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荷花淀课后作业.docx
- 文档编号:11095451
- 上传时间:2023-02-25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2.25KB
8荷花淀课后作业.docx
《8荷花淀课后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荷花淀课后作业.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荷花淀课后作业
8荷花淀
阅读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几个女人羞红着脸告辞出来,摇开靠在岸边上的小船。
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
水面没有一只船。
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可是青年人永远朝着愉快的事情想,女人们尤其容易忘记那些不痛快。
不久,她们就又说笑起来了。
“你看,说走就走了。
”
“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
”
“拴马桩也不顶事了。
”
“不行了,脱了缰了。
”
“一到军队里,他一准得忘了家里的人。
”
“那是真的。
我们家里住过一些年轻的队伍,一天到晚仰着脖子,出来唱,进去唱,我们一辈子也没那么乐过。
等他们闲下来没有事了,我就傻想:
该低下头了吧。
你猜人家干什么?
用白粉子在我家影壁上画了许多圆圈圈,一个一个蹲在院子里,托着枪瞄那个,又唱起来了。
”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
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
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现在你知道他们到了哪里?
”
“管他哩!
也许跑到天边上去了。
”
她们都抬起头往远处看了看。
“唉呀!
那边过来一只船。
”
“唉呀,日本!
你看那衣裳!
”
“快摇!
”
小船拼命往前摇。
她们心里也许有些后悔,不该这么冒冒失失走来,也许有些怨恨那些走远了的人。
但是立刻就想:
什么也别想了,快摇,大船紧紧追过来了!
大船追得很紧。
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
小船活像离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
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后面大船来得飞快。
那明明白白是鬼子。
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
“往荷花淀里摇!
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1.第一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答案:
这一段景物描写清新、明朗,我们看到的是清风、银白的湖水、碧绿的稻秧,一切都是那么美丽。
虽然作品反映的是残酷的战争年代,但从作品所描画的背景上,我们看不到断壁残垣,看不到硝烟烈火,看不到血污泪痕,这正是本文写作的突出特点。
2.根据原文,理解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2)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答案:
(1)“狠心贼”是反语,表现了女人们似骂实亲的心理活动,整句话写出了女人们没有见到丈夫的失望与伤心。
(2)写出了女人们的心理,她们具有誓死不当俘虏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3.文中两次描写女人们划船时的水声,但同中有异,试分析各自的作用。
(1)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
(2)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
剖析:
分析异处时应侧重于分析其表现作用,如环境方面、人物性格方面等。
答案:
(1)轻轻的动作,轻轻的水声,表明淀上的平静,心情的悠闲,反衬下文敌人追赶时的紧张。
(2)节奏愈变愈快,表明妇女们沉着、能干、勇敢,与前面所照应内容形成对比,突出形势的紧张。
4.从语言表达和运用的角度赏析最后一段文字。
答案:
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密密层层的大荷叶像“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像“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严阵以待,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出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父亲
小时候,父亲在我心中,是严厉的一家之主。
这个三级抹灰工,靠出卖体力供我吃穿,是我的恩人,是令我惧怕的人。
父亲从不抱怨,也不叹气,板着脸任我们“吃”他。
我常常希望父亲也抱怨点什么,也唉声叹气。
照我天真的想法,父亲如果唉声叹气,会少发脾气。
母亲属羊,像羊那么驯服,完全被父亲“统治”。
她是一位私塾先生的女儿,颇识一点文字,期望孩子长大后有出息,是她本能的憧憬。
关于“出息”,父亲有他独到的理解。
一天吃饭时,我喝光了一碗苞谷粥,又想去盛,瞥见父亲在瞪我,我胆怯了,犹犹豫豫地站在粥盆旁。
父亲却鼓励我:
“盛呀!
再吃一碗!
”见我只盛了半碗,又说:
“盛满!
”接着,用筷子指着哥哥和两个弟弟,异常严肃地说:
“你们都要能吃,能吃,才长力气!
你们眼下靠我的力气吃饭,将来,你们都是要靠自己的力气吃饭的!
