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网试题训练班第2期法制史.docx
- 文档编号:11071851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33.33KB
中法网试题训练班第2期法制史.docx
《中法网试题训练班第2期法制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法网试题训练班第2期法制史.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法网试题训练班第2期法制史
第2期(法制史)
单项选择
1.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为()
A.质剂
B.傅别
C.婚书
D.刑书
答案:
A
解析:
西周时期的契约主要有两种,一为买卖契约,当时称为质剂。
质剂又分为两种,像买卖奴隶或牲口这样的大买卖,要使用长券,也就是质;诸如买卖兵器或食品这样的小买卖则用短券,即剂。
另一种主要契约是叫做“傅别”的借贷契约。
质剂和傅别虽然都是合同,但两者在形式上不是完全一样的。
2.秦始皇时期,某地有甲乙两家相邻而居,但积怨甚深。
有一天,该地发生了一起抢劫杀人案件,乙遂向官府告发系甲所为。
甲遭逮捕并被定为死罪。
不久案犯被捕获,始知甲无辜系被乙诬告。
依据秦律,诬告者乙应获下列哪种刑罚?
()
A.死刑
B.迁刑
C.城旦舂
D.笞一百
答案:
A
解析:
秦律规定,故意捏造事实与罪名诬告他人的,即构成诬告罪。
诬告者实行反坐原则,即以被诬告人所受的处罚,反过来制裁诬告者。
甲所受的处罚为死罪,根据秦朝诬告反坐原则,乙应该受到甲被判处的刑罚死罪的制裁。
故本题答案是A。
3.关于《春秋》决狱,下列表述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春秋》决狱是汉代法律儒家化的重要表现
B.《春秋》决狱是汉代判案断狱的一种原则、方法和制度
C.它是直接引用儒家经典《春秋》的经义内容,作为审理案件的法律根据
D.《春秋》决狱讲究"论心定罪",即"志恶而违于法者免,志善而合于法者诛"
答案:
D
解析:
春秋决狱为汉代大儒董仲舒所提倡,即以《春秋》的微言大义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
其实质在于论心定罪,即"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
4.《周礼.秋官》记载:
“凡盗贼军,乡邑及空有,杀之无罪”。
这体现了我国古代刑法的:
()
A.区分故意和过失原则
B.区分惯犯和偶犯原则
C.罪疑从赦原则
D.正当防卫原则
答案:
B
解析:
“凡盗贼军,乡邑及空有,杀之无罪”是我国古代区分惯犯和偶犯的规定,故B选项正确。
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契约的规定,错误的是:
()
A.西周的借贷契约称为"傅别","傅"是指把债的标的和双方权利义务写在契券上,"别"是指在简札中间写字,然后一分为二,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各执一半
B.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质"是买卖兵器,珍异等小件物品使用的较短契券;"剂"是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
C.宋朝的借贷契约因袭唐制,对借与贷做了区分,借是指使用借贷;贷是指消费借贷;把不付息的使用借贷称为负债,对付息的消费借贷称为出举
D.宋朝买卖契约分为绝卖、活卖与赊卖三种,绝卖是指一般买卖;活卖是指附条件的买卖,当所附条件完成,买卖才算最终成立;赊卖是指采取类似商业信用或预付方法,而后收取出卖的价金
答案:
B
解析:
B错在,"剂"是买卖兵器、珍异等小件物品使用的较短契券;"质"是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
6.下列关于两汉时期法律儒家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上请制度始于汉高祖刘邦,到东汉时期已成为官贵的一项普遍特权,但死刑不能适用该制度
B.恤刑只针对老幼
