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
- 文档编号:11031076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28.39KB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五年级)
徐风
仁里集镇实验小学
2016年9月
一、西部风情
学唱歌曲:
《依马呀吉松》。
教学内容授课时间:
2016.9.5课型:
新授
1、学唱歌曲:
《依马呀吉松》。
2、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教学目标
1、能用热爱家乡一样的情感演唱歌曲:
《依马呀吉松》。
2、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重难点
1、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
2、能随教师琴声视唱曲谱。
教学准备
风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欣赏《走进西藏》
教师: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它会带领同学们来到一个神秘的地方,会给同学们带来美的享受,我们一起来听。
(录音播放《走进西藏》学生静听)
提问:
听到这首优美的歌曲,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
你仿佛看到什么美丽的景色?
(生回答)
教师出示布达拉宫的图片,请同学们边观看边总结:
西藏位于我国西南部,那里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有最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勇敢的藏族同胞,也有那气势宏伟的布达拉宫,更有那风格独特优美、粗犷的音乐。
让我们一起听一听。
二、学习歌曲《依马呀吉松》。
(一)学唱曲谱
1、播放歌曲《依马呀吉松》学生静听,并谈一谈听后的感觉,及歌曲的特点。
2、教师总结:
《依马呀吉松》这首歌曲是我国当代作曲家何训田所作的曲子,乐曲优美独特,粗犷朴实,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演唱歌曲,《依马呀吉松》吧!
(教师出示曲谱,并播放乐曲旋律,请学生边听边找出组成旋律的各音:
)
(1236)
3、教师引导学生随琴演唱以上各音。
4、随教师琴声轻声演唱歌谱(用啦的演唱方式进行练习、哼鸣演唱等)。
(二)学唱歌词
1、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教师介绍歌词内容,使学生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3、教师范唱(伴奏)。
4、在理解了歌词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分句指导、师领唱,生跟唱、师生合作演唱、男女生合作演唱、个人展示)
5、在歌曲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再次欣赏《依马呀吉松》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6、让学生结合拉萨谣的歌词谈论一下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7 、引导学生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全体随教师伴奏演唱。
三、歌曲创编
(一)西藏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
将学生分组,抢答问题。
哪一组回答的问题多且对,将被评为本节课的学习标兵。
问题:
1、西藏有一座世界最高的山是什么山?
它的最高峰是什么峰?
2、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在哪里?
3、在西藏有一种白色的小花,它长在高山上不畏严寒,象征着藏族人民坚强勇敢的性格,它是什么花?
4、歌曲中唱到的什么是青稞酒?
什么是酥油灯?
师:
同学们,从大家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你们对西藏有了很深的了解,但是老师相信你们最了解的应该是自己的家乡,你能将家乡的风土人情创编到歌曲当中吗?
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
1、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拉萨谣的曲调结合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改编歌词)。
2、展示方式(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伴奏)。
3、鼓励方式(评选最优秀的一组授予优秀创编荣誉称号。
四、舞蹈创编
师:
同学们,西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优美的歌声我们已经领略,下面老师就教同学们几个简单的动作,看谁的模仿力最强。
(做几个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要求全员参与)
五、教师总结
刚才同学们回答了有关西藏的一些知识,同时也了解了西藏的风土人情,还学习了优美的藏族舞蹈。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不少。
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藏族人民更是能歌善舞,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有关藏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下节课开一个“走进西藏”音乐会。
教学后记:
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共同的认知能力与教育能力,而更重要的是,它还有着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的特点——给予学生知识享受与启迪。
在本节课中学生不仅感受了西部音乐的粗犷朴实,还了解了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西藏对学生来说听起来并不陌生,但实际上对她的了解却很少,本节课通过欣赏《走进西藏》这首歌曲,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连绵不断、白雪皑皑的雪山,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以及通过知识竞赛,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西藏的文化。
在学唱歌曲《依马呀吉松》时,首先引导学生体会音乐的表现力,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演唱主旋律,告诉学生如何从旋律、节奏特点去感受体验艺术形象,再加上老师的手语示范,用手势来引导学生唱准音高,同时教师范唱,用真实情感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到音乐美的所在,并从中领会到,只有富有表情地演唱,才能产生美感。
整节课学生都沉浸在动人的乐曲中。
学生对西部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学唱歌曲增加了对藏族音乐的体验。
但演唱歌曲时气息控制的不够好。
没有做到声断气连。
《上去高山望平川》教学设计.
