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 爱鸟人家.docx
- 文档编号:10996508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31.83KB
第十四课 爱鸟人家.docx
《第十四课 爱鸟人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四课 爱鸟人家.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四课爱鸟人家
第十四课 爱鸟人家 教学设计
汉语备课
第十四课 爱鸟人家
教学目标:
知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学习提示中要求掌握的生字“莲、弥、罩、鹭、缓、巢、孵、掏”等生字,会读会写、理解意思,了解它们的写法和意义,会组成词语。
2、学习本课学习提示中要求掌握的“笼罩、盘旋、哀鸣、制止、孝顺、消除、戒心、惊慌不安、气喘吁吁、小心翼翼、天堂、莫名其妙、烦躁不安、庞大、按期”等常用词及词组。
3、在理解词句和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继续练习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4、理解并能模仿课文中“令+名词+动补结构”“会+不+动词,更不会+动词”等句式造句。
过程与方法:
5、能用普通话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1、课文2及拓展阅读短文,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能够根据提纲陈述课文大意,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6、引导学生按照“学习提示”中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
7、重视习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模仿课文文体范例进行不少于200字的习作。
8、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本课阅读拓展材料《眼睛为什么能看见东西》,初步了解一些生物、物理学科学习中等常用的知识和术语,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9、每周课外阅读字数应不少于2000字,同时应有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读后感。
情感与价值观:
10、理解“鸟儿也是有生命的,只要我在,谁也别想动它们一根毛”,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尊重生命,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会用生字词组词造句。
2、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理解课文所说科学道理。
教学难点:
1、理解“鸟儿也是有生命的,只要我在,谁也别想动它们一根毛”,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尊重生命,热爱大自然。
2、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发展社交能力
教学方法:
讲述法、激励法、演示法、交流法
教学用具:
课文图片、录音机、磁带、小黑板
教学课时:
6课时
教学过程
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第十四课时
课时内容:
检查课文一《爱鸟人家》的词语学习
课时目标:
知知识与能力:
1、通过预习、检查、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的词语,特别是重点常用词语,要求会读、完全理解并运用。
2、理解“鸟儿也是有生命的,只要我在,谁也别想动它们一根毛”,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尊重生命,热爱大自然。
过程与方法:
3、能用生字词组词造句。
情感与价值观:
4、通过词语学习,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与深层含义。
课时重点:
学习本课的词语,要求会读、理解意思。
重点掌握常用词语,要求会读、完全理解并运用。
课时难点: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会用生字词组词造句。
教学方法:
讲述法、激励法、演示法、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提前测评
1、让学生听写词。
(分两组进行)
上天堂 按期付款 感到烦躁 很会猜想 将近50 空中盘旋
孝顺父母 很有戒心 劝告朋友 劝说留下 消除敌人 侵害权益
赶忙捡起 承包土地 眺望远处 变幻莫测 卧在地上 领略含义 贴近脸
领略含义 依稀记得 名贵手表 耽搁几天 喧嚣的车站 蹒跚学步
二、回忆引课
同学们喜欢鸟吗?
那你们有没有伤害过鸟类吗?
