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研究方法doc.docx
- 文档编号:11018854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37
- 大小:71.94KB
人类学研究方法doc.docx
《人类学研究方法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学研究方法doc.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类学研究方法doc
人类学研究方法
第一章导论
社会文化研究方法体系
•社会文化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方法论:
主要探讨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规则、程序等问题,它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
•研究必须以一定的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但方法论并非统一的。
方法论是与一定的哲学观点和学科理论相联系的。
不同的理论学派有不同的方法论。
•在研究中应遵循何种方法论,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因为研究社会现象有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法论、研究途径和判断标准,这酒要对具体现象作具体分析。
•社会文化研究方法体系
•研究方式:
指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和操作方式,它表明研究的主要手段和步骤。
研究方式包括研究法和研究设计类型。
•社会文化研究中主要有四种研究法:
统计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和间接研究。
•研究设计是对研究类型、研究程序和具体方法加以选择并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
研究设计的类型可从各种角度来划分,其中主要有:
1、从研究目的上可分为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2、从研究时间上可分为横剖研究和纵贯研究;3、从调查的范围上可分为普查、抽样和个案调查。
此外还可划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等。
•具体方法与技术:
研究各个阶段使用的具体方法技术,包括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和其它技术手段或工具。
•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有:
访谈、观察、统计、实验、文献、量表等。
•资料分析:
定量分析——统计分析、数理分析与模拟法,定性分析——比较法、分类法、理论分析法。
•其他具体技术包括问卷与观察表格的制作技术、调查指标的设计、观测仪器、录音录像设备、实验设备、计算机技术、资料整理的方法技术等。
•社会文化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是相互联系的,一般来说,方法论观点影响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而一定的研究方式又规定了一套与其相应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对于从事社会文化研究的人来说,了解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是很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在实际研究中有效地应用某种特定的方法,而且还能认清各种方法的特点、局限性及互补性。
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传统时期:
•这一时期开始于1900年代早期,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早期民族志产生于西方社会对文化和文明起源的兴趣。
•在人类学职业化之前,对世界种族与文化的描述和评价是由西方传教士、探险家、海盗以及殖民地管理者提供的。
•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在这一时期中,定性研究者撰写的“客观的”、有关实地经验的民族志被认为是实证主义科学的范式。
在他们的写作中,他们关注的是提供有效度的、可靠的和客观的解释。
那些被研究的他者则是异族的、外国的、陌生的。
•人类学方法的代表人物:
马林诺夫斯基、布朗。
•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1922)中的序言,它确立了长期参与观察法的重要性,并把它确定为异文化田野调查研究的策略方法。
在针对土著人进行的研究中,无人可与马林诺夫斯基匹敌。
•有学者将这一时期描述成孤单的民族志学者时期——一个男科学家在远方的大陆寻找土著人,“遭遇到他所探询的对象……通过持久的田野工作的极端折磨,最终经历了他的过关仪式。
”
•这一时期的人类学研究信奉四条原则:
