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移民.docx
- 文档编号:11045070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6.52KB
中国历史移民.docx
《中国历史移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移民.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历史移民
中国历史上的大移民及其影响中国历史上的大移民及其影响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大移民,中國歷史上的大移民,中國歷史上的移民城市的文章。
东区包括长江下游及淮河流域,以接受黄河流域下游及今山东、河北及河南东部的移民为主。
西区包括长江流域上游及汉水流域,以接受今甘肃、陕西、山西及河南西部移民为主。
移
从晋怀帝永嘉年间到南朝宋元嘉年间(307—453年),南迁移民的高潮有四次。
第一次:
永嘉初,今河北(以下提到的省名均系今名)、山东、山西、河南以及江苏、安徽二省淮北部分的流民相继渡淮河、长江南迁。
东晋元帝太兴三年(320年)在建康设置了第一个侨县——怀德县,以安置流民。
以后.又陆续设置了徐、兖、幽、冀、青、并、司诸侨州郡县于长江南北。
第二次:
东晋成帝初(326年后),江淮间大乱.淮南居民以及原来侨居在淮南的北方人纷纷渡长江南迁。
第三次:
东晋成帝末(362——365年)及以后一二十年间,中原战乱不断,关中所遭破坏尤其严重,今陕西、甘肃境内的人口南迁汉水流域,一部分进入四川盆地。
。
第四次:
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424—453年)和明帝泰始年间(465—471年),一度由宋武帝收复的中原地区重新失陷,淮北各州也由北魏占领,大量人口渡淮南迁,因而在淮南新设了司、兖、徐、青等侨州及其他一些侨郡县。
氐人的战乱还迫使关陇流民南迁汉水流域和四川北部。
这几次移民高潮历时100多年,移民南迁的路线主要有东西二线:
东线:
以循邗沟和淮河流域东南向的支流为主,向东南方向迁移,因此处于邗沟南端的今江苏扬州及其长江对岸的今镇江、常州一带成为山东及苏北移民的集合地,河南人也大多向东南迁入安徽,而不是向正南进入湖北。
西线:
水路是循汉水南下,所以沿汉水的南郑(今陕西汉中)和襄阳成为移民重要的集散地。
陆路则取金牛道(南栈道)进入四川。
按今地划分,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苏省,在今南京、镇江、常州一带最为集中,苏北地区则以扬州、淮阴等地为主。
移民的来源,山东占了一半以上,其次是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本省和安徽的淮北部分也是移民来源之一。
第二位是安徽。
其境内的移民来自北方,以河南为最大部分,其次为河北、山东、山西。
本省淮北的移民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少部分来自江苏北部。
侨郡县大多散处于江淮之间,江南仅在今芜湖附近。
湖北境内长江上游今江陵、松滋一带的移民主要来自山西、陕西、河南,少量来自安徽和江苏的淮河流域。
长江下游今武昌、黄梅一带的移民大多来自河南,也有一些安徽淮北的移民。
但湖北接受移民的主要地区还是汉水流域,上自今郧西、竹溪,下至今宜城、钟祥,而以襄阳为中心。
来自陕西的移民数量最多,其次是河南、甘肃,再次为河北、山西、安徽、四川。
江西、湖南二省距中原已远,移民到达的较少,仅在北部一小部分设置了几个侨县。
河南南部淮河流域也设有若干侨县,主要安置本省北部流民,其中也有少数来自陕西、甘肃及本省南部邻区。
陕西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安置的移民几乎都是来自甘肃、四川和本省北部。
山东今黄河以东南地区因一度为南朝宋所有,所以也曾设置侨州郡县,接纳的移民以河北的为主,其余为河南北部及山西移民。
总而言之,移民迁入地可以分为东西二区:
东区包括长江下游及淮河流域,以接受黄河流域下游及今山东、河北及河南东部的移民为主。
西区包括长江流域上游及汉水流域,以接受今甘肃、陕西、山西及河南西部移民为主。
