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语文的生命之源主题阅读再思考1.docx
- 文档编号:11056636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1.17KB
寻找语文的生命之源主题阅读再思考1.docx
《寻找语文的生命之源主题阅读再思考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找语文的生命之源主题阅读再思考1.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寻找语文的生命之源主题阅读再思考1
寻找语文的生命之源——“主题阅读”再思考
作者:
刘宪华
来源:
人民教育《寻找语文的生命之源——“主题阅读”再思考》 编辑:
张向瑜
从两个案例说起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个单元一般包括单元导读、4篇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等内容,需14个课时。
怎么教?
请看两个迥然不同的案例。
案例1:
普遍惯例
平均1篇课文3个课时,语文园地2个课时。
教学流程大致如下:
第一课时,老师范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然后再读读课文;第二课时,复习生字新词,讲读课文;第三课时,继续讲读课文,做作业。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就在这样的教学流程里徘徊。
案例2:
单元主题教学案例
以单元主题为核心组织教材,进行拓展式“主题阅读”教学。
我校王红影老师,教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同样14课时,她是这样组织教学活动的:
以“痛恨战争,呼唤和平”为主题,让学生默读《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两篇课文,再让学生轻声朗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两篇课文。
读后,以“哪篇文章、哪个段落、哪个句子、哪个词语让你产生‘痛恨战争、渴望和平’的感情”为线索,分享讨论4个课时,之后,让学生自读与之配套的校本教材《新语文主题阅读》里的8篇文章,还是以“痛恨战争,渴望和平”为主题,又进行了4课时的分享讨论。
在这8课时里,学生从这篇文章讨论到那篇文章,从课内讨论到课外,从口语表达到书面表达,进行着多种方式的互动交流。
接着,老师用4课时,和学生一起背诵了与教材配套的校本教材《主题式·经典诵读》里岳飞的《满江红》、余光中的《乡愁》、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3首诗歌。
剩下2课时,学生做作业,老师检测教学效果。
两个案例的最大区别是课程观不同。
案例1是以课文为单位,一篇一篇地教,只关注作者的写作意图、思路,而忽略教材的编辑意图、思路。
将课文从单元中剥离出来,其教学过程,是把美好的文化知识划分成细密的模块,把鲜活的文化肢解分割后,装在“八股文”式的套子里来学,至于课外阅读,听之任之,成了一个盲区。
案例2是把整个单元作为一个系统,将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教材的编辑意图融合,以单元主题为“魂”,遵循“整体性原则”,以一个单元的教材为单位组织教学。
单元主题好比一根藤,课文好比藤上的瓜,以“藤”串“瓜”,进行整体设计。
而且,把与教材配套的另外两套校本教材中相关联的两个单元,组成一个“大单元”,也用“单元主题”串起来,整体施教。
其教学过程,用大语文观统领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各个知识点放在一个大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内来指导。
在相同的时间内,学生的阅读量是传统教法的4倍以上。
我们把这种教法叫做“单元主题阅读教学”。
两个案例,反映了两种课程观,前者是“教教材”,以传授知识为本,把一套教材当作课程的全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后者是“用教材教”,以人的发展为本,拓展和丰富了课程资源。
这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语文教育的根本是什么?