一是对客观主义的追求;二是对带有与帝国主义的共谋;三是纪念主义的信念,即人类学通过民族志将创造一种像博物馆一样的文化研究存留;四是一种对永恒的信念,下意识地认为自己所研究的东西不会改变。
•“孤单的民族志时代”产生了人类学史上著名的人类学家和经典民族志。
•社会学中的“芝加哥学派”也强调通过社区调查如实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运用普通人的语言,力求直截了当、不带感情色彩地反映生活故事。
•现代主义阶段
•这一阶段从二战后一直延续到1970年代。
•殖民体系崩溃的影响,他们逐渐将注意力放到对历史文献、语言学以及自己国家本土文化的研究上面,同时第三世界国家人类学的兴起和发展。
•在这一时期,人类学与社会学开始学科上的合流,两者均在研究方法上找到了共同点,即长期地与被研究的城市居民群体一起生活,了解他们的真切关怀和日常困扰。
这一时期,研究者寻求使定性研究形式化的途径。
•人们试图使定性研究像与之对应的定量研究一样严格。
将开放式和半结构的访问与参与观察所得的资料标准化、统计量化。
•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类型模糊时期
•这个阶段从1970-1986年。
格尔兹的两部著作《文化的解释》和《本土知识》划定了这一时期的开始和结束。
•他认为,旧的功能主义、实证主义、行为主义的民族志科学应该让位于多元的、解释性的和开放的将文化事项及其象征为出发点的解释人类学。
•在人类学研究过程中,观察者没有特殊的发言权,研究的中心任务是从本土的情景中理解其真实含义。
•对科学主义人类学研究的反思:
•研究者的自我意识不仅可以包容被研究的对象世界,而且可以创造一个社会世界。
•研究不仅仅是一种意义的表现,而且是一种意义的创造。
•研究不再只是对一个固定不变的“客观事实”的了解,而是一个研究双方彼此互动、相互构成、共同理解的过程。
•这种理解不仅仅涉及研究者在认知层面上了解对方,而且需要研究者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去理解对方,并通过语言这一具有人类共同性的中介,将研究结果解释出来。
•只有当研究者进入对方所关切的问题领域时,意义才可能向研究者展现。
•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表述危机时代
•始于1980年代中期,《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写文化》、《文化的困境》(ThePredicamentofCulture,Clifford,1988)、《经历的人类学》(TheAnthropologyofExperience,TurnerandBruner,1986)等。
这些著作对人类学研究的经典规范进行了反思。
•研究永远不可能“客观”、“中立”,研究其实就是在写文化。
人类学研究已经从以往对自我和他人关系的反思转到了对人观、自我和情感的界定和经验进行探究,了解传统小型地方性社区与世界全球化之间的关系,而且将人类学研究本身作为一种文化批评。
•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不再如前任那样讲究研究的“客观性”、“真实性”和确定性,而是采取一种视情况而定的态度,在关系中对效度、信度、普及度等问题进行考量。
•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历程,展现了社会文化研究两种不同传统。
•一是,科学主义的实证传统:
注重对研究现象作实证的、经验主义的考察和分析,强调的是自然主义的传统,注重对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探究。
•二是,人文主义的阐释传统:
要求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进行“解释性理解”,强调的是阐释主义的传统,关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
真是在阐释的过程中,后现代批判意识看到意识到任何研究都受到一定政治、文化、性别和社会阶层的影响,注重研究中的权力关系,注重研究对知识建构和社会改革的重要作用。
•“人类学是所有科学学科中最富人文特征的学科,也是所有人文科学中最富科学特征的学科。
”(EricWolf)在受训初期,文化人类学的学生们可能会面临着在解释主义或实证主义、人文主义或科学主义、定性或定量研究之间作出选择。
•人类学家的技能根置于所有科学最基本的实证传统之一:
田野参与观察法。
一些作者认同于解释学方法,另一些在资料收集分析中认同于定量方法,但没有任何一个人完全放弃人文学或科学,也没有一个人要求读者一劳永逸地作出选择,决定是用文字还是用数字来表达自己的研究发现。
•我们有自由确定自己是人文主义者还是实证主义者,但同时做到两者无疑会有趣得多。
人类学的科学成分要求我们质疑我们的测量方法是否有意义,但它的人文主义成分却迫使我们思考,我们的追求目标和所用手段是否具有价值。
•科学和人文学之间的紧张冲突是由两种不同的需要引发的,一种需要是用证据回答实际问题,另一种需要则是了解我们自身。
•没有任何学科能独自拥有其所特有的研究方法。
正如社会调查从来就不只属于社会学家一样,参与观察式的田野调查从来也不单属于人类学家。
•参与观察在当今的各门社会科学中绝对是随处可见的。
•近年来一直在使用这种方法的学者,除了社会学家之外,还有政治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学家、管理专业学生、养育研究专家、教育界人士、社会工作者和系统工程专家等等。
人类学的文化认知体系
•人类学“失去了”参与观察法?
