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资料持续更新.docx
- 文档编号:11073054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60
- 大小:76.25KB
光伏行业资料持续更新.docx
《光伏行业资料持续更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伏行业资料持续更新.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伏行业资料持续更新
美国对我国输美太阳能电池进行双反调查
2011年12月03日09:
5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华盛顿12月2日电(记者德永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2日初裁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对美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这一裁决意味着美国商务部将继续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当日宣布,该委员会以6票对0票的结果认定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对美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
早前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总值逾15亿美元,较2009年总值翻了一番。
根据美国贸易救济案处理程序,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做出肯定性初裁后,美国商务部将继续展开“双反”调查,直至2012年1月和3月分别初裁是否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征收反补贴和反倾销关税。
今年10月中旬,美国7家太阳能电池生产商联名提出申诉,宣称中国75家相关企业获得政府补贴,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美国进行倾销,要求美国商务部及国际贸易委员会发起调查,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
11月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立案,展开针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的首个“双反”调查,接受调查的具体产品为中国输美晶体硅光伏电池、模块、层压板、面板及建筑一体化材料等。
立案消息传出后,中国光伏企业发表联合声明,指出中国输美产品增长源于市场竞争优势,而非低价倾销或政府补贴,美国厂商提出“双反”申诉是对中国产品对美出口现状的歪曲,并强调如果裁决存在错误,未来不排除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出上诉。
中国商务部也表示,美国系在全球倡导的清洁能源领域主动挑起贸易摩擦,将自身竞争力因素导致的产业发展滞缓归咎于中国产品竞争,不仅破坏中美能源合作,也损害美国产业自身利益,并与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挑战的大趋势背道而驰。
(完)
中国光伏企业联合应对双反调查
2011年11月30日 07:
31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赵永新熊建
《人民日报》(2011年11月30日 10版)
中国领先的光伏企业都是清一色的民营企业,根本没有政府的“小灶”可吃。
中国光伏电池对美出口未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
美国晶硅光伏电池板和组件价格下降,主要源于多晶硅价格因全球供应过剩而下降。
部分欧美企业业绩不佳,根本原因在于误判市场发展机会。
“我们对7家美国光伏电池厂商的‘双反’调查申请表示强烈反对!
”11月29日下午,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牵头,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等中国光伏企业联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美国对中国太阳能产品进行“双反”调查澄清事实、表明立场。
今年10月19日,SolarWorld Industries America Inc. 公司(以下简称“SolarWorld”)联合其余6家隐匿身份的美国光伏电池厂商向美国政府提出申请,对来源于中国的晶硅光伏电池产品提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分别于10月19日和11月8日予以立案。
在新闻发布会上,机电商会副会长王贵清道出了中国光伏企业的共同心声:
“该申请是对中国光伏产业及光伏产品出口美国现状的歪曲,而且任何最终可能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必将对中美两国绿色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消费者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中国光伏企业将团结一致,积极应对。
