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作物病虫害及防治教学计划.docx
- 文档编号:11079313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1.54KB
常见作物病虫害及防治教学计划.docx
《常见作物病虫害及防治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作物病虫害及防治教学计划.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作物病虫害及防治教学计划
常见作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1.农牧民能对病虫害有一定感性认识,能识别常见的病虫害,并可以独立提出最基本的防治方案。
2.会正确配置农药、正确施药。
二、培训课时分配
按照不同专题进行针对性讲解。
玉米专题7课时;小麦专题7课时;向日葵专题4课时;农药专题4课时;其他病虫害4课时;针对性实践(实操)7课时。
三、培训要求与内容
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进行针对性讲解。
1.玉米病虫害专题
2.小麦病虫害专题
3.向日葵病虫害专题
4.农药专题
5.其他作物病虫害专题。
常见作物病虫害及防治知识
一、小麦病虫害及防治
1.小麦条锈病
切实抓好药剂处理种子,加强监测预警,做好早春发生区控点保面、春季流行区应急处置和菌源区综合治理。
小麦条锈病主要越夏菌源区,采取生态治理、消灭自生麦苗、适期晚播、秋播拌种和秋苗防治等措施,降低越夏菌源量,延缓病害扩散蔓延。
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菌晴唑、丙环唑等。
2.小麦赤霉病
推广种植抗(耐)性品种,在加强健身栽培的基础上,抓住抽穗至扬花关键时期实施药剂预防,遏制病害大范围流行。
病害常发区应选用穗型细长、小穗排列稀疏、抽穗扬花整齐集中、花期短、残留花药少、耐湿性强的品种。
如长江流域麦区宜选用扬麦系列品种。
同时,加强栽培管理,做到田间沟渠通畅,增施磷、钾肥,促进麦株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在小麦抽穗-扬花期遇有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且持续3天以上,要全面采取预防措施,打好“保险药”。
可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等喷雾,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则应在雨后及时补喷。
3.小麦纹枯病
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合理施用氮、磷、钾肥,不要偏施、过施氮肥,控制小麦过分旺长,合理密植、适期播种,防止田间郁蔽,减少病菌侵染。
合理轮作,减少田间菌源积累,加强田间管理,早浇、轻浇返青水,清除田间杂草,雨后及时排水。
播前药剂拌种。
拌种可选择安全性较好的三唑类药剂,药剂用量一般为干种子量的0.02-0.03%。
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病株率达10%时,进行化学防治。
喷雾防治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氟环唑、井冈霉素等,隔7~10d喷药1次,连喷3次。
4.小麦白粉病
以推广抗病品种为主,采用铲除初侵染源、栽培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等的综合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铲除初侵染来源,加强栽培管理,控制群体密度,合理施肥灌水,降低田间湿度。
播种期拌种预防。
在秋苗发病较重的地区,一般可采用三唑酮拌种进行预防,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03%。
也可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安全性较好的唑类药剂拌种。
春季喷药防治。
在春季发病初期(病叶率达到10%或病情指数达到1以上)时进行喷药防治。
常用药剂:
三唑酮、烯唑醇、晴菌唑等,一般喷药2-3次。
5.小麦吸浆虫
重点抓好蛹期撒毒土和成虫羽化初期喷药防治的环节,最大限度减少成虫羽化和产卵量。
蛹期防治技术。
小麦孕穗期当每小方土样(10×10×20cm3)有虫蛹2头以上时,可选用毒死蜱制成毒土,顺麦垄均匀撒施,撒毒土后浇水效果更好。
带露水不要撒施毒土,另外,要借助树枝、扫帚等及时弹落沾浮在麦叶上的毒土,充分发挥药效。
成虫期防治技术。
在小麦抽穗期,每10网复次有10~25头成虫,或用两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到2~3头成虫时,立即选用有机磷类、菊酯类等农药喷雾防治,也可用敌敌畏拌适量麦麸或细土在傍晚撒于田间,熏蒸防治。
重发生区要连续用药2次,间隔3天,消灭成虫在产卵之前。