•学科之间的界线依然分明,但那些分界线不再依据方法来划定,甚至也不再依据内容来划定。
•研究方法,不单是那些以技术手段形式出现的方法,方法同时还指那些以步骤、途径,以目标、任务,和以认识论形式出现的各种方法。
•人类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特点在于其文化认知体系。
•人类学的文化认知体系:
•经济
•基本的社会结构:
家庭、婚姻和亲属关系
•政治制度
•宗教信仰
第二章人类学研究的方法论视角(范式)
•范式
•对同一事物,通常会有多种解释方式。
范式就构成了这些不同解释或者理论的基础。
范式是我们用来组织我们的观察和推理的基础模型或是参考框架。
•范式和理论不一样,它常常难以辨认,因为它们相当含蓄,下意识的潜藏在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中,它似乎更像是“事物存在的方式”,而不是众多观点的一个。
•范式在学科发展中扮演了一个相当根本性的角色,就像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一样。
社会科学的范式只有是否受欢迎的变化,很少会被完全抛弃。
•范式没有对错之分,作为观察的方法,它们只有用处上的大小之分。
每一种范式都为关注人类社会生活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方式。
•范式对研究也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决定了我们观察的方向、想要找的事实,以及根据这些事实所作的结论。
•文化
•文化是应用最广的人类学概念。
•文化的定义要么是唯物论观点的,要么是意识论观点的。
•对文化的经典的唯物论定义聚焦于行为,在这一观点看来,文化是社会群体可观察的行为方式、习惯及生活方式的总和。
•对文化的意识论关注于认知,即思想、信仰以及知识这些表现特定人群特征的因素。
在有的研究中,甚至明确地将行为排除在外。
•很明显,人类学者既需要了解文化行为,又要知道文化知识以便充分描述一种文化或亚文化。
•尽管两种定义都不完善,但给人类学者提供了一个接近研究群体的起点和视角。
•文化的概念帮助人类学者在千头万绪并经常是仪式性的行为和思想中找到一种逻辑连贯的方式来表现一个群体的特色。
•在另一文化中生活和工作不但有助于个体客观地看待异文化人们的行为和信仰,而且有助于个体客观地看待自身文化的行为和信仰。
•文化的要素日复一日地扮演着操纵者的角色,就好像语法规则在语言中的运行一样。
文化中不同亚群体也许会对他们的亲属制度、宗教及经济系统的表层意义有迥异的态度,但他们通常在更深层面上分享着共同信仰,即文化要素背后的潜意识意向。
•社会进化
•1858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物竞天择的进化论,简言之,物种在自然环境中,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通过适者生存法则,物种进化成不同的形式。
•在学者分析社会的时候,达尔文的进化论被用来解释人类事物结构的改变。
人类社会从简单的狩猎部落,到庞大的工业化文明社会,就理所当然地被当成“适者生存”的进化过程。
•这种解释世界文化差异的方式被批判为“民族中心主义”。
•古典进化论虽然在理论潮流上已不占主导,但却形成了研究范式上“社会越变越好”的潜在假设。
•这种范式在古典进化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占据了很多学者的思维,西方的现代化曾被当作全世界发展的模板。
•1960年代以来,发展的现实和学者们的反思才使人们意识到“进步”通常是把双刃剑。
•结构和功能
•结构功能主义是一种有社会系统的理论,简言之就是每个社会实体,不论是一个组织或是整个社会,都是有机整体,和其它的有机体一样,一个社会系统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对于整个系统的运作而言,每一部分都有功用。
•结构和功能是指导社会组织研究的传统概念。
结构在这里指的是社会机构或群体的形态,如亲属制度或政治制度。
功能指的是群体成员间的社会关系。
•大多数群体都有一个可确认的内部结构和一系列确定的社会关系一遍规范行为。