笔者以为,就是要按照儿童的心智成长规律,帮助儿童认识语言,传承文化。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精神生命的成长史。
请看一些名人的成长史与他们的阅读史。
唐德刚说他自己能成为历史学家,写出不盲从、有见识的专著,得益于他心里装着《资治通鉴》这部大书。
张爱玲找到了《红楼梦》,就找到了自己的作家梦,她说她差不多年年看《红楼梦》。
读书读到总想读自己读过的某几本书时,就已经进入了书籍与命运同在的境界。
书籍是有生命的,每一本书都是在遇到能读懂它的人才显示出生命的活力与魅力。
所以,“主题阅读”呼唤“少一点讲解,多一些诵读;少一点提问,多一些阅读;少一点模式训练,多一些文化建构”。
如于永正老师所言:
“语文能力是读书读出来的,不是做题做出来的,也不是老师讲出来的。
课堂上老师必要的讲解不可少,但语文能力的形成,靠语文实践。
读课外书应该是最重要的家庭作业。
”
批注法:
用思想和心灵读书
通过多年的研究,我们形成了“一主两翼”的“主题阅读”课程体系。
“一主”,就是以人教版教材为主体;“两翼”,一是与教材单元主题配套的校本教材《新语文主题阅读》,每单元8篇文章;二是与教材单元主题配套的校本教材《主题式·经典诵读》,每单元10首诗歌。
这一课程体系,为开展主题阅读提供了教材保证。
此外,我们还研究了与之相适应的一套教学法,即“批注式阅读”和“主题式诵读”。
方法是为内容和目的服务的。
“一主两翼”的教材体系,催生了“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体系。
上述案例2就是典型的“单元主题教学”法教学流程。
下面着重谈谈“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的学法。
学《新语文主题阅读》时,主要用“批注法”;学《主题式·经典诵读》时,主要用“诵读法”。
“批注阅读”是以自觉为基础,以自学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画、注、批为载体,以理解文本、提高自学能力为目的的一种阅读方法。
这一学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清朝康熙皇帝从不把自己看过的书送给别人,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在书上做了记录。
毛泽东读过的《二十四史》批注得密密麻麻。
这种读书方法,就是徐特立先生提倡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我们每个人回忆一下自己读过的书,遇到精彩处,或是引起自己的共鸣,或是与自己的看法相悖,也都自觉不自觉地画上了一些记号,或者发一通议论,批上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这样读书,眼到、心到、情到,真正走进了文本,与作者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可能会有人说,教材都学不完,怎么去阅读课外的内容呀?
还学什么批注阅读!
语文课时是有限的,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既把教材内容教好,又能有质量地进行课外阅读呢?
“主题阅读”的回答是:
没有“依托教材,立足课堂”的阅读指导,就没有课外阅读的高效。
方法是在课堂上得到的(这叫“得法于课内”),而阅读能力则是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最终形成的(这叫“得益于课外”)。
实现课内、课外阅读一体化,要具备4个要素:
一是阅读素材;二是阅读环境;三是阅读的主题;四是阅读的方法。
前两个要素可以是多元的、多变的、不同的,而后两个要素是稳定的、贯穿始终的。
具体说,就是无论我们读哪些内容,读哪本书,采用什么样的课型,组织什么样的阅读活动,围绕一个主题总比毫无目的的泛读要好,而在学生自读的过程中采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总比一掠而过好。
主题式批注阅读,是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到主题的思想、主题的精神、主题的情感。
这过程,是从形式到内容,再从内容到形式,从“文”到“道”,从“道”到“文”,从理解到吸收,从吸收到表达的思维加工过程。
比如学生在自读《大禹治水》、《虎门销烟》时,也许没有能力批注出准确的主题,也许还不能用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概括出历史英雄怎样伟大,但是学生在自己的圈圈点点中,欣赏崇敬大禹、林则徐这样的人,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阅读的初步意义就实现了。
如果我们能及时由这两篇课文,引导儿童去读整本的《历史名人故事》、《林则徐传记》,那么学生就会受到更多崇高人格的激励、熏陶,并学到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和技巧。
诵读法:
把经典“吞”到肚子里
运用主题式经典诵读,首先是由内容决定的:
一是选文经典,注重了教育与文化的共生。
在选编《主题式·经典诵读》时,我们努力选入那些经过大浪淘沙积淀下来的经典作品。
学生在童年时期若能把它们背诵下来,将终生受益。
二是在表现形式上全是诗词、韵文,这些诗文语言精炼,朗朗上口,有很强的节奏感、音乐美,为儿童所喜闻乐见,适合诵读。
诵读和一般阅读不同。
诵读是通过视觉接受文字信息,经过大脑加工,转化为语言表达出来,是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
这个过程,是一个“阅读——思考——表达”的思维过程;是一个“吸收——转化——输出”的信息传导过程,是读者与文本进行深层次对话、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让主题的情感融入学生的血液,塑造学生的心灵;是让主题的精神浸入学生的骨髓,树立起学生的精神生命。
用“诵读”学习语言,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
我们在继承中发展,并赋予它新的生命。
在“主题式经典诵读”中,我们主要采用3种方式:
一是先诵读后反刍的“鲸吞诵读法”,即利用小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把一些内容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经典,背诵下来,“吞下去”,高效积累,如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等。
二是先理解再诵读的“蚕食诵读法”。
这种方法适合那些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篇目,值得慢慢品味、咀嚼、体味、感悟,是一种欣赏性诵读。
如诵读岳飞的《满江红》,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
三是“鸟鸣诵读法”,即围绕一个主题,在一定范围内,让学生自主选择读哪些篇目,留给孩子自主阅读的空间,进行散文式的“形散而神不散”的个性化阅读。
其过程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其乐融融。
三种类型的诵读方法,适用不同的文本,让学生诵出精神,诵出情感,诵出语言的魅力。
下面,我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鸟鸣诵读法”。
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主题是:
“走近毛泽东”。
我首先告诉学生,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我们从他的诗中,就能感受到他伟人的风采。
然后我让学生说出自己了解的毛泽东诗词的题目。
有的学生说教材里有《七律·长征》,有的说《新语文主题阅读》上有《沁园春·雪》,有的说会背诵教材后面“日积月累”中的《卜算子·咏梅》……于是我说:
“课文中有一篇文章叫《开国大典》,你选一篇在1949年开国大典之前毛泽东写的诗词,把它背下来。
”
结果,全班48名学生选了32首。
每人诵读一首诗,当然非常容易,一天就完成了诵读任务。
在晨读课上,学生们像小鸟一样,欣喜地报读自己的那首诗。
就这样,一个晨读,几乎每个学生都能朗诵一次,经过三五天的时间,当每个同学都朗诵得自然流畅、感情充沛时,我提出新的要求:
查找自己朗诵的那首诗是毛泽东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句话?
