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答题模式.docx
- 文档编号:1106902
- 上传时间:2022-10-17
- 格式:DOCX
- 页数:3
- 大小:15.73KB
阅读答题模式.docx
《阅读答题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答题模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阅读解题答题模式
(一)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开头:
开篇点题,总领下文;为下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小说);为下文作辅垫、突出、强调
2、文中:
承上启下
3、结尾: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升华情感(记叙类文章);照应开头/首尾呼应(议论文、记叙类文章、小说)
4、分析句子表达效果
答题模式:
这个句子写了.....,用了什么方法(词语、修辞、句式)表达了什么感情。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
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
用什么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2、排比:
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
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人物)……的感
3、设问:
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
引起读者对……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4、反问:
强调,加强语气等;
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态度(观点,情感)
5、对比:
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
强调了……加强语气
7、引用
答题模式:
1.(引用诗句)增加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加优美或为了说明……,
2.(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三)词语理解
1、删掉带点的字可以吗?
为什么?
答题模式:
这个词准确具体/生动形象写出了......如果删掉了就表示......,所以不能删掉。
2、能用某个词代替带点的词语吗?
为什么?
答题模式:
带点的词语表示......新的词语表示.....如果.用这个词代替带点词语则......所以不能代替。
3、一句话中某几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为什么?
答题模式:
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所以不能调换。
(四)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
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答题模式:
(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
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答题模式:
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
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答题模式:
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五)环境描写
这句(段)话描写了什么景物,推动了什么情节的发展(或者烘托了怎样的气氛;或者衬托了什么人什么样的心情),表达了怎样的效果。
(六)说明文
1、说明方法
列数字:
具体准确
举例子:
更加具体明白
打比方:
形象生动
作比较:
突出强调特点
分类别:
让条理更清楚
2、说明文某段文字的作用:
引出说明对象,提出说明内容,增强文章趣味性,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七)易混术语区分
1、“方式、手法”的区分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手法: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2、“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3、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
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阅读 答题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