小麦吸浆虫发生严重的麦区,针对当地实际,选种穗型紧密、内外颖包裹紧、缘毛长而密、麦粒皮厚、浆汁不易外溢的抗耐虫品种;发生特别严重,且适合油菜、蚕豆等作物安全越冬的地区,要及时实施轮作换茬,以减轻危害损失。
6.小麦穗期蚜虫
严格把握防治指标,当田间百株蚜量达500-800头时,自然天敌单位与麦蚜比超过1:
150头时(指麦蚜超过150头),可选用啶虫脒、吡虫啉、吡蚜酮、抗蚜威等药剂喷雾防治。
小麦穗期病虫病混合发生时,及时开展“一喷三防”,即杀虫剂、杀菌剂和磷酸二氢钾等各计各量,混合喷洒。
其中,吡虫啉和啶虫脒不宜单一使用,要与低毒有机磷农药合理混配喷施。
7.麦蜘蛛
当平均33厘米行长螨量200头以上时,可选用阿维菌素、哒螨灵等药剂喷雾防治,同时可采取深耕、除草、增施肥料、灌水、振动麦株等农业防治措施。
8.专业化统防统治主推技术
(一)药剂拌种技术
以条锈病、白粉病为重点,兼顾麦蚜、地下害虫、丛矮病等等,采取技术统一、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专业化统防统治方式,提高拌种防病治虫效果。
拌种药剂可选用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戊唑醇、三唑酮、吡虫啉、辛硫磷等,应严格把握拌种技术,避免药害发生。
同时拌杀虫剂和杀菌剂的,要先拌杀虫剂后拌杀菌剂,先拌乳剂待吸收晾干再拌粉剂。
(二)“带药侦察,早春预防”技术
针对条锈病,由专业化防治组织实施带药侦查,采取“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发现一片、控制全田”的策略。
控制病情扩散蔓延;对吸浆虫、麦蚜等要统一指挥、统一时间、统一防治,坚决控制危害。
(三)关键时期气传病害预防技术
针对赤霉病,抓住小麦抽穗扬花初期,密切关注抽穗扬花期天气形势,大力组织专业化防治组织统一喷药预防。
(四)一喷三防技术
小麦抽穗至灌浆期是小麦条锈病、叶枯病、赤霉病、麦蚜等多种病虫交织发生危害期,选用杀菌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等合理混用,既可防病治虫,又可抵御“干热风”等自然灾害,达到一喷三防、节本增效和增产保产的目的。
9、关键工作措施
(一)加强监测预警。
随着气温回升,小麦病虫害将进入发生流行关键时期,各地要搞好系统监测预警工作。
通过病虫电视预报、广播、手机短信、发放病虫信息等多种形式,及时将监测预警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指导农民及时、有效防治。
(二)做好应急防控。
针对小麦条锈病等暴发性和大区域流行性病害,要提早做好应急防治物资和药械准备,一旦出现大面积流行趋势,必须迅速实施应急防控。
(三)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
积极扶持发展专业化防治组织,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实施联防联治,力争小麦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防控覆盖率达到30%。
二、玉米病虫害及防治
1、玉米大斑病
识别:
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
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
后期病斑常纵裂。
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
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
下部叶片先发病。
在单基因的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褪绿病斑,病斑较小,与叶脉平行,色泽黄绿或淡褐色,周围暗褐色。
有些表现为坏死斑。
其最明显的症状是叶片上形成大型梭状(纺锤形)的病斑,一般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甚至可长达15~20厘米,宽2~3厘米)。
防治:
该病的防治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加强农业防治,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
a、选种抗病品种。
根据当地优势小种选择抗病品种,注意防止其它小种的变化和扩散,选用不同抗性品种及兼抗品种。
b、加强农业防治。
适期早播,避开病害发生高峰。
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
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片叶,降低田间相对湿度,使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
玉米收获后,清洁田园,将秸秆集中处理,经高温发酵用作堆肥。
实行轮作。
c、化学防治。
对于价值较高的育种材料及丰产田玉米,可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隔10天防一次,连续防治2~3次。
