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业讲评课教案doc.docx
- 文档编号:11055590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0.79KB
语文作业讲评课教案doc.docx
《语文作业讲评课教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作业讲评课教案doc.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作业讲评课教案doc
语文作业讲评课教案
篇一:
初中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初二语文月考试题试卷评讲课
二、师生讲评试卷:
考点:
句子衔接连贯
句子连贯题目属于基础表达题目,学生大多凭语感做题,应让同学多总结方法。
典型错题讲解:
1、学生一起通过展示错题,回顾常见句子培养学生找出连贯
错误,发现问题
2、训练句子的能力。
连贯的题目,
考题4.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掌握做有关句...是()子连贯题目的景区内有大小溪流40多条,把四面山点缀得绚丽多姿,气象万
oooo万O
。
观内有艰深难识的诡异字体和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一奇联”。
①历经千载的朝源观,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
而以道教为主的人
文景观。
%1落水成瀑,128挂瀑布飞悬于山间各具形态,80米以上高度的瀑布就达14处。
%1在幽幽的密林深处,隐藏着先人们创造的灿烂文化。
%1其中望乡台瀑布以40米宽、152米高成为中华第一高瀑,引领了四面山瀑布风骚。
A.④②③①B.③②④①C.②④③①D.②④①③
所谓“连贯”就是围绕一定的中心,按一定的叙述角度和一定的顺序作表达,使之前后照应,结合紧密,语气上一气贯通。
考查的是书面语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和衔接问题。
语言连贯题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选项间不是对与错的差别,各选项有可能全是
正确的,只是有优有劣。
所以不能总是用区分正误的思路来考虑问题,而应该细
心比较,找出表达效果最好的那一项。
一、陈述对象(话题、叙述角度)的同一
在表现一个中心意思时,要围绕一个话题来安排句子,保持陈述对象或叙述角度的一致,而任意转换话题,容易造成思维的混乱。
因此在做题时,看前后语句的陈述对象(主语、话题、叙述角度)是否保持同一,是常见的解题思路。
例如:
语段的甲乙两处,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白帝城在四川奉节县城东四公里处(甲)。
这是三国时蜀主刘备兵败托孤之处,(乙)。
白帝城扼守瞿塘峡的西口,江面狭窄,水势湍急。
甲:
a、高峡背依,长江下临。
b、背依高峡,下临长江。
乙:
a、城内有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
b、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就在城内。
A、甲a乙bB、甲a乙aC、甲b乙aD、甲b乙b
分析:
保持话题的一致性实际是保持了句子的主语的一致性。
整个句子的话题是''白帝城”,甲a(高峡背依,长江下临)的主语是“高峡”“长江”,与话题不符,要排除。
故A、B两项不是答案。
乙b(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就在城内)的主语是“古迹”,也与话题不符,要排除,故D项不是答案。
只有C项甲b乙a的主语都是“白帝
城”,与句子话题一致,为正确答案。
二、把握语句的结构的对称性(句子结构是否一致)
汉语表达既讲究语调的抑扬顿挫,也追求形式的对称与完美。
古诗词在这一方面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在现代文的语言运用上,力求语言表达形式上整齐优化,也是每一位有成就的作者所追求的艺术效果。
我们在谴词造句时,要注意句式的一致;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主动句与被动句,肯定句与否定句,这些语句在运用时一般要把同类放在一起,而不把异类的掺杂在一起用。
知道这一点,有利于我们从句子形式的角度把握解题技巧。
例如:
与原句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她年纪大约二十六七,,两颊却还是红的。
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
A、青黄脸色B、脸色青黄C、青黄着脸色D现出青黄脸色
三、巧用排除法,先易后难。
教师点评:
要求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
力求做到信,达,雅。
延伸:
文言文翻译技巧
1、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翻译句子。
2、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
3、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表达出来。
训练:
翻译试卷中的句子
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⑵绝幟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考点:
说明文中说明方法的运用。
中学阶段要求掌握的说明方法有:
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分类别、列图表、引用等,掌握说明方法的难点在于把握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
说明方法的作用是有基本规律的:
举例子易典型反映一般,更真切地说明实物的特点。
如:
赵州桥横跨在液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石拱桥。
列数字增强说明的科学性、权威性。
如;1956年9月24日,上海出现的一次龙卷风,把11万公斤重的油桶轻轻举起,抛到15米高的空中。
作比较突出实物的某一特征。
如;如果把一万种每本十五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他的重量大约有五吨,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十五公斤。
下定义准确简明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如;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分类别使说明更准确、明晰。
如;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可以称之为“游击战”。
。
。
。
。
。
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
打比方使被说明的事物生动浅显、形象可感。
如;卷云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列图表使抽象事物变得具体,使复杂事物简洁明白。
如;《统筹方法》
引用增强说明的科学性、说服力。
如;我国早在两千年前的周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
篇二:
语文试卷讲评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月考试卷讲评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评,总结答题点,归类题型。
2、分析卷面失分原因,回顾类似题型,归纳总结,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
3、查缺补漏,帮助学生克服不自信的心理,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针对失分原因逐题确定讲评重点,教给学生克服这些问题的基本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
题型变换演练,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使学生走进考场能适应各种新的题型。
做到胸有成竹,处变不惊。
教法:
讲练结合
学法:
在总结中提升能力,在训练中提髙。
手段:
多媒体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当一张考卷拿到手的时候,我想很多同学第一件事就是看几分,但是当知道了分数之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我想就是静下心来好好考虑为什么会考成这样。
其实,考卷上的错误并不是真的都是你不会的,当你拿到卷子的时候,如果重回考试现场,那么我相信很多同学一定马上又得做对许多,为什么?
因为,你们考完之后都知道了一些是自己不小心做错的。
这张试卷,大家对基础知识题掌握的较好,但后面的改写句子,全班错的较多。
一、试卷和得分及失分情况分析(既能使学生认识到进步,也能使一些同
学意识到不足)
二、总结失误原因重新审试试卷,自行修改
1、学生重新查看自己的试卷,尝试自行修改。
2、汇报修改情况,提高学生信心。
三、典型错例分析点评,错误原因归类
通过带领学生回顾题型来强化学生的记忆,通过错例分析和将错误原因归类来给学生敲好警钟,避免其再犯此等错误。
点拨归纳:
试卷第一题,字词填空。
1•错误分析:
部分学生无法正确写出“抱歉”“阻挠”
2.教给方法,a.结合字词的类别,理解字面上的意思
点拨归纳:
改写句子第1小题:
缩句。
1.理解怎样缩句及它的使用情况
2•掌握答题步骤,自行修改
3.交流纠错
4.类型练习
总结:
1•数量词、表示程度的词、时间地点的词均不要
2•形容词不要,“的”“地”前的词语不要,“得”后的词语不要
3•在(中、里、上、下)等表示方位的词,不要。
4•但,“着、了、过”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没有独立性,所以是不能删的。
一、缩句练习。
1•焰火在夜空里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焰火构成了图案。
2.在农民的辛勤劳动下,今年的小麦长势十分良好。
小麦长势良好。
3.小红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
小红看着新书。
4.山沟的柿子树上结满了好多的柿子。
柿子树上结满了柿子。
5.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
鲸不是鱼类。
6.可爱的小演员差点儿在舞台上摔倒。
小演员儿差点儿摔倒。
点拨归纳:
试卷口语交际题,
1.分析错情,此题错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不理解
意思;另一方面是学生知道意思后难以表达。
2.
3.
4.
