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人物素材.docx
- 文档编号:11040489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48
- 大小:73.92KB
中国近现代人物素材.docx
《中国近现代人物素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人物素材.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人物素材
中国近现代人物
1.季羡林
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
1911年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
1946年,他由德国留学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
季先生长年任教北大,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现在即使在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
他说: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
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
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反映。
推荐语: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颁奖词:
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2.梁实秋的演讲
著名作家梁实秋擅长演讲,他的演讲独具风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在师大任教期间,当时的校长刘真,常请名人到校演讲。
有一次,主讲人因故迟到,在座的师生都等得很不耐烦。
于是,刘真便请在座的梁实秋上台给同学们讲几句话。
梁实秋本不愿充当这类角色,但校长有令,只好以一副无奈的表情,慢吞吞地说:
“过去演京戏,往往在正戏上演之前,找一个二三流的角色,上台来跳跳加官,以便让后台的主角有充分的时间准备。
我现在就是奉命出来跳加官的。
”话不寻常,引起全场哄堂大笑,驱散了师生们的不快。
话题:
“语言的妙用”“幽默人生”
3.林语堂上课请学生吃长生果
林语堂曾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英文课,一次,开学第一天,上课钟打了好一会儿他还没有来,学生引颈翘首。
林先生终于来了,而且夹了一个皮包。
皮包装得鼓鼓的,快把皮包撑破了。
学生们满以为林先生带了一包有关讲课的资料,兴许他是为找资料而迟到了。
谁知道,他登上讲台后,不慌不忙地打开皮包,只见里面竟是满满一包带壳的花生。
他将花生分送给学生享用,但学生们并不敢真的吃,只是望着他,不知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林先生开始讲课,大讲其吃花生之道。
他说:
“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
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
”说到这里,他将话锋一转,说道:
“花生米又叫长生果。
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
祝诸君长生不老!
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要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
分析:
林语堂,一位大师级语言大师。
性格幽默、风趣,听其谈话,如沐春风,获益多多。
4.严复的担忧
1912年严复担任北大校长之职,此时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观走向成熟,开始进入自身反省阶段,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
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他认为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
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鸦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
出于这样一种对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忧虑,严复曾经试图将北京大学的文科与经学合二为一,完全用来治旧学,“用以保持吾国四五千载圣圣相传之纲纪,彝伦道德文章于不坠”。
分析:
“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国分忧,是每一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义务。
话题:
“责任”“爱国”
5.华罗庚立志回国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
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把他留在美国,给予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
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公开信,满怀热情地呼吁他们:
“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
分析:
“富贵不能淫”,物质再丰厚也不能阻挡爱国者回归祖国的脚步。
话题:
“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人生价值”
6.这是我的权力——陈少敏老革命家陈少敏一生正直。
“文革”期间,在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表决永远开除刘少奇党籍的决议草案时,陈少敏坚决不举手。
会后,康生恶狠狠地质问她为什么不举手,她义正辞严地回答:
“这是我的权利!
”后来她被下放到河南罗山县,受尽折磨。
她坚定地说:
“不要犯软骨病,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对群众、对国家、对党负责到底。
”
分析:
坚持了自己的信念,就是坚持了做人的尊严,坚持的真理,也就是维护了个人和民族的尊严。
话题:
“信念与尊严”“永不屈服”“骨气”
7.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元史》载,宋元之际,世道纷乱。
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
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止渴。
惟许衡不为所动。
有人问:
“你为何不摘梨呢?
”许衡道:
“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
”那人笑他迂腐:
“世道如此纷乱,管他谁的梨?
它已没有主人了。
”许衡说:
“梨虽无主,但我心有主。
”
分析:
心灵需要自我维护。
纯洁的心灵是智者所追求的,心灵有了污点,人生也就不再完美了。
8.孙中山的崇高信仰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40年如一日,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而耗尽了毕生的精力。
他自己别无家产,仅有书籍、衣服、一所华侨捐献给他的小住宅。
他革命一生的原动力是什么?
