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教育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业答案.docx
- 文档编号:11077817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7.03KB
《未来十年教育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业答案.docx
《《未来十年教育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业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来十年教育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业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未来十年教育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业答案
1.简答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意义?
答:
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作为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描绘了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启了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⑵《纲要》最重要的特点是瞄准了目前我国教育上所存在的问题,力图突破难题,进行创新,《纲要》的出台主要立足于解决教育公平、教育质量问题。
2.谈谈在你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怎样具体体现《规划纲要》关于“育人为本”方针。
答:
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比如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我对他们的要求是不同的;在课堂上,我努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问题的根源;在思想德育方面,对待“调皮”的学生,我采用讲道理加帮助指导的方式进行教育,绝不武断的去直接批评。
3.教育优先发展体现为哪“三个优先”?
答:
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⑵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⑶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4.简括《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八项任务。
答:
一是积极发展学期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期教育。
二是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消除辍学现象,夯实教育公平的基础。
三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提升我国新增劳动力受教育水平。
四是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五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
六是发展继续教育,通过建立学分转换、完善自学考试、办好开放大学等制度措施,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七是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大力推进双语教育。
八是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5.《规划纲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提出了哪六项改革任务?
答:
一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
强调更新培养观念,创新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二是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按照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思路,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
三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
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四是改革办学体制。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大力支持、依法管理民办教育。
五是改革管理体制。
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
六是扩大教育开放。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提高我国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6.《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是什么?
素质教育理论、理念怎样更好地落实到你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
答: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未来教育规划纲要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
如何去理解和认识素质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至关重要。
素质教育实施已经有很多年了,我觉得素质教育首先是对过去20多年来我们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成功经验的提炼和总结,是对教育规律的反映,同时也是针对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弊端提出的应对策略。
另外,素质教育还是未来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理论支撑。
我觉得从制定纲要的角度来看,对于素质教育应该把握这样几个要点。
第一,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国家意志和法律的规定。
第二,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大理论实际问题,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来说,第一,贯通教育渠道,目标就是为每一个学生接受适合他的教育提供条件。
第二,要把德育融入到各级各类教育,而且是教育的全过程,目标就是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改革课程和教学,为的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第四,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目标是要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
第五,改革考试招生制度,使得强化在招生考试制度环节上素质教育的导向,使它成为正向的指挥棒。
第六,调整社会用人制度,搭建多元化的人才成长通道。
密切学校、社会、家庭的合作,目标是形成前社会共同支持素质教育的机制和氛围。
我想这两个路线图也符合教育方针的两个服务,为人民服务,成长是怎么成长的。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各级各类人才是怎么培养的。
最终落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是为了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也为我们国家需要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
我是这样把“素质教育理论、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的。
素质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大方向,我们需要研究探索出一条全方位的、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之路,让各种唯分数、唯应试的喧嚣不再有市场。
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
我在课堂中追求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主动、探索学习方法中探索受到感染,充分享受到心灵的自由,获取成功的喜悦。
其次是从学生的兴趣着手,郭沫若说:
“兴趣能创造勤奋;勤奋能创造天才”由此可以看出兴趣是一切成功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创造“乐学”的气氛,尽量的借助一些事物、图片、课件、音像等作为教具,使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学习是个快乐的活动。
因此,我班学生整体素质发展均衡,学习成绩相对比较优秀。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丰富教育内容,是我们共同的任务;使学生快乐成长、教师身心健康,是我们共同追求的幸福。
只要我们把握好方向,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7.《规划纲要》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有提出了哪些重要举措?
答:
一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二要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三要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四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扶持困难群体,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和就学困难等原因而失学。
提高教育质量方面,一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二要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三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切实强化教育督导,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四要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8.《规划纲要》对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有哪些要求?
