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一中初中升高中学校自主招生选拔考试物理试题.docx
- 文档编号:11030160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48
- 大小:914.24KB
山东省潍坊市一中初中升高中学校自主招生选拔考试物理试题.docx
《山东省潍坊市一中初中升高中学校自主招生选拔考试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一中初中升高中学校自主招生选拔考试物理试题.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潍坊市一中初中升高中学校自主招生选拔考试物理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一中初中升高中-学校自主招生选拔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对一些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托里拆利实验中,若将玻璃管由竖直变成倾斜,则管内液体的高度将变大
B.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旋转折转的光屏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内
C.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时,通过电流表的示数比较电阻大小
D.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通过比较小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比较动能大小
2.在防范新冠肺炎的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的示数是
B.它的分度值是
C.它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
3.小明家有额定电压相同的微波炉和电视机各一台,按照每度电0.55元的计费标准,将这两个用电器正常工作1h所用的电费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柱状图,对小明家的这两个用电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微波炉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大于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B.微波炉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等于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C.微波炉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大于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
D.每月在微波炉上用的电费一定比在电视机上用的电费多
4.小明按图甲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灯泡L1的功率为P1.他将一个阻值大于L1的灯泡L2串联接入电路(如图乙),闭合开关后,L1、L2的功率分别为P1'、P2'(不计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电源电压恒定),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B.
C.
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力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大
B.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卫星受到平衡力作用
C.单摆的摆球摆动到最高点时,如果外力全部消失,摆球将静止
D.弹簧具有弹性势能
6.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闭合开关,移动导线ab,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电动机
B.闭合开关,只让导线竖直上下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
C.闭合开关,只让磁体水平左右运动时不能产生感应电流
D.此实验研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
7.小力用铅笔、细铁丝制作了一支简易密度计。
小力将密度计先后放在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相同容器中。
当密度计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小
B.甲容器中的密度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较小
C.甲容器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较小
D.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较大
8.下列选项中,有关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正确的是( )
A.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法拉第
B.首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奥斯特
C.首先提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科学家是焦耳
D.首先测定太阳光是复色光的科学家是牛顿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一泡沫小球,则泡沫小球一定带负电
B.我们听不到蝴蝶煽动翅膀的声音,因为响度太小
C.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破成功,原子弹爆炸过程利用了核裂变
D.消毒人员喷洒消毒液,我们在考场里就会闻到气味,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10.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 )
A.
判定螺线管的极性
B.
力F1的力臂
C.
平面镜成像
D.
磁极的磁感线
11.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
A.
B.
C.
D.
12.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唐山夏季的最高气温为25℃
B.医用外科口罩的长度约为30cm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D.我国国歌演奏一遍的时间约为5min
13.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B.“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性“音调”高
D.“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14.如图甲所示是某校九年級的同学们在参加“青羊区中学生物理科技创新大赛”时设计的空气质量测仪的原理,电源电压恒为3V,R0为10
的定值电阻,R为可以感知空气污染指数的可变电阻,其阻值随污染指数交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
用电压表示数反映污染指数,污染指数在50以下为空气质量优,90-102之间为空气质量良,100~150为轻微污染,151~200为轻度污染,201~250为中度污染,251~300为轻度重污染,300以上为重度污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污染指数越小,电压表示数越大B.比赛当天电压表示数为1V时,属于轻微污染
C.污染指数越大,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越小D.污染指数为5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15.下列有关磁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法拉第
B.钢、铁、铜都可以被磁化吸引铁屑
C.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
D.静止在磁场中的小磁针南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16.如图所示的各种事例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
用注射器往肌肉里注射药液
B.
滴管吸药液
C.
吸盘挂钩贴在墙上
D.
纸片托水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学校门口使用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成像原理与教室内的投影仪原理相同
B.疫情防控期间教室门口测温使用的“额温枪”,利用的是红外线
C.为预防新冠病毒学校“临时留观室”内的消毒灯,利用的是紫外线
D.新冠病毒的直径大约为20﹣250nm
18.下列关于新能源、电磁波、超声波等物理知识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纤通信主要利用电流传递信息
B.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裂变时产生的能量
C.“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D.地球上的潮汐能和地热能来自太阳能
19.新型电动公共汽车的动力来源于电动机。
它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要保证人身安全,前、后两门(电路开关)中任意一个门没有关闭好,车都无法行驶。
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
A.
B.
C.
D.
20.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超导材料可应用于电饭锅和远距离输电线
B.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应当重视太阳能的利用
C.手机通讯利用电磁波来发送和接收信息
D.抗干扰、信号衰减小的光纤适用于远距离、大容量传输信息
21.如图所示的电磁现象相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揭开电与磁关系的科学家是法拉第
B.
在电流相同时,线圈匝数多的电磁铁磁性强
C.
只对调电源的“
”“
”极,导体
的运动方向不变
D.