移民总数在700万。
二、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移民——安史乱后中原汉族的南迁
李白《永王东巡歌》诗云: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分布广大南方地区。
南迁路线主要有东、中、西二路。
东路自华北平原进人淮南、江南,尔后主要经皖南、浙西金衢盆地进入江西。
再分二支,一支南下岭南;一支翻越武夷山进入福建。
东路以当时全国交通命脉大运河为主干,兼用汴河、泗水等河流,构成一条宽阔的西北—东南向的水运交通带,将华北平原与淮南、江南连接起来,并向南延伸到江西、福建等地。
大批难民涌向淮南、江南、江西,不依赖运河是难以想象的。
中路自关中和华北平原西部进入今南阳、襄阳一带,尔后南下,穿过湖北南部和湖南全境,进入岭南。
此路北面分别连接首部长安和东都洛阳。
从洛阳沿伏牛山东麓南行,道路较为平坦,到南阳或襄阳后,即可乘船沿汉水南下。
从长安到荆襄,先走陆路,越过商山后即可顺流南下襄阳。
西路自关中越秦岭进入汉中地区和四川盆地,需经褒斜道、子午道等栈道。
这些道路崎岖难行,但因与长安近在咫尺,一旦都城危急,统治者仍不得不率领文武百官、平民百姓踏上艰难的旅途。
此次南迁历时一个半世纪,直到北宋初年,人数不可考,但完成了中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
三、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移民——靖康乱后的南迁
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移民,持续—个半世纪,其中规模较大、人数较集中的迁移大致有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靖康元年至绍兴十一年(1126—1141年)。
靖康以后北方人民南迁以本阶段人数最多,短短十余年,“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
绍兴十一年,宋金和约达成,和约规定南宋不得接收金朝“逃亡之人”,南迁的浪潮始告消退。
第二阶段,绍兴三十一年至隆兴二年(1161—1164年)。
金主完颜亮破坏宋金和约,大举南侵。
第三阶段,开禧二年至嘉定元年(1206一1208年)。
第四阶段,嘉定十年至十七年(1217一1224年)。
嘉定七年(金贞佑二年),因受蒙古军队威胁,金朝自中都(今北京)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市),并于十年大举攻宋。
南宋则发檄招喻金朝军民。
嘉定十七年,金向宋求和,派官至光州声明更不南下。
第五阶段,绍定四年至端平元年(1231一1234年)。
第六阶段,端平二年至景定元年(1235—1260年)。
第七阶段,德佑二年至宋亡(1276——1279年)。
此次南迁路线与安史乱后中原汉族的南迁路线相同,南迁大约500万。
南宋内部的移民:
(一)是江西路、两浙路福建路迁入淮南东、西路。
(二)是福建外迁潮州、梅州,广东西部沿海、海南岛沿海、广西沿海,以及澎湖和温州。
(三)是江西西移湖南,其次北移湖北鄂东山区和江汉平原边缘及安徽宿松。
(四)是江西东南及福建西南汀州客家南迁广东东部梅州。
安徽:
1)淮河区凤阳府,来自江南,山西,宿州怀远以西及寿州霍丘来自山东。
2)皖江南北安庆池州,来自江西(瓦屑坝),滁州来自东南。
江苏:
苏北来自安徽江西(自称苏州阊门)
湖北:
江汉平原三分之二来自南昌府。
鄂东鄂北来自饶州南昌。
湖南:
湘北来自江西,湘南主要是军籍来自浙皖苏鲁(以南京为中心的南直隶),湘中业自湖南;湘西土著居多,移入多军事移民。
四川:
来自湖北红安、麻城居多。
山西:
迁入河北、河北、山东。
云贵:
驻留士兵多江苏安徽上海,自称南京杨柳巷。
明初大移民是是典型的政府行为,强迫人民迁徙。
1367年开始,从太湖流域、山西北部及河北真定、广东珠江流域、山东等地迁民移入凤阳地区,总数约50万,移民总数约点总人口80。
苏北扬州、淮安二府在洪武年间接受了来自苏州、徽州和江西的移民约57万。
此外,将在南京(现在上海江苏安徽)的军士迁往云贵戍边约数十万;迁山西人于河北、豫北;迁浙西及山西民于滁、和等州和北平、山东、河南等地;迁江西人口至湖广,迁湖广人入四川,迁北平、山后(河北太行山北端、军都山迤北地区)民散居北边诸卫以为军籍等等。
