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0113.docx
- 文档编号:11095795
- 上传时间:2023-02-25
- 格式:DOCX
- 页数:43
- 大小:64.14KB
6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0113.docx
《6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01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0113.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0113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计划
本培养计划由培养方案、教学进程计划和教学执行计划三部分组成。
其中培养方案是关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和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学进程计划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总体课程安排。
教学执行计划是按照基本学制设计的各学期课程安排建议。
本专业培养计划的特点是实行宽口径、厚基础、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的培养模式,注重细节规划,突出本校管理学和旅游专业的特色,强调在扎实基础上,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第一部分培养方案
一、基本学制与学习年限
基本学制:
4年;学习年限:
3-6年。
二、学位授予
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专业定位
处于国内同类专业先进水平,以专业基础扎实,适应面宽,注重能力培养为特色。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较高的道德文化修养、坚实的英语基础和现代信息技术,厚实和系统的经济、管理理论与知识,宽广的人文科学知识;能够从事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以及旅游开发与规划、涉外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五、基本规格要求
1.基本素质要求
(1)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人格,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社会责任感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良好的中外文沟通、表达与写作能力;
(3)具备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达到国家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2.知识能力要求
(1)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胜任旅游企业的信息技术工作;
(2)系统掌握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了解国内外旅游产业的现状与动态,掌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初步具备运用旅游管理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初步具备现代化旅游组织、经营管理的能力;
(6)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初步培养和训练;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研究能力;
(8)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能进行境内外旅游服务;
(9)具有良好的形态、礼仪风范和公关社交能力,达到旅游管理部门的工作要求。
六、培养方案基本框架及说明
1.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其中,理论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实践教学体系如图3所示。
综合基础思想政治理论、体育、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与军训(必修20学分)
(必修20学分)体育(选修6学分)
(选修14学分)人文科学与艺术类(选修6学分)
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自然科学、国防建设(选修2学分)
通识教育科技文献检索(必修1学分)
(必修37学分)基本技能大学英语视听说和读写译(必修16学分)
(选修21学分)(必修17学分)外语、计算机及其它技能类、科研训练I(含大学生创新性实验
(选修7学分)计划项目I)(选修7学分)
学科门类基础综合英语、管理学、经济学原理(必修38学分)
(必修38学分)数学、二外课程、科研训练I(含大学生创新性
(选修14学分)实验计划项目I)(选修14学分)
学科门类教育
(必修82.5学分)专业基础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必修11.5学分)
(选修24学分)(必修15.5学分)专业基础实践课程(必修4学分)
(选修4学分)专业基础理论选修课程、科研训练II(含大学生创新性
实验计划项目II)(选修4学分)
专业主修理论课程(必修16学分)
专业课程(必修29学分)实践课程(必修13学分)
(必修29学分)专业特色及专业拓展理论与实践课程(选修6学分)
(选修6学分)科研训练III(含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III)
自主教育可在通识教育和学科门类教育的各类理论和实践课程以及系列讲座、开放性实验、英语
(选修10学分)角、竞赛、科学研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创新创业、报刊发文、专业认证、
证书、应试指导、就业实习、社会调查等内容中选择,也可选学研究生课程。
图1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总学分:
174.5学分
必修课:
119.5学分,选修课:
55学分
思想政治课、体育、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必修)
综合基础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经济与管理、自然科学、国防建设等类理论课程(选修)
通识教育
基本技能大学英语(必修)
计算机技术类及其它技能类理论(选修)
学科门类基础综合英语类、管理类、经济类(必修)
数学、二外类(选修)
专业基础专业基础理论必修课程(必修)
专业基础理论选修课程(选修)
学科门类教育旅游学(必修)
旅游经济学(必修)
专业主修旅游地理学(必修)
旅游企业管理(必修)
旅游开发与规划(必修)
专业课程
专业特色(选修)
专业拓展(选修)
自主教育(全校通识教育与各学科门类教育课程)
图2理论教学体系
军训(必修)
综合基础体育(选修6学分)
