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附答案1.docx
- 文档编号:11076883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539.26KB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附答案1.docx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附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附答案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附答案1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附答案
(1)
一、选择题
1.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
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2.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下图能够作为北京人存在证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20世纪考古学家从某远古人类遗址中,发现了极为丰富的用火遗迹,据进一步分析,这些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前,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该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
4.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是
①会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5.2014年5月18日,集藏品展览、科研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将正式对公众开放。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描述不正确的有
①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②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③种植水稻
④烧制彩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某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他们能够直立行走,能制造和使用粗糙石器,饮食上开始有吃熟食的习惯……进一步了解这群原始人的生产和生活应该去()
A.云南元谋B.陕西半坡C.山东大汶口D.北京周口店
7.在北京人遗址中,能为“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这一结论提供直接证据支持的是
A.头盖骨化石的发现B.直立人化石的出土
C.发现大量灰烬烧骨D.发掘大量打制石器
8.下面是中国某地出土的古人类遗址复原图。
在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磨制石器、骨器和陶器,还有粟的遗存和人工取火的痕迹。
该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
9.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10.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
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B.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C.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D.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
11.如图是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蚩尤,传说他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是我国神话中的战神。
他跟炎黄部落在黄河流域曾经发生过一场大战,从此,华夏族就逐渐地形成。
他被打败是在
A.巨鹿之战
B.涿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阪泉之战
12.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进行“世纪之握”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先生致辞说:
“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
都是炎黄子孙……”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A.炎、黄二部族的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B.炎帝和黄帝联合战胜了蚩尤
C.两岸人民都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13.《史记•封禅书》载:
“秦灵公作吴阳上崎潢帝,吴阳下畤祭啖帝。
”历代类似的祭祀活动从未中断,因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 )
A.治水英雄B.人文始祖C.先蚕之祖D.造字圣人
14.在学完“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
下列场景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用火烧烤食物B.使用石器、木棒追打野兽
C.制作陶器D.过着群居生活
15.下图所示的远古人头部复原像最可能在下列哪座城市的博物馆里看到?
()
A.昆明B.成都
C.西安D.北京
16.探究共性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相似点有
①都已有了农业②都会烧制陶器③都会建造房屋④都会使用天然漆和烧制彩陶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7.下列有关“北京人”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手脚已经分工②已经使用人工取火③开始使用打制石器工具④过着群居生活()
A.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④
18.相传,我国黄河流域曾经发生过一场大战,从此,华夏族就逐渐地形成。
这场大战是()
A.巨鹿之战B.淝水之战C.涿鹿之战D.牧野大战
1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A.半坡居民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D.北京人
20.研究历史第一手史料是最可信的,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原始居民都是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史料,应该是
A.神话传说
B.历史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21.晓东所在的学习小组为进行一项探究活动,利用网络收集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资料。
以下最符合他们探究内容的活动主题是( )
A.中国的朝代更替B.中国的远古人类C.中国原始农耕文化D.中国古代世界之最
22.考察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之一。
下面遗址保留了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的生活遗迹,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遗址,正确的一项是
A.②③①B.①②③C.③②①D.③①②
23.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
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
A.
B.
C.
D.
24.下列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有关他们的传说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历史”
B.他们是否真实还需要考古证实
C.有关他们的传说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
D.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距今约5000年
25.下列图片中,反映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
C
【解析】
试题分析:
“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与之相关的是文化遗址是河姆渡遗址,故选C。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聚落文明
点评:
关于河姆渡聚落文明,学生还要知道,距今约7000年,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人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会饲养家畜,制作彩陶,会挖掘水井。
2.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能够作为北京人存在证据的是历史史料的发现,③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够作为北京人存在证据,故ABD不符合题意。
远古时代的石器、化石可以通过考古发掘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是研究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所以该远古人类是北京人,B项符合题意;A项距今约170万年,排除;C项距今约3万年,排除;D项距今约7000年,排除。
故选B。
4.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处于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生,居住在洞穴里。
与北京人相比,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进步的表现是①会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③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
故①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解析:
C
【解析】
距今约20--70万年,北京人生活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地区,他们已懂得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会使用天然火,懂得用火取暖,烧烤食物等,①②项属于北京人的生产生活,不符合题意;③项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④项会烧制彩陶的是半坡原始居民,故选C.
