋前区域,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不会出现雷雨交加,d图,杭州地区位于冷锋的锋前,多晴朗天气。
3.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压线分布图的判读与应用。
图
(1)中的锋面气旋图左边有一准静止锋存在,右边为暖锋,应该为春季;图
(2)中海洋上形成的是高压,陆地上形成的是低压,应该是夏季;图(3)中的锋面气旋图左边为冷锋,右边为暖锋,且亚欧大陆为强大的高压,应该为冬季。
图(4)中的海洋上有气旋存在,台风活动频繁,应该为秋季。
4.A【解析】甲图为冷锋,锋前暖空气被迫抬升,便形成降雨天气,所以A答案正确,B答案错误。
而乙图属于暖锋,应当形成连续性降水,所CD都错。
5.C【解析】甲是冷锋天气系统,长江中下游伏旱受副高控制形成的,华北平原春旱是亚洲高压(反气旋)控制形成的,江南梅雨是准静止锋天气系统形成的,所以ABD都错误,而北方寒潮是冬春季节的快行冷锋形成的,所以C答案正确。
6.D7.B【解析】第6题,结合图例,读图可以直接得出结论。
第7题,福岛核电站沿岸为日本暖流,流向大致由西南向东北,故B项正确。
8.C【解析】以联系图为情景,考察自然灾害的关联性,思维能力主要体现为推理判断、探究、试误,属于较易试题。
9.B【解析】以天气状况示意图为情景,考察天气形成的季节,需要考生联系生活经验、运用天气预报相关知识作答,属于较易试题。
该图的判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首先要求考生对于天气符号比较熟悉,其次要求考生要具备一定的空间定位能力。
根据图像判断,我国东部地区的这条经线在华北地区出现了沙尘,可判断为冬春季节,排除C、D;在东北地区出现了小雪、小雨、大风;可进一步判断为B。
10.B【解析】根据图示:
丁地所处震中距最近而且震级最大、震源深度最浅所以裂度最大;而甲地刚好相反,所处震中距最远而且震源深度最深,震级却与乙、丙相同(6级),所以裂度肯定最小;乙和丙虽然震源深度深度和震级都相同,但乙的震中距比丙小,烈度相对较大。
甲、乙、丙、丁四地地震烈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B。
11.B【解析】发生图4所示两种地质现象为滑坡、泥石流,其共同的必要条件是坡度较大的山地,突发地震可以引起滑坡,连降暴雨也可以引起滑坡,地表堆积物多
少不是滑坡、泥石流形成的必要条件,即选B。
12。
C【解析】以地理信息技术图为情景,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知识、城市交通和城市功能分区。
第10题,遥感技术只能显示瞬时交通状况、全球定位系统只能做到对事故地点的准确定位,二者属于数据的采集系统,根据题干可知,该图为“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事故次数的统计也只能是地理信息系统工作的范畴了,故选C。
13.D【解析】交通事故频发地主要集中于城市交通干道上,从图中可以看出大致呈环状分布,可初步推断,该城市交通事故频发地主要为城市的主要环线交通快速通道和主要放射状快速通道、普通道路的交叉点上。
甲地位于环线,非市中心,也非中心商务区,排除A;乙地为市中心,地价昂贵,不适宜建大型停车场,排除B;对外联系的通道呈放射状,东、西较密集,而不是单独集中于西北,排除C;根据监测点的分布,东部较密集,说明车流量大,商业较发达,商业网点密度应该东部大于西部。
所以D正确。
14.A【解析】根据题干和图10中信息,可以推出该区域的25个方格中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每个方格中两个数字相同说明土地利用类型没有变化,图中有11个“11”、8个“31”、4个“33”、1个“12”、1个“22”,可知该区域2005年比1979年湖泊面积大量减少转化成耕地,湿地面积较少,湿地生态环境效益减弱,水生生物物臧少,又由于该区域辽宁西北部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少,这种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空气湿度减少,干旱、洪涝频率可能增加。
所只有A答案正确。
15.C【解析】图示区域为辽宁西北某地,降水量较少,发展节水谨溉农业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举措,蔗基鱼塘主要适宜在降水量大的珠三角地区,水稻种植适宜分布在南方,该区域草地资源少,不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16.B【解析】遥感技术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对遥远的地物进行感知,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等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
所以对病虫害灾情的实时监测运用的是R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所以要对获取的灾情资料进行分析后准确的预报就得需要GIS了。
所以第一题只有B这项正确。
17、(l0分)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
(4分)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3分)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
(3分)
【解析】注意题干的提示信息“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容易被侵蚀,“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夏季暴雨后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在基岩和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
18.答案:
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
纬度位置;地形
【解析】
(1)根据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分布特点,可知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对于两侧的高原和山地,图中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在高原和山地的数值小,且从西北向东南递减,因而可知纬度位置和地形是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答案:
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
(若答出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酌情给分)【解析】
(2)水的热容量大降温慢,水面可以起到屏障作用保护作物受寒潮的直接影响,增加大气水汽含量增加大气逆辐射。
19.增加碳储量,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
【解析】森林的这些生态效应在图表资料中都有体现,考生通过对图表资料阅读后,进行分析概括就可以得出结论。
根据森林对“大气”的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得出“增加碳储量”的结论,根据“降低风速、吸附飘尘”可得出“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的结论,根据对“水文”的作用“蒸腾水汽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可得出增加降水的结论国,根据对“土壤”的作用“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水量”可得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结论,根据对“生物”的作用“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可得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结论。
20.
(1)低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
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
(10分)
【解析】
(1)两地气温高低与纬度、天气、地形等有关,图示时间2006年9月3日20时,即为晚上8点,银川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受高压控制,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所以银川气温低于成都。
【答案】
(2)偏北风冷锋成都北为高压,南为低压;冷气团主动向南移动,与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过境时形成暴雨。
(判断为低压,言之有理,酌情给分)(10分)
【解析】
(2)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特点,成都北为高压,南为低压,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即成都的风向偏北凤,冷气团主动向南移动,与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过境时形成暴雨。
【答案】(3)滑坡、泥石流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护头部。
【解析】(3)四川盆地边缘为山地,地势起伏大,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形成暴雨,可能引发滑坡、泥石资等地质灾害,野营遇此情沉,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护头部。
21.答案:
(1)B,
(2)A.(3)溪流水量突然变化;轰鸣巨响;溪水异常混浊;泉水停止等。
22.答案:
(1)春季。
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
(9分)
(2)危害:
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砸坏建筑物。
措施:
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
(6分)
【解析】
(1)读图20可知,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是4月份,为春季,根据题干信息“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种固体降水现象”可知,该省在春季冷暖气流常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空气对流加强,从而冰雹发生多。
(2)考虑“冰雹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冰雹颗粒大,质量重,所以冰雹会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破环建筑物。
对冰雹防御措施主要是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
23.【答案】
(1).发生在夏秋季节,属于气旋(低压系统)。
【答案】
(2).水平方向的气流沿逆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汇聚,中心气流呈上升运动。
【答案】(3).B地。
因为B地位于飓风的迎风岸,而A地劲吹离岸风,因此B地更容易遭受风暴潮的正面袭击。
【解析】台风和飓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即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2级或以上,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的称台风,发生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称飓风。
所以第52题,飓风属于气旋,发生在夏秋季节。
第53题,图上飓风是发生以北大西洋上,气流骒呈逆时针由四周向中心汇聚,中心气流呈上升运动。
第53题,根据飓风呈逆时针旋转可推出此时的B地位于飓风的迎风岸,而A地劲吹离岸风,因此B地更容易遭受风暴潮的正面袭击。
24.界线:
陆地西南海岸线附近(沿2000~3000米左右等深线)的海沟。
(5分)
原因:
大洋(西南侧的)板块俯冲到大陆(东北侧的,或美洲)板块之下(或答两侧的板块互相挤压),导致这里多火山。
(5分)
