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哺乳纲Mammalia哺乳动物是全身被.docx
- 文档编号:11015605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430.62KB
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哺乳纲Mammalia哺乳动物是全身被.docx
《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哺乳纲Mammalia哺乳动物是全身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哺乳纲Mammalia哺乳动物是全身被.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哺乳纲Mammalia哺乳动物是全身被
第七节:
最高等的脊椎动物
——哺乳纲(Mammalia)
哺乳动物是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和哺乳的脊椎动物。
它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功能和行为最复杂的一个高等动物类群。
鸟类和哺乳类都是从爬行动物起源的,它们分别以不同的方式适应陆栖生活所遇到的许多基本矛盾,并在新陈代谢水平全面提高的基础上获得了恒温。
因而鸟类与哺乳类又称为恒温动物。
一、哺乳类的进步特征:
1、体表被毛——保温。
2、出现口腔咀嚼和消化——提高了对能量的摄取。
3、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
4、具有在陆上快速运动的能力——主动适应环境。
5、胎生、哺乳——保证了后代的成活率。
6、具有动物界最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
这些进步性特征,使哺乳类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条件,分布几遍全球,广泛适应辐射,形成了陆栖、穴居、飞翔和水栖等多种生态类群。
二、哺乳纲的系统特征:
(一)繁殖:
1、全部哺乳,绝大多数胎生。
除单孔类为卵生外,均胎生、哺乳。
胎生使胚胎发育和早期胚后发育条件优越,成活率高。
为哺乳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
哺乳动物的胎儿借胎盘和母体联系并取得营养,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过程,形成幼儿时从母体产出。
胎盘——胎儿的绒毛膜和尿囊与母体子宫壁的内膜结合起来形成的结构,胎儿借胎盘与母体联系并取得营养,进行物质交换,具有胎儿暂时性肺、肝、小肠、肾的功能,并能产生激素。
胎儿与母体这两套血液循环系统并不通连,而是被一极薄(约2μm厚)的膜所隔开,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是透过膜起弥散作用来交换的。
哺乳类的胎盘分为无蜕膜胎盘和蜕膜胎盘。
前者胚胎的尿囊和绒毛膜与母体子宫内膜结合不紧密,胎儿出生时就像手与手套的关系一样易于脱离,不使子宫壁大出血。
蜕膜胎盘的尿囊和绒毛膜与母体子宫内膜结为一体,因而胎儿产生时需将子宫壁内膜一起撕下产出,造成大量流血。
蜕膜胎盘的效能高,更有利于胚胎发育,一般认为是属于哺乳类的较高等的类型特征。
无蜕膜胎盘一般包括散布状胎盘(绒毛均匀分布在绒毛膜上,鲸、狐猴以及某些有蹄类属此)和叶状胎盘(绒毛汇集成一块块小叶丛,散布在绒毛膜上,大多数反刍动物属此)。
蜕膜胎盘一般包括环状胎盘(绒毛呈环带状分布,食肉目、象、海豹等属此)和盘状胎盘(绒毛呈盘状分布,食虫目、翼手目、啮齿目和多数灵长目属此)。
人的胎盘即为一种盘状胎盘。