板题:
爱鸟人家
生齐读课题。
三、教师范读课文 (读的练习)
1、学生自渎课文,找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生词。
2、老师先把词语范读,并板书重要词语。
3、让学生全班齐读,分组读。
老师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4、学生自由读词语并识记词语。
四、学生写的练习
1、让学生拿出练习本,识记认为较难的词语。
2、同桌互相交流学习。
五、找朋友,区别形近字
按—安 躁—燥 猜—情 旋—疑 孝—教 戒—械 除—余
眺—兆 幻—幼 贴—站 滑—骨 贵—贯 嚣—器 蹒—满
六、学习课文词语内容
(1)老师板书重点词语
(2)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解释词语
(3)老师讲解并纠正学生解释错的有些难词
七、随堂练习:
书后129页第一、第二题,第三、第四题。
八、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九、小结本课的学习,布置作业。
1.用重点词语造句.2.做练习册3.预习朗读课文
板书:
第十四课 爱鸟人家
重点词语的解释
笼罩、盘旋、哀鸣、制止、孝顺、消除、戒心、惊慌不安、气喘吁吁、小心翼翼、天堂、莫名其妙、烦躁不安、庞大、按期
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知识与能力:
1、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都完全理解课文内容。
2、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发展社交能力。
过程与方法:
2、把握课文的叙述次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
情感与价值观:
3、理解“鸟儿也是有生命的,只要我在,谁也别想动它们一根毛”,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尊重生命,热爱大自然。
课时重点:
正确、熟练地读并理解课文大意。
课时难点:
能够正确地回答有关课文的问题。
教学方法:
讲述法、激励法、演示法、交流法
提前测评
提问学生用重点词语口头造句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把课文读了一遍,同学们说一下爱鸟人家是谁?
他们是怎样爱鸟的?
二、学习新课内容
1、老师先让学生预习课文。
2、老师范读、领读一遍,学生注意听。
3、让学生全班齐读,分组读。
4、老师纠正学生读错的词语。
三、要求学生带着下列问题阅读课文
1、鹭鸟怎样为陈秀莲老人的去世而伤心哀鸣的?
2、袁德山一家的居住环境怎么样?
陈秀莲怎样阻止儿子猎杀鹭鸟的?
3、鹭鸟是怎样开始聚集在袁德山承包的山林的?
鹭鸟怎样与陈秀莲一家友好相处的?
4、袁德山一家七口是怎样保护鹭鸟的?
5、陈秀莲老人是怎样保护鹭鸟的?
6、日本专家是怎样评价鸟山的?
7、陈秀莲老人去世了,鹭鸟还会来吗?
四、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明确。
明确:
1.陈秀莲老人去世时,鹭鸟是怎样表示悲哀的?
答:
本来半月前就改到南方去过冬的一万多只鹭鸟,此时低低地盘旋在半空中,一声声发出令人不安的哀鸣。
整整一天一夜,它们一群群地落下来,聚集在屋顶和院子中央,舍不得离去,一些成年的鹭鸟飞到老人的床前,伤心地眨着眼睛。
2、袁德山一家的居住环境怎么样?
陈秀莲怎样阻止儿子猎杀鹭鸟的?
答:
袁德山家住在秦岭山下,山林茂密,山泉清清,汉江从山脚下缓缓流过,环境非常优美。
1969年3月16日猎人袁德山的小女儿袁秀芳出生了。
这天两对金色羽毛的鹭鸟飞落到院里袁德山拿出猎枪他的母亲陈秀莲制止道:
“鸟儿也是有生命的只要我在谁也别想动它们一根毛。
”孝顺的儿子听从了母亲的劝告。
3、鹭鸟是怎样开始聚集在袁德山承包的山林的?
答:
1969年3月16日,袁德山听了母亲陈秀莲的劝告,没有猎杀那两对鹭鸟,后来这两对鹭鸟就在袁家孵(fu)育儿女,第二年它们从南方飞回来时,竟带回了二十多对同伴。
袁家依然与这群特殊的客人友好相处。
三年来袁家周围的山山岭岭成了路鸟的世界,到处都有白色的鹭鸟和鸟巢。
起初鹭鸟对袁家人还有些害怕后来见人们待它们非常友好便消除了戒心。
秋天它们飞到了南方。
第二年的春天飞回来的鹭鸟竟有二十多对。
袁德山一家依然像以前一样与这群特殊的客人友好相处。
4、袁德山一家是怎样保护路鸟的?
答:
一家人轮流看护山上的鹭鸟,有刚出壳的小鸟从树上掉下来,他们就送回鸟巢。
5、陈秀莲老人是怎样保护鹭鸟的?