”
我十岁那年,父亲随建筑公司支援大西北去了。
每月寄回的钱,根本不够维持家中的开销。
父亲第一次探家,攒的三百多元钱,还了母亲借的债,只剩下一百多元。
为了节省,父亲始终三年才探一次家。
父亲是很能攒钱的,母亲是很能借债的。
我们家的生活,恰恰特别需要这样一位父亲,也特别需要这样一位母亲。
父亲第三次探家那年,哥哥正要考大学。
父亲以说一不二的威严反对。
“我供不起你上大学!
”父亲的话,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他让哥哥去市场卖菜挣钱。
卖十斤菜可挣五分钱,哥哥每天回家交给父亲五角钱。
那五角钱,是母亲偷偷给哥哥的,哥哥实则是到江边温习功课了。
父亲发现后大发雷霆,用水杯砸碎了镜子。
他气得当天就回大西北,我和哥哥去送父亲。
列车开动前,父亲从车窗探出身说:
“老大,听爸的话,别考大学!
咱们全家七口,只我一人挣钱,我已经五十出头,身板一天不如一天了,你应该为我分担一点家庭担子啊!
”语调中流露出无限的苦衷和哀哀的恳求。
列车开动时,父亲流泪了。
哥哥还是参加了高考,母亲和哥哥又一次欺骗了父亲,我“知情不举”,也欺骗了父亲,内疚极了。
哥哥接到大学录取通知时,母亲欣慰地笑了,哥哥却哭了。
我去送哥哥,他没让我进站。
他说:
“省下买站台票的五分钱吧。
”又说:
“二弟,家中今后全靠你了!
先别告诉爸爸,我上了大学……”
哥哥随人流走入火车站,左手拎着行李卷,右手拎着网兜,一步三回头。
我缓慢地往回走,攥着省下的那五分钢币,心中暗想,为我们家祖祖辈辈的第一个大学生,全家一定要更加省吃俭用,节约每一分钱……
哥哥在第一个假期被学校送回来了,再也没能返校,他进了精神病院……
我从哥哥的日记本中,翻出了父亲写给哥哥的一封错字和白字占半数的信:
老大!
你太自私了!
你心中根本没有父母!
根本没有弟弟妹妹!
你只想到你自己!
就算我白养大你!
就算我没你这个儿子!
我再也不会认你!
所有这些“!
”号,似乎也无法表达父亲对哥哥的憎怒。
这封信,使我想起父亲的教导:
“将来,你们都是要靠自己的力气吃饭的!
”大概倘一个人明明可以靠力气吃饭而又并不想靠力气吃饭,也许竟是真有点大逆不道的吧?
父亲是一个体力劳动者,却并不因此自卑自贱。
相反,还盲目自尊,崇尚力气,对凡是不靠力气吃饭的人,都一言以蔽之曰:
“吃轻巧饭的!
”心里隐含着一种藐视。
父亲第四次探家前,我去了北大荒,一直再没见过父亲。
第七年,连队第二次推荐我上大学。
我并不怎么后悔地放弃了第一次上大学的机会,然而这是最后一次。
我不会再获得第三次被推荐的机会,那一年我25岁了。
几经彻夜失眠,我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告知父亲我已被推荐上大学,请求父亲汇给我二百元钱。
信一投进邮筒,我便追悔莫及。
没想到父亲很快就汇来了钱。
二
百元整,电汇。
附言条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
“不勾,久来电”。
(选自梁晓声《父亲》,有改动)
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展开叙述,“我”是叙述者,又是小说的人物,既起串联故事的作用,又使故事显得真实。
B.“我”认为父亲会反对自己上大学,所以放弃了第一次机会。
担心以后没有上大学的机会,又担心父亲不给钱供“我”上大学,所以“几经彻夜失眠”。
C.小说写到父亲两次说的“将来,你们都是要靠自己的力气吃饭的!