教授时间:
2016.9.12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马头琴演奏的《嘎达梅林》,感受乐曲悲壮的情绪。
2.认识马头琴,并感受其音色。
3.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花儿”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和学唱,了解蒙古族民歌和回族民歌的特点。
2.演唱时能够准确表达歌曲情感。
教材分析
《嘎达梅林》
蒙古族民歌历史悠久、内容非常丰富。
蒙古族民歌有长调和短调之分,2005年11月,由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第三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类文化遗产”。
长调民歌高亢悠远,与草原和蒙古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族的历史,既善于叙事,又善于抒情。
如《牧歌》《辽阔的草原》等。
《嘎达梅林》是一首短调蒙古族民歌,具有叙事性的特点,歌颂了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带领牧民起义,反抗王爷的英雄事迹。
嘎达梅林是蒙古族的一位民族英雄,以歌颂嘎达梅林为题材的音乐作品有歌曲、马头琴独奏、大提琴独奏以及交响诗等多种形式。
《上去高山望平川》
“花儿”是回族最有代表性的民歌体裁之一,流行于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其特点是高亢、奔放。
《上去高山望平川》就是一首典型的“花儿”体裁的民歌,在欣赏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花儿”基本音列的特点和演唱自由(如延长音、滑音)的特点,可补充欣赏具有“花儿”特点的歌曲,加深对“花儿”体裁的感知。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1.学生聆听歌曲《爱我中华》进教室。
2.活动看服饰猜民族。
3.活动听音乐猜民族。
二、欣赏《嘎达梅林》。
1.教师出示蒙古草原风情,并初次聆听歌曲《嘎达梅林》,感受情绪和内容。
2.教师、学生配乐讲述歌曲内容。
3.教师边介绍,学生边欣赏:
在北方蒙古高原上,生活着一个古老民族――蒙古族,他们过着游牧和狩猎生活。
蒙古族又是个善战的民族,嘎达梅林就是蒙古族历史英雄人物之一。
欣赏歌曲的同时,用心感受蒙古歌曲的韵味。
4.学生讲述故事:
1929年,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
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
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
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
嘎达梅林的妻子牡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
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
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
5.教师介绍蒙古族民歌特点。
长调和短调,这首《嘎达梅林》是短调蒙古族民歌,具有很强的叙事性。
6.介绍乐器,出示马头琴图片。
教师介绍:
这首民歌流传很广,除了电影还有很多种艺术形式都表现了这个内容。
马头琴是蒙古族的特有乐器,听到它的声音我们就会联想到美丽宽阔的大草原。
7.聆听马头琴演奏《嘎达梅林》,学生感受马头琴的音色。
8.学唱歌曲。
师:
聆听了马头琴悠扬浑厚的声音,我们也用我们的声音来赞颂我们的民族英雄。
9. 再次聆听歌曲《嘎达梅林》,体会歌曲情绪。
10.教师出示《嘎达梅林》歌曲谱例跟琴视唱歌曲。
(教师指导长音要唱够拍,换气的地方唱得要准确。
)
三、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师:
欣赏了悠扬的马头琴后,我们再来聆听一首歌曲。
听一听,这两首歌曲在音色、节奏、旋律等地方有什么不同。
1.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学生找出声音高亢明亮、旋律跳跃、节奏自由等特点。
2.教师介绍回族的“花儿”音乐体裁。
3.再次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找出演唱中的特点(滑音的运用)。
4.教师出示《上去高山望平川》歌曲谱例,学生随琴一起演唱,在演唱中感受“花儿”的特点。
四、总结对比
指导学生指出《嘎达梅林》和《上去高山望平川》的不同。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两首少数民族的民歌。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文化,民歌也体现了这些生活习俗和文化。
希望大家能够用更多的时间,多欣赏我国的民间歌曲,通过它们去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和他们的文化。
唱歌《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授课时间:
2016.9,19课型:
新授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教学设计
一、课题:
二、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了解三峡及三峡工程。
3、通过与他人合作,能够进行歌表演。
三、教材分析: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为羽调式,由两个乐句构成,每一个乐段由一个乐句的衬词和两个乐句构成。
歌词与旋律采用了号子常用的一字一音的词曲结合方法,节奏感很强,唱起来流畅上口。
XXXXXX XXX0的节奏型基本上贯穿了全曲,情绪显得高昂有力。
四、教学重点:
了解三峡及三峡工程,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五、教学难点:
1、歌曲中的变换拍的准确掌握。
2、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来进行歌表演。
六、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资料片、打击乐器。
七、教学过程:
(一)介绍三峡
1、导语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第一大江的名字是什么吗?
