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方案.docx
- 文档编号:10993162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5.99KB
施工测量方案.docx
《施工测量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测量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测量方案
二、施工测量方案
二、工程概况
北京××科研实验大楼工程位于北京市××区××路××号,地处三环以外。
建筑场地面积1761m2首层面积1809m2,总建筑面积29052m2,分主楼和裙房(裙房主要为地下环形车道),主楼地下二层,地上十六层,结构形式为全现浇框架一简体结构。
建筑物檐高59.65m,总高度为65.40m;室内外高差450mm,±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1.70m。
主楼:
基础为平板筏基,埋深-10.75m,C15砼垫层100mm厚,底板1500mm厚。
一层、二层、三层外轴线尺寸为41.16×43.96m,四至十六层外轴线尺寸为41.16×35.90m,内设四部电梯,两座楼梯。
裙房即地下环形车道,为旋转式坡道分上下层,共两座,坡度为I=9.12%,旋转外墙外半径10.46m,内墙内半径为5.74m,底板厚250mm,顶板厚250mm,墙厚260mm,出口设防倒塌棚架。
2.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2.1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四周离建筑物在10m以上,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
由于汽车坡道后期施工(待主体结构完工后)、南侧场地做临设及材料堆放用,所以南北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北侧原有混凝土地面上,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施工场地不受影响,东西向控制点布设在西侧,东侧设复核控点。
2.2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2.3根据甲方要求和测绘院提供的红线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
2.4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兼顾±0.000以上施工,设置控制轴线1、6轴,B(A轴用于地下)、F轴(G轴用于地下)及北侧汽车坡道过圆心的南北向、东西向为控制轴。
2.5根据测绘院提供的BM1、BM2(西侧)及BM3(北侧)三点高程控制点数据(具体数据详见测绘成果资料)向建筑物四周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东侧两个,南侧一个,距离基坑至少5m,且埋于冻土层0.5m以下。
2.6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
2.7、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2.8、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
3.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DJD2进行复测。
各控制线间距离采用红外测距仪DM—A5检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各工艺施测程序见第四项(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3.1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复测),再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3.2基础施工(即±0。
000以下)采用悬吊钢尺法将标高导人护坡桩上,且基坑四周不低于四点(每一个方向不低于—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引测其它控制标高点,必须两点以上后视且两后视点标高差在规定范围之内。
3.3±0.000以上施工,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其它细部轴线。
3.4±0.000以上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也同样采用悬吊钢尺法。
每层高度上至少设两个以上水准点,两次导入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独立施测两次。
每层均采用首层统一高程点向上传递,不得逐层向上丈量,且层层校核,因±0.000以上结构采用竖向与横向一次性砼浇筑施工,在固定的竖向钢筋上抄测结构0.500mm控制点,以供结构施工标高控制,且必须校核无误。
3.5各层平面放出的细部小线,特别是柱、剪力墙的控制线必须校核无误,以便检查结构浇筑质量和以后的进一步施工。
3.6二次结构施工以原有控制轴线为准,引放其它墙体、门窗洞口尺寸。
外窗洞口,采用经纬仪投测,以费通控制线于外立面上,窗洞口标高的各层50线控制且外立面水平弹出贯通控制线,周圈闭合,保证窗口位置正确,上下垂直,左右对称一致。
3.7室内装饰面施工时,平面控制仍以结构施工控制线为依据,标高控制引测建筑50标高线,要求制校核。
3.9外墙壁饰面施工时,以放样图为依据,以外门窗洞口,四大角上下贯通控制线为准,弹出方格网控制线(方格网大小以饰面石材尺寸而定)。
4.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4.1基础工程
4.2地下结构工程
4.3地上结构施工
各层在竖向柱模板拆除立即抄测建筑50控制标高并报验,以便检查浇筑后质量及下一步施工。
4.4二次结构及装修工程
5.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5.1为保证误差在允许限差以内,各种控制测量必须按《城市测量规范》执行,操作按规范进行,各项限差必须达到下列要求
5.1.1控制轴线,轴线间互差
>20m1/7000(相对误差);
≤20m±3对于轴线小于±3mm