”
中国光伏产品对美出口增长来源于市场竞争优势,而非低价倾销或政府补贴
近年来,中国光伏产品对美出口不断扩大,因其性价比高、技术先进、优质可靠,得到美国大型用户及普通消费者的欢迎。
“中国领先的光伏企业都是清一色的民营企业,根本没有政府的‘小灶’可吃。
”英利董事长苗连生说,“我们之所以能在美国获得商业成功,其根本原因是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的优势,而不是所谓的低价倾销或政府补贴。
”他认为,中国光伏产品的竞争优势,来自近年来光伏产业链在中国的集聚发展、中国光伏企业较高的管理水平、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规模优势及具有前瞻性的商业策略。
“就拿英利来说,我们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具有明显的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优势,非硅成本、单瓦耗硅两项指标全球最低。
通过持续创新,我们的多晶电池转换效率从2007年的15%提升至16.5%,多晶电池成品率从2007年的92.9%提高至97.3%,电池价格和发电成本大幅降低。
”
“中国的光伏企业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成长的,政府的政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透明性和持续性。
”尚德董事长施正荣说,我们并不是靠政府的资助才成长起来的,而是得益于中国企业家的敏感性、对商机的把握能力,以及在技术开发等方面能抢先一步。
“如果说银行利率的话,中国目前的利率比欧美银行还高很多。
”
事实上,美欧各国均对本国绿色能源产业给予各种形式的支持。
与美欧各国相比,中国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支持要少得多。
“SolarWorld在美欧也是政府支持项目的受益者。
”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SolarWorld仅在2007年美国俄勒冈州新厂建设项目中就接受了约4300万美元的税收减免和公共补贴,并在2010和2011年分别在欧洲获得了1875万欧元和4500万欧元的政府资助。
“SolarWorld获得政府补助我们并不反对,但我们反对使用双重标准。
”
部分欧美企业业绩不佳,根本原因在于误判市场发展机会
苗连生指出,中国光伏电池对美出口未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
美国晶硅光伏电池板和组件价格下降,主要源于多晶硅价格因全球供应过剩而价格下降。
此外,薄膜光伏电池竞争、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需求刺激政策和财政支持、消费者需求、其他可替代能源竞争等因素,也导致了晶硅光伏电池板和组件价格下降。
“申诉方SolarWorld公司并未受到损害,相反一直处于盈利状态,并不断扩大产能、产量和出货量。
”据盛德国际律师事务所李磊律师介绍,2010年SolarWorld公司取得“全面盈利”,而2011年上半年也增长强劲。
其减少加利福尼亚工厂雇工是为响应俄勒冈州优惠条件,将生产移至希尔斯伯勒。
SolarWorld公司2011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11年其在美国雇工增加了11%。
“部分欧美企业在某些方面业绩不佳,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市场发展机会作出了误判,不能把中国同行当替罪羊。
”天合董事长高纪凡说,2009至2011年全球光伏产能大幅增长,超过了市场现实需求。
部分欧美光伏企业因政府激励减少、投资决策不合理及缺乏产业规模而陷入竞争劣势。
这是市场竞争中的正常现象。
中国光伏业“双反”应对工作得到许多美国同行的支持
王贵清认为,此次“双反”调查的领头申诉方SolarWorld是一家德国公司在美子公司,并非美国本土企业,而其他6家申诉企业甚至从未公布其身份。
“因此,此次‘双反’调查的申诉企业只占美国光伏企业的极少一部分,并不能代表美国主流光伏企业的立场。
”
他指出,由于中国光伏电池和组件出口对美国上下游产业和就业的巨大带动效应,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应对工作得到了美国光伏企业的大力支持。
目前,美国光伏产业已经组建了名为“平价太阳能电力联盟”(CASE)的组织,其成员包括101家美国企业,涵盖美国光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CASE欢迎中国光伏产品对美出口,并对中国光伏企业在“双反”调查中的立场表示支持。
他们指责SolarWorld的行为将破坏全球光伏产业几十年来取得的进步,威胁美国的数万就业机会,并强烈要求SolarWorld撤回申请。
中国光伏企业表示,其“双反”应对工作仅针对以SolarWorld为首的个别申诉企业,而非整个美国光伏产业。
中国光伏企业无意在中国发起针对美国光伏产业的贸易战。
相反,同为全球光伏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光伏企业谋求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与美国光伏企业的合作与共同发展。
应对美“双反”战线分化光伏业不希望发动对美贸易战
2011年12月01日 01:
35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喻春来发自北京