答:
有一年七十多岁的陈秀莲听到鸟的惊叫声赶忙拄着拐杖气喘吁吁地爬上鸟山查看她赶走了两个掏鸟蛋的年轻人小心翼翼地把鸟蛋放回鸟巢。
就这样袁家的三十亩山林在周围十里八乡人们的心中成了鸟的天堂。
大家经过鸟山时都会尽量不发出声响更不会捕杀鹭鸟。
自从鹭鸟到来后袁德山竟然连枪也不曾摸过。
从1987年到1990年鸟的数量突破一万只。
每到夏天成千上万只鹭鸟飞舞而来遮天盖地构成了一番奇妙而壮观的景象简直是一个天然鸟场。
6、日本专家是怎样评价鸟山的?
日本鸟类专家为什么说这是奇迹?
答:
日本有位著名的鸟类专家曾经来到这里考察。
在鸟山这位学者不由得发出了惊喜的赞叹:
奇迹奇迹他说从来没见过如此庞大的鹭鸟群说明这里的保护工作是做得最好的他将向世界推广这一做法。
临别时他深情地向爱鸟人家祝福感谢这家人为保护鸟类、保护大自然所做的贡献……
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庞大的鹭鸟群,佩服这里的鸟类保护工作做得好,并感谢一家人为保护鸟类,保护大自然所作的贡献。
7、陈秀莲老人去世了,鹭鸟还会来吗?
答:
1992年8月善良的陈秀莲老人突然病倒了。
那些天鹭鸟也莫名其妙地烦躁不安一直到老人10月22日去世。
老人走了以后袁德山猜想鹭鸟不会来了然而1993年初夏鹭鸟又按期飞来了
五、拓展延伸
由于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及人类①的欲望野生动物的数量越来越少有的②面临灭绝的危险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因此③严重破坏。
保护野生动物特别是那些珍奇的物种已经④国际社会的重视。
陈秀莲一家⑤他们的爱心感动了周围的乡亲更感动了⑥只鹭鸟。
人与鸟友好相处受益更多的⑦是人类自己。
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⑧成为人类的责任。
①A.无法B.无穷C.无比D.无意②A.竟然B.突然C.甚至D.将近③A.得到B.
六、总结
本文真实而感人地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家与鹭鸟的故事。
陈秀莲老人与鹭鸟感情深厚,老人去世后,鹭鸟为其伤心哀鸣;陈秀莲制止儿子猎杀鹭鸟;陈秀莲一家与鹭鸟友好相处;陈秀莲一家七口轮流上山护鸟;袁家的山林成了一个天然鸟场;日本专家高度评价了袁家额护鸟的行动;老人去世了,当地人仍与鹭鸟友好相处。
七、随堂练习:
做书后130第四、第五、第六题。
作业:
1.复述课文。
做同步练习。
2.预习课文找出课文分段大意。
八、板书设计
13 爱鸟人家
陈秀莲一家 爱护 鸟儿 和谐相处
陈秀莲老人 病倒 鸟儿 烦躁不安
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第三课时
知知识与能力:
1、通过自读理解课文,进一步掌握课文叙述方式和段落大意。
过程与方法:
2、能用普通话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及拓展阅读短文,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能够根据提纲陈述课文大意,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情感与价值观:
3、理解“鸟儿也是有生命的,只要我在,谁也别想动它们一根毛”,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尊重生命,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分段大意和中心内容。
教学难点:
1、总结课文中心内容。
2、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发展社交能力
教学方法:
导读法,练习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
提前测评:
口头提问学生阅读课文情况
一、导入
下面让我们走进鹭鸟世界,去看看它们是怎样和陈秀莲一家相处得。
二、串讲课文。
1、让学生说课文的分段大意,老师纠正总结
2、让学生板书课文分段大意,老师纠正学生写错的、不足的地方。
3、老师总结本文分段大意:
本文共有12个自然段,分为三个大段:
第一大段(第1自然段)
讲述鹭鸟为陈秀莲老人的离世而伤心哀鸣。
关键词语:
1992年10月22日;—一万多只鹭鸟,一些成年的鹭鸟。
第二大段(2—6自然段)
陈秀莲一家与鹭鸟友好相处。
1)介绍了陈秀莲的家乡。
2)陈秀莲阻止儿子猎杀鹭鸟。
3)袁德山与鹭鸟友好相处,那儿的山岭成了鹭鸟的世界。
4)鹭鸟伴随着袁秀芳长大。
第三大段(7—9自然段)
讲述袁德山一家报数鹭鸟,使自己的家园变成了一个天然鸟场。
1)袁德山一家七口轮流在山上护鸟。
2)陈秀莲七十多岁了仍上山护鸟。
3)乡亲们也加入了护鸟的行列,鹭鸟越来越多,袁家成了一个天然的鸟场。
第四大段(10—11自然段)
日本专家评价鸟山对鹭鸟的保护工作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当地人继承了陈秀莲老人的遗志。