通识教育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经济与管理、自然科学、
国防建设等类实践(选修)
科技文献检索(必修)
基本技能外语、计算机及其它技能类实践(选修)
科研训练I(含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I)
英语原著读书报告(必修)
学科门类基础英语演讲比赛(选修)
科研训练I(含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I)(选修)
旅游管理专业认知实习(必修)
专业基础计算机综合设计(必修)
学科门类教育科研训练II(含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II)(选修)
学年论文(必修)
专业主修
毕业设计(必修)
专业课程专业特色——旅游管理专业实习(选修)
专业拓展、科研训练III(含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III)
全校通识教育与各学科门类教育实践
自主教育系列讲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自主实验、学科竞赛、报刊发文、证书认证、
科技活动、社团活动、就业实习、挂职锻炼、兼职助学等
图3实践教学体系
2.培养方案框架说明
(1)学分分布
总学分174.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97.5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55.9%;实践教学22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12.6%;理论与实践通选55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31.5%。
从性质上看,必修课119.5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68%;选修课55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32%。
具体学分分布如表1所示。
表1培养方案基本框架学分分布
课程性质
课程层次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理论与实践
通选
合计
必修
选修
小计
必修
选修
小计
通识
教育
综合基础
17
17
3
3
14
34
基本技能
16
16
1
1
7
24
小计
33
33
4
4
21
58
学科门类教育
学科门类基础
37
37
1
1
14
52
大类专业基础
11.5
11.5
4
4
4
19.5
专业
16
16
13
13
6
35
小计
64.5
64.5
18
18
24
106.5
自主教育
10
10
合计
97.5
97.5
22
22
55
174.5
注:
理论课程教学和实验课程教学每16学时计1学分;
集中实践教学(包括课程设计、实习等)每周计1学分;毕业设计16周,计8学分
(2)必修课程及其要求
本计划共41门必修课程,共计119.5学分。
其中主干课程11门,计51学分(包括理论与实践)。
具体必修课程如表2必修课程表所示。
表2必修课程表
序号
课号
课程名称
学分
主干课程
先修课程
通识教育—综合基础和基本技能模块
1
00L001T
军事理论
1
2
00S052T
科技文献检索
1
3
00S053T
军事训练
3
4
60L008T
体育I
2
5
61L007T
形势与政策
2
6
61L015T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7
61L016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8
61L017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9
61L018T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10
62L054T
大学英语视听说Ⅰ
2
11
62L055T
大学英语视听说Ⅱ
2
12
62L056T
大学英语视听说Ⅲ
2
13
62L057T
大学英语视听说Ⅳ
2
14
62L058T
大学英语读写译Ⅰ
2
15
62L059T
大学英语读写译Ⅱ
2
16
62L060T
大学英语读写译Ⅲ
2
17
62L061T
大学英语读写译Ⅳ
2
小计
37
学科门类教育—学科门类基础模块
18
60L363Q
综合英语Ⅰ★
6
是
19
60L364Q
综合英语Ⅱ★
6
是
20
60L365Q
综合英语Ⅲ★
6
是
21
60L366Q
综合英语Ⅳ★
6
是
22
40L179Q
管理学(A)★
3
是
23
40L167Q
经济学原理★
4
是
24
60L335Q
英语听力
2
25
60L331Q
英语会话
2
26
60L328Q
英语泛读
2
27
60S371Q
英语原著读书报告
1
小计
38
学科门类教育—大类专业基础
28
40L425Q
管理研究方法论
3
29
40L161Q
市场营销★
4
是
30
40L901Q
旅游管理专业导论
0.5
31
40S901Q
旅游管理专业认知实习
1
32
40L142Q
管理信息系统★
4
是
33
40S902Q
计算机综合设计
3
小计
15.5
学科门类教育—旅游管理专业
34
40L903Q
旅游学★
4
是
35
40L904Q
旅游地理学
2
36
40L905Q
旅游企业管理★
4
是
37
40L034T
旅游开发与规划★
4
是
旅游地
理学
38
40L906Q
旅游经济学
2
39
40S200Q
毕业设计
8
40
40S841Q
学年论文
2
41
40L201Q
专业实习
3
小计
29
注:
标注★的课程为主干课程。
(3)选修课程及其要求
本框架按教学层次设置了综合基础、基本技能、学科门类基础、大类专业基础和专业共5个选修课程模块,各模块均包含理论与实践选修课程。
其中,综合基础、基本技能及学科门类基础(数学类)选修课程为全校性选修课程,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自然科学、国防建设、体育、英语、计算机技术、社会调查、数学等方面理论与实践选修课程;大类专业基础为学院开设的选修课,涵盖英语、旅游管理两个专业的专业基础选修课;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分为专业主修、专业特色和专业拓展。
拟继续深造学习的学生,可选学研究生课程,考核成绩由研究生院记载,本科教育阶段可减免此模块相应学分数。
也可根据学生的意愿,选择计入本科学习阶段的成绩,研究生院不再保留该学习记录。
具体细则参见相关管理办法。
在综合基础与基本技能选修课程模块中,体育类、计算机技术类选修课程又有各自的最低学分要求,亦即规定了各自的必选学分。
全校性选修课程每学期开设一次;学院选修课程每学年开设一次,并在教学执行计划中列出。
七、课程组合要求与建议
本培养方案在学科专业选择、课程进程安排、课程组合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学生应根据自身特点及未来发展志向来组合课程,形成个性化学习方案和学习计划。
学生在选择课程安排时,要建立知识体系的整体概念,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
对于选修课程的安排,注意课程的先后修关系和知识的系统性,尤其要注意设计好自主教育选学模块。
具体建议如下:
1.学科专业选择
(1)一年级应把学习重点放在重要必修课程上,如英语课程、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等课程,夯实基础。