在共同应对美国对中国多晶硅光伏电池产品提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上,中国光伏企业和多晶硅企业正在“分化”成为两个不同利益诉求的阵营。
尽管双方均反对美国对中国太阳能产品实施“双反”调查,但与多晶硅企业不同,光伏企业无意在华发起针对美国光伏产业的贸易战。
代表着14家光伏企业利益诉求的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贵清11月29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并不希望商务部对美国光伏业启动“双反”调查予以反制,中国光伏企业会积极应诉。
此前,作为上游的国内多晶硅企业要求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等行业组织向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对美国出口到我国的多晶硅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申请。
商务部启动贸易壁垒调查
10月,以SolarWorld公司为首的7家美国光伏电池厂商向美国政府提出申请,对来源于中国的多晶硅电池产品提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中国光伏企业一致反对美国对中国太阳能产品“双反”调查。
作为对美国“双反”调查的反击,我国商务部已决定对美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提供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展开贸易壁垒调查。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称,“中国政府需要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积极应对,上述措施就是硬的一手。
”
尚德电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施正荣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中国光伏企业在国内贷款的银行利息比欧美高很多,国外对于中国光伏企业接受政府高额补贴的谴责是不道德的。
王贵清指出,与欧美各国相比,中国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支持要少得多。
据不完全统计,SolarWorld仅在2007年美国俄勒冈州新厂建设项目中就接受了约4300万美元的税收减免和公共补贴,并在2010和2011年分别在欧洲获得了1875万欧元和4500万欧元的政府资助。
“中国没有任何一家光伏企业获得SolarWorld这样的补贴和资助,零头都没有,这是不公平的。
”施正荣说道。
阿特斯阳光电力董事长瞿晓铧表示,并不反对SolarWorld获得政府补贴,但是,其采取对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双重标准,这是中国企业不能接受的。
光伏企业不想对美开打贸易战
“中国光伏企业‘双反’应对工作仅针对以SolarWorld为首的个别申诉企业,而非整个美国光伏产业。
中国光伏企业无意在中国发起针对美国光伏产业的贸易战。
”王贵清说道。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称,“希望大家不要打架,这对大家都不好。
”中国光伏企业并不希望商务部对美国光伏业采取同样的“双反”调查反制措施。
萧函认为,对美开展“双反”调查对于光伏企业弊大于利。
因为,中国光伏企业成功应对美“双反”调查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贸然发动贸易战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原本支持中国企业的美国光伏企业改弦易张。
由于中国光伏电池和组件出口对美国上下游产业和就业的巨大带动效应。
目前,美国光伏产业已经组建了包括101家美国企业,名为“平价太阳能电力联盟”(CASE)的组织,涵盖美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
CASE表态欢迎中国光伏产品对美出口,支持中方在“双反”中的立场,并指责SolarWorld的行为,强烈要求其撤回申请。
为何光伏企业与多晶硅企业会产生分歧呢?
萧函认为,中国光伏产业缺乏一个有力的组织,这必然导致意见的分歧。
其次,光伏组件制造商更加希望平息事端。
而多晶硅企业并非美国调查对象,没有受到直接影响,因此,其主张更加激进,并积极要求对美实施反调查。
虽然光伏组件制造企业与多晶硅企业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双方无根本利益矛盾,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差异。
萧函表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光伏组件较多,而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多晶硅较多,对于国内的多晶硅企业而言,利用当前时机对美出口中国的多晶硅产品实施调查,有利于自身利益。
目前,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20多亿美元的多晶硅、EVA、浆料等原材料。