胎生使胚胎发育和早期胚后发育条件优越,成活率高。
胎生方式为发育的胚胎提供了保护、营养以及稳定的恒温发育条件,是保证酶活动和代谢活动正常进行的有利因素,使外界环境条件对胚胎发育的不利影响减低到最小程度,为哺乳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
2、生殖器官:
(1)主性器官:
雄性——睾丸
雌性——卵巢。
功能:
①产生生殖细胞;
②分泌性激素。
(2)附性器官
雄性:
附睾,输精管,前列腺,阴茎等。
雌性:
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功能:
①输送生殖细胞;
②为胚胎发育提供条件。
哺乳类的子宫有多种类型。
原始类型为双体子宫(如啮齿类),较高等种类则为分隔子宫(如猪)、双角子宫(如有蹄类、食肉类)和单子宫(如蝙蝠、灵长目)。
单子宫一般产仔数目较少。
(二)外形:
体外被毛。
身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
陆生种类前肢的肘关节向后转、后肢的膝关节向前转,从而使四肢紧贴于躯体下方,提高了支撑、奔跑和跳跃的能力,结束了低等陆栖动物以腹壁贴地,用尾巴作为运动的辅助器官的局面。
尾起运动平衡作用,牛和马的尾可驱赶昆虫,袋鼠的尾可撑地,但尾大都趋于退化。
水栖种类(如鲸)体呈鱼形,附肢呈桨状,尾似鳍可划水。
飞翔种类(如蝙蝠)前肢特化为翼。
穴居种类(如鼹鼠)体躯粗短,前肢特化如铲状,适应掘土。
(三)皮肤及其衍生物:
1、皮肤的组成:
表皮和真皮均加厚。
表皮的角质层发达,真皮结构致密,内含丰富的血管、神经、感觉末梢和皮下脂肪,故皮肤不仅有良好的抗透水、抗张力和抗菌性,而且有感觉、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2、皮肤腺发达——主要有4种类型:
①皮脂腺(泡状腺):
多开口于毛囊基部,分泌的油脂可柔润皮肤及其衍生物。
②汗腺(管状腺):
下陷入真皮深处,盘卷成团。
出汗是散热和排泄代谢废物(如尿素)的又一有效途径。
③乳腺(管状腺与泡状腺复合的腺体):
是特化的汗腺,为哺乳类特有。
除原兽亚纲外,乳腺分布集中的部位形成乳房,出口集中的部位形成乳头。
④味腺(臭腺):
由汗腺或皮脂腺特化而来,可产生特殊气味的物质,与防卫、种内嗅觉联系和两性间的吸引有关,如黄鼬肛门的臭腺、麝鼠尾基部的香腺等。
3、衍生物:
毛,角,爪,指(趾),蹄,齿等。
(四)骨骼系统:
特点:
脊柱分区明显,结构坚实而灵活;四肢下移至腹面,出现肘(elbow)和膝(knee),将躯体撑起,适宜在陆上快速运动;头骨因脑与嗅囊(鼻囊)的高度发达而有较大特化。
演化趋向:
①骨化完全,为肌肉的附着提供充分的支持;
②愈合和简化,增大了坚固性并保证轻便;
③中轴骨韧性提高,使四肢得以较大的速度和范围(步幅)活动;
④长骨的生长限于早期,与爬行类的终生生长不同,提高了骨的坚固性并有利于骨骼肌的完善。
1、脊柱:
脊柱分为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及尾椎5部分。
水栖种类由于后肢退化而无明显的荐椎。
颈椎数目大多为7枚,这是哺乳类特征之一。
第一、二枚颈椎特化为寰椎和枢椎,这种结构使寰椎与头骨间除可作上下运动外,寰椎还能与头骨一起在枢椎的齿突(枢突)上转动,更提高了头部的运动范围,这对于充分利用感官、寻捕食物和防卫,都是有利的适应。
胸椎10~13枚,两侧与肋骨相关节。
胸椎、肋骨及胸骨构成胸廓(thoracicbasket),是保护内脏、完成呼吸动作和间接地支持前肢运动的重要器官。
荐椎多3~6枚,有愈合现象,构成对后肢带骨(腰带)的稳固支持。
尾椎数目不定而且退化。
哺乳类的锥体为双平型椎体,这种椎体类型提高了脊柱的负重能力。
相邻的椎体之间具有软骨构成的椎间盘,能缓冲运动时对脑及内脏的震动,提高了活动范围。
2、头骨:
哺乳类的头骨由于脑、感官(特别是鼻囊)的发达和口腔咀嚼的产生而发生显著变化。
脑颅和鼻腔扩大和发生次生腭。
头骨有较大的变形。