就是“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崇高信仰。
分析:
孙中山执著无悔于革命,在于他有崇高的信仰,即“人群之需要”。
信仰如山,仰之弥高。
话题:
“成功与信仰”“成功的动力”“
9.鲁迅为国弃医从文在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
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群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
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的灵魂。
分析:
个人的理想重要还是民族的振兴重要?
鲁迅选择了后者。
在那“风雨如磐暗故园”的时代,这样的选择又是何等伟大。
10.朱自清不吃嗟来之食我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教授,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
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
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
“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
”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
临终前,他嘱咐夫人:
“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分析:
贪贱不能移的骨气在朱自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吃美国“救济粮”不仅是高贵人格的表现,更是国格的表现。
话题:
“骨气”“人格和国格”
11只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先生——卢嘉锡
卢嘉锡是我国著名化学家,他在20世纪30年代曾兼任福建省立夏中学数学教师。
当时,有个学生故意拿了一道登在外国杂志上悬赏解答的数学题目为难卢嘉锡,但他并不介意,只是说:
“我留着做做看,看能否解答出来。
”经过一天多的精密计算,卢嘉锡把题答了出来。
他向那位学生详细地介绍了解题的方法和具体过程。
那个学生从心底佩服卢嘉锡的博学多才。
卢嘉锡诚恳地对那位学生说:
“我们闽南有句老话,叫做„只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先生‟。
我现在虽然是你的先生,但还有许多东西自己也不懂,要进一步学习。
”分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永远不要以为自己了解知道一切,否则你就是无知。
话题:
“面具”“贪婪”“作秀”
12.海子的寂寞
或许诗歌真是从寂寞中酿出来的,否则为什么所有的诗人都那么落寞?
海子也不例外,他大概是太寂寞了,希望能与别人进行交流。
有一次,海子在百无聊赖之际随意走进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
他对老板说:
“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
”毫无浪漫情趣的老板抬眼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年轻人:
长发凌乱,身材瘦小,落落寡欢,不修边幅,而且说话如此神经兮兮,就以为他脑瓜子是有些毛病的,便嘲讽地回答说:
“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
”海子无奈地耸了耸肩膀,默默地走出了餐馆,同时也走进了更深的寂寞。
分析:
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与沟通。
沟通源于寂寞,无法沟通,也就更加寂寞。
话题:
“寂寞与沟通”“交流与理解”“冷漠是毒药”
13.李嘉诚亲自去接老师
香港著名的塑胶商、房地产巨商李嘉诚常常捐资助学。
一次,他邀请汕头大学的一批教师来港并准备亲自去车站迎接。
恰好此时他又接到通知,国家经贸部一位官员专程来港与他洽谈生意,请他去迎接。
经过考虑,李嘉诚先生安排了别人去接经贸部官员,而自己还是去了火车站。
由于火车晚点,他在车站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
汕头大学的老师知道后感动地说:
“这件事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李嘉诚先生对教育的诚心。
他能舍命办教育,我们也应该努力去做。
”
分析:
商人捐资办学,不能沽名钓誉。
李嘉诚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的言行一致。
话题:
“尊师重教”“表率”“做人与做事”
14宋庆龄的执著
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
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分析:
没有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宋庆龄能七十年如一日为祖国的解放和富强而殚精竭虑吗?