人类学者必须同时表述群体的一个部分与另一部分之间的功能性关系以解释社会文化系统是如何运转的。
•因此,把社会当作一个系统,就要看构成系统的每个部分的“功能”。
结构和功能研究带给人类学者以整体观的视野。
•人类学者在研究中采取一种整体论的视角以描绘社会群体全面而广阔的图景。
整体论的定位促使田野工作的观察要超越一个暂时的文化图景或文化事件,寻求每幅图景之间的多层次且相互关联的关系。
整体论的定位需要大量的田野工作时间去搜集各种资料,以便了解社会的整体情况。
•同时还有助于田野工作发现所研究的社区或文化中各种系统及次系统的相互关系。
•不过要注意,运用这种范式思考问题时,要避免错误的认为“功能”、稳定和整合是必需的,或者认为那是功能主义范式所假定的。
•实际上,当研究者在寻求贫困、种族歧视、女性受压迫等社会现象所扮演的功能时,他们并不认为这些现象的存在是正常的,他们试图理解的是这些现象在一个更大社会中的功能,并以此来作为一种理解它们为什么会持续或是如何被消除的方式。
•人类学者使用结构和功能的概念来指导他们的调查。
他们从被研究群体中汲取信息以建构结构的骨架并穿之以社会功能之线。
对一个系统内在结构的了解为人类学者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和框架以建构民族志描述。
•象征和仪式
•象征和仪式是人类学理解异文化认知方式的重要视角。
•人类学者寻找能帮助他们理解和描述某种文化的象征。
象征是意义的浓缩表现,可以唤起强烈的感觉和思考。
象征不仅仅限于国家、大规模组织的运动,它们是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象征经常是仪式的一部分,仪式是重复的象征性行为方式,它在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中都起作用。
•人类学者视象征和仪式为某种形式的文化速记。
象征开启了初始理解文化关键知识的大门,同时通过一个当地人的分类框架,它们帮助民族志学者理解他们的所见所闻。
•格尔兹的文化概念:
“我所坚持的文化概念不少多所指,也不是模棱两可的,而是从历史沿袭下来的体现于象征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体系表达的传承概念体系,人们以此达到沟通、延存和发展他们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
”他以宗教为文化象征符号体系的理想型进行了范例式的研究。
•阐释:
主位和客位
•格尔兹的阐释人类学。
人类文化的基本特点是符号的和解释性的,作为文化研究的人类学也是解释性。
•主位观:
局内人的或当地人的现实观,是人类学研究的核心所在。
客位观:
是外部的、社会科学的现实观。
•格尔兹的阐释人类学是对异文化中深藏的象征、联想与意义的探究。
这一类型的人类学把文化视为文本加以解读,它与文艺评论及其它阐释学类型一样,大大依赖于解释者个人的天分、感知的本能以及探知隐含意义的能力。
•如今,多数人类学者仅仅将主位客位的定位视为连续同一风格中不同分析层次的标志。
他们开始收集资料时采取主位观,然后,尝试既依照当地人观点,也依据他们自己的科学分析来弄清他们所收集资料的意义。
•以主位的观点对局内人对事实的理解是明了和准确记述情形与行为的途径。
•当地人的理解也许并不符合“客观”事实,但他们会帮助人类学者了解为什么改社会团体成员如此行事。
•主位的观点迫使你承认和接受多重现实,理解不同背景的人们为何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行动。
•主位视角引入避免了科学主义从单一的逻辑、理性的路径出发预设系统如何运作的弊端。
•主位和客位的区分,让人类学者认识到了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对客观性和真实性有了重新认识。
二者在田野工作中的结合保证了田野调查资料收集和分析的有效性和有用性。
•宏观与微观
•宏观理论的研究主题包括了社会中经济阶层之间的斗争、国际关系、社会内部主要机构间的互动。
宏观理论对付的是社会中规模大且综合的实体,甚至是整个社会。
•微观理论处理个人或小群体的社会生活议题,把焦点放在人与人之间所发生的事务上。
