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如何撰写.docx
- 文档编号:10993956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95
- 大小:92.84KB
研究报告如何撰写.docx
《研究报告如何撰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报告如何撰写.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研究报告如何撰写
研究报告如何撰写
研究报告的参考结构:
一、实验研究报告结构:
(实验研究重假设)
(一)问题与假设
我遇到了什么困难(?
问题的提出);别人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文献综述);我打算这样解决我的问题(研究的假设))
(二)过程与方法
选择什么对象、在什么时间、怎样开展研究的?
过程中遇到哪些新问题,是怎样克服的?
经过了几个阶段等。
(三)结果与讨论
结果可以通过前测和后测的比较显示有关变化;讨论要交代为什么发生那样的因果关系
,出现意外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
二、行动研究报告的结构:
(行动研究重依据)
(一)问题的提出及界定:
在什么背景下我遇到了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的内涵是什么(?
界定)
(二)依据依据
研究的理论、实践、政策依据。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五)讨论与反思
附报告1:
《小学高年级英语学困生厌学的原因分析与教育对策的研究》
——个人课题的研究报告
南京市考棚小学赵悦
一、课题的提出
我是一位走上工作岗位没有几年的英语老师。
在学校担任的是六年级英语教学任务。
新课程大纲对高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听、说、读、写、唱、演六个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所以,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厌烦的情绪。
有调查发现,有将近85%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有过厌学的现象或曾经厌学过,在英语学科上,学生的厌学率尽高达70%。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学生的接受力比较差。
2、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
3、家长不懂英语,没有办法给予适当的辅导。
在本课题中,我把英语学困生大致分为六种类型:
一是学习目的不明,思想散漫或心理疾患造成的心理障碍型;二是自控力差,坏习惯多的意志薄弱型;三是身体有病,不能正常学习,即使学习但事倍功半的身体病态型;四是知识链脱节,形成断层的知识断层型;五是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干扰造成的环境困惑型;六是智商欠缺的智力低下型。
所谓“厌学”即对在学校的学习感到厌烦,不愿意学。
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
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
本课题的目标就是探索如何激发小学高年级英语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的能力的路径。
二、研究的具体操作过程
在进行这个课题研究前,我对研究对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同时也进行了相关的理论收集,为课题研究的开展建立理论平台。
问卷有10个选择题题构成。
(见附表1)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我校五年级学生。
共有120人,调查时有4人外出有事,发放问卷116份,回收有效问卷110份,问卷回收率94.83%。
(一)学生厌学情况调查
选择A,6个以上的
选择A,5-3个以上的
选择A,2-1个以上的
人数
32人
75人
9人
所占比例
27.59%
64.66%
7.76%
通过表1的数据告诉我们选择A选项超过6个的有32人,占到总人数的27.59%;选择A选项在5-3个的有75人,占到总人数的64.66%;选择A选项在1-2个的有9人,占到总人数的7.76%。
由此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于英语学习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没有厌学情绪。
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厌学情绪。
极少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很严重的厌学情绪。
通过对这部分学生课堂状态的观察,发现他们厌学主要表现在:
一、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精神不振,爱打瞌睡,不完成作业。
二、经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持有抵触情绪。
三、学习无兴趣,缺乏求知欲、好奇心,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地学习。
(二)小学生高年级英语学困生厌学的原因分析
小学生高年级英语学困生厌学的原因有1、落后的教育观念是造成学生厌学的本质原因。
2、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与学生厌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3、个别教师的不良师德是学生厌学的导火索。
4、家长的高期望、教师的高要求与学生发展失衡是造成学生厌学的“动力”。
5、人际关系差也是学生厌学的催化剂。
6、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想,如“读书无用”、“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哥儿们义气及社会上的各种诱惑——电子游戏、打牌赌博、黄色书刊影碟等等,对学生的厌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好多英语学困生厌烦英语学习的主要原因是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
每天上英语课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煎熬。
人虽在课堂中,可心却不在。
什么英语第二课堂,英语特色班对他们来说都是枯燥无味的学习,与他们都是绝缘的。
爱因斯坦曾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什么有的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呢?