磁铁放在水平面上,导体
竖直向下运动,电流表指针一定会偏转
22.如图所示为某品牌共享电动车,关于电动车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扫二维码开锁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B.车座呈马鞍型,增大了人与车座的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
C.车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可以减小与地面的摩擦力
D.骑行过程中,地面只给自行车一个向后的阻力
2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
A.霜的形成B.露珠的形成C.冰化成水D.雾凇的形成
24.在机场、火车站、博物馆等一些需要进行安全检查的场所,安检人员利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对旅客或观众进行检查(如图所示)。
当探测器靠近金属物品时,在金属物品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由此导致探测器发出警报,以提示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在我们学习过的下列装置中,与上述探测器能使金属物品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理最为相似的是
A.电动机B.动圈式扬声器
C.发电机D.电磁铁
25.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D.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
26.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越快,音量越大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
C.人耳可以听到超声波,不能听到次声波D.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27.一杯水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杯子和水所受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杯中的水所受重力与杯子对水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水对杯子底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水所受的重力大
D.如果一切外力突然消失,这杯水可能会摔落到地
28.下列科学方法中,错误的是()
A.找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运用了类比法
B.根据增大压强的方法想到减小压强的方法,运用了逆向思考法
C.两个
的电阻串联与一个
的电阻效果相同,运用了等效法
D.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在斜面小车实验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到结论,运用了逐渐逼近法
29.下面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用电吹风将湿头发吹干B.寒冷的冬天,户外结冰的衣服慢慢变干
C.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D.往豆浆中加糖,豆浆会变甜
30.2019年l1月11日晚至12日凌晨,罕见的“水星凌日”现象震撼上演,在地球上部分地区可以观察到。
如图所示,“水星凌日”是指当水星轨道在地球轨道内侧时,在某些特殊时刻,地球、水星、太阳会在一条直线上,这时从地球上可以看到水星就像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
下列现象中与“水星凌日”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A.湖边的树在湖水中的“倒影”
B.路灯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
C.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D.“海市蜃楼”现象
二、实验题计算题
31.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小明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热敏电阻RT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已知M为控温器,电源电压恒为12V,R为电阻箱(一种可以改变并读出阻值的变阻器).
(1)热敏电阻和电阻箱是____(并联/串联)的.
(2)当控温器中液体温度为80℃,电阻箱阻值为100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则该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为____Ω.
(3)依次改变控温器中的液体温度,同时改变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保持在0.1A.通过计算得到相关数据记录如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___(增大/减小/不变).
(4)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小明用该热敏电阻和电压表制成了一支指针式温度计(电路图如图乙所示).它可以直接在电压表刻度盘上读出相应温度.若电压表的读数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应在图乙中_____填序号)两端接入一个电压表(A.a、b/B.b、c/C.a、c).若图乙电源电压也为12V,定值电阻阻值为85Ω,则电压表刻度盘上8.5V对应的温度值应为_____℃.
32.在测量标有“2.5V”字样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压为4.5V的电源和标有“30Ω,0.5A”的滑动变阻器,罗永同学已连接好如图甲所示的部分实验电路。
(1)请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要求闭合开关后,使滑片P向右端移动时小灯泡的亮度变暗__。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P置于_____端(选填“C”或“D”),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3)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且电压表的示数为0,电流表示数不为0,则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灯泡___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的电阻为______Ω(保留1位小数)。
(5)罗永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I﹣U图象,如图丙。
结合图象信息,他认为不能利用甲图电路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你能说出他判断的理由吗?
他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小亮在打扫实验室时发现了一个定值电阻,他对此电阻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亮为测量电阻Rx的阻值,选择了以下器材:
待测电阻Rx、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0、电压不变(电压值未知)的电源一个、电流表一只、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如图甲所示,小亮连接了实验电路,但实验步骤没有写完整,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步骤,并写出电阻Rx的表达式.
闭合开关S1、S2,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2.
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得出Rx=___________.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亮将定值电阻Rx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后接在电压保持不变的电源两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时,定值电阻Rx两端的电压Ux和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U2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Ω,则R2两端的电压U2跟R2的关系式为:
U2=_______________.
34.(7分)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1A”字样。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的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且电压表的示数接近3V,电流表的示数为0,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3)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点,电压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
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V;
(4)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___W。
35.小彬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2A”字样,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补充完整__________.
(2)小彬5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__A.
(3)将5Ω定值电阻换成10Ω定值电阻,闭合开关,为了保持__________表的示数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选填“A”或“B”)移动,记录此时各表的示数.
(4)将10Ω定值电阻换成20Ω定值电阻,重复步骤(3).
(5)实验记录的多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
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_______比.
(6)实验结束后,小彬问老师在此实验中能否换用5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
老师指导小彬分析了不能更换的原因.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下面是小明和小华等同学进行的电学实验.
(1)小明为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①请用笔画代替导线完成图甲电路的连接__________.
②小明看到了邻组同学在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指针偏向“0”刻度线的左侧,原因是_________.
③如果小明连接电路时接入的电阻为5Ω,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那么将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端调节,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V;把10Ω的电阻换成20Ω的电阻,无论怎样调节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示数调到控制值,说明她选择的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_.
④更换器材后,重新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_____比.
