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效民胡适怎样当大学校长.docx
- 文档编号:11002271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35
- 大小:43.61KB
智效民胡适怎样当大学校长.docx
《智效民胡适怎样当大学校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效民胡适怎样当大学校长.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效民胡适怎样当大学校长
智效民:
胡适怎样当大学校长
●智效民
胡适的一生,当过两次校长。
第一次在他的母校——上海中国公学,第二次在被他视为母校的北京大学。
有意思的是,两次当校长都为政治原因而离任,这与颇具中国特色的政局有关。
从表面上看,他是失败了;但是他所坚持的办学模式、教育理念、思想原则、文化追求,却是一笔丰富的遗产,值得仔细清理、认真研究、不断学习、好好继承。
只可惜大家觉悟太晚,否则我们的大学不会办成这般模样。
()
上篇:
在中国公学
一、担任校长之前
胡适就任中国公学校长,是在1928年春天。
这所学校成立于1905年,是由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
当时日本文部省公布了《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引起中国留学生强烈抗议,陈天华愤而蹈海,大批留学生退回上海,自行筹办了这所学校。
1906年至1909年,胡适曾在这里读书,从他的《四十自述》中可以看出,该校对他的成长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
()
胡适离开中国公学后,以庚款留学生身份赴美国留学。
学成回国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
1926年7月,他借出席伦敦“中英庚款委员会议”之机,做环球旅行。
没想到1927年4月即将回国的时候,中国政局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
()
从许多朋友的来信中,可以看出这种变化对胡适非常不利。
张慰慈说:
“现在北京一般人的口都已封闭,什么话都不能说,每天的日报、晚报甚而至于周报,都是充满了空白的地位,这期的《现代评论》也被删去两篇论文,这种怪现象是中国报纸的历史上第一次看见。
同时一切书信与电报都受到严格的检查,听说被截留的甚多。
并且无故被捕的人也不少。
上海的情形也与北京相同。
”(《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423页,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3年版)()
高梦旦也说:
“时局混乱已极,国共与北方鼎足而三,兵祸党狱,几成恐怖世界,言论尤不能自由。
吾兄性好发表意见,处此时势,甚易招忌,如在日本有讲授机会或可研究哲学史材料,少住数月,实为最好之事。
”(同上,第429页)()
面对这种局面,胡适在日本稍事停留后还是回到上海。
因无法返回北京大学,他只好就任光华大学教授并在东吴大学兼课。
第二年春天,中国公学爆发学潮,学校董事会先后推举于右任、蔡元培出任校长,都被学生拒绝,理由是“于、蔡二人道德学问虽好,可惜兼职太多,恐不能专心办学。
”(白吉庵《胡适传》第272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无奈之下,关心公学命运的王云五、朱经农等人找到胡适,请他出山,以解危难。
()
在朋友劝说下,他答应维持两个月,到本学期结束后就辞职。
即便如此,他也有点后悔,认为这是给自己“套上一件镣铐”(《胡适日记全编.5》第64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两月后胡适提出辞职,校董会为了挽留他,特设副校长处理行政事务,让他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学术研究。
()
二、主张无为而治
胡适上任后,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
他发现学校连一本正式校规都没有,便首先召开校务会议,通过“校务会议组织大纲”、“教务会议组织大纲”和“学校章程起草委员会”等议案。
他说:
“我想从组织与法律两方入手,不知有效否?
”(同上,第74页)()
有了规章制度以后,胡适对学校事务便采取无为而治的态度。
副校长杨亮功说:
“胡先生对于学校行政常以‘无为而治’自嘲,实际上他是以无为而为,与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以不教而教同是一样的态度。
胡先生只注意于学校的重要问题,付与各主管以事权,并为之排除困难,因此养成各人自动自发的工作精神。
”(《追忆胡适》第25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与杨先生的评价相比,一位名叫陈咸森的学生讲得更透彻。
他说:
胡先生一贯主张无为而治,“这在当年我们做学生时还不大了解,直到三十年后在台湾看到胡先生的一篇‘无为而治’的文章,那篇文内说到艾森豪做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和做总统时两件故事,方才明了胡先生的‘无为而治’的深厚道理。
”(同上,第255页)()
艾森豪就是艾森豪威尔。
为了弄清楚所谓“深厚道理”,我们先看看这两个故事讲了些什么。
第一个故事说的是艾森豪威尔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时,各部门领导都要前来拜访,谈谈各自的工作。
于是他每天要接见两三位院长或部门负责人。
几天以后,他问副校长,像这样的人一共有多少,对方说共有63位。
艾森豪威尔两手举过头顶高声喊道:
“天呵!