6.D
解析:
D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他们能够直立行走,能制造和使用粗糙石器,饮食上开始有吃熟食的习惯”可以判断这群原始人是北京人。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周口店。
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7.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直立人化石,这证明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B符合题意;头盖骨化石的发现不能证明是直立行走,A不符合题意;灰烬烧骨的发现只能证明北京人会使用火,不能证明北京人会直立行走,C不符合题意;打制石器是劳动工具,与直立行走无关,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以及“粟”的文字信息可知,半坡人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中,会种植粟,是我国原始农耕的代表,D符合题意;北京人居住在山洞里,A不符合题意;山顶洞人也居住在山洞里,B不符合题意;河姆渡人居住在干栏式房屋中,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抓住题干的“粟”,结合图片的房屋的特点可以判断出是半坡人,属于比较简单的基础知识应用题。
9.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民主禅让制度是我国民主推举首领制度的办法,相传尧老了就把首领位置让给舜,舜老了就把首领的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但禹后来却把位置传给儿子,从此禅让制被破坏,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禅让制被破坏,故选D。
【点睛】
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解答的关键是读懂材料的信息,还要理解世袭制,禅让制概念的意思,然后在分析判断最后得出答案。
10.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
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学会了制作舟船。
而河姆渡人不会制作青铜器,西周时才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器进行农业生产,所以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C,C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11.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的军队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蚩尤,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B符合题意;巨鹿之战是秦朝末年,项羽和秦军之间的决战,A不符合题意;牧野之战是商朝末年,周武王联合众多部落击败商朝的决胜战,C不符合题意;阪泉之战是炎帝和黄帝为了争夺中原地区在“阪泉之野”展开的大战,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题干“蚩尤……他跟炎黄部落在黄河流域曾经发生过一场大战,从此,华夏族就逐渐地形成”是解题的关键,结合教材中逐鹿之战的战争双方来解答此题。
12.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当时中原地区的民族和部落中,黄帝族的力量较强,文化也较高,因而黄帝族就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后来炎、黄二部族的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炎黄二帝就成为汉族的始祖,也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因而,人们往往称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炎黄的子孙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代名词,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分析材料“秦灵公作吴阳上崎潢帝,吴阳下畤祭啖帝”可知,材料描述了黄帝和炎帝的贡献。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
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故B符合题意。
大禹是治水英雄;嫘祖是先蚕之祖;仓颉是造字圣人,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理解并识记黄帝和炎帝贡献的相关史实。
14.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不能制作陶器,过群居生活,共同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故排除BD,C符合题意;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排除A。
故选C。
15.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图片是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前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现代科学家根据发掘出来的北京人骨骼化石塑造了一个北京人中年妇女的头像。
头像的面部相对比较短,前额低平,眼眶上有两个互相连接的粗大眉骨,像房檐一样遮着双眼。
她的颧骨很高,鼻子宽扁,嘴巴前伸,咀嚼肌发达。
整个头部还保留着某些猿类的特征,头盖骨比现代人厚,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现陈列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故选D。
16.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种植水稻,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会制造陶器,饲养牲畜;半坡原始居民已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会制造彩陶,饲养牲畜。
会使用天然漆和烧制彩陶的是半坡原始居民。
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D。
17.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京人的准确识记,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远古人类应该是北京人,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京人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而且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过着群居的生活,①④符合题意,而②③均是山顶洞人的特征,故选D。
【点睛】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北京人
18.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大约4600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之间进行了逐鹿之战,皇帝和炎帝打败了蚩尤。
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远古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此,华夏族逐渐形成。
选项C符合题意;巨鹿之战是秦末的战争,排除A;淝水之战是前秦和东晋进行的决定性战役,排除B;牧野大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排除D。
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古代史山的著名的战役,不要混淆相似知识点。
19.A
解析:
A
【解析】
根据所学,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半坡居民。
20.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中“第一手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考古发掘的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的遗物、遗迹,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考古发掘是最直接、最原始的,属于第一手资料,D符合题意;神话传说没有可靠的来源,属于第二手资料,排除A;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还未出现文字,不可能有史书记载,排除B;学者推断,只是一种推断,不能算第一手资料,排除C;故选D。
21.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代表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
他们都使用磨制石器,过定居生活,饲养家畜;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距今约四五千年的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经济有了更大发展,农具有磨制的石镰、石锄等。
农作物的出现、家畜的饲养、村落的形成、磨制工具的发展,都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是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故晓东他们探究内容的活动主题是中国原始农耕文化。
故正确答案为C。
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22.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在我国陕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6000年原始农耕村落遗址,被定名半坡村遗址;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北京人生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能直立行走,会使用天然火。
按时间排列③②①正确,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23.B
解析:
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原始农耕的有关知识。
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生活的人类是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他们那时已经处于原始农耕时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A落后于磨制石器,C出现在春秋时期,D出现在唐朝。
A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的生活
24.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有关黄帝和炎帝的历史的真实性还需要考古证实,还没有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C符合题意;关于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历史”,A不符合题意;有关黄帝和炎帝的历史的真实性还需要考古证实,B不符合题意;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距今约5000年,D不符合题意。
故选择C。
25.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人面鱼纹彩陶盆是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故②③正确。
河姆渡人种植稻谷,①错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是“骨哨”是在七千年前的中国浙江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④错误,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根据图片信息分析我国古人类的特征,根据题干对地域要求找到符合半坡人的信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压轴 中考 年级 历史上 第一 单元 史前 时期 中国 境内 人类 活动 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