中国光伏企业在2010年从美国进口的设备及支付的技术转让费不少于30亿美元。
但光伏产业联盟称,美国等多晶硅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享受大量的经济补贴,近期通过大幅压低价格大量向中国出口,8、9月份多晶硅进口量分别达到6473吨和6489吨,国内已有多家多晶硅企业减产、停产。
福泰收购常青“双反”背后中美光伏产业分工
2011年12月01日 03:
26 21世纪经济报道微博
梁钟荣
在对华光伏“双反”中,美国倒闭的三家光伏企业之一EvergreenSolar(常青太阳能)被屡屡提及,但近期一家香港企业——福泰中国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泰投资)将其所收购,意味着常青太阳能有重生可能。
“我们是在11月份的竞拍中胜出的。
”11月30日,福泰投资一位人士在电话中对记者表示。
但作为一家投资公司,该人士拒绝透露常青太阳能下一步的安排,包括是否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
在过去10年,中国在光伏产业链中,已在光伏电池、组件、硅料和硅片等领域做到世界领先,但在一些高附加值环节如生产设备,中国企业高度依赖美国技术,这种依赖从多晶硅设备一直贯穿到下游的组件。
2010年中国从美国进口20多亿美元的多晶硅,另设备和技术转让费不少于30亿美元,与中国对美20亿美元的出口额形成鲜明对照。
“美国企业长于技术创新、设备生产,而中国则长于制造,形成明显的产业分工,我们与美国的研发及设备企业有很多合作。
”海润光伏CEO杨怀进认为。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光伏产业在“双反”中受损,美国光伏产业也将受累。
中美产业分工
常青太阳能为美国第三大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2010年以180兆瓦的实际产量占全美总产能的约10%,但受制于美国高生产成本,于2011年3月中旬开始分期停产。
常青太阳能曾计划与深圳珈伟太阳能公司,将美国工厂搬到武汉,以使其2010年1.88美元/瓦的成本可以降低至0.9美元/瓦,但后来资不抵债,直接破产倒闭。
常青太阳能8月份停止上市,并于10月份开始进入拍卖程序。
作为最后的接手者,福泰投资为此耗资600万美元现金购得该公司的核心资产,并支付了760万美元用于购买常青的技术。
“纵使常青太阳能生产线转移到中国,但一个公司的价值在其管理和技术团队,这些接手者应都会尽力挽留。
”南京华伯仪器科技有限公司CEO李伯平对记者表示,研发中心在本土,制造基地在中国或东南亚地区已成为一种潮流。
在常青太阳能之前,加州Sunpreme宣布将在浙江嘉兴秀洲工业园区兴建一个30MW的组件厂,而它的总部和研发中心依然留在美国。
李伯平解释,中国制造成本低,欧美依赖全自动生产线,中国基本靠人力,且部分国产化设备价格远低于国外,使得固定摊销很低,由是促成契合市场的产品迅速具备商业化价值。
中国多晶硅企业从美国GTSolar进口多晶硅铸炉,硅片企业则从MEMC、瓦克等美企进口硅料;中游的电池厂商则从美国进口生产线,如印刷、PECV均用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的设备,而DESPATCH热处理设备应用更为广泛;下游系统厂商则从赛康科技等进口逆变器,从STR及杜邦进口电池胶膜。
“双反”威胁美国厂商
仅有58名雇员的美国Innovalight也许有点小,但已帮助晶澳、英利、韩华、晶科等中国光伏提高组件性能;柔性太阳能组件被《时代》周刊评为2011年50项发明之一的AscentSolar,现在有数家中国光伏企业正与其接触。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欧美在做研发,但需要吸引资金,亦需要制造对技术予以检验,中国两方面均可以满足。
”杨怀进告诉记者,光伏企业做规模化生产,要求研发更趋于实际,两者结合不停试错,由是缩短研发时间,“像有些技术欧美延发要两三年,但与中国企业生产结合,可以缩短至一年半”。
数据可以证明:
2007年光伏组件为24元/W左右,但现今已跌至6.5元/W;彼时,晶硅电池转化率在16%左右,但现今准单晶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并进入小规模商业化生产阶段,转化率最高的肖特公司可以达到19.9%。
李伯平认为,中国的低成本制造,实际上使欧美得以低成本安装光伏用电市场。
“事实上欧美的很多下游企业都依靠着本国和中国银行(2.92,0.04,1.39%)成长起来。
”李伯平说,欧美的银行实际扶持的是电站EPC(设计施工总承包)企业,基本上都是欧美的企业;中国的银行贷款利率比国外还高,在10%左右,主要扶持制造业,“但组件企业会给欧美EPC厂商三到六个月的账期”,意味着贷款利息由中国企业承担,而欧美厂商均从中间接受益。
正是基于此上因素,在“双反”立案时,继美国平价太阳能联盟(CASE)之后,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SEIA)亦公开支持中国企业的抗辩。
CASE的一位新闻发言人凯文·拉皮德斯表示:
“这一由在美国太阳能就业市场内仅占有2%-3%份额的公司提请的贸易案正使得美国市场上的关键目标面临风险,并威胁到了其他97%-98%美国太阳能产业从业商。
”
吉阳光伏350亿投资遭疑规划产能已超市场需求
2011年12月01日 06:
43 时代周报微博
本报记者孙勇杰发自北京
2011年,又一个暖冬。
对于光伏产业,这却是疯狂增长以后的极度深寒。
即使在这样的极度深寒里,依然有一个个隐形的能源巨人,不经意间创造出巨额产能、巨额投资的神话。
号称350亿投资、产能三强的吉阳光伏,似乎就是这样一个犹如雪莲花般的奇葩。
“无锡尚德都传言破产了,你觉得有哪家企业会在这时扩大产能?