•但在现实研究中,宏观和微观往往是需要相互结合的研究视角。
•人类学者的理论背景和研究问题将决定他采取微观研究还是宏观研究。
•微观研究好比在显微镜下对一个小社会单位或其中活动的细致观察。
•宏观研究重视大的图景。
在人类学里,大图景可以涵盖小到一个学校大到整个世界范围的系统。
•无论是微观层面的还是宏观层面的民族志工作都包括细致的描述。
•采用宏观或者微观研究一定程度上是由人类学者的才能或倾向所决定的。
一些人类学者更善于对事件或部分事件进行情景逐次的细致分析。
另一些人类学者则对大范围的相互关系更感兴趣。
•微观研究需要与宏观研究一样长的时间,但采用微观研究的人类学者可能在社会事件的某个方面花费的时间与另一个研究者对十个社会场景内的二十个不同人的宏观研究所花费的时间相当。
•选择微观研究还是宏观研究受制于研究者想要知道什么和该研究所包含的理论以及研究者是如何定义研究问题的。
•国家和社会
•中国这样幅员广阔、有着悠久历史和文明的社会,传统的“微型社区研究法”必须要在空间的视野和时间的纵深上加以突破,也就是说,不但要关注村落社会的“纵向的历史”,还要关注村落社会以外的空间。
•中国是一个有国家的社会,为体现出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历时性”,从人类学中国研究的一开始,就尝试走出传统人类学功能主义在“封闭性社区”、“整体论”和“无历史”等方面的局限。
•“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始于20世纪50年代,它要回答的根本问题就是权力结构及其逻辑关系。
•西方的社会科学家最早用它来考察那些与欧美民主政体不同的国家,如苏联及东欧国家的政治与社会体制。
描绘出这些国家中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别国家与民间社会的冲突。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当代中国研究的西方学者也开始使用同样的视角和概念体系来解释中国社会的现实。
他们的分析焦点或主线,就是审视一个小村庄是如何同大国家联系起来的。
•国家与社会的研究框架常常与人类学的传统民族志研究相结合,力图在“小地方”的社会场域的描述之中体现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研究的时空构架不仅要有历史的深度,更要有超越村落的广度:
•村落历史:
“成文的历史”、“不成文的历史”、“建构的历史”
•“超越村落”的空间视野:
中国的任何村落都不是孤立的社会存在,它通过自己的方式,比如婚姻缔结、人口迁移、货物交换、民间信仰,以及国家对村落的治理等,与村落以外的社会发生联系。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人类学的发展是表述危机时代的典型代表。
•女性主义人类学所运用的仍然是人类学中那些关键性的方法,在人类学中没有单一的女性主义方法。
•基本假设之一:
性别(gender)是文化和社会的一个关键维度。
女性主义人类学家都同意以下的观点:
(1)权力差别“塑造着”人们的生活经历以及人们给予这些经历的解释;
(2)性别是造成权力差别的交互作用的因素;(3)性别在文化的再生产以及文化实践的转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另一个基本假设是:
性别被社会性地建构着。
性别在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分层中亦有各不相同的表现。
性别的等级制度和意识形态与其他的等级制度和意识形态如年龄、族群、阶级或阶层、种族、性取向、宗教等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共同制造着不同的性别经历,和其他社会认同维度。
•持有女性主义范式的研究者已经蒋注意力放在哪些其它范式所不曾解释的社会生活层面。
其中一部分强调性别差异,以及性别差异和其它社会组织的关系。
这些研究主要关注很多社会对女性的压迫,进而也注意到所有社会压迫现象。
•女性主义方式也挑战那些再社会上已经习以为常的共识。