我觉得1、老师的课堂教学不够精彩,不能吸引学生。
如电教手段一无所有,不能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艺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引人入胜的学习形式,满足学生旺盛的学习欲望。
2、部分老师背负着沉重的升学压力,在课堂大搞“题海战术”,如山的作业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频繁的考试使学生疲于奔命。
众所周知小学英语教育只是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虽然该阶段要学习的都是一些的单词、日常交际用语和简单的语法,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有意地提出一些问题,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踊跃提出问题,那么这不仅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互相交流中学会创新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而且能使学生在这种“问题教学”中从小培养成问题意识和勤于动脑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对策
我是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英语学困生学习能力的。
1、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为了激发厌学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
只有老师把课上的精彩了,吸引学生了,才不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在上6BUnit3Askingtheway这一课时。
由于学习的是关于问路方面的句型,上课时我把孩子们带到了电脑室。
我在Google搜索网站上打了“南京市秦淮区地图”几个字,鼠标一按,各种版本的秦淮区地图映入眼帘。
我选择了一副视觉效果较好的,通过电视屏幕呈现出来,请大家用所学的句型进行操练。
由于所操练的内容是大家日常生活所熟悉的环境,我惊喜地发现原来上课思想不集中的同学都打起了精神,参与到了小组活动中去,甚至有的从来不发言的学生也跃跃欲试了,整个课堂的英语氛围非常好。
2、为学生构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为了帮助这些厌学的学生树立自信心,我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比如说,我每天上英语课之前经常会请那些有英语厌学情绪的学生给大家做Dailytalk。
一开始这些学生非常不愿意,觉得这种活动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老师应该把这机会让给那些英语学习优秀的学生。
我并没有那样去做,而是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消除心理上的恐惧,告诉他们不管说得好不好,只要说了,就战胜了自己,你就是最棒的。
当然在他们准备Dailytalk的过程中,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和关心。
除了这个,我们还开展了“英语故事会”、“英语歌曲演唱会”,“英文小诗朗诵会”、“英语小剧表演”等活动,鼓励厌学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我教形容词比较级这一单元的时候,我排了一个木偶剧。
其中,一个木偶要由一个小胖子来表演。
我就请了我们六
(1)班的有严重厌学倾向的柏边同学来演。
由于这个角色非常的适合他,他表演的也非常的投入。
在表演的过程当中,他熟练地掌握了形容词比较级这个句型,同时也找到了自信,觉得自己并不是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感兴趣。
通过了这一活动开展,我发现他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开始感兴趣了。
英语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大大的提高了,注意力游离课堂的时间,做小动作的次数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减少。
作业完成的次数及有效率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3、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在英语课堂中,我采用小组积分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通常发言准确的学生都会为本小组争得十分,一个星期累积下来,评比哪个小组得分最高,得分最高的小组老师会与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
比如说,与学生共饮咖啡或者饮料,在于学生共饮碰杯的过程中与孩子拉近了距离,真正的做到了感情的交流,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我发现学生非常愿意和老师讲心理话,把老师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
我曾经好几次的看到厌学的学生举手发言,为本小组争得十分后是多么的高兴,他们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起来了。
课堂上认真听了,家庭作业做起来也轻松了,正确力也提高了,也更加自信了,这样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我发现我所跟踪的厌学情绪的学生在厌学程度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减轻。
4、运用小组学习的方式,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我觉得教给厌学的学生学习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开展了“一对一”结队活动。
你追我赶,帮助、接近、关心厌学孩子,让他们同在一道起跑线,迎难而上,让友爱滋润每一个孩子求知的心田。
其具体措施是将全班学生按一定的参照系数分成若干小组。
坚持以优带差的原则。
学习成绩好的要承担一个学习落后同学的帮助和转化。
在平时的作业辅导和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纪律上做好榜样,并向对方学习某些自己不具有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当大家都有所进步时,双方都给予鼓励和赞赏。
