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区东海镇东沙村村庄规划03规划文本.docx
- 文档编号:11014901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5.79KB
城厢区东海镇东沙村村庄规划03规划文本.docx
《城厢区东海镇东沙村村庄规划03规划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厢区东海镇东沙村村庄规划03规划文本.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厢区东海镇东沙村村庄规划03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指导思想
东沙村村庄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总纲,促进城乡统筹,促进村庄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协调发展,改善人居环境,以建设“经济发达、商贸繁荣、宜居宜业、乡风文明、生态优美、村容整洁、社会和谐、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要求,成为城厢区新村建设中的示范新村。
第二条规划原则
(1)分类指导,因地制宜
(2)节约用地,合理布局
(3)注重特色,保护生态
(4)以人为本,尊重民意
第三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村镇规划标准》(建设部,1994)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建设部,2002)
(4)《村庄整治技术规范》(住建部,2008)
(5)《福建省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福建省住建厅,2012)
(6)《福建省村庄规划导则(试行)》(福建省住建厅,2011)
(7)《莆田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莆田市城乡规划局,2009)
(8)《莆田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福建省委、省政府,2012)
(9)《东海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东海镇人民政府,2006)
(10)1:
1000地形图及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章村庄规划
第四条区位
东沙村位于东海镇西南部,是东海镇南部沿海重点村庄,笏枫公路、沈海高速公路及正在建设的滨海大道从片区内穿越,区域交通条件较优越。
片区北侧与上图村相邻,西侧与枫亭镇接壤,东侧与大埔村相邻,南侧临湄洲湾,规划范围121.62公顷。
第五条规划期限
村庄规划期限:
2014年—2030年
近期:
2014年—2020年
远期:
2020年—2030年
第六条总体发展目标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土地资源
(2)梳理村庄产业发展思路,有效利用特色资源
(3)以人为本,满足农民实际生活、生产需求
(4)规划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注重综合开发效益
(5)完善公共设施,改善居住环境
第七条规划定位
规划将东沙村定位为以宜居村庄建设为主导,通过村庄南部五金鞋服制造加工业的发展促进村庄劳动力就业及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八条村庄人口规模预测
规划结合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及总体规划中人口预测方法,东沙村人口密度已经饱和,多数村民在外工作或学习,规划近期(2015年)自然增长率取8‰,机械增长率取-30人/年,远期(2030年)自然增长率取8‰,机械增长率-10人/年,则东沙村人口规模为近期9170人,远期9859人。
第九条发展结构