(2)小明将电阻换成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测量其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
①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②刹附敞排除故障,继续实验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A,最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I-U图像(如图丙).
③通过分析I-U图像,发现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升高逐渐变大,其原因是________.
(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又重新设计了电路(如图丁),测量另一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这个小灯泡正常工作的电流为I1.请完成实验步骤(已知电源电压为U).
①只闭合开关S1,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__.
②只闭合开关S2,保持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位置不变,________使电流表示数为I1;再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调到最左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2;此时R1接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____(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玻璃管倾斜后,由于大气压强不变,大气压强支撑的水银柱的高度不变,故管内液体的高度不变,A选项错误,A选项符合题意;
B.旋转光屏后,若光屏上没有反射光线,说明反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玻璃管倾斜后,由于大气压强不变,大气压强支撑的水银柱的高度不变,故管内液体的高度不变,A选项错误,A选项符合题意;
B.旋转光屏后,若光屏上没有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和法线共面,故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可以用电流表的示数间接反应电阻的大小,电阻即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电流越小,故C选项正确,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动能越大,推动小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故可以通过比较小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比较动能大小,故D选项正确,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此体温计上分成10份,1份代表,所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故其读数为,故A正确、B错误,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此体温计上
分成10份,1份代表
,所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
,故其读数为
,故A正确、B错误,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液柱不下降,故它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解析】
A、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由于微波炉和电视机的额定电压相同,所以这两个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相等,故A错误;BC、由柱状图可知,微波炉正常工作1小时的电费比电视机高,而单
解析:
C
【解析】
A、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由于微波炉和电视机的额定电压相同,所以这两个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相等,故A错误;BC、由柱状图可知,微波炉正常工作1小时的电费比电视机高,而单价是一定的,所以微波炉消耗电能多,根据P=
可知,微波炉电功率大于电视机的电功率,故C正确;电压相同,由P=UI可知,微波炉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故B错误;D、虽然微波炉电功率大,由于不知道一个月内它们的实际工作时间,根据W=Pt知无法判断微波炉和电视机消耗的电能的多少,所以无法比较电费的多少,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1)根据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与额定电压相等分析判断;
(2)从柱状图可知两用电器正常工作1小时的电费,进而知道消耗的电能,再根据P=
和P=UI判断通过用电器的电功率和电流;(3)电能计算:
W=Pt;电能的多少与电功率大小和时间长短有关;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甲电路灯泡两端电压为电源电压U1,电阻为R1,灯泡的功率为;
乙中L1、L2的电压U1′、U2′的和为电源电压U1,,因为U1′<U1,故P1′<P1;
因为是串联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甲电路灯泡两端电压为电源电压U1,电阻为R1,灯泡的功率为
;
乙中L1、L2的电压U1′、U2′的和为电源电压U1,
,因为U1′<U1,故P1′<P1;
因为是串联电路,所以电流相等,R2的电阻大于R1的电阻,
根据P=I2R知,P2'>P1'
因为
、
、U2′<U1、R2>R1,
所以P1>P2'.
综合分析:
P1>P2'>P1'.选C;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物体受力大小,与运动速度的快慢没有因果关系,故A错误;
B.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卫星,在远地点时速度最小,近地点时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物体受力大小,与运动速度的快慢没有因果关系,故A错误;
B.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卫星,在远地点时速度最小,近地点时速度最大,做变速运动,受力不平衡,故B错误;
C.摆球摆到最高点时,摆球速度为零,此时如果外力全部消失,摆球将保持外力消失时的状态,静止不动,故C正确;
D.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后具有弹性势能,自然伸展时,不具有弹性势能,故D错误。
故选C。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D.由图可知,该电路中无电源,且导体棒在磁场中,故这个实验研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故D正确;
A.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发明制作了发电机,故A错误;
B.闭合开关,让导体a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D.由图可知,该电路中无电源,且导体棒在磁场中,故这个实验研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故D正确;
A.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发明制作了发电机,故A错误;
B.闭合开关,让导体ab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导体ab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不能产生感应电流,故B错误;
C.闭合开关,只让磁体水平左右运动时,导体ab也会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能产生感应电流,故C错误。
故选D。
7.D
【解析】
【分析】
【详解】
C.密度计放在两种液体中都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即
F浮甲=F浮乙=G
故C错误;
A.由图知密度计排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C.密度计放在两种液体中都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即
F浮甲=F浮乙=G
故C错误;
A.由图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甲<V排乙,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知道,密度计排开甲液体的体积小,所以甲液体的密度大,即ρ甲>ρ乙,故A错误;
B.密度计放在两种液体中都漂浮,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知道,密度计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甲=F乙;由于是同一个密度计,则底面积相同,由
知道,密度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故B错误;
D.由图知道,液体甲的密度大于液体乙的密度,由
知道,m甲>m乙,而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密度计、液体以及烧杯的总重力,所以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较大,又因为烧杯的底面积相同,由
知道,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较大,故D正确。
故选D。
8.D
【解析】
【分析】
根据掌握的物理学家在物理上的主要贡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潍坊市 一中 初中 升高 学校 自主 招生 选拔 考试 物理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