太多了!
太多了!
我当盟军统帅的时候,只接见三位将领。
我完全相信这三个人。
他们手下的将领,我从来不用过问。
想不到我当一个大学校长,竟要接见63位负责人,他们谈的我不大懂,又说不到点子上,这对学校实在没有好处。
”()
另一个故事是说艾森豪威尔当总统时爱打高尔夫球,有一天白宫送来一份急件,助手替他准备了两份批示,一份“表示同意”,一份“表示不同意”。
没想到他居然在两份文件上都签了字,并交代说,请副总统尼克松替我挑一个吧。
()
在许多人眼里,这两个故事是嘲笑艾森豪威尔的,但是胡适却从中看出民主的真谛。
当时他讲这两个故事,是为蒋介石祝寿的。
他的意思是要蒋介石学一学人家的风度,做一个“无智、无能、无为”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乘众势,御众智。
(《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2551-2553页,台湾经联出版事业公司1884年版)()
胡适的这个观点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陌生的,许多人一旦大权在握或负点责任,就想要搞出些名堂来。
他们不懂得一个人智力和认识是有限的,因此“不轻易做一件好事,正如不轻易做一件坏事”一样,应该成为每个人、特别是各级领导遵守的一条戒律。
这也是胡适初次与蒋介石见面,就把自己写的、阐述这个道理的《准南王书》送给对方的原因。
()
因为不能天天在学校,胡适每月只领100元车马费。
朱经农过意不去,曾在信中关切地询问:
“兄近日个人经济问题如何解决?
闻兄在中国公学依然每月只领夫马费一百元,似不够用。
上学期所定夫马费是一种过渡办法,似不应永远如此。
今年你未在他校教书,仅此一百元安能度日?
”(《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488页,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883年版)限性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胡适做人做事的原则。
()
三、沟通文理学科
所谓“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干。
胡适上任时,全校共有三百多学生,分散于四个学院十七个系,致使学校经费异常困难。
为此,他大刀阔斧地裁掉工学院、法学院和经济系,只设文理学院和社会科学院以及中文系、外语系、哲学系、数理系等7个系。
为了沟通文理,他亲自兼任文理学院院长,让有志于数理的人学点文史知识,有志于文史的人学点自然科学。
事实证明,胡适的这一做法效果很好,比如吴健雄当年是数理系的学生,却肯在文科方面下很大功夫。
有一次她还在胡适指导的作文课上获得100分,这件事不仅对吴健雄的影响很大,也成为胡适津津乐道的话题。
()
沟通文理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且还是涉及到教育的目的何在。
简单说,过早接受专才教育,不仅会因为知识面狭窄而难成大器,还容易成为会说话的工具,不会思考的奴隶。
这一点,我在《清华大学与通才教育》等文章中已经屡有申述,在此恕不赘述。
()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胡适请来一大批著名的学者前来任教,其中有人们熟悉的高一涵、张慰慈、杨亮功、罗隆基、梁实秋、郑振铎、陆侃如、冯沅君、全增嘏、叶公超、饶孟侃、黄白薇等。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胡适用人不仅看学历,更注重学力。
比如他当时延聘沈从文,人们就有非议,觉得沈仅仅是小学毕业,又没有学术论文,怎能到大学上课?
何况沈从文还不擅言词,第一次登台就因为胆怯,在讲台上站了十分钟说不出一句话,搞得非常尴尬。
但是胡适却坚信自己的眼力,后来沈从文也的确是深受学生的欢迎。
这在今天简直是天方夜谭,是不可思议的事。
()
在胡适的努力下,中国公学很快改变了过去的形象。
一年间,学生由三百多人猛增至一千三。
后来,一位学生在写给胡适的信中说:
“中国公学我不敢说它好,但我可以说它奇特,为什么呢?