C.亲亲得相首匿原则主张亲属间首谋藏匿罪犯都应该不负刑事责任
D.春秋决狱实行论心定罪的原则
答案:
D
解析:
汉高祖刘邦七年下诏:
"郎中有罪耐以上,请之。
"即通过请示皇帝给有罪贵族官僚某些优待。
其后,宣帝、平帝相继规定上请制度,凡百石以上官吏、公侯及子孙犯罪,均可以享受"上请"优待。
东汉时"上请"适用面越来越宽,遂成为官贵的一项普遍特权,从徒刑二年到死刑都可以适用。
因此,A项不正确。
汉代统治者以"为政以仁"相标榜,强调贯彻儒家矜老恤幼的恤刑思想。
年80岁以上的老人,8岁以下的幼童,以及怀孕未产的妇女、老师、侏儒等,在有罪监禁期间,给予不戴刑具的优待,老人幼童及连坐妇女,除犯大逆不道诏书指明追捕的犯罪外,一律不再拘捕监禁。
因此,B项不正确。
"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是汉宣帝时期确立的。
主张亲属间首谋藏匿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
来源于儒家"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理论,对卑幼亲属首匿尊长亲属的犯罪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
尊长亲属首匿卑幼亲属,罪应处死的,可以上请皇帝宽待。
C项表述用词太绝对,不够严谨,亲属间首谋藏匿犯罪的行为不是必然免除刑事责任的。
汉代中期以后,儒家正统思想已经确立,实行春秋决狱、"论心定罪"的原则。
如犯罪人主观动机符合儒家"忠"、"孝"精神的,即使其行为造成社会危害的,也可以减免刑事处罚;相反,犯罪人的主观动机严重违背儒家倡导的精神,即使没有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也要给予严惩。
故D项表述正确。
7.下列关于唐宋时期法律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唐律中犯罪不管是否被举发,只要是主动到官府投案,就成立自首
B.根据《唐律疏议》,除了老幼废疾之人,都可以使用刑讯
C.从宋太宗时期开始,在州县之上设立提点刑狱司,专职监督地方审判,详录囚徒
D.首次以法典形式肯定了法官的回避制度的是《宋刑统》
答案:
C
解析:
唐律严格区分自首和自新,犯罪未被举发而能到官府交代罪行的是自首,犯罪被揭发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自首,称为自新。
故A项表述错误。
唐律规定对两类人禁止使用刑讯,只能根据证据来定罪。
一类是具有特权身份的应议、请、减之人;二是老幼废疾之人,指年70以上15以下、一肢废、腰脊折、痴哑、侏儒等,对上述两种人,唐律规定“不合拷讯,皆据众证定罪”,故B项表述错误。
宋代地方州县仍实行司法与行政合一制度,但从太宗起加强地方司法监督,在州县之上设立提点刑狱司,作为中央在地方各路的司法派出机构,监督审判,详录囚徒。
据此,C项表述正确。
《唐六典》首次以法典形式肯定肯定了法官的回避制度,因此D项表述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8.杜甫有诗云: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对诗歌涉及的典当制度,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
A.唐代的典当形成了明确的债权债务关系
B.唐代的典当契约成为“质剂”
C.唐代的典当成为“活卖”
D.唐代法律规定开典当行者构成“坐赃”
答案:
A
解析:
“质剂”是西周的买卖契约形式,故B项错误。
宋代典卖又成为“活卖”,故C项错误。
“坐赃”是唐代关于官吏或者常人非因职权之便非法收受财物的行为,故D项错误。
唐代的典当形成了明确的债权债务关系,唐代开始用“典”或“典当”一词。
9.下列关于中华法系的叙述包括:
(1)中华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之一;
(2)中华法系的母法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3)礼法结合是其基本特征;(4)从立法和法典结构上看“诸法全体,民刑不分”。
从司法体制上看,“行政兼理司法”。
其中正确的有:
()。
A.
(1)
(2)
B.
(1)(4)
C.(4)
D.