5.1.2各种结构控制线相对于轴线≤±3mm。
5.1.3标高小于±5mm。
5.1.4垂直度层高≤8mm,全高1/1000且不大于3mm。
5.2放样工作按下述要求进行
5.2.1仪器各项限差符合同级仪器限差要求。
5.2.2钢尺量距时,对悬空和倾斜测量应在满足限差要求的情况下考虑垂曲及倾斜改正。
5.2.3标高抄测时,采取独立施测两次去,其限差为±3mm,所有抄测应以水准点为后视。
5.2.4垂直度观测:
若采取吊垂球时应在无风的情况下,如有风而不昨不采取吊垂球时,可将垂球置于水桶内。
5.3细部放样应遵循下列原则
5.3.1用于细部测量的控制点或线必须经过检验。
5.3.2细部测旦坚持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5.3.3有方格网的必须校正对角线。
5.3.4方向控制尽量使用距离较长的点。
5.3.5所有结构控制线必须清楚明确。
6.施工时的沉降观测与变形观测
6.1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
6.1.1应设计要求,本建筑物做沉降观测,要求在整个施工期间至沉降基本稳定止进行观测。
6.1.2本建筑物施工时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观测精度如下表1:
等级
标高中误差(mm)
相邻高差中误差(mm)
观测方法
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mm)
二等
±0.5
±0.3
二等水准测量
0.6n1/2(n为测站数)
6.1.3沉降观测点设置:
在主楼平面四角及每边中点各一个,平面中心设一个,地下室平面四角各设一个;用于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必须设在便于保护的地方。
6.1.4当浇筑基础垫层混凝土时,在垫层闰面位置埋设临时观测点,待稳固后及时进行观测。
6.1.5待基础结构施工完工后将原临地观测点移至该底板上埋设,并及时进行观测。
6.1.6直到±0.000时按平面布置埋设永久性观测点,每施工一层,附测一次,直至竣工。
6.1.7工程竣工后,第一年测四次,第二年测二次,第三年后每年测一次,直至下沉稳定为止,一般为五年。
6.1.8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并与土建专业技术人员一同分析成果。
具体详见《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6.2护坡桩的位移观测
6.2.1在基坑开挖后,在护坡桩顶帽梁上布设变形点(变形点间隔10m左右)并在所坡桩基坑一侧500mm左右设置平行控制点线(即一点为置仪点,一点为后视点),用经纬仪视准线法,以各变形点的角度变化为依据进行观测,判别其变形位移量。
6.2.2基坑外观测用点必须设于永久性固定位置,且应深埋于冻土层下0.5m。
6.2.3变形点观浊频率为每月三次,雨雪后加测一次,直至地下工程完工为止。
6.2.4做好变形观测数据资料的整理,及时分析和处理成果。
7、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改
1、控制材料的复核措施按二、三的叙述中进行。
2、细部放样采用不同人员、不同仪器或钢尺进行,条件不允许的可独立施测两次。
3、外业记录采用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回到内业及时整理并填写有关表格,并由不同人员将原始记录及有关表格进行复核,对于特殊测量要有技术总结和相关说明。
4、有高差作业或重大项目的要报请相关部门或上级单位复核并认可。
5、对各层放样轴线间距离等采用红外测距仪校核,达到准确无误。
6、所有测量资料统一编号,分类装订成册。
8、仪器的配备及人员组成
表8-1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
序号
测量器具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电子经纬仪
DJD2
台
1
工程开工即组织进场
2
光学经纬仪
J2
台
2
3
自动安平水准仪
DZS3-1
台
1
4
激光铅垂仪
JDA-96
台
1
5
红外线测距仪
ND3000
台
1
6
钢卷尺
50mm
把
2
7.5m
把
8
5.5m
把
20
7
塔尺
5m
根
1
8.2测量人员组成
测量班长:
1名
测量技术员:
1名
测工:
2名
9.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1、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仪器管理台账,由专人保管、填写。
2、所有仪器必须每年鉴定一次,并经常进行自检。
3、仪器必须置于专业仪器柜内,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土。
4、仪器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擦试,并填写使用情况表格。
5、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手提、抱等,禁置于有振动的车上。
6、仪器再场使用时,可仪员不得离开仪器。
7、水准尺寸不得躺放,三角架水准尺不得做工具使用。
10、测量管理制度
1、所有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上岗必须学习并掌握《城市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公司技术部制度的《测量管理制度》基本方案。
3、到现场放样前,必须先熟悉图纸,对图纸技术交底中的有关尺寸进行计算、复核,制定具体的方案后可进场。
4、所有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控制点的布置,并随时巡视控制点的保存情况,如有破坏应及时汇报。
5、测量人员应了解工程进度情况,经常同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业务交流。
6、经常与技术干部保持联系,及时掌握图纸变更洽商,并及时将变更内容反映到图纸上。
7、爱护仪器,经常进行擦拭,检查时仪器保持清洁、灵敏,并定期维修。
8、有关外业资料要及时收集整理。
9、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测量人员素质。
10、必须全心全意为施工单位服务,必须将所测的点或线向工单位交待清楚。
工程定位放线方法:
牋牋
牋?