应特别注意适应和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2)二年级的第一学期结束后,可在学习专业导论的基础上,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发展取向考虑选择一个方向学习。
(3)从二年级起至四年级,可在所选方向的模块内选择课程学习,增强专业特色。
应特别注意,应修满学科方向课程群的学分要求,同时也应修满其它选修模块的学分要求。
2.课程进度安排
(1)学期学分控制。
计划四年完成学业的学生,第一学期至第六学期每学期所安排的总学分建议控制在25~30之间,学生对每学期的选课模块应合理搭配,以保证在四年内完成各教学模块对选修学分的要求。
(2)选修课程适当搭配。
要注意校、院两级选修课程的适当搭配,一般每学期选学的全校性选修课程不要超过6学分;体育课程在第2至第4学期完成;综合基础部分的文化素质类选修课程每个学期最多选修1门,在第2至第6学期完成。
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建议安排在前四个学期,且每个学期选修约1~3学分的理论或实践课程。
(3)根据学习兴趣有计划地安排自主教育层的学习。
若希望拓展专业知识,可以着重选择相应专业的特色课程和扩展性课程(必修或选修都可以)进行学习;若希望加强数学基础,可以着重选修数学专业或全校性选修课中安排的数学课程;若希望加强实践能力,可以着重选择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各类学科竞赛、实习和社会实践等。
拟参加学校与国外大学本科生交流项目的学生,应加强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特别要通过英语技能训练,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学好对方所要求的一些课程,为到国外大学学习作好准备。
3.课程组合
(1)计划提前毕业的学生,每学期所安排的总学分建议控制在30~32之间。
学生应根据必修课程的先后修关系确定必修课程的学习进程,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每学期安排的必修课程情况确定选修课程。
(2)拟保研或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的学生,应注重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特别要在数学、英语、计算机三个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类课程建议选学《微积分(B)》、《几何与代数(A)》、《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第七学期最好能根据导师的指导,选修若干门专业拓展课程,积极参加科研实践,开展基于研究的学习与实践,为今后的研究生阶段学习做好准备。
(3)拟考研的学生,应于第七学期的第八周之前完成必修理论课程的学习,并基本修满培养方案各模块要求的学分。
数学类课程建议选学《微积分(B)》、《几何与代数(A)》、《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4)拟毕业后就业的学生,应结合就业意愿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特色课程的学习。
在第七学期的第八周之前基本修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学分和各教学模块要求的选修学分,同时要加强拟就业领域相应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积极为就业创造条件。
(5)拟选学辅修专业的学生,可利用自主教育学分有意识地选学辅修专业要求的课程。
对于原专业与辅修专业培养方案中相同或相近的课程,建议选学学分要求高的课程,以满足两个专业的共同要求。
(6)拟参加学校与国外大学交流项目的学生,应加强英语类课程的学习,特别要通过英语技能训练,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同时,还要注意选学好对方所要求的主要课程,为到国外大学学习做好准备。
(7)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第九周开始至第八学期第六周结束,学生应根据就业需要选择实习地点,安排实习内容,为参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8)非选学辅修专业的学生,自主教育模块的10个学分,要求学生选修科研实践、技能类、竞赛类和创新类不多于6学分,至少4学分选修学科门类教育层次中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选修课程。
八、能力培养
1.文化素质培养
培养方案中,为加强人文科学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除在通识教育层开设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与艺术方面的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供学生选修外,还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
(1)课堂教学方面。
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对语文程度达不到要求的学生,明确了选修大学语文课的规定;通过课程教学、研读、研讨等学习模式,向学生推荐人文书籍阅读目录,指导学生读中外文学名著或文化、历史、艺术基本理论方面的书籍,并根据读书心得及有关考核评定学分。
(2)课外活动方面。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文化、艺术类社团活动,并视参与程度给予相应学分;举办写作、演讲、辩论等竞赛,对参加者和取得成绩者给予相应学分;鼓励学生积极向校报和校外报刊杂志投稿。
2.实践能力培养
培养方案中,除在通识教育层和学科门类基础教育层开设了理论与实践课程供学生选修外,还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专业实验教学。
建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系列化多层次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突出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实验课程教学(课程设计、专题训练、综合实践)、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企业培训、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等多种形式。
(2)其它实践环节。
强化毕业设计环节的实践性、研究性等要求,加强毕业设计(论文)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等科研训练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参加有关的技能培训以及国家、省(市)、国内外知名企业组织的相应证书考试,并给予学分;鼓励学生参加就业实习、挂职锻炼和兼职助学等新的社会实践项目,提高市场调研、商业实践、管理实践等在社会实践中的比例,引导学生创业成才,并根据实践时间和效果给予相应学分。