(1)
(2)(3)(4
答案:
D
解析:
中华法系是指以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为母体,在东南亚早期封建国家之间形成的一个影响广泛的体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中华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之一。
中华法系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礼法结合是基本特点。
中国封建法典既有刑法,也有民法,诉讼法,以及行政法等各方面的法律内容,形成了民刑不分,诸法合体的结构,皇帝兼行政,司法,军事大权于一身;地方上,行使官兼理司法,司法依附于行政,受行政的干涉。
中华法系在清末变法中走向解体。
10.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死刑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死刑秋冬行刑最早在汉代确立,而死刑复奏制度始于唐代的死刑三复奏
B.宫刑作为死刑的替代刑源于汉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愈演愈烈
C.清代秋审、热审是死刑复审制度
D.凌迟作为死刑的一种,直到南宋时期才正式成为法定死刑
答案:
C
解析:
死刑秋冬行刑最早在汉代确立,除谋反大逆等“决不待时”者外,一般死刑秋天霜降后,冬至前执行,死刑复奏制度是奏请皇上批准执行死刑判决的制度,北魏太武帝时正式确立了这一制度,为唐代的死刑三复奏制度打下了基础。
据此A项表述错误。
魏晋南北朝时期刑罚制度改革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废除宫刑,北朝与南朝相继宣布废除宫刑,自此结束了使用宫刑的历史,据此B项表述错误。
清代秋审、朝审制度是最重要的死刑复奏制度,热审是对发生在京师的笞杖刑案件进行重审的制度。
于每年小满后十日至立秋前一日举行,目的是为了在炎热的夏季到来之前,疏理牢狱,将罪行不太重者决笞杖刑后释放。
据此C项表述错误。
作为死刑的一种,凌迟始于五代时的西辽。
宋仁宗时使用凌迟刑,神宗后成为常刑。
至南宋,在《庆元条法事类》中,正式作为法定死刑的一种,据此D项表述正确。
11.关于宋代法律和法制,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宋刑统》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
B.宋代法律因袭唐制,对借与贷作了区分
C.宋仁宗朝敕、例地位提高,“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于敕、例”
D.宋建隆四年颁行“折杖法”
答案:
C
解析:
A、B、D项均正确,C项错误。
宋仁宗前基本是“敕律并行”,宋神宗期间敕地位提高,“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于敕”,敕已到足以破律、代律的地步。
12.关于西周与宋朝婚姻制度的对比,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西周时婚姻必须通过"六礼"程序完成,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至此婚礼始告完成;西周时结婚必须实行"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一夫一
B.妻"制,在宋朝时依旧保留。
规定"男年十五,女十三以上,并听婚嫁",对违反成婚年龄的,不准婚嫁;并严格禁止五服以内的亲属结婚
C.按照周朝的礼制,女子"有所娶而无所归,不去";在宋朝时对这一点稍有变通,规定夫外出3年不归,6年不通问的,准妻改嫁。
可见,女子的离婚自由有所扩大
D.宋律规定,如夫亡,妻"不守志"者,"若改嫁,其现在部曲、奴婢、天宅不得费用"严格维护家族财产不得转移的固有传统
答案:
B
解析:
关于西周和宋朝时期的婚姻制度,应予以重视。
在禁止五服以内的亲属婚姻方面,宋朝有所放宽,允许姑舅两姨兄弟姐妹结婚。
其余选项都是周宋两朝婚姻制度的正确对比,应注意领会。
考吧天空
13.关于清末"预备立宪",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
A.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
B.《十九信条》取消了皇权至上,大大缩小了皇帝的权力,扩大了国会与内阁总理的权力
C.清末成立的资政院是中国近代第一届国家议会
D.清末各省成立了谘议局作为地方督抚的咨询机关,权限包括讨论本省兴革事宜、预决算等
答案:
D
解析:
《钦定宪法大纲》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但是其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
因此,A项错误。
《十九信条》缩小了皇帝的权力而非取消了皇权至上。
因此,B项错误。
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中成立的中央咨询性机关,其性质与西方的议会有本质的不同。
因此,C项错误。
只有D项符合清末“预备立宪”内容,当选。
14.清末设立的谘议局,法律地位如何?
