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黑河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docx
- 文档编号:11026533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478.83KB
黑龙江省黑河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docx
《黑龙江省黑河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黑河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黑河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
黑龙江省黑河市2021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默写(共1题;共12分)
1.(12分)(2019八下·建瓯开学考)在下列横线上,规范、工整地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
(1)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2)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________,狐兔翔我宇。
(曹植《梁甫行》)
(4)________,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
(5)东皋薄暮望,________。
(王绩《野望》)
(6)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7)《春望》中表现诗人因忧国、伤时、思乡而形容苍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8)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
(10)________,壮心不已。
(《龟虽寿》)
二、书写(共1题;共4分)
2.(4分)(2017七下·抚宁期末)读下面的诗,给加横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当蜘蛛网无情地chá________封了我的炉________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
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yīwēi________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________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
相信未来——食指《相信未来》
三、语言表达(共1题;共5分)
3.(5分)下面一则征文启事在格式和语言表达方面有多处错误,请找出原文四处并加以改正。
征文启事
为迎接九十周年校庆①,学校特举办校庆征文,面向全校师生征稿②。
征文内容要求反映学校的悠久历史和讴歌学校在改革开放中日新月异③,反映师生的品质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情况④,文体不限,不超过1500字⑤。
校庆办将在征文中评出一、二、三等奖⑥,发给证书⑦,佳作将在《空间》上发表⑧。
来稿请投入征文稿箱,从即日起截止到12月30日⑨。
此致
敬礼⑩
××中学校庆办
2015年12月1日
四、选择题(共1题;共2分)
4.(2分)(2018六上·大庆期末)对诗歌《次北固山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5.(10分)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①空,弟兄羁旅②各西东。
田园寥落③干戈④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⑤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
①世业:
世代传下的产业。
②羁旅:
犹漂泊。
③寥落:
冷落。
④干戈:
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
⑤九秋:
秋天。
(1)
请指出诗歌的颈联有哪些意象?
(2)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诗句除了运用对偶,还运用了比喻,请结合全诗对该句比喻修辞的作用作具体分析。
六、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21分)
6.(21分)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完成下列问题。
【甲】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
“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乙】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①其力以脱于虎豹②之秦。
嗟乎!
孟尝君特③鸡鸣狗盗之雄④耳,岂足以言得士?
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⑤,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⑥不至也。
【注释】①赖:
依仗,依靠。
②虎豹:
像虎豹一样。
③特:
只、仅仅。
④雄:
首领。
⑤南面而制秦:
南面称王制服秦国。
⑥所以:
……的原因。
(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①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_______
②臣未尝闻也________
③休祲降于天________
④长跪而谢之曰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划线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士以故归之
B.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学而不思则罔
C.聂政之刺韩傀也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D.安陵君其许寡人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②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请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
(5)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士”的理解。
七、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57分)
7.(2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黄河
①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
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5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②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
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气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比较先进。
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③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
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
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
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④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创建基业的地方)之一。
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开始使用彩陶。
从河南混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美,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
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⑤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
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⑤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
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1)
第①段说明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2)
用简明的语言表述黄河流域之所以能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的原因。
(3)
本文第④段举“仰韶文化”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4)
本文第③段开头的“相传”和第④段第一句的“之一”能否省略?
为什么?
(5)
本文为什么用“摇篮”比喻黄河?
8.(20分)(2018·绍兴)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飘逝的风筝
徐国平
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
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年年有余”的风筝,迈出了家门。
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
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
若在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
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
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凌乱不堪。
两台丛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
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般难受。
很快,自家那三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只是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
鹞爷忧心忡忡,步屡沉缓,一直走出村外.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
一阵春风吹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
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起来,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
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
鹞爷又想到过去。
他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
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
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千姿百态。
那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
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
而且,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
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
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
大龙心高气燥,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
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
唉,不想这么多了。
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
鹞爷仰着脖梗,望着蔚蓝的天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争,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
你玩一下,就知道了。
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有些蛊惑地说。
男孩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
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
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
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
鹞爷没有责备,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
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
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没有吱声。
男孩撅着小嘴,有些难过。
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
男孩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开车带他回来寻根祭祖的。
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
果真,有一辆桥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烧香焚纸。
鹞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
男孩一脸迷茫,摇头不知。
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
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
有根线杜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
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湿,低头一看,是一滴滚落的老泪,他揉了揉眼睛,那么困惑,那么茫然……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第4期,有删改)
(1)读完本文,你觉得文中的鹞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简要概括。
(2)读文中的画线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请任选一句作答)
①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
(品析“蚕食”的表达效果.)
②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
(结合划线词揣摩人物心理。
)
(3)文章设置男孩放风筝这一情节有什么用意?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本文题目是“飘逝的风筝”,飘逝的仅仅是风筝吗?
请结合文意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9.(12分)(2016·呼和浩特)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
承习俗
(1)
古代诗歌中,“月”是常见的意象,下面与“月”有关的诗句中,哪两句写到了传统节日?
()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D.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
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九日齐山登高》是其中的一首,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你注意到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习俗了吗?
请写出你学过的,同样描写这个节日习俗的两句诗。
(3)
活动二:
学对联
对联的基本要求:
①必须是两句,而且这两句字数一样多。
②头一句与第二句所用短语的结构与词性应当相同或相似,即是说必须形成对偶的修辞格。
如:
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这两句就可以称作对联:
“国家富强”是主谓短语,“人民幸福”也是主谓短语;“国家”与“人民”都是名词,“富强”与“幸福”都是形容词。
③两句的内容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内容没有联系,即使符合前两点要求,也不能叫做对联。
④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
请根据对联要求,解答下面的问题。
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的内容不可以作为对联,请具体说出两个理由。
A.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B.百花迎春满地香,幸福临门多喜气。
C.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
八、名著导读(共1题;共7分)
10.(7分)下列一段话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读后回答问题。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
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
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
这个金箍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
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1)
“裙钗”指的是________。
猴王对裙钗“虽然生狠怒”,但还是“有意说亲由”,是因为________。
(2)
“裙钗”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
九、命题作文(共1题;共5分)
1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今天,我们周围的各种声音不绝于耳,我们身边的大小事接连不断。
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心灵的呢?
是校园的铃声,还是窗外的雨声?
是身边的小事,还是国家的大事?
或者……
请以“牵动心灵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
一、默写(共1题;共12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二、书写(共1题;共4分)
2-1、
三、语言表达(共1题;共5分)
3-1、
四、选择题(共1题;共2分)
4-1、
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5-1、
5-2、
六、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21分)
6-1、
6-2、
6-3、
6-4、
6-5、
七、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57分)
7-1、
7-2、
7-3、
7-4、
7-5、
8-1、
8-2、
8-3、
8-4、
9-1、
9-2、
9-3、
八、名著导读(共1题;共7分)
10-1、
10-2、
九、命题作文(共1题;共5分)
11-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黑河市 年级 下学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