”这句话,突出了父亲“崇尚力气”的观念。
D.哥哥说:
“省下买站台票的五分钱吧。
”说明他懂得节俭,但他未能深入体会家庭的困难,所以还是执意上大学。
剖析:
D“他未能深入体会家庭的困难”错,哥哥也能体会家庭的困难。
6.小说题为“父亲”,父亲是主人公,却用整个第三段写母亲,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剖析:
本题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
可从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主题等方面分析。
答案:
①这段文字写了母亲“驯服”的性格和被父亲统治的地位,反衬了父亲严厉、强硬的性格。
②交代了母亲是一位私塾先生的女儿,她
希望孩子有出息,为后文写她偷偷支持哥哥考大学埋下了伏笔。
7.父亲为什么坚决反对哥哥上大学却寄钱支持“我”上大学?
请结合
全文分析。
剖析:
找“‘我'上大学”这一核心词语,在文中筛选相关信息。
可从思想的一贯思想,反对哥哥上大学的结果及“我”和当时父亲的思想及社会现实等多方面考虑。
答案:
(1)父亲一生靠力气生活,崇尚力气,蔑视“吃轻巧饭的”,反对哥哥上大学也是这种思想所致。
(2)家庭负担过于沉重,哥哥不上大学可以帮助父亲分担家庭重担,哥哥上大学会增加家庭负担,父亲年龄大了,实在无力培养大学生了。
(3)因父亲反对哥哥上大学毁了哥哥一生,他反省悔悟,转变思想支持“我”上大学。
语言运用
8.根据下面三则新闻,请你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给每则新闻概括出关键词语。
(每则新闻均4个字)
1现在,平均每26位平民就要养活一名官员!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摆出了这个数字,呼吁应该再次精简官员。
23月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透露,国有企业管理层年薪将设最高额限制,初步定为不超过员工平均工资的14倍。
3“虚高药价简直就是对百姓的生吞活剥。
”5日,记者巧遇在人民大会堂旁听政府工作报告的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说起虚高药价,高强副部长同样深恶痛绝。
剖析:
这类题目在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所给文段,明确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什么,关键词是什么,筛选出来后,再进行比较,去掉重复的词语,整合有包含关系的词语,就能得到所要的答案了。
第①句的中心就是呼吁再次精简官员,关键词是“精简官员”;第②句中心是国有企业管理层年薪将设最高额限制,压缩一下,可以得到“年薪封顶(设限)”,第③句中心是虚高药价令人深恶痛绝,压缩一下,可以得到“整治药价”,这样就可以得到关键词:
精简官员、年薪封顶(设限)、整治药价。
答案:
①精简官员②年薪封顶(设限)③整治药价
9.下图为某电脑操作流程,请用简洁的文字说明其流程内容,不超过80个字。
剖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回答本题要仔细观察流程顺序,注意箭头的指示作用。
本图有椭圆、菱形和长方形三种图标,表现出不同的内容。
从开机到开机成功或失败,要经历箭头指示的不同环节,开机失败和加载硬件或加载系统出现故障有关。
有了这样的思路,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即可。
答案:
开机需经过接通电源、加载硬件、加载系统、用户登录、加载应用程序等过程,如加载硬件或加载系统出现问题,会出现故障提示,则开机失败。
10.(2019•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逐段概括中国古代木构房屋的特点。
每个特点不超过10个字。
1中国古代木构房屋需防潮防雨,故有高出地面的台基和出檐较大的屋顶。
2这种房屋内部可以全部打通,也可按需要用木材进行装修分隔,分隔方式可实可虚,实的如屏门、板壁等,虚的如落地罩、太师壁等。
3工匠们设计房屋的各种构件(如梁、柱)时,在保有其功能的基础上往往顺应其形状、位置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更加漂亮美观。
如把直梁加工成月梁,以给人举重若轻之感。
4为防止木材腐烂,工匠们给木构房屋涂上油漆,油漆在木材表面形成坚韧的保护膜,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答案:
①台基咼,出檐大。
②内部可通可隔。
③构件艺术美观。
④涂有油漆以防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荷花淀 课后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