A.中央咨询机构
B.承旨办事机构
C.各省咨询机构
D.各省地方议会
答案:
C
解析:
谘议局是1909年清朝在地方各省设立的,是各省的咨询机构
15.1903年5月1日,在上海英租界发行的《苏报》刊载邹容的《革命军》自序和章炳麟的《客帝篇》,公开倡导革命,排斥满人。
5月14日,《苏报》又指出:
《革命军》宗旨专在驱除满族,光复中国。
清廷谕令两江总督照会租界当局严加查办,于6月底逮捕章炳麟,不久,邹容自动投案。
由谳员孙建臣、上海知县汪瑶庭、英国副领事三人组成的审判庭对邹容等人进行审理,最后判处章炳麟徒刑三年,邹容徒刑两年。
对这一案件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正确的?
( )
A.这表明清廷实行公开审判原则
B.这表明外国人在租界内对中国司法裁判权的直接干涉
C.这表明外国人在租界内的领事裁判权受到了限制
D.这表明清廷变法修律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领事裁判权。
选项A错误。
与本题题干无关,是干扰项。
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
领事裁判权体现的是外国侵略者在强迫中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中所规定的司法特权,是对我国司法裁判权的直接干涉。
选项C错误。
限制的是我国的司法审判权。
16.下面有关罗马法的内容和发展方面的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A.《十二表法》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阶段
B.根据法律所调整的不同对象可划分为公法和私法
C.《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是官方指定“私法”教科书,具有法律效力
D.罗马法上的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
答案:
A
解析:
《十二表法》是罗马国家第一部成文法,但是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阶段的是《国法大全》。
《国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法学汇编》)和《查士丁尼新律》,故A项表述表达错误,当选。
17.大陆法系分为法国法系和德国法系两个支系,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是法国法系的基石,1896年《德国民法典》则构成德国法系的基石。
关于这两部民法典,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法国民法典》强调个人权利为主导思想,《德国民法典》强调国家干预和社会利益
B.《法国民法典》是资产阶级民法史上第一部规定法人制度的民法典
C.《德国民法典》在民事责任方面实行过失责任与无过失责任并举
D.两部法典都保留了封建制度的若干残余
答案:
B
解析:
《法国民法典》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强调个人权利为主导的思想,《德国民法典》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强调国家干预和社会利益。
据此A项表述正确。
《法国民法典》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一部民法典,但是没有规定法人制度,《德国民法典》是资产阶级民法史上第一部规定法人制度的民法典。
据此B项表述错误。
《德国民法典》反映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向垄断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对私人所有权进行适当限制,在契约的意志表示方面,意志自由开始受到限制,在民事责任方面实行过失责任与无过失责任并举。
据此C项表述正确。
《法国民法典》制定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保留了旧制度的若干残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传统法律制度,《德国民法典》也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表现在对容克贵族的土地所有权予以特别保护,在亲属法方面带有明显的中世纪封建家长制的残余。
据此D项表述正确。
综上,本题答案为B。
18.关于美国法的特点和历史地位的表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美国法以判例法为主要形式,在实践中实行"遵循先例"原则,以归纳的推理方式为主,强调程序的重要性
B.美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并对整个近代时期的宪法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
C.美国法的法律体系庞杂,封建因素和种族歧视因素少,强调人人平等和私有财产保护原则
D.美国法最早建立了反垄断法制
答案:
C
解析:
美国法继承了普通法的传统,并在建立本国法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批评与创新精神,但仍然存在着反劳工立法和种族歧视立法的消极内容。
因此,选项C表述错误。
其余选项均是正确表述。
19.关于英国陪审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陪审制度是民主原则在英国司法中的具体体现
B.陪审团既可以就案件事实部分进行判决,又可以对法律的适用提出意见
C.陪审团的裁决一般不能上诉,但当法官认为陪审团的裁决存在重大错误时,可以撤销该陪审团,重新组织陪审团审判
D.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由于对司法效率的日益重视,陪审制度的运用逐渐受到了限制
答案:
B
解析:
英国是现代培审制度的发源地。
这种制度在英国历史上被长期作为一种民主的象征广泛运用。
故A项正确。
陪审团的职责是就案件的事实部分进行裁决,法官则在陪审团裁决的基础上就法律问题进行判决。
故B项错误,当选。
陪审团裁决一般不允许上诉,但当法官认为陪审团的裁决存在重大错误时,可以加以撤销,重新组织陪审团审判。
故C项正确。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由于对司法效率的日益重视,陪审制度的运用逐渐受到了限制。
故D项正确。
20.最早确立反垄断法制、缓刑制度和陪审制度的国家分别是下列哪个?