三、运用课文——学习句型
1、“起初……,后来……” 表示事情发生时间的先后,强调前后的变化。
例如:
他上台演讲,起初还有点紧张,后来渐渐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越讲越好。
2、“不得了” 固定结构,做补语,表示程度很深。
例如:
他的脾气大得不得了。
四、归纳文章的结构
本文真实而感人地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家与鹭鸟的故事。
陈秀莲老人与鹭鸟感情深厚,老人去世后,鹭鸟为其伤心哀鸣;陈秀莲制止儿子猎杀鹭鸟;陈秀莲一家与鹭鸟友好相处;陈秀莲一家七口轮流上山护鸟;袁家的山林成了一个天然鸟场;日本专家高度评价了袁家额护鸟的行动;老人去世了,当地人仍与鹭鸟友好相处。
五、作业:
1.背会课文。
2.做练习册 页 3、预习课文二。
六、板书设计 第十四课 爱鸟人家
归纳文章的结构
本文真实而感人地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家与鹭鸟的故事。
陈秀莲老人与鹭鸟感情深厚,老人去世后,鹭鸟为其伤心哀鸣;陈秀莲制止儿子猎杀鹭鸟;陈秀莲一家与鹭鸟友好相处;陈秀莲一家七口轮流上山护鸟;袁家的山林成了一个天然鸟场;日本专家高度评价了袁家额护鸟的行动;老人去世了,当地人仍与鹭鸟友好相处。
课后反思:
课文二 明天不封阳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课文生字。
积累若干个词语。
过程与方法: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主要以课文为材料,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运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
难点:
能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进行听、说、读、写。
教学方法:
讲述法、激励法、交流法
教学用具:
录音机、磁带、小黑板
教时准备:
两课时
授课时间:
总计课时:
第四课时 学习课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课文生字。
积累若干个词语。
过程与方法: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情感与价值观:
3、故事主要讲富尔顿原来是一名画家,但后来对机械感兴趣,他进行了刻苦努力的学习,成功了。
后来他想发明蒸汽轮船,他通过九年的时间,克服了种种困难,可是轮船并不成功,人们戏为富尔顿的“蠢物”。
可是在经历了一次巨大打击之后,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继续努力,发明了蒸汽轮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课文生字。
积累若干个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3、深入探究课文的主旨,并能以此受教育。
4、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和地球意识。
教法:
诵读、讨论,配以flash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一首歌《一个真实的故事》导入,营造氛围,自然导入。
这是一个人类关爱动物的真实故事,这位大学生用生命谱写了一首爱护自然的赞歌。
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篇有关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文章——《明天不封阳台》。
二、学习新课内容
1、老师先让学生预习课文。
2、老师范读、领读一遍,学生注意听。
3、让学生全班齐读,分组读。
4、老师纠正学生读错的词语。
(重点纠正)
倏然 shū 翘望qiáo 孵化fū 鳞次栉比zhì 驯美 xùn 悖论bèi
龟裂jūn 自给自足jǐ 温馨 xīn 霓虹灯 ní 蚂蚱màzha
三、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
师:
课前,同学们已作了充分的预习,课堂上,老师再给大家几分钟,
①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可以朗读,默读,也可以跳读)。
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叙述了怎样的故事。
③找出反映“我”情感态度变化的句子及原因。
三、研读课文:
① 请同学来概括一下文章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
简要概述故事内容。
②师:
一开始,“我”为什么要封阳台?