不但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也让每位同学感受到集体和团结友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5、多管齐下,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作为英语老师,我也经常与班主任进行交流、沟通。
比如说,六
(1)班有一位叫陈盛的学生,以往上课思想不集中,作业经常少做或漏做。
在与他的交谈中,他跟我讲,说他也很想每天把作业按时按量的完成,上课跟着老师转,但他就是克制不住自己,上课时会开小差,想一些与上课无关的东西,回家后总想着玩,想着玩够了再写作业,但每次都事与愿违,玩够了时间也不早了,也没有精力再写作业了。
毕竟学习是一项艰苦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时间及毅力,而像他这样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宠儿,生活中的任何困难几乎都是父母帮助解决。
因此很多学生坚持性差,意志薄弱。
一旦碰到困难便打退堂鼓,害怕去学、去动脑,长期下去,便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我和班主任老师一起商量,让参加学校运动会的800米跑步。
一是丰富他的课外活动,锻炼身体。
二是锻炼他的坚持性,磨练他的意志力。
果然,在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我和班主任老师都欣喜的发现,他课堂举手发言了,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渐渐的我们还发现有时候比较难的问题,他也愿意去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后,也经常围着老师问这问那。
对于一些不太懂的问题,而不是采取逃避的态度,而经常是打破沙锅问到底。
6、采用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愉快的过程中学习英语。
我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经常把一些难点、重点编成学生喜欢的英语儿歌、歌曲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
比如,为了帮助学生记住f(e)结尾的名词复数 ,我编了这样一个顺口溜“妻子持刀去宰狼,小偷吓得发了慌; 躲在架后保己命,半片树叶遮目光。
” 通过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三、课题研究的收获与反思
1、作为老师应该拥有爱心,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特别的学生。
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并及时肯定,让他们“学海无崖甜作舟”。
2、作为老师在教学上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吸收新知识。
在教学上要做到更上一层楼。
课题研究的反思:
在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主要研究的是从教师这个角度。
其实厌学的原因是复杂的。
除了与教师这个因素有关,还与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也有关。
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做进一步的研究。
以上是自己对课题研究整个过程的一些心得。
有不对和不足的地方,请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
附报告2:
用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初中学生音乐素质提高的途径研究
研究报告
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马晓庆
一、课题的界定
1、多元评价方式与音乐学科
音乐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发展性、创造性的课程,为每一个参与者提供了无
限的创造与变化的空间。
单一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无法给以准确的衡量,也不利于激励学生喜爱、学习与享受音乐。
音乐学科的学习特点需要更加注重过程性的多元评价方式。
2、初中学生音乐素质
初中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呈明显的多元性。
初中学生在生理、心理上日趋成
熟,在音乐学习上已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和情感,表达方式也渐趋多样。
在音乐素质上,对音乐的兴趣呈现多样性;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能力初步形成;具有较强的艺术想象力。
与此同时,在音乐的发展、表现与创造能力上尚待提高;在健康的审美情趣养成、音乐活动中的群体意识、合作与探究能力上仍需要正确的引导与培养。
3、用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初中学生音乐素质提高的途径的研究
“用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初中学生音乐素质提高的途径研究”就是立足于课堂实践,针对初中学生的音乐学习特点,运用多种实践手段与调查、反馈的研究方法,探寻科学的、人文化的、发展性的,对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行之有效的综合评价方式。
二、课题研究需解决的问题
当前初中音乐学科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大多还是以传统的评价方式来进行,或简单的“一唱(奏)了之”,或是一张卷面与唱(奏)相结合。
上述评价方式无法正确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加缺少发展性、过程性、教育性的价值。
很多喜爱音乐的学生囿于演唱能力的不足,或是笔试选择范围所限,使其自身在音乐学习上的收获与感受无法得到真实的展现,也就无法得到客观的、积极性的评价。
此现状,对很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音乐素质的发展与提高产生了不利影响。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力求改变过于追求量化定性的评价方式,充分体现音乐
的“人性化”的特点。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公平、开放、发展性的评价中,通过架构的多类型、综合化与合作性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大胆参与中获得学习的成功感,给学生以学习的自信与自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1、新课标的评价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音乐课程评价应着眼于