很多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信仰、价值观和规范等,都是由社会中一小部分人所拟定的。
•女性主义范式提倡一种对于所有人类关系的去中心化的、非权力性的思考和观点。
•强调研究者的“阶级、阶层、种族、文化、性别假设、信仰、以及行为”在研究的设计、实施和做出结论的过程中是如何起作用的。
•如此,研究者就不可能再扮演成一位匿名的专家、一个隐匿在画面之外的权威的声音。
强调专家的权威责任与解释的义务和让公众明了知识的社会生产过程的作用和意义在于,它赋予了读者参与到评估研究过程中的权力。
•跨国主义
•都市人类学研究中的二元困惑:
强调整体论或是参与式观察。
•全球化已经对人类学研究的“所在”(localities)概念提出了挑战,全球化给都市人类学的研究提出了新挑战。
•即便是坚持整体论的都市研究将都市作为一个研究整体,或将其作为大社会中的一部分的做法,实际上都不是真正的整体论。
•都市正日渐需要在全球化的劳动分工中重新塑造自己的定位,都市居民的社会关系及其实践往往是跨国界和都市边界的。
•关注跨越国界的社会网络(Socialnetworks)是一种允许人类学家同时兼顾整体论和民族志调查,并探究都市在日渐全球化时代的发展的折衷途径。
•跨国社会网络连接了所在(localities)和全球联系,正是这种双重性给网络研究提供了很多有策略性的好处。
•这种方式可带来具有全球视野的民族志。
•人类学家在这个领域研究中非常活跃。
•在人类学家之前,几乎没有研究专门关注网络中各点的具体实践活动。
关注跨国主义包括考察人们怎样在跨国的环境中生活,这种生活对跨国迁移者、城市、社会和世界意味着什么?
•什么是跨国主义
•NANCYFONER:
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是这样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移民塑造和持续多线型的社会关系,以将他们原来的社会和定居的社会联系在一起。
•这个领域的研究已经成为人类学增长最快的领域。
•后缀“ism”暗含着信仰体系的意味,如共产主义或保守主义。
这个术语将人们研究的关注点引到对“忠诚”问题的关注上,也即你认为你是谁,谁是你最重要的群体,是你的邻居、来自同一国度的移民,或是留在母国的人?
•对跨国主义的主义概念有很多争论。
•首先,是跨国还是跨地区?
•其次,跨国主义以认同/忠诚为研究切入是否足够?
•认同问题当然十分重要,但仍需要通过关注更广泛的问题来开展跨国主义的研究,包括日渐普遍的维系跨国联络的非共同性的社会网络。
•与其将认同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我们不如保持更多的未知方法来追溯跨国网络,以找出它们运作规律和结果,并发现我们尚未发现的新问题和新事件。
•除了移民迁移,跨国网络还体现在旅游、可视化交流等等
•最后,在讨论跨国主义和全球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广泛的问题就是过分夸大全球化的创新性。
•全球化已经出现了很久,西方15世纪就开始了海外的殖民扩张。
19世纪末期,西方国家在国外的资本投资比例大大高过于今天。
在100多年前,人们就一直与输出地保持着联系,尽管那时的技术还很落后。
•对于世界多数地方的多数民众来说,没有哪个群体可以将他们的活动和思想完全与世隔绝,所以不管一个群体的身份标识是什么,都存在着超越群体以外的交往。
•研究设计
•人类学的研究设计
•一个好的设计,能让整体的各个部分协调配合,使其功能发挥更好更有效,而有问题的设计会导致运行不畅,甚至彻底失败。
•有的人视研究设计为完成和实现某事物的计划或模式,是一个从问题提出到总结或提出理论的单向的、一系列的线形步骤,就像一个流程图,有明确的起始点、目标和完成阶段性任务的顺序。
•这样的序列模型并不适合人类学研究。
在人类学的设计中每个部分需要根据其他部分的发展、变化而重新考虑和修改。
我们的研究设计是一个自身反复的过程,而这种反复体现于研究的每个过程。
•数据收集和分析、理论的产生和修正、研究问题的细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类学 研究 方法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