2、玉米小斑病
识别:
常和大斑病同时出现或混合侵染,因主要发生在叶部,故统称叶斑病。
发生地区,以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丘陵区为主。
此病除危害叶片、苞叶和叶鞘外,对雌穗和茎秆的致病力也比大斑病强,可造成果穗腐烂和茎秆断折。
其发病时间,比大斑病稍早。
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半透明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5~16×2~4毫米大小的椭圆形褐色病斑,但病斑最长在2cm左右(小于大斑病),轮廓清楚,上有二、三层同心轮纹。
病斑进一步发展时,内部略褪色,后渐变为暗褐色。
天气潮湿时,病斑上生出暗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盘)。
叶片被害后,使叶绿组织常受损,影响光合机能,导致减产。
防治:
a、因地制宜选种抗病杂交种或品种。
b、轮作换茬,清洁田园。
有条件的可实行两年以上的轮作。
收获后及时翻耕,存放的玉米秆应在播种前及时处理掉,以减少初侵染源。
c、适时早播,扩大春玉米比例。
主要使玉米抽雄穗灌浆期提前,以避开最易发病的高温多雨季节。
此措施实行有一定的困难,可配合其它措施。
d、加强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深翻土地,控制菌源;摘除下部老叶、病叶,减少再侵染菌源;降低田间湿度;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力。
e、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间隔7~10天一次,连防2~3次。
3、玉米灰斑病
识别:
本病主要发生在玉米成熟期的叶片、叶鞘及苞叶上。
发病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展为浅褐色条纹或不规则的灰色到褐色长条斑,这些褐斑与叶脉平行延伸,病斑中间灰色,边缘有褐色线。
病斑大小为0.5~3×0.5~30毫米,到中后期多数病斑结合后叶片变黄枯死,病斑后期在叶片两面(尤其在背面)均可产生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重病时叶片大部变黄枯焦,果穗下垂,籽粒松脱干瘪,百粒重下降,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防治:
a、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性、适应性、丰产性好的良种作为种植品种。
b、清除田间病株残体。
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株病叶等残体,集中烧毁,减少翌年田间初侵染源,减少发病机会。
用于饲养牛马的玉米秆叶堆沤的农家肥要经过腐熟后才能施用于田间。
c、适时早播。
在田间湿度大或雨水来临之季,将往年播种时间提前10~15天,错开7、8月份高温多雨多湿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对玉米生长的影响,降低灰斑病对玉米生长的为害和产量的损失,特别是玉米抽穗期、灌浆期有利于玉米灰斑病的发生。
d、开沟排水。
四周开沟排水,达到雨后田间无积水,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e、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
合理密植,每亩种植3800-4000株,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
f、药剂防治时期。
根据玉米灰斑病发生、发展和为害特点,在药剂防治上主要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和灌浆初期三个关键时期进行药剂防治,在喷药时最好先从玉米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喷施,以每个叶片喷湿为准。
因为玉米灰斑病是先从每株玉米的脚叶由下往上发生为害和蔓延,早期先喷下部叶,其目的就是控制下部叶片上的病源不要往上爬,以达到控制病害。
g、化学防治。
可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丙环唑5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
间隔7~10天一次,连防2~3次。
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减少抗药性,提高防效。
三、向日葵病虫害防治
1、向日葵菌核病
(一)向日葵菌核病的类型与发病规律
(1)、菌核病的类型与发病的关系:
菌核病从病原菌的侵染形态上,可分为菌丝体侵染型和子囊孢子侵染型。
根据菌核病的发生部位和症状可分为根腐型(立枯型)、茎腐型、叶枯型和烂盘型(盘腐型)。
其中根腐型是土壤中或种子中的菌核萌发后,以菌丝体侵染。