答:
正确处理好教学效率和教育公平的关系。
在课程内容多、有考试压力的条件下,教师更多地关注教学的效率,是很自然的事情:
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升学,更重要的是人的发展,是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要更多地关注教育的公平。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们常常有矛盾的心态和困惑,既要讲教学效率又要讲公平,有时似乎难以兼顾,这就需要有辩证的思维方法和处理艺术,不能只从一件事上去权衡,而是放在更大的机会范围(多种机会)、更长的时间(比如一个学期)里考虑二者的平衡。
在教育评价环节,教师要特别注意公平对待学生。
教师们认为在评选优秀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时最容易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评价的公平性。
要做到这点,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不论什么样的学生,都要基于他们是成长中的一代,都是各有所长的人才,都有优点和不足,这样才能一碗水端平;也只有基于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原则,只要学生有一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和肯定,那么,在评价上就既能因人而异,又不会出现偏颇。
在师生教学互动的过程中更加注意公平对待学生。
特别是在提问等环节上,注意给每个学生以适当的机会,机会分配就会更加均衡些。
9.《规划纲要》多次强调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谈谈中小学教师当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公平?
答:
(一)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
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
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
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
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
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
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作为国家的来说,还是要加强信息化的基础能力建设,这是我们的前提和基础。
在这里面有一整套的办法。
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学校的数据化教育服务体系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来的。
(二)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
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
开发网络学习课程。
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
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
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
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
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信息化不仅要有物质基础,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内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速公路上建成之后重要的是汽车,有跑的车。
因此第二部分着重说的是要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包括各种各样的平台,各种各样的数据库、各种各样的资源库,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能够让我们的电脑,让我们各种各样的卫星系统都能够有资源可用,这是最重要的。
在这个基础上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特别要加强师资信息化能力的培养,提高我们教师、学生,也包括我们家长的信息素养,在整个规划纲要当中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其中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加强教师信息化素养的能力培训,在这里面都有专门安排。
近十年来我们教师的培训有一个明确的硬性规定,就是要加强信息化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推进政府教育管理信息化,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
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10.结合《规划纲要》相关内容,谈谈语文教育要更新怎样的人才培养观念?
这和提高语文素养的理念有什么一致的地方?
答:
首先要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也就是我们经常强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全面发展的内涵有以下几点。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开展德育工作,体现时代性与针对性。
(2)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和行的统一,鼓励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引领学生学会学习。
(3)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质,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养成健康人格。
(4)加强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开齐开好艺术类课程。
(5)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
其次要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人人成才观念的内涵有以下几点。
(1)人人都能成才,人的才能受先天遗传的影响,但环境和教育是成才的关键,只要为每一个人提供适合的教育,他都能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2)人人都有权成才,接受教育发展自己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每一个人成才服务。
(3)为人人成才服务,面向每一个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在集体教学的情境下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才的机会。
再次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多样化成才观念的内涵有以下几点。
(1)人人成才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成为相同的“标准件”,也不意味着人人都能成为“拔尖人才”。
人才是有规格和层次的区别的。
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拔尖创新人才,也需要各种复合型人才、实用技能型人才和普通劳动者。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我们的成才理想。
(2)要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成才培养就要多渠道、多模式、多规格、多途径,要办好各种类型的教育,为各种人才的成长铺就广阔的道路。
(3)人才的多样化发展要建立在每个人的个性发展的基础之上,尊重个性特点和个性选择是培养多样化人才的关键。
最后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也是现代人才培养观念的重要内涵。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不是学校培养的,是在社会这个大学校造就的。
学校教育要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基,学校应该做好“夯实地基”的工作,要特别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探究创新精神的培养;学校和教师要想到小学、中学、大学的有机衔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传承;学校教师要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手与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11.分析论述题:
一位家长讲,我孩子上小学3年级,语文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特别的多,基本上光语文作业完成都需要2个小时,做作业到晚上10点以后是经常的事情,每天写一篇日记,难为的我天天上网找,抗议这种添鸭式的教育方式;忘了说了,这个语文老师是农村学校的老师招聘到市里的学校的,估计是由于招聘的,工作压力大,转嫁到了孩子身上;作为一名家长,我提议学校的知识在学校解决,不要将应在学校进行的练习变成作业的形式占用学生放学后的时间。
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有时少不了必要的练习,完全可以在自习课上由教师指导进行。
想一想,现在的小学生每天能有自习时间吗?
