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docx
- 文档编号:11041526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5.23KB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1. 哲学的含义: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所谓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所谓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此二者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二者是统一的。
哲学派别,哲学的基本问题等掌握。
2.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为: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其理论意义:
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
世界的真正统一在于它的物质性。
其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体现在:
①人类依赖于物质社会。
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由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变物质力量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5. 实践的含义、特点、基本形式:
含义:
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特点:
①物质性: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能动性: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
③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践。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形成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6.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7. 规律的含义和根本特点:
含义:
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
根本特点:
客观性。
8. 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发挥的条件(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要注意哪几点?
):
含义:
又称主观能动性,指意识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并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
条件:
①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③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物质条件和手段。
9. 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普遍联系的观点: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其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0.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
(1)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
其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其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表现在:
① 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共处一个统一体中。
② 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2)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其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其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过程各有特点,且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此二者相互关系如下:
① 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特殊性即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② 二者相互联系:
共性是个性的本质,个性是共性的基础,二者不可分离。
③ 二者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1. 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
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变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超过一定限度的必然结果,且二者可相互渗透:
第一,在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第二,质变的过程中有量的特征,如求学问的三个阶段。
12. 否定之否定规律:
(1) 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所谓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趋势;所谓否定是指事物自身趋向灭亡或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2)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的发展的环节,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实质是“扬弃”。
(3) 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这三个过程(实质),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其发展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总趋势。
13. 思考:
结合辩证观谈谈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辩证观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传统文化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被筛减、增加,旧文化被淘汰,新文化不断产生的过程实际上是事物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如此不断取其精华,剔除糟粕,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不断壮大,而外来文化亦经历从人们因感兴趣而对其加以肯定,发现弊端又加以否定,之后了解其文化内涵对其进行否定之否定。
总而言之,辨证的否定观实质为“扬弃”,即保留优点,克服缺点。
14. 结合量变到质变规律谈谈对自身成才的作用:
古语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只有脚踏实地创造质变的条件,才能达成事物质的飞跃;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必将事与愿违。
然而,当事物质变的条件日趋成熟时,则应把握契机,乘势而为,勇于创新,促成事物的转化。
再如,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应充分估计成事的困难和曲折,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
知识的积累如此,人生的道路亦如此。
15.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
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②实践为认识产生了可能;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16.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 从实践到认识:
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2) 从认识到实践:
为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3)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认识过程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
17. 真理的含义及其客观性:
含义: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客观性:
①内容是客观的。
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18.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 绝对性:
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这是绝对的,人类的认识每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 相对性:
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3) 二者辩证关系:
a.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包含。
b.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辨证转化的。
19.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 真理的本性要求主观同客观相符合,实践且只有实践,才能满足这一条件。
(2)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使实践有资格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20.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 确定性: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此外没有别的客观标准。
(2) 不确定性:
实践是历史的、具体的,它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历史局限性。
(3)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21. 试论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运用这一原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的总和,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其辩证关系为: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③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第一,它的变化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第二,它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三,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举凡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文化,都能起到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先进文化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
在现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和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在当代中国,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先进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就要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22. 试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
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历史上的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产物,只有当它为生产力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时才能够存在。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
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在保存公有制基础上对一部分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做出恰当改变,以使这些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得到改善,使其从阻碍生产力发展变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关系。
这一规律是任何国家都必须遵循的,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
23. 试述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的意义。
(1)规律: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适合生产力时,对生产力发展有促进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不适合生产力,或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时,对生产力发展有阻碍作用。
(2)这一规律要求: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状况时,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改变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3)把握这一规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哲学基础,它指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4)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环节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
目的是为了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4.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5.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
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因与阶级斗争动力是联系在一起的。
(2)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3)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其历史进步作用是其他阶级斗争不可比拟的。
26.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因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内容。
27.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1)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2)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3)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4)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即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①历史分析方法:
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②阶级分析方法:
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阶级背景中去,确定阶级性质。
28. 资本主义萌芽的途径:
①从小商品经济分化而来。
②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
29. 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途径:
①利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
②利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30. 商品经济的含义及产生的途径:
含义:
是以交换为目的所进行的经济形式。
途径:
①社会分工的出现。
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劳动者。
31. 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均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自然属性。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是社会属性。
二者既对力,又统一。
其对立性表现为二者相互排斥,不可兼得;其统一性体现在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则属于使用价值之中。
32. 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称之为有用劳动,其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其形成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33. 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4. 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价格波动是否违背了价值规律?
):
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形式:
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这种波动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因为:
第一, 商品市场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基础。
第二, 价格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价格与价值的背离。
第三, 从商品价格变动的长期看,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
作用:
第一,自发调节资源在社会各部门的配置。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35.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是贯穿商品经济发展的始终,决定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36.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地位及意义:
①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②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37. 劳动成为商品的条件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条件:
①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②劳动者须一无所有。
特点:
①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
劳动力的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包括:
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接受教育训练的费用。
②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一般商品,使用价值消耗,价值也消失,而劳动力商品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不会随使用而消失。
38.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等关系。
39.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40. 垄断产生的原因:
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41. 垄断的实质:
通过联合达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42.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剩余价值:
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生产剩余价值有两种方法:
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延长工作日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②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43.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与简单再生产
44. 资本的有机构成的含义:
资本的有机构成: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
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资本的价值构成: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
45. 产业资本运动的前提条件:
①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即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
②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即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46. 社会总产品的含义及其实现问题:
含义:
是社会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以年作为单位),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产品的总和。
实现:
通过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来实现。
价值补偿:
社会总产品的各个实物部分如何通过商品形式出售,实现货币值。
实物补偿:
如何用货币形式购买到再生产消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47. 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
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在价值上实现补偿,客观上要求社会两大部类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以及部类内部都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48. 资本主义工资:
① 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②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但以劳动价格现象掩盖了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③ 资本主义工资主要形式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还有各种形式的血汗工资。
④ 现阶段工资的提高改变不了工人被剥削的地位。
49. 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是资产阶级压迫或剥削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暴力机关,其职能是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
①资本主义的民主实质是“金钱民主”。
②资本主义宪法实行私有制,主权在民,分权制衡和保护人权等四个基本原则是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建立的。
③资本主义制度名义上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形式,实际上是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一种政治机构。
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以“三权分立”原则为依据的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结构组织形式。
⑤资产阶级政党是代表国家内部不同阶级或集团利益而夺取政权或保持政权的一种政治组织。
形态: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核心是利己主义,表现为拜金主义。
本质:
是为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是资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50.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及其原因和实质:
(1)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①个体资本生产所有制的变化;②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的变化;③国家资本所有制的变化;④法人资本所有制的变化。
(2)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3) 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4)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5) 政治制度的变化。
原因: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51.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资本主义巨大的历史进步性:
首先,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最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资本主义的的局限性。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对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正是这一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和危机。
资本主义的这种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根本消除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52. 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复习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