5.掌握方法,多读,理解句意,根据题目和句意作答。
学自行修改。
拓展练习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讨论:
各个组长负责,本组对不会的题一块讨论解决。
总结:
万变不离其宗,要想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就必须做到认认真真读透文本,要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善于自觉主动地学习新知识。
只要这样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作业:
练习题(6个缩句,一篇口语交际),同时,讲老师整理的缩句的总结,写到自己的语文课本上。
篇三:
六年级作文讲评教案
《我的小伙伴》作文讲评课设计
城西小学陈娅
教学理念:
传统的作文批改是教师的“幕后工作”,只注重教师的精细批改,逐渐形成了学生写完了事、教师批完了事的不良现象,很少有学生关注教师的评语,导致作文教学始终在原地踏步。
叶圣陶先生曾说:
“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
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
”“互评互改”作文教学要求教师把“幕后工作”搬到课堂中来,师生共同参与,将批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
学生可在这个环境中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发表个人的观点,培养其创新精神,同时还能意识到自身的不足。
教师示范批改,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小组合作评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评改意见交换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后总结反思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作文,强化学生少写错别字和病句的作文意识。
2、互相探讨,发现自己作文的闪光点,学习别人作文的优秀之处,激发学写作文的兴趣。
3、根据作文评改要求,会写简单的旁评和总评,提升作文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文章不厌百回改”。
名人大家为了把文章改得更好,他们有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有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还
有的“语不惊人死不休”。
著名作家老舍写《春华秋实》,共修改了12次;杨朔写《雪浪花》,全文仅3000字左右,却修改了两百多处;鲁迅先生仅1000多字的文章《一件小事》,改动就有15处之多;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写的《为克来塞尔乐章而作》一文,全文只有5页那么长,而手稿却有800页之多。
可见,文章修改在我们作文工程中的重要性。
二、梳理评改作文的标准
(一)常规习作要求:
边复习边出现在大屏幕上。
(20
分)
如:
修改错别字、圈画出好词好句、字数充足、字面整洁、书写工整、修改标点符号、结构完整、符合题意等。
(二)本次习作评改要求及分数比例分配:
1、回忆《少年闰土》的写作特点一一四件事情刻画出了闰土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特点。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使闰土的特点生动形象,深入人心。
2、这一次习作的要求:
(1)事例是否反映小伙伴的特点;
(30分)
(2)描写的刻画是否生动形象;(30分)(3)展现一些习作的闪光点。
(如:
巧设悬疑、然等等)(每个闪光点10分)
(三)示范评改作文:
1、指名上台介绍自己的作文思维导图,师生根据评改标准及导图内容共同完成此文的评改。
2、自读作文,初步完成个人的常规评改。
(四)小组互评作文:
组长轮读每篇作文,并组织大家评论。
每个成员轮流当评论记录员,根据大家的意见写下来。
评完之后做好“好文分享表”。
(五)分享评改成果:
1、分享小组突出的作文题目;
2、分享精彩的语句语段;
3、分享完整的佳作(教师在巡视中去发现);
作文评改细则:
1、积累摘抄:
每词2分,每句5分,每段8分,整洁美观分5分(组评)。
2、构思:
符合要求5分。
3、思维导图:
要求美观、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细节到位。
(10分)
4、常规习作要求:
(20分)
5、事例是否反映小伙伴的特点;(30分)
6、描写的刻画是否生动形象;(30分)
7、展现一些习作的闪光点。
(如:
巧设悬疑、过渡自然等)(每个闪光点10分)
8、到位旁评每个加5分、总评5分。
(老师来给分)
篇四: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2019-3-17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试卷分析,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与整理。
2、过程与方法:
归纳总结各知识点,做到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举一反三。
【重点难点】
1.抓住典型题目和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把握解题思路,总结解题一般规律。
2•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学习过程】
一、学生得分情况一览
二、错因分析:
(一)选择题
(二)11、文言文翻译
(1)家业农,不任作苦,委耒耦,慨叹而去之。
(5分)
学生答案示例:
%1家里的祖业是当农民,元达不情愿耕作的辛苦,委屈于耒耦,因此叹着气离开了故乡。
%1家里田地农活,他不喜欢担负劳苦,给他耕地用具,就感慨叹息着离开。
%1元达在家以农为生,不能忍受劳作的辛苦,放下耒藉,感慨而又叹息地离开。
(2)虽盗贼无赖,亦厕其间,与屠狗贩缗者何以异哉?
(5分)
学生答案示例:
%1虽然是盗贼、无赖,也大多处身于这些人之间,与屠夫与商人有什么不同的呢?
%1即使是盗贼无赖不守信用的人也进入朝廷内,这和杀狗的、贩卖缗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1即使盗贼无赖,也从其中参与,这与屠夫狗贩卖杂货的人有什么不同呢?
(三)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3分)
学生答案示例:
本首诗表现了诗人游庐山借宿在栖贤寺所发出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
厌倦和超然物外之情,由诗中“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可看出。
(2)请从“动”和“静”的角度赏析颔联。
(5分)
学生答案示例:
“千山月午”是静景,“一壑泉鸣”是动景。
诗人描绘了静的月光和动的泉鸣,
动静结合,灵动丰富,使意境更充实,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四)文学作品阅读:
14o文章第1段描写张翰“苑鲂之思”的情景,作者这样
安排有什么好处?