说说为什么喜欢?
然后让他们在小组中再次“鸣叫”(汇报)。
听的学生像老师那样,为“鸣叫”的学生指出优缺点,并选出代表,到班级前边“鸣叫”。
就这样你说我说抢着说,你背我背比着背,有时两个同学背的诗是同一首,为了表现自己,有的同学把这一时期的党史和毛泽东的作战计划都拿到课堂上来说。
经过10个晨读,10节语文课,结果不是每个学生只学会一首诗词,几乎每个学生都学会了32首诗词。
于是再用2课时,让学生了解毛泽东凡人的情怀。
我先告诉学生,伟大领袖毛泽东有个小名叫“石三伢子”。
这个“石三伢子”4岁的时候就能把“百家姓”背下来。
我还告诉学生,毛泽东一生喜欢游泳。
他看戏(《白蛇传》)的时候,曾经拍案而起;得知儿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中牺牲后,他和所有父亲一样,内心充满了痛苦……结果一节课学生就把教材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读完了(读不完的回家继续读),同时还读了《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韶山出了个毛泽东》、《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一生喜欢游泳》等。
第二天,在汇报时,好多学生都讲到了《韶山出了个毛泽东》中的毛泽东和白胡子老头顶嘴、讲道理的故事。
学生们都感觉到了毛泽东不仅是个伟人,也是个凡人,甚至和自己有一样的地方。
最后再用2课时,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边读,一边结合《开国大典》思考,你心中的毛泽东是个怎样的人?
如果有兴趣可写一个小短评。
无论采用哪一种诵读课型,都要强调掌握朗诵的方法,感悟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让学生在字斟句酌、字正腔圆的诵读中“心领神会,寓情于声”,感悟主题的灵动性与情感性。
刘宪华简介:
刘宪华,“主题阅读”发起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理事,《新语文主题阅读》《主题式·经典诵读》读本总策划、主编,主持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主题阅读实验研究”课题。
曾任吉林省第十届人大代表,吉林省科研型名校长,2003年作为特殊人才被深圳市引进。
主要著作有《主题阅读·三人行》《激发生命的力量》《刘宪华教育思想演说》等,在《人民教育》、《吉林教育》《中国教育报》《小学语文教师》等专业媒体发表论文百余篇。
“主题阅读,塑造心灵的阅读!
”这是主题阅读发起人刘宪华校长的语文教学改革理念。
刘宪华认为“在这样一个时代,读什么书,是一个比读不读书更重要的问题。
”她倡导:
茫茫书海,要让儿童有主题的阅读;浩浩文化,要让儿童有主题的积淀!
为此,她们以教材为中心,编写了自己“主题阅读”课程:
《新语文主题阅读》《主题式·经典诵读》两套读本,此读本在杭州、石家庄、鄂尔多斯、广西桂平等全国各地得到广泛应用;为使“主题阅读”实验学校研究的深入,特创建“声像一体化”的“新语文主题阅读”网站,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陆恕著有《主题阅读·三人行》;每年一次的“主题阅读教学研究会”已经成为全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品牌。
“南方卫视”“深圳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多家媒体报道:
新语文主题阅读的实验成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寻找 语文 生命 主题 阅读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