教师还像我们当年上学时那样用心辅导学生的练习吗?
小学生回到家里做作业,得家长辅导,但有时家长辅导不了。
有时,家长的辅导和教师的要求不一致,结果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1)该家长指出了多少年来社会一直在关注的“减负”,就此谈谈小学课业负担原因?
《规划纲要》对减轻学生负担做了哪些要求?
(2)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中小学教育怎样从“减负”入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答:
(一)该家长指出了多少年来社会一直在关注的“减负”,就此谈谈小学课业负担原因?
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原因形形色色,归纳起来,最有影响的原因有三种:
⑴升学考试的“指挥棒”。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考试(科举)就成了筛选和评价等级的重要手段。
知识和学生的关系是倾斜的,知识像物化的巨石压在学生的身上,使学生既向往又恐惧,获取精神的快乐荡然无存,而且导致学生不具备创新性,是凝固的、静止的。
老师成为二传手,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将考试必备的知识记熟。
一旦学生金榜题名,立即光宗耀祖;而苦学一生无法中举,则碌碌无为,穷困潦倒。
这种科举考试制度在建立之初的确对政治的繁荣起过重要作用,但由于它的功利性目的违背了知识传播和人类文化传承的真正本质,不断走向形而上学。
⑵家长过高的“期望值”。
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是导致孩子失败的原因之一。
不少家长没有反思自己的期望值是否符合孩子的实际,是否超出孩子能承受的范围,没有充分认识孩子在学校面临的激烈竞争局面,却把太多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我们知道,学生之间的比较,有助于帮助学生找出差距,弥补不足。
只是当能力、水平相差不多时,这种对比才有一定的可行性,有助于激发孩子争强好胜的意识,但相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这种对比只能使他们无奈,产生可望而不可及的慨叹。
只能一点点消磨他们原本还有的进取心。
如果家长固执地认为只有高标准严要求才能促使孩子奋发努力,提高成绩,那为什么在如此严格要求屡屡催逼督促下,孩子的成绩还是不如人愿,差距依旧存在。
⑶小学生拥有较少的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是一种能力,它包括语言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个人受教育程度以及对成功机会把握能力等。
小学生拥有较少的文化资本,给其接受教育和学习进步增添了一个障碍。
鉴于教学内容的数量和难度,受传统精英教育的影响,小学生不得不承受过重的课业负担。
(二)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中小学教育怎样从“减负”入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答:
“关于减负问题,《纲要》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解决思路,就是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而且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共同来推进这项改革。
”纲要素质教育战略组成员、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今天下午做客人民网谈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与工作方针时表示。
对于学生学习负担问题,我们也要辩证的看。
现在学生主要是在文化课学习上作业量多、学习时间过长,但是实践性学习时间是不够的,无论是从孩子的发展角度还是人才培养角度来讲都是欠缺。
我们现在要改变单一的学习结构、内容、状态,让学生有兴趣地主动学习,引领学生更加个性、多样化学习。
《规划纲要》对减负问题非常重视,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围绕这个问题的解决,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解决思路,就是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而且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共同来推进这项改革。
按照这样的思路来推进的话,应该说我们的这个问题会得到逐步的解决。
大量事实说明,来自学校,来自学生家长,来自社会上的各种压力,因而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应该综合治理,全社会给予关心和支持,但主要是来自学校和教师。
学校教育思想不端正,教师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得当,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直接原因,因此,有些学校探索出一条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实施愉快教育,是应该肯定的。
愉快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不是简单的教学力法。
实施愉快教育的目的是要把教和学的过程变成一个愉快的过程,要求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求教师采用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
愉快教育并不否定刻苦学习,而是为了使学生学得更好。
因此,实施愉快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是提高了,而不是降低了。
有些同志对愉快教育是种种误解,以为愉快教育就是“玩一玩,乐一乐”,就是不负责任,不讲质量。
可见要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个积40年的老大难问题,还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还要拿出更多的令人信服的实验成果,从而使人们在认识上有个转变。
总之,认真贯彻实施《规划纲要》,不仅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中心任务;作为中华民族“根的工程”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更要努力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精神,只有这样,我国教育事业之花才能开得更灿烂、更持久。
12.材料辩析题:
近几年来,互联网上有一些反映教师的痛苦、无奈、烦恼和职业倦怠感的文章在教师群体中广为流传,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例如这是一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亲历,他说,我所在的中学是***省***县山头中学,我每天5.30起床,早自习从6:
20开始,初一初二20:
50放学,学生在校时间14小时30分钟,全天共11节课,节节课都要求老师上课,初三别外还要再加一节课自习,即初三每天要上12节课,另外,初三的学生每周日还要补一天课,对于学生而言,这无疑是对他们身心的巨大摧残,而对老师而言,也大大加大了他们的工作强度.而老师的待遇怎么样呢,以我为例,我1994年参加工作,近16年的教龄,每月能领到手的钱1300多,平时一分钱的福利没有,一年两次过节费,一次150元,这就是我的全部收入.按理说,最能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应该是评优,评先和职称晋升制度了,可是学校对此又是怎么操作的呢?