A.英国、美国、法国
B.美国、美国、英国
C.美国、法国、英国
D.德国、美国、法国
答案:
B
解析:
美国最早确立了缓刑制度,并最早建立了反垄断法制。
陪审制度发源于英国。
多项选择
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契约的规定,正确的有()
A.西周的借贷契约称为“傅别”,“傅”是指债券,“别”是一分为二,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各执一半
B.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质”是买卖兵器,珍异等小件物品使用的较短契券;“剂”是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
C.宋朝的借贷契约因袭唐制,对借与贷做了区分,借是指使用借贷;贷是指消费借贷;把不付息的使用借贷称为负债,对付息的消费借贷称为出举
D.宋朝买卖契约分为绝卖、活卖与赊卖三种,绝卖是指一般买卖;活卖是指附条件的买卖,当所附条件完成,买卖才算最终成立;赊卖是指采取类似商业信用或预付方法,而后收取出卖的价金
答案:
ACD
解析:
B错在“剂”是买卖兵器、珍异等小件物品使用的较短契券;“质”是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
表述正好相反。
2.秦朝定罪量刑的原则有哪些?
A.区分故意和过失
B.自首减轻处罚
C.诬告反坐
D.累犯加重
答案:
ABCD
解析:
A、B、C、D四项均是秦朝定罪量刑的原则,也即刑罚适用原则。
考吧天空
3.以下叙述中,①《北齐律》以“纳礼人律,礼律并重”为其突出特色;②《晋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水平最高、影响最大、施行最久的一部法典;③《北魏律》以“法令明审,科条简要”而著称;④《陈律》以“官当”入律;⑤矧E齐律》最早确立法典十二篇结构。
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
B.③
C.④⑤
D.①②③
答案:
AB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典。
《晋律》定制l2篇六百二十条,文字简约,法律概念规范,以“刑宽禁简”而著称,以“纳礼人律,礼律并重”为其突出特色,是六朝中施用最久的法律,但不是立法水平最高的法典,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水平最高、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北齐律》,它最早确立法典十二篇结构,以“法令明审,科条简要”而著称。
此外南朝陈制《陈律》,首次以“官当”入律。
4.有关曹魏《魏律》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准五服以制罪”入律
B.由汉律的九篇增加为十二篇
C.改革刑罚,使刑罚制度进一步规范化
D.将《九章律》中的“具律”改为“法例”置入律首
答案:
ABD
解析:
《曹魏律》在《九章律》的基础上增加了诈伪、断狱等九篇,共十八篇,故B不正确。
把《九章律》中的“具律”改为“刑名”,故D不正确。
改革刑罚,使刑罚制度进一步规范化,故C正确,《晋律》首次以“准五服制罪”入律,故A不正确。
5.汉朝哪些人在有罪监禁期间,可以给予不戴刑具的优待:
A.80岁以上的老人
B.8岁以下的幼童
C.怀孕已产的妇女
D.老师
答案:
ABD
解析:
在汉代,统治者以“为政以仁”相标榜,强调贯彻儒家矜恤幼的恤刑思想。
年80岁以上的老人,8岁以下的幼童,以及怀孕未产的妇女、老师、侏儒等,在有罪监禁期间,给予不戴刑具的优待。
老人幼童及连坐的妇女,除犯大逆不道诏书指明追捕的犯罪外,一律不再拘捕监禁。
当然,给老幼以优待,也以不危害统治阶级的利益为限。
6.唐朝规定的“六杀”,在主观上属于过失的有:
()
A.谋杀
B.斗杀
C.戏杀
D.过失杀
答案:
BCD
解析:
唐朝把杀人罪分为六种,名曰“六杀”。
谋杀(两人以上合谋杀人),此为故意犯罪。
其他“五杀”分别是:
斗杀(殴斗中出于义愤失手将人杀死)、戏杀(相互嬉闹,因行为不当造成一方死亡的行为)、故杀(事先虽无预谋,但情急杀人时已有杀人的意念)、误杀(由于种种原因杀人杀错了对象)、过失杀(因当事人的过失造成他人死亡的行为)。
“六杀”理论的出现,反映了唐律对传统杀人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7.在唐朝,负责审理中央或地方重大案件的“三司推事”包括以下那些官员?