东沙村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三片”的村庄空间发展格局。
一心:
指以金沙宫、蔡襄文化馆、老人活动室等民俗文化集中的地块作为发掘蔡襄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中心。
一轴:
依托村庄内南北纵向的规划村干道作为村庄的主要发展轴线,沿线发展村庄沿街商业及村民居住片区。
三片:
北部农林产业区:
作为东沙村主要耕地集中区是重点发展生态农林产业区;可结合上图村的农家乐发展生态观光农业。
中部宜居建设区:
作为东沙村的居民集中区域,是村庄改造的重点,是分期分步骤对村庄居住环境、建筑质量进行整治更新的村庄宜居建设区。
南部鞋服基地:
是未来加工制造业集中发展片区,是枫亭工业区于东海镇的延伸,对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第十条产业布局规划
总体形成“制造加工业带动村内就业”+“劳力输出回馈村庄建设”的内外互补型产业发展结构。
在外人员回馈村庄建设:
村庄大部分劳力在外经商务工,大量资金回流是村庄发展和建设的主要动力,规划村内建设村民住宅规模在55.70公顷,同时沿主村道建设商住一条街,占地4.79公顷;于商业街南侧尽端金埔路以南规划一块2.0公顷居住用地用于缓解村内高密度人口的居住压力。
制造加工业促村内就业:
村庄南部作为未来鞋服产业基地,能在一定程度上消化村内劳动力就业,同时能集聚一定的外来人口,促进村内商业配套的发展。
北部农林观光产业:
对东沙村北部耕地进行保护性开发,规划高优农业示范区,发展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及农耕体验;
第十一条用地布局规划
(1)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可分为两大类,即村庄住宅用地、二类居住用地,总用地面积55.70公顷。
(2)公共设施用地
包括村部办公、小学幼儿园、医疗卫生、文化休闲、商住用地、及宗庙祠堂等设施用地,共占地6.75公顷。
(3)工业用地
指村庄南部的鞋服基地工业用地以及笏枫公路以北的现状华丰鞋厂和嘉裕华公司,共占地6.02公顷。
(4)道路交通用地
包括村庄交通设施用地和区域交通设施用地(笏枫公路、滨海大道、沈海高速)分别占地6.72公顷和13.6公顷。
(5)工程设施用地
指村庄北部往上图方向农耕区村道边上的环卫设施用地,共占地0.03公顷。
(6)绿地
指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及公共活动场地,共占地6.83公顷。
(7)耕地林地保护
耕地保护采取严格控制、占用补偿、基本农田保护以及推进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的措施,预防和消除危害耕地及环境的因素,稳定和扩大耕地面积,维持和提高耕地的物质生产能力,预防和治理耕地的环境污染,保证土地得以永续和合理使用。
林地保护需要严格实施林地用途管制,切实保护现有森林,有效补充林地数量,引导节约使用林地,确保林地资源稳定增长。
(8)建设用地整理
经过规划,东沙村共增加村庄建设用地19.96公顷。
占用沿海滩涂用地及一般农田19.96公顷,不占用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面积总量不减少。
东沙村建设用地汇总表
用地名称
面积(ha)
占村庄建设用地(%)
人均建设用地(m2/人)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村庄住宅用地
44.30
52.38
85.74
73.13
49.88
53.13
二类居住用地
3.45
4.82
3.50
商住用地
4.79
6.69
4.86
公共设施用地
1.48
1.96
2.86
2.74
1.67
1.99
交通设施用地
5.86
6.72
11.34
9.38
6.60
6.82
工程设施用地
0.03
0.03
0.06
0.04
0.03
0.03
绿地
2.30
3.21
2.33
区域交通设施用地(不计村庄建设用地)
12.4
13.60
工业用地(不计村庄建设用地)
1.67
6.02
村庄建设用地
51.67
71.63
100.00
100.00
58.18
72.65
注:
村庄现状人口(2013年)8881人,规划人口2030年为9859人。
第十二条居民点分布