明初移民规模宏大,长江流域达700万,华北地区490万,东北和西南边疆也有150万,合计达1340万。
洪武年间7000万,移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9。
清代移民多是人民自动迁往他乡,分三种情况:
一是向海外移民。
迁出地临海的广东福建,以去台湾和东南亚各岛为最多。
从18世纪中叶开始至嘉庆十六年(1811)迁台的汉民超过200万。
1840年以后,移居海外更多,从1850到19世纪末,仅广东台山就移居海外20万。
从1840年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以华工形式迁移出国的可能有1000万左右。
二是向山区进发。
流民问题永乐时即出现,到宣德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自明中期始,大量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农民迁入荆襄山区,后又深入秦岭、大巴山。
东南地区无田农民多向闽、浙和皖南山区进发,湖南流民流入湘西山区,闽粤流民甚至迁入赣南山区。
三是向边区迁徙。
从长城口,或从天津、登州过海潜入辽东半岛以至松花江流域,晋鲁豫冀四省均有,以冀鲁为多,称“闯关东”。
1878年(光绪四年)清政府取消移民禁令后,向东北移民形成高潮。
辛亥革命后势头不减,九·一八事变后,仍有大量冀鲁人民进入东北地区。
据统计,1911-1931年间定居于东北的关内移民为555万,1932-1941年为198万,1942-1945年又有388万华北劳工及家属被掳掠至东北,其中一部分返回原籍,总计1912-945年从关内流向关外的移民为991万。
此外,冀晋人多由古北口、张家口、独石口、喜峰口等处进入草原,称“跑口外”,晋陕去归化和河套一带,陇东农民则多入银川平原。
陕甘人进入新疆不少。
光绪平定阿古柏进入新疆的湘军,就在哈密和巴里坤等地屯田,屯丁中凡是娶有妻室愿留在新疆的,均借给牛具籽种,指拨土地令其承垦,故有一部分湖南人由此留在新疆。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徐达攻打长沙,与陈友谅旧部和元王朝残余势力血战四年,最后才于1368年(洪武元年)确立明王朝在长沙的统治。
这场连年战祸,使长沙许多地方渺无人烟。
于是,明王朝就近从江西大量移民迁入长沙地区(湖北和湖南,当时二省是一个省份,称之为湖广省),并允许“插标占地”,奏响历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广”的宏伟史诗。
因明朝崇祯年间张献忠农民起义,在德阳地区作战频繁。
康熙十六年,清军为消灭义军,滥杀无辜,人口殆尽,一片荒芜。
清廷下诏,江西、湖南、湖北众多居民被迫迁居。
民间把这次大移民称之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一)湖广填四川:
川北以陕西为主,川东以湖广为主,四川盆地西部以广东人为主。
陕南以两湖为主。
(二)江西棚民与客家人:
赣南山区来自福建汀州和广东;赣西北类似但形成“南客北湖”局面;赣东北,以福建与本省南丰为主,另有徽州人,直到浙西浙南。
(三)湘东边界:
福建广东客家人移去。
(四)浙南、金衢盆地、浙西,福建江西移入。
(五)广东广西:
客家人西迁。
(六)开发台湾与云贵,移民西北,闯关东与走西口。
(七)“迁海令”迫返迁:
清统治者颁布“迁海令”,赣南客家人迫于清廷压力而返迁其祖居地陕南。
按“迁海令”的规定,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各省,划地为界,令居民限时迁出。
“初立界去海二十里,犹以为近也,再缩二十里,犹以为近也,又再缩十里,凡三迁而界始定。
”
从清朝乾隆年间,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不分先后,几乎是同时开展。
闯关东以山东和河北人为主,目的地是东三省一带;走西口以河南和安徽人为主,目的地是新疆及河西走廊一带;下南洋以广东和福建人为主,目的地是东南亚一带。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这三次大移民是民间的自发组织,不是官方有目的组织的。