茎腐型、叶枯型和烂盘型其初侵染源都是子囊孢子,但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菌丝体和子囊孢子的侵染能力有明显差异。
我国向日葵菌核病重病区,绝大部分是因向日葵生育后期(7—8月)多雨、空气湿度大,以子囊孢子侵染为主。
向日葵地上部分的抗性,叶强于茎、茎强于花盘,所以烂盘型菌核病危害最重,其次是根腐型。
叶枯型很少发生而且只发生在局部也片。
(2)、气象因素于发病的关系:
影响菌核病发生的气象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菌核在土壤相对湿度70%—80%和温度10—25℃条件下,均能形成子囊盘散发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在温度25℃左右,湿度在75%以上的条件下,最适于萌发侵染向日葵。
(二)向日葵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
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以“预防为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选用抗病品种
(2)、秋后深翻地
菌核是在土壤中萌发长出子囊盘,子囊盘柄的长度一般不超过6~7厘米,将菌核深埋在8厘米以下的土中就不能产生子囊盘,从而有效地减少病菌的传播。
(3)、按比例种植和实行轮作
一个地区的向日葵种植面积要保持一定的比例,一般不超过本地区农田面积的15%,这样才能避免重茬和迎茬,因菌核病能侵染菊科、豆科、伞形科等双子叶植物,所以生产上要忌选大豆茬种葵花。
要和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实行5~6年以上的轮作,否则,菌核得以更新和积累使病害加重。
(4)、适时晚播
根据当地积温和品种生育期,可采取晚播,使向日葵最易发病的阶段躲过高温多湿的发病高峰期,这样能躲避或减轻病虫害提高产量。
但要以向日葵的成熟不受初霜冻的影响为原则。
(5)、选择适当的种植方式
向日葵和矮科作物(如菜豆、大豆等)间作种植或进行条状、带状种植,既能增强通透性,降低发病率,又有利于进行人工药剂防治。
(6)、清除病残体
菌核病的菌源主要是上年遗留在田间的菌核,所以在收获后一定要将烂盘烂秆清除干净,在地外烧毁或深埋,这种方法能消毁打量的菌核。
(7)、适时收获
向日葵的花盘越到生育后期越容易感病,而且由于后期的温湿度条件适于发病,病斑扩展很快,所以,成熟后及时收获或发病严重年份适当早收能够减少损失。
(8)、药剂防治
(a)防治药剂:
在试验的14种药剂中(包括3个混合剂),防治效果最好的药剂是菌核净、乙烯菌核利和速克灵。
稀释倍数为500倍,防治效果可达80%左右。
其次是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1:
1混合剂,稀释倍数也是500倍,防治效果效果可达50%以上。
可用50%菌核净500倍液,50%速克灵或50%乙烯菌核利800-~1000倍液。
盛花期后连喷2-3次,间隔7天,效果显著。
(b)喷药时期与次数:
在发病较重的年份,可在向日葵开花结束(花盘中心小花已经开完)和开花10天两次喷药,可以达到较好效果,增加喷药次数可提高可提高防效。
一次用药为1、5千克/公顷,喷在花盘的正面和背面。
2、向日葵褐斑病
(一)为害症状
子叶和幼苗叶片上病斑近圆形,褐色,外围有黄色晕圈,病斑背面灰白色,成株叶片病斑多角形,褐色,有黄色晕圈。
在病斑上长有许多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多雨潮湿时病斑可脱落穿孔。
严重时病斑可汇合,整个叶片枯死。
茎和叶柄上病斑狭长条状,褐色。
(二)发病特点
病菌主要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病害发生与降雨密切相关,7一8月上旬连续降雨12天(中间隔1~3天),平均温度21~23度,降雨量大,夜间露水大,叶面较长时间保持有水淌,病害发展快,危害重。
重茬地、低洼地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
(1)深翻地、铲除自生苗等清除病残株。
(2)重病地轮作8-10年。
(3)选育抗病品种。
(4)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早播,合理密植。
(5)发病初期打底叶、病叶,同时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连喷两次,间隔10天。
3、向日葵黑斑病
(一)为害症状
向日葵各生育阶段均可侵染发病,叶片病斑圆形,暗褐色,具同心轮纹,病斑直径5-20毫米,边缘有黄绿色晕圈,病斑上长有淡褐色霉状物,相邻的病斑常互相汇合,叶柄病斑圆形、椭圆形或梭形,病斑常汇合,使叶柄干枯,茎部病斑椭圆形或梭形,黑褐色,由下向上蔓延,最长可达140毫米,病斑常连成片,使茎杆全部变褐色,花托上病斑圆形,稍凹陷,花瓣病斑椭圆形成梭形,褐色,中央灰白色,具同心轮纹,病斑扩展使花瓣枯死。
葵盘病斑圆形或梭形,具同心轮纹,褐色、灰褐色或银灰色,中心灰白色,病斑扩大汇合,全葵盘呈褐色,病斑上长一层灰褐色霉状物.