思想自由,教职员同心协力,有向上的精神,没腐化的趋势,就凭这点,在全中国可说是找不到的。
”他还说,我的进步应该“感谢您和陆先生(侃如)、沈先生(从文)的思想言论”(白著《胡适传》,第274页)。
()
四、抵制“党化教育”
这种局面的形成,首先与胡适对“党化教育”的抵制有关。
推行“党化教育”是国民党掌握政权后的基本国策。
1929年4月颁布的《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指出:
“各级学校之三民主义教育,应与全体课程及课外作业相贯连,……以收笃信力行之效。
”(《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第45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随后公布的《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规定,在大学设立党义课程的目的是:
“一、应以阐扬孙中山先生全部遗教及本党政纲、政策及重要宣言为主要任务。
二、应以理论事实,证明三民主义为完成国民革命,促进世界大同之唯一的革命原理。
三、应依据三民主义,比较批判其他社会主义学说。
”此外,大学生还要“一律参加孙总理纪念周及其他革命纪念日,以增进爱护党国之精神。
”(同上,第53-54页)()
把一个人或一种思想神圣化,是专制制度的主要特征。
它的目的,就是让全体国民变成不会思考的驯服工具。
面对这种局面,胡适采取了抵制的态度。
罗尔纲回忆说,在中国公学读书时,“进了学校,首先使我痛快的,是不挂国民党旗,星期四上午不做国民党纪念周。
”(《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第89页,三联书店1995年版)()
胡适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只要看看任鸿隽在《独立评论》上发表的两篇文章,就明白了。
他说:
“教育的目的,在一个全人的发展,党的目的,则在信徒的造成。
教育是以人为本位的,党是以组织为本位的。
”因此当人的利益与组织利益冲突的时候,自然要牺牲人的利益了(《独立评论》第三号)。
在这方面,胡适堪称大学校长的楷模。
()
五、树立良好学风
树立良好学风,已经成为当今学界的一句口头禅;但什么是良好学风,却似乎无人追究。
胡适担任校长后,同事们办了个《吴淞月刊》,“目的在于鼓励我们自己做点文字。
”为此,他在发刊词中立了“两条戒约”:
第一要小题大做,不要大题小做;第二“要注重证据,跟着事实走,切忌一切不曾分析过的抽象名词”。
(《胡适全集》第3卷,第707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关于前者,既是老生常谈,也是胡适的一贯主张;至于后者,却需要多说两句。
早在五四时期,胡适就写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这件事似乎早已成为定论,但是仔细读一读他的文章,就会有另外的感觉。
事实上,当年胡适反对的正是“一切不曾分析过的抽象名词”。
他认为只知道高谈主义却不想研究问题的人,是“畏难求易”的懒汉;而“偏向纸上的主义,是很危险的”(同上,第1卷,第324-328页)。
()
1928年7月,胡适决定继续担任公学校长时,写了一篇题为《名教》的文章。
这篇文章是“问题与主义”思想的继续。
文章说,所谓名教,就是信仰“名”、认为“名”是万能的一种宗教。
什么是“名”呢?
胡适认为“名”就是字,或曰文字,而名教就是崇拜文字的宗教。
他说,名教的具体表现不可胜数,从古人生辰八字、名号避讳,到如今的标语口号,都是名教的“正传嫡派”。
比如革命者贴一张“打倒帝国主义”,与豆腐店老板贴一张“对我生财”完全一样。
他还说:
“南京有一个大学,为了改校名,闹了好几次大风潮,有一次竟把校名牌子抬了送到大学院(按:
当时的教育部)去。
”(同上,第3卷,第66页)可见直至今天,我们并没有摆脱名教的束缚。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生活在名词术语和标语口号中,而前几年流行的大学改校名,也是一种名词崇拜。
遗憾的是,许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
除了上述“两条戒约”外,胡适还在1928年写过一篇《治学的方法和材料》,其中谈到治学既要有科学的方法,又要有鲜活的材料。
所谓科学的方法,就是“尊重事实,尊重证据”,即“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所谓鲜活的材料,则是要摆脱纸上的学问,从故纸堆中走出来,到科学试验室里去寻找材料。
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名教的影响,建立良好的学风。
后来,他在学校以“怎样医治浪漫病”为题举办讲座,也谈的是这个问题。
他告诫学生:
浪漫病就是懒病,懒人没有做学问的兴趣;只有打破浪漫病,才能研究学问(白著《胡适传》第354页)。
()
六、重视同等学力
胡适重视同等学力,不仅表现在聘请教授方面,还表现在招收学生上。
他虽然不管具体事务,却对许多事情非常留心。
比如每年招生结束以后,教务处总要发出大批公函,向考生所在学生查询文凭真伪,如果发现假文凭,便照章开除。
但这件事操作起来十分不便。
有的学校根本不存在,发出的公函只能石沉大海;有的学校回信后,学生已经上了半个学期的课。
他不忍心开除这些学生,便建议教务处看看他们开学后的成绩,对学习好的从宽发落。
然而教务处的人却不愿开此先例,“所以我们只好硬起心肠来干那‘挥泪斩马谡’的苦戏。
”(《胡适全集》第20卷,第185页)后来,胡适还发现在学生遗弃多年的杂物中,有一个大学的公章和一枚校长的私章。
这显然是伪造证件的证据,然而作伪者早已毕业。
()
另外,他还听说四川有位校长每次外出,都要带些空白毕业证送人。
起初他还不相信,1929年他在北平,一位本家居然同他商量,让他的侄子去考清华。
他听了很吃惊,说自己的侄子初中刚毕业,怎么可能去考清华?