至规划期末,东沙村共形成5个自然村。
分别为其园、度顶、厝前、沟东及沟西自然村。
(1)度顶自然村:
规划村庄住宅用地6.38公顷,可容纳村庄人口约1200人。
(2)其园自然村:
规划村庄住宅用地3.19公顷,可容纳村庄人口约600人。
(3)厝前自然村:
规划村庄住宅用地15.94公顷,商住用地2.54公顷,可容纳村庄人口约3000人。
(4)沟东自然村:
规划村庄住宅用地13.28公顷,可容纳村庄人口约2500人。
(5)沟西自然村:
规划村庄住宅用地13.60公顷,商住用地2.25公顷,可容纳村庄人口约2559人。
对于现状建筑质量整体较差的小片区规划分片建设集中居民点用地,合理利用现状空地便于村民就近新建住宅。
第十三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结合村庄发展需求并结合“十配套”的要求合理配置公共设施,片区公共设施可以分为镇级—行政村级两个级别。
东沙村公共服务设施一览表
类别
项目名称
占地面积(ha)
备注
行政村级
东沙村委会
0.12
迁至东沙中部商街结合商住底层设置
学校
1.14
东沙小学、东沙幼儿园、鞋服基地配套幼儿园
商业街
4.79
东沙南北向商住一条街
文化站
0.08
设置于金沙宫周边蔡襄文化馆处
卫生服务站
0.08
与东沙村部一起结合商住底层设置
农家乐
0.06
北部耕作区周边结合农宅设置,
农贸市场
0.12
哲水路与东沙商街交叉口周边设置
宗庙、祠堂
0.4
保留现状宗庙、祠堂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在现状基础上采取集中布置方式,以节约用地,同时方便村民的使用。
(1)把各项公共服务配套及商业配套尽量设置到中部东沙商业街商住沿街面底层,对质量较好建筑进行整修改造,对质量较差建筑进行拆除。
(2)依托旧南北方向已建成的沿街店面,完善东沙商街的建设。
(3)保留东沙小学,并对其消防、停车等设施条件进行完善建设。
(4)迁址村委会至商业街与哲水路交叉口处,结合高层住宅底层配套村委会及卫生站,集约利用土地。
(5)同样在商业街路口处设置农贸市场,并结合空地配套小型停车场。
(6)于金沙宫周边完善文化设施配套,为村民提供文化休闲场所,部分宗祠可结合老年活动室设置,村图书室及青少年活动室可结合设置在蔡襄文化馆内。
(7)对现状宗祠进行保留整修,结合活动场地设置休闲设施。
第十四条基础设施规划
(1)市政设施规划
与东沙村相邻的大埔村沿笏枫公路有1处镇级消防支队,东沙村处于消防服务半径内,东沙村的污水处理可集中收集后接往枫亭镇的污水处理厂处理。
(2)环卫设施规划
于东沙村内北侧田间有清洁楼1处,集中收集转运村庄日常生活垃圾;结合服务半径,利用公共活动场地及空地共设置5处公厕。
第十五条道路交通规划
(1)道路系统规划
规划的道路体系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对外交通、村庄主路、村庄次路和村庄巷路。
对外交通指行政村与镇区、及其他各村的联系道路,主要为现状的笏枫公路(40m)及新建的滨海大道(60m)。
村庄主路指引导村庄内交通的主要道路:
南北纵向主路——东沙商业街20m(4m人行道+12米车行道+4m人行道)。
东西横向主路(9m)
村庄次路指各行政村内部的次要道路(6m)。
村庄巷路指各行政村内部的支路(4m)。
根据村庄需求,设置足够的停车场地。
(2)竖向规划
根据规划区内地形条件,确定道路控制标高。
道路竖向设计在综合考虑现状地形地貌、防洪排涝、工程管线布置以及土石方量、防护工程量的基础上,建立主要居民点高程控制系统,制定道路交叉点与变坡点高程,拟定建设用地控制标高,为下一步工作中的道路设计提供参考。
东沙村规划用地平衡表
类别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ha)
占建设用地比例(%)
人均建设用地(m2/人)
备注
建设
用地
村庄建设用地
71.63
58.90
72.65
其中
村庄住宅用地
52.38
43.07
53.13
二类居住用地
3.45
2.84
3.50
鞋服基地配套住宅区
商住用地
4.79
3.94
4.86
中部东沙商业街沿街商住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1.96
1.61
1.99
东沙小学、幼儿园等
交通设施用地
6.72
5.53
6.82
村庄道路
工程设施用地
0.03
0.02
0.03
垃圾站
绿地