(二)发病特点
种子和病残体上的菌丝均能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
捂下病种子可引起叶斑和苗枯症状,病残体上的病原菌在条件合适时进行初侵染,侵染的最适温度是25~30℃。
在雨季适温条件下,植株处于乳熟和腊熟期时最易感病,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害流行,品种中无免疫品种。
(三)防治方法:
同褐斑病
4、向日葵螟虫
(一)向日葵螟的特征
向日葵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害虫。
是危害向日葵最严重的一种害虫,严重影响了向日葵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向日葵的花盘被害率一般在20%~50%,重者达100%;子实的被害率,轻者一般在10%以下,重者可达80%以上,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防治方法:
成虫是一种灰色的小蛾子,体长8-12mm,翅展20-27mm,前翅长,灰色,近翅中央有4个黑斑。
卵椭圆形,乳白色,长0.8mm,两端均较纯圆。
幼虫体长为9-10mm左右,浅灰色,背有三条深棕色纵纹。
头黄褐色,体被稀疏的浅棕色毛。
每年发生1-2代。
以老熟幼虫做茧在土中越冬。
幼虫7月中下旬-8月上旬在花盘上危害。
幼虫期19-22天。
1-2龄幼虫取食花药和舌状花瓣。
从3龄开始钻入子粒取食子仁,在花盘上子粒间,蛀成纵横交错的隧道,受害部位残留下的虫粪和渣滓,引起花盘腐烂。
一般可减产10-20%左右,重者可减产30%以上。
幼虫经20天左右,蜕三次皮后入土化蛹,经过数日后,蛹羽化为第二代成虫。
不过所有入土幼虫并不会全在当年化蛹,有一部分第二年春天才化蛹。
第一代幼虫危害严重。
(二)防治方法
1、选用抗螟虫品种:
这是最经济有效措施。
抗螟品种的种皮组织有一层特殊的黑色素,称为碳素层。
幼虫发育到3龄蛀食种子时,这一硬壳层已能形成,幼虫不能咬穿,有效地保护了子仁。
如推广的龙食葵1号、2号,龙葵杂3-6号。
2、药剂防治:
防治最佳时间是幼虫1-2龄(10天)期间,用触杀剂即可杀死。
幼虫3龄钻入子粒中取食子仁,这时防治必须用内吸杀虫剂。
在选择农药上必须特别注意,选择对蜜蜂等传粉昆虫无害的农药。
如果在杀葵螟的同时把传粉的昆虫蜜蜂也杀死了,葵花会因授粉不好造成大量空壳,造成减产。
在幼虫发生期,约8月上旬,可喷洒90%敌百虫500倍液,喷洒2~3次,防治效果很好。
3.赤眼蜂生物防治。
4、合理轮作:
采用8-10年轮作可减轻第二年的危害。
5、秋深翻、秋浇可将大批越冬虫茧翻压在土中,减少越冬虫口。
6、因第二代老熟幼虫也有混在籽粒内以幼虫做茧越冬,随种子存活下来的,所以在调用种时应注意避免随种子传播,造成危害。
四、油菜病虫害及防治
1、菌核病
发生特点:
油菜菌核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病株残体、种子中越冬越夏,在春后气温适宜条件下萌发,形成子囊盘、子囊和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侵入寄主最适温度为20℃左右。
油菜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期降水量多、阴雨连绵、相对湿度在80%以上有利于该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偏施氮肥、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植株过密的田块发病都较严重。
油菜始花期是菌核病感染流行的重要时机,加之部分田块田间种植密度大及时晴时雨天气等,都十分有利于菌核病的普遍发生且逐渐蔓延。
防治技术:
除及时摘除病、老、黄叶等农业防治手段外,需立即用药剂防治,用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80%多菌灵600倍液,或40%菌核净600倍液等,喷施植株中下部。
由于带菌(有病)的花瓣是引起叶片、茎秆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应掌握在油菜主茎盛花期至第一分枝盛花期(最佳防治适期)用药,每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
2、霜霉病
发生特点:
油菜霜霉病属鞭毛南亚门真菌,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粪肥里和种子内越夏,萌发后侵染幼苗,病斑上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