3.科研能力培养
培养方案中通过设计研究方法论课程群、研究性教学、科研训练项目、竞赛与活动四个方面来推进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1)研究方法论课程群。
开设了专业导论、科技文献检索、专业研究方法论、学年论文课程,帮助学生建立专业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概念,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步认识专业、研究专业、掌握专业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以及关键环节,从而形成对科学研究的初步认识和综合性思维的基础。
(2)研究性教学。
在主要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中全面开展研究性教学,逐步建立起思维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取以问题为导向,以大作业、专题研究、课程设计、阅读报告、研究性实验等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改革学业考核方式方法。
(3)科研训练项目。
设立了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三个层次的科研训练项目,引导学生系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从大一开始,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Ⅰ的项目;二年级后可选择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Ⅱ的项目;三年级以后的专业学习阶段,可继续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Ⅲ的项目,毕业设计是更加深入和系统的科研训练。
(4)竞赛与活动。
积极引导学生参观先进技术展览、参加各学科学术讲座活动,不断开阔视野,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和动向,激发学习兴趣,寻找学习兴奋点,增强活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申报专利、发表论文等,展示学习与研究成果。
4.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
培养方案中通过设计4年不断线的大学英语课程、双语课程、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等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拓展国际视野。
(1)英语教学4年不断线。
前两年采用分级模式的英语课程、后两年采用自主选修提高层次的英语课程,通过双语课程、学术讲座、文献选读、中高级英语选修课程以及竞赛等课外活动,保持英语学习4年不间断。
实施因材施教,使不同水平基础和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能够相应提高,具备国际交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双语教学。
通过开设中外旅游地理、旅游市场营销、导游业务、旅游景观及风景道设计等双语系列课程,借鉴和引入国外优质教学资源,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讲授双语课程,及时在教学中选择和引进国内外学科的最新进展,提高课程国际通用程度,实现课程的精品化、国际化与网络化,从而提高学生应用英语来学习和掌握学科专业先进知识的能力,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3)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
设置相关课程学分互认机制,使学生可自主选择学校或学院的各类国际合作项目,前往欧、美、澳、亚等国进行短期交流、暑期实践、参观访问以及联合培养等。
积极为学生提供参与国际科研项目的开发与研究的机会。
通过参与国际交流项目,促进学生增长专业知识和技能、扩展知识领域和国际视野,丰富学习经验,提高国际交流能力。
九、毕业标准及学位要求
1.毕业标准
修满本培养方案规定学分并符合学校学籍与学生管理条例的学生,可获得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证书。
2.学位标准
达到学位课程成绩要求并符合学校学籍与学位管理条例的毕业生,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十、选学辅修专业要求
选本专业为辅修专业的学生,除修满原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学分外,还要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以下课程的学习:
表3辅修专业课程表
教育层次
课程层次
课程性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学分
学时数
先修课程
建议修课学期
学分要求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课外学时
学科门类教育
学科门类基础
必修
理论
管理学(A)★
40L179Q
3
48
48
1
3
大类专业基础
必修
理论
市场营销★
40L161Q
4
64
48
16
3
8
管理信息系统★
40L142Q
4
64
48
16
6
专业课程
必修
理论
旅游学★
40L903Q
4
64
64
3
20
旅游地理学
40L904Q
2
32
32
5
旅游经济学
40L906Q
2
32
32
5
旅游企业管理★
40L905Q
4
64
64
管理学
5
旅游开发与规划★
40L823Q
4
64
64
旅游地
理学
6
备注:
总计31学分
若原专业有与上述相同或相近的课程,可由学院根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进行认定,亦即原专业有关课程档次只有在不低于辅修专业相应课程档次的情况下,才可以被认定。
第二部分教学进程计划
教育层次
课程层次
课程性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学分
学时数
先修课程
建议修课学期
学分要求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课外学时
通识教育
综合基础
必修
理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61L015T
3
48
48
8
1
1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61L016T
2
32
32
8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61L017T
3
48
48
8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1L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旅游 管理 专业本科 培养 计划 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