话题:
“忠贞”“持之以恒”
15华罗庚立志回国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
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把他留在美国,给予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
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公开信,满怀热情地呼吁他们:
“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
分析:
“富贵不能淫”,物质再丰厚也不能阻挡爱国者回归祖国的脚步。
话题:
“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人生价值”
16不达目的不罢休——侯宝林
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勤奋好学,他的艺术水平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著名的语言专家。
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北京所有的旧书摊也未如愿。
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本书。
时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18天都跑到图书馆去抄书,一部10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侯宝林正是凭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强毅力,才成为一代相声艺术宗师的。
分析:
语言大师侯宝林以他的行动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一要勤奋好学,二要持之以恒。
话题:
笑声来自勤奋学习成就天才
17王安谈“当机立断”
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说,影响他一生的事情发生在他6岁之时。
一天他外出玩耍,经过一棵大树时,突然有一个鸟巢掉在他的头上,里面滚出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
他决定把它带回家喂养。
走到家门口,突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养小动物。
他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在门后,走进屋去请求妈妈,妈妈竟破例答应了。
王安兴奋地跑到门后,小麻雀却被猫吃了。
分析:
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情,绝不可优柔寡断。
犹豫不决虽可避免做错一些事,但也会失去一些成功的机会。
话题:
“成功的保证”“犹豫与果断”
18胡适有36顶博士帽
五四”文化名人胡适,1927年由英国赴美国,向母校哥伦比亚大学交了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获得第一顶博士帽。
之后8年中,胡适又成为香港大学法学博士,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名誉博士……仅1942年一年,美国各大学便争相授予胡适10个博士学位,至1959年,胡适共获得36个博士学位。
由此可见胡适的博学多才。
分析:
荣誉的获得,首先是对其工作业绩与成就的认同与肯定,正如培根所说:
“荣誉的获得在乎把一个人所有的才德和真价值无损无伤地显露出来。
”它内含一个道理:
获得荣誉者必须付出努力与艰辛。
话题:
“学者的魅力”“真正的„博‟士”
19“教授之教授”陈寅恪
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家学渊源”深厚,8岁即研习《说文解字》和训诂学,熟读《三字经》、《二十四史》,13岁即赴日留学,17岁回国,21岁又赴美。
他有很高的语言天赋,精通英、法、德、日等文字,还基本掌握了希腊文、波斯文、拉丁文、梵文、巴利文、蒙文、满文、西夏文等19种文字。
我国学者,无论是留学归来的洋博士,还是国学基础深厚的“土”学者,无不佩服他学识渊博。
人们尊之为“教授之教授”。
分析:
一个人一生能有那么大的成就和业绩,除了归功于他的聪明才智,更在于他的勤奋与博学。
话题:
“学无止境”“学不压身”
20邓拓倡导博学
邓拓是一位有广博知识的学者,他提倡现代人应博学。
他在《欢迎杂家》一文中这样说:
“专门的学问不容易掌握,但只要有相当的条件,在较短的时间内,如果努力学习,深入钻研,就可能有些成就。
而广博的知识,包括各种实际知识,则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得到的,必须经过长年累月的努力,不断积累,才能打下一定的基础。
有了这个基础,要研究一些专门问题就容易多了。
”
分析:
邓老提倡的也许就是我们常挂嘴边的“杂学种种,精专一项”。
而真正的“专才”无不是在“通才”的基础上产生的。
话题:
“博与专”“偏科的理由”
21王国维专致于国学
有这样一个人,专攻古文字学、古器物学、古史地学,致力于历代古器物、甲骨金文、齐鲁封泥、汉魏碑刻、汉晋简牍、敦煌唐写经、西北地理、殷周秦汉古史和蒙古史等等的考释研究,还做了很多古籍的校勘注疏工作。
他治史严谨,考证精湛,信而有征,不囿成见,主张以地下史料参阅文献史料,多能发前人所未发,对史学界有开一代学风的影响。
在文学领域里,较早地吸收西方哲学、美学理论及其方法,研究中国文学,在文学的界说、文学的特质、作家论、创作论等一系列问题上,都有新开拓,新贡献,对“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产生过重要的启蒙作用。
他就是——王国维。
分析:
“信而有征,不囿成见”,这才是治学的精髓。
首先要不囿成见,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才能产生新的思想;其次,“信而有征”,必须为自己或他人的说法找到有力的证据,新思想才站得住脚。