顶部有明显的"脑杓"以容纳脑髓,枕骨大孔移至头骨的腹侧,头骨骨块的减少和愈合,是哺乳类的一个明显特征。
哺乳类的嗅觉(鼻囊)和听觉(耳囊)十分发达。
有明显的"脸部";具2个枕骨髁,下颌由单一齿骨构成。
3、带骨及肢骨:
哺乳类的四肢主要是前后运动,肢骨长而强健,与地面垂直,指(趾)朝前。
疾走种类的前后肢均在一个平面上运动,与屈伸无关的肌肉退化,以减轻肢体重量。
肩带薄片状,由肩胛骨、乌喙骨及锁骨构成。
肩胛骨十分发达,乌喙骨已退化成肩胛骨上的一个突起(称乌喙突)。
锁骨多趋于退化,仅在攀缘(如猴)、掘土(如鼹鼠)和飞翔(如蝙蝠)等类群发达。
前肢骨的基本结构与一般陆生脊椎动物类似,但肘关节向后转,提高了支撑和运动的能力。
腰带由骼骨、坐骨和耻骨构成。
哺乳类的腰带愈合,加强了对后肢支持的牢固性。
后肢骨的基本结构与一般陆生脊椎动物类似,但膝关节向前转,提高了支撑和运动的能力。
陆栖种类有跖行(如熊)、趾行(如猫)和蹄行(如马)3种足型。
其中以蹄行性与地表接触最小,是适应于快速奔跑的一种足型。
(五)肌肉系统:
1、四肢肌肉强大——适应快速奔跑。
2、具有特殊的隔肌——把体腔分隔为胸腔和腹腔。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发生运动而改变胸、腹腔的容积以辅助呼吸。
3、皮肤肌发达。
4、咀嚼肌强大——有利于进攻、防御、撕咬和咀嚼。
(六)消化系统:
1、消化道分化程度高,消化腺发达: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单胃,复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结肠、直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脏等。
2、出现了口腔消化:
(1)三对大的唾液腺——腮腺(耳下腺)、颌下腺、舌下腺。
(2)具有肌肉发达的舌——与摄食、搅拌及吞咽动作有密切关系。
表面分布有味蕾(tastebud),为一种化学分析器。
舌也是人的发音辅助器官。
(3)牙齿:
齿异型——分化为门牙(主司切割)、犬牙(主司刺穿和撕裂)、前臼齿和臼齿(主司切、压和咀嚼等)。
齿型和齿数在同一种类是稳定的,但不同哺乳动物的牙齿在形状和数目上有很大变异,故可用于分类。
通常以齿式来表示一侧牙齿的数目,例如:
猪的齿式为3/3.1/1.4/4.3/3=44。
哺乳类的牙齿从发育特征看,有乳齿与恒齿的区别。
乳齿脱落以后即代以恒齿,恒齿终生不再更换。
此种生齿类型称为再出齿。
它与低等种类的多出齿不同,后者牙齿易脱落,一生中多次替换,随掉随生。
哺乳类的前臼齿(premolar)和门牙、犬牙有乳齿。
臼齿无乳齿。
3、胃分两类:
单胃和复胃(反刍)。
反刍类具有多于1室的胃,如牛的复胃分为瘤胃、网胃(蜂巢胃)、瓣胃和皱胃。
其中前3个室为食道的变形,皱胃为胃本体。
反刍的简要过程是:
食团进入瘤胃以后,在细菌、纤毛虫和真菌作用下发酵分解(有时也能进入网胃);存于瘤胃和网胃内的粗糙食物上浮,刺激瘤胃前庭和食道沟,引起逆呕反射,粗糙食物经食道回到口腔被再度咀嚼。
咀嚼后的细碎和比重较大的食物再经瘤胃与网胃的底部,最后达于皱胃。
这种反刍过程可反复进行,直至食物充分分解为止。
(七)呼吸系统:
1、呼吸道:
分上呼吸道(鼻、咽、喉)和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两部分。
2、鼻腔:
鼻腔与口腔完全分开,鼻腔内有发达的鼻甲骨,其粘膜表面满布嗅觉神经末梢。
鼻粘膜除了有感觉的功能外,还有对空气的加温、湿润和过滤(除尘)作用。
3、喉(larynx):
为呼吸的通道和发声器官。
4、肺与胸腔:
肺为海绵状,由很多微细支气管和肺泡构成。
肺泡由单层扁平上皮组成,外面密布微血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数目非常多,如人的肺泡约有7亿,总面积可达60~120m2。