生:
封阳台可以“阻隔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
(板书)
师:
哦,“我”家的居住环境很喧嚣吗?
我需要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那我原先的活动空间哪儿去了?
这个内容课文中有没有交代?
生:
有,在课文的第2和11小节交代了.
(集体朗读课文的§2、§11)
师:
看来“我”确实需要封阳台。
可后来因为什么事情对封阳台的决定产生了动摇?
(板书:
明天还封阳台吗?
)
生:
一只受伤的鸽子,在我家阳台的书桌下孵蛋。
封了阳台,鸽子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场所。
师:
是一只鸽子。
请大家找出描写鸽子的语句,读一读,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鸽子?
生1:
我蹲下身子,果然见一只鸽子蜷缩在书架底下,正瞪大惊恐的眼睛望着我们。
它扑打了几下翅膀却未曾飞走,就在它的羽翼开合时,我们见到了它正在孵育的两只鸽蛋,看到了它翅膀上的一块血痕──那分明是有人在它飞翔时用气枪打伤的。
可见是一只受伤的鸽子。
生2:
有身孕,孵育两只鸽蛋。
生3:
不名贵:
这只鸽子灰色、嘴大且长,名贵的鸽子该是杂色。
师:
这是一只受伤、有身孕、不名贵的鸽子,大家概括得好。
动摇作者决定的,除了为了这只鸽子,还有别的什么吗?
师:
“爸爸,明天还封阳台吗?
”
生:
为了儿子。
师:
对,鸽子的受伤、有身孕和儿子的请求,动摇了作者的决定。
师:
最后,作者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了,请问作者先不封阳台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学生轻声读第13段“为了……,为了……,为了……”]
师:
大声一点。
生齐读:
为了可爱的鸽子不受到惊扰,为了儿子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友”,也为了它带给我的那一片恬淡和谐的思绪。
师:
不错,作者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为了鸽子,为了儿子,也为了那一片恬淡和谐的思绪。
一只受伤的鸽子到底引起了作者哪些思绪呢?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思绪呢?
请大家再读文章,找一找。
师:
我是一个成年人,我的情感当然要比一个10岁的孩子要复杂得多。
看着鸽子,我联想到了什么?
生:
联想到了去内蒙古草原的一段经历。
师:
好,请全体女同学朗读一起朗读关于内蒙古草原的这一段文字。
“那一年,……”开始[全班女生朗读]
师:
来到草原,我仿佛回到了久别的故乡,这正如冯至诗里说的:
“这故乡,不是地域的概念,而是一种情感的归属。
”故乡就是美丽的大自然。
文章读到这里,我们已经很清楚地了解:
“我”和儿子不仅仅同情、怜爱这只鸽子,我们对大自然也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我们都渴望回归大自然。
师:
作者还写了什么思绪?
生:
我们不可能回到农业社会中去。
师:
但是……
生:
但是我们能不能用心去贴近自然?
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生命。
师:
这一段是作者对我们人类的……
生:
呼吁。
师:
很好,请全体男生朗读第十段,请大家概括作者在呼吁什么?
[男生朗读]
生:
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因为在剥夺自然资源的同时,人类也在毁灭着自己。
师:
是啊,人只能和自然和谐相处。
师:
儿子拿来了一把布条,要帮鸽子做窝,又找来了水和玉米粒,让作者的思绪飘到了哪里?
生:
楼前的草坪。
师:
能讲一下草坪的过去和现在吗?
生:
过去儿子在草坪上学步,玩耍,现在草坪变成了滑梯、跳跳床和电子游艺室。
师:
儿子喜欢这块草坪吗?