对方说,一位朋友是中学校长,他可以办一张高中毕业证。
胡适气愤地说:
“我们家的子弟怎么好用假文凭!
”气愤归气愤,但面对这种情况,胡适知道这种文凭的确是“真”的,无论怎样去查,也不能证明其假。
()
胡适认为,这种状况从根子上说与教育部有关。
当年教育部废除具有同等学力者可以报考大学的规定,才使假文凭泛滥起来。
如果不能容许具有同等力者报考大学,就等于“政府引诱青年犯罪”(同上,第188页),就不会从根本上消灭假文凭现象。
()
重视同等学力,是胡适的一贯主张。
1934年,他在《大公报》发表《谁教青年学生造假文凭的》一文,把上述事实和想法写了进去。
1937年7月,他在庐山谈话会讨论教育问题时,又提出承认同等学力是“救济天才,以阻止作伪犯罪”(《胡适日记全编.6》第694页)的好办法。
()
只有唯学历,才有伪学历。
看看胡适对同等学力的重视,对于如今治理办假证现象,也应该有所启发。
七、提倡体育精神
胡适在中国公学任职时间很短,满打满算才20个月,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却可圈可点。
别的不说,单说他对学校运动会的认识,就让人振聋发聩。
()
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在国人心目中,体育的功能不外乎两个:
一是争夺奖牌,为国(包括为集体)争光,这是前半句话的所指;二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这是后半句话的含义。
基于前者,人们对中国健儿在奥运会等国际比赛上“夺金获银”欢呼雀跃,兴奋不已;但是我总觉在“体育兴”与“国运兴”之间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
至于后者,许多人热衷于保全个人生命,对身外的大是大非不闻不问,这又隐含着对整个社会的无奈。
()
看看胡适对体育的理解,也许可以纠正上述偏见。
胡适从小体弱多病,不大喜欢运动。
到美国后第一次观看橄榄球比赛,在队员的厮杀和拉拉队助威声中,他有些不习惯。
心想:
“这真是罗马时代的角抵和斗兽的遗风,很不人道的。
”(同上,第20卷,第89页)随着对西方文明的深入了解,他认识到体育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对人格的养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大约在1930年春季,中国公学要召开学校运动会,为了让同学们踊跃参加,正确对待竞赛中的胜败,他亲自撰写运动会会歌。
这首歌的歌词如下:
()
健儿们大家向前,
只一人第一,
要个个争先。
胜固然可喜,
败亦欣然,
健儿们大家上前。
健儿们大家齐来。
全体的光荣,要我们担戴。
要光荣的胜,
光荣的败,
健儿们大家齐来。
在运动会开幕式上,他还致词说:
“运动会是一种教育,是一种训练,不是一种游戏。
”他还说,大家都在跑,而得奖的只有一人。
假如按照平时的成绩,已经知道某人一定会夺得锦标,难道我们就不参加了吗?
不,大家还应该参加。
有了我们的加入,他才会有第一;没有我们的陪衬,他一个人算不得第一。
正确的态度是:
他得他的第一,我们搞我们的训练;他的光荣,也是我们的光荣。
这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
在开幕词结束时,他还说:
“祝诸君人人有光荣的胜,人人有光荣的败!