A.御史中丞
B.御史大夫
C.大理寺卿
D.刑部侍郎
答案:
ACD
解析:
三司推事:
大理寺卿;刑部侍郎;御史中丞;。
负责审理地方或中央发生的重大案件。
8.以下属于宋代对离婚方面的变通的是:
A.夫外出三年不归,准妻改嫁或离婚
B.夫六年不通问,不准妻改嫁,但可离婚
C.妻擅走者徒三年
D.妻擅走因而改嫁者流三千里
答案:
ACD
解析:
在离婚方面,宋代仍实行唐制“七出”与“三不去”制度,但出有少许变通。
例如《宋刑统》规定:
夫外出三年不归,六年不通问,准妻改嫁或离婚。
但是“妻擅走者徒三年,因而改嫁者流三千里,妾各减一等。
”
9.关于中国古代诉讼、审判制度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西周时期“听讼”为审理民事案件,“断狱”为审理刑事案件
B.唐代县以下乡官、里正对犯罪案件具有纠举责任,对轻微犯罪与民事案件具有调解处理的权力
C.明代的大审是一种会审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
D.清末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
答案:
ABD
解析:
西周时期民事案件成为“讼”,刑事案件成为“狱”,审理民事案件成为“听讼”,审理刑事案件成为“断狱”。
故A项正确。
唐代地方司法机关仍由行政长官监理,县以下乡官、里正对犯罪案件具有纠举责任,对轻微犯罪和民事案件具有调解处理的权力,结果须呈报上级。
故B项正确。
明代的会审制度包括大审,一般五年举行一次,故C项错误。
清末改制,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事务;改大理寺为大理院,是全国最高审判机关。
故D项正确。
10.元朝在法律制度上公开确认各民族的不平等地位,将全国人民分为四等,分别是()
A.蒙古人、色国人
B.色国人、契丹人
C.汉人、南人
D.女真人、南人
答案:
AC
解析:
元朝根据民族的不同和被征服的先后,将全国人民分为四等:
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西夏、回族、中西亚人);第三等是汉人(原金统治下的北方汉人、女真人和契丹人);最低等是南人(南宋统治下的汉族和其他各族)。
等级严格,处通迥异。
11.对明代都察院司法执掌表述正确的是?
A.复核或审理直隶及各省职官犯罪案件
B.复核或审理京师职官犯罪案件
C.对职官犯罪、民人案件奏皇帝裁决
D.复核或审理直隶及各省斩、绞监候案件
答案:
ABD
解析:
明代都察院掌纠察,主要是纠察百司、会审及审理官吏犯罪案件,设有十三道监察御史。
都察院司法执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复核或审理直隶、各省及京师职官犯罪案件;二是复核或审理直隶、各省及京师斩、绞监候案件;三是奉旨监察御史巡按直隶、各省地方,对职官犯罪奏闻皇帝裁决,民人案件或亲审或交两司审理,“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因此,本题A、B、D当选。
12.在清代,有一个人是家里独子,有年老的父母需要赡养,但他犯了死罪,经秋审程序后,发现案情属实,罪名恰当,按清代的法律,处理错误的是()
A.奏请执行死刑
B.流三千里
C.减为徒流
D.按留养奏请皇帝裁决
答案:
ABC
解析:
秋审是清代最重要的死刑复审制度,因在每年秋天举行而得名。
秋审对象主要是全国上报的斩、绞监候案件。
朝审是对刑部判决的重案及京师附近绞、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法网 试题 训练班 法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