25.(本次地震震级大,震源较浅,)甲地距离震中较近,海啸到达的时间短;(3分)位于外宽内窄的海湾的“项部”,海啸向陆地方向推进时,受海湾形状影响,越向内侧浪越高(海啸波高越高),流速越快,冲击力越大(使海啸的巨大能量集中于更小的范围内释放),对甲地的破坏格外严重。
(7分)
自然灾害练习题
(2010山东卷)31.(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4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
(4分)
(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
说明B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
(6分)
【答案】
(1)气压先降低后升高(分);风速先增大后减小(分)。
(2)A地:
风暴潮(分);
B地:
滑坡、崩塌、泥石流(分)。
护坡固坡、植树种草。
(分))答对防治滑坡、崩塌、泥石流具体措施的可酌情给分。
)
(2010海南卷)2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遭遇暴雨时,常出现水漫街面、低洼处建筑被浸泡等内涝现
象,造成交通阻塞、财物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试分析这些城市暴雨成灾的原因。
答案: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划存在缺陷,城区建筑密度大,地表硬化,下渗弱,排水能力不足,排水系统老化,遭遇暴雨时雨水易在短时间汇集。
(2010上海卷)(十七)读下列关于地震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0分)
2010年以来全球发生的部分地震
材料1:
201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图中显示了其中六次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材料2:
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导致该国水产设施严重破坏,海水养殖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材料3:
海地多年来政冶经济不稳定。
许多建筑物无法达到合格的抗震标准.而智利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政府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将不合规范的房压拆除。
材料4:
时间
震级
震源深度
(km)
首都距震中距离
(km)
伤亡情况
海地
2010年1月12日
7.3
10
16
伤亡约55万
智利
2010年2月27日
8.8
60
320
死亡近千人
49.读图判断图中地震发生地所属的火山地震带,填写下表。
50.图中地震发生地①、③、⑤所处位置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与__________板块、__________
板块、__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
从材料1和材料2可知,这些地震体现的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智利地震震级高于海地地震,但破坏程度相对较小,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解析:
此题考查有关地震灾害的相关知识,包括全球的地震分布规律,及地震的破坏程度的对比分析。
世界有两大地震带分别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①、②、③、④、⑤位于前者。
图中地震发生地①、③、⑤所处位置分别是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震体现的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点是广泛性、突发性、频发性、群发性和破坏性。
智利地震震级高于海地地震,但破坏程度相对较小的原因分析从距震中的远近,震源的深浅,以及建筑物的抗震性等几方面对比分析。
答案;49
50.印度洋(1分)、亚欧(1分)、美洲(1分);广泛性、突发性、频发性、群发性和破坏性(2分,任答两点即可)。
51.智利首都震中距远于海地(1分);智利震源深度大于海地(1分);智利建筑物抗震能力强于海
(2010年福建卷)【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5甲、乙分别示意广东省社会经济易损性和防洪标准。
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7分)
(2)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8分)
【答案】
(1)关系:
正相关(A地区社会经济易损性高,防洪标准也高)。
原因:
A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发生洪涝灾害的危险度高;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洪灾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大,所以应提高防洪标准。
K^S*5U.C#
(2)植树造林,生态退耕;修建护坡工程;修建水库;迁出高风险区
【
解析】
(1)考查读图能力。
从图中不难看出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
从地形和社会经济水平等方面分析原因。
K^S*5U.C#O
(2)考查国土整治的措施。
B地区位于丘陵山区,洪水可能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所以需要采取植树造林、生态退耕等生物措施,修建护坡工程;修建水库等工程措施,要相互结合。
K^S*5U.C#O
(2010年全国卷)42.(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图8所示。
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灾害 高中地理 练习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