相反,一开始官方政府还是强烈反对的。
关东(即山海关以东)本来是清政府的龙兴之地,不许汉人居住,怕破坏了龙脉。
所以,山东河北的农民们就想方设法一闯而过,也就有了“闯关东”之说。
中国历史上几个重要的移民发源地
1、湖北麻城孝感:
麻城地处鄂东边缘,接近大别山。
孝感乡在麻城西北,更加偏僻,是难民避乱的理想场所,因而元末明初有不少江西、安徽、湖南等地流民迁入,其中大部份又转迁四川。
孝感县在元朝时与麻城县同时存在。
孝感属德安府,麻城属黄州府。
明初麻城辖四乡:
太平、仙居、亭川、孝感。
2、苏州阊门:
明初,张士诚占据苏州,朱元璋久攻不下,因而在消灭了张士诚的政权后,对当地居民采取强制迁移的报复性措施,历史上称为“洪武赶散”或“奉旨迁徙”。
这就是苏州阊门人被迁到苏北的原因。
3、南雄府珠玑巷:
南宋末年,宫中苏妃因被打入冷宫而逃到岭南南雄府珠玑巷始兴郡保昌县牛田坊,后来因皇室追查,当地的33姓人(没有史姓)被迫南迁。
4、山东枣林庄:
明朝开国以后,朱元璋在家乡设了一个跨越淮河两岸的凤阳府(治今凤阳县),凤阳府辖境虽然很大,但因长期战乱、灾荒、瘟疫的三重打击,人口十分稀少,至洪武十一年(1378)人口还不到13万。
为了弥补人口的不足,明政府下令从苏、松、嘉、湖、杭五府和山东、山西及江南移民。
而山东济南、兖州,特别是兖州移民至凤阳西部之民的后代,多称祖上为枣林庄。
枣林庄在现在山东滋阳县城北谷城乡南部黄土平原,安邱府村民委员会驻地,这里清朝康熙年间才称作“枣林庄”。
5、山西洪洞大槐树:
这是我国移民史上辐射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移民发源地。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
”这句流传数百年的民谣,在华北老一代人中尽人皆知,随着华北人口外迁,“大槐树”移民的后裔又扩散到全国各地。
6、小云南:
在今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天津、北京等省市,不少自清代至民国时期迁自山东的居民都称祖籍为“小云南”,就连山东即墨市和青岛市以外地区的居民亦称原籍为“小云南”。
数百年来,小云南之名流传甚广,然而此名正史不见经传,口碑流传却广为人知。
小云南在山东半岛地区的即墨。
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迁移主要与经济发展相联系。
概括地说,人口迁移可分成三类:
1、50、60年代从沿海地区、特别是从沿海城市向西部地区的人口迁移,如三线建设企业内迁、支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等;
2、改革开放以来以农村劳动力流动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运动;
3、以及因工程建设项目而形成的工程移民。
与通常的人口迁移不同,工程移民是非志愿移民(involuntaryresettlement)。
这类移民是由于水库、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而造成的。
以水库建设为例,50、60年代建设的新安江水库、三门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均产生了数十万的移民,目前在建的三峡工程动迁人口达百万之众。
据估计,建国后我国因工程建设而形成的非志愿移民总数在4000万人以上。
因此非志愿移民已对我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结构重构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与地名
到过美国的人都会看到很多本来在欧洲的地名,特别是英国的地名。
只是不少已在原来的地名前加上了一个“新”字,才显得稍有区别。
如大名鼎鼎的纽约,照意译就是新约克,而约克正是英国的地名。
美国东北部称为新英格兰,自然就是取自老的英格兰了。
而新奥尔良,是来源于法国的奥尔良。
还有一些地名连新也没有加,直接就用了原来的地名。