(4分)
学生答案示例:
%1引出下文作者要写的苑菜,并为下文埋下了伏笔,体现了苑菜之思就是故乡之思。
%1以一段历史故事作开头写“苑鲂之思”,既为下文写苑菜做铺垫,又能引起读者对本文
的阅读兴趣。
%1作者这样来安排不仅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也能够为下文做铺垫,引起下文,
点明中心。
17•文章倒数第2段中为什么对苑菜进行细致的描绘?
最后一段作者写自己两次吃到的苑菜
的味道都“没什么特别”,其用意何在?
学生答案示例:
%1倒数第2段对苑菜细致的描绘为了体现苑菜非常平常。
苑菜本身并没有多少特别,人们
喝了它的汤,回味着汤味,让人想到了故乡,让人引发出对故乡的思念,苑菜之味,就是故
乡的味道。
%1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苑菜的平常,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以此为下文突出中心,做铺
垫。
用意是为了表明苑菜的确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以此来突出中心,升华主题。
%1作者拿自己老家的苑菜与江南的苑菜做细致比较,意在突出江南的苑菜数量多,品质好,
是一种思乡之物。
意在突显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无味之味真是令人心醉”,而这“无味之
味”就是故乡的味道。
三、突破重难点:
(一)、文言文翻译原则及方法:
要求采用直译的方式,但遇到难以直译或直译后表达
不出原文意蕴时,也可酌情采用意译。
这里说的直译,是指将原文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之
中,包括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和所采用的表达方式。
而意译,则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
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甚至可以采用和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
高考固然
要求考生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文言材料的内容,但更要求考生能从微观上理解文言文字词句
式等语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与现代汉语的差别。
目前髙考中的文言文翻译多是从前面阅读材
料中选几个句子进行翻译,因此翻译的第一个步骤就是通读文言阅读材料,并借助选择题的
选项整体把握文意,为翻译局部的语句打好基础,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
第二步,按
照词序,逐词落实,进行一句句对译。
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
推敲。
第三步,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还要掌握一些具体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概括为“留、补、换、删、调、”五个字。
“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古代国名、朝代名、年号、人名、
地名、官名、政区名,以及器物、度量,典章制度等专名之称。
这些词均不必翻译,原样保
留。
如:
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
“补”1.文言文中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已变成复音的要补成复音词。
如:
①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②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2.文言文中与今已有差距的简练说法,要参照文中语句的含义作适当的补充。
如:
焚百家之言。
不宜把“言”译为“话”,而应译为“记载言论的著作”。
又如: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这里的“言”不是“说”,而应译为“用文字表述、记载”。
3.一些铺叙繁笔,可凝缩简述。
如:
席卷天下、囊括四海、包举宇内、并吞八荒。
可缩译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4.遇到文言中的省略之处,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省略的内容。
“换”文言中有不少用语,现代虽然还用,但已不是古代的意思,翻译时都应换用与
之相应的现代说法。
如:
先帝不以臣卑鄙(译为地位低,见识浅),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译为旧事,前例)。
对通假字,要按本意去翻译。
“删”文言中有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没有和它相当的词,或者没有必要译出,勉强
翻译反而不顺,对这样的虚词就可以删去不译。
例如句首的发语词、句中的语助词、在句中
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的助词等虚词,均可略去不译。
如: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调”近年来高考文言文翻译十分重视古汉语特有句式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的考查,翻译
这些语言考查点时,都要按照现代汉语语法要求调整过来。
如: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短屈原于顷襄王。
④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二)、诗歌鉴赏题方法(思想情感类参考诗歌单元学案)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
(1)三看:
看题目明确对象,看作者知人论世,看注释了解写作背景。
(2)分析诗歌内容:
抓住意象特征,把握作者情感。
(3)答题规范模式:
本诗描写了?
?
景物,写出了景物?
?
特征,运用了?
?
手法,渲染
了?
?
氛围,抒发了诗人?
?