他们实行加分制,即校领导每年加7分(以当领导的年限累加),班主任每年加5分(需考评),普通教师无任何加分项目,校长不代课,中层领导以每周六课时为满课时,考试评比以只占职称晋升的25%,高于平均分的,无论你高出多少,不加分,低于平均分的,低多少分扣多少分,25分扣完为止.试想,这样的制度能调动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吗?
我自毕业一直在该校任教,教学质量每况愈下.老师住的怎么样呢,每人一间单身宿舍,且年久失修,屋顶,墙上的泥巴直掉.....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可是这种不科学的管理制度让奉献者心寒,不公正的分配制度让奉献者心酸……”对类似这些文章进行认真梳理和审视之后,有人认为是教师道德精神正在日益走向世俗化;也有的认为这些文章所描述的现象以及所揭示的问题虽然不无偏激,但都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当前教师的生态状况。
结合《规划纲要》请就此谈谈你对教师职业素养(心态)建设的看法。
答:
积极的自我。
这种积极地自我共包括教师积极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
做一个好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认识,规范自身的教师道德行为,培养崇高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良好道德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灵魂,对学生的性格、爱好、品质等有很强的感召力。
我认为:
教师素养的提高是全面的、持续的、无限的。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广采博纳,厚积薄发;勤学善思,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干好工作,进而作出成绩,创造效益。
作为一名教师,其根本任务就是教育人。
教师同时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教书与育人是统一而不可分的,在古代,韩愈曾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现代教育则要求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而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职责的履行也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个性、有差异、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个体。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通过个体的内化,进行一系列的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教师正是从事这样复杂而系统的工作,为此教师必须热爱教师职业,懂得教学艺术,具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和对教育事业矢志不渝的情感,才能激发自己为这一事业忘我工作的热情,才能为培养下一代尽心尽力。
教师荣誉的根本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教师好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教师好比手持金钥匙的人,要帮助学生打开人类知识的宝库,让学生在其间遨游,探寻索取。
教师本身就必须有“一桶水”,而且这桶水必须是清澈的,才疏学浅的人是无法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
教师的“博学”是指较宽的知识面,多方面的才干和技巧,博学还要善教,作为教师,善于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教师要善于组织教学,用最能使学生接受、理解的方式传播知识,提高课堂效率,科学分配时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如果没有对各方面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广采博纳,是不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厚积薄发。
为此,每一位教师在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道路上,必须学会调整自己,摆脱工于心计的市井之气,找到属于自己的有专业尊严感的幸福,这样教师就走向了大气象——努力成为一个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
这个时候,教师就成为三尺讲台上,学生百读不厌的那本厚重的、不倒的、书香四溢的大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工作任重而道远,认真贯彻落实实施计划,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进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基。
真正的彼岸也许永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未来十年教育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未来十年 教育 职业 生活 学习 国家 中长期 教育改革 发展规划 纲要 作业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