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长江呢?
可你们知道文明于世的三峡工程是在哪里建设的吗?
2、简介三峡及三峡工程的作用
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
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
是由巫峡、西陵峡和瞿塘峡组成的。
为了更好的利用三峡的水资源为人民造福,我国几代领导人都十分关注三峡工程的开发与建设。
三峡工程能够改善航运、推动发展农村养殖业、发电、防洪、发展旅游业。
(二)学唱歌曲
1、导语
三峡工程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好处,你们想一想住在三峡附近的人们高兴吗?
现在我们就来听一听三峡的小朋友对三峡工程的热爱吧!
2、听歌曲
听录音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3、再听歌曲
说一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向人们述说了什么?
4、学唱歌曲
(1)随师轻声的哼唱歌曲。
(强调变换拍时值的准确掌握)
(2)师生接龙唱歌曲。
(师生相互交换)
(3)学生随师的琴声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
(1)讨论用什么样的速度及情绪才能表现出三峡孩子对三峡的热爱呢?
(速度:
稍快,情绪:
活泼欢快)
(2)全体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设计领唱与齐唱
讨论怎样设计歌曲的领唱与齐唱,并演唱。
(五)创编表演
学生自主分组,进歌曲的创编表演。
(伴奏组、演唱组、舞蹈组)
(六)小结
三峡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三峡工程表现了我国的繁荣富强,不仅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全国的少年儿童都热爱三峡。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的演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授时间:
2016.9.26课型:
新授
一、教学内容:
1、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2、 复习唱好《拉萨谣》
3、 聆听《东北秧歌》
4、 练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
二、教学目标 :
1、 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拉萨谣》
2、 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苗族、彝族音乐风格
3、 学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管弦乐曲,曲调欢快、热烈。
四、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1、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藏族歌曲《拉萨谣》,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复习,要唱得更好一点。
”
2、学生齐唱。
(二) 开始上课
1、 跟录音演唱。
2、 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 过渡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
师:
“演唱完畲族歌曲,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曲子《北京喜讯到边寨》。
”
4、 让孩子看着简谱聆听,感受三部分七个主题的音乐旋律。
5、 让学生谈谈听后感,教师总结。
6、 完成听听想想问题。
7、 聆听《东北秧歌》,让学生猜猜此音乐的舞种。
8、 引出“秧歌舞”。
9、 教师示范跳“秧歌舞”,学生喊口令。
10、动作分解教学……
11、小结:
通过多次聆听感悟,学生们能够分辨出来每首曲子的优美之处,并产生爱国情怀。
《第二单元绿色的畅想》
授课时间:
2016年10月10号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地球村”的含义,关注世界和平事业和绿色事业,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育学生热爱世界和平保护绿色环境。
2、学会《手拉手,地球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知道“地球村”是什么意思?
2、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3、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4、听歌曲教唱录音(合唱)。
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二、学习新歌《手拉手,地球村》。
(二)学习歌曲(保护地球)
阶段目标:
本环节教学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饱满的热情,轻松掌握歌曲,通过演唱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愿望。
【活动】
(一)聆听歌曲交流学习
同学们,请大家带着问题聆听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
歌曲中你听到了哪几种演唱形式?