情感。
(%1)文学作品阅读题
例如:
09年全国卷I《彩色的荒漠》
14.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
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4分)
答案:
1、①戈壁滩环境的恶劣;②戈壁滩色彩的单调。
2、①为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人民所做的巨大贡献埋下伏笔;②与下文要描写的彩色
荒漠形成鲜明对比;③先抑后扬,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例如:
09年全国卷II《岳桦》
14•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山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记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答案:
①补充解释旅行中的印象;②为下文描写岳桦进行铺垫。
1.分析:
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一般应两方面去分析:
(1).内容上,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
(2).
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
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
2•技巧点拨:
(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
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人手)。
比如开头段统摄全篇。
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过
渡段承上启下;结尾段呼应前文,深化主旨,卒章显志。
(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
作用作答。
四、反馈练习:
(一)、(09年湖北卷)孟德传[宋]苏轼
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
少而好山林。
既为兵,不获如志。
嘉祐中,戍秦州。
秦中多名山,德逃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
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
候
者所执,德自分死矣。
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
“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
”德具道本末。
..
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
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
至今往来诸山中,亦
无他异能。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
(2)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
答案:
(1)(孟德)用他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和十个饼,携带
(这些东西)进入山中。
(2)张安道正好执掌秦州,孟德托言有病,得以脱离军籍成为老百姓。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鹏鹄天(宋范成大)[注]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
醉醵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残酒片时清。
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醉醵:
一种观赏植物。
(1)词的上片运用哪些手法来描写春日风光的?
试作简要分析。
答:
(2)结合词的下片简要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
答:
答案
(1)运用色彩对比、动静相衬的手法来描写春日风光的,“嫩绿”与“红英”对比,
静态的嫩叶及小红英与动态的蜂儿及燕子相衬。
(2)面对春的离去,作客在外的词人只好借酒消愁,混过这恼人的花月良宵,迎接新一
天的到来;表达了词人的伤春之情和飘零之感。
(三)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我对黑暗的柔情(迟子健)
%1我回到故乡时,已是晚秋的时令了。
农人们在田地里起着土豆和白菜,采山的人还想
在山林中做最后的淘金,他们身披落叶,寻觅着毛茸茸的蘑菇。
小城的集市上,卖棉鞋棉帽
的人多了起来,大兴安岭的冬天就要来了。
%1窗外的河坝下,草已枯了。
夏季时繁星一般闪烁在河畔草滩上的野花,一朵都寻不见
To母亲侍弄的花圃,昨天还花团锦簇的,一夜的霜冻,就让它们腰肢摧折,花容失色。
%1大自然的花季过去了,而居室的花季还在。
母亲摆在我书房南窗前的几盆花,有模有
样地开着。
蜜蜂在户外没有可采的花蜜了,当我开窗通风的时候,它们就飞进屋子,寻寻觅
觅的。
不知它们青睐的是金黄的秋菊,还是水红的灯笼花?
%1那天下午,我关窗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只金色的蜜蜂。
它蜷缩在窗槻下,好像采蜜采
累了,正在甜睡。
我想都没想,捉起它,欲把它放生。
然而就在我扬起胳膊的那个瞬间,我
左手的拇指忽然针刺般地剧痛,我意识到蜜蜂蛰了我了,连忙把它撇到窗外。
%1蜜蜂走了,它留在我拇指上的,是一根蜂针。
蜂针不长,很细,附着白色的絮状物,
我把它拔了出来。
我小的时候,不止一次被蜜蜂蛰过,记得有一次在北极村,我撞上马蜂窝,
倾巢而出的马蜂蛰得我面部红肿,疼得我在炕上直打滚。
%1别看这只蜜蜂了无生气的样子,它的能量实在是大。
我的拇指顷刻间肿胀起来,而且
疼痛难忍。
我懊恼极了,蜜蜂一定以为我要致它于死地,才使出它的杀手铜。
而蛰过了人的
蜜蜂,会气绝身亡,即使我把它放到窗外,它也不会再飞翔,注定要化做尘埃了。
我和它,
两败俱伤。
%1我以为疼痛会像闪电一样消逝的,然而我错了。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
到了晚饭的时候,我的拇指仍然锥心刺骨地疼。
天刚黑,我便钻进被窝,想着进入梦乡了,
就会忘记疼痛。
然而辗转着熬到深夜,疼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像涨潮的海水一样,一浪高
过一浪。
我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作业 讲评 教案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