2.30
1.89
2.33
区域交通设施用地
13.60
11.18
13.79
滨海大道、笏枫公路、沈海高速
工业用地
6.02
4.95
6.11
现状工厂及南部鞋服辅料基地
小计
91.25
75.03
92.56
非建设
用地
水域
3.89
3.20
农林用地
26.48
21.77
小计
30.37
24.97
合计
121.62
100
注:
东沙村规划总人口9859人,人均村庄建设用地面积72.65平方米。
第十六条空间管制规划
结合规划及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合理划定村民住宅适建区、村民住宅限建区以及村民住宅禁建区。
(1)村民住宅适建区
适建区主要包括规划的村庄住宅用地、商住用地以及周边未来有可能进行村宅建设的用地,适建区内居民可新建、翻建住宅。
(2)村民住宅限建区
限建区为限制建设区域,不允许新建住宅,允许利用旧宅基地或闲置宅基地翻建。
(3)村民住宅禁建区
禁建区主要是指村庄建设用地以外的其他建设用地,道路防护绿化控制带以及村域范围内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林地、水系以及地质灾害点等,界线范围内不得审批农村居民住宅。
第十七条市政工程规划
(1)给水工程规划
①用水量预测
该村村庄用地71.63ha,用水量按单位用地用水量指标,则最高日用水量为6212吨/日,人均综合用水量为502L/S。
②消防给水
消防用水按消防规范同一时间发生火灾次数为一次。
室外消火栓系统:
室外消火栓间距控制为120m以内,且应靠近较宽道路交叉的十字路口,保护半径150米。
村庄凡存在火灾隐患的农宅或公共建筑,应根据民用建筑消防规范进行整治改造。
③水源及给水管网布置
现状及近期给水自东海镇自来水厂(位于利角村,日规模8000吨),主管沿笏枫公路敷设DN200,居民用水由该市政给水管接出,现状给水管管径小且为枝状,供水不稳定。
部分居民打井供水,使用不便,水质尚可。
规划笏枫公路主干管于南侧设计D400,北侧D300,结合道路路网管网布置成环状。
(2)排水工程规划
①排水体制
区内严格执行雨、污分流制。
雨水经雨水管道就近排入周边水体,生活污水可直接排入市政管网。
②污水量预测及污水系统规划
规划区最高日污水量为3796m3/d。
村庄污水汇集后排入金埔路污水干管D600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为方便管理,污水管原则上布置在道路东北侧的车道下。
凡管道接入点、连接处、转折点、变坡点及直线段每隔20-30米均设置检查井。
③雨水量计算及管网布置
采用莆田市暴雨强度公式:
q=1950.22(1+0.629LgTe)/(t+6.756)0.697
根据地形条件,雨水分别接入邻近农田、洼地或水系,最终排入外海。
雨水管道一般布置于道路中心下,管道流向和坡度基本和地面竖向一致。
(3)电力工程规划
①负荷预测
村庄总用电负荷为9648.75kW。
②规划原则
依据村庄的实际情况和典型同类村庄的电力网规划,制定以下规划原则:
a、根据村庄的负荷发展需要,规划在简化变压层次的原则下,确定本区的电压等级为:
10KV/0.4KV;
b、中低压电网的规划建设应与上一级电网的规划建设相结合,并与东海镇规划和环境相协调;
c、中低压电网的规划建设应做到与新旧电网相结合,运行可靠、调度灵活、经济合理。
③电源规划
根据本规划区用电量的预测,并结合供电部门的意见。
规划区电源近期引自东海镇110KV变电所。
④10kV配网规划
近期区内供电以现状10kV架空线路和杆上变为主。
远期10kV中压线路随村内道路的建设进行改造,逐步将走向不规则的架空线改造为沿道路两侧的架空线路。
村内0.4kV低压线路采用绝缘架空线。
(4)通信工程规划
①固定电话容量预测
东沙村所需的市话容量约为6054线。
②电信设施规划
村庄电话由规划东海电信支局提供,村内通信容量主要依托村内现状通信机房解决。
有线电视节目源由莆田广电局提供。
村内设置有线电视光端机房,按每300户设置一处,规划结合周边村庄共同设置,挂于住宅墙体的山墙上。
有线电视线路与电信线路同管位敷设,占用其中1~2个孔位。
③通信管道规划
近期以现状为主,仍采用架空线路。
远期随着村内道路的改造,逐步将不规则通信线路改造为沿道路两侧或沿居民住宅外墙敷设的架空线路。
有线电视可与通信线路同路径敷设。
第十八条防灾减灾规划
(1)防洪规划