”(白著《胡适传》第279页)()
拿这个标准来衡量,可以看出体育比赛不仅仅是一种对抗,更是一种合作。
所谓重在参与,就是体育精神的具体体现。
如果以为在国际比赛中夺得锦标就是光荣,就意味如何如何,其实是一种偏私狭隘的见解。
用这种态度来对待体育,永远也无法摆脱输不起的阴影。
这一点很重要。
因为再过几年,万众瞩目的奥运会就要在北京召开,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小自运动员人格、大到国家的国格就会有缺陷。
到那时,即便获得更多奖牌,又有什么用?
()
胡适倡导的体育精神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适用于体育比赛,也适用于其他领域。
1948年初,胡适得知李宗仁准备参加副总统竞选,认为这是实行宪政后的第一次大选,要多些人参加,才能充分表现民主精神。
他给李宗仁写了一封信,信中抄录《中国公学运动会歌》的第一段,并且说:
“第一虽只有一个,还要大家加入赛跑,那个第一才是第一。
”(《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2013页)可见无论是体育还是政治,都要提倡“重在参与”,不应该唱独角戏。
()
八、寄语毕业同学
1929年7月,中国公学18级学生毕业,胡适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讲了一番话——
诸位毕业同学:
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
这一句话是:
“不要抛弃学问。
”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
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
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
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
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掉的。
到那时候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
接下来,胡适针对一些人的想法,谈到所谓没有时间、不具备条件,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你对自己负不负责任。
在此基础上他告诫自己的学生: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胡适全集》第3卷,第825-826页)()
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上大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是为了解决“饭碗”问题,还是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
如果把大学文凭当作“抢饭碗”(蔡元培语)的敲门砖,一旦文凭到手,就意味着万事大吉。
许多人以为自己不在研究单位,就不需要做学问了。
有些人即便在研究单位,也对学问没有真正的兴趣。
这恐怕是多少来我国“人才死亡率”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
()
其实,即使是为了吃饭,学问也具有长久的竞争力,这是常态社会的通则;至于文革那样的变态社会,则是另一回事。
因此,在目前的社会机制不可能为年轻人提供足够就业机会的情况下,不要抛弃学问,乃是每一个人的最好选择。
何况,人生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找到一碗饭吃。
()
胡适认为,生命的意义是每个人赋予它的。
“人生固然如梦,但一生只有这一场做梦的机会”。
因此,要想“努力做一个轰轰烈烈像个样子的梦”,而不是“糊糊涂涂懵懵懂懂混过这几十年”光阴(《胡适全集》第3卷,第818页),唯一的选择就是不要抛弃学问。
()
九、争人权、争自由
一位校长能够办好一所大学,这是他的本分,不值得夸耀;如果他在办好大学的同时,还能时刻关注社会动向,履行文章报国的义务,才令人钦佩。
也就是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不算什么;“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才是英雄。
()
我注意到,1929年3月10日,在《新月》第二卷第一号《编辑后言》中,提到要办一个思想性刊物。
这是由于《新月》是“专载长篇创作和论著的”,因此“我们几个朋友”决定在这个月刊以外再办一个周刊或旬刊,取名《平论》,由“平论社”发行,无非是想说几句平正的话,表示一个平正的观点而已。
()
3月23日,徐志摩、梁实秋、罗隆基等人造访胡适,劝他担任《平论》主编,胡推辞不掉,只好答应,并商定于4月1日出报。
3月25日,胡适为《平论》撰写一千六七百字的发刊词。
这篇文章被收入最近出版的《胡适全集》第21卷中,题目是《我们要我们的自由》。
()
文章说:
“近两年来,国人都感觉舆论的不自由。
在‘训政’的旗帜之下,在‘维持共信’的口号之下,一切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都得受种种的箝制。
异己便是反动,批评便是反革命。
报纸的新闻和议论至今还受检查。
稍不如意,轻的便停止邮寄,重的便遭封闭。
所以今日全国之大,无一家报纸杂志敢于有翔实的记载或善意的批评。
”()
接下来,文章分析了没有言论自由的严重后果,指出这是一个民族的最大耻辱。
然后又明确表示:
我们是爱自由的人,我们要我们的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
我们不用说,这几种自由是一国学术思想进步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效民 胡适 怎样 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