【活动】播放音乐。
学生聆听歌曲,自由回答说出自己的感受,在交流中学习。
生:
(情绪)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歌曲的情绪是热烈的、我觉得这首歌曲中有的地方是欢快的,有的地方很优美。
(演唱形式)齐唱、合唱。
上面的同学都说得很好,我们再次聆听歌曲,听一听这首歌曲分成几段?
歌中你除了听到小朋友的歌声外,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歌曲分成两段,歌曲除了歌声外,还听到了拍手声音、还听到了打击乐器的声音。
刚才同学们说的很好,除了歌声外,的确还有击掌的声音。
现在我请同学们和我一起配合,请你边听音乐边在空拍处拍手。
(聆听三次音乐,熟悉音乐)
【活动】
(二)共同参与合作学习
1、出示课件,分组进行难点节奏练习。
X0X0X0|X.XXXX|X00
XXXX0|X0X.XX|X00
Xxxxx|x0xxx|x.xxx|x00
2、分组展示自己的成果,读节奏。
3、全班齐读节奏。
4、把相应曲谱填入节奏中唱一唱(并当做发声练习,提示声音位置)
5、学唱歌曲第一乐段:
师弹奏旋律,学生试唱曲谱,(同学将学唱过程中最困难的地方提出来写到黑板上,由老师集中进行指导)
6、跟琴学唱歌词
7、学唱歌曲第二乐段:
(1)老师弹奏第一声部的旋律,全班同学跟琴用啦演唱。
(2)师弹琴,生试唱曲谱。
(3)生唱曲谱,师用打击乐伴奏(0xx)形式
(4)教师弹琴,学生演唱歌词。
(5)完整演唱全曲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
3、学习歌曲的曲调。
三、小结;这首歌曲的演唱要求同学们要打节拍,有感情中速稍快来完成,通过学习两节拍,三节拍的击掌动作,同学们把节拍与歌曲结合,学习热情立马高涨起来,学习效果非常好。
第二课时留给我
授课时间:
2016年10.17日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歌声演唱歌曲《留给我》。
2、通过演唱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3、让学生认识到热爱地球、热爱大自然对于我没人类的重要,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人类、对地球的责任。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音乐。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老师面带微笑,站在学生中间。
)
师:
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音乐乐园
二、教具激趣,解决难点。
师:
同学们看大屏幕!
(播放课件,出示歌曲中的难点节奏,让学生通大屏幕能清楚直接地看到问题,并一起开动脑筋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或打击乐器来解决问题。
)
XXXXXXX|X•XX-|
师:
谁来读读,拍拍,或用你身边的乐器敲击出节奏?
生1:
(很自信的)有节奏地读。
(其中符点处节奏不准确)
师:
(给予肯定)你真勇敢,第一个挑战难点。
(指出符点处的错误继续提问)谁来帮帮他?
生2:
有节奏地读。
师:
(肯定的)你太棒了,读得完全正确。
(然后男生读、女生读、分小组读等等)
师:
同学们齐读节奏。
(反复读,熟悉难点节奏)
师:
谁能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这段节奏?
生2:
有节奏地拍手。
(生齐拍)
生3:
有节奏地跺脚。
(生齐跺)
生4:
有节奏地用响板敲击。
(生用双响筒、串铃、三角铁、碰钟等乐器敲击和齐奏。
)
三、审美体验,表现音乐。
师:
刚才大家表现得太棒了,所以老师想送给大家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名字叫《留给我》,同学们边听歌曲边看大屏幕上的歌词,听听这首歌曲唱了些什么?
(播放歌曲《留给我》的录音范唱)
生1:
歌曲告诉我们应该注意不要主空气污染,这样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的蓝天,主树木更好地生长。
生2:
歌中唱了留下小河,很多的小河就可以汇成大海,留下大海给沙漠。
生3:
老师,我知道了,这首歌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
师:
(这是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发自内心地表述)同学们说得真好!