规划区内有若干条水渠和溪流,防洪堤采用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排涝标准采用5年一遇涝水不向两岸漫溢设计,农田排涝标准采用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完;整治侵占溪流河道的建筑,疏浚水体;同时将防洪设施建设与农田水利建设结合,加强维修、管理;完善村庄排水设施建设,确保洪水期排水畅通。
(2)消防规划
将消防用水纳入给水规划,结合供水管网,设置室外消火栓;充分利用村内水塘作为消防备用水源。
道路应尽量组织环线,消防通道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宜超过160米,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米。
建立消防责任制,设立村级消防办公室,并组建义务消防队。
(3)抗震规划
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对于生命线工程如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按8度设防。
村内公共绿地、广场、停车场等开阔用地应作为灾害发生时紧急避难所。
避难场所有效面积≥1.5㎡/人,疏散半径≤2km。
第十九条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大气环境质量应达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一般水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三类标准。
噪声达到相应区域国家要求。
全面控制环境污染,改善村庄生活环境,使村庄生态环境的质量与生活水平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档次。
第二十条绿地景观
组织发动农民群众大力开发"四旁四地"(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坡耕地、抛荒地),种植乡土树种,建设示范绿色村庄。
村庄中部金沙宫前广场作为村民主要休闲广场,适当布置桌椅、儿童活动设施、健身设施及小品建筑等,配套公共厕所及停车场地,丰富村民生活。
休闲绿地可结合各居住片区内部闲置用地作为临时休闲活动场地。
第二十一条土地使用强度控制
(1)土地使用强度控制
以现状低层农村住宅整治为主的旧村落,建筑密度宜控制在26%-35%,容积率宜控制在0.7-1.0间,绿地率不低于30%。
近期集中建设区为3-6层,临街底层为商业;其他新建住宅区以集约用地为准则,容积率在1.0以下的住宅以不超过6层为主,宅基地不超过120平方米。
新建高层住宅区建筑密度控制在30%以下,容积率控制在2.0以下,绿地率不低于30%。
(2)规划控制要求
新建建筑宜后退村庄主路红线3米以上,支路1米以上。
退城镇道路按《福建省城市管理技术规定》(试行)执行。
第三章近期建设及整治规划
第二十二条村庄整治
(1)现状整治原则
疏通道路网络,在有交通需要的地段,尽可能完善车行道,存在困难的保证人行通道的联通。
现状建筑质量较好的建筑,原则上予以保留。
现状建筑质量一般及较差的建筑,规划不影响交通且对居住室内外空间不造成影响的情况下,近期可以予以保留,远期逐步拆除翻建。
改善人居环境,对现状公共区域进行环境改造,创造优美的活动空间。
改善居住建筑外部空间,尽量保证户与户之间的日照、消防及卫生间距。
积极引导有需要、有条件的住宅建筑进行功能置换,尽量减少拆迁量,避免重复建设。
(2)现状综合整治规划
建筑
针对农村建设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和征地、拆迁的难度,在现状建设用地上规划不强制进行拆迁,鼓励在现状建设用地中进行建筑改建和翻新,建筑改建可参照莆田当地的风格,体现地域特色。
规划鼓励在满足相关规范的前提下,利用现状建设用地的空间插建居住建筑、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和公共活动空间。
公共建筑结合现状村庄建设情况,进行改建扩建和增建。
道路
对现状道路进行整治,完善交通系统确保消防通道及居民生活道路的通畅及主要道路路面硬质化。
绿地景观
于村庄内部空地及水塘周边设置公园,创造村民休闲活动场地。
环境卫生治理