胸腔为哺乳类特有的、容纳肺的体腔,借横隔膜与腹腔分隔。
横隔膜的运动可改变胸腔容积(腹式呼吸),加上肋骨的升降来扩大或缩小胸腔容积(胸式呼吸),使哺乳类的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以完成呼气和吸气。
(八)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是生命活动继续的最显著的信号之一。
血液循环停止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人的一生中心脏搏动达260亿次,从心室所搏出的血流有150000t,就可知其重要性了。
哺乳类和鸟类一样,心脏分为四腔(完全的双循环、动静脉血不在心脏内混合)。
1、心脏:
分为4腔。
右心室血液经肺动、静脉回左心房,构成肺循环。
左心室血液经体动、静脉回右心房,构成体循环。
2、动脉:
哺乳动物仅具有左体动脉弓。
左体动脉弓弯向背方为背大动脉,直达尾端。
沿途发出各个分支到达全身。
新出现奇静脉(右侧)及半奇静脉(左侧),相当于低等四足动物的退化的后主静脉前段,收集背侧及肋骨间静脉血液,注入前大静脉回心。
3、静脉:
趋于简化,主要表现在:
(1)相当于低等四足动物的成对的前主静脉和后主静脉,大体上被单一的前大静脉(上腔静脉)和后大静脉(下腔静脉)所代替。
(2)肾门静脉消失。
来于尾部及后肢的血液直接注入后大静脉回心。
肾门静脉(以及腹静脉)的消失,使尾及后肢血液回心时,减少了一次通过微细血管的步骤,有助于加快血流速度和高血压。
4、淋巴:
淋巴系统发达。
组织液渗透进入微淋巴管,微淋巴管逐渐汇集为较大的淋巴管,有众多淋巴节阻截异物并产生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最后经胸导管注入前大静脉回心。
(九)排泄系统:
排泄系统主要由肾脏(泌尿)、输尿管(导尿)、膀胱(贮尿)和尿道(排尿途径)所组成,皮肤也能通过排汗参与排泄。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代谢废物,参与水分和盐分调节以及酸碱平衡,以维持有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稳定。
肾脏含数以百万计的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从毛细血管球渗透出来的原尿流向为:
肾小体的肾小囊→肾小管(近曲小管→髓袢即亨氏袢→远曲小管)重吸收→集合管重吸收(成为终尿)→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被重吸收的成分包括大部分的水、无机盐、葡萄糖等,含氮废物主要是尿素。
(十)神经系统:
1、特点:
(1)大脑和小脑体积增大;
(2)神经细胞所聚集的皮层加厚;
(3)表面出现了沟和回。
2、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脑和脊髓。
(1)大脑半球:
新脑皮高度发展,原来的古脑皮,成为梨状叶,与嗅觉有关。
原脑皮萎缩成海马,与嗅觉和记忆有关。
功能:
接受来于全身的各种感受器传来的冲动,通过分析综合,产生合适的反应。
左右大脑半球之间的神经纤维通路称胼胝体。
(2)间脑:
①丘脑——感觉分析功能(嗅觉除外)。
②丘脑下部——调节内脏活动(体温、摄食、饮水、内分泌等)。
(3)中脑:
相对不发达,为视觉与听觉的反射中枢。
其背方的四叠体,前面一对为视觉反射中枢,后面一对为听觉反射中枢。
(4)小脑:
体积增大,是运动协调和维持躯体正常姿势的平衡中枢。
小脑皮质又称新小脑,为哺乳类所特有。
在延脑底部,由横行神经纤维构成的隆起,称为脑桥,是小脑与大脑之间联络通路的中间站,也为哺乳类所特有。
(5)延脑:
除了构成脊髓与高级中枢联络的通路外,延脑又是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消化、循环、汗腺分泌以及各种防御反射(如咳嗽、呕吐、泪分泌、眨眼等)。