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
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2、新课程的评价思想的指导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之“序言”中指出:
“新课程评
价强调:
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
3、新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的要求
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是新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
对于评价的多元性而言,
是指评价与考试的改革,必须体现新的教育评价观念,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的多元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 课题的研究过程
1、“音乐课测评方式”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2007年10月,在课题研究的起始阶段,我通过问卷调查、师生交流的方式,了解了学生对自身音乐素质的基本评价。
分析学生对各评价方式的选择率,了解他们潜在的学习需要,寻找学生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对学生的音乐学习现状有了明确的把握。
为下一步制定符合学生共性与个性发展的评价方式提供了依据。
2、学生的需求与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发展方向,给了我“另走一条路”的灵感。
调查显示,93.6%的学生过去接受的评价是唱歌这种单一手段,有70%的学生认为这种方式不能全面衡量自己真正的音乐素质。
而学生在音乐知识的学习、音乐表演水平的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加强、音乐创新创造素质的培养等方面都有自己不同的需求,显示了他们极强的自主意识和多元的发展方向。
因此,多元化的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进行评价,并以此推动他们音乐素质的有效提高,已经成为了学生们音乐学习中的一种实际需要。
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发展方向也给了我启迪——应更加注重评价的“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
对于音乐课程而言,尤其要着眼于音乐的“人性化”而非“标准化”,强化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
因此,怎样建立起一种过程性、发展性、多类型的评价模式,走好这“另一条路”,成为了课题研究的关键。
3、以“我能行,我是音乐之星”争星活动构建多元评价的有效载体。
在进行这项课题研究之前,我就尝试过用“班级音乐会”的形式考查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素质,也会在最终评价时将学生在音乐学习诸方面的表现加以综合考量,来给出相应的成绩。
但是,并未将之在符合音乐学习特点、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情况下加以系统科学的整合。
借鉴以往一些有益的做法,在与同学们交流讨论之后,一种“兼具共性与个性、兼顾强生与弱生、以竞赛促达标、以竞赛促争优”的全新评价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开始了。
以“我能行,我是音乐之星”争星活动为多元评价的有效载体,取代原有的单一评价方式。
设定了“音乐知识星”(乐理、常识、音乐与其他文化等),“音乐智慧星”(学习兴趣、音乐感知、课堂交流等),“音乐才艺星”(参与演唱、演奏、舞蹈等舞台表演的音乐活动等),“音乐创造星”(小创作、小乐器制作、音乐创新活动等)四个“争星”项目。
并设定相关的过程性、阶段性评价内容与要求。
在整个活动期间,以“争一星”为音乐学习的优秀线,激励学生争当“音乐之星”,在“争星、成星”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音乐所带来的学习的乐趣。
4、“我能行,我是音乐之星”多元评价方式的多元实现
(1)、课堂上的过程性评价:
在音乐课堂上设立了“音乐星星榜”,是学生音乐学习与进步过程的显性载体,并精心制作成展示板。
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回答、交流、唱、奏、舞、创”等所有值得肯定的学习行为,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小星星”,课后由学生自己亲手绘上榜单,取得一定数量的小星即可争得“XX之星”。
(2)、阶段性评价方式:
在学期中期举办一次“音乐大舞台”活动,以自然小组为单位,个人参赛或集体合作参赛。
让同学们在演唱、演奏、舞蹈、知识抢答、作品听辨等方面选择自己能够做到的项目,展示自己阶段性学习的效果。
学期末则分别以“班级演唱会”和“乐海扬帆”(卷面涵盖乐理知识、音乐常识、听辨、音乐评论等)两种形式,在给学生一定的选择性的基础上,让学生扬长避短,发挥个性的争星、摘星。
阶段性评价中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也可获得相应的“XX之星”。
(3)、在其它方向上的评价:
积极鼓励并密切关注学生参加的学校各种音乐类活动或竞赛,并尽可能的给予有益的指导。
当他们有了优良的表现,也可直接获得“XX之星”称号。
学生个人在校外的各级各类音乐类活动的表现等也同样给与相同的积极的鼓励。
5、在研究过程中开展的与此相关的课内外活动
(1)、2007年10月,“音乐课测评方式”现状的问卷调查与研究分析
(2)、2007年11月与2008年4月,依托课堂开展了两次“音乐大舞台”竞赛
(3)、2008年1月,阶段性期终测评采用了“乐海扬帆”卷面形式
(4)、2008年6月,阶段性期终测评采用了“班级演唱会”的形式,并且在曲目的选择上给了学生极大的自由。
(5)、2007年11月——12月,指导与鼓励同学们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各类与音乐相关的比赛,该班11人次进入所有四项比赛的决赛,获得两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并获得校园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奖的一等奖。
(6)、在我的指导下,2008年12月的“校庆五十周年”庆典演出、全校圣诞英语联欢演出;2008年5月的“六一”文艺汇演;6月的初三毕业典礼文艺演出,该班同学先后共计38人次参加了多个节目的歌舞表演,并有精彩表现。
(7)、2008年9月,对部分同学进行争星活动情况卷面访谈,进行自我评估和总结反思。
五、课题研究的结果