类似的情况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比比皆是,原因就在于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是移民社会,早期的移民来自欧洲,又以英国为主,移民们在迁入地定居后,很自然地用上了故乡的地名。
其实这是人类的共同特点,并非只有欧美人如此。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相当频繁,规模巨大,因此这类现象广泛存在,至少已有近4000年的历史了。
一、地名显示的先民踪迹
早期的移民就有了用原来居住区的地名来命名新迁入地的习惯,或者固定使用某些地名。
如商人将自己的都城称为“亳”,所以在他们一次次的迁移后,便留下了好几个称为亳的地名。
楚人的都城称为“郢”,所以同样随着他们的迁移而搬家。
我们还可以发现,在某些地区历史上曾有过不少含有同样发音的地名,有的一直保留到今天。
最明显的例子是在江南,至今还有很多带“于”、“余”、“馀”、“虞”、“庚”、“姑”的地名。
尽管后人根据所用的汉字作出了各种解释,其实这些都是古越语的发语词,只是汉人在记录这些地名时根据读音采用了不同的汉字。
这些地名是随着越人的迁移而产生或扩散的,所以它们的分布范围可以肯定是古越人的分布范围的一部分。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找到,如长江中游有不少带“宜”、“彝”的地名,山东半岛曾有过不少带“不(音fu)”的地名,都是早期民族迁移和分布的结果。
二、非汉语地名之谜
边疆民族迁入中原地区,境外民族迁入中国,往往也带来了自己的地名。
由于这些民族大多还没有文字,文化水准不高,当时各民族语言间的翻译还不发达,汉人在记录这些地名时一般都采用近似的音译。
在找不到对应的常用字的情况下,不得不使用一些十分冷僻、或者新造的字。
西汉中后期有不少边疆或境外民族内迁,翻开《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在西汉西北地区的地图中就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地名,如姑臧、休屠、删丹、骊jiān@①、屋兰、媪围、奢延、肤施、龟兹、郁郅、敦煌、窳浑等等。
还有不少字是专用于地名的,此外没有任何意义(为了避免植字的麻烦,这里没有抄上这些字,读者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
这些地名在汉语中没有什么意义,有人望文生义作出解释,其实却是风马牛不相及。
如东汉的应邵将“敦煌”二字解释为“敦,大也。
煌,众也。
”使这个地名的意思变成了又大又多,但是什么东西又大又多呢?
为什么当时要用这两个字来命名呢?
应劭却没有说清,他大概自己也不明白。
日本学者藤田丰八认为,敦煌可能都是货罗(吐火罗,Tokhara的译音)。
由于在汉族迁入以前,敦煌和祁连山一带曾经是月氏族的聚居区,留下这样一个地名并为匈奴族沿用是完全可能的,汉人迁入后只是用汉字音译而已。
还有些地名就是一些部族的族名,如休屠是匈奴族的一支,龟兹是今新疆库车一带的西域古族。
不过由于当时的音译并不严格,加上年代久远,我们今天在复原有关民族或部族时必须十分谨慎。
如西汉的骊jiān@①县故治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南,由于“骊jiān@①”二字与汉代对罗马帝国(大秦)的译名黎轩、黎@①jiān、犁jiān@①、骊jiān@①等相近或相同,所以唐朝的颜师古开始就以为这是得名于大秦。
近代一些西方学者又曲解了《汉书·陈汤传》的一段话,找到了陈汤在郅支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之战后曾将罗马战俘带回汉朝的所谓证据。
前几年国内一些人又当作“新发现”加以宣扬,把骊jiān@①就是“罗马城”的说法吹得神乎其神。
其实,《汉书·匈奴传》中还记载了一种更大的可能性:
昭帝元凤三年(公元前78年)匈奴犁wū@②王等率四千余骑兵在今甘肃永昌一带入侵,被汉军打败,犁wū@②王被杀,三千多人被俘杀。
立了战功的部族首领义渠王被封为犁wū@②王,很可能拥有这些匈奴俘虏,并被就地安置,专门设立一县,犁wū@②以后被写为骊jiān@①。
尽管这种可能也没有找到确切证据,但至少不能轻易将骊jiān@①与罗马帝国联系起来。
三、特殊的地名大搬家:
侨州郡县
在发生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之后,在移民集中的政权或地区内,往往会以移民原籍的地名来命名移民的定居地,造成地名搬家。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名搬家发生在西晋永嘉之乱以后。
从公元4世纪初开始的200多年间,大批北方人迁入南方,主要定居在今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省内。
东晋和南朝为移民设置了侨州、郡、县,即为移民保留原居住地的政区,寄治在迁入地,并且设官施政,侨州、郡、县管辖的民户大多是原政区的移民或其后裔。
这样,原来在北方的十多个州、上百个郡和几百个县的名称移到了南方,或相应向南、向东移动了。
如本在洛阳的司州设到了淮河以南,原在今山东的兰陵郡设在今苏南,西北的雍州、梁州、秦州新设在汉中盆地和汉江中游。
一些侨郡、县设立的时间长了,就从所在地划得了一块实土,成了实际行政区划,但使用的仍是原来的地名。
但是这些北方地名在南方并没有保存下来,从隋朝以后基本都消失了。
这是因为东晋时北方有十六国政权并存,南朝与北朝对峙,北方政权大多保留着原来的地名,很多政区的名称双方都有。
隋朝继承了北朝,也沿用了北朝的政区名,当它灭了南方政权后,自然不会改变自己的政区名称,只会将南方同名的政区撤销或改名。
因此,凡是北方有的县以上地名都被取消了,侨州郡县形成的地名基本成了历史陈迹。
此后又发生过几次规模更大的移民,如北宋靖康开始的南迁,明朝初年的大移民,人数更多,涉及的范围更广,却没有出现类似的地名大搬家,这是因为很多情况不同了,东晋时南方经济文化还不发达,南方人政治地位很低,东晋政权的基础是北方移民,其中多高门大族,又是聚族而迁,他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凌驾于土著之上,自然不是土著地方官所能治理,所以通过侨州郡县的设置,既便于对移民的治理,又能满足他们保持原籍姓望的要求。
而南宋时南方的经济文化已不在北方之下,南方人的政治欲望已相当强烈,南迁的中央政权只能依靠南方人才能维持,而且南方的中心地区人口已相当稠密,不可能为移民划出实土政区。
而明初的移民主要由官方组织,迁入地虽然人烟稀少,原来的政区却还都存在,所以很少为移民新设置县级政区。
加上移民中除了被朝廷强迫迁移的少数富户、降人和有罪的官吏外,一般都是底层贫民,因而即使同一地区的移民迁入了同一地区,也不可能因此而改变迁入地的县级地名。
但自发命名的县以下地名,尤其是乡、村名还是相当普遍,如今北京附近还保留着很多山西地名或由山西地名派生出来的地名,就是当时大批山西移民迁入后的产物。
由此可见,英国人和欧洲人能将大批地名搬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并保留下来,也是有其特殊条件的:
移民居统治地位,掌握着对地名命名的全权;当地或地广人稀,或是新开发区,原有地名有限;土著居民数量既少又毫无地位,对地名的确定或改变没有发言权;这些殖民地与母国先后脱离,成为另一国家。
移民对地名的影响还有很多,如由于移民的迁入,使当地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形成了新的聚落;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会出现新的县级或县级以上政区;在移民占多数的地区,原有地名会出现变化,或者采用了移民方言的发音,甚至为移民带来的地名所取代;如此等等,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问题很多。
移民史研究为地名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而地名研究也为移民史研究弥补了文献资料的空白,两者完全可以相得益彰,共同进步。
[责编/汤书明]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革右加干
@②原字江去工加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历史 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