第二年春天气温升高,又产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再次侵染叶、茎及角果,油菜进入成熟期,病部又产生卵孢子,可多次再侵染。
受时晴时雨天气的影响,油菜霜霉病也将严重发生并流行。
该病主要为害叶、茎和角果,致受害处变黄,长有白色霉状物。
花梗染病顶部肿大弯曲,呈“龙头拐”状,花瓣肥厚变绿,不结实,上生白色霜霉状物。
叶片染病初现浅绿色小斑点,后扩展为多角形的黄色斑块,叶背面长出白霉。
防治技术:
摘除基部黄叶、病叶并带离田间深埋或集中烧毁,以增强田间通透性、降低和减少田间菌源基数外,应适时进行对口的药剂防治。
当病株率达20%以上时,开始喷洒40%霜疫灵可湿性粉剂150-2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3、病毒病
发生特点:
油菜病毒病由芜菁花叶病毒(TuMV)、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和油菜花叶病毒(YMV)等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所引起,其传毒媒介是蚜虫。
一般病毒在十字花科蔬菜、自生油菜和杂草上越夏,秋季通过蚜虫传播至较油菜早播的十字花科蔬菜如萝卜、大白菜、小白菜上,再传至油菜地。
春季干燥少雨、气温高,利于蚜虫大发生和有翅蚜迁飞,从而导致该病易发生和流行;早播地靠近蔬菜地,或附近杂草丛生田,发病也较重。
而成株期病害的流行则决定于油菜品种、播种期、传毒蚜虫、苗期气候条件和毒源作物等综合因素。
防治技术:
除采取选用抗(耐)病品种、适当迟播、清除田边杂草以及实行水旱轮作等综合农业措施外,应加强毒源蚜虫的防治,其防治药剂参照蚜虫防治药剂。
4、蚜虫
发生特点:
油菜蚜虫属同翅目,蚜科,是油菜的主要害虫,危害油菜的蚜虫主要有萝卜蚜和桃蚜两种,桃蚜一年发生20多代,萝卜蚜一年发生30多代,它们都以成、若蚜密集在油菜叶背、茎枝和花轴上刺吸汁液,破坏叶肉和叶绿素。
苗期叶片受害卷曲、发黄,植株矮缩、生长缓慢,严重时叶片枯死;油菜抽苔后,多数蚜虫集中危害菜苔,进而影响开花结荚,并使嫩头枯焦。
一般油菜播栽越早,从其它作物上(如十字花科等)飞来的蚜虫越多,受害就越重;另外后期若遇持续偏晴天气,则种群繁殖速度快,危害加重。
防治技术:
以药剂防治为主,严格掌握防治标准,当有蚜株率达10%,百株蚜量达100—200头时要迅速进行防治。
选择对口农药。
每亩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克或10%烯啶虫胺水分散颗粒剂6克或70%吡虫啉水分散颗粒剂4—6克,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加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0毫升,对水3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
添加增效剂,冬季蚜虫腊质层较厚,一般农药较难渗入体内,在防治时每桶药液加神效王1支,可溶解腊质,提高防治效果。
掌握喷雾方法。
由于蚜虫大部分在叶片背面和贴近地面叶片取食,施药时要注意喷药质量,用水量要足,药要喷到叶片正反两面。
交替用药,防止产生抗药性。
油菜蚜虫繁殖快,用药次数多,容易产生抗药性,防治时要交替使用农药,间隔10天防治一次。
五、蔬菜病虫害及防治
蔬菜病虫害主要有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病毒病、白菜软腐病、白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蚕豆锈病、蚕豆赤斑病、蚜虫、菜青虫等等。
1、十字花科软腐病
识别:
十字花科软腐病是一种世界各地普遍发生的病害,凡是栽种大白菜的地区都发现软腐病。
此病除为害十字花科作物外,还可为害马铃薯、蕃茄、辣椒、黄瓜等蔬菜。
症状因不同寄主作物、不同器官、不同环境条件而稍有不同,但其共同特点是:
发生部位从伤口处开始,初呈浸润半透明状,以后病部扩大而发展成明显的水渍状,表皮下陷,上面有污白色细菌溢脓。
病部内部组织除维管束外,全部腐烂,呈粘滑软腐状,并发出恶臭。
茎基软腐型,开始茎基腐烂,随后外叶萎垂,露出菜球,严重时整个心髓腐烂。
烧边型:
细菌从上部浸染菜球的外缘,造成干腐。
烧心型:
细菌从上部侵入心叶里,造成菜心腐烂。
防治:
a、尽可能选择前茬大麦、小麦、水稻、豆科植物的田块种植白菜,避免与茄科、瓜类及其它十字花科蔬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 作物 病虫害 防治 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