又称“活命中枢”。
3、植物性神经系统(或称自主神经系统):
十分发达,其主要机能是调节内脏活动和新陈代谢过程,保持体内环境的平衡,其特点是:
①中枢位于脑干和胸、腰、荐髓的特定部位;②传出神经不直接达于效应器,而是在外周的植物性神经节内更换神经元;③协调内脏器官、腺体、心脏和血管以及平滑肌的感觉和运动。
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二者分布相近但效应相互颉颃,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瞳孔放大,竖毛肌收缩,消化道蠕动减弱,有些腺体(例如唾液腺)停止分泌,使有机体处于"应激"状态。
副交感神经兴奋的效应则相反。
(十一)感觉器官:
1、嗅觉:
鼻腔的扩大和鼻甲骨的复杂化,使嗅黏膜表面积大为增加,嗅觉发达。
2、听觉:
内耳具有发达的耳蜗管;中耳内具有3块彼此相关节的听骨(锤骨、砧骨和镫骨);具发达的外耳道和耳壳。
3、视觉:
哺乳类对光波的感觉灵敏,但夜间活动的种类对色觉感受力差;灵长目辨色能力以及对物体大小和距离的判断均较准确,眼的构造与其他脊椎动物相似。
三、哺乳纲分类:
现存哺乳类约有4600多种,分布几遍全球。
依进化水平和结构特点可分为3个亚纲。
(一)原兽亚纲(Prototheria):
较接近爬行类。
卵生,雌兽产具壳的多黄卵,具孵卵行为,不具乳头;肩带具有乌喙骨、前乌喙骨及间锁骨。
直肠开口于泄殖腔,故称单孔类。
雄兽无阴茎。
大脑皮层不发达、无胼胝体。
成体无齿,代以角质鞘。
体温调节能力较差,一般26~35℃。
现存仅单孔目(Monotremata)下的3个种。
代表为鸭嘴兽(Ornithorhynchusanatinus)。
嘴形宽扁,无唇而具角质鞘,尾扁平,指(趾)间具蹼,无耳壳。
适于游泳。
有"活化石"之称。
(二)后兽亚纲(Metatheria):
胎生;卵黄囊胎盘。
幼仔需在雌兽的育儿袋中长期发育,故称有袋类。
泄殖腔仅有残余。
前乌喙骨与乌喙骨均退化,肩胛骨增大。
大脑皮层无沟回。
无胼胝体。
仅一目,即有袋目(Masupialia)。
主要分布于澳洲及南美洲草原。
代表有大赤袋鼠(Macropusrufus),后肢强大,趾有并合现象,善跳跃。
尾长大,栖息时与两后腿构成三角支撑,跳跃时又起平衡器作用。
幼仔刚出生时无吸吮能力,由母兽乳房的肌肉收缩将乳汁喷入其口中。
(三)真兽亚纲(Eutheria):
进化水平最高,种类最多。
有真胎盘,又称胎盘亚纲。
胎儿发育较完善。
母体的乳头乳腺发育充分。
无泄殖腔;肩带为单一的肩胛骨所构成。
大脑皮层发达,有沟和回,有胼胝体。
异型齿,但齿数趋向于减少,门牙数目少于5枚。
体温较高,多数在37℃左右。
现存哺乳类约95%的种在本亚纲,下分18个目。
我国产14个目,约500种。
——主要的目及其代表动物:
1、食虫目(Insetivoral:
刺猬(Erinaceuseuropaeus)。
2、树鼩目(Scandentia):
树鼩(Tupaiaglis)。
3、翼手目(Chiroptera):
家蝠(Vespertiliojavannicus)。
4、灵长目(Primates):
猕猴(Macacamulatta),猩猩(Pongopygmaeus)等
5、鳞甲目(Pholidota):
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
6、兔形目(Lagomopha):
草兔(Lepuscapensis)。
7、啮齿目(Rodentia):
松鼠(灰鼠)(Sciurusvulgaris)。
8、鲸目(Cetacea):
白鳍(暨)豚(Lipotesvexillifer),小鳁鲸(Balaenopteraacturostrata)等。
9、食肉目(Carnivora):
狼(Canislupus),黑熊(Ursusthibetanus),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黄鼬(黄鼠狼)(Mustelasibica)、虎(Pantheratigris),豹(Pantherapurdus)等。