”11月28日,福建南安光伏基地驻北京办事处负责人说。
然而,在光伏企业自顾不暇、裁员消息频出的光景里,吉阳新能源仍没停下疯狂扩张的脚步。
吉阳扩张“传奇”
“2012年降低20%的运营费用、暂缓产能扩张、到2011年底增加2亿美元营运资金”,11月末,国内光伏企业大佬施正荣面对行业危机低调表示。
在国内光伏企业龙头无锡尚德都不得不暂缓脚步、应对艰难时势的时刻,寂寂无名的吉阳新能源依然在续写其扩张传奇。
11月24日,广州举行的鄂港(粤)经贸洽谈会上,吉阳新能源母公司吉阳控股集团与湖北仙桃市政府签订光伏产业基地协议。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吉阳控股集团首期投资高达23.8亿元,建设30MW光伏电站和300MW光伏组件生产线,明年建成投产,产能将达35亿元。
在国内光伏企业倒闭超过50家、1/3企业停产的下半年里,仙桃项目,仅仅是吉阳新能源巨额投资、疯狂扩产的冰山一角。
10月21日,《广西日报》报道,防城港市与吉阳控股签订协议,将在该市投资60亿元,主要生产10GW光伏组件及配套产品,该产能达到目前全球市场需求量的50%。
9月20日,福建清流县与吉阳控股举行签约仪式,称总投资50亿元的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落户;7月,吉阳控股称要在5年内在韩国济州道投资3亿美元;此前的5月,吉阳控股提出,5年内将在江苏射阳建立产值1000亿、产能10GW光伏太阳能组建基地,参照防城港项目,其投资也将高达60亿元。
以上述投资规划计算,仅今年下半年,吉阳新能源以及其母公司吉阳控股计划投资已经高达200亿元。
再加上近两年吉阳已经披露的投资项目,桂林基地计划总投资50亿元;青岛基地计划投资18亿;福建宁德市霞浦基地计划投资30亿元;安徽吉阳计划投资30亿元;海安总投为30亿元。
吉阳新能源在短短2年内,已经在光伏产业投资及拟投资350亿元。
与此同时,吉阳新能源遍布大江南北甚至是国外的项目投资如果全部投产,甚至有可能达到并超过目前全球光伏太阳能组件企业的生产总量。
巨额产能调查
吉阳新能源网站显示,2011年底该公司将拥有4GW电池和2GW组件的生产能力。
上述数字已足以让吉阳新能源,成为国内光伏行业的巨无霸。
据公开数据,国内最大光伏厂商尚德电力产能为2.4GW,亚军英利约为2GW,季军天合光能为1.9GW左右。
相比之下,吉阳新能源产能堪称庞大,如果计算其规划产能,吉阳新能源大有包办全球光伏产业的雄心壮志。
据吉阳控股资料,该公司已在广西桂林、江西新余、福建霞浦、山东青岛、安徽天长、江苏海安等6地建有电池生产基地(部分基地兼顾设备生产),规划产能共计9.8GW。
据此,今年下半年吉阳控股防城港、射阳规划产能,吉阳新能源光伏产能将高达30GW。
“全球市场需求在20GW左右,产能却达到40GW-50GW,多余的20GW只能淘汰。
”此前,港股光伏企业卡姆丹克董事长张屹曾表示。
以此数据计算,吉阳新能源规划产能已远超目前全球市场需求,算上福建清流、湖北仙桃以及韩国济州道规划产能,其规划产能极有可能超过目前全球光伏产能。
然而,吉阳新能源的真正产能似乎并不像公开数据这样“强大”。
“我也是看新闻才知桂林下面县城还有这么大的高科技企业。