(1)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图进行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
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牋?
(2)现场建立控制座标网和水准点。
现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方法在下面。
水准点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牋(3)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牋?
二.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形状,决定采用矩形网控制。
按工程定位图,以建筑纵横两个方向为座标轴,每30m测设一条控制线,形成30m×30m的现场控制网,建筑物的定位即以控制网轴线为准。
牋?
三.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形状,适宜于采用多边形现场控制网。
以与工程主轴线相对应的互成120°方向的三根线作为控制网的轴线,控制轴线的间距为30m,形成现场控制网。
工程定位即以该轴线为准。
牋?
四.取工程纵横向的主轴线作为现场控制网轴线,组成现场控制网。
工程的其它轴线依据主轴线位置确定。
牋?
五.在土方开挖期间,对于标高的测定,采用专人负责,随挖随测的方法。
在接近基底时,应将标高点引到基坑内,可在工程桩钢筋上做记号。
作为底板施工阶段垫层浇筑、支底板模板的依据。
牋?
六.地下室施工阶段标高测量方法
牋?
为了保证建筑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础施工中就应注意准确地测设标高。
为±0.00以上的标高传递打好基础。
采用经纬仪将现场水准点标高引测至地下室基坑内,可在基坑四周的挡土桩上画出整米数的水平线,作为地下室标高测量的依据。
标高控制线应根据施工需要画出多处,对于各条标高线,应予校测,误差较大时(>5mm)应予调整。
牋?
七.外控法施工要点:
牋?
施测时将经纬仪安置在建筑附近进行竖向投测。
牋?
(1)测前要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的检校,观测时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轴不铅直的误差。
牋?
(2)轴线的延长桩点要准确,标志要准确、明显,并妥善保护好。
应尽量以首层轴线位置为准,直接向施工层投测,避免逐层上投造成误差积累。
牋?
(3)取正倒镜向上投测的平均位置,以抵消经纬仪的视准轴不垂直横轴和横轴不垂直竖轴的误差影响。
八.垂直度的控制采用吊线坠法:
牋?
采用较重的特制线坠悬吊,以确定的轴线交点为准,直接向各施工层悬吊引测轴线。
牋?
(1)线坠的几何形体要规正,重量要适当(1~3kg)。
吊线用编织的和没有扭曲的细钢丝。
牋?
(2)悬吊时要上端固定牢固,线中间没有障碍,尤其是没有侧向抗力。
牋?
(3)线下端(或线坠尖)的投测人,视线要垂直结构面,当线左、线右投测小于3~4mm时,取其平均位置,两次平均位置之差小于2~3mm时,再取平均位置,作为投测结果。
牋?
(4)投测中要防风吹和震动,尤其是侧向风吹。
牋?
(5)在逐层引测中,要用更大的线坠(如5kg)每隔3~5层,由下面直接向上放一次通线,以作校测。
牋?
九.上部结构标高测法:
牋?
±0.00以上的标高测法,主要是用钢尺沿结构外部向上竖直测量,在四周共设三处,以便于相互校核。
施测要点:
牋?
(1)起始标高线用水准仪根据水准点引测,必须保证精度。
牋?
(2)由±0.00水平线向上量高差时,所用钢尺应经过检定,量高差时尺身应铅直并用标准拉力,同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
牋?
(3)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
并采用铝合金直尺以硬铅笔划水平线,以确保精度。
牋?
(4)当高度超过一尺长时,应精确地定出第二基点,由第二基点向上量测。
牋?
十.采用天顶准直法传递轴线:
牋?
天顶准直法是使用能测设天顶方向的仪器,进行竖向投测。
牋?
仪器采用:
牋?
配90°弯管目镜的经纬仪。
牋?
激光经纬仪。
牋?
激光铅直仪。
牋?
自动天顶准直仪。
牋?
自动天顶——天底准直仪。
牋?
将仪器安置在施工层的下面。
因此,施测中要注意对仪器的安全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落物击伤,并经常对光束的竖直方向进行检校。
十一.牋采用建设激光测量仪进行轴线垂直传递:
牋?
(1)测量仪器
牋?