10、鳍脚目(Pinnipedia):
斑海豹(Phocavitulina)。
11、长鼻目(Proboscidea):
仅有亚洲象(Elophasmaximus)和非洲象(Losodontaafricana)2种。
12、奇蹄目(Perissodactyla):
野驴(Equushemionus),野马(EquusPrzewalskii),亚洲犀(独角犀)(Rhinocerosunicornis)等。
13、偶蹄目(Artiodactyla):
野猪(Susscrofa),河马(Hippoptamusamphibius),双峰驼(Camelusbactrianus),梅花鹿(Clevusnippon),水牛(Bubalusbubalus)等。
四、哺乳类的经济意义:
(一)有益方面:
1、食用:
从原始社会到现在,哺乳动物为人类提供了无数肉、奶等食品。
随着转基因、克隆等生物技术的发展,产肉或产奶效率更高的品种将不断涌现。
2、药用:
哺乳动物身体的许多部位可入药,如著名中药牛黄是牛的胆结石;中药的犀角则是犀牛头部特化的毛,现在常用牛角代替;鹿茸是梅花鹿绒毛状表皮的幼角;麝香是麝的皮肤腺分泌物;紫河车则是人的胎盘;中药"夜明砂"即为经过加工的蝙蝠粪。
3、衣着:
水貂、紫貂、麝鼠、貉、狐、兔、牛、羊和猪等的毛皮可制作衣服、帽子、皮鞋、皮带和手套等。
4、使役:
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耕牛至今仍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战马曾伴随人类书写战争史;大象用来搬运重物;犬用于看家、拉雪橇、牧羊和追踪等;猪的嗅觉比狗还灵,有人训练它帮助检查毒品等。
5、饲料:
牛、猪等的屠宰下脚料可制成肉骨粉,血液可加工成血粉,处理过的粪便可喂蚯蚓和鱼等。
6、肥用:
猪、牛和羊等每年为农业生产提供大量的有机肥。
7、宠物和观赏:
犬、猫和体型较小的猪等被作为宠物;猴子、熊、虎、狮、虎和大象常在动物园展出或在马戏团表演。
鹿角有相当的装饰价值。
8、仿生:
如声纳定位的编幅、海豚是现代科学的仿生对象。
9、实验动物:
许多试验不便在人身上开展,就会用动物来做,常用的试验动物有小白鼠、大白鼠、兔、猫、狗和猴子等。
10、生态平衡:
哺乳动物是生态系统的要素之一,与其他生物存在相生、相克等复杂的关系,由此共同维护着生态平衡。
(二)哺乳类的有害方面:
1、直接危害人和家畜安全:
如狼、豺和鼠类等。
2、传播疾病:
如传播鼠疫、狂犬病、出血热、土拉伦斯病、弓形虫病等。
3、危害工农业生产:
鼠类咬断电线或闯入变压器引起停电停产。
鼠类、野猪和猴子等危害作物、森林、草原等,其中危害最广、最深的是啮齿目的鼠类。
4、破坏工程设施:
鼠类穿挖洞穴的习性可破坏堤坝,引起水灾。
5、骚扰民宅:
鼠类常钻地入屋偷吃东西,咬坏家俱、日用品和文物等。
6、污染环境:
哺乳动物排出的粪、尿和造成的声响等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思考题:
1、脊索动物门有哪些共同特征?
2、为什么说圆口类是最原始的脊椎动物?
3、鱼类适应于水生生活的特点有哪些?
4、两栖类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有哪些完善和不完善之处?
5、为什么说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6、鸟类有哪些进步特征?
哪些特点适应于飞行?
7、为什么说哺乳类是最高等的脊椎动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高 脊椎动物 哺乳 Mammalia 哺乳动物 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