话题:
“治学的态度”“创新”
22生命不息笔耕不辍——齐白石
勤奋是齐白石一辈子艺术生活的特点。
他对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在70年的绘画生涯中,他差不多天天都要作画。
27岁以后,只有因两次生病、一次遭父母之丧搁过笔。
即使到了晚年,他也没有睡过懒觉,每天照例早起,吃过早饭,便要画上几幅。
1957年春夏之际,他的健康情况已大不如前,还丝毫不服老,顽强地和衰老作斗争,临终前他画的最后一幅画是花中之王——牡丹。
分析:
成功者选择勤奋,懒惰者选择懒惰。
生活的意义就在于一生勤奋,这是高尚者的座右铭。
只要生命不息,那么笔就不会停止书写。
话题:
“工作态度”“勤奋与懒惰”“成功出于勤奋”
23从勤杂工到版本专家——郭松年
郭松年是我国著名的版权专家,谁曾想到,他是勤杂工出身的。
郭松年小学一毕业,便因家庭贫寒,被父亲托人送到北大法学院图书馆当了勤杂工。
他用零用钱买了一套中学课本,制定了自学中学课程的计划。
家里穷得连买灯油的钱也没有,他就要求晚上在图书馆加班,借“光”读书。
他克服了受人鄙视、年龄偏大、家事拖累等种种困难,挤出时间读书和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通过自身努力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版本学界的权威。
分析:
环境的困苦只能压倒意志薄弱的人,对于坚强、勤奋的人来说那会是一段值得珍惜的人生经历。
【素材一】陈寅恪——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陈寅恪海外留学18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名闻遐迩的学者。
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多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
“文革”时成为“寂寞销魂人”,含冤离世。
没有博士头衔的陈寅恪,却被称为清华园中的“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36岁即和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陈寅恪上课有“三不讲”,幽默风趣,听课的教授远比学生多。
先生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吃日军面粉,拒绝台湾提供的优厚待遇。
在大灾难面前,陈寅恪始终恪守着民族的史学传统:
“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
”在严酷的抗战环境中,陈寅恪顽强地为后世留下了他对中国唐代历史的系统研究。
“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写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提到陈寅恪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
“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做出的,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建国后沉浸于学术研究的陈寅恪,拒绝出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一职。
他说:
“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
”陈寅恪在碑文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
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
陈寅恪认为,包括他和王国维在内的任何人,在学术上都会有错,可以商量和争论,但如果没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意志,就不能发扬真理,就不能研究学术。
在这个意义上,他说:
“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晚年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耗费整整10年时间完成85万字的巨著《柳如是别传》,这部“痛哭古人,留赠来者”的书,展示了百年中国的一位大学者的大手笔。
一个倚门卖笑的弱女子,在明清易代之际,竟比五尺男儿更看重家国大义。
他为这个被士大夫轻蔑的奇女子立传,以此表彰“我民族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他通过这样一个人物,把明末清初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展现出来。
陈寅恪没有遗嘱,但他取得的学术成就却垂范着后世的中国。
他留下的著作,以繁体字竖排出版,一如他生前期望的那样。
这些文字,烙刻着以学术为生命的独特印记,“留赠来者”。
季羡林这样回忆陈寅恪:
他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多维解读1.学术标杆真正的学者,一定有士人的风骨。
其表现,就是坚持学术的标准,坚守学者的良知与良心。
陈寅恪可谓中国史学史上的一颗明珠,也是民国学人的标杆式人物。
宝剑磨砺出,腊梅凌寒发。
就深刻与广博而言,现代养在深闺中的学者们确实无法与那一场腥风血雨中苦熬出来的陈寅恪们相比拟,而当代人谈到陈寅恪,流传最广的3句话为:
“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三百年来仅此一人而已”;“我们是没有资格谈陈寅恪的”。
诚如易中天先生在《劝君免谈陈寅恪》中说:
“陈寅恪是了不起,可惜我们学不来。
”理由有三:
首先是“顶不住”,其次是“守不住”,第三是“耐不住”。
有了这“三不住”,陈寅恪还真是免谈的好,因为谈了也是白谈。
我想,易中天先生说的是实话,惟其说了实话,让我们看到了斯文在现实中的尴尬处境。