建设激光测量仪是一种能自动保持工作精度,可适用于各类工程建设的多工序检测的便携式仪器,它具有6种功能(自动安平激光水平仪、自动安平激光水准仪、自动安平激光水平面仪、自动安平激光铅直平面仪、自动安平任意倾角激光束准直仪、自动安平激光圆锥面仪),是一种多功能、多用途、性能好、精度高的新颖测量仪,有助于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节约劳力,提高工程质量和加快工程进度。
牋?
(2)施工方法
牋?
使用建设激光测量仪进行轴线竖向引测,首先选定控制点,将控制点选在1层或2层。
经测角、量边核准后,得引测控制点,组成控制网。
将新建立的控制网作为施工全过程中竖向控制和施工放样的依据,在以上各层楼面浇筑砼时,在对应于这4个控制点的位置处均预留150×150mm垂线投递孔,并在留孔处四周砌200mm高阻水圈,以阻挡投点时施工用水流洒在仪器上。
为减少激光束衍射而产生的误差,利用最有效可靠的测程(30~40m),分段进行投点。
投测时,将仪器置于控制点,调平,让激光束垂直投测到新测楼面留孔处放置的有机玻璃平板(300×300)接受靶上,记下激光束的光斑圆心位置,则可进行所测楼面的放线工作。
牋?
十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牋?
(1)建筑物的定位应以其平面布置形式和占地面积大小不同而异:
当以城市控制点或场区控制网定位时,应选择精度较高的点位和方向为依据;当以建筑红线桩定位时,应选择与主要街道中心线平行的建筑红线为依据,并应以较长的已知边测设较短的边;当以原有建(构)筑物或道路中心线定位时,应选择外廓(或中心线)较完整的永久性建(构)筑物为依据。
牋?
(2)定位的方法,在控制网上测定建筑物轴线控制桩。
定位的方法应以建筑物的形状不同而异,矩形建筑物宜用直角坐标法定位;任意形状建筑物宜用极坐标法定位;当量距有困难时,宜选用角度交会法定位。
牋?
十三.采用天底准直法传递标高:
牋?
天底准直法是使用能测设天底方向的仪器,进行竖向投测,也叫俯视法。
牋?
采用仪器:
牋?
垂准经纬仪。
牋?
自动天底准直仪。
牋?
自动天顶——天底准直仪。
将仪器安放在施工层,通过向天底方向投测的光束与在±0.00m层上的轴线控制点相重合,即将轴线传递到施工层。
牋?
十四.轴线的垂直传递
采用内控法和外控法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在首层的适当位置留设控制点,采用预埋铁板的方法,制点固定。
在施工上部结构层时,在控制点的施工层的相应位置留设孔洞,采用铅垂仪将控制点位置投影到各施工层。
同时采用激光经纬仪对各控制点的位置进行校核。
?
?
鼻祖
加关注
?
等 级:
地 区:
南京
发帖数:
60
回复数:
395
帮筑币:
3155
魅力值:
162
注 册:
2006-05-16
牋牋回复于:
2011-07-2009:
04:
57?
举报?
引用2#牋得分:
0?
牋?
十五.变形观测的基本措施:
牋?
为了保证变形观测成果的精度,除按规定时间一次不漏的进行观测外,在观测中应采取“一稳定、四固定”的基本措施。
牋?
(1)变形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变形观测点,其点位要稳定。
基准点是变形观测的基本依据,因此设三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并每半年复测一次;变形观测点应设在被观测物上最能反映变形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
(牋2)变形观测所用仪器、设备要固定;观测人员要固定;观测的条件、环境基本相同;观测的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牋?
十六.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观测
地下室施工过程中,为了及时掌握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程度,因此对邻近建筑物进行观测。
在基础施工影响范围以外设基准点,再根据设计要求,对距基坑一定范围的建筑物,设置沉降观测点,并精确地测出其原始标高。
以后根据施工进展,及时进行复测,以便针对变形情况,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牋?
十七.施工塔吊基座的沉降观测:
为了避免塔吊基座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而影响正常施工,和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对塔吊基座进行观测,检查塔吊基础下沉和倾斜状况,以确保塔吊运转安全,工作正常。
牋?