生:
喜欢,这块草坪是儿子的极乐的伊甸园。
师:
可是,取而代之的是滑梯、跳跳床和电子游艺室。
字里行间,流露出这位父亲对失去了乐园的儿子怎样的的情感?
师:
“再也捉不到小虫的儿子,……”(重复)
生:
可怜儿子。
师:
很好!
师:
请大家思考,仅仅是作者儿子,这一个孩子失去这个极乐的伊甸园吗?
生1:
不是,还有小区其他孩子。
生2:
还有千千万万个孩子。
师:
很好。
那么作者对儿子的可怜,不就是对对千千万万个失去乐园孩子的可怜吗?
孩子是未来,真正令作者可怜或者说是担忧的实际上是什么?
生齐答:
人类的未来。
[板书:
未来]
师:
第12节是写作者的思绪吗?
生:
是的。
师:
好,齐读第12节,决定不封阳台,我的心变得宁静而深远。
这只偶然落脚的鸽子,让我和儿子的精神有了寄托。
可文中却说:
“我总觉得这只鸽子并非偶然落脚,它分明是大自然派来的使者。
你能说说,这位使者来干什幺?
[板书:
使者]
师:
它在诉说什么呢?
生:
来诉说人类对动物的残杀,诉说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师:
请大家想一想,大自然还用哪些方式向人们倾诉呢?
学生讨论回答,如泥石流现象、沙尘暴现象等。
师:
好,我们请同学来读一读课文的第12小节,来听听作者的心声。
(学生读第12小节)
师:
最后这一句,强烈表达了“我的忧愤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我”的情感。
(教师范读,学生再读。
)
师:
是的,我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物质文明也越来越发达,而与此同时,我们的自然母亲在饱受创伤,自然界的朋友在遭遇屠戮。
请大家看一段视频,再来感受一下大自然的呐喊。
(播放flash动画课件,内容主要是:
地球上不少的动物遭到屠杀。
画面令人震惊,让人深思)
师:
看了这段画面,我想,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很沉痛的。
“不要让生命离开地球,不要让地球变成沙漠”这些话多么令人警醒。
在文中,作者有没有表达同样的渴望呢?
生:
有。
(请学生朗读第10段)
师:
这段文字,作者很强烈地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大家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朗读这一段?
(指导朗读)
生:
问句形式,旨在引起读者的深思。
语调要显得深沉。
生:
“爱护……”这是作者的愿望。
读起来要铿锵有力,特别“所有”、“一切”要重读。
生:
排比句,既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又表达了美好的期盼,诵读时,要把作者强烈的祈盼的情感读出来。
生:
最后一句话,不仅强调人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同时还从反面点明了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深远意义。
因此,在诵读时,应该读得斩钉截铁。
师:
很好。
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将自取灭亡。
(学生再读第10段,教师板书)
四、畅谈感受:
师:
读了这篇文章,我想,无论是文章的语言,还是思想内容,或是文章的表现方式,大家内心都有很深的感触,那么,就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感想先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或者把你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等一会儿,我们再来集体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生:
我觉得文章的语言很美。
例如:
“蜻蜓掠过夏天的裙边”中的“掠”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蜻蜓飞舞的姿态轻盈,给人美感。
生:
我觉得文章采用了一种夹叙夹议的写法。
这样更便于作者发表自己的看法,抒发情感。
生:
我觉得作者只是从不封阳台一个方面来谈的。
其实,关注自然、珍爱生命
可以从很多小的方面做起,比如爱护小动物、不乱扔废纸、勤俭节约、发现身
边的破坏现象及时制止、多搞宣传活动等等。
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我们的家园会越来越美好。
(教师板书)
六、小结:
通过刚刚大家的学习和诉说,老师知道你们已经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相信大家一定会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爱、善待大自然的一切有益的生命,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七、随堂练习:
完成课后135页第一、第二题。
八、作 业:
准备一篇有关127页话题交际的话题稿。
板书:
课文二
明天不封阳台
明天要封阳台———阻隔喧嚣,开辟空间
明天封阳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四课 爱鸟人家 第十四 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