2.人格独立在那个学人身不由己的时代,陈寅恪能够过滤净化自己的心灵,坚持独立的人格,保持自由的文心,具有正直的士大夫情操和博学深思的中国文化习养。
作为一代文史巨擘,观其一生,很难用几句话评价陈寅恪其人,或许正如其在王国维墓碑上所写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用这两句话来评价他最为合适吧。
陈寅恪自始至终将知识分子的人格、气节放在第一位。
尤其在“十年动乱”期间,意识形态的高压管制也没有让陈寅恪在学术上做出丝毫让步。
相反,他提出,做学问不应该受到政治的影响。
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是谈不上“现代化”的,更谈不上“世界之公民”。
【适用话题】标杆、平淡、坚守、操守、良知、沉潜、忧与爱、平凡之美、文化传承、人格独立、摒弃浮躁、学术自由、过滤心灵、人生的作业、寂寞与辉煌、看不见与看得见、这也是一种美丽
【素材二】胡适——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胡适被称为“胡博士”,他一生共获得35个荣誉博士头衔,中外罕见。
胡适先生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可以做一总结: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认真做事,严肃做人。
”蒋介石评价胡适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是颇值得玩味的。
胡适先生著述丰厚,在哲学、文化研究成果方面值得后人研究、借鉴的东西很多,他的墓志铭由台湾著名学者毛子水撰文,具体如下:
“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殚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
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2010年,在北大中文系百年系庆之际,北大设立了“胡适人文讲座”,以此欢迎胡适先生“回家”,但是,以胡适名义冠名的讲座,能在多大程度上承续他的人文情怀,传播他的自由理念,并契合时代精神,从而真正请回胡适一代人所代表的精神、气质和操守,尚需观察。
多维解读1.宽容的价值胡适代表的正是“五四”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且带有一点儿浪漫色彩的人文精神,足见在思想世界中,自由、人权、民主这些概念是不分地域的;在人性的领域中,宽容和尊重这些价值也是穿越时空的,它们共同促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帮助和感念,从而设定了人类文明的高度道德规范。
2.有人味的社会“只有自由民主才能造就有人味的社会”是胡适一生的民主诉求,也是“美丽中国”应有的人文内涵。
法国哲人伏尔泰说得最好,“你说的话,我一个字也不赞成,但是我要拼命力争你有说这话的权利。
”这是多么有人味的容忍态度!
自己要争自由,同时还得承认别人也应该享受同等的自由,这便是容忍。
容忍,既是个人品德,也是政治德行。
人与人之间的宽容,是有人味的体现;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宽容,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胡适的时代已远,胡适的墓木已拱,但自由、民主与科学这些理想的内涵意义与落实途径,始终有待思索实践。
【适用话题】宽容、自由、回归、别样的辉煌、有人味的社会【素材三】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林语堂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很多作品成为东西方文学界、文化界所推崇的经典名著,版本众多、流传甚广,他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二十世纪智慧人物”之一。
林语堂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
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孔子的智慧》《生活的艺术》,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他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
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
林语堂一生曾3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他的《生活的艺术》在美国被重印40次,并被译成英、法、意、荷等国文字,成为欧美各阶层的“枕边书”。
同时他本人也是发明家,曾发明过打字机,获得了美国专利。
林语堂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有不为斋”。
他受儒家“有为”的思想影响,也欣赏道家的“无为”;生活态度是以“有为”为中心,但也往往有“不为”的事。
他为自己写了一副对联: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林语堂自称,成功的秘诀是写的东西必须是心得之言,有见地,有力量。
鲁迅在世时,常把林语堂骂得狗血喷头。
可在鲁迅去世以后,林语堂这样写道:
“鲁迅顾我,我喜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
”林语堂的两个姐姐因家庭困难只好过早地辍学,回乡嫁人。
林语堂后来回忆说,他离家去上海读书时,二姐送给他四毛钱,并对他说:
“和乐,你到上海要好好念书,做个好人,做个名人,我们是没有希望了。
”这种真情厚望,林语堂终身没有忘记。
在《生活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现代 人物 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