”桂林电视台一财经记者表示。
根据《桂林日报》报道,吉阳新能源位于桂林兴安县的项目,今年产值预计达到100亿,2015年有望超过1000亿元。
而桂林兴安县2009年国民生产总值仅为74.32亿元。
今年8月,宣布投产的吉阳新能源安徽天长基地,更是被内部员工网曝“虚假投产”。
“8月31日吉阳正式投产庆典,当时去了很多人,其实一直没有投产,设备也是临时拉来凑数的,员工一直的工作都是打扫卫生。
”一名天长吉阳新能源一期员工对时代周报记者称。
在安徽天长论坛以及天长贴吧中,关于天长吉阳新能源公司欺骗员工、政府,迟迟不投入生产的帖子层出不穷。
针对上述问题,记者曾致电吉阳控股,截至发稿,吉阳控股依然没有给予正面回复。
还原吉阳
大举扩张的吉阳新能源,涉足光伏太阳能产业的时间并不长。
吉阳新能源及吉阳控股都是在去年才进入大众视线,吉阳控股跟从事清洗行业的中联科伟达有密切联系,在一些公开资料中,吉阳控股的简介,2010年前多数跟中联科伟达相重合。
据公开资料,2004年中联科利公司成立,引入日本专家团队并成为国内第一家专注于SEMI&TFT领域湿制程设备开发的厂商,此后5年,中联科利一直是以清洗行业为主打的企业。
2008年完成了上海罗欧、深圳科伟达集团的合并,公司更名为中联科伟达,拥有了深圳、上海、固安三大生产基地并合并了传统清洗、电镀和水处理业务。
根据合并前中联科利工商资料,公司法人代表为孙良欣,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公司员工为500人以下。
2010年,中联科伟达在德勤发起的“中国高科(8.10,0.00,0.00%)技高成长50强”评比中,以三年利润7744%的增长率,位列榜首。
评奖资料显示,2007年,中联科利仍然是收入数百万的小企业,一举成为一家收入高达数亿的高新技术企业。
根据2010年数据,以高成长著称的创业板中,第一批上市、年营业额规模多为数亿元的28家公司平均增长率仅为每年34%。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法人代表孙良欣2004年以前曾在工信部任职,曾组织国内清洗设备企业参与联合国保护臭氧层活动,跟业内企业熟悉,随后进入清洗设备行业。
然而,从事清洗设备的中联科伟达,在2009年实现了突然的业务转变,变身光伏太阳能组件设备供应商。
根据公开资料,2009年,中联科伟达专注于太阳能电池整线装备与工厂建设,成为国内最专业的太阳能电池工厂制造商,承接了国内20多条太阳能电池整线建设,并与韩国达成了20条太阳能电池整线装备出口协议。
从事清洗设备行业的中联科伟达,如何一下变身太阳能电池整线装备供应商,如何在一年内承接40条设备整线建设订单依然不得而知。
至于这40条太阳能设备整线客户,在公开资料中,也没有找到详尽资料。
资本谜团
对于脱胎于中联科利的吉阳控股而言,自身拿出其在光伏产业高达350亿元的既有和规划投资,显然是不可能的。
根据其公开资料,200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业 资料 持续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