歌曲中唱到“留下太阳、留下森林、留下小河、留下草原”,你觉得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口气来演唱,是命令还是祈求?
为什么?
生:
应该用祈求的口气演唱。
因为环境保护迫在眉睫,我们应该马上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师:
(培养美读,感受歌曲情绪)请同学们带着你真实的感受,把歌词当作一首诗,伴着歌曲伴奏来读一读。
生:
按要求自由读歌词。
生:
几名学生读歌词。
生:
然后齐读。
师:
(肯定的)同学们读得真好,把自己真实的感情完全投入到歌曲里了。
再次欣赏歌曲,听完后说说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播放歌曲范唱)
生:
优美、抒情。
师:
你喜欢歌曲的哪一句?
老师弹琴,你能加上歌词唱一唱吗?
生1:
(很自信的)我来唱唱“留下太阳……给沙漠给沙漠”。
师:
请你带领大家一起唱。
生:
齐唱本乐句。
(熟悉乐句旋律)
生2:
(特别自信的)老师我喜欢“留下星星……留下绿草”这句,我来唱唱。
师:
唱得真棒,请我带领大家一起唱。
生:
齐唱。
(熟悉乐句旋律)
师:
再次听歌曲,你能在歌曲中找到和大屏幕上的节奏相同的乐句吗?
(找歌曲中的难点乐句)(播放歌曲《留给我》范唱)
生:
“留下小鸟,留下鲜花”这句节奏与屏幕上的节奏相同。
师:
老师弹琴谁能唱唱?
生:
试唱难点乐句。
师:
指导。
生:
先读节奏,再按节奏读歌词,最后弹琴加歌词。
(由易到难,一步一步增加难度,解决难点乐句)
师:
同学们真棒,歌曲的最难点已经解决啦!
下面大家跟着音乐一起唱唱。
(播放歌曲范唱)
生:
齐唱歌曲。
师:
同学们真棒,带着最真实的感受跟伴奏演唱歌曲。
(播放歌曲《留给我》伴奏)
四、合作探讨实现创新。
师:
《留给我》这首歌中运用了两种演唱形式,领唱和齐唱。
你能听出哪部分是领唱,哪部分是齐唱吗?
生:
“留下太阳吧……给沙漠给沙漠”是领唱,“留下绿洲……留给我和妈妈”是齐唱。
师:
再听歌曲,判断他回答得是否正确?
(播放歌曲范唱)
生:
(肯定解答)回答正确。
师:
小组合作讨论、创编,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现歌曲,然后随着音乐即兴演奏、表演。
(小组讨论并展示)
生1组:
一个领唱,四人齐唱,三人伴奏。
生2组:
两人齐唱,四人伴舞,二人伴奏。
师:
(肯定的)同学们表演的真棒,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而且能把最真实的感受融入到歌曲里。
全体同学一起表演,谁来领唱?
生:
(大声自信的)我来领唱。
其他同学表演伴奏。
(播放伴奏,师生共同演唱)
师:
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吗?
生1: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生2:
我要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时时宣传环保,处处宣传环保。
师:
同学们说得真好!
希望大家能赶快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使我们的家园变得越来越美丽。
生:
伴着歌曲《留给我》优美的旋律走出教室。
小结:
通过歌曲的演唱让同学们产生爱护环境的共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爱护我们生活的家园。
第三单元欢快的舞步
1、欣赏大河之舞
授课时间:
2016年10.24日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
2、讨论:
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介绍爱尔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特色。
4、播放《大河之舞》音像资料,进一步感受爱尔兰音乐、舞蹈的热情奔放。
5、跟着电视学跳踢踏舞。
6、再听音乐,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
并让学生用踢踏的形式表现出来。
7、小结。
2、活动:
稍息立正站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范晓萱翻唱的歌曲《稍息立正站好》。
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第二段。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1、欣赏《天堂》、《牧民的一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彩画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听记:
(简单的旋律)
1=F2/4
112┃(323)┃5653┃2—┃
(2532)┃(123)┃2161┃5-║
方法:
A、师奏F大调音阶(上引、下行)生仔细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五 年级 上册 音乐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