十八.日照对高层建筑上部位移变形的观测:
由于考虑到日照对建筑竖向偏差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进行观测。
观测随建筑物施工高度的增加,每30m实测一次,实测时应选在日照有明显变化的晴天天气进行,从清晨起每一小时观测一次,至次日清晨,以测得其位移变化数值与方向,并记录向阳面与背阳面的温度。
竖向位置使用天顶法
工程沉降观测是施工中一项重要工作。
当浇筑基础垫层时,在垫层上埋设临时观测点。
当建筑施工到±0.00层时,再根据设计位置和要求埋设永久性观测点。
然后每施工一层、测设一次,直至竣工。
沉降观测必须由专业测量师负责,采取定人员、定仪器、定时间的三定方针。
以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
沉降观测点位置与埋设方法见图示。
工程竣工时,沉降观测提供以下成果:
(1)建筑物平面图:
图上标有观测点位置及编号;
(2)下沉量统计表:
是根据沉降观测原始记录整理而成的各个观测点的每次下沉量和累积下沉量的统计值;
(3)观测点的下沉量曲线。
二十.为了基础施工阶段的安全,及时掌握挡土体的变形状况,对挡土体进行监测。
在护坡桩基坑一侧设置平行控制线,用经纬仪准线法,定期进行观测,以确保护坡桩的安全。
二十一.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
所谓控制网是由一定等级(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控制点所组成的相邻点互相通视并构成一定图形的测量网。
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的基本依据,要分清场区平面控制网还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根据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以场区平面控制网控制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3.3.1大面积的建筑小区、大型建筑物或创市优重点工程,必须测设场区平面控制网,作为场区的整体控制,它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的上一级控制,应结合建筑物平面布置的图形特点来确定这种控制网的图形,可布置成十字形、田字形、建筑方格网或多边形。
建筑方格网应在场区平整完成后在总平面图上进行设计,其设计原则如下。
(1)方格网的主轴线应尽可能选择在场区的中心线上(宜设在主要建筑物的中心轴线上)。
其纵横轴线的端点应尽量延伸至场地边缘,既便于方格网的扩展又能确保精度均匀。
(2)方格网的顶点应布置在通视良好又能长期保存的地点。
(3)方格网的边长不宜太长,一般小于100m,为便于计算和记忆,宜取10m的倍数。
(4)轴线控制桩应尽量投测在方格网边上。
(5)方格网全部施测完成后,采用将所有建筑物一次性定位的方法来检验其准确性,对于未进行平差的方格网是一种较好的检验方法。
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方法是先测设主轴线,后加密方格网,并按导线测量进行平差。
3.3.2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和施工放线的基本依据,它是场区内的二级平面控制。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图形,可以是一字形基线(两个控制点组成的)、十字形控制网或平行于建筑物外廓轴线的其他图形(图1)。
3.3.3高程控制网是建筑场区内地上、地下建(构)筑物高程测设和传递的基本依据。
高程控制网布点的密度应恰当,一般每幢楼房应设置1~2个点,主要建筑物应设置3个点。
其测量方法可采用水准测量和光电测距中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或等外水准测量等。
以上各等级都可作为建筑场区的首级高程控制。
当场区长、宽大于100m时,可在场区内布置4个以上高程起始点,与已知高程点构成闭合水准路线进行测量。
二十二.控制桩的埋设和保护
控制桩应按照规程规定的标准进行埋设,一般应埋设在距基坑放坡线1m以外的坚固地方,其深度应大于当地的冻土线深度,桩顶周围应砌筑20cm高的保护台或设置其他保护措施(
二十三.基础施工测量
基础施工测量包括桩基施工测量、基槽开挖的抄平放线、基础放线、±0.000标高以下的抄平放线。
在这些工作中,±0.000标高线的测定对确保槽底标高无误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还应根据建筑物的大小适当考虑沉降测量。
?
二十四.结构施工测量
(1)一般民用建筑物±0.000标高以上的结构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包括:
首层轴线放线与抄平,施工层主轴线的竖向投测、施工层标高的竖向传递、大型预制构件的弹线及结构安装测量等。
(2)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弹出)在外墙立面上,作为各施工层主轴线竖向投测的依据。
若视线不够开阔,不便架设经纬仪时,应改用激光铅直仪通过预留孔洞向上投测。
这时的控制网由外控转为内控,其图形应平行于外廓轴线。
(3)控制轴线最好选在建筑物外廓轴线上、单元或施工流水段的分界线上、楼梯间或电梯间两侧的轴线上。
由于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利用这些控制线的平行线进行投测较为方便。
(4)标高的竖向传递,可用钢尺以首层±0.000线为基准向上竖直量取。
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整尺长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
为了便于校核,每栋建筑物应由3处分别向上传递标高?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 测量 方案