通过对该课题近一年时间的研究与实践,这种多元评价体系在促进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音乐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上,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特别是课堂学习的主动参与率提升显著,自主参加各类音乐活动的积极性与能力提高明显。
通过四种不同方式的争星活动,获得一个或一个以上“XX之星”的同学达到34人,占全班人数的71%;另外,有主动争星行为的同学比例达到了83%以上。
课题实施期间,共有49人次先后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种类型的与音乐相关的竞赛或是演出活动,并有相当精彩的表现。
在结题前对同学们的访谈中,绝大多数同学都对这种方式给予了肯定,并表示自己的音乐学习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实践证明,我对“用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初中学生音乐素质提高的途径研究”这一课题所进行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所架构的“我能行,我是音乐之星”的多元评价的实际载体,符合青少年学习的心理需求与音乐学科的学习特点,为自己和他人今后继续开展与此相关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六、课题研究的反思
1、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仍然值得关注
多元评价方式的出发点就是尊重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
但是,在实践中我发现,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也并不是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很顺利的参与到争星活动之中来。
有16.7%的同学无论在过程性还是在阶段性的评价中,都未能有所表现。
怎样激发他们的潜能,寻找合适的方法来引导与激励他们融入到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中来,促进他们自身的进步,值得我进一步思考。
2、 多元评价方式的实施对教师的自身素质与能动性有着较高的要求
怎样科学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正确的评价?
也给教学的实施者教师提出了问题。
需要我们教师更加潜心研究理论、研究教法、研究学情、科学决策、精心设计。
因地制宜、因班制宜的制定切实可行、灵活多变、操作性强的手段与方法。
而且,音乐学科的特点也决定了很多的评价过程并非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
因此,我们的老师是否具有奉献精神与创新能力;是否能够积极的为学生拓展与创设多元评价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与体验中真正有所得,有所悟,也就显得尤为关键。
附报告3:
《在郊区高中文科班物理教学中进行激励教育的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界定
“郊区高中文科班”是指在郊区高中就读、高一分科后不选择物理的班级。
按照江苏省08年的高考方案,对这些班级的学生来说,物理是他们的必修课,只要通过4月份的学业水平测试就可以了。
“物理教学激励教育的策略”本课题主要采用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对所教文科班学生的物理教学进行研究,找出文科班学生不愿学物理或学不好物理的学生的外在和内在的原因,并制定相应激励策略。
“在郊区高中文科班物理教学中进行激励教育的策略研究”就是针对郊区高中文科班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激励方法与手段深入了解高中文科班学生害怕学物理或学不好物理形成原因及制定相应激励对策,通过采用这些策略来激发文科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激活他们学习物理的潜能,帮助他们顺利通过学业水平测试。
二、课题研究需解决的问题
1、克服学生对物理的厌学情绪(严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差)。
我校高中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文科生在物理学习上存在着更大的困难,感到物理学习内容枯燥,平淡无味,无从下手,对物理存在着强烈的畏难情绪。
2、树立学生通过学业水平测试的信心
学生不喜欢上物理课,对学好物理没有信心,物理课堂气氛沉闷,课堂上不发言,不参与,学习上常常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学习上缺少持续的动力,对通过学业水平测试严重缺乏信心。
3、寻找适合郊区中学的物理教学激励教育策略,激发学生成功的信心,激起学生创造的欲望,激活学生发展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在不断被激励的状态中取得不断进步。
三、课题研究的政策或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
每一位学生都有多项不同的智能,且不同的智能强弱各有不同,因此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潜力,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
特别需要认真对待物理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降低要求,注意引导,提供平台和机会,采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学困生可以逐步跟上来。
2、激励教育理论。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语)。
管理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因受激励而产生的。
研究表明受到充分激励的人其能力可发挥到激励前的三到四倍。
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因素,创设一种积极的教育时空环境和情感体验,更多地采取表扬、赞美、宽容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努力挖掘自身的潜能、审视自己学习的过程、修正自我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使学生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研究 报告 如何 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