主要居民点内共设置5处公厕,改建现状的垃圾中转场地为垃圾清洁楼一处,结合公共活动场地及服务半径设置垃圾收集点。
东沙村主要居民点村庄整治项目实施表
序号
整治内容
备注
1
现状村道两侧商业街改造延伸,拓宽道路及景观整治
原南北方向村庄干道
2
村庄内部破、旧、危房的改造、拆除、翻建
3
主要排洪沟道的清理及周边绿化
4
新建卫生服务站
中部商业街底层设置
5
新建农贸市场
设置于中部商业街
6
新建文化站
蔡襄文化馆
7
村民公园及休闲广场建设
金沙宫前广场
8
沟西旧村改造片区的建设
新建集中居民点
近期旧村整治改造区
拆迁安置
9
村庄内部主要道路的修建及拓宽
10
现状宗祠的修缮
11
公共厕所的建设
5座
12
公共停车场的建设
5处
第二十三条近期建设意向
近期建设围绕农村住房改造新建、公共设施建设、道路交通优化及景观环境提升等四方面开展。
(1)农村住房:
村庄内部破、旧、危房的拆迁及翻建;旧村改造片区的建设。
(2)公共设施:
建设卫生服务站、农贸市场及公共厕所。
(3)道路交通:
,村庄内部道路的拓宽、硬化及新建,配套公共停车设置的建设。
(4)景观环境:
村民公园建设,村庄内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东沙村主要居民点近期整治行动计划表
序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技术要求
项目工程量
1
农村住房
近期村庄内部破、旧、危房
的拆迁及翻建
根据村庄实际建设
——
2
农村住房
沟西旧村改造
近期旧村改造片区
安置住宅约5万平方米
3
公共设施
新建卫生服务站
——
建筑面积300m2
4
公共设施
新建农贸市场
——
建筑面积2000m2
5
公共设施
新建公共厕所
——
5座
6
道路交通
近期村庄内部主要道路的修建
根据村庄实际情况新建、扩建
——
7
景观环境
村民公园的建设
于现状金沙宫前广场空地建设
占地约2亩
9
景观环境
村庄内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建立保洁环卫队伍,
设置垃圾屋、果皮箱
——
第二十四条近期集中改造区设计
(1)改造区概况
沟西旧村改造住宅区综合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
4.00公顷(合60亩)
建筑用地面积
13120m2
总建筑面积
54400m2
低层户型
73户
每户占地面积126m2,建筑面积412m2
多层户型
32户
每户占地面积106m2,建筑面积342m2
高层户型
108户
每幢占地面积360m2,每户建筑面积140m2
规划居住户数
213户
规划居住人口
958人(以4.5人/户计)
容积率
1.36
总建筑密度
32.8%
绿地率
30.3%
沟西旧村改造区位于沟西自然村北侧,规划的东沙商业街以东,哲水路东段以南,规划范围4.00公顷。
(2)设计原则
宅基地: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村民每户住宅用地面积建议控制在80至120平方米,但三口以下的每户不宜超过80平方米,六口以上的每户不宜超过120平方米。
本次规划占地4.000公顷,新建住宅以三拼式住宅为主,辅以少数独立式住宅,同时设置了三幢点式高层住宅满足部分村民的安置需求。
可容纳143户。
建筑朝向、间距及后退道路距离:
建筑采用南北偏东方向。
建筑间距满足日照间距的要求,南北向平行布置的建筑其间距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0倍,低层建筑相邻房屋山墙之间(外墙至外墙)的间距为4米,设置消防通道的多层建筑山墙最小距离不小于6米。
给水排水、电力通信、道路、广电、绿化和社区服务等配套设施同步规划建设。
灵活布局包含花木草坪、桌椅、简易儿童设施等的社区绿地。
第四章规划实施对策及建议
第二十五条规划实施对策及建议
1、广泛宣传、统一认识,依靠社会力量实施规划
规划批准后,应通过各类媒体广为宣传,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使每个集体和个人都能够了解规划、关心规划、自觉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厢 东海 镇东沙 村村 规划 03 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